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语文课件《礼记》一则 (16)_苏教版(2016)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礼记》一则 (16)_苏教版(2016)

虽有佳肴 《礼记》 《礼记》一则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 国儒家经典的书籍。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 《中庸》; “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 易》《春秋》,简称为“诗、书、 礼、易、春秋”, 《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 的必读之书。 四书五经 走进《礼记》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 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 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 圣编撰。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 “经”,他的弟子对“经”的解说 是“传”或“记”,《礼记》因此 而得名,即对“礼”的解释。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 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 实际上,这部九万字左右的著作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 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生活、历 法、地理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 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朗读课文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预习检测 给下列黄字注音: 嘉肴( ) 自强( ) 兑命( ) 学学半( ) yáo qiǎng yuè xiào (1)虽有嘉肴 (2)弗食,不知其旨也 (3)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虽:连词,即使;佳:美好;肴:鱼、肉之类的熟食。 弗:不。“其”代词,指代“食”的对象。“旨”, 味美。 至道:好到极点的道理;善:好处。 是故:连词,因此,所以;困:困惑,疑难。 (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6)故曰:教学相长也 “教学相长” 自反:从自身找原因反。反,反省。 自强:自己努力向上。强,勉励。 “故”,连词,所以。长:促进。 意思是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8)其此之谓也 (9)“学学半” (10)兑命 其:表示推测语气,大概;此之谓也:说的就是这个道 理吧?“此……之谓也”是一种固定句式,通常翻译为 “大概说的就是……吧。” 第一个“学”同“斅”,教导,第二个“学”指学习; “学学半”意思是教育别人,是学习的一半。 兑: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有味的译读课文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即使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也不知道它 味道的甘美; 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也不知道它 的好处。 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 后才知道自己也有不懂得地方。 有味的译读课文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 知道了自己不懂得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所以“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 有味的译读课文 《兑命》曰:“学学半。 ” 其此之谓乎? 《兑命》说:“教育别人,是学习的一半。” 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1、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 理? 本文的中心句是哪句? 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 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 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会自我勉 励,不断提高。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 相成的。 教学相长 2、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要从“虽有嘉肴”写起? 从“嘉肴”写起,是为了由“嘉肴”“至道” 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有“嘉肴” “至道”作类比,教与学的关系就浅显易懂了, 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推理”。 拓展延伸 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请谈谈 “教学相长”的道理给了你怎 样的启示? 示例1: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 知识,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 自己的机会。 示例2:“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 交流。有时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学习。比如尝试 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同桌听,看看他的反应。如果他 能明白,可能表明你确实理解透彻了;如果他仍有 疑惑,可能表明你懂得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这 时就可以“知困”而“自强”。 文章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 述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相互促进、 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 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背诵展示 虽有 ,弗 ,不知 其 ;虽有 ,弗 , 不知 。是故学 , 教 。知不足, ;知 困, 。故曰: 也。《兑命》 曰:“ 。”其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