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3-201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2013-201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 ‎ ‎1. 下列现象中,不能体现生物特征的是( ) ‎ A.植物落叶 B.H7N9病毒能繁殖后代 C.含羞草受到碰触叶片会合拢 D.钟乳石慢慢长大 ‎ ‎ ‎ ‎2. 科学家珍妮•古多尔在深人坦桑尼亚国家公园长期从事野生黑猩猩行为特征的研究过程中,所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测量法 D.调查法 ‎ ‎ ‎3. 为了探究影响大棚作物产量的因素,某校生物科技小组在三个大棚内,按下表要求进行了种植实验:(其他条件均相同) ‎ 大棚 甲 乙 丙 二氧化碳浓度 ‎0.03%‎ ‎0.1%‎ ‎0.1%‎ 温度 ‎30℃‎ ‎30℃‎ ‎20℃‎ 对该种植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A.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 B.乙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 C.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D.可以构成两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 ‎ ‎4. 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有生物生存的圈层 B.绝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海平面以上厚度‎100‎米的范围内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D.生物圈的范围为海平面以下约‎10‎千米和海平面以上约‎10‎千米 ‎ ‎ ‎5. 如图为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图像,仔细观察并分析:从图像A变成图像B是做了怎样的处理(        ) ①低倍镜换成了高倍镜; ②向右下移动了玻片; ③向左上移动了玻片; ④转动细准焦螺旋。 ‎ A.②①④ B.③①④ C.③④① D.①②④‎ ‎ ‎ ‎6. 如图是显微镜视野中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据图可知,刮取的口腔上皮细胞在生理盐水滴中是均匀涂抹的 B.图中口腔上皮细胞不清楚,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造成的 C.视野中可观察到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壁等结构 D.视野中光线过强应调节反光镜和光圈 ‎ ‎ ‎7. 用显微镜观察“生物”二字,显微镜下看到的图形应该是下列哪种情况( ) ‎ A. B. C. D.‎ ‎ ‎ ‎8. 有四位同学进行如下操作:甲将反光镜对着直射的阳光,以便使视野达到最大亮度;乙观察前,先将物镜头下降至接近装片‎2‎毫米处,防止压碎装片和损伤镜头;丙发现目镜脏了,于是拿起卫生纸擦干净;丁使用低倍物镜已经看到细胞,仍觉得有些模糊,于是试着调细准焦螺旋.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 B.乙、丁 C.甲、乙 D.乙、丙 ‎ ‎ ‎9. 如图为光学显微镜的‎4‎个镜头,若要在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最多,宜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 ‎ A.甲和丁 B.乙和丁 C.甲和丙 D.乙和丙 ‎ ‎ ‎10.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在视野中既有细胞又有气泡,用解剖针轻压盖玻片时,气泡出现的变化是( ) ‎ A.会变形、会移动 B.不变形、不移动 C.会变形、不移动 D.不变形、会移动 ‎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 ‎ ‎11. “脱缰之马”--癌细胞由“叛变”的正常细胞衍生而来,是产生癌症的病源,下列关于癌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恶性肿瘤是癌细胞不断分裂和分化形成的 B.癌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会发生变化 C.癌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会改变 D.癌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重新发育成完整的生物个体 ‎ ‎ ‎12. 观察染过色的细胞,染色最深的部分和普通显微镜下看不到的植物细胞结构分别是( ) ‎ A.细胞膜、细胞壁 B.细胞壁、细胞质 C.细胞质、液泡 D.细胞核、细胞膜 ‎ ‎ ‎ ‎13. 如图是小磊用洋葱根尖细胞制作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分裂过程后绘制的示意图,分裂顺序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 C.丁→乙→甲→丙 D.甲→丙→乙→丁 ‎ ‎ ‎ ‎14. 某种生物的体细胞中有16条染色体,它的一个体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得到4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 ) ‎ A.4条 B.16条 C.32条 D.64条 ‎ ‎ ‎15. 在生物的个体发育中,一个受精卵能发育成复杂的生物体。生物体之所以复杂,主要是下列哪一生理过程在起作用(        ) ‎ A.细胞的成熟 B.细胞的分化 C.细胞的生长 D.细胞的分裂 ‎ ‎ ‎16. 杜鹃是一种只产卵不孵卵的特殊鸟类,杜鹃花(俗名映山红)则是一种绿色开花植物。下列关于杜鹃与杜鹃花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细胞质中都有叶绿体 B.杜鹃由根、茎、叶等器官构成 C.杜鹃花有输导、上皮、结缔等组织 D.杜鹃比杜鹃花多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 ‎ ‎17. 按照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排序,正确的是( ) ‎ A.④→②→①→③→⑤ B.①→②→③→④→⑤ C.⑤→①→③→④→② D.②→④→①→③→⑤ ‎ ‎ ‎ ‎18. 下列植物结构层次中,哪种结构和盛开的桃花在结构层次上相同( ) ‎ A. B. C. D. ‎ ‎ ‎ ‎19. 验证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应采用的对照实验是( ) ‎ A.①和② B.②和④ C.①和④ D.③和④‎ ‎ ‎ ‎20. 高达数百米的参天大树,其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运输到树顶端,动力主要来自( ) ‎ A.输导作用 B.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 ‎ ‎ ‎21. ‎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西瓜含水量多、营养丰富,是解暑佳果.一株生长旺盛、正在结果的西瓜植株由根系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 ‎ A.光合作用 B.果实的膨大 C.蒸腾作用 D.植株生长 ‎ ‎ ‎22. 夏季移栽植物时,常常选择在清晨或傍晚,而且要注意遮阳和剪去部分叶片,这主要是为了(        ) ‎ A.