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8单元第4讲免疫调节考点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8单元第4讲免疫调节考点

第4讲 免疫调节 考纲要求 全国卷五年考情 ‎1.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 ‎2017·卷ⅠT4,2016·卷ⅠT31,2015·卷ⅡT5,2013·卷ⅠT3‎ ‎2013·卷ⅡT3‎ ‎2.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Ⅱ)‎ ‎2013·卷ⅠT4‎ 考点一| 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对应学生用书第177页)‎ ‎[识记—基础梳理]‎ ‎1.免疫系统的组成 ‎2.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 ‎3.理清几种免疫细胞的作用 ‎ (1)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参与特异性免疫。‎ ‎ ①处理、呈递抗原;‎ ‎ ②吞噬抗体—抗原结合体。‎ ‎ (2)B细胞:①识别抗原;②增殖分化成浆细胞、记忆细胞。‎ ‎ (3)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 ‎ ①识别抗原;‎ ‎ ②分化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 ‎ ③分泌淋巴因子,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 ‎ (4)浆细胞:分泌抗体。‎ ‎ (5)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使靶细胞裂解。‎ ‎ (6)记忆细胞: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进行 ‎ 更强烈的二次免疫。‎ ‎4.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免疫类型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形成 生来就有 后天接触病原体之后获得 特点 无特异性 ‎  有特异性 组成 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 ‎5.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 ‎ (1)防卫:抵御病原体的攻击。‎ ‎ (2)监控:及时发现机体衰老或变异的细胞。‎ ‎ (3)清除:将机体衰老或变异的细胞作为抗原清除掉。‎ ‎1.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 (√)‎ ‎2.胃黏膜可抵御致病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在机体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 (×)‎ ‎ 【提示】 胃黏膜属于第一道防线,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3.浆细胞能增殖分化为具有分裂能力的记忆细胞。 (×)‎ ‎ 【提示】 浆细胞为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再继续分裂分化。‎ ‎4.T淋巴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抗体。 (×)‎ ‎ 【提示】 T淋巴细胞不产生抗体,浆细胞产生抗体。‎ ‎5.非特异性免疫可针对所有的抗原,而特异性免疫只针对特定的抗原,所以非特异性免疫的功能更强大。 (×)‎ ‎ 【提示】 非特异性免疫的功能远低于特异性免疫。‎ ‎6.B细胞和T细胞、吞噬细胞一样,既可以参与体液免疫,也可以参与细胞免疫。 (×)‎ ‎ 【提示】 ‎ 吞噬细胞和T细胞既可参与体液免疫也可参与细胞免疫,但B细胞只参与体液免疫。‎ ‎[理解—深化探究]‎ ‎1.溶菌酶只在第二道防线起作用吗?‎ ‎ 【提示】 不一定。溶菌酶是一种杀菌物质,可以破坏细菌。既可以存在于第一道防线的泪液、唾液、汗液中,又可以存在于第二道防线的细胞外液中。‎ ‎2.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吗?‎ ‎ 【提示】 不是,抗体由浆细胞产生,淋巴因子由T细胞产生,但溶菌酶可由唾液腺、泪腺等非免疫细胞产生。‎ ‎3.吞噬细胞只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吗?‎ ‎ 【提示】 不是,吞噬细胞不仅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还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运用—考向对练]‎ 考向1 考查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 ‎1.(2018·武汉模拟)如图表示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①②表示有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只有a、b、d三类细胞能识别抗原 ‎ B.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b直接分化形成 ‎ C.①和②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 ‎ D.c、d的功能各不相同,根本原因是DNA不同 ‎ C [读图知a为T细胞,b为B细胞,c为效应T细胞,d为浆细胞,a、b、c三类细胞能识别抗原,A错误;记忆B细胞受到刺激后也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B错误;c、d的功能不同,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错误。]