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7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
第 1页 共 26页 ◎ 第 2页 共 26页 2019-2020 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 题目要求的. 1. 如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 B.②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 2等物质 C.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则会引起①液和③液的减少 D.血浆中存在酸碱缓冲物质,进食不会导致内环境 pH 明显上升或下降 2. 将蛙离体神经纤维置于某种培养液中,给予适宜刺激并记录其膜内钠离子含量变化及膜电位变化,分别 用如图Ⅰ、Ⅱ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中某溶液可以用适当浓度的 KCl 溶液代替 B.a∼b 时,膜内钠离子含量增加与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过性增大有关 C.适当提高培养液中钾离子浓度可以提高曲线Ⅱ上 c 点值 D.c∼d 时,局部电流使兴奋部位的钠离子由内流转变为外流,再形成静息电位 3. 图 1 和图 2 分别表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作用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兴奋性突触传递兴奋时经历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B.当兴奋性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会引起突触后膜上的膜电位从“外正内负”转变成“外负内正” C.抑制性突触的突触后膜上“外正内负”的膜电位的性质始终没有发生改变 D.神经递质可与突触后膜特异性结合并进入下一个神经元 4. 科学家发现过度肥胖的动物往往血糖浓度过高,给某品系的高血糖肥胖老鼠注入胰岛素后,发现血糖浓 度并未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这是由于其对胰岛素不敏感造成的。有人推测阿司匹林可以恢复肥胖老鼠对 胰岛素的敏感性。他们用上述品系老鼠做实验,方法如下:先给老鼠服用三周的阿司匹林后,再注射用缓冲 液配制的胰岛素,一段时间后,血糖开始下降。该实验还需要一个对照组,以下设置最合理的是( ) A.给老鼠服用三周阿司匹林,在停药一段时间后,测定血糖浓度 B.既不服用阿司匹林,也不注射胰岛素,三周后测定血糖浓度 C.给老鼠服用三周阿司匹林后,注射等量缓冲液,一段时间后测定血糖浓度 D.给老鼠在服用阿司匹林的同时注射胰岛素,三周后测定血糖浓度 5. 如图表示某些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 A 代表人体下丘脑分泌的激素,则 B、C 可分别代表垂体和促甲状腺激素 B.若该图表示反射弧内的 3 个神经元,则兴奋传递方向只能是单向的 C.若 A、B、C 表示某自然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的能量值,则一定是 A<B+C D.若此图表示免疫调节过程,A 表示抗原,则 B、C 可能代表 B 细胞和浆细胞 6. 如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盐平衡调节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下丘脑能够合成和释放 e 激素 B.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 C.c、d 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D.上图表示的神经调节过程中,肾上腺、甲状腺均为效应器 7. 如图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推测最准确的是( ) A.抗原﹣抗体复合物被细胞丙吞噬消化得到的部分产物可被细胞利用 B.与细胞丙相比,细胞乙的高尔基体和溶酶体都更发达 C.细胞乙的来源只有细胞甲,由细胞甲受到抗原刺激与淋巴因子作用分裂分化形成 第 3页 共 26页 ◎ 第 4页 共 26页 D.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过程中,细胞甲、乙、丙都能进行增殖分化 8. 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多种植物激素的调节,但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物质不一定是植物激素。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叶片和果实的脱落仅与脱落酸(ABA)有关 B.植物和赤霉菌都能产生赤霉素(GA)及其他植物激素 C.a﹣萘乙酸(NAA)不属于植物激素,因为该物质在植物体内不能合成 D.植物产生的细胞分裂素只来自于根尖,该激素具有促进细胞分裂的作用 9.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发现的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 A.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胚芽鞘尖端能产生吲哚乙酸,因而出现向光性 B.詹森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透过琼脂片 C.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刺激”在尖端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D.温特的实验证明“刺激”确实是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 10. 如图所示的三种曲线是同一生物在同样条件下的培养结果.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图 1、2、3 都可以表示该种群在有限环境条件下的增长规律 B.图 1 中 a 点和图 3 中 e 点的增长速率与图 2 中的 c 点对应 C.图 1 中 b 点和图 3 中 f 点的增长速率与图 2 中的 d 点对应 D.图 1、2、3 中的 b、c、f 点都可以表示种群达到了环境容纳量 11. 下列有关生态学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农田中蚜虫、蚯蚓、田鼠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 B.统计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常用抽样检测法 C.采集土壤小动物的方法主要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D.制作的生态缸不用密闭,应放置在室内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 12. 在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中,大面积单一种植某种农作物(甲)可导致害虫 A 的爆发,改成条带状合理地间 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 A 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对此,不合理的解释是( ) A.新的种间关系不利于害虫 A B.新的群落空间结构不利于害虫 A C.乙的出现使害虫 A 的环境容纳量下降 D.乙和害虫 A 存在互相抑制的竞争关系 13. 若将某森林中局部区域的全部乔木更换为单一乔木“灰桦”,在没有人为继续干预的情况下,该区域各种乔木 的相对比例随时间变化结果如表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物种 更换树种 前占比 (%) 更换树种后占比(%) 0 年 50 年 100 年 150 年 200 年 灰桦 1 100 5 2 1 1 野生蓝果 木 3 0 36 28 17 4 红枫 4 0 50 39 24 8 山毛榉 92 0 9 31 58 87 A.该区域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B.