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大全+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精选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大全+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精选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复习提纲大全+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精选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繁荣与开放是隋唐社会的时代特征。‎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581年-618年)‎ 建立:581年(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 统一: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灭亡:618年(隋炀帝二世而亡)‎ 基本观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二、隋朝在诸多方面创规立制,是一个创新的朝代,开创了中国历史新局面。‎ 具体表现在:选官制度上开始实行科举制;在经济方面开通了连接南北 的大运河。 ‎ ‎1、大运河的开通(隋炀帝)▲▲▲‎ 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的统治。‎ 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地位: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四个组成部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连接五条河流: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开通的作用(意义和影响):‎ 积极: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消极作用: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2、科举制(隋炀帝)▲▲▲‎ 创立(隋朝):隋文帝开始用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 完善(唐朝):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进士科最为重要。武则天:首创 殿试。‎ 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①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②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 1 300多年。‎ 科举制的消极影响:束缚了人们思想,忽视实用性学问,也阻碍了我国科技的发展。‎ 三、隋朝的灭亡 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时间:618年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一、唐朝的建立和统一(618年-907年)‎ ‎618年,李渊建立唐朝,以长安为都城,李渊就是唐高祖,并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二、唐太宗(李世民)与“贞观之治”‎ ‎(1)治国思想: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因此重视人民的力量和虚心纳谏、重用人才。‎ 人才有敢于直言的魏征;知人善任,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他们都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 ‎(2)治国措施: ‎ ‎①政治方面:‎ 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 政绩。‎ ‎②经济方面: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 ③军事方面:唐太宗时期先后击败东、 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3)影响/结果: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三、女皇武则天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在科举考试方面创立了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设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四、唐玄宗与“开元盛世”(唐朝最鼎盛时期)‎ ‎(1)主要措施: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 ‎(2)客观措施:①任用贤能。任用贤相姚崇和宋璟,实施了一系列改革。‎ ‎②政治方面。整顿吏治,裁减冗员。(亲自主持对县令的考试)‎ ‎③经济方面。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④文化方面。注重文教, 编修经籍。‎ 第3课 盛唐气象 ‎ 一、经济的繁荣 ‎1、农业:出现了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筒车。‎ ‎2、手工业:纺织业品种繁多,蜀锦冠于全国;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越窑的青瓷、 邢窑的白瓷、唐三彩最有名。‎ ‎3、商业:长安城人口百万,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实行坊市分离制度:市是商业区、坊是居民区)。‎ 筒车 唐三彩 曲辕犁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1、政策: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2、唐太宗被各族首领尊称为“天可汗”,意为各族共同的君主。‎ ‎3、唐太宗时期,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作用: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三、开放的社会风气 特点:开放,充满活力、兼容并蓄 四、多彩的文学艺术 ‎1、唐诗:‎ 代表人物 生活时期 诗歌特点 人称 李白 盛唐时期 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 ‎“诗仙”‎ 杜甫 由盛转衰 气魄雄浑,沉郁悲怆,语言精练 ‎“诗圣”,杜甫的诗有“诗史”之称。‎ 白居易 唐朝中期 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 ‎ ‎2、书法:唐朝最著名的书法家是颜真卿(特点:端正劲美,雄浑敦厚,代表作品《颜氏家庙碑》)和欧阳询(特点:方折峻丽,笔力险劲,代表作品《九成宫醴泉碑》)。‎ ‎3、画家:唐朝最著名的画家是阎立本(善长人物故事画,代表作品《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情景,特点是形态各异,神形兼备)和吴道子(代表作品《送子天王图》,特点是落笔雄劲,风格奔放)。‎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 一、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遣唐使 含义 唐朝时,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 背景 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 目的 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学习对象 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制度、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 影响 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鉴真东渡与 玄奘西行 鉴真东渡 ‎ 玄奘西行 身份 僧人 僧人 出发地 长安 长安 目的地 日本 天竺(古印度)‎ 皇帝在位 唐玄宗 唐太宗 独行或结伴 结伴 独行 途中遭遇 六次航行,五次失败 历尽千难万险,九死一生 目的 东渡日本传授佛法 为了求取佛经 是否回国 否 是 贡献 意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共同精神 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折不挠,不怕吃苦的奋斗精神 知识链接 三.唐朝对外交流的特点?特点:对外开放(开放的对外政策)。‎ 四、唐朝交流频繁的原因(吸引世界各国来华的原因):‎ A、唐朝政权强大,国家统一,社会安定;B、唐代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C、玄奘、鉴真等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也起到了重要作用。D、唐朝海陆交通发达。‎ 五、唐朝的对外政策对我们今天的启示:‎ A.一个国家只有经济发达,文化先进才能对于国外产生辐射力和吸引力.‎ B.一个国家只有对外开放,积极交流才能有所得益,有所进步.‎ 六、唐朝繁荣的原因:▲▲▲‎ A、国家统一、政治清明; B、经济发展、国力鼎盛; C、社会稳定、文化繁荣;‎ D、有贤能的皇帝统治; E、实行开放的对外的政策和开明的民族政策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一、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弱的转折点)‎ ‎1、原因:A、开元末年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B.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C.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外重内轻。D.安禄山担任三个边地的节度使,逐渐扩张势力。‎ ‎2、人物: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 ‎3、结果和影响: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二、唐末农民起义:黄巢起义,给唐朝统治者以沉重的打击。‎ 三、唐朝灭亡后,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十国的历史根源在于唐朝藩镇割据。五代十国虽然是一个政权分立的时期,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必然趋势。‎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是辽宋夏金元时期时代特征。‎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 一、北宋的的建立 ‎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以开封(称为东京)为都城,赵匡胤就是宋太祖。(陈桥驿兵变和“黄袍加身”)‎ 二、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军事方面:A、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 B、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拥兵之权而无调兵之权;‎ C、经常调动军队将领,定期换防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杯酒释兵权)‎ ‎2、行政方面:A、在中央,削弱宰相权力,设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 财政大权;‎ B、在地方,安排文臣担任知州等,并且三年一换,设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3、财政方面:A、取消地方节度使收税的权力,除各州留一部分用作的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 B、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税收归中央。