‎ ‎2.下列有关免疫调节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T细胞在体液免疫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 B.淋巴因子能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而不能消灭抗原 ‎ C.吞噬细胞可以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 D.免疫活性物质是指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 D [免疫活性物质是指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包括淋巴因子、抗体和溶菌酶等,D错误。]‎ ‎  下列关于B淋巴细胞与T淋巴细胞的防御特性的比较,错误的是(  )‎ ‎ A.两种淋巴细胞表面都有能识别抗原的专一性受体 ‎ B.两种淋巴细胞的抗原专一性受体都能直接与任一病原体上的抗原结合 ‎ C.B细胞活化后会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和抗原结合后可使病原体 ‎ 失去致病力 ‎ D.病毒感染时,T细胞会分化为效应T细胞而杀死被病毒感染的细胞 ‎ B [两种免疫细胞都能特异性识别抗原,这与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有关,A项正确。一种抗原只能由一种相应的B淋巴细胞或T淋巴细胞识别,B项错误。B细胞活化后会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分泌大量抗体,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使其失去致病力,C项正确。病毒感染机体细胞后,机体主要通过效应T细胞攻击靶细胞使其裂解,D项正确。]‎ 考向2 考查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 ‎3.人体感染白喉杆菌(白喉杆菌侵入易感者的呼吸道,通常在咽部黏膜生长繁殖)后,将启动一系列的免疫反应,其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 A.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的繁殖 ‎ B.吞噬细胞通过溶菌酶将吞入的白喉杆菌消灭 ‎ C.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杀死白喉杆菌 ‎ D.体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与白喉杆菌毒素反应,中和其毒性 ‎ D [非特异性免疫是指由皮肤、黏膜、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参与的免疫,A、B、C项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是指由抗体或效应T细胞等参与的免疫,D项中的免疫球蛋白就是指抗体。]‎ ‎4.关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非特异性免疫是能够遗传的 ‎ B.过敏反应是由非特异性免疫异常引起的 ‎ C.机体能够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 ‎ D.非特异性免疫只对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 A [非特异性免疫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故是可以遗传的,A正确;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属于第三道防线的体液免疫,为特异性免疫,B错误;记忆细胞由B细胞或T细胞产生,都属于第三道防线,为特异性免疫,C错误;非特异性免疫没有针对性,对所有的异物都起识别作用,只针对一种病原体起作用的是特异性免疫,D错误。]‎ ‎[技法总结] 判断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三个“根据”‎ ‎  人体对病原菌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唾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病原菌 ‎ B.口腔黏膜对病原菌有一定的屏障作用 ‎ C.吞噬细胞对多种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 ‎ D.B细胞对病原菌的免疫应答属于细胞免疫 ‎ D [唾液中的溶菌酶可水解病原菌,起到杀菌作用;皮肤、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吞噬细胞对多种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B细胞对病原菌的免疫应答属于体液免疫。]‎ 考点二|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对应学生用书第179页)‎ ‎[识记—基础梳理]‎ ‎1.体液免疫 ‎ (1)参与的细胞:‎ ‎ ①T细胞;②B细胞;③记忆细胞;④浆细胞。