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山东省济南一中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山东省济南一中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

第 1页 共 38页 ◎ 第 2页 共 38页 2017-2018 学年山东省济南一中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1-30 每题 1 分,31-40 每题 2 分,本大题共 50 分) 1. 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霉菌和酵母菌属于原核生物 B.磷脂和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C.溶酶体能合成和分泌多种酸性水解酶 D.核膜具有四层磷脂双分子层 2. 有关蛋白质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脱水缩合 B.细胞内蛋白质发生水解时需要另一种蛋白质的参与 C.高温能使蛋白质分子肽键断裂、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变得伸展、松散 D.氨基酸的空间结构和种类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 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膜上、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都是蛋白质 B.糖类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但并非所有的糖都可以作为能源物质 C.脂质存在于所有细胞中,是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有机化合物 D.糖蛋白可以与某些信息分子特异性结合而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4. 下列关于细胞及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成生物膜的蛋白质都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 B.DNA 分子中仅部分基因的遗传信息传递给蛋白质 C.纤维素组成的细胞骨架与细胞形态的维持有关 D.细胞核是真核细胞的代谢中心及遗传的控制中心 5.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易导致实验失败的操作是( ) ①蛋白质鉴定时,将 NaOH 溶液与 CuSO​ 4溶液混合后再加入样液 ②还原糖鉴定时,需要进行水浴加热 ③淀粉鉴定时,直接将碘液滴加到淀粉样液中 ④脂肪鉴定过程中,对装片染色后再用清水漂洗放再镜检.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 研究发现,砷(As)可以富集在植物体内,转化为毒性很强的金属有机物,影响水稻的株高、根长和干重; 加 P(与 As 原子结构相似)处理后水稻茎叶和根中 P 含量增加、As 含量相对减少,水稻生长加快、干重增 加。对此现象不合理的解释是( ) A.As 在水稻细胞内富集,由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决定 B.As 进入水稻细胞,导致有关酶失去活性,影响细胞代谢 C.P 影响 As 的吸收,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和数量有关 D.P 是构成磷脂、核酸和 ATP 的重要元素,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 7. (广州普通高中一测)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的变化具有周期性 B.成熟植物细胞的液泡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C.高尔基体膜可转变为细胞膜 D.丙酮酸的分解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 8. 如图表示从鸡的血液中制备核糖体的大致过程,对该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应用了渗透作用原理、同位素示踪法、离心法、纸层析法 B.步骤①加入​ 14C 氨基酸的目的是为了在步骤⑤中检测核糖体 C.步骤②的目的是破坏细胞膜 D.步骤③、④的目的是分离细胞器和其他细胞结构 9. 将含​ 3H 标记的某种氨基酸注射到细胞中,则​ 3H 出现的部位如图所示(①→②→③→④→⑤).下 列针对该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③→④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④→⑤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B.若④中的物质具有调节作用,可能代表的是性激素 C.①→④的过程,体现了细胞器的分工合作 D.④→⑤的过程需要载体和能量 10. 寨卡病毒(ZIKV)有包膜和蛋白衣壳,为 RNA 病毒,“超级病菌”MRSA 的全名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 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 3页 共 38页 ◎ 第 4页 共 38页 A.它们都具有基本相同的生物膜系统 B.它们的蛋白质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C.它们能够在人体细胞中进行分裂生殖 D.它们共有的遗传物质都是核糖核苷酸 11. 如图为细胞膜结构及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示意图,关于图的解释正确的是( ) A.①②④能与斐林试剂发生砖红色反应 B.c 可代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C.①可能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关 D.细胞吸水膨胀时③的厚度变小,说明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12. 如图实线表示向淀粉溶液中加人一定量的唾液淀粉酶后,还原糖的产生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某同学现 取三支试管,均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和唾液淀粉酶后,再分别加入一定量的淀粉、适量的蛋白酶和适量的唾 液淀粉酶,三支试管中的反应曲线依次为( ) A.②③① B.②①③ C.①②③ D.③②① 13. 下列有关 ATP 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些酶的组成元素与 ATP 的组成元素相同 B.ATP 的合成一定与细胞内的放能反应相关联 C.ATP 分子结构简式中的 A 代表腺苷,P 代表磷酸基团 D.线粒体合成的 ATP 可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 14. 将一株生长正常的某种植物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在适宜条件下光照培养。从照光开始,净光合速率 随着时间延长逐渐下降直至为 0,之后保持不变。在上述时间段内,玻璃容器内 CO2浓度表现出的变化趋势 是( ) A.降低至一定水平时再升高 B.持续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C.降低至一定水平时保持不变 D.升高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 15. 如图为探究酵母菌进行的细胞呼吸类型的实验装置图,下列现象中能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同时 又进行无氧呼吸的是( ) A.装置 1 中液滴左移,装置 2 中液滴不移 B.装置 1 中液滴左移,装置 2 中液滴右移 C.装置 1 中液滴不移动,装置 2 中液滴右移 D.装置 1 中液滴右移,装置 2 中液滴左移 16. 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及原理的应用,错误的是( ) A.瓜果保鲜宜在低温、低氧等条件下进行 B.有氧和无氧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产物不同 C.皮肤破损较深的患者,宜及时到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 D.选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是为保证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 17. 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正确的是( ) A.研磨时加入 CaCO​ 3可使叶片研磨更充分 B.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高,扩散速度最快 C.在划出一条滤液细线后紧接着重复划线 2﹣3 次 D.研磨叶片时,可用体积分数为 70%的乙醇溶解色素 18.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质壁分离后,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的溶液为外界溶液 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第 5页 共 38页 ◎ 第 6页 共 38页 19. 下列人体细胞增殖过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周期的有序进行需原癌基因的严格调控 B.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会大量利用 T 与 U C.有丝分裂的细胞中不含有性染色体 D.染色体数目与 DNA 分子数目始终保持相同 20. 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 A.着丝点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 B.染色体复制和中心粒倍增 C.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 D.染色体数加倍和染色单体形成 2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癌变是由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的 B.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会出现变化 C.分化方向不同的细胞中 mRNA 的种类完全不同 D.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22. 孟德尔在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 F​ 1自交的遗传实验基础上的 B.“遗传因子在体细胞的染色体上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 C.“设计测交实验及结果预测”属于演绎推理内容 D.“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生物体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属于假说的核心内容 23. 某城市兔唇畸形新生儿出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城市,研究这种现象是否由遗传因素引起方法不包括( ) A.对兔唇畸形患者家系进行调查统计分析 B.对正常个体与畸形个体进行基因组比较研究 C.对该城市出生的双胞胎进行相关的调查统计分析 D.对该城市出生的兔唇畸形患者的血型进行调查统计分析 24. 具有两队相对性状的亲本(无变异发生且独立遗传)进行杂交,获得 F​ 1,对 F​ 1进行测交,后代表 现型的比例为 1:2:1,F​ 1自交后代中,不可能出现的表现型的比例为( ) A.1:4:6:4:1 B.9:3:4 C.9:6:1 D.3:13 25. 某玉米品种含一对遗传因子 A 和 a,其中 a 纯合的植株花粉败育,即不能产生花粉,含 A 的植株完全正 常。