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8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1 冷战与两极格局 3 两极格局的瓦解 Contents 录 目 【课程标准】 1.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 2.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2 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 第1 8 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一、 冷战与两极格局 (一)冷战 1. 何为 冷战 ? 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在国家战略、国家利益、 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冲突,使它们从战时盟友变成冷战对手,逐渐形成两极格局。 20 世纪 40 年代中后期至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以 美 苏为首 的两大集团 之间 逐步形成的 既 非战争 又 非和平 的 长期 对峙 与竞争 状态。 时 期 冷战主角 冷战特点 冷战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文化乃至科学技术等一切方面处于对峙和竞争状态。 冷战持续了 40 多年,成为二战后近半个世纪国际关系的主旋律。 “冷战”的手段还包括:挑起事端进行颠覆活动;以“经援”、“军援”为诱饵,拉拢“朋友”,扩大势力范围;扩大军事同盟;在外国建立军事基地,派军队控制战略要地;以经济封锁、制裁等手段,破坏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以文化入侵,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我国学术界关于冷战起源的四种观点: 一是由美国酝酿和发动; 二是美苏双方行为的结果 ; 三是英国在冷战形成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四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 白建才、田华《二十年来我国学术界对冷战史的研究》 思考 1 :美苏 为何 会从战时 盟友 变为冷战对手? 思考 2 : 美国 战后的 意图 是什么?它 为何 会有这样的意图?怎么 证明 它有这样的意图? 思考 3 :战后 苏联的意图 是什么?苏联的意图和美国的意图 为何会发生冲突 ? 思考 4 :苏联和美国有没有想过解决意图上的冲突?两国意图冲突的后果是什么? 你支持哪一种? 根据下列问题,阅读课本 109 页,分析冷战爆发 (两极格局形成) 的原因 吾国 因拥有道义、政治、经济及军事各方面之力量,故自然负有领导国际社会之责任,且随之亦有领导国际社会之机会。 —— 罗斯福 战时 ,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目标 …… 战后,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分裂 。 —— 斯大林 我的 一边坐着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坐着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 —— 丘吉尔 二战中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国首脑相继召开一系列会议,在缔结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后,建立了以美苏两大国为主导的 “ 雅尔塔体系 ”。 2 、背景 ⑴. 雅尔塔体系奠定了美苏两极格局的基础(框架) 原因 ⑵ 美苏成为 势均力敌 的两个超级大国 美国在经济 上因 战争而大发其财,它的黄金储备几乎 占世界的 2/3 ,生产的各种产品占世界总量的 1/3 ;军事上, 武装部队高达 1200 万人,国防预算达到 800 亿美元,在海外 56 个国家驻军并建立了 484 个军事基地,在战后初期垄断了核武器;政治上,美国已把整个西欧至于控制之下,影响力空前强大。 苏联在经济上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在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方面拥有强大实力;军事上,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军队数量达 1140 万,在 1949 年打破美国核垄断;政治上,扶植许多东欧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政治影响空前提高。 美国前总统胡佛说:“目前,我们,只有我们掌握着原子弹,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 “战时 , 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 , 因为 有 一个 打败共同敌人的目标 , 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 , 那时 , 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分裂。” —— 斯大林 ·1945 于雅尔塔 ⑶二战后,美苏两国的战时同盟基础不复存在 ⑷ 美 苏 两国在 国家战略、国家利益 、 社会制度、 意识形态 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 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 …… 恺撒、成吉思汗、拿破仑或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总统今天所担负的 责任相比。 —— 杜鲁 门 这次战争和过去不同了:无论谁占领了土地,也就在那里强加它自己的社会制度。不可能有别的 情况。 “ (斯大林)谋求的势力范围是环苏联领土的“ 中间地带 ”,他将这一地带视为 苏联国家安全的 屏障。” —— 斯大林 ①国家战略、国家利益的对立: (根本原因) 美国 : 战后 欲 称霸世界,在全世界推行美国制度,反对共产主义 ; 在全球进行扩张,将苏联视为 称霸世界 最大障碍。 苏联: 希望有一个 和平的国际环境恢复经济 , 发展社会主义 。苏联极其关心自己的 安全 ,特别是 西部边界的安全 。为确保东欧国家对苏友好,苏联 努力扩大自己在东欧的影响 ,与美国发生了尖锐矛盾。 不同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 : 美国是资本主义强国,苏联是社会主义强国。 双方都因不同的制度对对方有敌意。 社会制度, 是指反映并维护一定社会形态或社会结构的各种制度的总称。包括社会的经济、政治、法律、文化、教育等制度。其中社会的 经济制度 ,即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社会的性质;政治、法律、文化、教育等项制度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决定于经济制度,又为经济制度服务。 意识形态 是一个哲学范畴词汇。可以理解为 对事物的理解、认知, 人的意识形态受思维能力、环境、信息(教育、宣传)、 价值取向 等因素影响。不同的意识形态,对同一种事物的理解、认知也不同。 共产主义已经成为世界上一切邪恶的根源,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 —— 杜鲁门 苏维埃制度比非苏维埃制度更有生命力,更稳固。战争是现代垄断资本主义基础上发展的必然产物,只要资本主义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 —— 斯大林 吾国因拥有道义、政治、经济及军事各方面之力量,故自然负有领导国际社会之责任,且随之亦有领导国际社会之机会。吾国为本身之最大利益以及为和平与人道计,对于此种责任,不能畏缩,不应畏缩,且在事实上亦未畏缩。 ——《罗斯福在美国外交政策协会发表关于美国外交政策的演说》 (1944年10月21日),法学教材编辑部《国际关系史资料选编》下册 (1945—1980 ) 波兰问题对于俄国人不仅仅是个荣誉问题,而且是个安全问题……因为苏维埃国家一些极为重要的战略问题都与波兰有关……波兰问题对苏维埃国家来说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 ——《1945年2月斯大林在雅尔塔会议上的讲话》,[苏]萨纳柯耶夫等编《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会议文件集》 苏联为何要兼并波兰部分领土? 苏联为了确保西部边界的安全,兼并了波兰部分领土。 苏联的扩张引起美国的警惕。美国确实有称霸世界的意图,但是苏联只是单纯从自身国家安全角度出发,通过向西部的扩张行为为发展社会主义营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归根结底,苏联并不信任西方,而美国确实把苏联看成是其称霸全球的最大障碍。苏联为了确保自身安全,侵略他国领土的行为也不可取。 阅读材料,概括美国的意图? ⑸美苏两国领导人之间存在严重的 猜疑和不信任 ,夸大了对方对本国的威胁,也加剧了两国间的 冲突与对抗 。 ⑹ 美 苏双方的对外政策都从合作转向了对抗,态度逐渐强硬 。 凯南的“长电报”和诺维科夫的“长报告 ” 随着二战后美苏矛盾的不断激化,双方的态度也逐渐强 硬,都把对方视为敌人。 1946 年 2 月 22 日,美国驻苏联大使馆 代办乔治-凯南向华盛顿发回一封 8000 字“长电报”,提出了 美国要 依靠实力抵制苏联的扩张 ,同时又 不会引起美苏之间全 面军事冲突 的主张。这是遏制政策的前奏。同年 9 月 27 日,苏联驻美国大使尼古拉•诺维科夫向莫斯科发回“战后美国对外 政策”的长篇报告,断定美国战后对外政策的特征是 谋求世界霸权,将苏联视为其通往世界霸权道路上的主要陣碍 ,并正在 把苏联作为战争的对象而准备未来的战争。由此可见,二战结束仅仅一年,美苏双方的对外政策都从大国合作转向了对抗 o ⑺ 冷战序幕: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 1946年3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的反苏、反共 《 和平砥柱 》 演说,又称铁幕演说。 铁幕演说 为冷战的兴起推波助澜 , 也被认为是 正式拉开了冷战的序幕 。 “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这条线背后坐落着中欧古国的首都 —— 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非亚。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于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受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 和平鸽无法穿越这道铁幕,世界被划分为东方和西方。 ” —— 丘吉尔 在这多难的岁月,我们的责任不是用武力去干预那些我们不曾征服的国家的内部事务。但是,我们绝不能放弃以大无畏的声调宣扬自由的伟大原则和基本人权。 知识总结 :冷战兴起的背景、原因 ⑴. 雅尔塔体系奠定了美苏两极格局的基础(框架) ⑵ 美苏成为 势均力敌 的两个超级大国 ⑶二战后,美苏两国的战时同盟基础不复存在 ⑷ 美 苏 两国在 国家战略、国家利益 、 社会制度、 意识形态 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 (根本原因) ⑸美苏两国领导人之间存在严重的 猜疑和不信任 ,夸大了对方对本国的威胁,也加剧了两国间的 冲突与对抗 。 ⑺ 冷战序幕: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 为冷战兴起推波助澜 ⑹ 美 苏双方的对外政策都从合作转向了对抗,态度逐渐强硬 。 — 揭开序幕 ⑻ 二战改变了 世界力量对比 ,西欧国家普遍衰落,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世界格局被冲垮,为形成新的世界格局提供了 先决条件 。 国际格局 国际格局指的是 一定的历史时期内 ,在国际关系中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 主要行为 体,如国家或国家集团,所形成的一种 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的 相对稳定 的 结构状态和局面 。 —— 徐蓝《 20 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 —— 一种宏观论述》 两极格局 指的是 冷战时期 , 是以美苏为中心,在欧洲形成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立、在全球形成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全面对抗, 形成 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相对稳定的结构状态和局面。 所谓“极”,指的是综合国力强、对国际事务影响大的国家或国家集团。 随着冷战的发生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两极格局。 ⑴政治 1947 年 3 月, 美国提出“ 杜鲁门主义 ”,是美国发动冷战的 标志 。 1947 年 9 月,苏联和东欧国家成立 共产党 和工人党情报局 。 今日世界已面临严重的局势, …… 几乎所有国家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挑选一种, …… 极权主义 之种子 …… 在贫穷与争斗之劣土中蔓延及生长, …… 重大责任落到我们头上。 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我相信我们必须协助自由国家人民依照其自己的方式,造成其本身的命运。 —— 杜鲁门 3. 两极格局的形成 —— 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集团的形成 两大政治集团形成 世界已经分裂为帝国主义和反帝国主义两个相互敌对与斗争的阵营。 二战后, 希腊 国内出现无产阶级革命,共 产党在资产阶级政府的对抗中逐步取得了优势地位,如果西方不加以干涉,希腊也将加入社会主义阵营。而 土耳其 由于二战遗留问题引起苏联的敌视,二战后苏联打算对土耳其进行清算将其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苏联在苏土边境集结兵力,土苏关系紧张。 1947年2月21日,英国照会美国国务院,声称由于国内经济困难,3月31日之后,英国无法再给希腊和土耳其以经济和军事的援助,希望美国继续给予援助。 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H.S.杜鲁门在致国会的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中声称:世界已分为“自由制度”和“极权政治”两个阵营,美国负有领导“自由制度”的使命; “极权政治” 任何国家的民族民主革命“危害着美国的安全”;宣布“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政府的企图”。要求国会拨款4亿美元援助希腊、土耳其。 “杜鲁门主义”是对别国内政的干涉,被学者认为是 美苏之间“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 杜鲁门主义 材料一: 1945 年 6 月,苏联向土耳其提出极为无理的要求:要土耳其 …… 同意苏联在 黑海海峡拥有基地 …… 材料二:如果土耳其(海峡)落入苏联之手,那 将是自由世界的末日 —— 美国国会 根据图片及材料,分析为什么美 国国会下如此的结论? ↑ 苏联舰队 ↑ ↑ ↑ 原因:如果苏联控制黑海海峡,苏联海军可以进入地中海,控制出海要冲,包抄西方,在地缘战略方面西方将陷入极为不利的境地 思 考 : 1947年9月22~27日,苏联、南斯拉夫、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法国、意大利等9个国家的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在波兰举行情报局成立会议。会议还通过了《关于出席会议的各国党之间交换经验和协同行动的决议》,主要内容为:设立情报局,由南、保、罗、匈、波、苏、法、捷、意等九国共产党(工人党)各派两名代表组成;情报局的 任务 是 交流经验,必要时在协商的基础上协调各个党的活动 。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⑵经济 1948 年 4 月美国 实施 马歇尔计划 ,巩固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 1949 年苏联与东欧国家 成立 经济互助委员会 ( 经互会 ) 。 必须 考虑给(欧洲)以额外的 、大量 的和无偿的援助,不然的话 就会 面临着非常危险的经济、社会 和政治 解体。 —— 马歇尔 1947 年 6 月 接受 这一法案的国家,经济计划应受到美国的监督,应撤销关税壁垒,降低关税税率 …… ——1948 年 4 月 《 欧洲复兴法案 》 两大经济集团形成 美国 实施 马歇尔计划的目的? 援助西欧恢复经济,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 加强对西欧的控制,称霸世界。 以苏联 计划经济模式 为主导的经济体系 马歇尔计划, 又称 欧洲复兴计划, 二战中欧洲战场胜利后,美国实力大增,于是它提出依靠其在二战后的雄厚实力帮助欧洲国家恢复因世界大战而濒临崩溃的经济体系,妄图希望此举来抗衡苏联和共产主义势力在欧洲的进一步渗透和扩张,故而提出。 二战 后 西欧经济面临崩溃,经济危机激化了社会矛盾。英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工人运动此起彼伏。这种状况使美国政府意识到,“共产主义是在贫困和不满的土壤里蔓延和滋长的”,为了 “ 遏制 ” 苏联全球扩张主义,防止西欧 “ 变质 ” ,无论如何也要稳定欧洲、复兴欧洲。 1948年4月3日, 杜鲁门签署了马歇尔计划,同时他还批准设立了经济合作总署来负责这一计划的实施。马歇尔计划在 1951年 宣告结束,但此后美国对欧洲国家的其它形式的援助却始终没有停止过。 1. 为什么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 2. 依据材料概括,马歇尔计划实施的影响有哪些? 马歇尔计划 1948年至1952年是欧洲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工业生产增长了35%,农业生产实际上已经超过了战前的水平。战后前几年的贫穷和饥饿已不复存在,西欧经济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空前发展。该计划的实施使西欧从战后初期的财政拮据及由物资紧缺而引发的限量配给的局面中摆脱出来,减少了人们对于政府的不满,稳定了政治局势。马歇尔计划被认为有力地促进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马歇尔计划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马歇尔计划最初曾考虑给予苏联及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以相同的援助, 但事实上,美国担心苏联利用该计划恢复和发展自身实力,因此美国提出许多苏联无法接受的苛刻条款,如 苏联必须进行政治改革,并允许西方势力进入苏联的势力范围。最终使其和 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 被排除在援助范围之外。 1947年苏联为了防止东欧“离苏倾向”,加强与东欧经济联系,援助东欧经济发展而与东欧各国签订的经济协议总称。1947年7~8月,苏联分别与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等东欧国家签订了贸易协定,以此来抵制和反击“马歇尔计划”,西方把这一系列贸易协定称为 “莫洛托夫计划”。 1949年成立 经济互助委员会, 总部设在莫斯科,是社会主义阵营经济共同体。 “莫洛托夫计划”与经互会 “ 我们 的目的 是在世界唤起 合理经济 的再生,为 自由制度 创造赖 以 生存的政治社会环境。” ——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 1947 年 6 月 6 月 22 日 ,苏联同意出席并 鼓励 波兰 等东欧国家参加。 6 月 27 日 -7 月 2 日,会议 期间美英法主张 建立单一联合的欧洲计划,苏联主张只是松散合作 。 苏联担心联合计划会促使东欧和西欧的结合, 莫洛托夫宣布退出会议。 7 月 7 日,苏联 严令东欧 国家不得参加会议。 1 、 根据材料,你认为马歇尔所说的合理经济和自由制度各是指什么 ? 