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7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学年高一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6章第2节 地质灾害
www.ks5u.com 第二节 地质灾害 【热点链接】 2020年4月18日,位于东非高原的肯尼亚西北部发生泥石流。截至4月22日,已造成至少15人死亡、20多人失踪。此时,肯尼亚正值雨季,连日暴雨对搜救行动和当地居民生活造成很大影响。肯尼亚泥石流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提示 肯尼亚正值雨季,暴雨引发泥石流。 课程标准 学业质量标准 核心素养定位 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 水平1:能够根据资料,判断地质灾害的类型。 水平2:结合资料,举例说明主要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及危害。 水平3:能够根据资料,分析典型地区常见地质灾害的成因。 水平4:根据资料,分析地质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人地协调观:探讨地质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指导人类合理的生产生活。 综合思维:结合实例分析常见地质灾害的成因。 区域认知:根据资料判断不同地区地质灾害的类型,分析不同地区地质灾害成因的异同。 地理实践力:调查地质灾害多发区地质灾害的特点、类型及成因。 一 地震 1.基本概念 (1)地震:当积累起来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聚起来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 (2)震级:地震能量大小的指标。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震级越高,释放的 能量越大。 (3)烈度:地震破坏程度的指标。烈度越大,破坏越严重。烈度主要受到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等因素的影响。一次地震有多个烈度。 2.地震构造 3.分布:板块交界处是地震多发区 4.危害 主要危害 生产 破坏管道、道路、通信等基础设施 生活 破坏房屋建筑,危害生命、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环境 破坏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 1.判断正误。 (1)地震是岩石圈的震动。(√) (2)板块交界处地震集中。(√) 2.与地震烈度呈正相关的是( ) A.震级 B.震源深度 C.震中距 D.建筑质量 答案 A 解析 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越多,破坏性越大;震源越深,地震能量向地表传递过程中损失越多,地震破坏性越小;震中距越大,受地震影响越小;建筑质量越好,被破坏的可能性越小。 3.1976年7月28日凌晨3:42,中国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一带发生里氏7.8级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震中烈度11度。当时唐山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也是人口过百万的大城市。 简要分析1976年7月28日唐山地震伤亡严重的原因。 提示 震级高,释放的能量多;地震预报技术不成熟,不能准确预报;地震发生在夜间,居民大部分处于熟睡中;地震是突发灾害,居民逃生机会少;震中位于唐山市附近,人口集中;救援机制不健全,救援设备落后。 二 滑坡和泥石流 概念 形成条件 危害 滑坡 山地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因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类活动等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岩体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度较差 破坏或掩埋农田、道路和建筑物,堵塞河道 泥石流 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或冰雪消融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和石块的特殊洪流 地形陡峻,有丰富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流 多与山洪相伴,来势凶猛,摧毁聚落,破坏森林、农田、道路,淤塞江河等 1.判断正误。 (1)滑坡与泥石流总是相伴出现。