灰桦的数量优势在竞争中被逐渐取代 C. 山毛榉的种群数量将呈“J”型增长 D.更换树种改变了该群落最终演替的方向 14.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交错连接成食物网的原因是多种生物在食物链中占有不同营养级 B.该食物网中蛇与鼠、食虫鸟与蛙的关系分别是捕食和竞争 C.该图仅体现了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未体现的成分是分解者 D.若植食性昆虫减少,在短期内食虫昆虫的数量将会减少 15.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第 5页 共 26页 ◎ 第 6页 共 26页 A.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人和家禽、家畜 B.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 C.该生态系统的建立,提高了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农田清除杂草可以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16. 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生态系统中也存在着信息传递。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信息传递只在生物与生物之间进行 B.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是双向的 C.生态系统中信息分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生物信息 D.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17.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 识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保护生物多样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地球上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共同组成生物多样性 B.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C.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方式,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属于就地保护 D.生物多样性锐减,是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18. 微生物接种方法很多,平板划线法是最常用的一种,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A.在该操作过程中只需要灼烧接种环 5 次 B.平板划线后培养微生物时要倒置培养 C.可以将第 5 区域的划线与第 1 区域的划线相连 D.划线操作时,如接种环不慎划破培养基,可以继续正常操作 19. 下列是关于“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 B.取 10 4、10 5、10 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 1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 C.统计的菌落数目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 D.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 30﹣300 之间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 20. 如图表示形成 cDNA 并进行 PCR 扩增的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④过程的引物对之间不应形成互补的双链结构 B.②过程所需的酶必须耐高温 C.③过程需要解旋酶破坏氢键 D.①过程所需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 二、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研究人员以某过敏原刺激健康小鼠,建立过敏反应的小鼠模型。将这批小鼠分成四组,再用该过敏原刺激 模型小鼠,诱发其过敏反应,诱发前的 0.5h 和诱发后 6h,在 B、C、D、E 组小鼠外耳分别涂浓度为 0%、3%、 6%、9%的青蒿素乳膏,同时另设健康小鼠为对照组。诱发 48h 后取小鼠胸腺并称重,计算胸腺指数,结果 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胸腺是 B 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其重量变化能反映机体免疫功能的状态 B.过敏反应是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对过敏原存在免疫缺陷而导致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C.B 组小鼠的胸腺指数明显高于 A 组,说明 B 组小鼠发生了对该过敏原的免疫应答 D.C、D、E 组结果与 B 组比较,说明青蒿素具有抑制免疫的作用 豌豆种子刚萌发时,只有一根主茎,切除主茎顶端,常会长出甲、乙两个侧枝(图①)。若将甲的顶芽切 除后,甲、乙的侧芽均无明显生长(图②);若同时切除甲、乙的顶芽,其侧芽均明显生长(图③)。下列 分析不合理的是( ) 第 7页 共 26页 ◎ 第 8页 共 26页 A.幼苗主茎的顶端对侧枝的生长没有影响 B.图①中甲、乙的侧芽 IAA 浓度大于顶芽 C.乙侧枝顶芽产生的 IAA 能通过极性运输运到甲的侧芽 D.图②中甲的侧芽因缺乏 IAA 而无法生长 某研究小组对一个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进行调查,获得该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 年龄组成数据并整理如表所示。研究表明,该种鱼在 2 +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7 +时丧失繁殖能力 (进人老年)。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注:表中“1 +”表示该种鱼的年龄大于等于 1,小于 2,其他以此类推 年 龄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9 个 体 数 9 2 1 8 6 5 8 5 5 5 7 5 2 5 9 7 8 8 5 1 1 6 A.未来一段时间内,该鱼种群在湖泊中的数量基本不变 B.大量捕捞 7 +以上个体,也会导致该种群出生率明显变化 C.若把另一种鱼引入该湖泊,导致原鱼群数量减少,也属于群落演替 D.种群的性别比例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 为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对黑松老龄(砍伐后 50~250 年)和幼龄(砍伐后 0~22 年)生态系统的有 机碳库及年碳收支进行测试,结果见下表。据表判断正确的是( ) 碳量 黑松朴 生产者活生物量 (g/m2•年) 净初级生产力 (g/m2 •年) 异养呼吸(g/m2• 年) 老龄 12730 470 440 幼龄 1460 420 380 注:净初级生产力指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总碳的速率减去自身呼吸作用消耗碳的速率;异养呼吸指消费者和 分解者的呼吸作用。 A.黑松群落被砍伐后,可逐渐形成自然幼龄群落,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B.幼龄黑松群落每平方米有 360g 碳用于生产者当年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C.储存在生产者活生物量中的碳主要以 CO2的形式进入无机环境 D.根据年碳收支分析,老龄黑松群落能降低大气碳总量避免温室效应加剧 蓝莓富含花青素,对人体有增强视力、消除眼睛疲劳、消脂减肥、解酒护肝等功效。