现有遗传因子组成为 Aa 的玉米若干,每代均为自由交配直至F2,F2植株中正常植株与花粉败育植株的比 例为( ) A.1∶1 B.3∶1 C.5∶1 D.7∶1 26. 下列关于液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多个小液泡合成大液泡,说明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液泡中储存的有机物,来源于同一细胞内叶绿体的光合作用 C.植物细胞失水状态下,液泡渗透压小于细胞质基质渗透压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质壁分离现象的观察 27. 细胞的种类多样.下列有关细胞“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能进行有丝分裂但不一定出现纺锤体 B.都具有细胞核但遗传物质不一定是 DNA C.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但不一定发生在线粒体中 D.都能合成蛋白质但合成场所不一定是核糖体 28. 下列有关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癌变时糖蛋白和核糖体的数量都明显减少 B.蛋白质和核酸都能够通过核孔自由进出细胞核 C.核糖体是遗传信息表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细胞器 D.内质网主要是对来自高尔基体的蛋白质进行加工 29. 如图为 a、b、c 三种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水和葡萄糖跨膜运输的方式与 a 物质相同 B.b 物质的跨膜运输速率不受 O​ 2浓度的影响 第 7页 共 38页 ◎ 第 8页 共 38页 C.物质丁位于细胞膜的外表面,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有关 D.c 物质跨膜运输消耗的 ATP 来自细胞呼吸 30. 生物膜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极为重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利用原核细胞可制备纯净的细胞膜 B.性激素的合成与分泌需要生物膜结构的相互协调 C.核膜使核内遗传信息的复制不受细胞质的影响 D.膜蛋白具有识别信息、运输物质和催化反应等作用 31. 下面为动物机体的细胞凋亡及清除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①过程表明细胞识别的特异性,生物膜之间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方式进行信息传递 B.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内核酸的种类和数目会发生改变 C.②过程中凋亡细胞被吞噬,表明细胞凋亡是细胞的被动死亡过程 D.凋亡细胞内的基因表达下降、酶活性减弱 32. 如图为染色体数为 2m,核 DNA 数目为 2n 的某动物精原细胞分裂的示意图,两对基因 A、a 和 B、b 分 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①③表示染色体的着丝点向两极移动的时期的细胞(不考虑交叉互换).下列叙述 错误的是( ) A.与图中精细胞同时产生的另外 3 个精细胞的基因型是 aB、aB、Ab B.①②中均有同源染色体,③中无同源染色体,①②③中染色体数均为 2m C.①中含 4 个染色体组,②③中均含 2 个染色体组 D.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②所示细胞中 33. 如图所示为影响酶促反应的温度、pH 和底物浓度与反应速率关系的曲线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甲曲线中,A 点与 B 点限制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不同 B.影响乙曲线的因素是温度,影响丙曲线的因素是 pH C.丙曲线中,G 点时对应因素升高,酶的活性不能到达 H 点 D.乙曲线中,D 点与 F 点酶的空间结构都被破坏且不能恢复 34. 对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生物产生一个 aaD 的精子,则出现异常的原因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 B.乙图细胞一定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该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 8 条 C.丙图家系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该病最有可能是伴 X 隐性遗传病 D.丁图表示某果蝇染色体组成,其配子基因型有 AX​ W、aX​ W、AY、aY 四种 35. 图甲为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 l 示意图;图乙所示为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中 DNA 含量变化曲线。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结构③的数目在图乙的 ab 区间加倍 B.图甲中的结构④⑤在图乙中的 de 区间开始消失 C.细菌不具有图甲所示结构,但细菌分裂过程中也会出现 DNA 复制 D.图乙中染色体与 DNA 数目之比为 1:1 的时期在 cd 和 hi 区间 36.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以玉米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条件下细胞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关系,并绘制了 甲、乙、丙、丁四幅图。其中图中“m”点不能表示光合作用速率与细胞呼吸速率相等的是( ) 第 9页 共 38页 ◎ 第 10页 共 38页 A. B. C. D. 37. 果蝇的 X、Y 染色体有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有关杂交实验结果如图表所示,下列对结果分析错误的是 ( ) 杂 交 组 合 一 P : 刚 毛 ( ♀ ) × 截 毛 ( ♂ ) → F1 全 部 刚 毛 杂 交 组 合 二 P : 截 毛 ( ♀ ) × 刚 毛 ( ♂ ) → F1 刚 毛 ( ♀ ) : 截 毛 ( ♂ ) = 1 : 1 杂 交 组 合 三 P : 截 毛 ( ♀ ) × 刚 毛 ( ♂ ) → F1 截 毛 ( ♀ ) : 刚 毛 ( ♂ 第 11页 共 38页 ◎ 第 12页 共 38页 ) = 1 : 1 A.X、Y 染色体同源区段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子代中也可能出现性别差异 B.X、Y 染色体同源区段的基因在减数分裂中也会发生交叉互换从而发生基因重组 C.通过杂交组合三,可以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 X、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D.通过杂交组合二,可以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 X、Y 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 38. 某植物花色受两对基因(A、a 和 B、b)控制,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如图.一紫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 了白花、红花和紫花植株(不考虑变异).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显性基因 A、B 的表达产物分别为红色和紫色 B.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 3 种,为 AaBb、AABb、AaBB C.若后代白花个体中纯合子占1 3 ,则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 D.若后代白花:红花:紫花=1:1:2,则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 39. 某家族中有白化病和色盲的致病基因,如图为基因型为 AaX​ BX​ b个体产生的一个卵细胞,下列有关 该细胞判断正确的是(注:睾丸发育不全症通常是细胞中多了一条 X 染色体所致)( ) A.由于次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出现异常而产生该细胞 B.若该卵细胞与一表现型正常男子产生的精子受精,后代患白化病的概率为 0 C.若该卵细胞与一表现型正常男子产生的含 Y 的精子受精,后代患 21﹣三体综合征的概率为 1 D.若该卵细胞与一表现型正常男子产生的含 Y 的精子受精,后代患睾丸发育不全症的概率为 1 40. 甲病和乙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某家族遗传系谱图如图,其中Ⅱ-4 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 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Ⅱ-1 与Ⅲ-5 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1/4 C.Ⅱ-3 与Ⅱ-4 的后代中理论上共有 9 种基因型和 4 种表现型 D.若Ⅲ-7 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XXY,则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最可能是其母亲 二、非选择题(5 个小题,共 50 分) 如图甲、乙分别是两类高等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图甲、图乙所示细胞中都存在,且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________(填编号),其中不符合孟德尔遗传 规律的遗传物质存在于________(填编号)中。 (2)图甲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是________(填编号);图乙中能够产生 ATP 的场所是________(填编号)。 (3)图甲、图乙所示的两细胞均经过有丝分裂过程形成,在形成过程中,分裂期表现不同的是________期 和________期。 (4)在光照充足处,给图甲所示细胞提供含​ 18O 的 CO​ 2,在结构⑨释放的 O​ 2中检测到了​ 18O,请写 出​ 18O 的转移途径________(用箭头和物质名称表示)。 (5)如果用某种药物处理图乙所示细胞,发现其对 Ca​ 2+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而对其他物质的吸收速率 没有影响,说明这种药物的作用是________。 图 1 表示番茄叶肉细胞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 C、H、O 的变化,图 2 为大棚中番茄叶肉细胞部分代谢过程 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第 13页 共 38页 ◎ 第 14页 共 38页 (1)图 1 甲过程中“Ⅰ”是________,其在________(答具体结构)上产生;该物质用于乙过程的________阶 段,该阶段所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答具体结构)。 (2)图 2 中细胞器 a 是________,物质④是________。光照充足条件下理论上可以完成的过程有 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3)以测定 CO2吸收速率与释放速率为指标,探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表 所示: 5 1 0 2 0 2 5 3 0 3 5 光 照 条 件 下 CO2 吸 收 速 率 / ( mg ⋅ h−1 ) 1 1 . 8 3 . 2 3 . 7 3 . 5 3 黑 暗 条 件 下 CO2 释 放 0 . 5 0 . 7 5 1 2 . 3 3 3 . 