(×) (2)滑坡可能会引起泥石流。(√) 2.我国西南地区滑坡、泥石流多发的主要原因有( ) ①火山爆发强烈 ②地壳活动强烈 ③暴雨集中 ④外力作用强烈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B 解析 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主要集中于西南地区,由于位于板块交界处,地震多发,故岩石破碎,且地势起伏大,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破坏严重,故导致滑坡、泥石流多发。 3.干旱地区有泥石流吗? 提示 有。若干旱地区气温在春季骤升,冰雪融水迅速增加,可能引发泥石流;雨季暴雨也可能造成泥石流。 主题探究 地震 北京时间2016年11月13日19时2分,新西兰南岛发生7.8级地震,余震次数超过1 500次,惠灵顿震感强烈,但未造成伤亡和房屋倒塌。地震发生后,新西兰政府敦促惠灵顿、达尼丁、基督城等地沿海的居民转移到高处或安全地带。下图为世界地震带分布图和新西兰地震位置示意图。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在图一上指出世界主要地震带,并总结世界地震带的分布规律。 (2)地震后,新西兰政府为什么督促沿海居民转移到高处? (3)为什么这次地震图二中城市震感都很强烈? (4)图二中受此次地震影响最小的城市是哪一个?为什么? [成果展示] (1)指图(略)。 地震带分布规律:世界两大地震带都分布在板块的消亡边界。 (2)预防地震引发海啸。 (3)震级高、震源浅。 (4)奥克兰。震中距远,而且与震中不在一个岛上。 1.地震的分类 (1)根据引起地球表层震动的原因不同,可以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 (2)根据震源深度的不同,可以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 2.地震的成因及分布 3.震级与烈度的区别和联系 (1)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却可以有多个烈度,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如下表所示: 震级 烈度 不同点 定义 表示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等级 地面受到影响和破坏的程度 单位 级 度 影响因素 大小与地震释放的能量有关 震级越大,烈度越大;震源越浅,烈度越大;震中距越小,烈度越大;另外还受地质构造和地面建筑物的影响 分类依据 根据释放能量的大小 根据人们的感觉,室内设施的反应,建筑及地面的破坏程度 特点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 关联性 震级是产生烈度的基础;震级也是决定烈度大小的最基本因素 (2)图示法记忆影响烈度的因素 2019年11月25日,广西百色靖西市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读某同学绘制的等震线图,完成(1)~(3)题。 (1)从震源深度看,这次地震属于( ) A.浅源地震 B.中源地震 C.深源地震 D.构造地震 (2)若甲地为震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震级a>b>c B.甲为地震烈度最高区 C.在②处比①处先感觉到地震 D.②处受到的破坏程度一定比①③大 (3)下图中,能正确反映震中距与地震震级及烈度关系的是( ) [科学思维] 地震的分析思路 类题透析 思路点拨 分类 以70千米和300千米深度为界,划分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 此次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属于浅源地震。 深源地震。 指标 震级,衡量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烈度,衡量地震破坏程度。一次地震有一个震级,有多个烈度。等震线为近同心圆。 a、b、c震级相同;甲地为震中,烈度最高;①处距离震中近,先感受到地震;破坏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无法比较。 震级相同,震级线为水平线;距震中越远,烈度越小。 [答案] (1)A (2)B (3)D 主题探究 滑坡和泥石流 材料一 “易贡藏布”也称“野共藏布”(藏语方言)、易贡河(汉语简称),即流经嘉黎县—波密县(八盖乡—易贡乡—通麦镇)的一条大河,通过易贡湖,由西北至东南,在通麦镇汇入帕隆藏布江,是雅鲁藏布江的二级支流。该流域在1902年和2000年分别发生大型滑坡、泥石流,自2000年以来,每年发生滑坡泥石流多达10余次,被称为“地质灾害博物馆”。 材料二 易贡地质灾害博物馆位置示意图。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为什么易贡河流域频繁发生大型滑坡、泥石流? (2)滑坡、泥石流可能形成哪些地质地貌景观? (3)易贡河流域滑坡、泥石流虽然严重,但造成的经济损失并不大,为什么? (4)为什么对易贡河流域滑坡、泥石流景观进行保护? [成果展示] (1)位于板块边界,地震频繁,岩石破碎;地形陡峭;植被较少;冰川融水多;地下水丰富;受地形和西南季风影响,多暴雨。 (2)滑坡遗迹、泥石流沉积地貌、堰塞湖等。 (3)地广人稀、经济落后。 (4)进行地质灾害研究;发展旅游。 1.滑坡和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影响因素 具体特点 地质构造 岩石破碎、岩层顺坡倾斜 地形坡度 坡度较大(但不超过40°) 降水特点 降水较多 地下水 丰富,岩体或土体湿度大 植被 覆盖度低 人为因素 采矿、修路、开垦等 2.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下图示意三峡库区滑坡频率(月滑坡次数占全年滑坡次数的百分比)与月均降水量关系。读图,完成(1)~(2)题。 (1)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岸滑坡几率增大,主要是因为水库水体的( ) A.流速减小 B.流速增大 C.水位涨落 D.水位稳定 (2)影响图示滑坡季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降水 B.气温 C.地形 D.人口 [科学思维] 滑坡的分析思路 类题透析 思路点拨 水库蓄水 水库蓄水后,库区的岩体承受的压力增大。 水库蓄水后,水位涨落,滑坡几率增大。 季节变化 滑坡的季节变化受气候季节变化的影响。 图示滑坡频率与降水呈正相关,主导因素为降水。 [答案] (1)C (2)A 教材活动巧点拨 [教材第109页活动] 思路点拨 1.崩塌、火灾、爆炸、水灾、海啸、滑坡、泥石流、瘟疫等。 2.地震→山崩或滑坡→堰塞湖→洪涝。 3.台风→暴雨→洪涝; 地震→海啸→洪涝→土地盐碱化; 高温→干旱→蝗灾→饥荒。 核心素养速提升 素养提升1 区域认知 北京时间2020年6月4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位于北纬35.57度,西经117.41度。读岩石圈板块示意图,完成1~3题。 1.图中表示亚欧板块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C 解析 图中甲、乙、丙、丁板块分别是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 2.此次地震发生地位于图示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A 解析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位于北美洲西海岸,处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地带,应位于图中①附近,A项正确。 3.此次地震的成因图示正确的是( ) 答案 D 解析 北美洲西海岸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的碰撞地带。 素养提升2 综合思维 近年来,黄土滑坡灾害发生频率呈现增加的趋势,据西北黄土高原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表明,降水和人类工程活动是最主要的诱发因素。下图为陕北地区1990年以来地方政府记录的黄土滑坡、崩塌按月统计结果图。据此回答1~2题。 1.造成陕北地区滑坡和崩塌数目差异的因素主要是( ) A.土质状况 B.降水差异 C.植被状况 D.人类活动 答案 A 解析 发生崩塌的斜坡坡度一般大于50°,发生滑坡的斜坡坡度一般小于50°。读图可知,陕北地区崩塌数目多于滑坡,这是因为陕北地区多为黄土,黄土具有直立性,坡度大,更易发生崩塌,A项正确。 2.导致3~4月份陕北地区崩塌数目上升的主要因素是( ) A.工程建设 B.农业灌溉 C.降水增多 D.土壤冻融 答案 D 解析 3~4月气温回升,土壤解冻,土层松动,更易发生崩塌,D项正确。 素养提升3 地理实践力 1.举例说明学校所在省级行政区主要地质灾害及分布。 2.关注新闻报道,锁定某重大地质灾害,分析其成因。 3.设计活动方案,组织灾害知识宣传。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探究点 题号 地震 1、2、3、4、5、13 滑坡和泥石流 6、7、8、9、10、11、12、14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16年上半年,台湾接连发生地震。下图显示了其中两次地震的基本信息。台湾正在致力于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该系统可以在地震发生以后,在地震波传播到某地区前,提前几秒至数十秒发出警报,以减少伤亡。读图,回答1~3题。 1.(区域认知)两次地震相比,高雄地震人员伤亡较多的原因是( ) ①震级较高 ②震源较深 ③时值深夜 ④地处山区 ⑤人口稠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答案 C 解析 读图可知,高雄地震震级较高,震源较浅,时值深夜,地处陆地,人口稠密,所以高雄地震人员伤亡较多,故C项正确。 