‎ 影响/作用: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三、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目的:为了防止武将对中央集权造成威胁。‎ 表现:A、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 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遇有战事,也有文官挂帅出征。‎ B、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影响:‎ A、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拥兵自重的情况,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稳定。‎ B、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C、(消极作用)宋朝重文轻武,导致国家军队战斗力削弱,政府行政效率下降,人民负担加重。‎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 宋朝的时代特点:‎ 政治上:多民族政权并存的时代 经济上:经济重心南移 政权 民族 建立者 都城 建立时间 灭亡 北宋 汉族 赵匡胤 东京 ‎(开封)‎ ‎960年 ‎1127年 ‎(被金灭)‎ 南宋 汉族 赵构 临安 ‎(杭州)‎ ‎1127年 ‎1276年 ‎(被元灭)‎ 辽 契丹 耶律阿保机 上京临潢府 ‎916年 ‎1125年 ‎(被金灭) ‎ 西夏 党项 元昊 兴庆 ‎(银川)‎ ‎1038年 ‎1227年 ‎(被蒙古灭) ‎ 金 女真 完颜阿骨打 会宁 ‎1115年 ‎1234年 ‎(被蒙古灭)‎ 一、两宋时期各族政权比较表:‎ 多民族政权并存的时代 第一个阶段: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时期 ‎ ‎ ‎ 第二个阶段:金与南宋的对峙时期各政权关系特点:“战”与“和”‎ 二、重要事件:‎ ‎1、宋与辽──澶渊之盟 宋真宗统治时,寇准力主宋真宗亲征,澶州之战宋军击退辽军。战后双方订立盟约,史称为“澶渊之盟”。‎ 内容: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给辽岁币。‎ 意义:辽宋之间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 ‎ 2、宋与夏和战 元昊称帝后,连年与宋交战,后来议和,双方签订宋夏和约:。‎ 宋夏和约内容: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影响:此后宋夏贸易兴旺。‎ ‎“澶渊之盟”与宋夏和约的异同点有哪些?‎ 异:宋与辽结为兄弟之国。夏向宋称臣。‎ 同:宋辽、宋夏议和都结束了战争状态,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 ‎3、金和南宋的对峙 女真杰出首领阿骨打建立金。金灭辽,又于1127年灭北宋。同年赵构登上皇位,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 南宋初年,金军南下,抗金名将岳飞收复建康,后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威胁其统治,就令岳飞班师,并以“莫须有”罪名杀害了岳飞。‎ 宋金达成和议:‎ 内容: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影响: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 比较两宋与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与和 战 北宋与辽:澶州之战 南宋与金:郾城大战 和 北宋与辽《澶渊之盟》、北宋与西夏和议 南宋与金和议 相同点 都是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议和,议和后都是宋朝送“岁币”,加重了宋朝人民的负担。‎ 议和前都进行了战争,北宋时的澶州之战;南宋时的郾城大战 都使双方互市不绝,有利于经济贸易往来,都促进了民族交融,为以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奠定了基础。‎ 不同点 造成了北宋、辽、两夏三个政权并立的局面。‎ 造成了南宋与金对峙的局面 总结 有战有和,和是主流。‎ 它们之间的和与战都是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 一、经济重心的南移▲▲▲‎ ‎1、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①东汉后期开始,江南社会经济逐步得到开发。‎ ‎②从唐朝中期开始,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③到南宋最后完成南移。(“国家根本,仰给江南”说明经济重心的南移)‎ ‎2、江南地区的开发和经济中心南移的原因:‎ ‎①北人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生产工具(最主要的原因)。‎ ‎②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③南方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 ‎④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 ‎⑤南方统治者大多重视发展经济。‎ ‎3、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4、经济中心南移的启示:‎ ‎①要重视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革新,重视科技的发展。 ②要采取积极发展经济的政策 ‎③要保持安定团结的局面。 ④要重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二、宋朝经济发展的表现 ‎1、农业的发展 ‎(1)农业作物:①引入越南的优良品种占城稻。②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③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 ‎(2)经济作物: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向北推进。‎ ‎2、手工业的兴盛 ‎(1)丝织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 ‎(2)棉纺织业: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较多。‎ ‎(3)制瓷业: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河北的定窑、河南的汝窑比较出名。(注意和唐朝的比较)‎ ‎(4)造船业:①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②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③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不仅规模宏大,设计了先进的指南针。‎ ‎3、商业贸易的繁荣 第一组:市镇发展:‎ (1) 地位:宋代商业繁荣超过了前代。‎ ‎(2)表现:两宋时期最大的城市是开封和临安,人口多达百万。城市可以沿街开铺;出现了早市和夜市。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草市;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第二组:海外贸易:‎ (1) 地位: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 (2) 表现: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朝廷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3) 作用: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第三组:纸币出现:‎ (1) 原因:商贸的繁荣也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但长期以来市场上流通的是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 (2) 时期、地点、名称:北宋前期,四川地区、“交子。‎ (3) ‎(3)地位: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4)南宋货币: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宋朝时纸币的拓片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 ‎1.蒙古的统一: 1206年,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建立了蒙古政权(蒙古国),他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 ‎2.元朝的建立:1271年,忽必烈改号为元,定都大都(北京)。 ‎ ‎3.元朝的统一:‎ A、第一阶段(蒙古):1227年蒙古灭西夏。‎ ‎1234年,蒙古灭金。金朝灭亡后,南宋和蒙古直接对峙的局面形成。‎ B、 第二阶段(元朝):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 ‎ 1279年,消灭南宋残部,实现统一。‎ C、 统一的意义:‎ 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从分裂割据到大统一的朝代:秦朝、隋朝、元朝)‎ ‎ 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20小题,共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汉武帝、唐太宗都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皇帝。他们采取的相似治国措施是(  )‎ A.重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B.加强对吐蕃的管理 ‎ C.兴建佛寺 D.传播佛教 ‎2.历史学习要善于抓住特征和主题。如果你要完成一篇关于“辽、宋、西夏、金时期”的历史小论文,你可以确定的最合适的论文主题是(  )‎ A.地方军阀割据的时代 ‎ B.诸侯交替掌握政权的时代 ‎ C.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 D.封建国家统一的时代 ‎3.小明为深入了解唐太宗,进行了探究性学习。下列可以为他提供最有效信息的文献是(  )‎ A. B. C. D.‎ ‎4.唐朝时,某位少数民族首领在给唐朝皇帝书信中说:“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这位首领是哪个少数民族的(  )‎ A.回纥 B.靺鞨 C.吐蕃 D.南诏 ‎5.下列针对唐都长安编写的歌谣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世界最大人千万 B.市坊分开布局整 ‎ C.民族交往中心地 D.国际都市传美名 ‎6.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能够将个人遭遇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这位诗人是(  )‎ A.韩愈 B.白居易 C.李白 D.杜甫 ‎7.下列组合中,搭配错误的是(  )‎ A.北宋﹣﹣汉族 B.辽﹣﹣契丹族 ‎ C.西夏﹣﹣党项族 D.金﹣﹣突厥族 ‎8.有关李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他的诗风淳朴厚重 ‎ B.他的诗平易近人,通俗易懂 ‎ C.他的诗有“诗史”之称 ‎ D.他被人们称为“诗仙”‎ ‎9.与南宋并存过的少数民族政权不包括(  )‎ A.蒙古族政权 B.契丹族政权 C.党项族政权 D.女真族政权 ‎10.“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这首诗讲述了(  )‎ A.唐朝与朝鲜的文化交往 B.唐朝与印度的文化交往 ‎ C.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往 D.唐朝与越南的文化交往 ‎11.