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第五次模拟测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第五次模拟测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福州一中2020届高三文科综合模拟测试五 第I卷 一、选择题 常说“热在三伏”,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总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明代有《夏九九歌》:“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拭汗如出浴……”。‎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三伏是一年中最热时节的原因主要是 ( )‎ ‎①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 ②地面辐射量达到最高 ‎③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气流下沉增温 ④全年日照时间最长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 下列最能切实感受“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的地区是 ( )‎ A. 云贵高原 B. 长江中下游平原 C. 松嫩平原 D. 青藏地区 ‎【答案】1. C 2. B ‎【解析】‎ ‎【1题详解】‎ 据材料分析,在我国,三伏天大致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一年中我国大部分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在夏至时达到最大,日照时间也最长,但地面辐射量在7月才达到最高,①④错误,②正确;加上我国大部分地区此时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增温强烈,气温达到最高,③正确。C正确,A、B、D项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云贵高原和青藏地区由于海拔相对较高,因此夏季气温较低,在三伏天气候较凉爽,故A、D项错误;长江中下游平原7、8月正在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且地面辐射强,会出现高温伏旱天气,B正确;松嫩平原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纬度高,而副热带高压脊线7、8月维持在30°N~35°N位置,松嫩平原不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C错误。故选B。‎ 下图为“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 12 -‎ ‎3. 甲地的自然带是 A. 温带草原带 B. 亚寒带针叶林带 C.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4. 北半球不同大陆的西岸,甲自然带向内陆深入程度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地形 B. 洋流性质 C. 大气环流 D. 海陆位置 ‎【答案】3. C 4. A ‎【解析】‎ ‎【3题详解】‎ 图中显示,甲地位于40°~60°大陆西岸,终年盛行温暖湿润的西风,形成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一般形成温带落叶阔叶林带,选项C正确。温带草原带应位于温带内陆地区,与图中甲位置不符,A错误。亚寒带针叶林带应分布在60°~70°N之间,与图中甲位置不符,B错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应位于30°~40°大陆西岸,与图中甲位置不符,D错误。‎ ‎【4题详解】‎ 甲自然带主要在西风影响形成 - 12 -‎ ‎,该纬度的北半球大陆只有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亚欧大陆的西岸以平原为主,西风影响范围大,导致该自然带向内陆深入较深,而北美大陆的西岸高大山脉逼近海岸,西风受到阻挡,影响范围小,导致该自然带仅分布在海岸线附近,因此甲自然带向内陆深入程度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选项A符合题意。两地洋流性质为以暖流为主,排除B。两地均全年受西风影响,大气环流相似,排除C。两地均位于大陆西海岸,海陆位置相似,排除D。‎ 下图为自然界外力作用的五种表现形式相互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 甲作用形成的岩石有 ‎①黄土 ②板岩 ③砂岩 ④花岗岩 ⑤页岩 ⑥流纹岩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⑤ D. ④⑥‎ ‎6. 下列地貌景观的形成与上图中外力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A. ①-乙 B. ②-丙 C. ③-甲 D. ④-丁 ‎【答案】5. C 6. A ‎【解析】‎ ‎【5题详解】‎ - 12 -‎ 读图可知,侵蚀产物会被搬运,则丙为搬运,同时被搬运的还有风化产物,则乙表示风化,物质搬运到低处会被沉积,因此丁为沉积,沉积到一定厚度,在地壳深处会固结成岩,则甲为固结成岩作用。