2.(区域认知)台湾岛位于( ) A.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 答案 A 解析 台湾岛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3.(人地协调观)地震预警公布的下列信息中能够最大限度减少伤亡的是( ) A.震中位置 B.震级 C.烈度 D.预计地震到达时间 答案 D 解析 地震预警公布预计地震到达时间,人们便可以做好准备,及时躲避,能够最大限度减少伤亡,D项正确。 下表显示X、Y两地同年出现地震的有关资料。X地位于美国西部,Y地位于印度中部。读表回答4~5题。 地点 X Y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200 500 震中距(千米) 5.8 2.5 地震发生时间(地方时) 10:25 4:00 震级 7.4 7.1 死亡人数 8 1 820 4.(综合思维)从表中资料看出,下列判断不可靠的是( ) A.X地的震源深度大于Y地 B.X地地震释放的能量大于Y地 C.X、Y两地距震中远近 D.X、Y两地的地震是否属于破坏性地震 答案 A 解析 从图中的资料信息能够明确的是震级(释放的能量)、与震中的距离、有人员伤亡(受地震波的冲击)、5级以上的地震为破坏性地震。不能明确判断的是震源深度。 5.(综合思维)Y地较X地因地震死亡人数较多的原因不可能是( ) A.Y地人口密度较大 B.Y地距离震中较近 C.Y地的地震发生在夜间 D.Y地位于板块边界地带 答案 D 解析 地震产生的危害与人口密度、经济水平、离震中的距离、地震发生的时间、抗震救灾的能力等有关。X地位于板块边界地带,Y地位于印度洋板块的内部,故D项符合题意。 右图示意某高中地理研学实践小组在野外考察时拍摄到的某种类型灾害现场景观。据此完成6~7题。 6.(地理实践力)图示的灾害类型最可能是( ) A.干旱 B.泥石流 C.滑坡 D.地面沉降 答案 C 解析 图示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一些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即滑坡,C项正确。 7.(综合思维)该类型灾害( ) A.多发生在平原地区 B.多发生于我国冬季 C.成因与人类活动无关 D.发生过程具有突发性 答案 D 解析 滑坡多发生在山区;多发生于我国夏季、雨季;滑坡是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形成的,成因与人类活动有关,如破坏植被;滑坡发生过程具有突发性,D项正确。 冻融泥石流是冻土地区重要的物质运移和地貌作用过程之一。一般发生在十余度的斜坡上。当冻土层上部解冻时,融水使主要由细粒土组成的表层物质,达成饱和或过饱和状态,从而使上层土层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冻融界面向下缓慢移动,形成冻融泥石流。下图为冻融泥石流形成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 8.(综合思维)冻融泥石流与降雨泥石流相比所具有的特点是( ) A.移动速度慢 B.形成规模大 C.破坏力极强 D.多为突发性 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沿着融冻界面向下缓慢移动”可知,冻融泥石流的特点是移动速度慢,A项正确。 9.(综合思维)与冻融泥石流形成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 ) A.地形 B.降水 C.气温 D.植被 答案 C 解析 冻融泥石流形成的条件是冻土融化,气温升高冻土融化,与冻融泥石流关系最密切的是气温,C项正确。 地质灾害气象预报等级是指在某些气候条件下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3级表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小,4级表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5级表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更大。读某年9月7日我国地质灾害预报略图,完成10~12题。 10.(区域认知)我国9月7日前后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是( ) A.秦巴山区 B.横断山区 C.武夷山区 D.东北山区 答案 A 解析 根据9月7日我国地质灾害预报略图并结合我国地形分析,我国9月7日前后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是秦岭、大巴山地区。 11.(人地协调观)地质灾害预报的依据是这些地区的( ) A.天气状况 B.地质地形条件 C.大型施工活动 D.水系特征 答案 A 解析 地质灾害气象预报等级是指在某些气候条件下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故此次地质灾害预报的依据是这些地区的天气状况。 12.