‎ ‎ (2)该过程中唯一不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是浆细胞,该细胞可由B细胞和记忆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 (3)抗体 本质 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与其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来源 只有浆细胞能够产生 分布 主要在血清中,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也有 作用 ‎①与病毒结合,使病毒失去与寄主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能力;②与抗原结合,使其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处理消化 ‎2.细胞免疫 ‎ ‎ ‎ (1)上述图中的①:T细胞;②:记忆细胞;③:效应T细胞。‎ ‎ (2)结果:效应T细胞可以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释放出抗原,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 ‎1.判断正误 ‎ (1)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中,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的来源相同。 (×)‎ ‎ 【提示】 二次免疫中,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还会来自记忆细胞。‎ ‎ (2)淋巴因子不仅可以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还可以和抗体一样将抗原清除。 (×)‎ ‎ 【提示】 淋巴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但没有和抗体一样的生理功能。‎ ‎ (3)抗体产生于浆细胞内,但抗体在内环境中发挥作用。 (√)‎ ‎ (4)效应T淋巴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 (√)‎ ‎ (5)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直接转变为效应T细胞。 (×)‎ ‎ 【提示】 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需先经过增殖,然后部分分化为效应T细胞。‎ ‎ (6)只有体液免疫才有二次免疫,细胞免疫不存在二次免疫。 (×)‎ ‎ 【提示】 无论是体液免疫还是细胞免疫,在初次免疫中均产生了记忆细胞,都存在二次免疫。‎ ‎2.据图思考 ‎ 下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 (1)⑤、⑥两种免疫依次表示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 (2)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b、c、d、e、g。(用图中字母表示)‎ ‎ (3)若切除胸腺,对图中⑤、⑥两种免疫产生怎样的影响?‎ ‎ ⑤免疫功能全部丧失,⑥免疫功能保留一部分。‎ ‎[理解—深化探究]‎ ‎1.理清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区别和联系 免疫类型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源头 B细胞 T细胞 分泌物质 特异性抗体 淋巴因子 作用对象 侵入内环境中的抗原 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 免疫时间 过程较迅速,所需时间短 过程缓慢,所需时间长 作用方式 浆细胞产生抗体,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 关系 ‎①对于外毒素,体液免疫发挥作用。②对于细胞内寄生的病原体,体液免疫发挥作用后,阻止寄生病原体的传播感染,当它进入细胞后,细胞免疫将抗原释放,再由体液免疫最后清除 ‎2.关于记忆细胞和二次免疫反应的特点 ‎ (1)记忆细胞的特点:‎ ‎ 寿命长,对抗原敏感,能长期记住入侵的抗原。‎ ‎ (2)二次免疫特点:‎ ‎ 比初次反应快、强,能在抗原侵入尚未患病之前将它们消灭,大大降低患病程度。‎ ‎[运用—考向对练]‎ 考向1 考查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分析 ‎1.(2018·乌鲁木齐市高三二诊)H9N2病毒能导致禽类患流感,为了研发H9N2病毒的疫苗,某研究机构将未接触过H9N2病毒的家鸽随机均分为两组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甲组 乙组 注射 是否患流感 注射 是否患流感 第一次 实验 减毒处理 的H9N2病毒 ‎ 否 等量的生 理盐水 ‎ 否 第二次 实验 H9N2病毒 否 H9N2病毒 是 ‎ A.第一次实验中,甲组家鸽体内的吞噬细胞和浆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 ‎ B.甲组家鸽经减毒处理的H9N2病毒诱导产生了抗性突变 ‎ C.第二次实验中,乙组家鸽体内相应的记忆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 ‎ D.乙组家鸽出现流感症状是因为体内没有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 A [第一次实验中,给甲组家鸽注射减毒处理的H9N2病毒,导致甲组家鸽体内发生了体液免疫,即体内的吞噬细胞和浆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A正确;甲组家鸽经减毒处理的H9N2病毒诱导进行了体液免疫,B错误;由于第一次实验时,给乙组注射了生理盐水,因此没有进行免疫反应,第二次实验中,乙组家鸽体内进行初次免疫,其体内可产生记忆细胞,但不参与反应,C错误;乙组家鸽出现流感症状是因为体内没有迅速经过特异性免疫反应将抗原清除,D错误。]‎ ‎2.