减少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B.降低植物蒸腾作用 C.降低植物呼吸作用 D.减少植物的营养损失 ‎ ‎ ‎ ‎23. 下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种陆生植物叶的上、下表皮(a、b表示细胞)。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 A.甲是上表皮 B.a能进行光合作用 C.乙是下表皮 D.b能进行光合作用 ‎ ‎ ‎ ‎24. 下列关于植物类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海带是藻类植物,依靠它的根固着在浅海的岩石上 B.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而且根、茎、叶中有输导组织,所以适应了干旱的环境 C.银杏是裸子植物,其果实是“银杏”,又叫“白果”‎ D.种子比孢子的生命力强,是种子植物更适于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 ‎ ‎ ‎25. 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时,正确的实验顺序是( ) ①酒精脱色 ②清水冲洗 ③局部遮光光照 ④暗处理 ⑤漂洗加碘液 ⑥观察。 ‎ A.④③①⑤②⑥ B.③④①⑤②⑥ C.④③⑤①②⑥ D.③④①⑤⑥②‎ ‎ ‎ ‎26. 有人将‎90‎千克土壤盛在木桶里,将重‎23‎千克的柳树苗种在桶中,只浇灌纯净的水‎5‎年后再次称量,发现土壤重量减少‎0.057‎千克,柳树重量增加‎7.45‎千克.柳树增加的重量主要来自( ) ‎ A.土壤中的无机盐 B.土壤中的有机物 C.空气中的氧气和土壤中的有机物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 ‎ ‎ ‎27. 若将某植株一片叶的主脉切断(图中甲),另一片叶两面都贴上不透明的锡箔纸(图中乙),黑暗中放置24小时后光照4小时。 取下两叶经脱色后用碘液处理,发现A部位呈棕褐色,B部位呈蓝黑色,C部位不呈蓝黑色。以上实验能够证明光合作用需要(        ) ‎ A.水和二氧化碳 B.叶绿素和阳光 C.水和阳光 D.水和叶绿素 ‎ ‎ ‎28. 证明“在有光条件下氧气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的实验装置和证明“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的实验装置分别是下图中的( ) ‎ A.甲与乙,乙与丙 B.甲与乙,甲与丁 C.甲与丙,甲与乙 D.甲与丁,乙与丙 ‎ ‎ ‎ ‎29. 近年来,我市推动“生态咸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走在林荫大道上,人们感到空气特别清新和湿润。从生物学角度看,空气清新湿润主要是由于(        ) ‎ A.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植物的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C.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D.动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 ‎ ‎30. 对温室大棚里的农作物,采取适当措施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产量,以下措施不能起到这种作用的是( ) ‎ A.增加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B.降低光照强度 C.合理密植 D.延长光照时间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 ‎ ‎ 请把各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和常见种类对号入座,将字母和数字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A.有根、茎、叶的分化和简单的疏导组织 B.无根、茎、叶的分化 C.有茎和叶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根 D.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E‎.有根、茎、叶和种子,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 ①紫菜 ②卷柏 ③雪松 ④墙藓 ⑤萝卜. 藻类植物________. 苔藓植物________. 蕨类植物________. 裸子植物________. 被子植物________. ‎ ‎ ‎ ‎ 显微镜能帮助我们观察到用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如图分别为镜头、显微镜以及先后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细胞图象,请据图回答: ‎ ‎(1)甲图中的镜头能使物像放大的最大倍数是________倍.‎ ‎ ‎ ‎(2)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某同学在对光后没有在目镜中看到白亮的视野.他采取了以下补救方法,你认为不起作用的一项是________.‎ A.转动遮光器     B.转动转换器      C.调节细准焦螺旋     D.转动反光镜 ‎ ‎ ‎ ‎(3)如果在使用乙图显微镜观察时,发现视野中除细胞外还有很多异物,转换器和移动装片但异物都不动.那么异物很可能位于‎[________]‎________.‎ ‎ ‎ ‎(4)图丙中要使视野①变为视野②,应将装片向________方移动;要使视野③变为视野④,应调节图乙中的结构‎[________]‎________;要使观察效果由②变成④,他应该转动________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 ‎ ‎ 如图‎1‎所示是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 ‎(1)请写出正确的操作顺序________.(用数字和箭头表示)‎ ‎ ‎ ‎(2)图‎1‎中②和图‎1‎中④所滴的液体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 ‎ ‎(3)正确地盖盖玻片是成功制作临时装片的关键,如图‎2‎所示盖盖玻片的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 ‎ ‎ ‎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好功能单位,如图所示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是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它与植物细胞相比不含有________.(填结构名称)‎ ‎ ‎ ‎(2)能够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能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 ‎ ‎ ‎(3)喝茶有益于人体健康,如茶多酚就是茶叶中的一种植物碱,它能清除机体中过亮的自由基,抑制和杀死病原体.这种物质存在于植物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中.‎ ‎ ‎ ‎(4)将菠菜浸泡在凉水中,清水不变色;用开水浸泡菠菜后,水会变成绿色.这是因为开水损伤了菠菜细胞的 ‎[________]‎________.