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学案:专题四 陆地水与海洋水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学案:专题四 陆地水与海洋水

专题四 陆地水与海洋水 一、命题分析 地球上的水是人类赖以生存比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又是地理环境中重要的组成要素,历年高考试题中均有涉及。本专题内容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即海洋水的性质和运动;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水循环以及水 二、考点精讲 ‎1.海水温度 ‎(1)海水温度变化的影响因素:海水热量的收入和支出 海水热量的收入和支出:收入主要是太阳辐射,支出主要是海水的蒸发。各个海区的热量收支基本平衡。但不同季节,各个海区收支并不平衡(夏季海区热量收入>支出,水温升高;冬季海区热量收入<支出,水温降低);低纬度海区收入大于支出,中高纬度海区支出大于收入如下图所示:‎ ‎ ‎ ‎(2)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 ‎ 同一海区,不同季节: 夏季水温高;冬季水温低(热量收支季节变化)‎ ‎①水平分 同一季节,不同海区: 高纬水温低;低纬水温高(太阳辐射虽纬度增加 布规律 而递减)‎ ‎ 同一纬度,不同海区: 暖流流经水温高;寒流流过水温低(寒暖流影响)‎ ‎ ②垂直分布规律:从表层到海面下‎1000米处,水温随深度增加而逐渐渐低,‎1000米以下几乎无变化,保持低温状态。其原因主要是海洋表层受太阳辐射影响大,在海洋深处受太阳辐射和表层热量的传导、对流影响较小 ‎2.海水盐度:单位质量(‎100克)海水中所含盐类物质(氯化钠和氯化镁)的质量。‎ ‎(1)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 ‎ ①气候因素——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气候因素,即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较低,反之较高。‎ ‎②洋流因素——同一纬度海区,有暖流经过盐度偏高;寒流经过盐度偏低。‎ ‎ ③河流径流注入因素——有大量河水汇入的海区,盐度偏低。‎ ‎ ‎ ‎ 另外,高纬度海区结、融冰量的大小(有结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高;有融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低)、海区的封闭度(海区封闭度越强,盐度会趋于更高或更低)、与附近海区海水的交换量等也能影响到海水的盐度高低。各个因素具有时空不同的变化,因此海水的盐度高低也具有时空的差异。‎ 海水盐度因素及影响表解:‎ 因素 盐度增高 盐度减低 气候 蒸发量>降水量 降水量>蒸发量 淡水汇入 无河水、冰雪融水汇入 有河水、冰雪融水汇入 洋流 暖流流经 寒流流经 融冰与结冰 结冰 融冰 ‎(2)分布规律 ‎ ‎①随纬度分布规律: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 副热带海区盐度最高的高于赤道海区盐度的原因:副热带海区气温高,蒸发大而且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沉气流为主,降水少(蒸发量>降水量);而赤道地区为赤道低气压控制,蒸发量大,但降水量更大(蒸发量<降水量=;‎ ‎②值得问题:平均值为3.5%;最大值在红海达4.1%;最小值在波罗的海不超过1%;‎ ‎③特殊分布分析:‎ ‎60°N比60°S海区盐度低的原因:北半球陆地面积大,河流水注入多;‎ 红海位于副热带,降水稀少、蒸发旺盛、陆上流入淡水少与外洋相通的水域狭窄,达4.1%‎ 波罗的海。原因:温带海洋性气候,河流有大量淡水汇入;纬度较高,蒸发小、与外洋相通的水域狭窄。不超过1%‎ ‎3.洋流成因类型 ‎(1)风海流: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是主要动力,由此形成的洋流,叫风海流 盛行风 风海流名称 低纬信风 北半球 东北信风 北赤道暖流 南半球 东南信风 南赤道暖流 中纬西风 北半球 西南风 北太平洋—阿拉斯加暖流、北大西洋暖流 南半球 西北风 西风漂流(寒流)‎ 极地东风 北半球 东北风 千岛寒流、东格陵兰寒流、拉布拉多寒流 南半球 东南风 南极环流 南亚季风 夏季 西南风 夏季洋流:海水从西向东流 冬季 东北风 冬季洋流:海水从东向西流 ‎(2)补偿流:一地海水减少,由相邻海区的海水来补充,叫补偿流(水平和垂直)‎ 南北半球的中低纬度海域的东西两侧形成以补偿因风海流流出海域的海水为主的补偿流,东侧为寒流,西侧为暖流。赤道地区形成因南北两侧西流的赤道暖流,受陆地阻挡而回流,补偿流出海区的海水,为补偿流。