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语文课件《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10)_鲁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10)_鲁教版

如果让时空倒流,把历史的镜头定格在解放战争中的渡江战役,人类战争史上的空前奇观便又在我们眼前重现。浩浩长江的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的百万雄师在弹火纷飞中,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那冲杀的场面,那搏击的气势,恢弘如诗,壮美若虹,只要一想起它,无论是革命先辈还是我们这些后来人,无不感到壮怀激烈,豪情倍增。今天,就让我们学习当年渡江战役的最高统帅毛泽东主席亲笔撰写的两则新闻,一起重温那段令人难忘的历史。 新闻两则毛泽东 新闻概念:从广义来讲,泛指报刊、广播和电视中关于现实情况的报道文章。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从狭义来讲,就是指消息。新闻的相关知识新闻的表达方式:多用记叙,兼用议论、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 1.用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真实性)2.报道迅速及时。(时效性)3.语言简洁精炼。(简明性)新闻的相关知识新闻的特征: 标题——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导语——是消息开头的第一段或头一两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消息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是指消息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结语——新闻的结尾标题、导语、主体是新闻不可缺少的三个部分(背景和结语常常暗含在主体中)新闻的五个结构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省湘潭人。中国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战略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者。同时也是诗人和书法家。主要著作有《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毛泽东诗词文集》。毛泽东被视为是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芜湖荻港溃退歼灭管辖崭新噙着永载史册琛鄂豫绥靖阻遏泄气上当锐不可当要塞瓶塞阻塞堵塞wúdíkuìjiānxiáchēnqínzhănzài词语识记èyùsuíèxièdàngdāngsàisāisèsāi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解放军坚决执行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军。第二、三野战军和地方武装在长江南北广大人民的支援下,于4月21日晨,以木帆船为主要渡江工具,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长达500余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4月23日,解放了国民党22年来的统治中心南京。背景介绍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小知识:电头电头就是在报道开头用括号或黑体字表示,交代槁子的来源和发稿的时间1、在报道的开头2、用括号或黑体字表示3、交代稿子的来源和发稿时间练习:分析[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这电头所含的信息量参考:[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中”新华社“是通讯社的名称,交代了稿子的来源;”长江前线“交代了发稿的地点,说明稿子的真实性;”22日22时“交代了发稿的时间,说明了新闻的及时性;”电“说明了发稿所采用的形式。 课文结构第1、2两句其余部分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标题标题主体导语标题导语导语导语主体主体主体主体导语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间:地点:人物:时间发生的原因: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经过与结果: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三十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江南岸 问:从文章中找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标题:用一句话或一句短语概括文章的中心内容 问:从文章里找出能概括以上内容的两句话。导语:用几句话或者是一小段话,简要、概括地要把报道内容的梗概,在开头部分告诉人们。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议论句(分析原因)承上启下句 九江江阴安庆芜湖九江江阴安庆芜湖西路军(35万)中路军(30万)东路军(35万) 主体部分解放军渡江情况:1、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3、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主体:用一大段话或是几段话,较具体地、较翔实地把报道的内容告诉人们。 这则新闻的哪些词句体现了新闻的特点? 这则新闻及时报道了渡江战役的战况,歌颂了我军的,嘲笑了敌军的,给全国人民和全军将士以极大鼓舞。课文总结英勇善战溃不成军、毫无斗志 探究质疑1.标题中的“横渡长江”改为“胜利渡江”行不行?2.这则新闻写完了不发表,等待渡江役胜利之后再发表,不就可以改为“胜利渡江了吗?3.为什么把中路、西路放在一起写,后写东路?真实性及时性时间顺序、事件本身的特点 课文阅读分析题(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1.这部分内容从结构上看是__________,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是电头,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地点和时间,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概括写出人民军队所向无敌、战绩辉煌的两个短语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4.“百万”是夸张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一句中的"(不含)"、"均"有何表达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语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引起下文。不能,这样写表明材料真实准确,报道及时。冲破敌阵,横渡长江不是,因三路军加起来是一百万“不含”指不包括,体现语言确凿无误的特点。“均”指“全”,体现战线之长、胜利之大,洋溢着自豪之情。 [合众国际社伦敦1912年4月20日电]北大西洋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件:“不会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在船身破了一道大裂口后载着一千多人沉入大海。午夜时分,该船与一座冰山正面相撞,享有盛誉的防水船却无济于事。事故发生时,泰坦尼克号正在以21海里的时速在有冰海域快速前进——有人也许会说是在大摇大摆、威风凛凛地前进着。数小时后,这艘世界上最大最豪华的客船在乐队若无其事的伴奏声中从海面上消失了。 五天前,当这艘船驶离英格兰的南安普敦开始它开往纽约的处女航时,船上大约有2340名乘客和船员。在事故中大约有1595人遇难。只有745人得救,其中很多是妇女和儿童。如果船上的救生船不是只够一半的人使用的话,得救的人会更多。有两只满载从泰坦尼克号逃下来的人的救生船被泰坦尼克号下沉时形成的漩涡卷进海底。显然,大多数乘客没有意识到出事。船与冰山相撞时,轮船只是稍稍颤动了一下,没有激烈的颠簸。一开始,乘客们对此并没在意,他们仍在舱内穿衣服,准备去吃饭。 阿奇博尔德·格雷西上校可能是在泰坦号上等到最后而又幸存下来的惟一的人。“我费劲地抓到铜栏杆,”他说道,“抓住后我就拼命不放。船下沉时,我在水中旋转起来,好像转个没完。后来我露出水面,看见海面上一大片乱七八糟的残骸。”约翰·雅各布·阿斯特上校就不如他幸运了。一位幸存者看见他勇敢地帮助他的新婚妻子上了救生船,点支烟后,他又帮助其他妇女上救生船,而他自己却随船沉没了。船长也沉没了。船上大多数的工作人员和他们的妻子拒绝援救,她们在船上与丈夫手拉着手,随着泰坦尼克号沉入大海。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毛泽东 请找出本则新闻的导语和主体。在文中划出这则新闻的的六个要素。 请找出本则新闻的标题、导语、主体。标题: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导语: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 人物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和结果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中原我军1948年11月4日下午南阳蒋军因全局溃败,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在以徐州和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在我军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下,困守南阳的蒋军不得不弃城南逃。自去年7月,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若干据点外,全部为我解放。 主体:第一层:回顾过去一年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放弃南阳的变化,指出蒋军全军溃败的背景。第二层:由河南全省基本解放进而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第三层: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背景: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民间所传二十八宿,即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干部,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 第一层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南阳守敌弃城南逃的背景和时间。第二层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的重要战略地位。第三层回顾过去一年中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弃城南逃的变化。第四层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第五层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把握全文内容,划分全文层次 新闻语言具有真实、准确、及时的特点,请你从课文中找出能体现这三大特点的句子。除豫北之新乡、安阳,豫西之灵宝,阌乡,豫南之确山、信阳、潢川、光山、商城、固始等地尚有残敌外,已全部为我解放。在去年下半年的一个极短时间内,我们在这一区域曾经过早地执行分配土地的政策,犯了一些策略上的“左”的错误。真实性: 1948年11月5日电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一年多时间内还增加了大约二十万人左右及时性:准确性: 这一则新闻,为什么不仅报道解放南阳的消息,而且概述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的战绩?南阳解放,是南线人民解放军一年多来取得伟大胜利的必然结果,所以南阳解放之日正是总结一年多来伟大胜利的最好时机。另一方面,总结一年多来的战绩,也可以说明蒋军为什么弃城南逃。探究解疑 品味两则新闻语言的特点,完成课后练习二。第一小题:②句好。因为:“突破”表明有敌军防守,我军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用“越过”表现不出经过战斗。“渡至”比“到达”含义丰富,有横渡与到达两层意思,且文字简洁有力。“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时间明确,且含渡江迅疾,作战顺利之意。用“共”字不能表达这些意思。 第二小题:②句好。“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有嘲讽意味,嘲讽汤恩伯过高估计东面防线的巩固性,过低估计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倘说“结果就在二十一日那天”,毫无感情色彩,且与上一句“二十一日”重复。第三小题:①句好。语言生动形象,森林的形象,枝叶茂盛的形象,生机勃勃,富有气势。 《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学习这两则新闻,使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水平。小结: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不超过12个字)目前,全球已有85个国家的2300余所高校开设了汉语课程,3000万外国人正在学习中文。许多外国人为留学、就业、投资、贸易等,苦学“方块字”,苦练“中国话”。英国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拨款100万英镑普及中文学习;美国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韩国不少企业都开设中文学习班。答:全球掀起汉语学习热。 【新华社6月1日电】国家林业局宣传办主任、新闻发言人曹清尧1日在国台办例行记者会上说,向台湾同胞赠送大熊猫的相关工作已经开始。这对大熊猫一旦确定后,我们将公开为大熊猫征名,按照以往习惯,大熊猫将采取双名制,即乳名和大名,均为两个汉字,在大陆征集乳名,在台湾征集大名。根据下面提供的消息提取主要信息(不超过12个字)答:“赠台大熊猫公开征名”或“征集赠台大熊猫名字”。 1、熟记新闻的结构及特点2、能够熟悉介绍毛泽东3、完成《新闻两则》基础训练4、预习第二课《芦花荡》课后作业: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