‎ ‎ ‎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5)跟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 ‎ ‎ 如图所示植物个体发育不同时期结构层次,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图中a过程表示细胞________;b过程表示细胞________,其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________.‎ ‎ ‎ ‎(2)植物由小长大的原因与细胞________和细胞________密切相关.(填文字)‎ ‎ ‎ ‎(3)如图丁所示的植物叶在结构层次上叫做________.‎ ‎ ‎ ‎ 如图甲表示蚕豆植株叶片在适宜温度环境条件下的某种生理活动简图,其中A、B、C分别表示相应的物质.如图乙是蚕豆叶横切面的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⑥表示相应的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如果图甲表示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则B表示________;C表示________.‎ ‎ ‎ ‎(2)若B表示水蒸汽,则此生理过程可以表示蚕豆植株的________作用.‎ ‎ ‎ ‎(3)图乙中的‎[________]‎________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它的开闭受________的控制.‎ ‎ ‎ ‎ 为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有关问题,李明选择一种盆栽的银边天竺葵作为实验材料.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 ‎(1)实验前将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________.‎ ‎ ‎ ‎(2)将实验装置放到阳光下照射‎4∼6‎小时,同时摘下叶片A、B后用乙装置进行脱色处理,该方法叫做________,最终叶片变成________色.‎ ‎ ‎ ‎(3)脱色后滴加碘液,观察实验结果.其中叶片A滴加碘液后变蓝的部分是________(绿色部分或非绿色部分),说明产生了________.‎ ‎ ‎ ‎(4)叶片A的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的结果比较,可以证明________;叶片A绿色部分和叶片B绿色部分的结果比较,可以证明________.‎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13-201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 ‎【答案】‎ D ‎【考点】‎ 生物的特征 ‎【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的特征。生物具有生命现象;非生物不具有生命现象。解答时结合题意从生物的特征切入。‎ ‎【解答】‎ 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植物落叶说明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H7N9病毒能繁殖后代说明生物能繁殖;含羞草受到碰触叶片会合拢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钟乳石慢慢长大,但这种长大与生物的生长是不同的,它是一些无机盐慢慢堆积的结果,是自然现象。钟乳石不具有生物的特征,因此钟乳石慢慢长不属于生物现象。‎ ‎2.‎ ‎【答案】‎ A ‎【考点】‎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解析】‎ 此题考查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应用.‎ ‎【解答】‎ 生物学的研究方法有观察、调查、文献、实验等方法,其中,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是实验,实验的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最后表达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而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 步骤:①要有明确的目的;②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及时记录;③要有计划、要耐心;④要积极思考;⑤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资料分析:①资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数据(图表)和音像等;②对获得的资料要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寻找答案和探究线索。科学家珍妮•古多尔在深人坦桑尼亚国家公园长期从事野生黑猩猩行为特征的研究过程中,所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是观察法。‎ ‎3.‎ ‎【答案】‎ C ‎【考点】‎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变量的判断.控制单一变量,设置对照实验,保证了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于实验变量引起的,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结合题意,据此解答.‎ ‎【解答】‎ 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有某个条件引起的,采取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个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这个条件即实验变量。由表可知,该实验可以构成两组对照实验,一组是甲和乙构成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另一组是乙和丙构成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甲和丙有两个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不能构成对照实验。可见,选项C的实验分析是错误的。‎ ‎4.‎ ‎【答案】‎ B ‎【考点】‎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的范围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了生物圈、生物与环境、生态系统等的相关内容,逐一分析解答.‎ ‎【解答】‎ 解:A、在地球上,我们把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叫做生物圈,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B、绝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海平面以上和以下厚度‎100‎米的范围内. C、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D、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 故选:‎B ‎5.‎ ‎【答案】‎ B ‎【考点】‎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解析】‎ 根据显微镜的正确操作方法分析解答。‎ ‎【解答】‎ 解: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倒立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在A图中物像位于视野的偏左上方,应该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右下方移动变为图像B。 