陆游《书愤》中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诗句,这里的“大散关”至淮水是哪两个政权的分界线?(  )‎ A.北宋与西夏 B.北宋与辽 C.南宋与辽 D.南宋与金 ‎12.唐朝堪称世界工艺珍品的陶瓷制品是(  )‎ A.青瓷 B.白瓷 C.青花瓷 D.唐三彩 ‎13.“那一年的华清池旁留下太多愁,……金雀钗玉搔头是你给我的礼物,霓裳羽衣曲几番轮回为你歌舞……马嵬坡下愿为真爱魂断红颜……醉在君王怀,梦回大唐爱”歌词中的“马嵬坡下魂断红颜”和下列哪个历史事件有关(  )‎ A.玄武门之变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藩镇割据 ‎1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5.“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这是人们对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的赞美,其修建于(  )‎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16.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当上皇帝,这个人和他建立的朝代是(  )‎ A.赵匡胤 北宋 B.赵构 北宋 ‎ C.杨坚 隋朝 D.刘邦 西汉 ‎17.岳飞受到人民尊敬的主要原因是(  )‎ A.他对皇帝忠心耿耿 ‎ B.他遭奸臣谋害 ‎ C.他训练出纪律严明的岳家军 ‎ D.他坚持抗金的正义斗争 ‎18.唐太宗说:人要照见自己,一定要有明镜;皇帝要想知道自己的过错,一定要借助忠臣。因此他(  )‎ A.重视教育 B.倡导节俭 C.轻徭薄赋 D.虚心纳谏 ‎19.有四位同学对学过的隋唐史的特征进行了概括,你认为其中较为准确的是(  )‎ A.甲:中华文明的起源 B.乙:中华民族大融合 ‎ C.丙: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丁:中华帝国的衰弱 ‎20.“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诗讽刺当权者苟安江南,不思收复失地。这个朝代的建立者是(  )‎ A.赵普 B.赵匡胤 C.赵匡义 D.赵构 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30分)‎ ‎21.(5分)阅读如图图片,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A、B、C三个地点的名称。‎ ‎(2)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大运河的开通有什么历史意义?‎ ‎22.(7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有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如图 材料三: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上述材料一中的“这种制度”是什么?创立于哪个朝代?‎ ‎(2)材料二中样式的钱币,最早使用是在哪个朝代?它在历史上有什么地位?‎ ‎(3)宋朝统治者为管理海外贸易,专门设置了什么机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宋时期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 ‎(4)总结唐宋政治经济发展的经验,你觉得对当今社会发展有借鉴作用的有哪些?‎ ‎23.(6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宣。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 材料二:如图 材料三: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1)材料一中的唐诗描绘了当时怎样的社会景象?这一盛世景象历史上称为什么?‎ ‎(2)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材料二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是什么?‎ ‎(3)材料三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其弟子将他路途所见所闻记录成书,这部书名是什么?‎ ‎24.(6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宋朝和辽、西夏、金经过多年的战争后,选择了议和,双方互通贸易,开始出现“人人安居”的局面。‎ ‎(1)如图由于年代久远,图中A,B两处政权名称已模糊不清,请你写下来。‎ ‎(2)材料二的议和对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3)两宋时期,经济重心有了怎样的变化?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有哪些?‎ ‎25.(6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曰“枢密院”,主弹劾纠者曰“御史台”。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元文类》卷四十 材料二:据史书记载,元朝统一全国后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即北到西伯利亚,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西藏、云南,西北至今新疆,东北到鄂霍次克海。其疆域之广,居中国各朝之冠。与汉、唐极盛时期的疆域相比,元朝不仅在面积上大大超过了它们,而且在控制程度上也远胜于它们。‎ ‎(1)材料一中的“中书省”是什么机构?‎ ‎(2)材料二中元朝对西藏是如何有效管理的?这一管理在中国的国家发展和民族发展史上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3)以上材料记载的是元朝的什么制度?元朝创立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该制度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2018-2019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市舞钢市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20小题,共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解答】汉武帝与唐太宗都注重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校舍,增加学员。‎ 故选:A。‎ ‎2.【解答】辽宋夏金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该时期我国出现了辽、宋、西夏、金等几个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 故选:C。‎ ‎3.【解答】结合所学可知,唐太宗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发展较快,国力强盛,百姓生活有所改善,史称“贞观之治”。故选项C.《贞观政要》记载的是唐太宗有关的内容。‎ 故选:C。‎ ‎4.【解答】唐太宗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是平等、开明、尊重的民族政策。分析材料可知,材料是吐蕃首领尺带珠丹所写的信,“又蒙降金城公主”指的是金城公主入藏嫁给吐蕃首领尺带珠丹。‎ 故选:C。‎ ‎5.【解答】唐朝商业繁荣,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长安城既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国际性大都市。长安城市坊分开。 长安城商业活动的特点:商业区与居民区分开;商业活动有时间限制等。边疆各族和外国商旅云集,店铺林立,繁华异常。所以BCD属于唐都长安的正确描述,A选项唐都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荣的城市之一,人口超过100万,观点不符合史实。‎ 故选:A。‎ ‎6.【解答】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他的诗深刻反映了那个动荡的历史时代,真挚地表现了他关心国家盛衰和民生疾苦的心情,人们称之为“诗史”。杜甫的诗感情真挚,笔触细腻,风格雄浑,语言简练。被后人尊为“诗圣”‎ ‎。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能够将个人遭遇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这位诗人是杜甫。‎ 故选:D。‎ ‎7.【解答】10世纪初,契丹杰出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960年后,后周大将赵匡胤建立了宋朝,史称北宋;11世纪前期,党项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兴庆,史称西夏。辽宋时期,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受辽的控制和压迫,十二世纪初期,女真的杰出首领阿骨打,起兵抗辽,接着在会宁称帝,国号金,他就是金太祖。因此,ABC三项搭配正确,D项搭配错误。‎ 故选:D。‎ ‎8.【解答】李白是唐朝浪漫主义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气势磅礴,豪迈奔放,感情热烈,想象丰富,语言清新明快,意境奇妙,语言轻快,富有浪漫主义情怀,人们称他为“诗仙”,他代表作有《早发白帝城》《蜀道难》等。有关李白的描述正确的是他被人们称为“诗仙”。‎ 故选:D。‎ ‎9.【解答】契丹(辽)在1125年,被金灭亡。1127年,南宋建立。因此契丹(辽)没有与南宋并存过。‎ 故选:B。‎ ‎10.【解答】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鉴真”“奈良城”,根据所学可知,唐玄宗时,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体现的是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故选:C。‎ ‎11.【解答】根据所学可知,宋与辽签订澶渊之盟双方边境处于和平稳定状态;宋夏最后议和双方贸易兴旺;宋金议和,南宋向金称臣,双方以大散关和淮水一线为分界,形成宋金对峙局面。故“大散关”至淮水是南宋与金的分界线。‎ 故选:D。‎ ‎12.【解答】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其中唐三彩造型美观,釉色绚丽,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故选:D。‎ ‎13.【解答】据歌词中的“马嵬坡下魂断红颜”中的关键信息可知,这几句诗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时唐玄宗在马嵬处死杨贵妃。‎ 故选:B。‎ ‎14.【解答】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元朝。1271年,蒙古族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元朝统一全国。‎ 故选:D。‎ ‎15.【解答】隋朝李春在河北赵县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被誉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后又有诗人赞它是“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 故选:C。‎ ‎16.【解答】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汉族)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取代后周,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 故选:A。‎ ‎17.【解答】岳飞是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他从金军收复了建康,后又在郾城大败金军骑兵主力,收复许多失地,他坚持抗金有效地遏制了金统治者发动的掠夺战争,使南方地区相对稳定,他坚持抗金的正义斗争,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而受到拥戴。‎ 故选:D。‎ ‎18.【解答】题干材料直接说明唐太宗说:“人要照见自己,一定要有明镜;皇帝要想知道自己的过错,一定要借助忠臣。”