由此判断甲作用形成的岩石是沉积岩。黄土,还没有固结成岩,①错误。板岩为变质岩,由变质形成,不由固结成岩作用直接形成,②错误。砂岩为沉积岩,符合题意,③正确。花岗岩属岩浆岩,不由固结成岩作用形成,④错误。页岩为沉积岩,⑤正确,流纹岩为岩浆岩,不由固结成岩作用形成,⑥错误。综上所述,选项C符合题意,排除A、B、D。‎ ‎【6题详解】‎ 根据上题判断可知,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固结成岩作用、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图①表示岩石从中间破裂,应为风化作用导致,A正确。图②表示冲积扇,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B错误。图③表示沙丘,由风力沉积作用形成,C错误。图④表示河谷地貌,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D错误。‎ 自1976年黄河入海口由西河口人工改道到清水沟以来,巨量的泥沙输入,在近岸浅水区淤积出新的三角洲舌状体,废弃的三角洲海岸出现退缩,由于河道的迁移和水沙输入量的变化,水下三角洲的淤、蚀经常会发生。下图为某时段黄河水下三角洲泥沙沉积量变化图和入海口清水沟泥沙方位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 ‎ ‎7. 下列关于黄河水下三角洲说法,正确的是 ( )‎ A. 9米水深处泥沙沉积最多 B. 19米水深处达到冲淤平衡 C. 泥沙沉积随着水深一直增大 D. 入海口处先侵蚀后沉积 ‎8. 关于黄河三角洲的淤、蚀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东南方以侵蚀为主 B. 北及西北方侵蚀为主 C. 东北方淤积量约占10% D. 三角洲各方向都以沉积为主 ‎【答案】7. B 8. B ‎【解析】‎ ‎【7题详解】‎ 据左图可知,10米水深处泥沙沉积量最大,A错误;19米水深处泥沙沉积量为0,达到冲淤平衡,B正确;泥沙沉积量随着水深先减少,后增大,再减少,C错误;随着水深加深,泥沙沉积量减少,入海口处先沉积后侵蚀,D错误。故选B。‎ ‎【8题详解】‎ - 12 -‎ 读图可知,东南方单位面积泥沙沉积量为正值,以沉积为主,A错误;图中只给出了三角洲各方位单位面积沉积量,并未给出对应的面积,所以无法得知各方位具体的淤积量所占比重,C错误;三角洲北及西北方单位面积泥沙沉积量为负值,以侵蚀为主,B正确,D项错误。‎ 下表为2015年我国三个省(市、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9. 2015年北京市高速公路新增里程最少,主要原因是 A. 经济增长缓慢 B. 交通网络完善 C. 自然灾害多发 D. 减少占用耕地 ‎10. 与浙江相比,内蒙古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较长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城市间距 ②经济水平 ③省区面积 ④河网密度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9. B 10. C ‎【解析】‎ ‎【9题详解】‎ ‎2015年北京市高速公路新增里程最少,北京市经济增长速度不会低于内蒙古和浙江,因此经济增长速度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北京市目前路网密度较高,各类交通网络完善,对新增高速公路需求量不大,选项B正确。北京市自然灾害发生频率与内蒙古、浙江差别不大,且自然灾害不是影响交通的主要因素,排除C。减少占用耕地,是三省市区交通建设共同考虑的因素,不是2015年北京市高速公路新增里程最少的主要原因,排除D。‎ ‎【10题详解】‎ 与浙江相比,内蒙古城市间距大,需要修建的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较长,①符合题意。与浙江相比,内蒙古经济水平较低,对交通需求量较小,②不符合题意。内蒙古面积大,范围广,导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长,③符合题意。虽然浙江的河网密度大,但高速公路的密度也大于内蒙古,因此河网密度不是影响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的主要影响因素,④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选项C符合题意,排除A、B、D。‎ - 12 -‎ ‎【点睛】内蒙古自治区的面积约118.3万平方公里,2015年高速公路密度约为42千米/万平方千米;浙江省的面积约10.55万平方千米,2015年高速公路密度约为373千米/万平方千米。‎ ‎11.下图是1960-2015年我国儿童(0-14岁)数量及占比变化图。完成问题。‎ 下列时段,有关我国人口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A 1965-1970年儿童比重上升,人口容量减小 B. 1975-1980年儿童比重下降,总人口减少 C. 1990-1995年儿童比重下降,劳动力增加 D. 2010-2015年儿童比重上升,人口增速提升 ‎【答案】C ‎【解析】‎ ‎【详解】图中显示,1965~1970年儿童比重上略有下降,人口容量与资源、科技、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有关,与人口数量无关,A错误。