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3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学霸优课》(人教版)高三大一轮复习学案:专题22考点2 产业转移
1 产业转移概述 (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2)分类 (3)目的: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追求更高利润。 2 产业转移的规律 转移主体: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转移,然后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转移。 转移方向:由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转移。 3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主要因素 ①劳动力: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② ③市场 (2)其他因素: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 4 产业转移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不同影响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改变区域地理环境 改变劳动力就业空间分布 发达国家 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升级创造条件;原主导产业被新主导产业所替代,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处于开发期和增长期阶段的产业,注重产品设计、营销 改变区域地理景观,将污染向外转移,环境质量改善 就业机会向国外转移,减少国内就业机会,导致失业人口增加 发展中国家 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发展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阶段的产业,注重产品的加工 改变区域地理景观,接受产业转移的同时也接受了环境污染 大量吸收国际产业的转移,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 注意点 1.产业转移并非只是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 产业转移主要表现为对外直接投资、设立营销网络、建厂、设立研发机构等形式,其中设立研发机构是产业转移的高级形式。同时,也存在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 2.产业转移并非只是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 产业转移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有利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但是不合理的产业转移也可能加剧欠发达地区的环境污染。 3.经济地区的划分并不是完全按照产业比重划分的 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状况来划分的,经济发达地区资金、技术、人才密集,推动经济发展的创新活动优势明显,一般第三产业比重高;经济欠发达地区往往劳动力廉价、资源优势明显,创新能力差,第三产业比重低,第一、二产业比重高。 根据典型产品在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阶段,可以把产业分为开发期(a)、增长期(b)、成熟期(c)和衰退期(d)四种发展阶段。读图一和图二,回答1~3题。 1.根据图一所示规律,发达国家重点发展的是哪一阶段的产业( ) A.a B.c C.d D.b 答案 A 解析 发达国家拥有雄厚的研发实力,且对发展中国家实行技术封锁,以独占高额附加值。 2.按图二所示,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是产品的哪一环节( ) A.设计 B.加工 C.营销 D.设计+加工 答案 B 解析 由图二可知,加工环节的附加值最低,而且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和资源。 3.按照图一和图二所示规律,发展中国家将永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发展中国家在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和发展自身工业方面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全面吸收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 B.着重发展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 C.积极引进处于成熟期的产业 D.在外国企业的帮助下学习工艺和产品开发 答案 D 解析 发展中国家只有消化和吸收先进技术,变“制造”为“创造”,才能促进本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与进步。 [考法综述] 产业转移是世界产业发展的常见现象,该考点和工业区位理论联系密切。考查内容包括产业转移的分类、影响因素、对迁出区和迁入区的影响。关键是理解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对相关区域的不同影响。 命题法 产业转移的原因 典例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 图一为长江下游部分地区略图。图二为长江江苏段岸线资源结构图。岸线资源包括港口和工业生产等所需的相关水域和陆域,一级岸线优于二级、二级优于三级。 材料二 苏州地处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分布大量的出口型组装制造企业,拥有较为完善的生产配套。在当前社会经济条件变化的背景下,部分企业面临迁移或不迁移的选择。 苏州某组装制造企业研究是否迁往安徽的方案。若迁移,其生产条件有何变化?若不迁移,其需采取什么应对措施? [解析] 对比转入地和转出地各自的区位优势是解题的关键。与苏州相比,安徽劳动力和地价成本相对较低,但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较差,配套设施不完善。若该企业还留在苏州不迁移,需要降低生产成本,则必须对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 [答案] 变化:生产成本降低;配套不完善;运输成本上升。措施: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解题法】 产业转移的分析方法 1.分析工业部门的特点和地区差异 着重分析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规律。 轻工业重工业高科技工业 (初期) (中期)(后期) 2.分析影响工业部门选择区位的因素 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主要是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资源,其次是占领当地市场,再次是利用其地价便宜的优势。 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投资建厂,则主要考虑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以及避开关税壁垒等因素。 3.分析转移方向的规律 (1)资源密集型工业由接近能源地向原料地,再向市场和交通优势地转移。如钢铁工业,一开始是接近煤炭产区,即接近能源产地,随着技术的发展,耗能的下降,钢铁工业的主导因素由原来的能源为主变为原料为主,工业区位倾向于铁矿石产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市场对工业区位影响力加强,钢铁工业区位又倾向于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的沿海地区,如日本的钢铁工业、我国的宝山钢铁总厂。