(2018·哈尔滨市高三三模)‎ 如图表示人体免疫系统的体液免疫部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 (1)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除具有图示成分外,还具有________。图中刺激甲细胞的病原体通常是经过________细胞处理过的。‎ ‎ (2)图中信息显示乙细胞的增殖分化通常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乙细胞受刺激后,除了分化成丙细胞外,还分化成________细胞。‎ ‎ (3)图中丙细胞分泌的物质2可以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_______________。‎ ‎ (4)已知HIV的宿主细胞是T细胞,结合题中信息,解释艾滋病患者体液免疫功能缺失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 (1)读图知甲为T细胞,乙为B细胞,丙为浆细胞,2为抗体,甲、乙、丙为免疫细胞,2为免疫活性物质,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除此之外,还应包括免疫器官,如扁桃体、胸腺等。刺激B细胞的病原体通常要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处理。‎ ‎ (2)图中信息显示乙细胞的增殖分化通常需要特定抗原刺激以及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的作用。B细胞受到刺激后,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形成记忆(B)细胞。‎ ‎ (3)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 (4)在体液免疫中T细胞受到刺激产生淋巴因子,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B细胞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HIV攻击T细胞,使T细胞无法分泌淋巴因子,从而影响B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 ‎ [答案] (1)免疫器官 吞噬 (2)特定抗原刺激以及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的作用 记忆 (3)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4)HIV侵染T细胞,使T细胞无法分泌淋巴因子,从而影响B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合理即可)‎ ‎  如图所示是特异性免疫的部分环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吞噬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具有特异性,T细胞能识别抗原 ‎ B.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具有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的作用 ‎ C.如图中T细胞将进行增殖和分化,则图示属于细胞免疫 ‎ D.如图中T细胞将呈递抗原,则图示属于体液免疫 ‎ A [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但对抗原的识别不具有特异性,A错误;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可对大多数病原体进行摄取、处理,暴露出特有的抗原,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B正确;T细胞在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并分化为效应T细胞,属于细胞免疫,C正确;T细胞呈递抗原,产生淋巴因子,使B细胞受到刺激后,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属于体液免疫,D正确。]‎ 考向2 考查二次免疫的过程和特点 ‎3.(2018·西北工大附中模拟)如图表示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时机体产生抗体的特征。(IgG:免疫球蛋白G,一种抗体;IgM:免疫球蛋白M,一种抗体)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初次应答主要产生________抗体(填“IgM”或“IgG”),产生抗体的细胞是________,该抗体主要分布在________中。‎ ‎ (2)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两种抗体亲和力的大小不同,可能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 (3)再次应答时,免疫反应快而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 (1)由题干图可知,初次应答时,产生IgM抗体的浓度和IgM抗体的亲和力均高于IgG抗体,因此初次免疫时,主要产生IgM抗体,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该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2)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两种抗体亲和力的大小不同,可能与抗体的空间结构有关。(3)再次应答时,免疫反应快而强,原因是当记忆细胞遇到同种抗原再次刺激后,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使得第二次免疫反应快而强。