利用,蓝莓可生产蓝 莓果汁、蓝莓酒、蓝莓醋、蓝莓果酱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蓝莓酒发酵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无氧条件,以保证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B.发酵产生的果醋和泡菜都呈酸味,但形成酸味的物质不同 C.制作蓝莓酒和蓝莓醋时所需控制的最适温度不同 D.在制作蓝莓醋时,高压蒸汽灭菌后的果酒需冷却后才能接种醋酸菌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5 小题,共 55 分. 吸食毒品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破坏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是脑的“奖赏通路”,通过多 巴胺兴奋此处的神经元,传递到脑的“奖赏中枢”使人感到愉悦,因而多巴胺被认为是引发“奖赏”的神经递质。 目前可卡因是最强的天然中枢兴奋剂,吸毒者把可卡因称作“快乐客”。图 1 是神经递质多巴胺的释放和转运 机理,MNDA 为细胞膜上的结构。研究表明,毒品可卡因能干扰多巴胺的回收,并导致体内 T 细胞数目下降, 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MNDA 的作用是________。 (2)由图 1 可知可卡因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________,从而增强并延长对 脑的刺激,产生“快感”。这一过程可以用图 2 中________(填“x”“y”或“z”)曲线表示。 (3)吸毒成瘾的原因可能是:长期吸食可卡因,使突触后膜上的 MNDA________(填“增多”、“减少”或“不 变”),一旦停止吸食,突触后膜的多巴胺作用效应会减弱,吸毒者需要吸入更大剂量的毒品,从而造成对毒 品的依赖。吸毒“瘾君子”未吸食毒品时,精神萎靡,体内________(激素)的含量减少。 (4)吸食可卡因的吸毒者容易受细菌、病毒感染而患病,原因是________。 某兴趣小组开展 2,4﹣D 对小麦胚芽鞘(幼苗)伸长影响的实验。首先通过图 1 所示的方法取得胚芽鞘切 段,浸入蒸馏水中 1 小时,然后分别转人不同浓度的 2,4﹣D 溶液(实验组)和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对照 组)中。在 23℃的条件下,避光振荡培养 24 小时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取每组平均值),实验进行两次, 测得结果见图 2.请分析回答: 第 9页 共 26页 ◎ 第 10页 共 26页 (1)切段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减少_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2,4﹣D 应溶解于________中,以得到 5 种不同浓度的 2,4﹣D 溶液。 (2)图 2 中,浓度为 0.1mg•L ﹣1时实验二所得数据与实验一偏差较大,在做原始记录时对该数据应 ________用(填“舍弃”、“修改”或“如实填写”)。为检验该浓度下相关数据的可靠性,还应________。 (3)根据图 2 数据分析,能否验证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后,据不完全统计,植被毁损达到 30%以上。下图 1 为该地区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 量流动图[单位为 10 3kJ/(m 2•a)].图 2 表示碳循环模式用图,其中 A、B、C、D 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 ①②③为特定的生理过程。请回答: (1)如图 1 所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________,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________。 (2)在图 2 中,②过程中碳元素主要以________形式传递。图 1 中的肉食动物对应图 2 中的________(用 字母表示)。 (3)每种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地与其他生物进行着信息交流,体现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是________。 (4)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震毁损的自然保护区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恢复,该过程属于________(填“初 生”或“次生”)演替。 蝗虫为杂食性害虫,主要取食小麦、玉米、高粱、水稻等禾本科植物,但对甘薯、马铃薯、麻类及田菁等 均不取食。蝗虫分为卵、若虫、成虫三个发育时期。卵孵化为跳蝻(蝗虫的若虫),跳蝻经过一个月的时间 完成四次蜕皮,最终完成翅膀的发育羽化为成虫。回答下列问题: (1)为预测蝗虫的种群密度,科研人员常采用________法调查蝗虫的卵。 (2)蝗灾已成为草原农牧业生产中的重大灾害之一。图甲表示草原上四种主要蝗虫的种群密度对牧草产量 (牧草产量=牧草补偿量﹣蝗虫取食量)的影响;图乙为农业部门对某次“亚洲小车蝗”引发的蝗灾及其防治 过程中蝗虫种群密度的调查结果。 ①由图甲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当狭翅雏蝗种群密度小于 5 只•m ﹣2时,随狭翅雏蝗种群密 度增大,牧草产量增加,说明蝗虫只有达到一定量才会导致蝗灾,因为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 ②根据图乙分析,农业工作者在图中 a 点对应时间开始进行了农药防治,从种群特征考虑,致使“亚洲小车 蝗”种群密度发生 a→b 变化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随农药使用次数的增多,防治效果变差;图中________ 点对应时间开始引入了害虫的天敌进行生物防治,防治效果持久而稳定。 (3)草原上不同地段分布着种类和密度不同的牧草,在水平方向上它们通常呈________分布。草原上的植 被能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对于缓解相邻地区的沙尘天气有一定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 值。 杨树是重要的经济树种,但其害虫很多,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杨树是害虫防治的有效手段。胰蛋白酶抑 制剂能干扰昆虫的代谢,引起昆虫死亡,但对人体无害。科学家将马铃薯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Pin﹣Ⅱ)通 过农杆菌导入杨树细胞,培育成了抗虫杨树。图 1 表示含目的基因的 DNA 分子片段,图 2 表示质粒,其中 Apr 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Ner 表示新霉素抗性基因,复制原点是质粒 DNA 复制的起点,使其能在受体 细胞中存在和遗传。箭头表示识别序列完全不同的 4 种限制酶的酶切位点。 (1)利用农杆菌中的 Ti 质粒上的 T﹣DNA,就可以使目的基因插入到杨树细胞的________上,使目的基因的 遗传特性得以维持稳定和表达。 (2)为使目的基因与质粒高效重组,最好选用________(限制酶)作用于含目的基因的 DNA 和质粒,然后 第 11页 共 26页 ◎ 第 12页 共 26页 在________酶的作用下形成重组质粒。 (3)成功导入重组质粒的农杆菌在分别含有氨苄青霉素和新霉素的培养基上生长状况是________。 (4)用转基因杨树叶片喂养某种杨树害虫,发现害虫死亡率显著增加。试从分子水平写出转基因杨树和非 转基因杨树的叶片细胞的不同点________。 第 13页 共 26页 ◎ 第 14页 共 26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19-2020 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 题目要求的. 1. 【答案】 D 【考点】 内环境的组成 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解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其中①为淋巴,②为血浆,③为组织液,④为细胞内液。 