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1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2 平面直角坐标系 1 人教版
7.1.2 平面直角坐标系 1.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及横轴、纵轴、原点、坐标等概念;(重点) 2.能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难点) 一、情境导入 我们已经学过数轴,知道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在建立了数轴之后,我们就可以确定直线上点的位置,如图. 那么,如何确定平面内点的位置呢?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平面内点的坐标 【类型一】 平面直角坐标系及相关概念 如图所示,点A、点B所在的位置是( ) A.第二象限,y轴上 B.第四象限,y轴上 C.第二象限,x轴上 D.第四象限,x轴上 解析:根据坐标平面的四个象限来判定.点A在第四象限,点B在x轴正半轴上.故选D. 方法总结:两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象限是按逆时针方向排列的. 【类型二】 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来源:Zxxk.Com]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点M(a,b). (1)当a>0,b<0时,点M位于第几象限?[来源:Z_xx_k.Com] (2)当ab>0时,点M位于第几象限? (3)当a为任意有理数,且b<0时,点M位于第几象限? 解析:(1)横坐标为正,纵坐标为负的点在第四象限;(2)由ab>0知a,b同号,则点M在第一或第三象限;(3)由a为任意有理数,b<0,则点M在x轴下方. 解:(1)点M在第四象限;[来源:学§科§网] (2)可能在第一象限(a>0,b>0)或者在第三象限(a<0,b<0); (3)可能在第三象限(a<0,b<0)或者第四象限(a>0,b<0)或者y轴负半轴上. 方法总结:熟记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表示第一象限内的点;(-,+)表示第二象限内的点;(-,-)表示第三象限内的点;(+,-)表示第四象限内的点. [来源:学,科,网Z,X,X,K] 【类型三】 由点到坐标轴的距离确定点的坐标 已知点P到x轴的距离为2,到y轴的距离为1.如果过点P作两坐标轴的垂线,垂足分别在x轴的正半轴上和y轴的负半轴上,那么点P的坐标是( ) A.(2,-1) B.(1,-2) C.(-2,-1) D.(1,2) 解析:由点P到x轴的距离为2,可知点P的纵坐标的绝对值为2.又因为垂足在y轴的负半轴上,则纵坐标为-2.由点P到y轴的距离为1,可知点P的横坐标的绝对值为1.又因为垂足在x轴的正半轴上,则横坐标为1.故点P的坐标是(1,-2).故选B. 易错点拨:本题的易错点有三处:①混淆距离与坐标之间的区别;②不知道与“点P到x轴的距离”对应的是纵坐标的绝对值,与“点P到y轴的距离”对应的是横坐标的绝对值;③忽略坐标的符号出现错解.若本例题只已知距离而无附加条件,则点P的坐标有四个. 探究点二: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描点 已知点A(0,3),B(-1,1),C(-3,2),D(-2,0),E(-3,-2),F(-1,-1),G(0,-3),H(1,-1),I(3,-2),J(2,0),K(3,2),L(1,1). (1)请在图①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分别描出上述各点,并顺次连接A,B,C,D,E,F,G,H,I,J,K,L,A; (2)试求(1)中连线围成的图形的面积. 解析:(1)依据点的横、纵坐标的定义,分别描出各点并依次连接;(2)连线围成的图形被坐标轴平均分成四部分,故只要求出一个象限中图形的面积,就可求得答案. 解:(1)如图②所示; (2)因为连线围成的图形在第一象限中的面积为4,并且图形被坐标轴平均分成四部分,所以图形的总面积为4×4=16. 方法总结:所求图形在四个象限的面积相等,所以只需求其中一部分面积即可. 探究点三:在坐标系中求图形的面积 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BCD各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0,0),B(9,0),C(7,5),D(2,7).试确定这个四边形的面积. [来源:学.科.网] 解析:由于四边形不是规则的四边形,所以可以考虑把它分成三角形或规则的四边形来解决. 解:分别过点D、C向x轴作垂线,垂足分别为点E、F,则四边形ABCD被分割为△AED、△BCF及梯形CDEF.由各点的坐标可得AE=2,DE=7,EF=5,FB=2,CF=5.∴S 四边形ABCD=S△AED+S梯形CDEF+S△BCF=×2×7+×(7+5)×5+×5×2=7+30+5=42. 方法总结:在直角坐标系中求不规则多边形的面积,一般采用割补法,将其割补为规则图形,从而求出面积. 三、板书设计 平面直角坐标系 通过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内容的学习,反映平面直角坐标系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好奇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