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3 发布 |
- 37.5 KB |
- 3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高考政治(江苏专用)一轮课件:专题一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与分配制度
第一部分 经济生活 专题一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与分配制度 政治 江苏省专用 考点一 生产与消费 1.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第一,生产决定消费的① 对象 。第二,生产决定消 费的方式。第三,生产决定消费的② 质量和水平 。第四,生产为消费创 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第一,消费是生产的③ 目的 。第二, 消费调节生产。第三,消费是生产的④ 动力 。第四,消费为生产创造出 新的劳动力。 思考:“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与“消费是生产的动力”的区别是什么? 考点 清单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性质 决定作用 反作用 表现 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商 品价格以促进消费 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改进商品性能,促进消费 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生产发展有助于增加人们的收 入、提高消费水平 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结果 消费水平提高,生活条件改善 生产发展,经济增长 提示: 2.发展生产的意义 (1)发展生产的意义:第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 基础。第二,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⑤ 社会主义 的本质要求。 (2)怎样大力发展生产力:第一,以⑥ 经济建设 为中心,坚定不移把发展 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第二,全面提高⑦ 劳动者的素质 ,包括思 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第三,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 推动⑧ 科技进步和创新 。第四,全面深化⑨ 改革 。通过全面深化 改革,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充分发挥社会 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考点二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 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的基本经 济制度。 1.公有制为主体 (1)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 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① 集体成分 。 (2)公有制经济的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② 根本经济特征 , 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居③ 主体 地位。 思考:如何判断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具体成分的性质? 提示: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与集体成分属于公有制经济,非国有成 分与集体成分属于非公有制经济。 2.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 (1)国有经济:指由社会全体④ 劳动者 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以国家所有 的形式存在)的公有制形式。 (2)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⑤ 支柱 。它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 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⑥ 控制力 上。 思考:如何理解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提示:这里强调的是公有资产而不是国有资产,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 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3.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⑦ 私营经济 和外资经济等。 (2)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⑧ 市场经济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3)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 必然性: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合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⑨ 多层次 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 的本质要求。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⑩ 生产力 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 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考点三 我国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生产决定分配 生产决定分配,① 生产资料所有制 决定分配方式。 思考: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决定分配方式的根本原因吗? 提示:生产力水平是决定分配方式的根本原因。 2.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1)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② 公有制 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 基本原则。 (2)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③ 生产资料公有制 是实行按劳分配 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④ 发展水平 ,是实行按劳分配 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⑤ 性质和特点 ,是实行按劳分 配的直接原因。 (3)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和⑥ 创造性 ,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按劳分配作为⑦ 社会主义性质 的分配制度,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思考: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方式都是按劳分配吗? 提示:公有制经济中也存在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现象。 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完善按要素分配的 体制机制,让劳动、⑧ 资本 、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思考:按劳分配与按劳动要素分配一样吗? 提示:按劳分配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动要素分配存在于非公有制经济 中。 4.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 (1)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⑨ 相对平等 ,即 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 求,是实现⑩ 共同富裕 的体现。 (3)怎样才能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第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提高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是 实现公平分配的根本途径。 第二,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 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 第三,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 长的同时实现 居民收入 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 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第四,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 考点四 效率与公平 1.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效率,指经济活动中① 产出 与投入的比率,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 度。效率提高意味着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收入分配公平,要求 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它们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存在矛盾。