2 、为什么苏联要 “ 禁止 ” 东欧国家参加马歇尔计划? (可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考虑) 答:苏联担心美国利用欧洲联合计划,控制东欧,破坏苏联的国家 “ 安全地带 ” 答:合理经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自由制度:资本主义制度; 思 考 : 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的比较 (1)相同点 ①背景: 都发生在二战后初期,美苏由战时同盟关系走向对抗的形势下。 ②实质: 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世界,确立美国的霸权地位。 “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的运用。 (2)不同点 ①直接原因 :杜鲁门主义 是针对 “ 希土危机”提出的,而 马歇尔计划 是由于二战后西欧经济凋敝、政局动荡、资本主义秩序面临威胁的情况下提出的一项经济援助计划。 ②内容 :杜鲁门主义既包括经济上的援助,也包括军事上的援助;而马歇尔计划只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 ③影响 :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国的对外政策 已突破以本土安全为主的孤立主义态势 ,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标志着“冷战”全面开始。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一方面有利于西欧经济的恢复和政局的稳定,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美国控制西欧,同时也拉动了美国经济的增长。 ⑶ 军事 1949 年 4 月 ,美国主导成立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 北约 ”。 1955 年 5 月,苏联主导成立 华沙条约组织,简称“ 华约 ”。 到20 世纪50 年代中期, 以 美苏 为首的两大集团形成 全面冷战对峙 , 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利用第一次柏林危机的紧张局势,美国策划成立军事政治集团 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1949年 8月24日 ,美国、加拿大、比利时、法国、卢森堡、荷兰、英国、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和意大利在华盛顿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该组织的宗旨是缔约国实行 集体防御, 任何缔约国同他国发生战争时,必须给予援助,包括使用武力。北约的成立使美国控制了欧洲的防务体系,是美国实现超级大国领导地位的标志。 1955 年5月14日,苏、东德、波、阿、捷、匈、罗、保八国在华沙签署了《华沙条约》。宗旨为:“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进攻,每一缔约国应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两大国际组织的成立,标志着双方以冷战形式的军事对抗正式开始。 1. 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 三、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 ( 1 ) 搭建框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的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确立了美苏大国划分战后势力范围的基本原则。美苏战后在此基础上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系逐步形成。 ( 2 ) 逐步成型 :美国总统杜鲁门在 1947 年开始推行遏制苏联的“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的开始。随着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和北约组织的建立,美苏两极格局逐步形成。 ( 3 ) 最终确立 :针对美国先发制人的一系列冷战政策,苏联采取了针锋相对的反击措施,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互助委员会、华沙条约组织。 1955 年华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最终确立。 ⑷ 地缘政治 : 第一次柏林危机导致 1949 年德国分裂。 德国的分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和柏林市被美国、苏联、英国和法国分区占领,以后美英法的占领区合并为西占区。1948年6月,柏林西占区单独实行 币制改革 ,引发 苏联不满 。苏联 封锁了西柏林与外界的水、陆交通,切断了对西柏林的电、煤、食品等供应 。美国通过 空中走廊 向西柏林的居民提供生活必需品。这是美苏在冷战中的 第一次严重对峙 ,即 第一次柏林危机 。 近一年后,危机随着苏联的退却而结束,但 德国的分裂已不可避免。 1949 年 9 月和 10 月联邦德国(西德)和民主德国(东德)相继成立。 第一次柏林危机 —— 美苏首次直接对峙 1.1946 年 12 月 2 日,美国和英国签订了《德国美占区和英占区经济合并协定》。 2. 1947 年 3 月 18 日美国公布胡佛报告,宣布在西占领区单独建立德国政府,单方面进行币制改革。 3.1947 年 12 月伦敦外长会议上,法国同意法战区与美英战区合并。 4.1947 年 12 月的伦敦外长会议是四占领区在德国统一问题上的公开分裂,美、英、法为一方同苏联实行对抗。 5.1948 年 2 月 23 日,美国、英国和法国三国代表在伦敦就德国问题进行讨论,会议中心议题是解决同成立西占区德国政府相关事宜。 6.1948 年 4 月 1 日,苏联开始实施柏林封锁,拦截美英客车。 3 日,苏联封锁了从汉堡和巴伐利亚到柏林的交通,西占区和西柏林之间的客运和货运逐渐陷于停顿 7. 1948 年 6 月 18 日, 美英法三国宣布 20 日起在西占区实行货币改革。 6 月 19 日,苏联宣布在东占区和整个柏林地区实施币制改革。 第一次柏林危机 —— 美苏首次直接对峙 双方虽然都试图寻找合作途径,但是各持己见,不愿妥协。 8.1948 年 6 月 23 日,西方宣布把西占区的货币改革扩大到西柏林地区。 9.1948 年 6 月 24 日,苏联宣布全面切断西占区同西柏林的水路交通。 10.1948 年 6 月 25 日,西方开始实行 空中运输 ,保障西柏林粮食、燃料和日用品的供应。 11.1948 年 8 月、 9 月先后在莫斯科和柏林举行了四国会谈,双方争论的问题主要是西方在柏林的地位和柏林封锁。 12.1949 年 5 月 5 日,美、苏、英、法四国政府在纽约达成协议,宣布 1949 年 5 月 12 日取消柏林封锁以及宣布与 5 月 23 日在巴黎召开四国外长会议,讨论有关德国的问题记忆由于柏林形势而发生的诸问题,包括柏林货币问题。 13.1949 年 9 月 20 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苏联政府认为联邦德国政府的建立破坏了波茨坦协议,必将给德国的统一和欧洲的安全带来严重后果。 14.10 月 7 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正式宣布成立。 美国 苏联 政治 1947 年 3 月 “ 杜鲁门主义 ”,是美国 发 动 冷战 的 标志 1947 年 9 月 成立 共产党和工人党 情报局 经济 1948 年实施 马歇尔计划 1949 年 成立 经济互助 委员会 军事 1949 年 4 月 ,成立 北大西洋公约 组织 1955 年 5 月 成立 华沙条约组织 。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形成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 正式 形成 地缘 第一次柏林危机 直接导致 1949 年德国 分裂 知识总结 :形成过程 美国和它的伙伴国实际上要比苏联集团强大,例如,在 1950 年,美国的 国民生产总值 是苏联的 3 倍 ,北约联盟加上日本的 财富 是所有社会主义国家财富的 4-5 倍 。 4. 特点 两极格局是 不对称和不完全的 有些国家处于两大阵营之外,如印度、印度尼西亚等。 美国及其盟国的总体实力始终强于苏联及其盟国。 二、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 (一)冷战的发展 特点 :东西方关系 既有 缓和 ,又有激烈的冷战 对抗 。 表现:美苏开展 对话 的同时,发生了 第二次柏林危机 和 古巴导弹危机 。 影响 :这两次危机虽然没有达到局部热战的程度,但它们所带来的战争特别是 核战争的风险是空前严重 的。 1958 年 11 月,苏联要求美、英、法三国在 6 个月内从西柏林撤军,遭到坚决反对,笫二次柏林危机爆发。 1961 年 8 月 12—13 日,东德在西柏林周围拉起一道全长约 154 千米的路障和铁丝网,后来改建成水泥墙。这就是“柏林墙”。美国对此提出强烈抗议,并派装甲部队来到柏林墙下,与苏联坦克对峙, 但双方避免发生直接军事冲突。 两极格局之下双方既有缓和又有对抗,并且其中孕育着多极化发展趋势。 1961 年修建柏林墙 柏林墙 始建于 1961 年 8 月 13 日,全长 155 公里。最初是以铁丝网和砖石为材料的边防围墙,后期加固为由瞭望塔、混凝土墙、开放地带以及反车辆壕沟组成的边防设施。 柏林墙是德国分裂的象征,也是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 时期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 缓和也是一种 对抗,冷战持续扩大 “ 缓和”为的是“使苏联赢得时间加强我们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从而使我们能够在任何需要我们意愿的地方实现我们的意愿”。 —— 勃列日涅夫 “ 要让美国退出世界竞争,不再设法当第一那将是非常严重的错误。” —— 尼克松 第二次柏林危机 —— 冷战加剧的产物 1958 年 11 月 10 日,赫鲁晓夫在莫斯科体育馆举行的欢迎波兰政府代表团的苏波友好集会上提出了柏林局势 “ 正常化 ” 的问题。他说美、英、法把西柏林变成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国中之国,成为西方向东方渗透和侵略的前哨基地。 11 月 27 日,苏联照会美国、英国和法国政府,建议 “ 把西柏林变成一个独立的政治单位 —— 非军事化的自由城市 ” 。