5 速 率 / ( mg ⋅ h−1 ) ①温度在 25~30℃间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逐渐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 ②假设细胞呼吸昼夜不变,植物在 30℃时,一昼夜中给植物光照 14h,则一昼夜净吸收 CO2的量为 ________mg。 《本草图经》记载“紫苋,主气痢;赤苋,主血痢.”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紫苋叶肉细胞进行探究光合作用与 呼吸作用的实验.图甲表示紫苋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 a、b、c、d 时,单位时间内 CO​ 2释放量和 O​ 2产生总量(单位:mg).图乙表示紫苋叶肉细胞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光照强度为 c 时,光合作用强度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2)根据甲图可知乙图中 e 点是________mg.乙图中 f 点细胞中产生 ATP 的场所有________. (3)乙图中影响 e 点的主要外界因索是________,g 点时突然降低光照强度,则叶绿体内 c、a 的变化分别 是________. (4)若将空气中的 CO​ 2浓度降低,则图乙中 f 点向________移动,X 点向________移动. 下面是有关细胞分裂的四个图象,甲图是某二倍体(2n=6)植物根尖分生区的显微照片.请据图回答下面 的问题. (1)乙和丙是某同学根据甲图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等特点而绘制的示意图,乙和丙是否正确?为什 第 15页 共 38页 ◎ 第 16页 共 38页 么?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2)甲图中 A、B 两个细胞对应于丁图的时期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填小写字母). (3)图丁中 AB 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图丁中 CD 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 (4)观察到的生长点细胞中,大多数细胞处于________期,原因是________. 果绳是常用的遗传学实验材料,其体色有黄身(H)、黑身(h)之分,翅型有长翅(V)、残翅(v)之分。 现用两种纯合果蝇杂交,F​ 2出现 4 种类型且比例为 5:3:3:1,已知果蝇有一种精子不具有受精能力。回 答下列问题: (1)果蝇体色与翅型的遗传遵循________定律。 (2)不具有受精能力精子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F​ 2黄身长翅果蝇中两对基因均杂合的比例为________。 (3)若让 F​ 2黑身长翅果蝇自由交配,则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 (4)现有多种不同类型的果蝇,从中选取亲本通过杂交实验来验证上述不能完成受精作用的精子的基因型。 ①杂交组合:选择________的果蝇进行杂交。 ②结果推断:若后代出现________,则不具有受精能力精子的基因型为 HV。 第 17页 共 38页 ◎ 第 18页 共 38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17-2018 学年山东省济南一中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1-30 每题 1 分,31-40 每题 2 分,本大题共 50 分) 1. 【答案】 B 【考点】 细胞膜的成分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解析】 1.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 物。 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支 原体、放线菌。 2.磷脂和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3.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 4.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 【解答】 解:A.细菌是原核生物,霉菌和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A 错误; B.磷脂和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B 正确; C.酸性水解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C 错误; D.核膜具有 2 层生物膜,一层生物膜具有 2 层磷脂分子,即一层磷脂双分子层,核膜具有 2 层磷脂双分子层, D 错误。 故选:B。 2. 【答案】 B 【考点】 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 【解析】 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 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 R 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 R 基的不同. 2、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 )和另 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 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 其结构式是﹣CO﹣NH. 3、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 别. 【解答】 A、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的方式是相同的,即氨基酸的脱水缩合是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 COOH )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 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A 错误; B、细胞内蛋白质发生水解时需要蛋白酶的催化,而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 正确; C、高温能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变得伸展、松散,而高温下蛋白质中的肽键稳定、没有 断裂,C 错误; D、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有关,D 错误。 3. 【答案】 A 【考点】 脂质的种类和功能 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 【解析】 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结构多样,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也多样:①有的蛋白质是细 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如肌肉蛋白;②有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如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③有的 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如载体蛋白和血红蛋白;④有的蛋白质具有信息传递,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如 胰岛素;⑤有的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如抗体. 2、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由 C、H、O 三种元素组成,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 3、常见的脂质有脂肪、磷脂和固醇. 【解答】 A、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运输氨基酸的工具是 tRNA,不是蛋白质,A 错误; B、糖类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而多糖中的纤维素、单糖中的核糖和脱氧核糖等不能为生物体的生命活 动提供能量,不能作为能源物质,B 正确; C、脂质中的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故存在于所有细胞中,是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有机化合物, C 正确; D、糖蛋白位于细胞膜外侧,起识别、润滑等功能,在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中可以与某些信息分子特异性结合 而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D 正确。 4. 【答案】 B 【考点】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核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解答】 解:A.组成生物膜的蛋白质有些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A 错误; 第 19页 共 38页 ◎ 第 20页 共 38页 B.DNA 分子中有遗传效应的片段称为基因,且细胞中的基因存在选择性表达,因此 DNA 分子中仅部分基因的 遗传信息可传递给蛋白质,B 正确; C.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C 错误; D.细胞核是真核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细胞代谢中心在细胞质中,D 错误。 故选:B。 5. 【答案】 A 【考点】 检测蛋白质的实验 检测还原糖的实验 检测脂肪的实验 【解析】 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 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4)甲基绿能使 DNA 呈绿色,吡罗红能使 RNA 呈红色. 【解答】 ①蛋白质鉴定时,双缩脲试剂应分开使用,①错误; ②还原糖鉴定时,需要进行水浴加热,②正确; ③淀粉鉴定时,直接将碘液滴加到淀粉样液中,③正确; ④脂肪鉴定过程中,对装片染色后再用 50%的酒精洗去浮色后再镜检,④错误。 6. 【答案】 A 【考点】 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 酶的特性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 细胞膜的功能 【解析】 阅读题干信息可知,As 进入水稻细胞,应由细胞膜的功能特性而非其结构特点所决定;毒性很强的含砷有机 物,影响水稻的株高、根长和干重——推测会影响酶的活性;加 P(与 As 原子结构相似)处理后水稻茎叶和 根中 P 含量增加、As 含量相对减少——推测二者的吸收存在竞争性抑制,要关注“与 As 原子结构相似”这一信 息。 【解答】 解:A.由题意可知,砷(As)在植物体内富集,由细胞膜的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所决定,A 错误; B.As 进入水稻细胞,砷(As)可以富集在植物体内,转化为毒性很强的金属有机物,影响水稻的株高、根长和 干重,则砷(As)可能是酶的抑制剂,与酶结合后使得酶的结构发生改变,失去活性,进而影响细胞代谢,B 正确; C.加 P(与 As 原子结构相似)处理后,水稻茎叶和根中 P 含量增加、As 含量相对减少,说明 P 影响 As 的吸 收,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和数量有关,C 正确; D.P 是构成磷脂、核酸和 ATP 的重要元素,而这些化合物是水稻正常生长必需的,则 P 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 D 正确。 故选:A。 7. 