A图中的细胞体积小,而B图中细胞的体积大,故而由A变成B是由低倍镜换成了高倍镜;换上高倍物镜后物像只是有点模糊,一般转动细准焦螺旋就能使用物像更加清晰。 故选:B。‎ ‎6.‎ ‎【答案】‎ C ‎【考点】‎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制作临时装片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解析】‎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制作和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如操作不当可能影响观察;练习显微镜视的使用,正确观察和分析。‎ ‎【解答】‎ A、据图可知,刮取的口腔上皮细胞在生理盐水滴中,无重叠现象,可见口腔上皮细胞在生理盐水滴中是均匀涂抹的,故该说法正确; B、图中口腔上皮细胞不清楚,被几个气泡所遮挡,气泡的产生是由于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造成的,盖盖玻片时,应该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然后轻轻盖在载玻片上,可避免产生气泡;故该说法正确; C、由于观察的是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所以没有细胞壁,只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故该说法错误; D、影响显微镜视野亮度的有光圈的大小、反光镜、放大倍数等,若视野中光线过强,可使用反光镜的平面镜,把光圈调的小一些,故该说法正确。‎ ‎7.‎ ‎【答案】‎ B ‎【考点】‎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解析】‎ 显微镜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而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经过两次放大后,上下左右都颠倒,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倒像,即“图像相反”,这个“反”可理解为在同一平面内旋转180°。‎ ‎【解答】‎ 解: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即上下、左右都是颠倒的,可理解为在同一平面内旋转180°。 故选:B。‎ ‎8.‎ ‎【答案】‎ B ‎【考点】‎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解析】‎ 此题考察的是使用显微镜:对光,观察;注意事项:擦拭目镜物镜要用专门的擦镜纸.‎ ‎【解答】‎ 解:太阳光和进入光圈的光线应该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才能产生白亮光线,对光时要将反光镜偏向光源而不是对着光源(太阳),因此甲的操作不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为了避免损坏玻片,眼睛要看着物镜,先将物镜头下降至接近装片‎2‎毫米处,因此乙的操作正确;卫生纸纤维粗糙容易划伤镜头,因此不能用卫生纸擦目镜要用擦镜纸,故丙的操作不正确;看到细胞后为了更加清晰,可以略微调节细准焦螺旋,因此丁的操作正确. 故选:B.‎ ‎9.‎ ‎【答案】‎ A ‎【考点】‎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越高,镜头越长;目镜倍数越高,镜头越短.‎ ‎【解答】‎ 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因此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放大倍数小的目镜和物镜,又甲、乙一端无螺纹为目镜,丙、丁有螺纹为物镜,其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长目镜甲和短物镜丁. 故选:A.‎ ‎10.‎ ‎【答案】‎ A ‎【考点】‎ 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在显微镜下对细胞和气泡的分辨能力,气泡是由于在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而引起的。‎ ‎【解答】‎ 我们在制作玻片标本时,有时会留下气泡。只有了解气泡的特点,才能将细胞与气泡加以区分。气泡在视野中是圆形或椭圆形的,有黑而粗的边缘。用镊子或是解剖针按压盖玻片,气泡会变形、移动;而植物细胞不会变形,也不会移动。‎ ‎11.‎ ‎【答案】‎ C ‎【考点】‎ 癌症的危害 ‎【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癌细胞的特点.解答时可以从癌细胞的特点和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方面来切入.‎ ‎【解答】‎ 恶性肿瘤,细胞不仅异常快速增殖,而且可发生扩散转移的肿瘤。是癌细胞不断分裂形成的。癌细胞不会发生分化,分裂后形成的还是癌细胞。 癌细胞由“叛变”的正常细胞衍生而来,经过很多年才长成肿瘤。在细胞分化过程中“叛变”细胞脱离正轨,自行设定增殖速度,累积到‎10‎亿个以上我们才会察觉。癌细胞是一种变异的细胞,是产生癌症的病源,癌细胞与正常细胞不同,有无限生长、转化和转移三大特点,也因此难以消灭。正常细胞癌变后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分裂非常快,并且可以不断分裂,形成恶性肿瘤。二是癌细胞还可以侵入临近的正常组织,并通过血液、淋巴等进入远处的其他组织和器官,这就是癌的转移。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样就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因此癌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会改变,还是癌细胞。‎ ‎12.‎ ‎【答案】‎ D ‎【考点】‎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细胞的结构的特点,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等结构.‎ ‎【解答】‎ 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细胞壁起支持和保护作用;细胞膜是紧贴细胞壁的一层薄膜,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不太容易观察到,能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缓缓的流动可加速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细胞核里有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染色体,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故选:‎D ‎13.‎ ‎【答案】‎ B ‎【考点】‎ 细胞的分裂 ‎【解析】‎ 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的过程。‎ ‎【解答】‎ 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为:细胞核一分为二,然后细胞质分成2份,每份个含有一个细胞核,然后在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壁和新的细胞膜,最后一个细胞分为2个新细胞。图示中甲为分裂前的细胞,乙已经由一个细胞变成了二个细胞,丙表示细胞核一分为二的过程,丁表示在细胞中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壁,所以分裂顺序应该是:甲→丙→丁→乙。