‎ 中低纬度海区 洋流名称 北太平洋 日本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 南太平洋 东澳大利亚暖流、秘鲁寒流 北大西洋 北大西洋暖流、加那利寒流 南大西洋 巴西暖流、本格拉寒流 南印度洋 厄加勒斯暖流、西澳大利亚寒流 (1) 密度流:温度、盐度不同,引起海水密度差异,导致海水运动,叫密度流 海峡 表层海水流向 底层海水流向 直布罗陀海峡 大西洋→地中海 地中海→大西洋 曼德海峡 印度洋→红海 红海→印度洋 霍尔木兹海峡 印度洋→波斯湾 波斯湾→印度洋 卡特加特海峡 波罗的海→北海 北海→波罗的海 土尔其海峡 黑海→地中海 地中海→黑海 ‎4. 洋流的分布和影响 ‎ (1)洋流的分布规律 ‎①南北半球的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反气旋式)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洋流如下表:‎ 海区 洋流 太平洋 北太平洋 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 南太平洋 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秘鲁寒流 大西洋 北大西洋 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加那利寒流 南大西洋 南赤道暖流、巴西暖流、西风漂流、本格拉寒流 南印度洋 南赤道暖流、厄加勒斯暖流、西风漂流、西澳大利亚寒流 ‎②北半球中高纬海区,形成逆时针方向大洋环流(气旋型)‎ ‎③北印度洋海区为季风洋流。‎ 冬季盛行东北风,海水自东向西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夏季盛行西南风,海水自西向东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④南极外围为自西向东的西风漂流。‎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气候:在高低纬度之间进行热量输送和交换,对全球热量平衡有重要意义。暖流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具有降温、减湿作用;‎ ‎ ②渔场的形成:与寒暖流交汇相关:北海道、纽芬兰、北海渔场等,与上升流有关:秘鲁渔场等;‎ ‎③海洋环境:加快了海水的净化速度,扩大了海水污染的范围;‎ ‎④航海:顺流航行速度快;逆流航行速度慢。‎ ‎5. 地下水的分类(埋藏条件):‎ 潜水 承压水 概念 埋藏在两个隔水层水间的地下水 埋藏在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地下水 示意图 河流 潜水水面示意图 隔水层 含水层 自流水盆地示意图 特点 补给来源 大气降水、地表水渗入 大气降水、地表水通过潜水补给 排泄方式 垂直排泄:蒸发 水平排泄:出露为地表水 ‎ 或泉水 补给潜水或出露成泉 运动状况 自由水面因重力作用,随地形起伏,由高处向低处渗流 运动受静压力影响,从补给区经承压区向排泄区流动 水质流量 受气候影响大,水量不稳定,易污染 埋藏深,受气候影响小,流量稳定、水质好、不易污染 合理开发及利用保护 ① 农田灌溉要有灌有排,防止土壤盐渍化(改漫灌为喷灌);‎ ② 适量开采,防止地下漏斗区,造成地面沉降;‎ ③ 及时人工回灌,填补地下漏斗区 ① 保护好补给区水源,防止水污染;‎ ‎②不应过量开采,防止承压水漏斗区的形成 ‎6.河流的补给来源:‎ 补给类型 补给特点 汛期 分布规律 我国分布 雨水 径流量随降水量多少而变化,补给量不稳定 雨季 较湿润地区 东部季风区 冰川融水 径流量随气温高低而变 夏季 高纬、高山、高原 西部高山地区 积雪融水 同上,春汛 春季 纬度较高地区 东北山区 湖泊水地下水 与河水互补,补给量稳定 全年 较普遍 普遍 备注:①河流单一补给的很少,往往是多种水源补给。(决定水位变化的因素为最主要的水源补给类型)‎ ②大气降水是河流和其他陆地水体最主要的补给。‎ ③冰川对河流和其他陆地水体的补给主要是单向补给,即以冰川融水补给河流及陆地其他水体。(固体水库)‎ ④江河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具有水源互补 关系,补给情况则取决于之间的水位高低对比。(河水和地下 水之间处地上河外,如黄河下游和长江的荆江河段)‎ ‎7.水循环 ‎ 类型 范围 水量 循环环节 对陆地淡水更新影响 海上水循环 海洋和海洋上空 最大 蒸发、凝结、降水 无 海陆间水循环 海洋和陆地之间 次之 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最重要 陆地水循环 陆地和陆地上空之间 最小 蒸发、植物蒸腾、凝结、降水 有,但较小 ‎8.水资源 ‎(1)水资源的指标:多年平均径流量。多年平均径流量=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一般降水越多地区,水循环越活跃,水资源越丰富。