【答案】 D 【考点】 细胞膜的功能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内容。 【解题思路】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会周期性地在前期消失和末期重现,即核膜的变化具有周期性;成熟 植物细胞的液泡膜为生物膜,活性生物膜均具有选择透过性;在分泌蛋白运输到细胞外的过程中,高尔基体 膜可以出芽形成小泡,小泡离开高尔基体,移动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丙酮酸的 分解发生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和无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场所分别为线粒体基质和细胞质基质。 8. 【答案】 A 【考点】 细胞中其他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解析】 分析实验图解:实验①步骤中用​ 14C 标记氨基酸,氨基酸是合成蛋白质的原料,而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 糖体,所以步骤①加入​ 14C 氨基酸的目的是为了在步骤⑤中检测核糖体,利用了同位素标记法;步骤② 中加入蒸馏水,利用了渗透作用原理使细胞吸水涨破;步骤③、④的目的是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器和其 他细胞结构. 【解答】 解:A、该过程应用了渗透作用原理、同位素示踪法和离心法,但没有应用纸层析法,故 A 错误; B、​ 14C 氨基酸是合成蛋白质的原料,而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所以步骤①加入​ 14C 氨基酸的目的 是为了在步骤⑤中检测核糖体,故 B 正确; C、步骤②中加入蒸馏水会使细胞吸水涨破,破坏细胞膜,故 C 正确; D、步骤③、④的目的是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器和其他细胞结构,故 D 正确. 故选 A. 9. 【答案】 C 【考点】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解析】 分析题图:①是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②是内质网,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蛋白质运输的通道; ③是高尔基体,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植物中与有丝分裂中细胞壁形成有关;④是囊泡;⑤是 细胞膜. 第 21页 共 38页 ◎ 第 22页 共 38页 【解答】 A、③高尔基体→④囊泡和④囊泡→⑤细胞膜都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A 错误; B、若④囊泡中的物质具有调节作用,可能代表的是蛋白质类的激素,而性激素是小分子的脂质,B 错误; C、①核糖体→④囊泡的过程,体现了细胞器的分工合作,C 正确; D、④囊泡→⑤细胞膜的过程是胞吐,不需要载体,需要消耗能量,D 错误。 10. 【答案】 B 【考点】 非细胞形态的生物——病毒 【解析】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 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 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DNA 和 RNA)和蛋白质等物质. 【解答】 解:A、病毒没有膜结构,“超级病菌”属于原核细胞,只含有细胞膜,两者都没有生物膜系统,A 错误; B、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细菌的一种,其细胞结构中含有核糖体,能够自主合成蛋白质,病毒没 有细胞结构,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宿主细胞的核糖体,B 正确; C、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够在人体细胞中进行分裂生殖,而病毒只能在宿主细胞内繁殖,C 错误; D、寨卡病毒(ZIKV)的遗传物质是 RNA,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得遗传物质是 DNA,D 错误. 故选:B. 11. 【答案】 C 【考点】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细胞膜的功能 细胞膜的成分 【解析】 ①为糖蛋白,②为蛋白质,③为磷脂双分子层,④为蛋白质。 a 运输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属于协助扩散;b 和 d 运输过程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自由扩散;c 运输过 程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主动运输。 【解答】 解:A.①为糖蛋白,②④为蛋白质,糖蛋白是由多糖和蛋白质组成,多糖不属于还原性糖,①②④与斐 林试剂不能生成砖红色沉淀,A 错误。 B.c 运输过程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主动运输,而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为协助扩散,B 错误。 C.糖蛋白具有细胞识别、保护和润滑等功能,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关,C 正确。 D.细胞吸水膨胀时③磷脂双分子层的厚度变小,可说明磷脂分子层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 错误。 故选:C。 12. 【答案】 B 【考点】 酶的特性 【解析】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 RNA. 2、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 3、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在底物充足,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酶浓度越高, 化学反应速率越快,但酶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 【解答】 (2)若再加入适量的蛋白酶,蛋白酶会将部分唾液淀粉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水解,即加入适量的蛋白 酶会减少唾液淀粉酶的量,使还原糖(产物)的产生量随时间延长而减慢,但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其 还原糖产生的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与曲线①相对应(1)(3)若再加入适量的唾液淀粉酶,即增加酶量, 会使还原糖(产物)的产生量随时间延长而加快,但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其还原糖产生的量随反应时 间的变化曲线与曲线③相对应。 故选:B。 13. 【答案】 B 【考点】 ATP 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ATP 与 ADP 相互转化的过程 【解析】 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还有少量 RNA;酶的作用特点是 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及酶活性受温度、酸碱度的影响. 2、ATP 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TP 由 1 分子腺嘌呤碱基、1 分子核糖、3 个磷酸基组成,植物细 胞产生 ATP 的过程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动物细胞合成 ATP 的过程是呼吸作用. 【解答】 A、有些酶的本质为 RNA,故其组成元素与 ATP 的组成元素相同,A 正确; B、ATP 的合成不一定与细胞内的放能反应相关联,如光合作用合成 ATP 的能量来自于光能,B 错误; C、ATP 分子结构简式中的 A 代表腺苷,P 代表磷酸基团,C 正确; D、线粒体合成的 ATP 用于各种生命活动,故可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D 正确。 14. 【答案】 C 【考点】 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解析】 本题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以及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 能力,难度适中。考生要能够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强弱和气体交换的角度进行分析。 【解答】 解: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密闭容器内培养的植物会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并且光合作用较强。由 于密闭容器内的二氧化碳含量有限,随着光合作用的持续进行,二氧化碳逐渐被消耗,浓度降低,进而光合 作用强度跟着降低;当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到一定水平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则装置内的 二氧化碳浓度就保持相对稳定。 第 23页 共 38页 ◎ 第 24页 共 38页 故选:C。 15. 【答案】 B 【考点】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解析】 分析实验装置:装置 1 中 NaOH 溶液的作用是除去酵母菌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所以装置 1 中液滴移动的距 离代表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装置 2 中的清水不吸收气体,也不释放气体,所以装置 2 中液滴移动的 距离代表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与消耗氧气的量的差值. 【解答】 A、装置 l 中液滴左移,说明酵母菌细胞呼吸消耗了氧气,即酵母菌进行了有氧呼吸;装置 2 中液滴不移动, 说明酵母菌没有进行无氧呼吸,结合装置 1 和装置 2 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A 错误; B、装置 l 中液滴左移,说明酵母菌细胞呼吸消耗了氧气,即酵母菌进行了有氧呼吸;装置 2 中液滴右移,说 明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结合装置 1 和装置 2 说明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B 正确; C、装置 l 中液滴不动,说明酵母菌呼吸作用没有消耗氧气,即没有进行有氧呼吸;装置 2 中液滴右移,说明 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结合装置 1 和装置 2 可知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C 错误; D、装置 1 中液滴不可能右移,装置 2 中液滴不可能左移,D 错误。 16. 【答案】 D 【考点】 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1)种植农作物时,疏松土壤能促进根细胞有氧呼吸,有利于根细胞对矿质离子的主动吸收. 2)利用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的原理酿酒,利用其发酵产生二氧化碳的原理制作面包、馒头. 3)利用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的原理制作酸奶、泡菜. 4)稻田中定期排水可防止水稻因缺氧而变黑、腐烂. 5)皮肤破损较深或被锈钉扎伤后,破伤风芽孢杆菌容易大量繁殖,引起破伤风. 