图中显示,1975~1980年儿童比重下降,利用1975年和1980年的儿童数量和比例计算出总人口数量,数量显示,总人口增加,B错误。图中显示,1990~1995年儿童比重是下降的;但70年代时少年儿童比重上升较快,则到1990~1995年劳动力必然会增加,C正确。图中显示,2010~2015年儿童比重略有下降,说明人口增速在下降,D错误。‎ 第Ⅱ卷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L河一年四季均清澈见底,掩映在绿树红花中,似项链般点缀着M城。B海峡一年中只有两个多月风平浪静,是游泳爱好者横渡海峡的最佳季节。‎ - 12 -‎ ‎(1)分析L河一年流量平稳、四季清澈见底的自然原因。‎ ‎(2)N城气温较M城高,试分析原因。‎ ‎(3)判断游泳爱好者横渡B海峡的最佳季节,并说明判断理由。‎ ‎【答案】(1)①流域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均匀,径流季节变化小;②流域面积小,径流量小,水浅;③最冷月均温高于0℃,无结冰期;④地势平缓,落差小,流速缓慢;⑤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小。‎ ‎(2)①N城纬度位置较低;②东面有东澳大利亚暖流流经,起增温作用;③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受夏季风影响大;④大分水岭东侧处冬季风背风地带,受冬季风影响较小。‎ ‎(3)南半球夏季。理由:夏季受南移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风浪小。夏季太阳高度大,海水吸收太阳辐射多,水温较高。‎ ‎【解析】‎ ‎【详解】(1)该题实际考查L河水文特征(流量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小)的成因。河流水文特征与该地气候(温度、降水)、地形、植被覆盖等自然因素有关。从右图气候类型资料图中可以看出:该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降水季节变化小;最冷月气温大于0°,无冰期,无断流;故流量稳定,季节变化小。从左图中可以看出流域面积小,河水浅;流经地区地势落差小,流速平稳,同时推测该地植被覆盖率高,故含沙量小,河流四季清澈见底。‎ ‎(2)气温的影响因素包括:纬度、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因素。从图中可以看出:N城纬度较低,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接受太阳辐射较多;N地位于30°附近大陆东岸,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受夏季风影响大;N地位于大分水岭东部,西侧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作用;N地东侧为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作用明显。‎ - 12 -‎ ‎(3)游泳应选择水温较高,风浪较小的季节。夏季时,白昼时间长,正午太阳高度角大,故水温较高;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风浪大,故选择在夏季,因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气流下沉,风浪小。‎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粤港澳大湾区以珠江口为核心,由广州、佛山、深圳等9个城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下图)。“十三五”期间,广东重点打造辐射国内外的综合交通体系,通过地铁、轨道交通、城际列车、高速公路、高铁、航空、水运等多种方式,实现广州与珠三角各市1小时通达,珠三角与粤东、粤西、粤北各市陆路2小时通达,与周边省会城市陆路3小时通达。近年来,珠江三角洲的化工、玩具和电子装配等工业向粤东、粤西和粤北一带转移。‎ ‎(1)说明珠三角地区传统工业向粤东、粤西、粤北等区域转移的主要原因。‎ ‎(2)推测传统工业转入M县对当地城市化进程和环境质量的影响。‎ ‎(3)简述珠港澳大桥等交通线路的建设对珠三角区域发展的积极影响。‎ ‎【答案】(1)珠三角地区劳动力价格上涨;地价上涨;环境污染治理费用增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2)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变,工业转入加快城镇新区的建设,促进城镇规模扩大和数量增多,加速M县城市化进程;农业比重降低有利于生态退耕,减轻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传统工业规模的扩大会造成环境质量的下降。‎ ‎(3)交通方式多样化发展与布局,形成了区域综合交通网;交通线路不断拓展,区域联系更为密切;完善的交通运输条件,有利于区域分工与合作;便捷的交通运输网,利于物流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解析】‎ ‎【分析】‎ 本以考查产业转移的影响和交通建设的影响。