( 柏林危机开始的标志 ) 12 月 31 日,美英法三国协商一致,在 1958 年 12 月 31 日答复苏联的照会,拒绝了苏联的建议。 1959 年 1 月 10 日,苏联照会美、英、法等对德作战的国家,提出统一德国,实行中立化,外国军队车里以及缔结对德和约。美国等西方国家决绝苏联的建议。 1959 年 5 月 11 日至 6 月 20 日、 7 月 13 日到 8 月 5 日的东西方外长会议,未取得进展 , 但双方都试图考虑采取某种和解的举动。 1960 年春,苏联得知美国的 U-2 间谍机在苏联领空毫无顾忌地飞行了大约四年,加深赫鲁晓夫对美国的信任危机 1961 年 6 月 3-4 日,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在维也纳会晤,在德国和柏林问题,双方互不相让。 第二次柏林危机 —— 冷战加剧的产物 7 月 25 日,肯尼迪发表电视讲话,强调西方在西柏林的存在和通往西柏林的权利是不可谈的。之后,美国加强了驻德美军的作战能力,特别是增加了导弹力量。 7 月共有 3 万余民主德国人进入西柏林。 8 月份这种情况愈演愈烈。 8 月 7 日,赫鲁晓夫对肯尼迪的电视讲话公开答复,宣布增加防务预算、停止裁军,增征预备役兵源,把内地某些师团调往西部边境。 8 月 12 日,民主德国决定加强边界管理,公民处境必须经特别批准 8 月 13 日当日午夜,民德沿东西柏林分界线设置了路障和铁丝网,后来筑起了一道高达 3.6 米的水泥墙,这就是有名的柏林墙。 据估计,从 1948 年到 1960 年,先后有 250 万的民主德国人迁往联邦德国,这个数字大约相当于民主德国人口总数 20% !光 1961 年就有 20 万的民主德国人逃往联邦德国。 古巴导弹危机 —— 最严重的一次直接对抗 1959 年 1 月 1 日,卡斯特罗率部进入哈瓦那,推翻巴蒂斯塔政权。次日古巴共和国成立,并建立了包括共产党人在内的左翼政府。 12 月,美国中央情报局制定了消灭卡斯特罗政权的计划。 1960 年下半年,美国加紧了武装侵略古巴的准备工作。 1961 年 4 月 15 日凌晨六点, 3 架美国 B-26 型轰炸机轰炸了古巴首都哈瓦那及附近地区的主要机场 4 月 17 日凌晨,美国雇佣兵 1400 人在古巴登陆 1962 年 4-5 月提出要向古巴运送导弹 1962 年夏,苏联开始向古巴 运送 射程为 1020-2200 海里的中程弹道导弹及其相关装备和人员 8 月 29 日美国 U-2 飞机便发现了苏联在古巴部署的地对空导弹发射场等军事设施 10 月 14 日美国 U-2 间谍飞机第一次拍摄到了苏联在古巴修建中的中程导弹基地 10 月 20 日苏联在古巴的导弹第一团进入备战状态, 已经能够向美国本土的目标发射导弹 10 月 24 日,上午 10 点,美国的海上封锁正式启动,肯尼迪强调 “ 只有总统的命令才能开火,否则就会要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 ” 。 10 月 28 日上午 10 点赫鲁晓夫主持的中央主席团会议做出决策:同意肯尼迪承诺不入侵古巴,苏联撤出导弹。 10 月 29 日美国国防部长宣布:美国部署在土耳其的导弹不迟于 1963 年 4 月 1 日撤走。 图 3 : 古巴导弹危机( 1962 ) 图 1 : 德国分裂、柏林危机 ( 1948-49 、 58 、 61 ) 图 2 :冷战中的 热战 朝鲜战争( 1950-1953 ) 越南战争 (1955 — 1975) 根据图片中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分析冷战有何特征? (可从地理位置,冲突方式,力量对比等方面考虑) ①多发生在两大阵营的 地理边缘地带 ,体现出地缘战略特征 ② 美苏两国都竭力避免 直接 冲突 ( 代理人战争 ) ③ 两极格局 实力并不对称 和 不完全的 ④ 有非战非和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⑤ 缓 和与紧张相交 替 ⑥ 有强烈的 意识形态 色彩 ; …… 两极对峙格局的特点 (1) 阵线分明 :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各自处于超级大国 ( 美苏 ) 的控制之下。 (2) 主导力量: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 (3) 形式多样: 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交织在一起。 “ 冷战 ” 是斗争的主要方式, 最显著的特点是在压制共产主义和稳定资本主义过程中不诉诸战争; 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 但也伴随着局部热战,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 (4) 矛盾重重:体现着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其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 (5)演变趋势:由两极格局演变为美苏两大超级大国的争霸,美苏争霸互有攻守,既有和平方式的对抗,也有局部战争。 (6)争夺 目标 欧洲 欧洲是美苏争夺的重点,形成西欧受美国控制,东欧受苏联控制 新兴独立的民族国家 随着殖民体系的崩溃,积极争夺这些新兴独立国家的控制权 经济主导权 美国依靠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建立了排斥苏联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苏联在这一斗争中明显处于劣势 科技领先地位 美苏之间在科技领域的激烈竞争,推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 1962 年 10 月,美国指责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苏联否认, 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出动包括 8 艘航空母舰在内的 183 艘军舰和包括携带核武器的 B-52 轰炸机在内的大批飞机,将古巴“隔离”。美苏军队都进入战备状态,并摆出一副不惜动用核武器的姿态。但是,美苏对危机的处理十分谨慎,双方领导人多次通信,通过秘密谈判,结束了危机。 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谈到古巴导弹危机时说: 尽管我们的阶级对抗是不可调和的,肯尼迪和我在防止军事冲突的问题上,却找到了共同的立场和共同语言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冷战(危机解决过程)的特点。 从 表面上来看,肯尼迪和赫鲁晓夫的态度都很强硬,剑拔弩张,然而在行动上却表现出相当的克制和谨慎。他下令海军除非绝对必要,否则不得拦截任何苏联船只 …… 以避免节外生枝,使一触即发的形势上升到难以控制的地步。赫鲁晓夫也极力避免同美国正面相撞,命令 苏联船只暂时 避开美国海军的拦截区,并打电话给肯尼迪,建议举行一次最高级会谈。 …… 期间 ,肯尼迪和赫鲁晓夫之间共通了 25 封信,就危机的解决进行谈判,讨价还价 。 ——《 古巴导弹危机的启示:危机需要理智管控 》 第一 ,通过政治谈判和平解决争端是冷战处理国际问题特别是国际危机的最终选择; 第二 ,双方都使用走到战争边缘的威慑手段,然后谈判解决问题,避免直接的军事冲突; 第三 ,双方都给对方留有余地,并努力寻求解决危机的途径,避免冲突无限制升级乃至爆发战争,被认为是冷战的自我控制机制,这是冷战的重要特点。 (二) 多极力量的成长 20 世纪 60—80 年代 两极格局下, 出现 多极化趋势 ⑴资本主义阵营 三足鼎立 : 1967 年 欧洲共同体 的成立 , 60 年代 日本 经济的“起飞”及其成为 “ 政治大国 ” 的追求 ( 谋求 ) ,表明以美国为首的 西方 阵营 逐渐 分化。 西欧和日本 逐渐成为重要的国际力量。 20 纪 50-70 年代主要本主交国家经济增长率 1959 年法国总统戴高乐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奉行 独立自主 的外交政策,以欧洲联合为基础 抗衡美国 的政治控制。 早在 60 年代末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第二经济大国时 , 佐廉政府就提出了“过渡到政治大国 ” 的口号。进入 80 年代,日本把 谋求政治大国 作为对外战略的 主要目标 。 1981 年 7 月 , 中曾根首相在他的故乡发表讲话时说 :“ 要在世界政治中提高日本的发言权,增加日本不仅作为经济大国的份量,而且作为政治大国的份量。 ” 国际关系的这些变化,对美苏 两极格局 造成了有力 冲击 。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⑴以修改宪法为重点,突破战败国的法律制约 ⑵增强军事力量(日本自卫队),改变防务思想 ⑶日本在外交上采取抓住一点 ( 八国集团 ) 、稳住一片 ( 东亚 ) 、参与热点(向伊拉克派兵,参加战后重建任务)扩大影响的外交政策 ⑷进入安理会,谋求联合国第六大常任理事国 ⑸参拜靖国神社,大国野心按捺不住 ⑵社会主义阵营 开始 瓦解 : 东欧 国家反对苏联控制的斗争, 中 苏 关系的 破裂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 苏联的大国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 苏联通过情报局控制东欧各国,要求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政权性质与苏联统一。苏联还在东欧各国进行了无情的大清洗,将包括共产党著名领导人在内的几十万人清除出党,以保证苏联政治路线和外交政策的执行。 苏联不允许东欧国家独立发展重工业,在合营公司、双边贸易、原料供应、价格等方都是不平等的。爱德华 • 卡德尔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 “ 在所有联合企业和合办事业中,苏联专家,即居领导地位的苏联人独揽大权 , 而我们的甚至连认真查阅这些公司的账目的权利都设有,更谈不上审阅这些公司的技术和经济方针了 ……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感到我们不仅被排挤到一边 , 处于依赖苏联伙伴的地位,而且在经济上受到剩削 ” 。 匈牙利十月事件 中苏关系恶化 波兰波兹南事件 国际关系的这些变化,对美苏 两极格局 造成了有力 冲击 。 ⑶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 两弹一星”、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尼克松访华 为标志,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两弹一星 尼克松访华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⑷ 第三世界的兴起 : 万隆会议与不结盟运动 ,是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标志。 1955 年万隆会议 不结盟运动的会标 南斯拉夫 …… 1948 年 受到“情报局”不公正对待而 脱离社会主义阵营 。同时,因西方特别是美国的敌视态度,其对外一直是“极端生硬的反资本主义” …… 探索 独立自主 过程中,亚非会议的基本思想和方向对其有很大启迪,产生了 发展中国家联合 的思想 。 —— 吴于廑、齐世荣 《 世界史 · 现代编 》 原则、宗旨 : 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化 ① 1955年亚非 会议, 诞生了体现和平共处原则的“万隆精神”。 ②不结盟运动的形成标志着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 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 不结盟 的含义 :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要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 “ 冷战 ” ,实行全面彻底裁军,销毁核武器。 影响 : (背熟) ①不结盟运动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②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了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 两极格局 , 促进了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 第三世界是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以及其它地区中的 发展中国家, 它们构成第三世界。 第三世界国家历史上长期遭受帝国主义和 殖民 主义的侵略、压迫和剥削,经济上大多比较落后。尽管他们中大多数国家已宣告 独立, 但仍然受到帝国主义特别是超级大国的经济渗透、政治控制和军事 威胁, 面临着彻底的政治独立和经济独立的严峻 任务。 第三世界是在二战以后发展起来的。 万隆会议、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 是第三世界形成和发展的三个标志。 第三世界国家 万隆会议,即1955年4月18日至24日,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团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 亚非会议。 这是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人民切身利益的大型国际会议。 这次会议由于在万隆召开,所以也称万隆会议。 万隆会议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讨论了民族独立和主权、反帝反殖斗争、世界和平以及与会各国的经济和文化合作等问题。 主要目的 是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并共同抵制美国与苏联的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活动。万隆会议的召开, 标志第三世界开始兴起。 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和印度总理尼赫鲁举行会谈,针对当时东西方两大军事集团严重对抗殃及广大中小国家的情况,提出了 不结盟 的主张。 1961年9月,首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25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会议明确规定了参加不结盟国家会议的5个条件:①奉行以和平共处和不结盟为基础的独立的外交政策;②支持民族独立运动; ③不参加大国军事同盟;④不与大国缔结双边军事协定;⑤不向外国提供军事基地。 不结盟运动是一个十分松散的国际组织,它不设总部及常设机构,起初甚至没有定期的会议机制,直到后来才规定每3年举行一次首脑会议,并由会议举办国担任主席国,任期也是3年 , 在国际社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不结盟运动标志着第三世界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中国于 1992 年 9 月成为其观察员国。 77国集团的产生是由于国际上的 不平等经济秩序 对发展中国家造成了严重损害,它反映了发展中国家联合起来维护自身利益的历史趋势。 77国集团是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旨在 国际经济领域加强发展中国家团结与合作, 推进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加速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程。 1964年召开的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上77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表了联合宣言,自此称为77国集团,1979年成员国已增加到120个,但仍沿用了77国集团的名称。 美国不再是从经济角度来说的世界头号国家,超群的世界强国,也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当我们展望今后五年、十年或许十五年的时候,我们会看 五个强大的超经济力量 ,它们是: 美国 、 西欧 、 苏联 、 大陆中国 ,当然还有 日本 。 在即将到来的世界中,美国将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了。 —— 尼克松, 1971 年 1. 根本原因: 经济决定政治,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根源在于世界 经济 力量结构的 多极化 发展趋势。 2. 具体原因: 美苏的相对衰落和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表现为: ( 1 ) 美国和苏联 因军备竞赛和对外侵略战争的拖累, 实力 走向 相对衰落 。 ( 2 ) 西欧 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 实力大增 。在各个领域与美国和日本开展竞争。在外交上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 3 )战后 日本经济 “ 起飞 ” ,不断谋求 “ 政治大国 ” 地位。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成为在经济上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形成 美、日、欧三足 鼎立经济格局。日本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 ( 4 )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使得 第三世界国家 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美苏的霸权主义,冲击两极格局。 ( 5 )改革开放使 中国 迅速 崛起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高。 总之,世界 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规律的作用,导致各国或区域集团之间力量对比此消彼涨 ,促进世界向 多极化 发展。 国际关系的这些变化 ( 多极化趋势出现) , 对美苏两极格局造成了有力冲击。 促进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因素: 多极力量出现背景 中国 万隆会议 不结盟运动 七十七国集团 西方集团逐渐分化 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 第三世界力量兴起 美日西欧 三足鼎立 苏联 与东欧、中国关系恶化 (时间: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以后) 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 日本: 80 年代第二经济大国 追求成为政治大国 西欧: 走向联合,成立“欧共体” 联系逐渐紧密深入 中国: 取得“两弹一星”等成就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美关系正常化 改革开放 第三世界: 从万隆会议到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 第三世界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 苏联 美国 资本主义阵营逐渐分化 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 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 多极力量出现背景 (时间: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以后) 1961年,不结盟运动兴起 1967 年,欧共体成立 1967 年, 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强国 中国 美国 苏联 日本 西欧 苏联 不结盟运动国家 2. 综合上述材料并所学知识,总结冷战时期两极格局与多极化趋势之间的关系 。 关系:两极和多极是相互影响的 。 在两极格局背景下,为提高竞争力,美苏分别扶持西欧、日本及刚获得民族独立的广大发展中国家,这客观上推动了多极化趋势;而多极化趋势却冲击并瓦解着 美苏 两极格局 。 1. 根据材料三并所学知识,概括冷战时期国际格局的特征是什么? 特征:两极格局中孕育着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材料 一 从某种意义上看,尼克松的 “ 越顶外交 ” 可以说是美国在对华政策上把其盟友日本抛在了身后,这必然对日本的外交抉择产生了极大影响。 