【解答】 A、人体的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主要由①②③组成,A 错误; B、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存在于②血浆中,B 错误; C、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则会导致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引起③液增多,C 错误; D、血浆中存在酸碱缓冲物质,进食不会导致内环境 pH 明显上升或下降,D 正确。 2. 【答案】 B 【考点】 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 【解析】 1.静息电位形成的原因是钾离子外流,动作电位形成的原因是钠离子内流,钠离子内流是协助扩散,扩散的 速率与浓度差有关。 2.兴奋性递质使突触后膜电位发生逆转,抑制性递质使突触后膜维持外正内负。 【解答】 解:A.该实验中某溶液不能用适当浓度的 KCl 溶液代替,否则会影响静息电位,A 错误; B.a∼b 时,膜内钠离子含量增加与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过性增大有关,形成动作电位,B 正确; C.提高培养液中钠离子浓度,神经纤维受到适宜刺激后,单位时间内钠离子内流数量增加,动作电位峰值增 大,所以可以提高曲线Ⅱ上 C 点值,C 错误; D.c∼d 时,局部电流使兴奋部位由钠离子内流转变为钾离子外流,再形成静息电位,D 错误。 故选:B。 3. 【答案】 D 【考点】 突触的结构 【解析】 1、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 +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 Na +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 2、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 产生兴奋或抑制。结合图示信息可知,兴奋性神经递质会导致突触后膜钠离子内流,而抑制性神经递质会导 致突触后膜氯离子内流。 【解答】 A、兴奋性突触传递兴奋时经历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A 正确; B、当兴奋性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会引起突触后膜上钠离子内流,导致膜电位从“外正内负”转 变成“外负内正”,B 正确; C、抑制性突触的突触后膜氯离子内流,因此其上“外正内负”的膜电位的性质没有发生改变,C 正确; D、神经递质可与突触后膜特异性结合但是不会进入下一个神经元,D 错误。 4. 【答案】 C 【考点】 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解析】 实验组:经过处理的组是实验组。对照组:未经过处理的组是对照组。变量: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 为变量。自变量:想研究且可人为改变的变量称为自变量。 因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为 因变量。 无关变量:在实验中,除了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存在一些可变因素,能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这些变量称为无关变量。 【解答】 根据题干中“过度肥胖的动物往往血糖浓度过高,给老鼠注入胰岛素后,发现血糖浓度并未下降”,说明胰岛 素对过度肥胖的动物不能起降血糖的作用。该实验目的是“阿司匹林可能对降低肥胖动物血糖有效果”,根据 实验设计时要注意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实验组先给老鼠服用三周的阿司匹林后,再注射胰岛素,一段 时间后,血糖开始下降,对照组应给老鼠服用三周阿司匹林后,注射等量缓冲液,一段时间后测试血糖浓度。 5. 【答案】 C 【考点】 动物激素的调节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解析】 图示分析:图中模型指 A 作用于 B,B 作用于 C,据此分析作答。 【解答】 A、若 A 代表人体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则 B 可代表垂体,C 可代表促甲状腺激素,A 正确; B、兴奋在反射弧中是单向传递,即可以 A→B→C,B 正确; C、若 A、B、C 表示某自然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的能量值,则一定是 A>B+C,C 错误; D、若此图表示免疫调节过程,A 表示抗原,可刺激 B 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故 B 代表 B 细胞,C 代表浆 细胞,D 正确。 6. 【答案】 C 第 15页 共 26页 ◎ 第 16页 共 26页 【考点】 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解析】 1、人体体温调节: (1)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 (2)机理:产热量和散热量处于动态平衡; (3)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 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 2、据图分析,a 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 是促甲状腺激素,c 是甲状腺激素,d 是肾上腺素,e 是抗利尿 激素。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功能,同时能合成、分泌抗利尿激素。 【解答】 A、e 激素是由垂体释放的,A 错误; B、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在大脑皮层,B 错误; C、c 是甲状腺激素,d 是肾上腺素,c、d 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C 正确; D、上图表示的神经调节过程中,甲状腺不是效应器,D 错误。 7. 【答案】 A 【考点】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RNA 病毒)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图中细胞甲为 B 细胞;细胞 乙为浆细胞,其能分泌抗体,抗体可以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细胞丙为吞噬细胞。 【解答】 A、抗原﹣抗体被细胞丙胞吞后,消化得到的部分产物可被细胞利用,A 正确; B、细胞乙为浆细胞,可分泌抗体,细胞丙为吞噬细胞,可以消化处理抗原,因此与细胞乙相比,细胞丙的 溶酶体更发达,而细胞乙的高尔基体更发达,B 错误; C、图中细胞甲表示 B 细胞,细胞乙表示浆细胞,浆细胞可以由 B 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而来,C 错误; D、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中,只有细胞甲能进行增殖分化,细胞乙和丙都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具 有细胞增殖的能力,D 错误。 8. 【答案】 C 【考点】 植物激素的概念和作用 【解析】 1.植物激素是由植物自身代谢产生的一类有机物质,并自产生部位移动到作用部位,在极低浓度下就有明 显的生理效应的微量物质,也被称为植物天然激素或植物内源激素。 2.生长素的运输方向主要是极性运输,即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也有非极性运输。 3.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植物的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的生长。 【解答】 A、植物叶片和果实的脱落与脱落酸(ABA)、乙烯等多种植物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A 错误; B、植物和赤霉菌都能产生赤霉素(GA),其他植物激素只能由植物产生,B 错误; C、α﹣萘乙酸(NAA)是生长素类似物,是人工合成的,C 正确; D、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植物体内产生细胞分裂素的部位主要是根尖,D 错误。 