6)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是不致因剧烈运动导致氧的不足,使肌细胞因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引起肌肉酸胀 乏力. 7)粮食要在低温、低氧、干燥的环境中保存. 8)果蔬、鲜花的保鲜要在低温、低氧、适宜湿度的条件下保存. 【解答】 A、低温、低氧会抑制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有利于瓜果保鲜,A 正确; B、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产生 CO​ 2和 H​ 2O,又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 CO​ 2,B 正确; C、较深的伤口里缺少氧气,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合在这种环境中生存并大量繁殖。所以,伤口较深或被锈钉 扎伤后,患者应及时请医生处理,C 正确; D、选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是为了抑制伤口处厌氧菌生存和繁殖,D 错误。 17. 【答案】 B 【考点】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解析】 1、色素提取和分离过程中几种化学物质的作用: (1)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液,可溶解绿叶中的色素。 (2)层析液用于分离色素。 (3)二氧化硅破坏细胞结构,使研磨充分。 (4)碳酸钙可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 2、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 度小,扩散速度慢。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 a(蓝绿色)、叶 绿素 b(黄绿色)。 【解答】 A、研磨时加入石英砂可使叶片研磨更充分,加入少许 CaCO​ 3能避免叶绿素被破坏,A 错误; B、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高,扩散速度最快,位于滤纸条的最上端,B 正确; C、画滤液细线,要等一次画完干燥后才能重复,防止滤液细线过粗,使得色素带细而直,C 错误; D、研磨叶片时,用无水乙醇或体积分数为 95%的乙醇溶解色素,D 错误。 18. 【答案】 B 【考点】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解析】 质壁分离及复原的注意事项: 1.实验材料的选择:最常用的实验材料是紫色洋葱鳞片叶,紫色大液泡十分明显,能方便地观察到质壁分 离及复原的过程。所选择材料都必须是活细胞,因为只有活细胞的原生质层才具有选择透过性,否则将不会 出现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现象。未选择紫色洋葱作材料,实验效果差,原因是由于不具紫色的洋葱,细胞液无 颜色,因此分辨不清,并不是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另外,新鲜的水绵、黑藻叶、紫鸭跖草等也是经常 使用的材料。 2.试剂种类的选择:使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试剂不止一种蔗糖,只要对细胞没有毒害作用即可。常用的试 剂是 0.3g/mL 的蔗糖溶液,用 0.3g/mL 的蔗糖溶液做分离试剂时,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的速度比较缓慢, 便于观察变化过程。用适当浓度的乙醇、乙二醇、甘油溶液、硝酸钾溶液也可以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但这 些物质可以通过原生质层进入细胞,导致细胞液浓度变大,细胞又通过渗透作用吸水,从而会自动复原。 3.试剂浓度的选择:试剂的浓度影响细胞质壁分离的速度,试剂浓度越高,发生质壁分离的速度越快,但 试剂浓度过高,细胞会过度失水而死亡,无法复原。所用试剂浓度过低,导致质壁分离过慢,影响对实验结 果的观察。 4.取材:撕取的鳞片叶颜色越深越容易观察,撕下的表皮能看到紫色,又不带有叶肉细胞时效果最好。在 取洋葱鳞片表皮时,要注意不要让表皮细胞中的液泡破损,如果破损实验不会成功。判断液泡是否破损的依 据是:完整的、液光未破的洋葱鳞片叶表皮是紫红色的,而液泡破损的表皮是无色半透明的。 5.引流:在显微镜载物台上进行引流换液操作,不要一次滴液太多,以免污染物镜镜头。 【解答】 A、质壁分离后,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的充满的液体为外界溶液,A 正确; B、叶片的叶肉细胞中液泡呈无色,叶绿体的存在使原生质层呈绿色,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B 错误; C、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不一定都相同,用相同浓度的外界溶液进行质壁分离 实验时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C 正确; D、做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要选择有颜色的材料,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D 正确。 19. 【答案】 A 第 25页 共 38页 ◎ 第 26页 共 38页 【考点】 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解析】 本题考查细胞增殖的相关内容的知识点。 【解答】 解:A.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故细胞周期的有序进行需要原癌基因调控,A 正确; B.分裂间期完成 DNA 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所以需要较多的 T 和 U,而分裂期的细胞并不需要,B 错误; C.正常体细胞中存在该物种的全部染色体,故有丝分裂过程中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均存在,C 错误; D.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与 DNA 数目并非完全相同,如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细胞核中 DNA 数目是染 色体数目的二倍,D 错误。 故选:A。 20. 【答案】 B 【考点】 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解析】 有丝分裂过程: (1)间期:进行 DNA 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 (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解答】 解:A.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后期,而细胞质的分裂发生在末期,A 错误; B.染色体复制和中心粒复制都发生在间期,B 正确; C.细胞板在末期出现,而纺锤体在前期出现,C 错误; D.染色体数在后期加倍,而染色单体是在间期形成的,D 错误。 故选:B。 21. 【答案】 C 【考点】 细胞分化的实质及意义 细胞凋亡的含义 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 细胞癌变的原因 【解析】 1、在环境中致癌因子的作用下,细胞中 DNA 损伤,引起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从而导致正常细胞 的分类和生长失控而变成癌细胞。 2、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 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 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 【解答】 A、致癌因子引起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从而导致正常细胞的分类和生长失控而变成癌细胞,A 正 确; B、细胞分化和衰老过程中细胞结构、形态及功能发生改变,B 正确; C、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得 RNA 和蛋白质不完全相同,但呼吸酶基因和 ATP 合成酶基因 在所有细胞中都表达,C 错误; D、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D 正确。 22. 【答案】 B 【考点】 孟德尔遗传实验 【解析】 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①提出问题(在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 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 F​ 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 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解答】 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 F​ 1自交的遗传实验基础上的,A 正确; B、“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孟德尔没有提出“染色体”一词,B 错误; C、“测交实验”是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对测交实验的结果进行理论预测,看真实的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 是否一致,证明假说是否正确,C 正确; D、“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生物体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属于假说的核心内容, D 正确。 23. 【答案】 D 【考点】 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解析】 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色盲、白化病等;若调查的是 遗传病的发病率,则应在群体中抽样调查,选取的样本要足够的多,且要随机取样;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遗 传方式,则应以患者家庭为单位进行调查,然后画出系谱图,再判断遗传方式. 【解答】 A、调查患者家系可绘制系谱图,通过分析亲子代之间的遗传规律判定其遗传方式,A 正确; B、遗传病具有的特点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且可以遗传给子代,因此可通过对比正常人和患病个体的基因 第 27页 共 38页 ◎ 第 28页 共 38页 组是否相同进行确认,B 正确; C、同卵双胞胎遗传物质相同,如果表现型不同则说明该病可能与环境条件有关,因此可通过调查双胞胎患 病情况判断其病因,C 正确; D、遗传病是否由遗传物质决定与血型差异无关,D 错误。 24. 【答案】 D 【考点】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 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生物性状时,F​ 2中出现的表现型异常比例分析: (1)12:3:1 即(9A_B_+3A_bb):3aaB_:1aabb 或(9A_B_+3aaB_):3A_bb:1aabb (2)9:6:1 即 9A_B_:(3A_bb+3aaB_):1aabb (3)9:3:4 即 9A_B_:3A_bb:(3aaB_+1aabb)或 9A_B_:3aaB_:(3A_bb+1aabb) (4)13:3 即(9A_B_+3A_bb+1aabb):3aaB_或(9A_B_+3aaB_+1aabb):3A_bb (5)15:1 即(9A_B_+3A_bb+3aaB_):1aabb (6)9:7 即 9A_B_:(3A_bb+3aaB_+1aabb). 【解答】 根据题意分析,具有两队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得到 F​ 1,对 F​ 1进行测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 1:2:1, 是 1:1:1:1 的特殊情况,则 F​ 1为双杂合体(设基因型为 AaBb)。