1972 年 9 月 25 日,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双方先后进行了四次首脑会议和三次外长会议,在恢复中日邦交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对此,美国不得不正视这种现实,以谋求同新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在 20 世纪 70 年代的中美日三角关系之中,虽然美国的主导地位开始削弱,但是这种三角关系具有明显的互动性特征。然而,从实质上看,当时这种三角关系又是不均衡,不等边的。 —— 摘编自《 20 世纪 70 年代中美日三角关系的互动态势》 根据材料 一 ,指出 20 世纪 70 年代中美日三角关系 “ 具有明显的互动性特征 ” 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美日三角关系互动的影响。 表现:中美关系的改善促进中日关系的正常化;中日建交促进中美关系实现完全正常化。 影响:促进了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缓和了国际紧张局势;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材料 二 1950 年春,让 · 莫内 (“ 欧洲之父 ”) 提出:由于美国经济进入萧条期,即将结束的马歇尔计划不可能延长;联邦德国成立引发法国公众舆论开始担忧德国威胁的重演 …… 让 · 莫内敏锐地感觉到,上述因素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欧洲走向联合的机遇 ……1951 年,坚冰已经突破,更广泛的欧洲联盟的前景出现在地平线上。 —— 摘编自崔之元《 “ 欧洲之父 ” 的思想及其亚洲启示》 根据材料 二 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国家突破 “ 坚冰 ” 、走向联合的因素。 因素: 美苏以欧洲为 “ 冷战 ” 的主战场,欧洲各国希望摆脱美苏控制; 二战后,欧洲各国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美苏强大,欧洲单个国家无法与美苏抗衡; 美国经济援助不可能延期;联邦德国成立引起担忧;法德历史性的和解。 材料 三 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 …… 学者指出: “ 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进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 根据材料 三 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 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 ” 的含义,并指出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之下受到 “ 撼动 ” 和 “ 挑战 ” 的表现。 “ 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 ” 是指:欧洲走向衰落,丧失世界政治经济中心地位。 表现:欧洲走向联合;日本崛起;中国力量的增强;不结盟运动兴起。 三、 两极格局的瓦解 (一)冷战的新变化 苏联入侵阿富汗 (1979-1989) 美苏关系走向缓和,主要是以苏联的退让和妥协为前提的。 ⑴ 1979 年,苏联入侵阿富汗,陷入战争泥潭。 ⑵美国 再次加强对苏联的遏制 ,大 搞军备竞赛, 实施“战略防御计划”, 企图拖垮苏联 。 美 国战略防御计划,又称“星球大战”计划。 20 世纪 80 年代初 里根 政府提出并开始实施的以空间定向能和动能武器技术为主的长远研究计划,是一种使核武器失效的反弹道导弹多层综合战略防御系统。 1983 年 3 月 23 日晚,美国总统里根在电视演说中首次提出。 1984 年,美国国防部建立战略防御计划局,全面负责此项计划的实施。 时期: 20 世纪 八 、 九十年代之交 ⑶ 1985 年后,美苏关系走向缓和,苏联实行战略收缩。 1989 年苏军撤离阿富汗 1987 年签署 《 消除中程导弹条约 》 1989 年戈尔巴乔夫访华, 中苏关系正常化 1991 年美苏核裁军 以苏联的退让和妥协为前提 1991 年德国统一 重要表现是: ① 美苏首脑多次会晤,建立了多层次对话机制; ② 1987年,美苏签署《关于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1991年, 两国签订《美苏关于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 裁军取得重要进展; ③ 苏联实行战略收缩,从阿富汗撤军, 宣布不再干涉东欧事务,同意两德统一;等等。 ④苏联与中国关系也实现了正常化。 在与美国展开上述竞争的过程中,苏联投入了大量的资源。1981年到1985 年 年,苏联的国防预算又增加了45%。苏联整体的经济形势越来越糟,经济增长率越来越低,年1986年—1990 年 与1951年一1955年相比,苏联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从11.4%下降为1.8%,到1990年出现了负增长。 美国战略防御计划基本上达到了拖垮苏联的目的 1.1983 年 3 月 23 日晚里根总统通过电视发出 “ 战略防御倡议 ” 即星球大战计划 2.1985年1 月 3 日,白宫正式公布《总统战略防御计划》 3.1985年5月,里根总统签发第172号总统令,“ 星球大战计划正式启动 ” 4.1985年6月26日 戈尔巴乔夫在 电视讲话中 尖锐批评此项计划 5.为了对抗“星球大战计划”,到1986年,苏联创立了个独立的综合企业,并成立了“空间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科学研究中的开发与利用管局。” 为了保持与美国在军备竞赛中取得的战略均势,苏联通过多次妥协,希望美国在星球大战计划上做出让: 1.1985 年 3 月 12 日,美苏在日内瓦进行裁军谈判,苏联先一步妥协,提出一揽子解决方案即苏联暂停在欧洲部署导弹、暂停核试验。 2.1986 年 10 月戈尔巴乔夫与里根会晤,主动提议削减地基战略导弹、潜艇战略导弹和战略空军三元组成的各个方面都减少百分之五十。条件是美国方面将“星球大战计划”只限于实验室研究和试验,里根没有同意。 3.1987 年 4 月 14 日,戈尔巴乔夫接见美国国务卿,对实验室研究做了重新定义,放宽对美国的建议。 4.1987 年 12 月,戈尔巴乔夫和里根签订《中短程导弹条约》,同时,双方将不折不扣地执行 1972 年签订的《反导条约》。 5.1988 年 5 月,里根访问苏联,戈尔巴乔夫系统阐述了对星球大战的看法,但是对美国的态度已不像以前咄咄逼人。 6.1989 年 12 月戈尔巴乔夫同美国总统布什会晤对美国 “ 星球大战计划 ” 只字未提。苏联当时已经走上了全面改革和推行 “ 新思维 ” 的道路。 1985 年中美关系走向缓和,是以苏联的妥协和退让为前提的 表现:苏联放任“和平演变”, 国内 改革背离社会主义方向,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最终形成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局面。 拆毁柏林墙 影响:两极格局崩溃,冷战结束,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二 ) 两极格局瓦解( 1989— 1991 年) 1 989年系列革命。最先在波兰人民共和国出现,后来扩展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人民共和国、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等华沙条约组织国家,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在短时间内纷纷丧失政权, 社会制度 随之 发生根本性变化 的事件。 20 世界 30 年代苏联在斯大林时期建立起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 斯大林体制,在当时极大的促进了苏联社会的发展,但后来逐渐僵化,弊端日益暴露,从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先后有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进行改革,不但没有突破这一模式,反而使国家陷入危机之中。 1985 年戈尔巴乔夫改革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其实质是背离了社会主义的资本主义思想路线。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 …… 国内局势失控,苏联迅速走向解体。 从外部条件来说,东欧剧变和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苏联解体,起了推动作用。 ( 1 )历史 / 根本: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 ( 2 )直接: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 ( 3 )外部:东欧剧变和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苏联解体( 1991 年 12 月) 阅读材料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 两极格局崩溃,冷战结束。 (二 ) 两极格局瓦解( 1991 年) (1) 美苏(俄)之间的矛盾。 美苏争霸对苏联造成极大的损害,加速了苏联的解体进程。 (2)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 的矛盾。随着西欧和日本的崛起,美国霸主地位受到挑战,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 (3) 社会主义国家之间 的矛盾。中苏关系恶化,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也出现了要求摆脱苏联控制的倾向,社会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4) 第三世界国家与霸权主义、殖民主义之间的矛盾 。亚非会议召开,不结盟运动的发展和第三世界的崛起,在东西方两大集团之外增加了一股崭新的国际政治力量。 多极化发展趋势下的基本矛盾 阅读教材 p135-136 回答两极格局瓦解的原因 ① . 