9. 【答案】 A 【考点】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解析】 生长素的研究从 1880 年英国达尔文→1910 年丹麦的鲍森•詹森→1914 年匈牙利拜尔→1928 年荷兰温特 →1931 年从人尿中分离出吲哚乙酸→直到 1946 年科学家才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该物质。 【解答】 A、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 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A 错误; B、詹森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B 正确; C、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刺激”在尖端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C 正确; D、温特的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D 正确。 10. 【答案】 D 【考点】 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 1、2、3 都可表示在有限的自然条件下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种群数量呈现 S 型;即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出生 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长曲线.图 1 中的 a 点、图 2 中的 c 点、图 3 中的 e 点为K 2 值,种群增长率最大;图 1 中的 b 点、图 2 中的 d 点和图 3 中的 f 点为 K 值. 【解答】 A、图 1、2、3 都是 S 型增长,都可以表示该种群在有限环境条件下的增长规律,A 正确; B、图 1 中 a 点、图 2 中的 c 点和图 3 中 e 点对应种群数量为K 2 ,增长速率最快,B 正确; C、图 1、2、3 中的 b、d、f 点都可以表示种群达到了环境容纳量,种群增长率为 0,C 正确; D、图 1、2、3 中的 b、d、f 点都可以表示种群达到了环境容纳量,c 时为K 2 ,D 错误。 11. 【答案】 B 【考点】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解析】 1、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 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 第 17页 共 26页 ◎ 第 18页 共 26页 2、统计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一般用取样器取样法。 【解答】 A、田鼠活动能力强、范围大,调查方法其种群密度的方法为标志重捕法,A 错误; B、统计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常用抽样检测法,B 正确; C、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是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采集土壤小动物的方法是取样器取样法,C 错误; D、制作的生态缸必须密闭,D 错误。 12. 【答案】 D 【考点】 种间关系 群落的结构 种群的数量变动 【解析】 本题考查种间关系、群落结构等知识。 【解答】 解:ABC.根据题干信息“改成条带状合理地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 A 的爆发也 受到了抑制”可知,乙的出现使害虫 A 的环境容纳量下降,这种新的种间关系和新的群落空间结构不利于害 虫 A,ABC 正确; D.种植农作物乙以后,生物多样性增加,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因此害 虫 A 的爆发受到抑制,而不是乙和害虫 A 存在互相抑制的竞争关系,D 错误。 故选:D。 13. 【答案】 B 【考点】 群落的演替 【解析】 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 【解答】 解:A.根据题文“若将某森林中局部区域的全部乔木……”,说明这种演替属于次生演替,A 错误; BD.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可知,0 年时,该区域灰桦占 100%,但是 200 年时,该区域灰桦只占 1%,其他树种 的比例增加,因此灰桦的数量优势在竞争中被逐渐取代,更换树种并不能改变群落最终的演替方向,B 正确, D 错误; C.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某种群会达到环境容纳量,因此山毛榉的种群数量将呈“S”型增长,C 错误。 故选:B。 14. 【答案】 C 【考点】 生态系统的结构 【解析】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其中植物为生产者,其余生物均为消费者,还缺少非生物的物质 和能量、分解者,共有 8 条食物链。 【解答】 A、食物网形成的原因是同一生物在不同食物链中占据不同营养级,A 正确; B、该食物网由 8 条食物链组成,其中蛇与鼠是捕食关系,食虫鸟与蛙是竞争关系,B 正确; C、该图仅体现了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未体现的成分是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C 错误; D、若植食性昆虫减少,在短期内食虫昆虫的数量将会减少,D 正确。 15. 【答案】 C 【考点】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的结构 【解析】 生态工程建设要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 态效益的同步发展,生态经济主要是通过实行“循环经济”原则,使一个系统产生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 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解答】 A、该生态系统中,农作物为生产者,处于第一营养级;人和家禽、家畜以农作物为食,处于第二营养级,A 正确; B、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其运转离不开人的管理,植物属于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B 正确; C、能量传递效率在 10﹣20%之间,构建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只能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传递效率, C 错误; D、农田清除杂草可以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D 正确。 16. 【答案】 D 【考点】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解析】 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项目 区别 来源 途径 特点 范围 能量 流动 太阳能 食物链或食物 网 单向流动、逐 级递减 食物链各营养 级生物间 物质 循环 生态系统 反复出现,循 环流动 群落与无机环 境之间 信息 传递 生物或无机环 境 多种 发生生理或行 为的 变化(单向或 双向) 生物与生物之 间或生物与环 境之间 【解答】 第 19页 共 26页 ◎ 第 20页 共 26页 A、信息传递不仅在生物与生物之间进行,也能在生物与环境之间进行,A 错误; B、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能量流动只能是单向的,物质循环的特点是反复出现,循环流动,B 错误; C、生态系统的信息分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C 错误; D、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D 正确。 