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民版专题五课题十八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学案
课题十八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走向联合的欧洲 (1)原因 现实原因 世界政治经济中心地位的丧失 外部原因 美苏争霸的影响 直接原因 法德的和解 根本原因 经济发展的需要 思想原因 源远流长的欧洲统一思想 (2)过程 ①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巴黎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②1958年,六国又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③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欧洲共同体。 (3)作用 ①经济: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②政治: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 ③世界格局: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2.日本的崛起 (1)背景:日本经济崛起。 ①进行民主改革,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为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美国对日本经济的扶植。 ③朝鲜战争大量军事订货,刺激了经济的发展。 ④政府制订出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强政府投资,重视教育。 (2)结果: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3)影响:日本开始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20世纪80年代,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许多国家获得独立。 ②新独立的广大亚非拉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 (2)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 (3)政策和目标: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4)影响 ①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②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4.中国的振兴: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1.两极格局结束 (1)东欧剧变 ①原因:受苏联改革与国内经济困难的影响。 ②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③表现:1989年,波兰成为第一个发生剧变的东欧国家。1990年,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德国统一。, [记] 经济发展是根本,文化观念有同根。 政治形势不够稳,统一思想源头深。 [拓] 欧洲在走向联合的过程中,规模不断扩大,从单一的经济领域向其他领域扩展且程度不断加深;由一个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变为一个具有政治经济双重性质的组织。 [拓] 战后日本外交政策的四个阶段 (1)全盘接受美国政治经济改革的“政治侏儒”外交(20世纪四五十年代)。 (2)美国庇护下的“经济外交”(20世纪60十年代)。 (3)以美日关系为基轴的“多边自主外交”(20世纪70年代)。 (4)“政治大国”外交(20世纪80年代以来)。 [辩] 不结盟运动 [拓] 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原因 (1)根本动因是世界政治格局中主要力量的消长以及力量对比的变化。 (2)直接动因是各主要国家(或国际组织)对自己国家(或成员国)利益的考虑及外交政策的调整。 (3)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都和主要国家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和改变相联系。 (2)苏联解体 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根本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直接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外部原因)。 ②过程:1990年,苏共中央全会决定实行多党制。1991年底,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 ③影响:苏联不复存在,两极格局随之瓦解。 2.“冷战”后的形势:和平与动荡并存 (1)原因 ①“冷战”结束后,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压抑的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相继爆发。 ②美国试图独霸全球,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 ③国际恐怖主义呈现泛滥趋势。 (2)表现:1991年,南斯拉夫国内发生武装冲突,南斯拉夫联邦解体;1999年美国发动科索沃战争;2001年发生“9·11”恐怖袭击事件。 3.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表现 ①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②欧洲: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国际地位提高。 ③日本:极力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④俄罗斯: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并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 ⑤中国: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2)特点: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3)认识:多极化仍然只是一个发展趋势。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辩] 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仅仅说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并不是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仍在蓬勃发展。 [拓]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仍然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这是造成地区动荡的重要因素。 [补] 多极化发展的特点 (1)和平过渡:它不是通过世界大战而是经过长期“冷战”较量产生的。 (2)竞争过渡:美、日、欧盟、中国、俄罗斯等多个政治力量存在着互相竞争、互相制约的关系。 (3)长期过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必然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 重难点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史料一 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久远的历史渊源。