因此他虚心纳谏。唐太宗重用敢于直谏的魏征魏征,魏征曾前后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魏征去世后,唐太宗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逝,朕亡一镜矣”。‎ 故选:D。‎ ‎19.【解答】隋唐历史的基本特征是繁荣与开放,繁荣的表现是出现了历史上盛世局面,如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开放的表现有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遣唐使等,所以C项符合题意。‎ 故选:C。‎ ‎20.【解答】题目给出的“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日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洲。”反映的是陆游对当时南宋统治者的讽刺。南宋是赵构于1127年建立的。故南宋的建立者是赵构。‎ 故选:D。‎ 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30分)‎ ‎21.【解答】(1)根据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或最北点)涿郡(今北京),南至(或最南点)余杭(今杭州),全长20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大运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按由北到南的顺序);从北到南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图中A、B、C三个地点的名称为A余杭;B涿郡;C洛阳。‎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便利江南粮食,布匹的北运,进而巩固隋王朝对去全国的统治。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了大运河。‎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运河沿线经济和商业城镇的发展,对我国以后经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有利于国家统一。但隋场帝开凿大运河,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巨大的灾难,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后果。‎ 故答案为:‎ ‎(1)A余杭;B涿郡;C洛阳。‎ ‎(2)为了加强南北交通,便利江南粮食,布匹的北运,进而巩固隋王朝对去全国的统治。‎ ‎(3)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运河沿线经济和商业城镇的发展,对我国以后经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有利于国家统一。但隋场帝开凿大运河,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巨大的灾难,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后果。‎ ‎22.【解答】(1)据“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有参政的机会”可知,“这种制度”是科举制;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从此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凭才学做官。‎ ‎(2)解答的关键是准确识记历史图片,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图二所示货币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的名称是交子;出现于北宋前期的四川地区。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为了鼓励海外贸易,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设立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两宋时期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包括政府的重视,造船业发达,商业繁荣。‎ ‎(4)开放性试题,结合唐宋政治经济发展的情况多角度作答;如坚持开放,发展经济,重视科技等。‎ 故答案为:‎ ‎(1)科举制;隋炀帝。‎ ‎(2)北宋;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3)市舶司;原因:统治者重视和鼓励;经济重心南移;科技发达(或指南针的应用,造船技术的提高);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等;陆上丝绸之路被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占据。‎ ‎(4)社会安定,坚持开放,发展经济,重视科技等。‎ ‎23.【解答】(1)据材料“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可知,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前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这一盛世景象历史上称之为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唐玄宗任用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等人当宰相。‎ ‎(2)材料二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是曲辕犁和筒车,唐朝农民改进了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3)根据材料三“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玄奘西游天竺取经,这位“伟大僧人”是玄奘。他于贞观初年从长安出发,西行天竺取经,历经10多年,贞观后期,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他“求知”后为后世留下的佛学经典著作是《大唐西域记》,这部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和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故答案为:‎ ‎(1)唐朝前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开元盛世。‎ ‎(2)曲辕犁和筒车。‎ ‎(3)玄奘;《大唐西域记》。‎ ‎24.【解答】(1)材料一是北宋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地图。图中A位于我国的北方的蒙古高原等地区,因此A所指的政权的辽,图中的B地处宁夏、甘肃等地区,因此B指的是政权是西夏。‎ ‎(2)由材料二“宋朝和辽、西夏、金经过多年的战争后,选择了议和,双方互通贸易,开始出现‘人人安居’的局面。”可知宋朝和辽、西夏、金和议的达成,为各政权赢得了和平发展环境,更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同中原地区的融合、交流和进步。‎ ‎(3)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即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造成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是:北方连年战乱,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北方人大量的是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促进了南方地区经济的发展;南方相对稳定等。‎ 故答案为:‎ ‎(1)A:辽。B:西夏。‎ ‎(2)和议的达成,为各政权赢得了和平发展环境,更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同中原地区的融合、交流和进步。‎ ‎(3)变化:经济重心南移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原因:北方连年战乱,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北方人大量的是南迁,南方相对稳定等 ‎25.【解答】(1)据材料“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曰‘枢密院’,主弹劾纠者曰‘御史台’.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由于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元世祖忽必烈开创行省制度,在中央设置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关,并直接管辖大都及周围地区。‎ ‎(2)据材料“据史书记载,元朝统一全国后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即北到西伯利亚,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西藏、云南,西北至今新疆,东北到鄂霍次克海。其疆域之广,居中国各朝之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在西藏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管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这些措施使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下的个地方行政区域,促进了统一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3)据上述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上材料记载的是元朝的行省制度;为了有效地管辖辽阔的国土,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行省制度,在以后各朝中基本延续下来,我国的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代,在历史上影响深远。‎ 故答案为:‎ ‎(1)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2)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在西藏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管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下的个地方行政区域,促进了统一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其它答案符合题意也可)‎ ‎(3)行省制度;为了有效地管辖辽阔的国土,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行省制度,在以后各朝中基本延续下来,我国的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代,在历史上影响深远。(其它答案符合题意也可)‎ 七年级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个2分,共50分)‎ ‎1.后人基本上对武则天的统治给予肯定,主要是因为( )‎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帮助有病的唐高宗处理国政 C.她善于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D.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2.“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喑之中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究的”——韦尔斯《世界史纲》中指的中国人是是当时的( )‎ A. 