17. 【答案】 A 【考点】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解析】 保护生物多样性 1、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 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 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 (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 3、生物多样性的保护:(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是保护物种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2)易 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3)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如建立精子库、种子库 等。(4)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进行保护。如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等。 【解答】 A、生物的多样性是指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 A 错误; B、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B 正确; C、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方式,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属于就地保护,C 正确; D、生物多样性锐减,是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之一,D 正确。 18. 【答案】 B 【考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解析】 平板划线的操作的基本步骤: 1、右手持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待凉后,在火焰旁打开盛有菌液的试管棉塞,并将试管口过火焰,将以冷 却的接种环伸入菌液,沾取一环菌液,将试管口过火焰丙塞上棉塞。 2、左手斜持琼脂平板,皿盖打开一条缝,右手于火焰近处將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 盖上皿盖,接种环不应划破培养基表面。 3、烧灼接种环,杀灭环上残留菌液,待冷却(是否冷却,可先在培养基边缘处试触,若琼脂溶化,表示未 凉,稍等再试),从第一区域划线的末端开始往第二区内划线,重复以上操作,在第三四五区内划线,注意 不要将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一区相连。 4、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解答】 A、在每次划线前后均需要对接种环灼烧灭菌,因此在该操作过程中需要灼烧接种环 6 次,A 错误; B、用平板培养基培养微生物时,为防止水蒸气凝集滴入培养基造成干扰或污染,应将平板倒过来放置培养, B 正确; C、划线时要避免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一区线连。因为最后一区是细菌最稀少的,而第一区是细菌最致密的, 如果连在一起则有可能影响单个菌落的分离效果,C 错误; D、划线操作时,如接种环不慎划破培养基,则该培养基将不能继续使用,D 错误。 19. 【答案】 B 【考点】 测定某种微生物的数量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解析】 实验操作流程: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取 10 4、10 5、10 6 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 0.1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7℃恒温培养 24~48 小时,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 30﹣300 以内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 【解答】 A、配制好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后,培养基也要灭菌然后倒平板,A 正确; B、取 10 4、10 5、10 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 0.1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B 错误; C、用活菌计数法统计菌落数目时,当菌落重合时,只能计数为一个菌落,所以统计的菌落数目往往比活菌 的实际数目小,C 正确; D、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 30﹣300 以内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D 正确。 20. 【答案】 A 【考点】 PCR 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解析】 分析题图:①是由 RNA 形成单链 DNA 的过程,为逆转录过程,②是以单链 DNA 合成双链 DNA 的过程,是 DNA 分子复制过程;③④⑤是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 DNA 片段,③是变性、④是复性、⑤是延伸阶段。 【解答】 A、④过程的引物对之间不能互补配对,否则引物之间会相互结合,A 正确; B、催化②过程(DNA 复制)需要的酶是 DNA 聚合酶,该酶不需要耐高温,B 错误; C、③过程通过高温使 DNA 双螺旋打开,不需要解旋酶,C 错误; D、①为逆转录过程,该过程所需的原料是脱氧核糖核苷酸,D 错误。 二、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答案】 A,B 【考点】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 1、分析柱形图可知,C、D、E 组结果与 B 组比较,胸腺指数偏低,说明青蒿素具有抑制免疫作用。 2、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反应。反应 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 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解答】 A、胸腺是 T 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其重量变化能反映机体免疫功能的状态,A 错误; B、过敏反应不是免疫缺陷,而是免疫过强导致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B 错误; 第 21页 共 26页 ◎ 第 22页 共 26页 C、B 组小鼠的胸腺指数明显高于 A 组,说明 B 组小鼠发生了对该过敏原的免疫应答,C 正确; D、通过对柱形图数据分析可知,C、D、E 组结果与 B 组比较,胸腺指数偏低,说明青蒿素具有抑制免疫作 用,D 正确。 【答案】 A,C,D 【考点】 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解析】 顶端优势是指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顶端优势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侧芽运输并积 累在侧芽部位,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顶芽的生长,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侧芽的生长。去除顶端优势后侧芽可 以生长。据此分析作答。 