‎ ‎14.‎ ‎【答案】‎ B ‎【考点】‎ 细胞的分裂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细胞分裂的过程、染色体的变化和染色体变化的意义.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先复制加倍后再平均分配,保证了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 ‎【解答】‎ 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分裂时先是细胞核一分为二,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其中最重要的变化就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复制加倍,使分裂形成的新细胞和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对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因此,选项B符合题意。‎ ‎15.‎ ‎【答案】‎ B ‎【考点】‎ 细胞的分化 ‎【解析】‎ 此题考查了细胞分化在生物体个体成长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解答】‎ 解: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在形态、结构上发生了变化,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最终形成不同的组织。不同的组织进一步构成器官,进而构成复杂的植物体;动物是由组织构成器官,由器官构成系统,进而构成动物体。所以由一个受精卵发育成复杂的生物体,是在细胞的生长与分裂的基础上,经细胞的不断分化生长发育而来的。 故选:B。 ‎ ‎16.‎ ‎【答案】‎ D ‎【考点】‎ 动物体和人体的结构层次 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植物体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无系统,即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解答】‎ 解:A.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叶绿体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A错误。 B.杜鹃属于动物,它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杜鹃,B错误。 C.杜鹃花属于植物,植物体的主要组织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动物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C错误。 D.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因此,杜鹃比杜鹃花多系统这一结构层次,D正确。 故选:D。‎ ‎17.‎ ‎【答案】‎ A ‎【考点】‎ 动物体和人体的结构层次 ‎【解析】‎ 此题是关于人体结构层次的识图选择题,识图作答。‎ ‎【解答】‎ 人体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图中的①是胃,属于器官,②是上皮组织,③表示的是人体的消化系统,④是肌肉细胞,⑤是完整的人体。因此按照构成人体的结构层次排列,正确的顺序应该是④→②→①→③→⑤.可见A正确。‎ ‎18.‎ ‎【答案】‎ C ‎【考点】‎ 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解析】‎ 细胞是除病毒以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小单位.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绿色开花植物体.据此答题.‎ ‎【解答】‎ 解:桃花是由不同的组织构成,属于器官. A是整个的植物体;B是叶的表皮,属于保护组织;C是叶,属于六大器官之一,是由不同的组织构成,属于器官;D是一个细胞. 故选:‎C ‎19.‎ ‎【答案】‎ B ‎【考点】‎ 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 ‎【解析】‎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本题考查植物体的蒸腾作用,可以结合蒸腾作用的概念和有关实验进行答题。知道对照实验的变量只有一个。‎ ‎【解答】‎ 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活的植物体内通过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散失到植物体外的大气中的过程。而我们要验证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所以探究实验我们设计对照时应有唯一变量﹣﹣有无叶。同时我们要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图中①、③两盆用塑料袋将植物连同盆土一同罩住,这样塑料袋内壁的水蒸气有可能来自土壤中,而不是全部来自于叶。只有②和④可以进行比较最好。‎ ‎20.‎ ‎【答案】‎ B ‎【考点】‎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 此题是关于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的选择题,据此答题.‎ ‎【解答】‎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片的气孔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吸收和运输,动力都是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可加B符合题意。‎ ‎21.‎ ‎【答案】‎ C ‎【考点】‎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 此题是关于植物的蒸腾作用的填空题,据此作答.‎ ‎【解答】‎ 解:植物通过根吸收来的水大约只有‎1%‎被植物体利用,约‎99%‎都被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当中去了,这不是对水的一种浪费,蒸腾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一是为植物吸收水分提供了向上的动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跟着一起被吸收和运输.二是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三是蒸腾作用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使植物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被烤死. 四是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22.‎ ‎【答案】‎ B ‎【考点】‎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 蒸腾作用进行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光照越强,蒸腾作用越旺盛,光照越弱,蒸腾作用越弱,据此答题.