‎ ‎ [答案] (1)IgM 浆细胞 血清 (2)蛋白质 抗体的空间结构 (3)当记忆细胞遇到同种抗原再次刺激后,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使得第二次免疫反应快而强 ‎ 当人被银环蛇咬了之后会引起机体出现一系列反应。如图1是α银环蛇毒引发机体免疫反应的部分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图1‎ ‎ (1)图1中细胞①的名称是________,物质A是________,细胞③通过________过程产生细胞④⑤。‎ ‎ (2)在图1的①~⑤细胞中,不能识别α银环蛇毒的细胞是________(填代号),物质B与α银环蛇毒结合的场所是________。‎ ‎ (3)在野外工作的科研人员,为防止银环蛇伤害,一般要进行预防接种。如图2中曲线A、B表示甲、乙两人第一次注射α银环蛇毒的抗体血清、α银环蛇毒疫苗后血液中的α银环蛇毒的抗体含量。请在图中分别画出第二次两人均注射等量的α银环蛇毒疫苗后血液中α银环蛇毒的抗体含量的变化曲线(曲线线形参照曲线A、B)。‎ 图2‎ ‎ [解析] (1)读图可知,细胞①为吞噬细胞,细胞②为T细胞,物质A是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细胞③为B细胞,受抗原刺激且在淋巴因子刺激后可通过增殖分化产生细胞④(记忆细胞)和细胞⑤(浆细胞)。‎ ‎ (2)图1中的①~⑤细胞中,不能识别α银环蛇毒的细胞是⑤浆细胞;物质B与α银环蛇毒(抗原)结合的场所是内环境。‎ ‎ ‎ ‎(3)甲第一次注射的是α银环蛇毒的抗体血清,得到抗体,而乙注射的是α银环蛇毒疫苗,会产生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抗体,因此第二次注射相同抗原后,甲的机体为初次接触这种抗原,免疫反应为初次免疫,而乙则为二次免疫效应,与初次相比,反应速率更快,产生抗体更多,据此可画出对应的曲线。‎ ‎ [答案] (1)吞噬细胞 淋巴因子 增殖分化 (2)⑤ 内环境 (3)如图所示 图2‎ 考点三|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免疫学的应用 ‎ (对应学生用书第181页)‎ ‎[识记—基础梳理]‎ ‎1.免疫失调疾病(连线)‎ ‎             ‎ a.过敏反应 ‎ Ⅱ.皮肤荨麻疹 ‎ c.自身免疫病 Ⅲ.艾滋病 ‎ 【提示】 ①-b-Ⅲ ②-c-Ⅰ ③-a-Ⅱ ‎2.艾滋病及其预防 ‎ (1)概念: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 ‎ (2)致病机理:‎ ‎ HIVT细胞DNA人体染色体→T细胞减少―→ ‎ (3)传播途径:主要有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 ‎3.免疫学的应用 ‎ (1)疫苗可以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 (2)人工标记的抗体可以检测并发现体内组织中的抗原。‎ ‎ (3)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可以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 [教材边角知识] 必修3 P39“资料分析”‎ ‎ 器官排斥的免疫反应属于哪种类型?如何解决器官移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来提高移植成活率呢?‎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提示】 器官排斥的免疫反应属于细胞免疫。使用免疫抑制剂可以大大提高移植的成活率。‎ ‎1.HIV主要攻击B细胞,使人体无法产生抗体。 (×)‎ ‎ 【提示】 HIV主要攻击T细胞。‎ ‎2.过敏反应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一种异常生理现象。 (√)‎ ‎3.某种链球菌的表面抗原与心脏瓣膜上某物质结构相似。被该链球菌感染后,机体通过免疫系统抵御该菌时可能引发某种心脏病。与这种心脏病致病机理最为相似的是免疫系统“敌我不分”引起系统性红斑狼疮。 (√)‎ ‎4.由于预防接种的疫苗往往是灭活的病毒,所以不会引起疾病的发生,但可以充当抗原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 (√)‎ ‎5.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使机体产生更多种类的淋巴细胞。 (×)‎ ‎ 【提示】 其目的是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6.免疫抑制剂主要作用于B细胞。 (×)‎ ‎ 【提示】 免疫抑制剂主要作用于T细胞。‎ ‎[理解—深化探究]‎ ‎1.为什么预防接种要多次注射疫苗?‎ ‎ 【提示】 通过多次注射疫苗可以增加记忆细胞的数量,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2.如图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请思考判断:‎ ‎ (1)当一个人被疯狗咬伤时采用(图中的)哪种方法进行免疫比较好?‎ ‎ 【提示】 人被疯狗咬伤后,需要抗体尽快与抗原结合。方法②进行免疫产生抗体需要一段时间,故用方法①较好。‎ ‎ (2)方法①与方法②哪种方法具有更持久的免疫力?‎ ‎ 【提示】 方法②是通过注射抗原刺激机体自身产生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产生抗体属于体液免疫会获得比方法①更持久的免疫力。‎ ‎3.三类免疫失调疾病的比较 类型 特点 基本原理 过敏 反应 免疫功 能过高 相同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细胞释放组织胺而引起 自身 免疫病 将正常细胞视为抗原而加以排斥,从而发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免疫 缺陷病 免疫功 能过低 ‎①由遗传因素引起的先天性免疫缺陷 ‎②HIV侵入T细胞,T细胞大量死亡,使抗原的识别、呈递发生障碍,病人几乎丧失一切特异性免疫功能 ‎4.