F​ 1自交后代 F​ 2中: A、若 F​ 2的分离比为 1:4:6:4:1 时,说明生物的基因型为 1AABB:(2AaBB+2AABb): (4AaBb+1AAbb+1aaBB):(2Aabb+2aaBb):1aabb,那么 F​ 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表现型分离比分别 是:AaBb:(Aabb+aaBb):aabb=1:2:1,A 可能; B、若 F​ 2的分离比为 9:3:4 时,说明生物的基因型为 9A_B_:3A_bb:(3aaB_+1aabb)或 9A_B_:3aaB_: (3A_bb+1aabb),那么 F​ 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表现型分离比分别是 1A_B_:(1A_bb+1aabb):1aaB_ 或 1A_B_:(1aaB_+1aabb):1A_bb=1:2:1,B 可能; C、若 F​ 2的分离比为 9:3:4 时,说明生物的基因型为 9A_B_:(3A_bb+3aaB_)+1aabb,那么 F​ 1与双隐 性个体测交,得到的表现型分离比分别是 1A_B_:(1A_bb+1aaB_):1aabb=1:2:1,C 可能; D、若 F​ 2的分离比为 3:13 时,说明生物的基因型为 3aaB_:(9A_B_+3A_bb+1aabb)或 3A_bb: (9A_B_+3aaB_+1aabb),那么 F​ 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表现型分离比分别是 1aaB_: (1A_B_+1A_bb+1aabb)或 1A_bb:(1A_B_+1aaB_+1aabb)=1:3,D 不可能。 25. 【答案】 C 【考点】 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杂合子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 配子中,随配子独立地遗传给后代。 2.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杂合子自交产生的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显纯合子∶杂合子∶隐性纯合子 =1∶2∶1。 【解答】 解: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 AA∶Aa∶aa=1∶2∶1,其中 aa 花粉败育,进行自由交 配时,雌性个体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 A∶a=1∶1,由于 aa 不能产生正常的生殖细胞,因此雄配子的 基因型及比例是 A∶a=2∶1,所以,自由交配直至F2,aa 的基因型频率=1/2×1/3=1/6,A_的基因频率=5/6, 所以F2植株中正常植株与花粉败育植株的比例为 5∶1。 故选:C。 26. 【答案】 B 【考点】 细胞中其他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 1、在植物细胞中有大小不同的液泡.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一个很大的中央液泡,可能占细胞体积的 90%,它 是由许多小液泡合并成的.不同种类细胞的液泡中含有不同的物质,如无机盐、糖类、脂类、蛋白质、酶、 树胶、丹宁、生物碱等. 2、液泡的功能是多方面的,维持细胞的紧张度是它所起的明显作用;其次是贮藏各种物质;第三,液泡中 含有水解酶,它可以吞噬消化细胞内破坏的成分;最后,液泡在植物细胞的自溶中也起一定的作用. 【解答】 A、多个小液泡合成大液泡,说明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A 正确; B、液泡中的有机物不一定来源于同一细胞的叶绿体,例如根细胞的液泡中含有有机物,但根细胞中无叶绿 体,B 错误; C、渗透压指的是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多少,植物细胞失水状态下,单位体积的细胞液中溶质微粒数 小于细胞质基质中的溶质微粒数(细胞失水状态下:细胞质基质的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C 正确;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质壁分离现象的观察,D 正确。 27. 【答案】 C 【考点】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解析】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类 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较小(一般 1~10um) 较大(1~100um)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 膜、核仁、染色体,只有 拟核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 膜、核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 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 杂的细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 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 细胞壁 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 糖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 素和果胶 增殖方式 二分裂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 数分裂 可遗传变异来源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 色体变异 共性 都含有细胞膜、核糖体,都含有 DNA 和 RNA 两种核 酸等 第 29页 共 38页 ◎ 第 30页 共 38页 【解答】 A、原核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只能进行二分裂,真核细胞中的草履虫、蛙的红细胞等只能进行无丝分裂, A 错误; B、原核细胞不含成形的细胞核,且细胞类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 DNA,B 错误; C、所有细胞都能进行细胞呼吸,细胞呼吸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其中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C 正确; D、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D 错误。 28. 【答案】 C 【考点】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细胞中其他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 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1)无限增殖; (2)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 (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易转移. 2、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动物细胞高尔基体与分泌 有关;植物则参与细胞壁形成). 3、核糖体:蛋白质的合成场所. 【解答】 A、细胞癌变时,细胞能够无限增殖,因此核糖体数量增多,A 错误; B、核孔是生物大分子进出细胞核的通道,但具有选择性,如 DNA 不能通过核孔,B 错误; C、遗传信息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翻译的场所是核糖体,因此核糖体是遗传信息表达过程 中不可缺少的细胞器,C 正确; D、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D 错误。 29. 【答案】 A 【考点】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 【解析】 据图分析,乙表示蛋白质,甲表示磷脂双分子层,丁表示糖蛋白(膜外);c 代表主动运输,a 运输方向是高 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不需要载体和能量,表示自由扩散. 【解答】 A、葡萄糖跨膜运输的方式可能是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与 a 物质不相同,A 错误; B、b 物质的跨膜运输速率不需要消耗能量,不受 O​ 2浓度的影响,B 正确; C、物质丁位于细胞膜的外表面,是糖蛋白,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有关,C 正确; D、c 物质跨膜运输消耗的 ATP 来自细胞呼吸,D 正确。 30. 【答案】 C 【考点】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解析】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细胞膜不仅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同时在细胞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 和 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二,细胞的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细胞内的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 为各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三,细胞内的生物膜把细胞分隔成一个个小的区室,这样就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 会相互干扰,保证了细胞的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解答】 A、原核细胞有细胞膜,但没有核膜和细胞器膜等生物膜系统,因此,利用原核细胞可以制备纯净的细胞膜, A 正确; B、性激素属于脂质中的固醇,由内质网合成,高尔基体分泌,性激素的合成与分泌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相互协调,B 正确; C、核内的遗传信息的复制需要细胞质中的核糖体合成的酶催化,说明细胞核与细胞质间存在着联系,是相 互影响的,C 错误; D、膜蛋白中的糖蛋白、载体和酶等具有识别信息、运输物质和催化反应等作用,D 正确。 31. 【答案】 B 【考点】 细胞凋亡的含义 【解析】 分析题图:细胞凋亡过程受基因控制,通过凋亡基因的表达,使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它是一种主动的细胞 死亡过程,对生物的生长发育起重要作用;首先凋亡诱导因子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发出凋亡信息,激活 细胞中的凋亡基因,执行细胞凋亡,凋亡细胞最后变成小泡被吞噬细胞吞噬,并在细胞内完成分解. 【解答】 A、①过程中凋亡诱导因子与膜受体特异性结合,表明细胞凋亡是特异性的,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 并非直接接触方式,A 错误; B、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内核酸的种类和数目会发生改变,B 正确; C、②过程中凋亡细胞被吞噬,是一种主动的细胞死亡过程,C 错误; D、凋亡细胞内与凋亡有关的酶活性升高,D 错误。 32. 