汉朝人 B.唐朝人 C.宋朝人 D.元朝人 ‎ ‎3.有四位同学对隋唐史进行了概括,其中与历史比较吻合的是 ( )‎ A.中华文明起源 B、中华民族的繁荣开放 C、中华民族的大融合 D、中华帝国的哀落 ‎ ‎4.“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杂良城。”这首诗 追述了唐朝文化( )‎ A. 对日本的影响 B.对新罗的影响 C.对天竺的影响 D.对波斯的影响 5. 电视剧《贞观长歌》演绎了唐太宗一幕幕动人的故事,唐太宗的主要政绩是( )‎ ‎①虚心纳谏 ②轻徭薄赋 ③统一文字 ④北击匈奴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北宋、辽、两S、金四个政权,按建立的时间顺序排列依次是 ( )‎ A.北宋辽金西夏 B.辽北宋西夏金 C.辽金北宋西夏 D.北宋辽西夏金 ‎7.元朝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措施是( )‎ A.重视发展农业 B.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种植 C.建立行省制度 D.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8.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一个行政区是在( )‎ A.陏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9.宋元时绘画的特征是表现市民生活的风俗画的出现和日益增多,这主要是因为( )‎ A.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B.对外贸易的发展 C.文化事业的发展 D.城市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0.宋代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 )‎ ‎①苏轼 ②关汉卿 ③辛弃疾 ④李清照 ⑤赵孟頫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④‎ ‎11.“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诗中的 “杭州”在当时的名称应是( )‎ A.东京 B.临安 C.应天 D.建康 ‎12.统一女真各部的杰出首领是 ( ) ‎ A.朱棣 B.朱元璋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 ‎13.下列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王朝是 ( ) ‎ A.秦、汉 B.元、清 C.金、元 D.辽、宋 ‎14.清朝统治者加强对人民思想控制主要是通过( )‎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八股取士 D.大兴文字狱 ‎15、雅典奥运会,奥运火矩将在长城点燃。那你知道我们观在所说的长城是( )‎ A.秦长城 B.汉长城 C.明长城 D.滇长城 ‎16.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 ) ‎ A.开辟海外市场 B.学习西洋各国的先进制度 C.开辟海外殖民地 D.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17.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其中,“但愿海波平”的意思是( )‎ A.大海风平浪静 B.希望渔船、商船能平安地行驶在大海上 C.希塑能扫除中国沿海一带倭寇的危害 D.希望加强海防 18. 在全国结束元朝统治并往应天(今南京)称帝的历史人物是( )‎ A.努尔哈赤 B.朱元璋 C.皇太极 D.李世民 ‎19.明成祖迁都北京的主要目的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B.加强对北方的控制 C.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D.解决藩王问题 ‎20.“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代英雄。”诗中的“一代英雄”是指( )‎ A.郑成功 B.施琅 C.康熙帝 D.林则徐 ‎21.隋朝虽然短暂,但在历史上却留下了光彩的一页,这里的“光彩”指的是( )‎ ‎①统一全国②开凿大运河③创立科平制④民族关系融洽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2.唐太宗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他在位期间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重大举措是( )‎ ‎①反复强调“存百姓”思想,励精图治 ②任用贤臣,逾怀纳诚 ‎③戒奢从简 ④设宣政院,管理西藏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3.被西方人称作中国17世纪科技的百科全书的是( )‎ A.《农政全书》 B.《水经注》 C.《缀术》 D.《天工开物》‎ ‎24.成吉思汗和努尔哈赤两位杰出的少数民族首领的共同点有( )‎ ‎①统一本民族各部②建立本民族政权③统一全国④推动本民族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5.学习历史要分清叙述和评论的区别,下列选项中属于评论的是( )‎ A.l7世纪后期,清朝平定了准格尔部叛乱 B.1727年,清朝正式设立驻藏大臣,协助管理西藏事务 C.闭关锁国的政策给中国带了深重的灾难,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 D.从明中期到清前期,是中华帝国最后一个繁荣时期 ‎ 二、综合题(50分)‎ ‎1、阅读下列材料并问答问题:(13分)‎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材料二:“北通涿郡之鱼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利也博哉。”‎ 材料三:请你仔细观察《陏朝大运河》图,并问答问题。‎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河”是指什么?(2分)‎ ‎(2)此“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2分)开通此河的目的是什么(2分)‎ ‎(3)此河开通后有什么作用?(2分)‎ ‎(4)材料二中的“琢那”、“江都”分别指现在的什么地方?(2分)‎ ‎(5)想一想:假如你是唐朝时期_的读书人,从B点出发到洛阳去,可能依次经过哪几段运河?(不能填字母)(3分)‎ ‎2、请仔细观察下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9分) ‎ 材料一:‎ 材料二“……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把骑士阶位炸得粉碎,…… 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却变为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为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创新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重要的推动力。” 一一马克思 ‎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分别代表了我国古代的哪三大发明?(共3分)‎ 图一: 图二: 图三: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二的发明给当时的我国带来哪些重大影响 ‎(2分)‎ (3) 史学界普遍认为,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你是否也统一这个观点?‎ 请简要概括宋元时期科技得到高度发展的原因。(4分)‎ ‎3、阅读下列材料,综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8分)‎ 材料一:“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故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清乾降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函 材料二:“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帆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一粤省之澳门矣”‎ ‎——《粤淘关志》‎ 树料三:“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 ‎                        ——《清高宗圣训》‎ ‎(1)材料一反映出出清朝统治者怎样的思想?(2分)产生这种思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2)在上述思想的影响下,清朝统治者实行了什么政策?(2分)实行此政策造成的严重危害是什么?(2分)‎ ‎4 (14分)北宋时期是一个民族证券并立与民族交融的时代。北宋与辽、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通过战与和,共同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据此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为阿保机,他建立了什么政权?(2分)‎ ‎(2)图二为元昊,他是哪一民族首领?(2分)他建立了什么政权?(2分)‎ ‎(3)读图三,说出辽和西夏分别与北宋订立了什么的盟约。(4分)‎ ‎(4)人们对北宋与辽和西夏的两次议和活动大致有两种看法:其一,认为北宋接受了少数民族政权议和条件给当时的人民带来了沉重了负担,弊大于利,此举不可取。其二,认为议和活动是民族和睦的表现,利大于弊。请结合时代背景和有关史实,根据自己的理解,说明你同意哪一种看法,并阐述理由。(4分)‎ 5. 明朝是我国君主专治高度发展时期,朱元璋和继承者在位期间是怎样加强君权、发展封建专制的?(6分)‎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七年级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50分 ‎ DBBAA BCDDB BCCDC DCBBA AADCC 二、 综合题:50分 ‎ ‎1、 ①京杭大运河 ②隋炀帝: 加强对国家统治。‎ ‎③促进了运河两岸城市经济的发展: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如只答“加强了南北交流”只得1分)‎ ‎④北京:扬州 ‎⑤江南河,邗沟,通济渠(不按顺序填写不得分) ‎ ‎2、(1) 图一:活字印刷术(成印刷术);图二:指南计;图三:火药;‎ ‎(2)指南针的发明后,很快就应用于航海事业上,醋精了两宋时期海外贸易的兴盛(2分,注意,是对我国的影响,答对世界的影响不得分)‎ ‎(3)统一,原因:宋元时期政治发展,经济繁荣;各民族、各地区间经济文化交流加强;继承隋唐时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辛勤老公等。(答出两点即可得4分) 3、(1)自恃中国地大物博,藐视西方各国,夜郎自大;‎ 原因: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或答“封建经济占领统治地位”。‎ ‎(2)闭关锁国: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是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 ‎ ‎4、⑴契丹政权。 (2分)‎ ‎(2)党项族(2分)。西夏。 (2分)‎ ‎(3)澶渊之盟(2分),宋夏和议(2分);‎ ‎(4)同意第一种看法。理由:两次和议使北宋要承担大量银两和钱币,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4分意思相近即可)‎ 同意第二种看法。理由:和议后,保持了较长时间的安定局面,有利于双方交流和发展。(4分意思相近即可)‎ ‎5、中央废除丞相和中书省,以六部分理朝政;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对臣民进行监视;明成祖迁都北京,加强对北方的控制;执行削藩政策;实行“‎ 八股取士”。(答出三点即可得6分)‎ ‎ 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灭掉陈,统一全国,结束了中国长期分裂局面的是(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高祖 D.