(综合思维)从全国看,我国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 ) A.4~9月 B.10月~次年3月 C.6~11月 D.12月~次年5月 答案 A 解析 从全国看4~9月是我国多雨月份,是我国地质灾害主要发生的月份。 二、综合题(共2小题,共52分)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随后又发生多次有感余震,其中最强烈的余震为里氏7.1级,海岸附近形成了20米高的海啸,海啸将一些渔船涌到陆地上。宫城县筑馆一处山体滑坡,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发生泄露。下表为震级、震源深度与烈度关系。 h(千米) 烈度 Ms 5 10 15 20 ≤3 5 4 3.5 3 4 6.5 5.5 5 4.5 5 8 7 6.5 6 6 9.5 8.5 8 7.5 7 11 10 9.5 9 8 12 11.5 11 10.5 (1)表中h和Ms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试分析烈度与这两个因素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烈度的因素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分) (2)日本位于________板块、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交界处,地处________地震带,地震频发。(8分) (3)简述3.11地震给日本带来的危害。(6分) 答案 (1)震源深度 震级 烈度大小与震源深度(h)呈负相关,与震级(Ms)大小呈正相关 震中距、地质条件、建筑物抗震性能等 (2)太平洋 亚欧 美洲 环太平洋 (3)诱发海啸,导致核电站发生核泄露,建筑物遭到破坏,造成道路、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损毁严重,导致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严重等。 解析 第(1)题,根据表格信息即可判断这两个要素及烈度与它们之间的关系。影响烈度的因素主要有震级、震源深度、地质条件、震中距、建筑物抗震性能等。第(2)题,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第(3)题,地震的危害从诱发次生灾害、破坏生产生活设施、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方面分析。 14.天山被称为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湿岛”,自然灾害易发。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6分) 材料一 天山山脉近东西走向,山高坡陡,地表岩石破碎。受地形条件限制,山区公路盘山而建或沿河谷分布。 材料二 天山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年降水量小于600毫米,多集中在春、夏季。其北坡受地形影响,降水主要集中在海拔1 600~3 500米的区域,一次暴雨的降水量可占全年降水量的25%~40%。 (1)指出天山北坡自然灾害类型,说明其分布特点。(12分) (2)天山北坡海拔2 500米以下有泥石流分布,判断其发生频率的高低,并说明理由。(6分) (3)分析天山北坡泥石流多发生在夏季的原因。(8分) 答案 (1)类型:洪涝灾害;泥石流灾害;塌方灾害;雪崩灾害等。 分布特点:随海拔的变化,自然灾害类型呈现有规律的变化;自然灾害类型分布分为上、中、下三个带;海拔约2 500米以下,以暴雨型洪灾、塌方和暴雨型泥石流为主;海拔约2 500~3 500米 ,以融雪型洪灾、冰川融雪型泥石流、冬季雪崩为主;海拔约3 500米以上,以夏季雪崩为主。 (2)年发生频率低;海拔约2 500米以下泥石流以暴雨型泥石流为主;一次暴雨的降水量可占年降水量的25%~40%,发生暴雨频率低。 (3)在夏季持续高温作用下,天山北坡的冰川和积雪处于强烈消融状态,会产生大量冰雪融水;天山北坡的暴雨多发生在夏季,在短时间内形成强大水流;冰雪消融或暴雨产生大量水流,顺着坡面汇入河谷及两侧丰富的松散碎石堆积物中,在重力作用下沿陡峭的河谷快速下滑,导致天山北坡泥石流多发生在夏季。 解析 第(1)题,读图即可判断自然灾害类型。天山北坡自然灾害类型分布特点为随海拔的变化,自然灾害类型呈现有规律的变化。自然灾害类型分布分为上、中、下三个带,根据高度描述其具体分布。第(2)题,天山北坡海拔2 500米以下有泥石流分布,其发生频率低,理由是海拔约2 500米以下泥石流以暴雨型泥石流为主。一次暴雨的降水量可占年降水量的25%~40%,由于该地区位于西部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暴雨发生的频率低。第(3)题,天山北坡夏季气温高,冰川和积雪融化速度快,产生大量冰雪融水;天山北坡夏季降水较多,大量水流诱发了泥石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