‎ ‎【解答】‎ 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可见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移栽植物时,根系或多或少的会有一定的破坏,吸水的能力会降低,因此在移栽植物时,往往要剪掉大量的枝叶,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避免移栽植物出现萎蔫现象,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同时一般选择在阴天或傍晚时移栽,因为此时光照不强,会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的蒸发,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可见B正确。‎ ‎23.‎ ‎【答案】‎ B ‎【考点】‎ 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横切面和叶片的表皮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横切面和叶片的表皮。‎ ‎【解答】‎ 解:A.甲中气孔的数量明显少于乙,说明甲是上表皮,A正确; B.a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 C.甲中气孔的数量明显少于乙,说明乙是下表皮,C正确; D.b是构成气孔的保卫细胞,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D正确。 故选:B。‎ ‎24.‎ ‎【答案】‎ D ‎【考点】‎ 植物的分类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不同类群的植物的主要特征,据此解答。‎ ‎【解答】‎ A、海带属于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有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起固着作用的是根状物,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而且根、茎、叶中有输导组织,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但其受精没有脱离水的限制,因此适于生活在阴湿处。不符合题意。 C、银杏是裸子植物,其种子外无果皮包被,裸露不能形成果实,不符合题意。 D、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脱离母体后,只有遇到适宜的环境条件才能够萌发和生长,孢子是单细胞的,生命力较弱,环境恶劣时就会死亡;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都能够产生种子,靠种子繁殖后代。种子的生命力比孢子的强得多,遇到恶劣环境它可以停止发育,待到环境适宜时再萌发。因此种子植物更适应复杂的陆地生活。符合题意。‎ ‎25.‎ ‎【答案】‎ A ‎【考点】‎ 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 ‎【解析】‎ 此题考查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原则。‎ ‎【解答】‎ 实验步骤:(1)将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将叶片中的淀粉运走耗尽。 (2)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 (3)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 (4)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 (5)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中,向叶片滴加碘液。 (6)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被黑纸片遮盖的部分没有变蓝色,见光部分变成蓝色。 现象分析:见光部分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遇碘变蓝色。实验结论: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故选:A。‎ ‎26.‎ ‎【答案】‎ D ‎【考点】‎ 光合作用的概念 ‎【解析】‎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据此答题.‎ ‎【解答】‎ 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土的重量只减少了‎0.057‎千克,说明植物的生活还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但量很少;只浇灌纯净的水‎5‎年后,被柳树吸收后大部分‎(99%)‎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一部分作为了光合作用的原料。而柳树苗从空气中吸收的氧气是用来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的,会使重量减轻;而柳树苗能不断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等有机物,积累在柳树的体内,是柳树增重的主要原因。可见D符合题意。‎ ‎27.‎ ‎【答案】‎ C ‎【考点】‎ 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和原料,能准确找出实验的变量。‎ ‎【解答】‎ 解:甲叶把主叶脉切断,由于叶脉中有输导组织导管和筛管,这样甲叶的A处就得不到从根运输来的水分了,因此在甲叶的A、B两处就形成以水分为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实验的结果是B部分呈蓝黑色,而A部分呈棕褐色,说明B部分的叶片进行了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而A部分因为没有水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此实验证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水分。‎ 乙叶把C处遮光,与B见光的叶片,形成以光照为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而实验的结果是见光部分变蓝,说明见光的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而未见光的部分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未制造淀粉。此对照实验证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 故选:C。‎ ‎28.‎ ‎【答案】‎ C ‎【考点】‎ 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 ‎【解答】‎ 解: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同时时放出氧气的过程. A:甲和乙构成对照试验,变量是光照,探究的是光照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乙和丙的变量有两个,是光照和植物,不能构成对照试验.不符合题意. B、甲和丁变量有两个:光和植物,不能构成对照试验,不能证明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不符合题意. C、甲和丙可构成一组对照试验,实验的变量是植物,可证明在有光条件下氧气是有绿色植物释放出来的,甲和乙可构成对照试验,实验的变量是光,探究的是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符合题意. D、甲和丁与乙和丙,实验的变量不唯一,不能构成对照试验,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9.