唐太宗 ‎2.隋朝大运河全长2000多千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它的中心是在(  )‎ A.涿郡 B.余杭 C.长安 D.洛阳 ‎3.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据此,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作用是(  )‎ A.巩固了隋朝的统治 B.方便了隋炀帝南巡 ‎ C.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加强了北部的边防 ‎4.唐太宗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这表明他(  )‎ A.勤于政事 B.政策开明 C.知人善任 D.提倡节俭 ‎5.如图所示示意图是隋唐时期实行的(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 ‎6.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 A.武则天 B.杨坚 C.李世民 D.慈禧 ‎7.唐朝商业繁荣,出现一些繁华的大都市,其中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又是国际性大都市的城市是(  )‎ A.洛阳 B.长安 C.江都 D.成都 ‎8.唐朝时期,边疆少数民族政权与唐王朝保持友好密切的交往。当时被北方和西北地区各族首领尊为“天可汗”的皇帝是(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9.“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歌词赞美了我国古代瓷器的精美。唐朝时期著名的陶器和瓷器有(  )‎ ‎①越窑的青瓷 ‎ ‎②邢窑的白瓷 ‎ ‎③唐三彩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10.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造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被誉为“诗圣”的伟大诗人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杜牧 ‎11.下列各项中属于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的是(  )‎ ‎①皇帝荒废朝政 ‎ ‎②节度使权力膨胀 ‎③军队战斗力薄弱 ‎ ‎④发生严重灾荒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唐朝末年领导农民起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的是(  )‎ A.陈胜 B.吴广 C.项羽 D.黄巢 ‎13.“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等历史典故与下列哪一个历史人物有关?(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14.961年,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宋太祖为“稍夺其权”而采取的措施有(  )‎ A.派文官担任地方州县长官 ‎ B.设转运使 ‎ C.经常调换军队将领 ‎ D.取消节度使收税权利 ‎15.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政权首领是(  )‎ A.元昊 B.阿骨打 C.阿保机 D.赵构 ‎16.下列关于北宋与辽、西夏关系的史实叙述错误的是(  )‎ A.宋辽进行了澶州之战 ‎ B.澶渊之盟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 C.宋夏先战后和 ‎ D.元昊向宋称臣,并给宋岁币 ‎17.岳飞的抗金事迹,数百年来一直被民众传颂,人们将他视为民族英雄。这主要是因为(  )‎ A.岳飞组建了岳家军 ‎ B.岳飞抗金,维护了南宋人民的利益 ‎ C.岳飞被秦桧以“莫须有”罪名杀害 ‎ D.岳飞率军在郾城打败金军 ‎18.下列关于右图人物的主要事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统一蒙古地区,建立蒙古政权 ‎ B.建立元朝,实现全国统一 ‎ C.进攻西夏和金 ‎ D.招募军士,展开抗元斗争 ‎19.史书记载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的朝代是(  )‎ A.西汉 B.唐朝 C.元朝 D.宋朝 ‎20.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  )‎ A.秦朝 B.隋朝 C.清朝 D.元朝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1题10分,第22题14分,共24分)‎ ‎21.(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 ‎﹣﹣唐•杜甫《忆昔》‎ ‎(1)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唐朝时期出现的另一盛世局面是什么?‎ 材料二:‎ ‎(2)农业工具的创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材料二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是什么?‎ 材料三: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3)材料三中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他为后世留下的经典著作是什么?‎ ‎(4)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非常频繁,请再举一例对外交往的史实。‎ ‎22.(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百分之八十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 材料三: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专门机构管理海外贸易。南宋的财政收入中海外贸易占重要地位。‎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内容说明了什么?“交子”作为最早的纸币出现于哪个地区?‎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这一现象最终完成于什么时候?‎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名称是什么?你能说说宋代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有哪些吗?‎ 三、简答题(本大题有1小题,共16分)‎ ‎23.(16分)小明对所学知识进行了如下归纳小结,请你和他一起完成问题的解答:‎ ‎<制度创新篇>‎ ‎(1)隋朝的科举制度正式确立于哪位皇帝时期?唐太宗时,科举制有了怎样的发展?‎ ‎<和谐盛世篇>‎ ‎(2)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政治清明的盛世现象,这与他广开言路,善于纳谏是分不开的。他重用的一位敢于进谏的大臣是谁?唐太宗的统治被称为什么?‎ ‎(3)唐朝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统治前期,史称这段统治为“   ”。‎ ‎<民族关系篇>‎ ‎(4)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农业发展篇>‎ ‎(5)宋朝时,由越南引进的高产农作物是什么?我国哪一地区成为丰饶的粮仓?‎ ‎2018-2019学年海南省琼中县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解答】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即隋文帝)夺取了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设洛阳为陪都。589年,隋灭陈,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重新统一了全国。‎ 故选:A。‎ ‎2.【解答】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从北往南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故选:D。‎ ‎3.【解答】“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指的是隋朝大运河的运输功能。根据所学可知,隋炀帝时,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000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大大加强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故选:C。‎ ‎4.【解答】唐太宗吸取隋朝速亡的教训,勤于政事,任人唯贤,虚心纳谏,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他还广开言路,知人善任,重用房玄龄、杜如晦等。故唐太宗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这表明他知人善任。‎ 故选:C。‎ ‎5.【解答】根据题干给出的示意图中的三个省和六个部可知它反映的是三省六部制。唐朝在政治上,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三省中,中书省替皇帝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最后交由尚书省执行。尚书省下设有六部,分管具体政务。‎ 故选:C。‎ ‎6.【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当政时期,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得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故选:A。‎ ‎7.【解答】‎ 唐朝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分别是居民的住宅区和商业区;长安人口上百万,还云集着边疆各族和世界各国的人,既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故选:B。‎ ‎8.【解答】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任用少数民族贵族进行本民族管理,保留原有民族的习惯和生活方式,在唐太宗开明民族政策的感召下,北方和西北各部首领纷纷来长安朝见唐朝皇帝,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故选:B。‎ ‎9.【解答】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其中唐三彩造型美观,釉色绚丽,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故选:A。‎ ‎10.【解答】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他的诗深刻反映了那个动荡的历史时代,真挚地表现了他关心国家盛衰和民生疾苦的心情,人们称之为“诗史”。杜甫感情真挚,笔触细腻,风格雄浑,语言简练。被后人尊为“诗圣”。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11.【解答】开元末年之后,唐玄宗追求,享乐杨贵妃得宠,任人唯亲,朝廷日趋腐败。社会上的各种矛盾尖锐,边疆形势也日趋紧张。各地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安禄山一身兼任范阳等三地的节度使,担负东北地区防御重任,逐渐扩张势力。④发生严重灾荒不是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据此可排除含④的BCD.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唐朝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故选:A。‎ ‎12.【解答】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中央已无力控制藩镇。