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3-31 发布 |
- 37.5 KB |
- 4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社戏》 苏教版(2016) (16)
鲁迅社戏 解题“社”,“礻”旁加“土”,是个会意字。“礻”表示祭祀,“土”是土地神。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都叫“社”。按照我国民间的习俗,每到插种或收获的季节,农民们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报土地神。在绍兴地区,后来发展为以演戏的形式祭社,这时候演的戏就称为“社戏”。 1.字音:惮蹿踱撮凫水怠慢弥漫行辈家眷潺潺蕴藻归省婉转撺掇絮叨2.释义:归省絮叨委实依稀弥散宽慰怠慢3.作者简介:4.关于小说:5.写作背景:【文末的时间】预习检测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二心集》等。作者简介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情节的展开和环境的渲染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其中,“人物”是主要要素。小说的情节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小说知识介绍: 预习交流1.文章思路是:“社戏”—“社戏”—“社戏”。线索是:。2.按照时间顺序,本文可分为几部分? 思考本文的线索是什么?社戏 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相当于“村庄”。社中有“庙”,为了祈求全社平安富足,社庙里每年一定时间都要演戏,这就叫做“社戏”。 第一部分盼看社戏 1.请同学朗读这一部分。2.第一部分中有一个词既写出了平桥村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又写出了“我”对平桥村的情感,请同学们把这个词找出来。(“乐土”) 鲁迅故乡——绍兴 3“我”为什么称平桥村为乐土呢?“乐”的具体表现有哪些?A得到优待;B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C许多小朋友伴我游戏;D掘蚯蚓钓虾;E一同去放牛; 4.这一部分与写看社戏有什么关系?(1)交代了看社戏的时间、地点、机缘,(2)引出了同去看社戏的人物——乡间生活的小朋友;(3)还交代了“乐土”中的乐事,为下文写“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看社戏做了重要的铺垫。同时,平桥村的生活也是“我”所深深怀念的。 社戏第二课时 第二部分看社戏 1.默读课文,思考:第二部分是写赵庄看社戏的全过程。主要写了哪几件事?并据此划分好这部分的层次。一层(5—9段):戏前波折;二层(10—13段):夏夜行船;三层(14—21段):船头看戏;四层(22—30段):月夜归航。 2.“文似看山不喜平”。作者在“看戏”这部分没有平铺直叙,而是写得起伏有致。譬如第一层就写了看戏前的两次波折、三次转机。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出来,并思考这样写的好处。 两次波折:①叫不到船②不准和别人去,外祖母要担心。三次转机:①八叔公的船回来了②与小伙伴们同去③双喜打包票 一、笔法曲折,文气摇曳,为看社戏做好充分的铺垫;二、初步表现小伙伴的热情、能干等特点,尤其是“双喜”。好处 看社戏前的波折使“我”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盼望焦急失望猜测沮丧 请同学们朗读11-13小节,思考:1、作者从哪些感官写景,写出景物的什么特征?2、从描写里,推测我月下坐船去看社戏时的心情是怎样的?3、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烘托了“我”急于看到社戏的愉快和迫切的心情。4、抒发了作者热爱农村的感情。1、这些景物描写,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江南水乡所特有的清新优美的图景。2、写出了小朋友行船之快。触觉视觉听觉想象嗅觉(清香)(扑面吹来)(朦胧的月色、起伏的连山、依稀的赵庄,几点火)(歌吹)(戏台、渔火) 阅读14~21段。讨论:1、这一部分写在赵庄看戏,戏好看不好看?从哪里表现出来?不好看。一是铁头老生不翻筋斗,二是也没有“我”最爱看的蛇精和跳老虎。三是最怕看“老旦”,然而“老旦终于出了台”,并不停地唱着。 孩子们爱不爱看?从哪里表现出来?不爱看。表现:稀奇、渐不明显、喃喃的骂、不住的吁气、打哈欠、各管自己谈话。(侧面描写) 朗读22~23段。这一部分写月夜归航,景物描写突出表现了哪两点?思考景物美;船快。 1、叙述者2、双喜3、阿发请3位同学朗读24~30段讨论:这几段写偷豆要表现什么。 偷豆这一情节,表现了农家少年的天真、热情、纯朴和稚气。正是因为偷豆吃的童心和野趣,才使普通的罗汉豆有了无比的美味,才使“我”终身难忘。“偷”反映了小朋友们诚恳待客了欢乐。 归船偷豆思考:双喜在全文中共表现出了哪些性格特点?聪明,调皮,能为他人着想,体贴,有责任心。思考:阿发在偷豆中表现出了哪些性格特点?天真,调皮,质朴,热心,讨论:途中偷罗汉豆吃,这件事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罗汉豆并不是无上的美味,但那是要好的伙伴们齐心协力做好的,因此便变成了无法再吃到的好豆。社戏也并不是引人入胜,但看戏时有伙伴的陪伴,因此便变成了无法再看到的好戏。童年的快乐、甜蜜,也便变成了永恒的回忆。所以不能删掉。 第三部分看戏后的余波 人物和性格连线:阿发双喜六一公公桂生宽厚、淳朴、好客、热诚憨厚、无私聪明、能干、善解人意、有组织才能和号召能力机灵、勤快 思考理解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于酒也。”——欧阳修迅哥之乐不在戏,在乎山水、人和之间也,山水、人和之乐,得之心而寓之于戏也。我所难忘的是平桥村的老人孩子那种淳朴、善良、真挚的感情和他们的劳动的本领、办事的能力。再加上特有的农村风光,自由的空气,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亲密的关系。这一切都是“我”童年时代在城镇未曾见到过。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也很少见到的。“我”对这段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美景美人美生活美情意美本文通过童年时“我”和伙伴们在农村看社戏的事件,抒发了“我”对美好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从而表达了“我”对热忱、友好、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向往。全文小结: 社戏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1—3)去赵庄看社戏的全过程(4—30)看社戏后的余波(31—40)略详略看社戏的波折(4—9)途中的见闻和感受(10—13)赵庄看社戏(14—21)深夜归航(22—30)表现了作者对少年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小朋友诚挚情谊的眷恋。 从故事情节来看课文写了几件事,哪些事详写?哪些事略写?⑴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⑵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⑶看社戏前的波折。⑷夜航去看社戏途中。⑸赵庄看社戏。⑹看社戏后归航偷豆。⑺六一公公送豆。详略因为文章主要写看社戏,所以看社戏前的波折、夜航去看社戏途中、看社戏后归航偷豆等情节详写,其他情节与看社戏关系不大,所以略写。为什么有的情节详写,有的情节略写? 再见谢谢观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