然而在千余年的发展中,欧洲的政治家和统治者们虽不惜使用最强大的武力,却都失败了①。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烈厮杀后……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意识到,如此下去,欧洲将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②。 史料二 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签订《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8年,上述国家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决定建立关税同盟,实施共同农业政策,组成农产品共同市场;1965年六国签订《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上述三个共同体的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③……1992年,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12国签署《欧洲联盟条约》,1993年欧盟成立;1999年,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2004年,欧盟成员国达到25个④。 ——摘编自《欧洲一体化:神话与现实》 [探究]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促使欧洲走向联合的因素。 (2)根据史料二,指出欧洲走向联合的过程中有何显著特点。 [解读] (1)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 ① 用武力统一欧洲的方式均失败了 ② 表明欧洲政治家们认识到欧洲联合的重要性 ③ 欧共体成立是欧洲一体化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步 ④ 表明欧共体成立后,欧洲一体化进一步发展,说明欧洲合作的领域和规模扩大,合作方式发生了变化,成立了欧盟 (2)答题用什么——针对筛选信息 结合①② 所获取的信息和两次世界大战后欧洲所遭重创的历史史实分析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结合③④所获取的信息从渐进性上分析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提示] (1)欧洲统一的历史渊源;法国与德国的和解;战后欧洲各国经济的恢复;美苏争霸的威胁。 (2)由经济领域发展到政治领域;成员国数量逐渐增多,规模不断扩大;一体化水平较高。 [系统认知] 全面认识欧洲走向联合的特点和影响 (1)特点 ①由单一经济领域向多个领域扩展。 ②成员国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 ③合作方式由单纯的政府间合作到公众自下而上的参与。 (2)影响 ①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提高了西欧国家的政治地位,促使欧洲各国长期保持合作和欧洲的和平发展。 ②加强了同美苏抗衡的实力,促使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③加强了区域经济集团化,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④改善和加强了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以获得固定的原料来源和广阔的市场。 [解读] 从漫画一可以看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日既“勾肩搭背”,“矮个子”又背后用枪,这说明其关系是既合作又有矛盾斗争。漫画二表明了20世纪80年代,日本逐步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主要竞争对手,日本对美国态度逐渐强硬。 (三)归纳总结——多极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 (1)科技和经济是影响世界格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①在经济与科技的迅猛发展中,国际力量对比此消彼长,综合国力竞争激烈。反对构筑单极世界的各种力量共同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②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必然推动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 (2)经济全球化使构筑单极世界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全球化使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依存程度不断加深。同时,全球化带来的许多全球性问题必须通过各国间的广泛合作才能妥善解决,这客观上推动了更多国家在国际事务中作用的发挥和地位的展现,有利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3)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要求建立多极化政治格局,以推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进程。 (4)大国关系的深刻调整有利于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大国关系的调整是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下进行的,反过来又会加速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进程。 史料 目前的多极化趋势,将成为未来世界新秩序的基础①。多极化为各国提供了机会,使它们能够在国际社会表达自己的意愿、希望及雄心②。只有通过国家间持续的对话,交流观点,才有可能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则是世界和平的基础③。 ——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 [探究]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当今世界格局发展趋势将对世界秩序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解读] ①指出世界多极化趋势是未来世界政治秩序的基础; ②多极化为各国提供了话语权; ③说明多极化趋势促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是世界和平的基础。 [提示] 有利于各国间的对话与交流;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有利于世界和平。 [系统认知] 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影响 (1)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有利于体现各国和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和利益,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2)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抑制或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符合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潮流,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 (3)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既是经济多极化、全球化的结果,又进一步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4)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既提供了机遇,又提出了挑战。 [随堂巩固训练] 1.(2018·全国卷Ⅰ)如图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 ) 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B.欧共体的成员增加 C.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 D.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 [读懂] 从四个时期联合国成员国组成的变化中可以看出,亚洲、非洲国家的数量和比例明显上升,这说明新独立的第三世界的国家力量的壮大,并逐渐登上政治舞台,在联合国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做对] 选A 2.(2018·江苏高考)20世纪60年代末,在世界贸易总额中,西欧国家仅欧共体六国所占比例就超过39%,美国同期从1957年的20.9%下降到15.1%。在世界工业生产中,1951年至1970年,西欧所占比例由20.8%升至28.6%,美国同期则由48.6%降至37.8%。据此可知,西欧经济的发展( ) A.促进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B.强化了欧洲为主导的世界格局 C.缓和了西欧国家与美国的矛盾 D.推动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演进 [读懂] 材料体现了两个信息,一是西欧在世界贸易总额和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例上升,二是美国所占比例下降,这种变化趋势说明欧共体的建立促进(阻碍/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动摇了美国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从而推动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演进。 [做对] 选D 1.1950年5月,法国外长罗伯特·舒曼提出的“舒曼计划”公之于世,“法国政府建议把法德两国全部的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共同的高级机构的管理之下,将其纳入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以加入的组织之中”。其目的在于( ) 解析:选B 据材料中舒曼计划的内容可知,法国政府是想设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目的是摆脱美国的控制,因此与马歇尔计划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中“法国政府建议把法德两国全部的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共同的高级机构的管理之下”体现了当时法国外长的直接目的是为了促成法德在经济领域的合作,从而促进法德政治上的和解,故B项正确;材料时间是1950年5月,而德国统一时间是1990年,故C项错误;为欧洲一体化奠定基础应当是舒曼计划的影响,并非目的,故D项错误。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联合国主要机构的会员国数量大幅增加,联合国大会的作用显著提高,美国代表指责这是“多数暴政”,甚至宣称愿意看到联合国会址从美国搬走。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 ) 解析:选A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很多亚非拉国家赢得民族独立,第三世界崛起,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正因此,才出现了题干的现象,故A项正确;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出现,不是形成,故B项错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经济出现了多极化趋势,故C项错误;第三世界崛起,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冲击美国的霸权地位,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是结果,不是原因,故D项错误。 3.多年的全球化趋势造就了一个形式上的“地球村”,却没有建立起深度有效的全球治理结构。现存的全球治理格局不可否认的是美国强权仍在,美元霸权仍在,与此同时,世界布满了国际游戏参与者试图重构全球秩序的“先手棋”。材料中的“先手棋”说明( ) 解析:选D “先手棋”指的是除美国外其他的一些力量中心,而不是强调美国到处干涉国际事务,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重构全球秩序”而不是联合抗美,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强调地区冲突,故C项错误;材料中虽然叙述了美国在全球化趋势下,强权、霸权犹在,但更多国家都在参与重构全球秩序,表明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在不断加强,故D项正确。 4.2017年12月21日,联合国大会召开紧急会议,就要求美国撤回将其使馆迁往耶路撒冷并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的议案进行投票表决。决议草案最终以128票赞成、9票反对和35票弃权获得通过。这反映出( ) 解析:选A 材料中“要求美国撤回”“最终以128票赞成、9票反对和35票弃权获得通过”反映了对唯一超级大国的制约,故A项正确;材料中“使馆迁往”未涉及经济秩序,故B项错误;材料中单一事件无法说明超级大国地位严重削弱,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改变联合国自身的决策体制,故D项错误。 [课时过关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1969年,社会民主党人勃兰特出任联邦德国的总理,他改变了前任总理阿登纳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在依靠美国的同时与苏联和其他东欧国家和解。这反映出当时( ) A.美德关系的恶化 B.西方阵营出现分化 C.美苏关系的缓和 D.两极格局趋向瓦解 解析:选B 材料中勃兰特总理依然依靠美国,因而不会导致美德关系恶化,且这一论断也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勃兰特总理改变向美国一边倒政策,与苏联和其他东欧国家和解,这与美国冷战政策相左,反映当时西方阵营出现分化,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了联邦德国与苏联和其他东欧国家关系的和解,没有体现美苏关系的缓和,故C项错误;两极格局趋向瓦解是在20世纪80~90年代,故D项错误。 2.《全球通史》描述二战后初期的国际形势称:“人们越来越确信世界大战不大可能爆发;这一点缓和了国际紧张局势,也缓和了各敌对集团的强硬态度。”得出这一结论可能依据二战后初期( ) A.新式武器改变了战争和国际关系 B.军事僵局导致冷战的持续缓和 C.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组织尚未建立 D.美苏冷战的重心地区变更频繁 解析:选A 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催生了新式武器,再据材料中“这一点缓和了国际紧张局势,也缓和了各敌对集团的强硬态度”可知新式武器改变了战争和国际关系,故A项正确;材料未提到美苏出现军事僵局,故B项错误;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建立会加剧国际紧张局势,与题干缓和之意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未强调冷战的重心地区的变化,故D项错误。 3.