人民赋税沉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的灾荒,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起义军在黄巢的领导下,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原为起义军将领的朱温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 故选:D。‎ ‎13.【解答】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建立了北宋。北宋建立后,为加强中央集权,赵匡胤又通过“杯酒释兵权”,剥夺了朝中大将的兵权。‎ 故选:D。‎ ‎14.【解答】北宋为了“稍夺其权”‎ 所采取的措施是陆续解除节度使的权力,派文官担任地方州县长官,借此剥夺了地方大将的权力。‎ 故选:A。‎ ‎15.【解答】916年契丹首领阿保机建立契丹国。故建立契丹政权的是阿保机。‎ 故选:C。‎ ‎16.【解答】宋夏和议的内容是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故关于北宋与辽、西夏关系的史实叙述错误的是元昊向宋称臣,并给宋岁币。‎ 故选:D。‎ ‎17.【解答】岳飞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他从金军手中收复了建康,后又在郾城大败金军骑兵主力,收复许多失地,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 故选:B。‎ ‎18.【解答】图片人物是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的主要贡献的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权。‎ 故选:A。‎ ‎19.【解答】题干引文大意为版图北边超过阴山(现内蒙古自治区中部),西边到达流沙(今塔克拉玛干沙漠),东面可抵辽东(今辽宁省东部),南面越过海表(今西沙群岛),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271年改国号为元,建立元朝。1276年,元军攻破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元统一了全国,其疆域与题干相符。‎ 故选:C。‎ ‎20.【解答】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元朝。1271年,蒙古族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元朝统一全国。‎ 故选:D。‎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1题10分,第22题14分,共24分)‎ ‎21.【解答】(1)开元是唐太宗统治前期的年号,唐玄宗统治前期由于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2)依据所学,材料二两种农具分别是便于耕作的曲辕犁和用于灌溉的筒车。‎ ‎(3)由“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可知,材料三中的“伟大僧人”‎ 是玄奘。贞观年间,为求取佛法,玄奘西行天竺,历时17年,带回大量佛学经典,并以沿途经历写成《大唐西域记》一书,是我国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为中印中友好往来作出了杰出贡献。‎ ‎(4)鉴真,唐朝高僧,为弘扬佛法,唐玄宗时,鉴真六次东渡,终达日本,为中日的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 故答案为:‎ ‎(1)唐玄宗;贞观之治。‎ ‎(2)曲辕犁;筒车。‎ ‎(3)玄焋:《大唐西域记》。‎ ‎(4)鉴真东渡。‎ ‎22.【解答】(1)据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宋代针铺商标”“交子”“南宋海船”可知,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内容说明了商业的繁荣;“交子”作为最早的纸币出现于四川地区。北宋前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 ‎(2)由材料“国家的财政收入约百分之八十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可以看出,我国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实现了经济重心南移。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时期。‎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市舶司。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造船业发达等。‎ 故答案为:‎ ‎(1)宋朝商业贸易的繁荣;四川。‎ ‎(2)经济重心南移; 南宋完成。‎ ‎(3)市舶司。政府实行鼓励海外贸易的政策;政府专门设置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造船业发达等。‎ 三、简答题(本大题有1小题,共16分)‎ ‎23.【解答】(1)隋炀帝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形成。唐朝时期科举得到很大发展,逐步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尤其看重进士科,确立了进士科在科举制度中的主导地位。唐朝的科举考试是较为公开公平的考试,使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各级政权,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2)唐太宗统治时,之所以出现政治清明的盛世景象,与他广开言路、善于纳谏是分不开的,他重用的一位敢于直言进谏的大臣是魏征,他的统治被称为“贞观之治”;‎ ‎(3)唐玄宗统治前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 开元之治”,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4)“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的意思是:自古以来的统治者都重视中原地区的汉族,轻视少数民族,我(唐太宗)则对他们一视同仁。”该材料反映了唐太宗实行的开明民族政策的有关历史。‎ ‎(5)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成熟早,抗旱力强。宋朝时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 故答案为:‎ ‎(1)隋炀帝;唐朝时科举得到很大发展,逐步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尤其看重进士科,确立了进士科在科举制度中的主导地位。‎ ‎(2)魏征;贞观之治。‎ ‎(3)唐玄宗;开元盛世。‎ ‎(4)开明的民族平等政策。‎ ‎(5)占城稻;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 ‎20xx年春季期七年级期中综合素质调研检测 历史试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成语“金榜题名”“独占鳌头”“三元及第”所反映的制度是 ‎ A.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2.“开元初……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出现上述局面的原因不包括 ‎ A.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B.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 C.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D.经济繁荣,国库充盈 ‎3.右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所绘的《步辇图》。图中反映的场景成就了民族关系史上的哪次和亲?‎ ‎ A.汉高祖把公主嫁给匈奴单于 ‎ B.王昭君嫁给匈奴呼韩邪单子 ‎ C.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 D.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 ‎4.文化具有多元的证史价值。下列图片既能证明唐朝陶瓷工艺水平,又能反映当时的社会风气的是 ‎ A.人面鱼纹彩陶盆 B.兵马俑 C.骑驼乐舞俑 D.青釉莲花尊 ‎5.歌手河图在《不见长安》中唱道:“长安城有人歌诗三百,歌尽了悲欢。”下列属于曾经发生在长安城的“悲”的是 ‎ A.盘庚迁殷 B.元盛世 C.安史之乱 D.唐肃宗即位 ‎6.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是 ‎ A.轻视武备乃至军队 B.提高武将的地位和待遇 ‎ C.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人权 D.注重发展文教事业 ‎7.他是党项族的英雄,贺兰山的飞翔雄鹰。他蔓汉文化的影响,设太学,译汉文书,积极吸取中原文化。他是 ‎ A.松赞干布 B.元昊 C.阿保机 D.阿骨打 ‎8.“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 A.宋辽对抗 B.南宋与金对峙 C.宋夏和议 D.北宋与金对峙 ‎9.宋、辽之间,宋、夏之间与束、金之间“议和”的不同点是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 C.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 D.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10.如果评选10-13世纪世界百强行业的话,宋朝将名列榜首的是 ‎ A.种植业 B.丝织业 C.造船业 D.棉纺织业 ‎11.某同学选用下列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A.宋代商业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C.元朝国家统一 D.大都闻名世界 ‎12.以下连线不正确的一组是 ‎ A.耶律阿保机一突厥族 B.成吉思汗一蒙古族 ‎ C.元昊一党项族 D.完颜阿骨打一女真族 ‎13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都结束了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 B.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 ‎ C.都加强了同台湾的联系 D.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 ‎1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 ‎ A.元朝 B.秦朝 C.隋朝 D.唐朝 ‎15.元朝对西藏的管理措施不包括 ‎ A.在西藏调查户口,设置驿站 B.由宣政院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 ‎ C.在西藏设立行省 D.在当地设置地方机构,征收赋税,屯驻军队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3小题,共3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 材料二:‎ ‎ ‎ ‎ 材料三;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宋代手工业取得了巨大进步,商业繁荣,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 ‎ 请回答:‎ ‎(1)材料一图中的工程名称是什么?图中方框处标出了大运河的起止点,分别是哪里?(3分)‎ ‎(2)写出材料二图中的两件农业生产工具的名称?两农具的使用对唐朝的农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3)材料三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说明了什么?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4分)‎ ‎17.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见右图 ‎ ‎ ‎ 材料二:宋朝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立机构管理海外贸易。