钢铁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从能源—原料—交通、市场的变化,导致钢铁工业的区位不断发生空间上的转移。 (2)劳动密集型工业都是转向劳动力数量较多、工资较低的地区。 (3)严重污染工业由发达国家或地区转向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 4.分析生产要素流动的规律 由发达地区流入到欠发达地区的主要是资金和技术。 由欠发达地区流入到发达地区的一般是劳动力和原料。 1994年1月1日,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下图示意相关国家和地区占美国进口服装份额(%)的变化。据此完成1~2题。 1.据图示信息推测,1981~2000年间,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韩国的服装业( ) A.自主品牌越来越多 B.原材料越来越短缺 C.人力成本不断上升 D.设计能力不断下降 答案 C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1981~2000年间,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韩国的服装业占美国进口服装份额逐渐下降。服装工业属于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和美国相比,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韩国劳动力成本较低,因此成为美国主要的服装进口地,随着上述地区劳动力成本(人力成本)的上升,美国进口服装逐渐转向其他地区。 2.1995~2000年,墨西哥向美国出口更多服装的主要原因是( ) A.距离美国近 B.通关税率低 C.生产成本低 D.生产技术高 答案 B 解析 和美国相比,墨西哥劳动力成本较低。1994年1月1日,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墨西哥向美国出口产品的通关税率大幅度降低,导致其后墨西哥向美国出口服装逐渐增多。 一些跨国企业通过在国际互联网上发布订单的方式,将产品的制造环节转移给承接订单的企业。下图示意其一般模式。在该模式中,制造工厂的国际转移速度较快。据此完成3~5题。 3.在图示模式中( ) A.发单企业集中在亚洲 B.接单企业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 C.产品全部在接单企业的工厂制造 D.利润随订单流向逐级递减 答案 D 解析 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中,发单企业多为发达国家,而接单企业多分布在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亚洲除日本外皆是发展中国家,故A、B错。从图中可以看出产品除了在接单企业工厂制造外,还有其他工厂,故C错。利润随订单流向在逐级递减,D正确。 4.从事下列产业的跨国企业,适于采用图示模式的是( ) A.普通服装制造 B.汽车制造 C.金属冶炼 D.甘蔗制糖 答案 A 解析 金属冶炼接近能源(和原料),甘蔗制糖指向原料,都布局比较稳定,不适合采取跨国生产模式,C、D错;汽车制造跨国分工,精密零部件因技术含量高而一般在发达国家专门化生产,分布比较稳定,B错;只有普通服装制造业技术含量不高,多在劳动力廉价区域代工,制造工厂因追逐廉价劳动力而国际性转移速度较快,符合图示模式,A正确。 5.在图示模式中,导致制造工厂国际转移速度较快的主要因素是( ) A.原材料价格 B.交通条件 C.工人工资 D.市场 答案 C 解析 通过分析,判断该类企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向劳动力丰富且廉价的发展中国家快速转移,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 下图示意我国某家电公司全球化发展的四个阶段。读图,完成6~7题。 6.该公司在Ⅰ、Ⅱ阶段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 A.降低生产成本 B.建立品牌形象 C.降低运输成本 D.开拓国际市场 答案 D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Ⅰ、Ⅱ阶段该公司主要是使产品走向国外,扩大国际市场。 7.该公司在国外建立生产基地,可以( ) A.利用当地廉价劳动力 B.利用当地丰富的原料 C.降低成本,便于产品销售 D.实现全球分散经营 答案 C 解析 在国外建立生产基地从而降低运输成本,同时能灵活地把握市场信息,便于产品的销售。 8.珠江是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诸多河流的总称。西江、北江、东江等河流在珠江三角洲形成“三江汇集、八口入海”的水系特征。位于珠江干流西江沿岸的梧州市,是广西承接区外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材料一 珠江流域示意图(下图)。 材料二 2006~2009年梧州市主要新增企业所属行业统计图(下图)。 (1)2006~2009年梧州市主要新增企业大多属于________密集型产业和________密集型产业,新增企业数量最多的行业是________。 (2)有人建议将位于珠江三角洲的某大型造纸厂迁移至梧州市,有人则认为不合适。推断后者认为不合适的理由。 答案 (1)劳动力 资源 建材加工 (2)梧州位于珠江上游,造纸厂会影响下游干流的水质;梧州相比珠三角,消费市场小;梧州交通条件较珠三角差;发展造纸需要大量木材,大量砍伐会加剧地区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 解析 (1)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读图可知,梧州市新增企业大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新增企业数量最多的行业是建材加工。(2)本题考查产业转移。产业转移的影响主要从转入地和转出地的差异及产业本身特点两方面进行分析。珠三角和梧州相比,其市场、劳动力、交通等区位因素差别大;其次造纸业污染比较大。本题难度中等,注意表述的规范性。 美国某州盛产蔬菜和水果,该州通过“北水南调”工程和“水银行”(调剂州内水资源余缺的管理机构)运作,较好地解决了州内水资源供需矛盾。下图为该州“北水南调”工程示意图,下表为该州“水银行”交易统计表。完成(1)~(2)题。 年份 “水银行”买入 “水银行”卖出 价格(美元/m3) 水量(亿m3) 价格(美元/m3) 水量(亿m3) 1991 0.10 10.12 0.14 8.15 1992 0.04 2.34 0.06 1.97 1993 0 0 1994 0.04 2.72 0.06 2.09 (1)该州实施“北水南调”的地理背景是( ) ①自北向南地势逐渐升高 ②北部地区湿润多雨 ③农业用地多集中在中部和南部 ④中部和南部聚落较密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993年该州“水银行”没有运作,是因为当年中南部地区( ) A.节水技术改进,用水效率提高 B.产业结构调整,用水量减少 C.水价过高,需水方难以承受 D.降水量增加,水资源充足 [错答] (1)C (2)B [错因分析] 第(1)题,学生易错误地认为该州“自北向南地势逐渐升高”,原因是该州中部地区有河流大致向北流。学生忽视了调水线路走向这一信息,调水线路一般要利用地势自流,这样调水成本低。另外该州北部地区有河流是流向南的,据此也可以判断该州“自北向南地势逐渐升高”是错误的。第(2)题,学生容易片面地从人为因素方面考虑,而忽视自然因素的影响。 [正答] (1)B (2)D [解析] (1)读“北水南调”工程示意图可知,图中调水线路河水由北向南流,说明地势并非自北向南逐渐升高;根据该州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可知,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湿润多雨;该地区中部和南部聚落较密集;中部和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光热充足,所以农业用地多集中在中部和南部。选B。(2)读“水银行”交易统计表可知,1993年该州“水银行”没有运作,这是因为当年中南部地区降水量增加,水资源充足;因为只有一年“水银行”没有运作,所以不可能是因为节水技术改进,用水效率提高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用水量减少;水价相对较低。选D。 [心得体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