【解答】 A、幼苗主茎顶端产生的生长素向侧芽运输并积累在侧芽部位,抑制侧芽的生长,A 错误; B、切除主茎顶端,顶端优势解除,侧芽会正常生长,长出甲、乙两个侧枝,图①中此时侧芽的顶端相当于 新的顶端,又会出现顶端优势现象,所以甲乙枝的侧芽 IAA 浓度大于顶芽,B 正确; C、极性运输为从形态学的上端向形态学的下端运输,生长素由乙侧到甲侧的运输不属于极性运输,C 错误; D、②中甲的侧芽因 IAA 积累过多而抑制生长,D 错误。 【答案】 D 【考点】 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解析】 1.种群的年龄组成:(1)增长型: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 群密度会越来越大。 (2)稳定型: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数目接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种群密度在 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 (3)衰退型:种群中幼年个体较少,而老年个体较多,这样的种群正处于衰退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 2.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 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3、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解答】 A、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 3 个年龄组个体数的比例为(92+186):(58+55+57+52+59): (78+85+116)=278:281:279≈1:1:1,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保持稳定,属于稳定型, 未来一段时间内,该鱼种群在湖泊中的数量基本不变,A 正确; B、大量捕捞 7 +以上个体(老年个体),从而使其他个体获得充足的空间和资源,导致该种群出生率升高, B 正确; C、若把另一种鱼引入该湖泊,导致原鱼群数量减少,进而影响其他种群数量和种间关系,属于群落演替,C 正确; D、种群的性别比率可通过影响出生率来影响种群密度,D 错误。 【答案】 C,D 【考点】 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解析】 分析表格可知,西黄松幼龄群落中每克生产者活生物量的净初级生产力大于老龄群落。根据年碳收支分析可 知,流入生物群落的碳少于释放的碳的量,幼龄西黄松群落不能降低大气碳总量。 【解答】 解:A.黑松群落被砍伐后,一段时间内会形成自然幼龄群体,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A 错误; B.幼龄黑松松群落每平方米有 420 克碳用于生产者当年的生长、发育、繁殖,表格中的数值是净初级生产力, B 错误; C.储存在生产者活生物量中的碳主要以 CO2的形式进入无机环境,C 正确; D.根据年碳收支分析:老龄西黄松群落的净初级生产力 470,异氧呼吸消耗量为 440,净初级生产力大于异 氧呼吸消耗速率,故会有有机物的积累,即老龄黑松群落能降低大气碳总量避免温室效应加剧,D 正确。 故选:CD。 【答案】 A,D 【考点】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解析】 果酒制作的原理是利用酵母菌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产生酒精和 CO 2,酒精发酵时需控制无氧环境;果醋制 作的菌种是醋酸杆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果醋发酵时需通入无 菌空气。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的最佳温度是在 18℃~25℃,醋酸菌生长的最佳温度是在 30℃~35℃。 【解答】 A、酵母菌前期需要进行有氧呼吸进行繁殖,之后再进行无氧呼吸酒精发酵,A 错误; B、发酵产生的果醋酸味是醋酸,泡菜形成酸味是乳酸,B 正确; C、酒精发酵的最佳温度是在 18℃~25℃,醋酸菌生长的最佳温度是在 30℃~35℃,C 正确; D、果酒制成后,在发酵液中加入醋酸菌接着进行醋酸发酵,温度应控制在 30﹣35℃,D 错误;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5 小题,共 55 分. 【答案】 识别多巴胺、运输 Na + 与多巴胺转运载体结合,阻止了多巴胺进入突触前膜,增多,y 减少,甲状腺激素 T 细胞减少使特异性免疫受损 【考点】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解析】 分析题图 1:多巴胺合成后,贮存在突触小泡中;MNDA 是存在于突触后膜上的多巴胺受体,能够识别多巴 胺、运输 Na +,同时突触前膜上存在多巴胺转运体,可将多余的多巴胺转运回突触前膜内,同时可卡因具 有封闭多巴胺转运体的作用,故会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增多。 【解答】 据图可知,MNDA 为突触后膜上多巴胺受体,作用是识别多巴胺、运输 Na +。 据图可知,可卡因能与多巴胺转运体结合,阻止了多巴胺进入突触前膜,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增多, 从而增强并延长对脑的刺激,产生“快感”。 根据题意可知,可卡因使得多巴胺不能及时被回收,因此回收时 间比正常情况延长,但是最终可以全部回收,则由图可知这一过程可以用图中 y 曲线表示。 机体能通过减少受体蛋白数量来缓解毒品刺激,导致突触后膜对神经递质的敏感性降低,根据题意,毒品成 瘾是中枢神经系统对长期使用成瘾性毒品所产生的一种适应性状态,吸毒成瘾者必须在足量毒品维持下才能 保证保持正常生理功能,因此只有长期坚持强制戒毒,神经递质受体蛋白数量恢复到正常水平,毒瘾才能真 正解除,甲状腺激素能够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吸毒“瘾君子”未吸食毒品时,精神萎靡,四肢无力,与体 第 23页 共 26页 ◎ 第 24页 共 26页 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有关。 由题干:‘毒品可卡因能干扰多巴胺的回收,并导致体内 T 细胞数目下降’,吸食可卡因的吸毒者容易受细菌、 病毒感染而患病,原因是 T 细胞减少使特异性免疫受损。 【答案】 切段中内源激素,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 如实填写,重复实验 不能,所设计的系列浓度下小麦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比对照条件下均表现为促进生长 【考点】 探究植物生长素类似物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解析】 分析柱形图:2,4﹣D 溶液浓度为 0 时作为对照组,实验一中,2,4﹣D 溶液浓度在 0~1mg/L 时,随着 A 溶液浓度的升高,切段的平均长度逐渐增大;2,4﹣D 溶液浓度在 1~10mg/L 时,随着 2,4﹣D 溶液浓度的 升高,切段的平均长度逐渐减小。实验二结果与实验一类似,只有 2,4﹣D 溶液浓度为 0.1mg/L 时,实验所 得数据偏差较大,但也要如实记录。 【解答】 切段自身能产生的生长素,因此切段浸泡在蒸馏水中可以减少切段中内源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2,4﹣D 溶液浓度为 0 时作为对照组,实验组中,2,4﹣D 应溶解于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中,以得到 5 种不同浓度的 2,4﹣D 溶液。 图 2 中,浓度为 0.1mg•L ﹣1时实验二所得数据与实验一偏差较大,在做原始记录时对该数据应如实填写。 误差大的可以多次重复实验,因此为检验该浓度下相关数据的可靠性,还应重复实验。 根据图 2 数据分析,所设计的系列浓度下小麦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比对照条件下均表现为促进生长,因此不能 验证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答案】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输入有机物中的化学能,15% 含碳有机物,B 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次生 【考点】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群落的演替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解析】 1、图 1 中,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流入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是指被这个营养级的生 物所同化的全部能量。