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J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 请回答:‎ ‎ (1)材料一图中两人物的主要贡献是什么?他们两个人的对外活动,反映了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什么特点?(4分)‎ ‎ (2)根据材料二,分析指出宋朝政府对待海外贸易的态度,并指出当时设置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2分)‎ ‎ (3)综合上述材料,从唐宋的对外交往中你得到哪些启示?(2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 材料一;对后世的中国丈人来说,唐太宗代表了一个文治武功理想地结合起来的盛世:国家由一个精力充沛但聪明而谨慎的皇帝治理,他牢固地掌握着他的帝国,同时又一贯谦虚耐心地听取群臣——这些大臣本人也都是卓越的人物的意见。太宗的施政作风之所以被人推崇,不仅由于它的成就,而且由于它接近儒家的纳谏爱民为治国之本这一理想,另外还由于它表现了君臣之间水乳交融的关系。‎ ‎ 材料二:采太祖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用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这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 ‎ 材料三:据史书记载,元朝统一全国后的疆域辽阔“‎ 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 (1)材料一反映出唐太宗怎样的治国理念?并从政治、经济方面,概括他的治国举措。(4分)‎ ‎ (2)从材料二中可读出宋朝的治国之策是什么?简述这个政策给国家带来的影响?(4分)‎ ‎ (3)概括材料三,你可以获取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元世祖忽必烈为了实现对其理域的有效管理实行了什么制度?(2分)‎ ‎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提出两条治国的合理化建议。(2分)‎ ‎ 参考答案 一、1.D 2.D 3.C 4.C 5.C 6.C 7.B 8.B 9.D 10.C 11.A 12.A 13. B 14.A 15.C 二、16. ⑴隋朝大运河;北抵涿郡,南至余杭(3分)⑵曲辕犁;筒车(2分)影响:它们的使用促进了土地的开垦,增加了粮食产量(2分)⑶说明了宋朝我国的经济中心转移到了南方(1分)原因:南方战乱少;中原人南迁带来了先进技术和劳动力;南方自然条件优越;统治者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3分)‎ ‎ 17.⑴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玄奘西游天竺取经(2分)特点:弘扬唐朝文化;积极吸收别国的先进文化(或兼收并蓄)(2分)⑵态度:鼓励海外贸易;机构:市舶司(2分)‎ ‎⑶对外开放是强国之路;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对外开放促进国家的繁荣等,有道理即可2分。‎ ‎18. (1)纳谏爱民、以民为本;政治: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轻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经济:减轻人民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4分)(2)重文轻武;影响:(积极)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在全国范围内营造浓厚的读书风气,促进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局面;扭转了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消极)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导致军队战斗力减弱、官员增多、办事效率低下(4分)(3) 元朝疆域辽阔;行省制度(2分)(4)要重视人才,任用贤才;要重视经济发展,关心民生;要重视法治建设,依法治国等(意思相近即可2分)‎ ‎ 期中考试七年级历史试卷 一、 选择题 ‎ ‎1. 隋文帝统治时期被称为( ) A.光武中兴 B.文景之治 C.开皇之治 D.贞观之治 ‎ ‎2. 隋朝的建立者是( ) A.杨广 B.杨勇 C.杨业 D.杨坚 ‎ ‎3. 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广告中有这样一句话:“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下列哪一个朝代以博大的胸怀,造就了盛世繁荣景象( ) A.秦朝 B.西汉 C.隋朝 D.唐朝 ‎ ‎4. 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下列诗歌中,能反映唐玄宗统治前期盛世景象的是(  ) A.“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B.“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C.“忆昔开元全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5.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盛况(  ) A.唐高祖统治时期 B.唐太宗统治时期C.武则天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前期 ‎ ‎6. 假若你想要研究唐朝时西域和西亚的历史,是好的参考书是(   ) A.《大唐西域记》 B.《史记》 C.《西游记》 D.《资治通鉴》 ‎ ‎7. “重走唐僧西行路”活动是中印友好的重要内容。从2014 年7月20日到11月26日,两名“新唐僧”历时4个月,沿着中国唐代高僧玄奘的足迹,重走了西行取经之路。你知道这两位“新唐僧”“重走唐僧西行路”的起点和终点吗?(   ) A.广州-尼泊尔 B.北京-印度那烂陀寺 ‎ C.新疆-巴基斯坦 D.西安-印度那烂陀寺 ‎ ‎8. 以下表述与“开元之治”相关的是( ) A.独尊儒术,加强统治 B.皇帝亲自下地耕作,给百姓做榜样 C.合并州县,革除弊政 D.烧毁一批珠玉锦绣,不再用奢侈品 ‎ ‎9. 右图反映了唐玄宗重用人才,他任用的著名宰相是( ) A.房玄龄 B.姚崇 C.杜如晦 D.魏征 ‎ ‎10. 明朝人文征明在《满江红》词中感慨岳飞的遭遇:“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岳飞抗金胜利后达成澶渊之盟 ②宋高宗害怕自身统治受到威胁 ③秦桧以“莫须有”罪名杀害了岳飞 ④岳飞的遭遇受到后世的广泛同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1. 南宋疆域比北宋疆域明显减少的直接原因是( ) A.宋金和议 B.宋辽和议 C.宋夏和议 D.金灭辽 ‎ ‎12.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的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诗讽刺当权者苟安江南,不思收复失地。这个朝代是由谁建立的( ) A.阿骨打 B.赵匡胤 C.赵匡义 D.赵构 ‎ ‎13. 郭靖和杨康是《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的是( ) A.西夏建立 B.澶渊之盟 C.金灭北宋 D.元朝建立 ‎ ‎14.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率“岳家军”抗击的敌人是( ) A.辽 B.契丹 C.西夏 D.金 ‎ ‎15.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契丹国建立②辽的灭亡③靖康之变④金的建立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③④①② D.②③④① ‎ ‎16. 西子湖畔的岳王庙里有一幅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他表达了人们对精忠报国的哪位人物的崇敬( ) A.李纲 B.岳飞 C.宗泽 D.寇准 ‎ ‎17. 中国瓷器闻名世界,景德镇成为著名的(   ) A.唐三彩 B.瓷都 C.会子 D.商港 ‎ ‎18. 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是在(   ) A.唐朝后期 B.五代十国时期 C.北宋时期 D.南宋时期 ‎ ‎19. 元朝时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是( ) A.藏族 B.维吾尔 C.蒙古 D.回族 ‎ ‎20. 元朝时创立(现在仍在实行)的对全国有效统治的制度是( ) A.行省制度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分封制 二、 问答题 ‎21. 材料一 美国大美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材料二 明清思想家顾炎武曾说:“‎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 ‎(1)材料一中所说的考试制度始于何时?科举选拔官员的的依据是什么? ‎ ‎(2)材料二中,顾炎武为什么要抨击科举制度? ‎ ‎(3)科举制已经废除,但是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方法流传至今,是什么方法? ‎ ‎(4)对待古典文化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 ‎ ‎22. 唐高祖退位后,传给( ),他就是唐太宗,年号( )。 ‎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 人为“唐人”,许多国家至今还有“唐人街”。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1) 唐太宗的哪些重大措施,促成了“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 ‎ ‎(2)大诗人杜甫在《忆昔》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该诗描写了唐朝哪位统治者前期的景况? ‎ ‎(3)电视剧《西记》中的唐僧是依据哪一个历史人物原型创作的?他为唐朝与哪个国家的友好交往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你从他的身上感悟最深的精神品质是什么? ‎ ‎24. (  )年,夏宋双方达成和议,( )向宋称臣,北宋送给西夏( )。 ‎ ‎25. 材料一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 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一选自毛 泽东《沁园春雪》 材料二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一一南宋.陆游《示儿》 ‎ ‎(1)《沁园春雪》中提到的唐宗、宋祖两位帝王的名字分别叫什么 ‎ ‎(2) 唐宗、宋祖两位帝王相同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 ‎(3)《示儿》中的“王师北定中原'’是要推翻女真族建立的什么政权 南宋“北定中原”的代表人物是谁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D 4、C 5、D 6、A 7、D 8、D 9、B 10、C 11、A12、D13、C ‎ ‎14、D 15、B 16、B 17、B 18、D 19、D 20、A 二、问答题 ‎21、(1)隋唐; 才能;(2)八股取士,钳制思想 ; (3)分科考试;(4)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 ‎ ‎22、李世民|贞观 ‎ ‎23、(1)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任用贤才,虚心纳谏;完善科举制度;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2)唐玄宗。(3)玄奘,天竺(或印度); 不畏难险。 ‎ ‎24、1044|元昊|岁 ‎25、(1)李世民、赵匡胤。(2) 维护国家统一。(3) 金;岳飞。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