‎ ‎【答案】‎ C ‎【考点】‎ 蒸腾作用的意义 光合作用的意义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要注重知识的积累.‎ ‎【解答】‎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使人感觉空气清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把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增加了大气的湿度,增加了降水,使人感觉空气湿润。可见C符合题意。‎ ‎30.‎ ‎【答案】‎ B ‎【考点】‎ 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解析】‎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 ‎【解答】‎ 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光合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加快。但超过一定范围之后,光合速率的增加变慢,直到不再增加;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光合作用的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当温度高于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时,光合速率明显地表现出随温度上升而下降;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能提高光合作用的速率,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一定值之后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合理密植的目的是充分利用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光照,是提高单位面积内农作物产量的一个重要措施;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增加光合作用进行的时间,有利于农作物产量的提高;因此选项中不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产量的措施是降低光照强度。‎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答案】‎ B‎、①,C、④,A、②,E、③,D、⑤‎ ‎【考点】‎ 植物的分类 ‎【解析】‎ 植物根据形态结构的不同分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据此解答.‎ ‎【解答】‎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解:①紫菜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属于藻类植物;④墙藓只有茎和叶的分化,没有根,只有假根,植株矮小,属于苔藓植物;②卷柏有根茎叶的分化,有了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长得比较高大,属于蕨类植物;③雪松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种子是裸露的,属于裸子植物; ⑤萝卜种子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 故答案为:B、①;C、④;A、②;E、③;D、⑤‎ ‎【答案】‎ ‎400‎ C a‎,目镜 右下方,c,反光镜,转换器 ‎【考点】‎ 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解析】‎ ‎(1)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2)对光后应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 ‎(3)视野中异物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 ‎(4)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据此解答.‎ ‎【解答】‎ 解:(1)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是目镜和物镜的乘积,即乙图中a目镜和b物镜的乘积;所以甲图中的镜头能使物像放大的最大倍数是②和③的乘积,即‎400‎倍.‎ ‎(2)对光后看不到白亮的视野,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光不正确;另一种是物镜镜头没有正对通光孔,若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即可;若是对光不正确,主要调节遮光器和反光镜,有时还需要更换低倍物镜.所以调节细准焦螺旋不起作用.‎ ‎(3)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异物,异物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异物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异物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物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a目镜上.‎ ‎(4)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题干中①的物像位于视野中央偏右下方,要想把它变成②,即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左上方移动移到视野中央.即由①变成②,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视野过亮,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视野过暗,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小光圈通过的光线少视野暗,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因此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暗;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多视野亮,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视野亮度增强,因此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 图中由③到④,视野变亮,所以观察效果由③到④,他应调节显微镜的c反光镜.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物像的放大倍数越大,体积变大,视野变得越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物像的放大倍数越小,体积变小,视野变得越亮.所以要使观察效果②变成④,他应该转动转化器,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 ‎【答案】‎ ‎④③①②‎ 碘液,清水 A ‎【考点】‎ 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 ‎【解析】‎ 首先明确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步骤的具体内容.盖盖玻片时要防止产生气泡以免影响观察.