辨析过敏反应和体液免疫 ‎ (1)联系:过敏反应是异常的体液免疫。‎ ‎ (2)区别:‎ ‎ ①发生时间不同:过敏反应在机体再次接触抗原时才会发生,而体液免疫则在机体第一次接触抗原时就发生。‎ ‎ ②抗体分布不同:体液免疫中抗体主要分布于血清中,而过敏反应中抗体则分布在某些细胞表面。‎ ‎ ③激发因素不同:过敏反应为过敏原,而体液免疫为抗原。‎ ‎[运用—考向对练]‎ 考向1 免疫失调病因分析 ‎1.(2018·沈阳市高三二模)研究者利用一种实验的小鼠模型进行研究,该小鼠缺失细胞免疫功能。研究发现,该小鼠的吞噬细胞可以支持HIV的繁殖,而HIV感染的吞噬细胞可以分布在机体多个组织中,比如脑组织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吞噬细胞是免疫系统的组成成分 ‎ B.该实验的小鼠模型中可能不含T细胞 ‎ C.HIV最初侵入人体时,T细胞数量一直减少 ‎ D.HIV感染者的多种组织中都可能检测到HIV ‎ C [吞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的组成成分,A正确; “该小鼠缺失细胞免疫功能”,该实验的小鼠模型中可能不含T细胞,B正确;HIV进入人体后,刚开始,随着HIV浓度的增加,T淋巴细胞的数量也增加,后期HIV浓度增加时T细胞数量减少,C错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说明HIV感染者的多种组织中都可能检测到HIV,D正确。]‎ ‎2.病原体对不同免疫状态小鼠的感染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 A.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特异性免疫也不能正常进行 ‎ B.B细胞缺陷小鼠无法合成抗体,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也不产生免疫反应 ‎ C.T细胞缺陷小鼠体内的抗原呈递作用不能完成,体液免疫无法产生 ‎ D.正常小鼠免疫反应产生的淋巴因子,加强了效应T细胞和吞噬细胞对靶 ‎ 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 ‎ A [B细胞缺陷小鼠无体液免疫过程,因此不能产生抗体,但是具有细胞免疫功能,可以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B错误;T细胞缺陷小鼠,可以产生部分体液免疫,C错误;吞噬细胞不具有对靶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D错误。]‎ ‎ 某些种类的糖尿病是由自身的一些抗体导致的,病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由自身抗体导致的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 B.图示中浆细胞一定来自于B细胞的增殖分化 ‎ C.在血糖调节的神经调节中,胰岛B细胞属于效应器 ‎ D.Y1、Y2、Y3导致的糖尿病中,①②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缓解 ‎ B [自身产生抗体对自身组织发生免疫反应导致的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A正确;浆细胞来源于B细胞或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B错误;在血糖调节的神经调节中,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支配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C正确;Y1、Y2、Y3分别破坏胰岛B细胞上的葡萄糖受体、胰岛B细胞、靶细胞上胰岛素受体,其中①②引起的胰岛素分泌不足,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缓解,D正确。]‎ 考向2 考查免疫学应用 ‎3.用A、B、C三个纯种品系的小鼠进行皮肤移植实验。移植时,在某小鼠背部切除部分皮肤,将其他个体的皮肤移植上去,实验过程和结果如图表所示(表中①~⑥未做移植实验)。请回答。‎ 供体 受体  ‎ A1‎ A2‎ B1‎ B2‎ C1‎ A1‎ ‎① ‎ 存活 ‎②‎ ‎③‎ ‎④‎ A2‎ ‎⑤‎ ‎⑥‎ ‎14天后脱落 ‎14天后脱落 ‎14天后脱落 ‎ (1)在免疫学上,供体的皮肤片相当于________。若在移植过B2皮肤片的A2上同时移植B1和C1的皮肤片,先脱落的是________;在①~⑥中能够存活的有________。‎ ‎ (2)若B2和C1的皮肤片同时移植到曾移植过B1皮肤片的A2上。移植后,B2皮肤片5天脱落,而C1皮肤片14天才脱落,分析出现这两种现象的原因:‎ ‎ 前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后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 (1)器官移植的成功与失败,主要取决于供体和受体的组织相容性抗原是否一致。由于A1和A2为同一品系,则①⑤⑥能存活。在免疫学上,供体的皮肤片相当于抗原。在移植过B2皮肤片的A2上同时移植B1和C1的皮肤片,那么先脱落的是B1皮肤片,原因是A2体内已有对于B品系的记忆细胞,因此当B1皮肤片移植上去时,很快引起免疫应答。‎ ‎ (2)由于A2已经受过B1皮肤片移植,体内已经产生对B品系的记忆T淋巴细胞,再次移植同样皮肤,则很快引起免疫应答或二次免疫反应,反应速度快,而C1皮肤片是第一次移植到A2,A2体内没有能够识别C品系的T淋巴细胞,所以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引起免疫应答,所以如果B2和C1的皮肤片同时移植到曾移植过B1皮肤片的A2上。移植后,B2皮肤片5天脱落,而C1皮肤片14天才脱落。