多极化趋势冲击了两极格局 ② . 美国战略防御计划企图拖垮苏联 ③ . 苏联的退让和妥协 ④. 苏联解体(直接原因) ⑴积极 ① 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 有利于缓和世界的紧张局势,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战后美、苏两国长期处于均势,双方均不敢贸然行事。这种建立在大国均势基础上的国际秩序,虽然不能消除冲突的根源,但却使大国的行事遵守一定的界限。 ② 客观上 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进行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 ⑵消极 ①带有浓厚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无视弱小国家的利益,导致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横行。 ②擅划国界、分裂国家的做法,种下了不稳定的祸根,导致世界的纷争和不安宁。 ③美、苏两强为谋求霸权,展开了长期的军备竞赛和地区争夺, 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甚至不惜大举用兵, 导致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动荡, 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 。 ④在两极对峙的格局下,国际经济秩序长期得不到改善,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⑤美苏 “冷战”严重恶化了国际关系,造成朝鲜分裂、德国分裂、欧洲分裂甚至世界分裂(形成两大经济体系,不利于经济全球化)。 ⑥美 苏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进行 军备竞赛 ,局部战争不断,世界处于核战争 的威胁之下。 评价 两极对峙格局的特点 (1) 阵线分明: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各自处于超级大国 ( 美苏 ) 的控制之下。 (2) 主导力量: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 (3) 形式多样: “ 冷战 ” 是斗争的主要方式,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 (4) 矛盾重重:体现着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其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 (5)演变趋势:由两极格局演变为美苏两大超级大国的争霸,美苏争霸互有攻守,既有和平方式的对抗,也有局部战争。 (6)争夺目标 欧洲 欧洲是美苏争夺的重点,形成西欧受美国控制,东欧受苏联控制 新兴独立的民族国家 随着殖民体系的崩溃,积极争夺这些新兴独立国家的控制权 经济主导权 美国依靠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建立了排斥苏联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苏联在这一斗争中明显处于劣势 科技领先地位 美苏之间在科技领域的激烈竞争,推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 冷战的开启,造就了二战后全球新的政治、经济的格局。随着苏联的解体,冷战的大幕也随之落下,但是我们从冷战 中苏联的解体, 学 到 了 什么 ? 有何 启示 ? 历 史的实际过程表明,把人民的力量过分地消耗在苏联以外是极其有害的,因为这最终把国家的伟大和安宁、乃至其自身的正常存在置于危险境地。 —— 俄国学者叶甫盖尼·特罗伊茨基 我 们需要一个伟大的苏联 ,但这种伟大不是靠帝国的野心和军事实力,而要靠人民的美德和生活质量。 —— 雅可夫列 《 一杯苦酒——布尔什维主义 和改革运动 》 冷战教训: ① 避免扩大国家利益与安全威胁 ② 不能只考虑自身国家利益 ③ 不能把国家利益无限扩大化 ④避免互相猜疑 ⑤加强交流与沟通 ⑤摒弃霸权主义思想 ⑥摒弃零和博弈思维 ⑦ 在求同存异、互利共赢基础上展开合作 ①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③要发展经济、关注民生; ④要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⑤ 改革要符合国情; 苏联解体的教训 (三)当今世界格局 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目前是“一超多强”。 美苏争霸结束了,美俄关系依然紧张;冷战结束了,冷战思维依然存在。 三、 两极格局的瓦解 ( 20 世纪 八 、 九十年代之交) 乌克兰 冷战 结束冷战的影响就不在了吗? 冷战 结束冷战的影响就不在了吗? 随着中国的崛起,部分西方国家鼓吹中国威胁论。 一个国家的强大必然要牺牲他国利益吗? 一个强大的国家必然会威胁他国安全吗? 两个大国必然会产生冲突、采取对抗吗? 遏制与对抗没有出路 ,和平 与合作才能共赢。 中国方案 同舟共济、权责共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追求本国利益同时也应该兼顾他国的利益 建立平和、尊重、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 超越意识形态,和平相处 相互尊重 ; 结伴 而不结盟,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摒弃冷战思维,实现合作共赢 ; 以 对话解决争端,用协商化解分歧。 遏制与对抗没有出路 ,和平 与合作才能共赢。 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三者的含义及相互间的关系 含义 关系 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体系是反法西斯同盟国的首脑通过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等一系列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其实质是美苏 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 两分夭下。 雅尔塔体系的建立是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即其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从属于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体系下两极格局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一般来说,两极格局的瓦解,也就意味看冷战局面的结束、雅尔塔体系的瓦解。 两极 格局 两极格局是以美苏为中心,以两大军事政治集团、两大阵管全面对抗为特点的格局。 冷战 冷战是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冋逐步形成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 从时间顺序上说,先有 雅尔塔体系 (形成于二战后期雅尔塔会议召开),再有 “冷战” (开始于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最后才有 两极格局 (形成标志是1955年华约组织的建立)。 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 两极格局的形成使英、法、德、日等国受到美国的控制,而中国则与苏联建立了友好同盟关系。 2.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 两极对抗由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对抗走向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苏联为在争霸中增强竞争力,企图控制社会主义国家的内政外交,导致了中苏关系的破裂。 3.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 随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西欧的联合和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的崛起等,国际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迫使美国调整了与欧洲国家的关系,缓和了与中国的关系。 4.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两极格局瓦解,中俄关系有了新发展,中美、中日、美俄关系反复变化 。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对大国关系的影响 本课重点 1. 两极格局的形成背景 2. 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 3. 五六七十年代的冷战表现 4. 六七十年代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表现 5. 冷战和两极格局结束的时间、表现 6. 冷战、两极格局的评价、 材料一 传统的美国学派认为,冷战是由苏联引起的,苏联热衷于获得领土,尤其是征服东欧领土。如果苏联没有表现出这种倾向,美国将有可能退回到战前的孤立主义状态。 …… 美国采取遏制苏联扩张的政策是正确的。如果没有美国主动的遏制政策,苏联将继续在欧洲、中东和亚洲扩张。 —— 摘编自王帆《关于冷战起源的八种解释》 根据材料一,归纳美国传统学派关于 “ 冷战起源 ” 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地指出冷战兴起的原因。 观点:苏联的扩张侵略引发冷战。 原因:冷战是美苏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冲突的结果,不应该仅归因于苏联的扩张。 材料二 1962 年古巴导弹危机使 ( 美苏 ) 这段时间里交替使用外交和武力威胁的心理战达到了顶点,随后双方关系进入了持续十余年的相对缓和状态。