‎ ‎【解答】‎ 解:(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吸. “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 “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 “吸”,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从图中可以看出:‎1‎是盖盖玻片,‎2‎是染色、‎3‎是放置表皮、‎4‎是滴加液体,所以实验操作顺序是(用字母排序)④③①②;‎ ‎(2)图‎1‎中②和图‎1‎中④所滴的液体分别是碘液和清水;‎ ‎(3)改盖玻片的正确方法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所以选A. ‎ ‎【答案】‎ A‎,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⑦,叶绿体,④,线粒体 ‎⑤,液泡 ‎①,细胞膜 ‎⑥,细胞壁 ‎【考点】‎ 动、植物细胞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植物细胞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比较识图解答.‎ ‎【解答】‎ 解:(1)由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可知:①细胞膜、②细胞质、③细胞核、④线粒体、⑤液泡、⑥细胞壁、⑦叶绿体,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没有细胞壁和大的液泡以及叶绿体.所以图中A图是动物细胞.‎ ‎(2)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因此,线粒体被称为能量转换器和细胞内能量供应的“动力工厂”.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因此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3)液泡里含有细胞液,含有各种有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等,如茶叶中的茶多酚,就是位于液泡中.‎ ‎(4)细胞膜把细胞内部与细胞外部的环境分隔开了,使细胞的内部环境保持相对的稳定性,维持其正常的生命活动,此外,细胞膜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能让对细胞生命活动有用的物质进入,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当菠菜浸泡在清水中,细胞膜维持正常状态,清水不变色;当用开水浸泡菠菜后,因为开水损伤了菠菜细胞的细胞膜,细胞质里的叶绿素使水会变成绿色.‎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5)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细胞壁具有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 ‎【答案】‎ 分裂,分化,组织 生长,分裂 器官 ‎【考点】‎ 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细胞的分化 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解析】‎ 图中的甲表示植物细胞,乙表示细胞的分裂,丙表示形成了不同的组织,丁是叶,戊是植物体,可见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由这六大器官直接构成整个绿色开花植物体.‎ ‎【解答】‎ 解:(1)细胞从图甲到图乙经历的a过程叫做细胞的分裂,图中b的过程表示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 ‎(2)植物体的生长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植物体是通过细胞的生长和分裂长大的.细胞的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增大,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因而生物体也由小长大.‎ ‎(3)器官是指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的.图中丁是植物的叶,属于器官. ‎ ‎【答案】‎ 氧气,有机物 蒸腾 ‎⑥,气孔,保卫细胞 ‎【考点】‎ 光合作用的概念 气孔的功能、结构及开闭原理 叶片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 ‎【解析】‎ A‎、B、C分别表示的物质不同,图甲就代表植物不同的生理活动,图乙中,①是上表皮,②是栅栏组织,③是叶脉,④是海绵组织⑤下表皮,⑥是气孔,识图分析作答.‎ ‎【解答】‎ 解:(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因此图甲中A、B、C分别表示二氧化碳、氧气和有机物(淀粉),则此生理过程为光合作用. (2)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因此图甲中若B表示水,则此生理过程可以表示蚕豆植株的蒸腾作用. (6)植物叶的下表皮含有的气孔较多,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它的开闭受保卫细胞的控制. ‎ ‎【答案】‎ 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通过其自身的呼吸作用消耗尽 隔水加热,黄白 绿色部分,淀粉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 ‎【考点】‎ 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 ‎【解析】‎ 该同学设置的实验装置可以形成三组对照实验:叶片A的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以叶绿体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叶片A的绿色部分和叶片B的绿色部分以二氧化碳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若将装置中的“透明塑料袋”改为“黑色塑料袋”,同时取走固体氢氧化钠,则叶片A的绿色部分和叶片B的绿色部分以光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需要光.‎ ‎【解答】‎ 解:(1)为了去除实验叶片内原有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前要把实验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通过其自身的呼吸作用消耗尽.‎ ‎(2)为去除叶片内叶绿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在对叶片进行光照后,要把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里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里,叶片变成黄白色.‎ ‎(3)实验结果是叶片A的绿色部分变蓝色,说明该部分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4)比较叶片A的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的实验结果可知: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比较叶片A的绿色部分和叶片B的绿色部分的实验结果可知: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 ‎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