‎ ‎ [答案] (1)抗原 B1 ①⑤⑥ (2)因为A2已经受过B1皮肤片移植,体内已经产生对B品系的记忆T淋巴细胞,再次移植同样皮肤,则很快引起免疫应答或二次免疫反应,反应速度快; C1皮肤片是第一次移植到A2,A2体内没有能够识别C品系的T淋巴细胞,所以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引起免疫应答 ‎ ‎  ‎ 人感染乳头瘤病毒(HPV)可诱发宫颈癌等恶性肿瘤。研究机构为评估某种HPV疫苗(L1蛋白为该疫苗的有效成分)的效果,在志愿者中进行接种。一段时间后,统计宫颈出现癌前病变(癌变前病理变化,可发展为恶性肿瘤)的人数,结果见表。‎ 组别 接种物 总人数 癌前病变人数 A(接种前 未检出HPV DNA)‎ A1‎ 对照剂 ‎7 863‎ ‎83‎ A2‎ 疫苗 ‎7 848‎ ‎4‎ B(接种前 检出HPV DNA)‎ B1‎ 对照剂 ‎1 125‎ ‎126‎ B2‎ 疫苗 ‎1 121‎ ‎125‎ ‎ (1)人体接种该疫苗后,________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一旦HPV侵入机体,________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抗体。这些抗体与游离HPV结合,阻止HPV________________。所以A2组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 ‎ (2)B1组人群中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显著高于________组,据此推测感染HPV是诱发癌前病变的因素之一。‎ ‎ (3)B2组与B1组人群中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没有明显差异,原因可能是该疫苗未能明显诱导________清除体内的HPV。‎ ‎ (4)综上所述,该疫苗可用于宫颈癌的________。‎ ‎ [解析] (1)作为抗原的是疫苗中的L1蛋白,L1蛋白刺激机体发生体液免疫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当HPV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抗体与游离HPV特异性结合,使其失去感染细胞的能力。(2)A组接种前未检出HPV DNA,B组接种前检出HPV DNA,表中可见B1组人群中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显著高于A1组,说明HPV是诱发癌前病变的因素之一。(3)B1组未接种疫苗,B2组接种了疫苗,但人群中出现癌前病变的人数无明显差异,原因可能是该疫苗未能诱导细胞免疫清除被HPV感染的宿主细胞。(4)比较A1组和A2组、B1组和B2组人群中的癌前病变人数,发现该疫苗在预防宫颈癌方面效果较好。‎ ‎ [答案] (1)L1蛋白 记忆(B)细胞 吸附宿(寄)主细胞 (2)A1 (3)细胞免疫 (4)预防 真题验收| 感悟高考 淬炼考能 ‎(对应学生用书第182页)‎ ‎1.(2017·全国卷Ⅰ)‎ 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 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 ‎ 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 ‎ 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 ‎ 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 ‎ C [若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乙酰胆碱或呼吸抑制剂,则第一次注射后小鼠就会出现相应症状。若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第一次注射后不会引起小鼠发生过敏反应,而在第二次注射时,小鼠再次接触相同的过敏原,机体会发生过敏反应,释放组织胺,出现皮肤红肿、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 ‎2.(2015·全国卷Ⅱ)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 ‎ 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 ‎ C.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癌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 ‎ D.人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 ‎ D [A项,抗体主要分布在体液中,是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要物质,不能进入细胞;寄生在细胞内的结核杆菌依靠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使靶细胞裂解后将结核杆菌释放出来,与抗体结合后被消灭。B项,抗体依靠与病毒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的形式消灭病毒,溶菌酶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二道防线,它的作用主要是把病原体溶解掉。C项,Rous肉瘤病毒属于病毒致癌因子,能诱发细胞癌变。D项,人感染HIV后不会立即表现出症状,因为HIV有一定的潜伏期。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HIV浓度增加,T细胞数量减少,使人体逐渐丧失免疫能力,即人感染HIV后的症状和HIV的浓度以及T细胞的数量密切相关。]‎ ‎3.