该生态系统中肉食动物从植食动物同化的能量为 13+3﹣4﹣9﹣0.6=2.4J/cm 2•a,植 食动物从生产者同化的能量为 13J/cm 2•a,植食动物获得人为投入的能量为 3,故植食动物同化的能量为 16J/cm 2•a。 2、能量的来路:①生产者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②其余各营养级的能量来自上一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 3、能量的去路:①自身呼吸消耗、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和热能;②流向下一营养级;③残体、粪便等 被分解者分解;④未被利用。即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分解 者利用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 4、图 2 中,A 是二氧化碳,D 是生产者,B 是消费者,C 是分解者。 【解答】 图 1 中,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和输入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其中主要是生产 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由以上分析可知,第二营养级(植食动物)同化的能量为 13+3=16J/cm 2•a, 第三营养级(肉食动物)同化的能量为 13+3﹣4﹣9﹣0.6=2.4J/cm 2•a,因此,能量从该生态系统的第二营 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传递的效率为:2.4÷(14+2)×100%=15%。 在图 2 中,②过程属于捕食,此过程中碳元素主要以含碳有机物形式传递,图 1 中的肉食动物对应图 2 中 B 消费者。 每种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地与其他生物进行着信息交流,体现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信息 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的作用。 地震毁损的自然保护区内存在土壤条件和繁殖体,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 【答案】 样方法 蝗虫的种类和蝗虫的种群密度,自我调节能力(或“抵抗力稳定性”),出生率小于死亡率(或“死亡率大于出生 率”),f 镶嵌,间接 【考点】 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群落的结构 【解析】 1、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组成(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迁 入率和迁出率。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能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密度的 变化;性别比例也能影响种群密度的大小。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 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 (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 【解答】 样方法适合调查植物、昆虫卵、蚜虫、跳蝻等的种群密度。因此调查蝗虫的卵的种群密度应该用样方法。 ①由图甲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蝗虫的种类和蝗虫的种群密度。当狭翅雏蝗种群密度小于 5 只•m ﹣2时, 随狭翅雏蝗种群密度增大,牧草产量增加,说明蝗虫只有达到一定量才会导致蝗灾,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 的自我调节能力。 ②决定种群密度大小的主要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因此致使“亚洲小车蝗”种群密度发生 a→b 变化的直接 原因是出生率小于死亡率(或“死亡率大于出生率”);随农药使用次数的增多,防治效果变差;图中 f 点之后 防治效果持久而稳定,说明该点对应时间开始引入了害虫的天敌进行生物防治。 草原上不同地段分布着种类和密度不同的牧草,在水平方向上它们通常呈镶嵌分布。草原上的植被能防风固 沙、保持水土,对于缓解相邻地区的沙尘天气有一定的作用,这属于生态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 值。 【答案】 染色体 DNA EcoRI 和 PstI,DNA 连接酶 前者不可以生长,后者可以生长 第 25页 共 26页 ◎ 第 26页 共 26页 比较转基因和非转基因两种杨树的叶片细胞,转基因杨树细胞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胰蛋白酶抑制剂 的 mRNA、胰蛋白酶抑制剂 【考点】 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解析】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 PCR 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 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 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 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 DNA 是否插入目的基因﹣﹣ DNA 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 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 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解答】 利用农杆菌中的 Ti 质粒上的 T﹣DNA,就可以使目的基因插入到杨树细胞的染色体 DNA 上,使目的基因的遗 传特性得以维持稳定和表达。 为使目的基因与质粒高效重组,防止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外源 DNA 片段自身环化,最好选用两种不同的限制 酶作用于含目的基因的 DNA 和质粒,要想切割出目的基因,限制酶应该位于目的基因的两侧,又因为限制酶 PstI 和限制酶 Tih111Ⅰ分别位于标记基因 Apr 和 Ner 中,因此限制酶 PstI 和限制酶 Tih111Ⅰ不能同时使用, 因此一定需要用到限制酶 EcoRI,如果限制酶 EcoRI 和 Tih111Ⅰ同时使用,会破坏质粒中的标记基因 Ner,同 时会切除标复制原点。因此只能选用 EcoRI 和 PstI 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然后在 DNA 连接酶的作用下形成重 组质粒。 重组质粒构建过程中用 EcoR I 和 Pst I 进行切割,Pst I 会破坏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所以质粒上保留完整的标 记基因是新霉素抗性基因,所以成功导入重组质粒的细胞会表现为不抗氨苄青霉素,抗新霉素,故成功导入 重组质粒的农杆菌在含有氨苄青霉素培养基上不能生长,在含新霉素培养基上可以生长。 用转基因杨树叶片喂养某种杨树害虫,发现害虫死亡率显著增加。从分子水平比较转基因和非基因杨树的叶 片细胞的三个不同点是比较转基因和非基因两种杨树的叶片细胞,转基因杨树细胞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剂基 因、胰蛋白酶抑制剂的 mRNA、胰蛋白酶抑制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