(2019·衡阳一模)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20世纪50年代后,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这说明( ) A.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出现 B.美苏两极格局土崩瓦解 C.“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形成 D.世界局部战争日益加剧 解析:选A 20世纪50年代,随着欧洲经济的恢复和联合,中国实力的增长,这冲击了两极格局,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出现,故A项正确;美苏两极格局土崩瓦解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故B项错误;现在的世界暂时处于“一超多强”的局面,故C项错误;冷战期间有局部战争,日益加剧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4.(2019·惠州模拟)二战后初期,美国主导建立关贸总协定,践行自由贸易理念。1974年,美国制定《贸易改革法》,提出“公平而有害”与“不公平的贸易”等概念,并授权总统可以对外采取贸易报复措施。这反映了( ) A.世界性经济危机愈演愈烈 B.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崩溃 C.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 D.苏联对美国形成巨大挑战 解析:选C 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实力超群,倡导自由贸易、建立关贸总协定符合其国家利益,但70年代后,美国实力衰落,欧共体、日本崛起,对美国经济形成了挑战,这促使美国的自由贸易政策发生改变,偏向一定程度的贸易保护,故C项正确。 5.1982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157个决议,美国只有24次是居于得胜的一方。有19个决议案,唯有美国投了反对票。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欧盟与日本挑战美国霸主地位 B.苏联在综合国力上赶上美国 C.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作用增强 D.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解析:选C 欧盟成立于1993年,故A项错误;苏联综合国力没有赶上美国,故B项错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力量日益增强,冲击了两极格局,故C项正确;1982年还是两极格局,故D项错误。 6.(2019·日照一模)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关贸总协定相继通过一系列决议,主要内容有在关税方面给予发展中国家以普惠制待遇,为发展中国家商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提供方便,允许发展中国家之间实行互惠关税而不给予发达国家等。这表明( ) A.全球化推动着世界市场体系走向公正合理 B.发展中国家掌握了世界贸易政策的话语权 C.亚非拉经济发展大大改变了原有经济格局 D.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冲击着旧的经济秩序 解析:选D 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发展中国家获得普惠制待遇,而不是突出全球化的作用,故A项错误;欧美发达国家掌握着世界贸易政策的话语权,故B项错误;原有的经济格局仍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导,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冲击着原有的经济格局但未大大改变,故C项错误;发展中国家的兴起,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冲击着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导的经济秩序,故D项正确。 7.(2019·大同模拟)1964年6月,美国《时代》杂志指出:“从北约到联合国,从拉丁美洲到红色中国,几乎在世界政治中的每一个问题或地区上,法国都采取和美国政策不一致的态度。”这反映了( ) A.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的丧失 B.法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 C.美国为首的西方同盟解体 D.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解析:选D “法国都采取和美国政策不一致的态度” 说明法国奉行独立的外交理念,这是对美国的挑战,体现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故D项正确。 8.(2019·梅州一模)1989年起,东欧局势发生了激烈的动荡,美国《时代》周刊曾用几个“10”概括了东欧五国的事态:“波兰变化用了10年,匈牙利用了10个月,民主德国用了10周,捷克斯洛伐克用了10天,而罗马尼亚仅用了10个小时。”材料表明( ) A.东欧剧变发生时间短、速度快 B.东欧剧变是这些国家各种矛盾长期积累的总爆发 C.戈尔巴乔夫改革放弃了对东欧社会主义政权的支持 D.东欧剧变是在西方策划下产生的连锁反应 解析:选B 材料中讲到美国《时代》周刊用几个“10”概括东欧五国的剧变,从波兰的10年到罗马尼亚的10个小时可以看出东欧剧变并非是短时间发生的,而是各国问题长期积累的结果,故B项正确。 9.(2019·湖北四地七校联考)亨廷顿认为:未来世界全球的主要冲突将在不同文明的国家和集团之间进行,文明的冲突将主宰全球政治,文明间的断裂带将成为未来的战线;国际政治的核心将是西方文明和非西方文明的相互作用。在不同文明之间、核心国家间的关系将影响冷战后国际政治秩序的形成和未来走向。材料表明( ) A.文明冲突的社会不会有政治经济利益 B.东西文明的对抗决定国际秩序的走向 C.国际政治斗争的新领域将是文化领域 D.冷战时期遏制理论已不能适应新形势 解析:选C 据材料“核心国家间的关系将影响冷战后国际政治秩序的形成”可知涉及国家政治利益,故A项错误;B项“决定”表述错误;据材料“文明的冲突将主宰全球政治,文明间的断裂带将成为未来的战线”表明国际政治斗争的新领域将是文化领域,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说明的是冲突的领域而不是方式,故D项错误。 10.2017年2月,正在美国访问的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莫盖里尼在华盛顿会见白宫官员时警告说:“特朗普政府最好少管欧洲政治,先顾好美国再说;在特朗普政府治下,美欧这一传统盟友关系将转型为更加务实和交易性质的关系。”欧盟这一代表的讲话( ) A.说明欧盟已经成了独立的政治实体 B.反映了美国丧失了超级大国的地位 C.反映了欧洲彻底摆脱了美国的影响 D.体现了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解析:选D 欧盟实力增强,更加关注自身利益,不愿唯美国马首是瞻,因此警告“特朗普政府最好少管欧洲政治,先顾好美国再说” ,这体现了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D项正确。欧盟是一个政治和经济共同体,排除A项;美国并没有丧失超级大国的地位,排除B项;C项中的“彻底”说法绝对,排除。 11.(2019·吕梁测试)20世纪90年代,美国助理国务卿温斯顿-格德说:“亚洲国家日益认识到其取得的成就并为之骄傲,它们希望被平等对待,倾向于把美国看作‘一个国际保姆,如果还算不上恶霸的话’。结果是美国与亚洲的期望变得越来越不一致。在广泛的问题上,日本和其他亚洲领袖学会了对美国说‘不’,有时还会用彬彬有礼的亚洲方式说‘滚蛋’。”这表明( ) A.美国与亚洲的盟国关系破裂 B.雅尔塔体系崩溃 C.美国的霸权地位开始受到冲击 D.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趋势 解析:选D 材料中“日本和其他亚洲领袖学会了对美国说‘不’”,由此可见,国际关系逐渐出现民主平等的趋势,故D项正确;A项“破裂”说法错误;苏联解体标志着雅尔塔体系崩溃,故B项错误;C项开始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排除。 