【答案】 B 【考点】 精子的形成过程 【解析】 分析题图:已知①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的着丝点向两极移动的时期,则①表示有丝分裂后期;②处于减数 第一次分裂过程,属于初级精母细胞,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③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属于次级精母细 胞,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解答】 A、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只能形成 2 种精细胞,因此与图中精细胞同时产生的另外 3 个精细胞的基因型应 该是 aB、aB、Ab,A 正确; 第 31页 共 38页 ◎ 第 32页 共 38页 B、①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含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和 DNA 数目都是体细胞的 2 倍,即染色体数目为 4m,B 错误; C、①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为 4m,即其中含 4 个染色体组,②③的染色体数均为 2m,即其中均 含 2 个染色体组,C 正确; D、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②所示细胞中,D 正确。 33. 【答案】 D 【考点】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酶的特性 【解析】 本题考查酶特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答】 解:A.甲曲线表示底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A 点与 B 点限制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不同,A 点的限制因素 是底物浓度,B 点的限制因素是酶的用量,A 正确; B.低温酶的活性很低,但是酶并不失活,高温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酶失活,过酸和过碱都会使酶的空 间结构发生改变,酶失活,从图中来看,影响乙曲线的因素是温度,影响丙曲线的因素是 pH,B 正确; C.根据试题分析,丙曲线是 PH 值对酶活性的影响;G 点对应的因素是 PH 过低,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pH 值 升高,酶的活性不能到达 H 点,C 正确; D.根据试题分析,乙曲线是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D 点是低温条件,酶的活性很低,但是酶的空间结构并不 被破坏,温度恢复,酶的活性即恢复,F 点是高温条件,高温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即使温度恢复酶的 空间结构也不能恢复,D 错误。 故选:D。 34. 【答案】 D 【考点】 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细胞的减数分裂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解析】 分析题图: 1、图甲中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而一对基因则遵循基因的分离定 律. 2、图乙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并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3、丙图所示家系中,第二代中双亲都患病,所生的女儿却正常,说明是显性遗传病;如果是伴 x 显性遗传 病,父亲患病则女儿必患病,现女儿正常,所以肯定不是伴 x 显性遗传病,应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4、丁图细胞中有三对常染色体,一对性染色体,而且性染色体组成为 X 和 Y. 【解答】 A、甲图中生物产生一个 aaD 的精子,即 aa 没有分开,说明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故出现异常的原因是减 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所致,A 正确; B、乙图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并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暂时加倍,所以生物正常体细 胞的染色体数应为 4 条,B 正确; C、丙图所示家系中,第二代中双亲都患病,所生的女儿却正常,说明是显性遗传病,如果是伴 x 显性遗传 病,父亲患病则女儿必患病,现女儿正常,所以肯定不是伴 x 显性遗传病,应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C 正确; D、丁图细胞基因型为 AaX​ WY,根据减数分裂的过程可知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可以形成 2 种(4 个) 精子,所以其产生的精子是 AX​ w、aY 或 aX​ w、AY,D 错误。 35. 【答案】 C 【考点】 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解析】 分析甲图:甲图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 1 是内质网、2 是核孔、3 是染色质、4 是核 仁、5 是核膜; 分析乙图:乙图为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内 DNA 含量的变化曲线,其中 ab 和 fg 为有丝分裂的间期,bc 和 gh 为前期,cd 和 hi 为中期,de 和 ij 为后期,ef 和 jk 为末期。 【解答】 A、甲图中 3 为染色体(质),图乙的 ab 区间为分裂间期,此时细胞中主要进行染色体的复制,但染色体数 目不变,A 错误; B、甲图中 4 为核仁,5 为核膜,两者在分裂前期逐渐解体消失,即乙图中的 bc 或 gh 区间,B 错误; C、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即不具有甲图所示结构,但细菌分裂过程中也会出现 DNA 复制, C 正确; D、图乙中 df 和 ik 区间代表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该阶段,细胞中不含染色单体,且染色体与 DNA 数目之 比为 1:l,D 错误。 36. 【答案】 A 【考点】 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解析】 分析 A 图:虚线表示光照下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代表净光合速率,实线表示黑暗下二氧化碳的释放量,代表 细胞呼吸速率。 分析 B 图:该图表示温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曲线,m 点之间和 n 点之后,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 mn 点之间,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m 和 n 点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分析 C 图:该图表示光合速率和细胞呼吸速率随着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 分析 D 图:该图表示光照强度影响光合速率的曲线图,其中 m 点表示光补偿点。 【解答】 A、虚线表示光照下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代表净光合速率,因此 m 点表示净光合速率=呼吸作用速率,A 错 误; B、m 点之前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升高,m 点之后二氧化碳浓度逐渐降低,说明 m 点时真光合速率=呼吸作用 速率,B 正确; C、m 点是光合作用速率曲线与呼吸作用速率曲线相交的点,表明 m 点时真光合速率=呼吸作用速率,C 正 确; 第 33页 共 38页 ◎ 第 34页 共 38页 D、m 表示光补偿点,此时真光合速率=呼吸作用速率,D 正确。 37. 【答案】 D 【考点】 伴性遗传 【解析】 (1)X 和 Y 染色体的同源区,其上的单基因遗传病,男女患病率不一定相等; (2)非同源区段中的 X 染色 体特有的区域,其上的单基因遗传病,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 性; (3)非同源区段的 Y 染色体特有的区域,其上有控制男性性别决定的基因,而且该片段上的基因控制 的遗传病,患者均为男性,即伴 Y 遗传。 【解答】 解:A.X、Y 染色体同源区段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子代中也可能出现性别差异,A 正确; B.X、Y 染色体同源区段的基因在减数分裂中也会发生交叉互换从而发生基因重组,B 正确; C.设控制刚毛的基因为 B,控制截毛的基因为 b,若基因位于同源区段上,杂交组合三的实验为 P:截毛 (XbXb)×刚毛(XbYB)→F1截毛(XbXb):刚毛(XbYB)=1:1,故通过杂交组合三,可以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 I 片 段,C 正确; D.若基因位于 X、Y 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P:截毛(XbXb)×刚毛(XBY)→F1刚毛(XBXb):截毛(XbY)=1:1;若基因位 于同源区段上,P:截毛(XbXb)×刚毛(XBYb)→F1刚毛(XBYb):截毛(XbYb)=1:1;综上所述根据杂交组合二,P:截 毛(♀)×刚毛(♂)→F1刚毛(♀):截毛(♂)=1:1,不能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 X、Y 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 D 错误。 故选:D。 38. 【答案】 D 【考点】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 分析题图:基因 A 控制酶 A 的合成,酶 A 能将白色前体转化成红色中间产物;基因 B 控制酶 B 的合成,酶 B 能将红色中间产物转化成紫色产物.因此,白色的基因型为 aa__,红色的基因型为 A_bb,紫色的基因型为 A_B_. 【解答】 A、显性基因 A、B 的表达产物都是酶,A 错误; B、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 4 种,为 AaBb、AABb、AaBB、AABB,B 错误; C、若后代白花个体(1aaBB、1aaBB、2aaBb)中纯合子占1 2 ,则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C 错误; D、若后代白花:红花:紫花=1:1:2,说明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它们的遗传不符合孟德 尔遗传定律,D 正确。 39. 【答案】 D 【考点】 细胞的减数分裂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B 和 b 属于一对等位基因,①和②属于同源染色体,该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未分 离. 正常情况下基因型为 AaX​ BX​ b个体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有 AX​ B、AX​ b、aX​ B、aX​ b四种,而图中卵细 胞的基因型为 aX​ BX​ b. 【解答】 A、由于①和②属于同源染色体,表明初级卵母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未分离,A 错误; B、表现型正常的男子基因型可能是 AA 或 Aa,因此也可能产生含 a 的精子,后代也有可能患白化病,B 错误; C、21﹣三体综合征是人体的 21 号染色体为三条,而该卵细胞与一表现型正常男子产生的 Y 精子受精,性染 色体为 XXY,C 错误; D、该卵细胞与一表现型正常男子产生的 Y 精子受精,性染色体为 XXY,即后代一定患睾丸发育不全症,D 正 确。 40. 【答案】 D 【考点】 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伴性遗传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分析甲病:Ⅱ-3 与Ⅱ-4 正常而儿子Ⅲ-7 患甲病,说明甲病为隐性遗传病,又由于 Ⅱ-4 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故甲病为伴 X 隐性遗传病(用 A、a 表示)。 分析乙病:由于Ⅱ-1 和Ⅱ-2 个体不患乙病,而Ⅲ-1 患乙病,所以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又由于Ⅲ-1 患乙病,而 父亲不患乙病,故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 B、b 表示)。 