(2013·全国卷Ⅰ)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 甲              乙 丙             丁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从图甲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 ‎ B.从图乙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 ‎ C.从图丙可以推测,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 ‎ D.从图丁可以看出,HIV对实验药物b敏感 ‎ D [据图甲可知,HIV增殖过程中有RNA在酶的作用下生成RNA—DNA杂交分子的现象,说明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A项正确。据图乙可知,HIV侵入后机体中有抗体产生,说明有体液免疫发生,B项正确。据图丙可知,注入实验药物a后,T细胞数量增多,可能是HIV对药物a敏感,药物a抑制了HIV的增殖,减少了对T细胞的破坏,使T细胞不断增殖,C项正确。据图丁可知,加入实验药物b后,HIV浓度上升,说明HIV对该药物不敏感,D项错误。]‎ ‎4.(2013·全国卷Ⅱ)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 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 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 ‎ 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 ‎ A ‎ ‎[结合有关免疫的知识,逐项分析解答。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其中,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和B细胞以及它们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的相关细胞,故A项错误、C项正确。淋巴液在左右锁骨下静脉处进入血液,淋巴液中的淋巴细胞也随淋巴液进入血液,故B项正确。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属于分泌蛋白,为大分子物质,其出膜方式为胞吐,故D项正确。]‎ ‎5.(2014·全国卷Ⅱ)为了探究某种复方草药对某种细菌性乳腺炎的疗效是否与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有关,某研究小组将细菌性乳腺炎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草药灌胃)、空白对照组(蒸馏水灌胃)和阳性对照组(免疫增强剂A灌胃),并检测免疫指标。回答下列问题:‎ ‎ (1)研究发现:实验组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这一结果至少可说明该草药增强了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研究还发现:实验组小鼠的T细胞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相近。这一结果说明:该草药可能通过提高小鼠的T细胞含量来增强其特异性免疫功能。通常,在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的作用是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在特异性免疫中,T细胞可产生________因子,受到抗原刺激的________细胞可在该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________,参与体液免疫过程。‎ ‎ [解析] (1)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2)经过抗原的刺激后,T细胞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可以识别并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3)在体液免疫中,抗原可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使受抗原刺激的B淋巴细胞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和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过程,而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 ‎ [答案] (1)机体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 (2)识别并与被病原体入侵的宿主细胞紧密接触,可使之裂解死亡 ‎ (3)淋巴 B 抗体 ‎1.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和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2.由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参与完成的免疫为非特异性免疫,由第三道防线参与完成的免疫为特异性免疫。‎ ‎3.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 ‎4.效应T细胞可以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病原体失去了寄生的基础,因而能被吞噬、消灭。‎ ‎5.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内保持对该类抗原的记忆,当机体再次接触到该类抗原时,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