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5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七年级上语文课件杜甫诗三首 望岳 (1)_鲁教版
望 岳 杜甫 一、导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 1.品味名句,增加语言积累,丰富文化积淀。 • 2.了解五首诗歌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 过程与方法 • 1.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 2.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不惧困难、胸怀天下 的优质品质,树立热爱祖国、兴我中华的远大理 想。 二、课前预习 • 1 、查资料,了解作者及社会背 景。 • 2、自读诗歌,扫除字音障碍。 • 3、圈画重点及不理解的地方。 • 杜甫(712-770),字子美,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 部”、“杜少陵”等,河南府 巩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 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 其诗被称为“诗史”。他忧国 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 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 影响深远。代表作有“三 吏”“三别”等。 作 者 简 介 •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诗人 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 归,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 生活。作者北游齐、赵, 《望岳》这首诗就是在漫游 途中所作。 背 景 链 接 三、 整体 感知 课文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 杜甫 诵读诗歌 四、 解读 诗歌 望岳 杜甫 •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岱宗:指泰山,旧时认 为泰山为五岳之首,为 众山所宗。 青:指山色。 未了(liǎo):不尽。 诗意:泰山到底怎么样呢? 它苍翠的山色掩映在齐鲁大 地上连绵不尽。 1.首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 运用了设问,自问自答,写远望所见,借齐 鲁两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地的形象, 写出了泰山占地面积之广、气势之大。 拟人 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虚写 实写 造化:指天地、大自然。 钟:聚集。 阴:山的北面。 阳:山的南面。 诗意: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山的南北两面,一 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赏析“阴阳割昏晓”中的“割”字之妙。 • “割”字炼得极好,阳光就像 一把硕大无比的刀,把泰山切成南 北两面,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 象。 3、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荡胸:心胸震荡。 曾:同“层”。 决眦:(zì)眼角(几乎) 要裂开。这是由于极力张 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所致。 诗意:(望着)层云 叠起,不禁心胸震荡, 目送飞鸟归林,眼角 几乎要裂开。 “凌”字表现了诗 人登临泰山顶峰的 决心和坚毅豪迈的 气概。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终当,终要。 凌:登上。 诗意:一定要登上泰 山的顶峰,放眼望去, 所有的山就都显得矮 小了。 尾联是本诗的主旨句,你从中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 感? • 尾联是整首诗的主旨句,化用孔 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言,表现 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 切的雄心和气概。 五、整体体会诗歌: 1、作者是如何写望岳的? •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写远望泰山的整体形象) (写近望泰山的秀美高大) (写细望泰山的景物、诗人感受) (写极望泰山风景,抒发理想) 2、主 题 概 括 • 描写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 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表达 了诗人积极向上、不怕困难、 勇攀高峰的精神和远大抱负。 3、结 构 梳 理 • 望 岳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远望 绵延不绝、树木苍翠 近望 神奇秀丽、巍峨高大 细望 云涌云翻、鸟儿归巢 不畏艰难 极望天地——抒情 气 象 雄 伟 胸 怀 博 大 六、课堂练习 1、背诵并默写<<望岳>>。 2、指名默写并订正。 七、课后作业 1、学生课后独立完成练习册中 <<望岳>>对应练习。 2、将<<望岳>>改写成小散文。 谢谢欣赏! 2017年5月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