‎ - 12 -‎ ‎【详解】(1)珠三角经过对外开放几十年的发展,经济水平大幅度提高,劳动力工资大幅度提升,导致劳动力价格上涨和地价上涨;随着工业的发展,企业增加,导致环境污染加重,污染治理和控制费用增多;随着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原有传统产业向外转移,为新产业腾出空间。‎ ‎(2)城市化过程应从产业、人口、城市规模角度分析,根据实际可知,传统产业多为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珠三角传统工业向粤东、粤北、粤西等区域转移,能吸引产业转入区的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变,促进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工业转入促进大量外地劳动力迁入,利于加快迁入区的城镇工业新区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城镇规模扩大和数量增多,加速M县城市化进程;大量劳动力迁入,有可能导致管理难度加大,产生社会问题。对于环境来说,农业比重降低有利于促进生态退耕,利于治理环境,减轻水土流失;但传统工业规模的扩大一旦处理不当,极易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会造成环境质量的下降。‎ ‎(3)区域经济发展以交通建设为突破口,通过改进交通加强区域联系,促进区域发展。结合本题的设问及试题材料,可以从以下方面分析。首先交通自身方面表现为运输方式的多元化,可构建综合交通网;其次便捷的交通网可以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费用,节省生产成本;而且交通的改善,能加强区域联系,促进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合理分工与合作。‎ ‎14.【旅游地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团骑旅游是以山地自行车为交通工具、以5—10人为骑行团队、以古村田园和低丘山野为目的地的一种户外旅游方式。这种旅行方式经济、实惠、无污染、灵活性强,易于沿途观赏古村民情、田园风光、山野风貌,也易于增强野外团队精神。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单位:米),2016年。当地高三学生相约高考结束后前往图示区域进行团骑旅游。 ‎ - 12 -‎ 分析该地区吸引高中学生团骑旅游的有利条件和该时段在该地区团骑旅游应注意的问题。‎ ‎【答案】有利条件:山丘、陡崖、河流、观景亭、古村庄等旅游资源丰富;有地方公路及景区路线,配套设施完善,骑行交通便利。应注意的问题: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6.7月份正值雨季,易遭遇暴雨、山洪、台风等气象灾害;地处丘陵地区,易遭遇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沿途坡度大,弯道较多,下坡车速难以控制,骑行难度大。‎ ‎【解析】‎ ‎【分析】‎ 考查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旅游注意的问题。‎ ‎【详解】‎ 吸引团骑旅游的有利条件分析首先结合该地旅游资源丰富的特点;再分析利于发展该项旅游的相关的区域环境条件,读材料及结合图例可知,该地配套设施完善及骑行交通便利,有观景亭、村庄、景区路线等为骑行提供便利条件。注意的问题主要从气候灾害、地质灾害、骑车安全等方面提出建议。‎ ‎15.[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有1 061 km的长江岸线,是拥有长江干线最长的省份,调查显示,截至2018年4月,湖北省共有化工企业1 021家。其中,沿江1 km范围内化工企业约有105家,沿江1~15 km范围内化工企业约有45家。长江沿线化工企业数量较多,技术水平不高,污染物排放量较大,“化工围江”问题突出。‎ 说明湖北省治理“化工围江”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加快传统产业和重点行业转型升级;搬迁距离长江近,排污量大的化工企业;提升化工企业的科技水平,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实现达标排放;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严惩违规排放行为等。‎ ‎【解析】‎ ‎【分析】‎ 分析湖北省治理“化工围江”同题应采取的措施要结合材料,明确存在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解答本题要从沿江污染企业治理、企业转型升级、技术投入、清洁生产、污水处理及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污染物排放。‎ - 12 -‎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沿江化工企业众多,技术水平不高,污染物排放量较大。所以首先要加快传统产业和重点行业转型升级;搬迁沿江1-15km范围内排污量大的化工企业;其次是加大科技投入,发展循环经济,实现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完善污水处理措施,实现达标排放;同时要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严惩违规行为等。‎ - 12 -‎ - 12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