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② 一致性 。一方面,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③ 保证 。 2.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 (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④ 兼顾 效率与公 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2)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收入悬殊;既要落实分配 政策,也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 富帮后富,朝着实现全体人民⑤ 共同富裕 不断迈进。 思考:为什么“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说法是错误的? 提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 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考点一 生产与消费 1.准确把握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的表现 知能拓展 (2)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的表现 表现 侧重点 举例 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强调消费对生产的促 进作用 投资、出口、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 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 级起着导向作用 强调消费对生产的调 节作用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产品结构升级换代 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强调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居民的健康休闲热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 的劳动力 强调消费对生产要素中劳动力要素的影响 消费提高劳动者的各方面素质,促进劳动力的再生产 2.判断“是生产决定消费,还是消费反作用于生产”的方法 (1)找出试题中代表“生产”的关键信息,如“投入生产(运营)”“停止生 产”“某种产业应运而生”“某种产业迅速发展”“某种产品推出新功 能”“研发某产品”等。 (2)找出试题中代表“消费”的关键信息,如“某种产品广泛使用”“低碳 消费”“网购”“团购”等。 (3)首先把相关的关键信息联系起来;然后判断是生产决定消费,还是消费 反作用于生产。 3.扩大内需的原因与措施 (1)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原因,除了考虑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这一知识点 外,还要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等知识点相联系。具 体来讲应把握以下几点: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扩大消费需求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 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 出现和成长。扩大消费需求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增强消 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③扩大消费需求有利于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 生活需要。 环节 措施 生产 ①生产决定消费,国家要促进生产发展,提供更多消费产品。②企业要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③国家要通过财政和税收政策,促进消费的增长 分配 ①大力发展生产力,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提高居民当前收入水平。②政府要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消费信心。③政府要完善分配制度,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④政府要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增强其消费能力 交换 政府要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稳定物价水平 (2)从社会再生产的环节角度理解扩大消费的措施 考点二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比较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与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2.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实现形式: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 于国有资本增强控制力、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 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根本原因: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 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 (3)重要意义: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 (4)要求:两个“毫不动摇”。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 公有制经济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 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注意 明确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1)在功能定位上,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 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2)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上,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 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公有制占主体地位。 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 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 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 (3)在市场竞争中,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地位是平等的,都是平等的 市场主体。 (4)在政策待遇上,国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 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 考点三 我国的分配制度 1.比较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 按劳分配 按要素分配 区别 适用范围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现 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地位 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是我国分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联系 ①均由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和客观经济条件决定 ②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类别 对应形式 是否属于劳动收入 按资本要素分配 储蓄存款利息、股息或股票转 让所得、债券的利息、私营企 业主生产经营取得的税后利润 否 按土地要素分配 是指凭借土地取得的收入,包括 出租房屋获得的租金、农民转 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 2.比较按要素分配的具体形式 按管理要素分配 企业管理人员凭借管理才能和 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 配的方式 是 按劳动要素分配 在私营、外资企业中劳动者获 得的工资、奖金、津贴收入 按信息要素分配 提供市场信息、管理方案而获 得的收入 按技术要素分配 技术入股、技术转让、专利使 用的收入 要具体 分析 考点四 效率与公平 1.区分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1)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直接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生产部门进行的,企 业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初次分配的主体。物质生产部门创造的国民收 入经初次分配分解为三部分:一部分以税收形式上缴国家,形成国家集中的 财政收入,由国家统筹安排,在全社会范围内使用;一部分以企业基金或农 村集体经济基金的形式留给企业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由企业或农村集体 经济组织支配,用于发展生产、集体福利、职工奖励等;一部分以工资形式 分配给劳动者个人,由劳动者个人支配和使用。 (2)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是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由政府对国家集中的财政收 入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再分配,即政府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主要通过税 收、财政支出、转移支付等形式调节物质生产部门与非物质生产部门之 间、城乡之间、地域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关系,以保障国家机器的 正常运转、保障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水平。如 科教文卫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等都是通过国 民收入的再分配来实现的。 国民收入的分配过程可以用下图表示(以企业创造的国民收入为例): 2.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与措施 (1)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 关于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可以从消费的反作用、收入分配、公平对效率 的作用等角度加以归纳整合: 角度 意义 消费的反作用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收入分配 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公平对效率的作用 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实现公平,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发展 知识角度 具体措施 效率与公 平的关系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所以维护公平的根本措施在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把蛋糕做大) 分配 制度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初次 分配 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 (2)维护收入分配公平的具体措施 再分配 ①分配调节机制:加大分配调节力度,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 ②分配政策: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③要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注意 认识我国的收入差距及其现状 收入差距的表现 国家宏观政策 区域收入差距,主要指东西部收入差距 统筹区域发展 行业收入差距,主要指垄断行业收入过高 加强对垄断行业的改革 城乡收入差距 统筹城乡发展 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过低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加大财政对保障人民生活的 支出力度,由“国富”向“民富”转变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过低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 机制 议题1 混合所有制改革 生活情境 2016年9月,中国联通启动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这是中国联通 的重大历史战略机遇。某班同学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以下信息: 联通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是首例中央国有企业层面的混改。混改后,联通 集团对中国联通的持股比例从原来的63.7%降到36.7%,仍是大股东但不再 处于绝对控股地位,腾讯、百度等民企成为新的战略投资者;新成立的董事 会吸收民营企业代表参与企业经营决策,优化了经营管理机制;中国联通向 7000余名核心员工授予占总股比2.7%的股票,调动了最核心要素的积极 性;联通与新的战略投资者在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开展战略合作,培育了 实践探究 创新发展新动能。国企民企以混改“联姻” , 改出了国有资本、非公有资 本融合发展的新优势。 数据显示,自推行混改以来,中国联通2018年1—9月,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00亿元,增幅从2015年的-5.3%扭转为6.5%;盈利能力大幅改善,利润总额为105.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5.9%;产业互联网收入同比增长35.7%。 探究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联通是如何通过混改实 现凤凰涅槃的。 知识链接 公有制及其主体地位、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企业的经 营与发展。 探究路径 本议题要求学生在相关信息的基础上 , 有针对性地调动学科知 识 , 做出正确的判断与推理。设问要求运用 《 经济生活 》 知识 , 说明联通是 如何通过混改实现凤凰涅槃的。解答时需要找出联通混改的具体做法 , 再 将这些做法与教材知识相结合。解题思路是材料中的做法 + 教材知识 + 这 种做法起到的作用。 参考答案 ①通过资本融合 , 扩大国有资本的控制力、竞争力、影响力 , 增 强企业实力;实现不同所有制资本之间取长补短,相互促进。②通过调整企 业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和加强科学管理。③通过分配激励机制 改革,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企业活力。④通过技术合作,提高企业自主 创新能力。 议题2 “减税降费”所带来的影响 生活情境 材料一 基尼系数是1943年美国经济学家阿尔伯特·赫希曼根 据洛伦兹曲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基尼系数的比例 数值在0和1之间,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 个重要指标。据悉,2013年中国基尼系数为0.473。(注:2000年中国基尼系 数为0.412) 材料二 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家实施了全面推行营改增等内容的 降税减负政策,截至2018年1月,我国自2012年开始实施的营改增已累计减 税近2万亿元。2018年3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进一步为企业 降税减负,全年要再为企业和个人减税8000亿元。 探究问题 有人认为 , 依靠政府减税就能解决我国收入分配不公平的问题。请你运用 《 经济生活 》 的知识 , 谈谈对该观点的认识。 知识链接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等。 探究路径 本议题以我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变化情况、国家减税降费为 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学生对影响 财政收入的因素、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着重考 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参考答案 ①分配政策是影响居民收入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社会财富总 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 收入。因此,政府减税有利于解决我国收入分配失衡问题。题中观点有一 定的合理性。②要解决收入分配失衡问题还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解决收入分配失衡问题提供重要的 制度保证。③增加居民收入,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 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 高。 ④要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 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⑤要履行好 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例 [2017天津文综,12(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指出,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发展空间十分广阔,要积极推进养老服务 业制度、标准、设施、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相关规划和扶持政策。 材料 创新思维 图1 图2 解读材料中的经济信息。(5分) 答案 (5分)①2011—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和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 重呈持续增长态势。 ②老年人在家政服务等领域的消费需求会促使养老服务业的产生。 ③持续增长的老年人口会产生巨大的老年消费需求,促进养老服务业的产 生和发展。 试题特点 本题极具创新性。试题情境贴近生活,注重考查学生对材料信 息的读取能力,在分析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凸显图文结合的价值。 探究路径 本题以我国养老服务业为情境,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逻 辑推理能力。发散思维能力体现为对图1和图2信息的描述、概括,逻辑推 理能力体现为从图1和图2的内在联系出发,调动和运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等相关知识,进行深入分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