水资源最丰富的前六位国家: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尼、中国 ‎(2)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和对策表解 ‎ ‎ 产生原因 对策 自然原因 空间分布不均 跨流域调水 时间分布不均 修建水库 气候干旱,水资源少 节约用水 人为原因 人口剧增,工农业用水量大大增加 控制人口数量,节约用水,提高利用率 浪费严重 节约合理利用,利用市场化,加强管理 污染严重 保护水源,防治污染 ‎(3)我国水资源危机地区差异 南方地区:工业废水、农业废水、生活污水——水体富营养化;水质恶化、水资源减少;重金属元素影响水生生物及人体健康——水污染日益严重:三湖(太湖、巢湖、滇池)的治理(水质型缺水)‎ 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黄、淮、海河流域最严重)——河流断流、地面下沉、湖泊干涸土壤盐碱化,污染加剧:三河(淮河、海河、辽河)的治理(资源型缺水)‎ 西北内陆地区:水资源无序利用,上游引水过多,植被破坏——内陆河下游生态环境问题:绿洲萎缩、湖泊消失、荒漠化加剧 ‎(4)调水和跨流域调水工程 东北地区:引黑龙江水 嫩江、松花江 辽河 华北地区:引黄入晋、引滦入津、引滦入唐、引黄济青等 世界:俄罗斯、美国加州的北水南调,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等 ‎(5)南水北调:‎ ‎①背景:我国水资源南方有余,北方不足,与土地资源和人口分布不相匹配。如华北平原,耕地面积约占全国的40%,而水资源只占全国的6%左右,是我国水资源供求矛盾最突出的地区。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和城市化的发展,北方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许多河流断流、湖泊干枯,地下水过量开采,水体污染严重。遇到干旱年份,我国北方广大地区就会出现严重旱灾,粮食减产,许多城市被迫限时、限量供水,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仅靠节水和挖掘当地水资源潜力,将无法解决今后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① 南水北调工程计划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到华北和西北,实现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 工程 线路 优点 缺点 西线工程 从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调水进入黄河上游,供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用水,主要解决西北干旱缺水问题 线路短,水质优;对开发大西北及黄河上中游地区有重大意义。‎ 需筑高坝,开凿巨大隧洞,由于地质复杂,施工条件恶劣,投资巨大 中线工程 从长江支流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引水。加高水库大坝,沿京广线以西的伏牛山、太行山引水到北京,供水范围为京、津、华北地区。重点解决沿线城市用水并且兼顾农业和其他用水。‎ 地势南高北低,可以自流引水;水质较好。‎ 需新挖上千千米的输水渠道,工程量大;‎ 丹江口水库可供水量有限,对下游生态 环境、航运有一定影响;加高大坝,又 需安置大量的移民。‎ 东线工程 ‎:从长江下游扬州市江都段引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大致与其平行的河道作为主干线,通过13级抽水台阶提水‎64米到东平湖,再采用隧洞虹吸方式穿越黄河进入天津。主要解决黄淮地区东部、山东、冀东和天津的缺水问题。‎ 有京杭大运河及天然的河湖可以利用,修建较快,投资较少;靠近长江口,抽水有保障;过黄河后向北水能自流。‎ 从长江到黄河地势渐高,北上扬水耗费电量大。东线穿越淮河、海河流域下游,而京杭运河河道高程又低,受沿线城市污水排放影响严重。‎ ‎ ‎ ‎③ 实施南水北调工程,①必须坚持开源节流并重、节水优先的原则,大力开展节约用水;②要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③必须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保护。在规划和实施南水北调工程中,必须十分重视调水对调水区、受水区及沿线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必须加强科学研究,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并努力把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④立足节水调整经济结构;⑤建立良好的筹资、管理、运营机制,核心是利用市场机制进行调水工程建设和用水管理。南水北调工程要建立在节水、治污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使南水北调工程成为可持续发展工程。‎ 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