【解答】 解:A.分析甲病:Ⅱ-3 与Ⅱ-4 正常而儿子Ⅲ-7 患甲病,说明甲病为隐性遗传病,又由于Ⅱ-4 不携带甲病的致 病基因,故甲病为伴 X 隐性遗传病(用 A、a 表示)。分析乙病:由于Ⅱ-1 和Ⅱ-2 个体不患乙病,而Ⅲ-1 患乙 病,所以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又由于Ⅲ-1 患乙病,而父亲不患乙病,故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 B、 b 表示),A 错误; B.Ⅱ-1 正常,Ⅲ-1 患乙病,Ⅲ-3 患甲病,所以Ⅱ-1 的基因型为 BbXAXa;Ⅲ-5 正常,Ⅱ-4 患乙病,Ⅲ-7 患甲 病,所以Ⅲ-5 的基因型为 BbXAXA或 BbXAXa,因此,Ⅱ-1 与Ⅲ-5 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1/2,B 错误; C.Ⅱ-3 与Ⅱ-4 的基因型分别是 BbXAXa和 bbXAY,所以Ⅱ-3 与Ⅱ-4 的后代中理论上共有 2×4=8 种基因型和 2×2=4 种表现型,C 错误; D.由于Ⅲ-7 患甲病,若Ⅲ-7 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XXY,则基因型为XaXaY,其父亲为XAY,所以产生异常生殖细 胞的最可能是其母亲,D 正确。 故选:D。 二、非选择题(5 个小题,共 50 分) 【答案】 ④⑦,④ ③④⑨,④⑥ 前,末 C​ 18O​ 2﹣→H​ 2​ 18O﹣→​ 18O​ 2 破坏了 Ca​ 2+的载体 【考点】 第 35页 共 38页 ◎ 第 36页 共 38页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解析】 分析甲图:甲细胞为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其中结构①~⑨依次为细胞膜、高尔基体、细胞核、线粒体、 内质网、细胞质基质、核糖体、液泡和叶绿体。 分析乙图:乙细胞为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其中结构①~⑦依次为细胞膜、高尔基体、细胞核、线粒体、 内质网、细胞质基质、核糖体,结构 8 为中心体 【解答】 都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是核酸,在⑦核糖体和④线粒体中也有少量存在,其中④的遗传物质的遗传不符合孟 德尔遗传规律。 图甲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物质是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能够产生 ATP 的是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图甲为高等植物细胞,图乙为动物细胞,两者在有丝分裂过程中表现不同的时期是前期和末期:①前期纺锤 体的形成过程不同:动物细胞中纺锤体是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的;植物细胞中纺锤体是由细胞两极发出 纺锤丝形成的。②末期细胞质的分开方式不同:动物细胞中部出现细胞内陷,把细胞质隘裂为二,形成两个 子细胞;植物赤道板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细胞壁,并把细胞分为两个 在光照充足处,能正常进行光反应,​ 18O 的转移途径 C​ 18O​ 2﹣→H​ 2​ 18O﹣→​ 18O​ 2 细胞对钙离子的吸收是主动运输过程,需要载体的参与,表现对钙离子吸收速率减少了,表明破坏了钙离子 的载体。 【答案】 (1)O2,(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第三,线粒体内膜 (2)液泡,丙酮酸、[H],c、d、e、f (3)①增加,②19 【考点】 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解析】 分析图 1:图 1 表示番茄叶肉细胞内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 C、H、O 的变化,其中甲过程表示光合作用,其中 ①表示光合作用暗反应;②表示光合作用光反应。乙过程表示有氧呼吸,其中③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④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和第二阶段。 分析图 2:其中三种细胞器分别表示线粒体、叶绿体和液泡,其中①是水,a 是液泡,能为光合作用提供水; ②是二氧化碳;③是氧气;④是丙酮酸和[H]。 分析表格:表格中黑暗条件下 CO2释放速率表示呼吸速率,光照条件下 CO2吸收速率表示净光合速率,并且 真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解答】 解:(1)分析图解可知,图甲过程表示光合作用,在光反应阶段,水光解产生氧气和[H],因此图中Ⅰ为O2, 并且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上;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将应用于呼吸作用的第三阶 段,即线粒体内膜上。 (2)植物细胞中液泡能够吸收水分,图 2 中细胞器 a 是液泡。物质④是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分解生成的丙 酮酸和[H]。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光合作用将大于呼吸作用,因此光合作用正常进行,所以会有二氧化碳的 吸收和氧气的释放,即 c、d,同时呼吸作用照常进行与叶绿体之间有气体交换会发生 e、f。 (3)①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为光合作用总量=净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25℃时 总光合速率=3.7+2.3=6;30℃时总光合速率=3.5+3=6.5,故温度在 25~30℃间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 量逐渐增加。 ②假设呼吸速率不变,植物在 30℃时,一昼夜中给植物光照 14h,则一昼夜中植物积累量为净量(可用 CO2 净量表示),吸收的 CO2净量=3.5×14﹣3×10=19mg。 【答案】 等于 6,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温度和 O​ 2浓度,C​ 3增多、C​ 3减少 右,左 【考点】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解析】 据图分析:图甲中,a 点表示呼吸强度,c 点表示光补偿,b 点呼吸强度是光合强度的二倍,c 点表示光补偿 点,d 点表示净光合量为 2;图乙中,e 点表示呼吸强度,f 点表示光补偿点,g 点表示光饱和点,X 点表示光 合作用最强时的最小光照强度.据此分析作答. 【解答】 图甲中若光照强度为 c,氧气产生总量为 6,而呼吸强度为 6,净光合作用量为 0 此时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 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图甲中,氧气的产生总量表示总光合强度,光照强度为 a 时,只有呼吸作用,相当于图乙中的 e 点.乙图中 f 点已经达到光补偿点,此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都可以产生 ATP,细胞中产生 ATP 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 细胞质基质. 图乙中,e 点表示呼吸强度,此时限制其作用的环境因素是温度和氧气浓度.g 点时已经达到光饱和点,此 时突然降低光照强度,[H]和 ATP 生成减少,三碳化合物的消耗减少,来路不变,五碳化合物的去路不变,来 路减少,最终导致三碳化合物增多,五碳化合物减少. 将空气中的 CO​ 2浓度降低,光合作用强度降低,而图乙中 f 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则图 乙中的 f 点需要增强光照强度,f 点向右移动.图乙中 X 点表示光合作用最强时的最小光照强度,空气中的 CO​ 2浓度降低,光合作用强度降低,则 X 点向左移动. 【答案】 不正确,分裂方式不对(因为甲图细胞表示的是有丝分裂,而乙图表示的是减数分裂);细胞形态不对(甲图 是植物细胞,而丙图表示的是动物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对 c,d DNA 复制(或染色体复制),着丝点分裂 间,间期的时间最长 【考点】 细胞的减数分裂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图甲中,A 细胞染色体散乱的分布在纺锤体的中央,处于有丝分裂前期;B 细胞中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平均 的拉向细胞的两极,属于有丝分裂后期. 分析乙图可知,该同学画的是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图,但是图中只有 3 条染色体,该植物染色体数为 2n=4; 而丙图细胞中具有中心体,并且细胞为圆形,画的不是植物细胞. 丁图中,图示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的 DNA 含量变化,a 是间期,bcde 分别表示前、中、后期. 【解答】 第 37页 共 38页 ◎ 第 38页 共 38页 不正确,分裂方式不对(因为甲图细胞表示的是有丝分裂,而乙图表示的是减数分裂);细胞形态不对(甲 图是植物细胞,而丙图表示的是动物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对. 甲图中 A、B 两个细胞分别处于中期和后期,对应于丁图的时期分别是 c、d. 图丁中 AB 段表示 S 期,此时 DNA 复制(或染色体复制);图丁中 CD 段着丝点分裂. 观察到的生长点细胞中,由于 间期的时间最长,所以大多数细胞处于间期,. 【答案】 基因的自由组合 HV,3 5 黑身长翅:黑身残翅=8:1 黑身残翅的果蝇做母本,双杂合的黄身长翅果蝇做父本,黄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1:1:1 【考点】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用两种纯合果蝇杂交,F​ 2出现 4 种类型且比例为 5:3:3:1,是 9:3:3:1 的特殊 情况之一,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于已知果蝇有一种精子不具有受精能力,而 F​ 2比例为 5:3:3: 1,说明决定双显性状的精子不具有受精能力,所以该精子的基因组成为 HV。 【解答】 由于 F​ 2出现 4 种类型且比例为 5:3:3:1,是 9:3:3:1 的特殊情况(有一种精子不具有受精能力), 所以果蝇体色与翅型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 F​ 1的基因型是 HhVv,亲本果蝇的基因型是 HHVV 与 hhvv 或 HHvv 与 hhVV,但基因组成为 HV 的精子不具有受精能力,所以亲本果蝇的基因型只能是 HHvv 与 hhVV。 由于果蝇有一种精子不具有受精能力,且 F​ 2出现 4 种类型且比例为 5:3:3:1,所以不具有受精能力精 子的基因组成是 HV,具有受精能力精子的基因组成是 Hv、hV、hv,比例为 1:1:1;卵细胞的基因组成是 HV、Hv、hV、hv,比例为 1:1:1:1.所以 F​ 2黄身长翅果蝇的基因型只有 HHVv、HhVV、HhVv 三种,且 比例为(1 3 × 1 4 ):(1 3 × 1 4 ):(1 3 × 1 4 ×3)=1:1:3,所以双杂合子的比例为3 5 。 F​ 2黑身长翅的基因型是 hhVV、hhVv,比例为 1:2,所以 hV 配子的比例为2 3 ,hv 配子的比例为1 3 .若让 F​ 2 黑身长翅果蝇自由交配,则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黑身长翅:黑身残翅=(2 3 × 2 3 + 2 3 × 1 3 ×2):(1 3 × 1 3 )=8:1。 要想通过杂交实验来验证不能完成受精作用的精子的基因型,则选取的杂交组合为:黑身残翅的果蝇做母本、 双杂合的黄身长翅果蝇做父本,杂交后代中若出现黄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1:1:1,则验证了不 具有受精能力精子的基因型为 HV。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