12.2017年12月18日,特朗普政府发布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将中国和俄罗斯视为“战略竞争对手”,是企图侵蚀美国安全和繁荣的“修正主义国家”。该报告反映出( ) A.美国是维护多极化的主要力量 B.美国谋求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C.美国“超级大国”地位的丧失 D.美国的冷战思维和霸权主义 解析:选D 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不是维护多极化的主要力量,故A、C两项错误;美国把中国和俄罗斯视为“战略竞争对手”,这是美国冷战思维和霸权主义的表现,故B项错误,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年至1970年左右这段时间也是美国霸权在世界体系中的全盛时期。一旦美国与另一个军事强国苏联达成协议,美国霸权基本上就是不受挑战的了。 ——摘编自伊曼纽尔·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的结构性危机:我们将何去何从?》 材料二 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原因有二:其一,正是苏联的存在,才给了美国与其盟国结盟的理由;其二,1945年协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双方都不得轻举妄动,都得阻止任何导致核战的可能。而今,苏联对那些国家的约束作用没有了。 ——摘编自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生活在后美国世界》 材料三 2009年2月7日,美国副总统约瑟夫·拜登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发表外交政策演讲:“我们将交往,我们将倾听,我们将磋商”,“ 我相信,美国需要世界,如同世界需要美国。”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美国霸权进入“全盛时期”的原因。概括这一时期美国与新中国关系的发展趋势。(12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解体“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9分) (3)材料三表明美国对国际关系格局的态度是怎样的?(4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可以结合1945~1970年这一时段的时代背景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分析原因;第二小问,从这一时期美苏两极格局的形式分析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第(2)问,由材料二所述的两个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第(3)问,由材料三“2009年”可知国际关系格局是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由材料三“我们将交往,我们将倾听,我们将磋商”得出美国应对国际关系格局的态度是面对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 答案:(1)原因:二战后,西欧和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霸主;布雷顿森林体系等形成了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美国主导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美国军事实力空前膨胀;二战后,苏联实力增强,但不足以抗衡美国。 趋势:由敌对走向缓和。 (2)因为没有了共同的敌人,以美国为首的同盟离心力加强。西欧国家一体化进程加快,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同时,两极格局下掩盖的矛盾逐渐暴露出来,恐怖活动滋长,威胁了美国的安全和霸主地位。 (3)面对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世界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和国际关系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分界线。因为,世界史视野下的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生了一系列具有巨大历史意义的变化和事件,这些事件论其影响虽然不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等事件大,但是它们作为阶段性的事件对于世界历史发展同样产生了较为重大的影响,起到了一个标志性的作用,能够使我们较为清楚地看到世界现代史的发展线索。 ——摘编自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资料汇编》 结合所学知识,选取世界历史进程中符合上述观点的两例变化或事件作为论据,并结合材料所述观点进行论述。(要求:逻辑清晰,史实准确,史论结合。)(12分) 解析:根据材料“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世界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和国际关系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分界线”得出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生了一系列具有巨大历史意义的变化和事件,这些事件可以表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世界历史的一个重要分界线。结合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对中国或世界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如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改革开放、欧洲一体化进程、日本的崛起、中美外交关系的改善、世界多极化趋势增强等方面进行阐述。 答案:示例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生了一系列具有巨大历史意义的变化和事件,这些事件可以表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世界历史的一个重要分界线。 论述: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从此中国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大增加了国际上争取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的力量,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 1967年西欧六国建立欧洲共同体,随着经济区域集团化不断深入,欧共体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1973年,欧共体提出要努力做到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以欧洲联合为基础抗衡美国的政治控制,资本主义阵营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这些都大大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和走向。 因此,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世界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分界线。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