这一缓和的主要特征,在于欧洲局势渐趋正常 …… 军备控制谈判取得显著进展 ……(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开始,两国关系再度紧张,其原因主要在于苏联在亚非两洲进行频繁的直接或间接军事干涉,连同美国在越南战争失败后扩展海外军事、政治义务的倾向重新显著抬头。 —— 摘编自时殷弘《美苏冷战史:机理、特征和意义》 根据材料二,概括美苏冷战的主要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时期制约世界战争爆发的主要因素。 特征:外交和武力相威胁 ( 或缓和与紧张相交替 ) 。 因素:经济发展;美苏力量均势 ( 核威胁的影响 ) ;国际多极化新力量遏制了战争。 材料三 二战后初期,美国在亚洲实行 “ 让步性 ” 经济政策。日本、韩国、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因此出现高增长势头,而中国这个亚太地区的大国被排除在亚太经济大循环之外,这对 “ 亚太经济合作圈 ” 的形成和亚太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 摘编自冀伯祥《试论中美关系转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根据材料三,指出二战后初期中国被 “ 排除在亚太经济大循环外 ” 的原因,并据此分析当时国际格局的基本特征 。 原因:美国实行 “ 让步性 ” 经济政策,孤立封锁中国。 特征:美苏冷战、两大阵营对抗。 材料四 美国冷战史学家加迪斯用 “ 漫长的和平 ” 来形容冷战。美苏都未抱有以与对方直接发生战争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打算,为准确把握对方意图,避免因误判导致战争意外发生,仅在军控领域两国就进行了多轮谈判,到 1987 年陆续签订了《反弹道导弹条约》《美苏防止核战争协定》《中导条约》等协议。这即使并非美苏战略稳定的根本原因,至少起到了缓冲与调和双方战略紧张关系、防止世界战争的客观效果。 —— 据桂立《苏美关系 70 年》等整理 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美苏之间能维持 “ 漫长的和平 ” 的原因。 原因:避免对方直接战争;沟通协调机制;势均力敌;吸取二战教训;核战争的威慑。 一、关于 “ 冷战 ” 的起源问题 观点 ( 一 ) —— 冷战是由美国酝酿和发动的。有学者指出,美苏之间爆发冷战绝非偶然,也非一朝一夕,而是战争后期两国在波兰问题和德国问题上利害冲突的逻辑延伸。 观点 ( 二 ) —— 冷战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是双方行为的结果,并非美国单方面对苏联发动的,或仅仅是由美国的政策和措施引起的。 观点 ( 三 ) —— 强调英国在冷战形成中的主动作用。黄亚红指出,英国早在 1946 年上半年就形成了联美反苏的冷战政策。英国由于自身力量不足,为抵抗苏联的不断扩张,确保英帝国的利益和国家安全不受苏联的威胁,必须争取与美国的全面合作,于是 “ 拉拢美国结成亲密的联盟 ” 。 观点 ( 四 ) —— 以美苏争霸为核心的东西方冷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时殷弘指出, “ 冷战的起源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 。白建才认为,冷战深深根植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及意识形态的抗争,直接产生于苏联保障国家安全战略与美国称霸全球战略的碰撞,原子武器的出现增强了美国的实力,加速了冷战的爆发,英国对冷战的爆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关于 “ 冷战 ” 的性质 观点 ( 一 ) —— 冷战是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两大政治阵营之间的斗争,这一认识的特点是关注冷战的非物质因素,从观念的角度来判断冷战性质。 观点 ( 二 ) —— 冷战的性质是权力的斗争,而不是意识形态的较量,或者说意识形态较量只是从属于权力斗争的。 观点 ( 三 ) —— 冷战是海权国家 ( 美国 ) 和陆权国家 ( 苏联 ) 之间的斗争。这是地缘政治学派对冷战的认知。 1. [ 2019· 全国 Ⅲ 卷] 1947—1948 年,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这反映出 ( ) 三权分立体制存在重大缺陷 B. 意识形态影响政府政策 C. 执政者力图重塑国家精神 D. 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 走近高考 解析: B 对, “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由此可知,当时美苏两极格局的斗争态势影响到美国政府的对内政策。 A 错,材料没有涉及美国的政权结构。 C 错,美国奉行资本主义的治国精神,并未改变和重塑。 D 错,材料中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援助,并未体现国家干预经济。 答案: B B 2. [ 2014· 海南卷] 1960 年,日、美修改 1951 年签订的军事条约,删除了原条约中驻日美军可以用于镇压日本内乱的条款,保留了原条约中美军驻扎日本、双方共同应对对日本领土上的任何一方的武力进攻等内容,签订了新的日美安全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 ( ) A. 表明日美军事同盟受到削弱 B. 标志着亚太地区的力量对比改变 C. 反映出日本已经成为经济大国 D. 意味着美国在亚洲维持冷战政策 解析: D 对,材料中“日、美修改 1951 年签订的军事条约”以及“签订了新的日美安全条约”说明美国出于全球战略的需要改变对日政策,反映出其维持冷战政策。 A 错,新的日美安全条约说明日美军事同盟在加强,而不是削弱。 B 错,美国在亚太地区一直维持着这种格局,没有发生改变。 C 错,日本已经成为经济大国与材料内容无关。 答案: D D 3. [ 2017· 海南卷] 1964 年,中法建立外交关系。 1966 年,法国总统戴高乐访问苏联,两国发表了联合声明,强调由欧洲人来考虑和解决欧洲事务,还达成了空间技术合作协定,进一步扩大了合作领域。这表明 ( ) 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B. 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 C. 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D. 法国改变战略目标与价值取向 解析: A 对,根据材料可知,法国与中国建交,法国总统访问苏联并发表联合声明,说明法国在外交上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改善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B 错, “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指的是欧盟的成立,材料未涉及。 C 错, “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是在两极格局解体后。 D 错,由“欧洲人来考虑和解决欧洲事务”可知,法国并没有改变战略目标和价值取向。 答案: A A 课堂练习 1. 二战使欧洲受到重创,加上 1946 年底到 1947 年初欧洲遭遇了百年罕见的严寒,其经济呈现出一派衰败的景象,经济危机激化了社会矛盾。这使美国政府意识到,稳定欧洲、复兴欧洲是“遏制”苏联全球扩张主义的关键。为此美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 A. 建立北约 B. 推行马歇尔计划 C. 实行“杜鲁门主义” D. 建立关贸总协定 2.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特别是冷战时期 …… 虽然西方仍时时存在颠覆苏联之心,但是不能再采取巴黎和会时的那种明目张胆的武装干涉手段。”这说明战后新格局 ( ) A. 主要体现苏联等国家的意志 B. 有利于东西方间的和平共处 C. 有效维护了东方国家的利益 D. 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世界和平 B D 3. 1961 年,赫鲁晓夫说: “我们确信美国人决不会容忍古巴卡斯特罗政权的存在 …… 在美国对加勒比海地区进行干涉的威胁继续存在的情况下 …… 我们有义务尽一切可能来保护古巴 …… 并成为其他拉美国家的一个现实榜样。”苏联为此所采取的措施 ( ) A. 加速了拉美国家的联合 B. 缓和了美苏之间矛盾 C. 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D. 扩大了社会主义阵营 4. 1960 年,法国总统戴高乐邀请赫鲁晓夫访问法国, 会谈时提出著名的“缓和、谅解、合作”三部曲政策和“从大西洋到乌拉 尔”的欧洲建设构想。 1966 年,戴高乐访问苏联,同苏联签订了贸易文 化协定以及空间探索和技术合作协定。法国的举动表明 ( ) A. 两大阵营的关系趋于缓和 B. 欧洲统一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C. 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挑战 D. 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基本形成 C C 5. 20 世纪 80 年代初,美国提出并着手实施“战略防御计划”,企图拖垮苏联。 1985 年以后,美苏关系逐渐走向缓和,其前提是苏联 ( ) A. 实现与中国关系正常化 B. 试图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 C. 对美国不断退让和妥协 D. 政治改革过于激进和西化 6. 法国前总统密特朗曾说: “戈尔巴乔夫使我想起决定用油漆盖住自己家墙上污点的人。但是在开始刷墙的时候看到一块砖在晃动,试图把它换下来却弄塌了整堵墙,在重新砌墙的时候又发现整个房基都腐烂了。”这段话认为苏联解体 ( ) A. 是整个政治经济体制失败的产物 B. 主要原因是内部民族矛盾 C. 根源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D. 是西方国家采取冷战遏制的结果 C A 学者 关于冷战爆发的观点 时殷弘 美苏冷战孕育于十月革命至二战的美苏关系之中 余伟民 冷战是多国参与的国际性政治斗争 徐蓝 冷战是美苏两国双向互动的结果 解析: 由材料 “ 美苏冷战孕育于十月革命至二战的美苏关系之中 ”“ 冷战是多国参与的国际性政治斗争 ”“ 冷战是美苏两国双向互动的结果 ” 可知冷战的爆发是多种因素的共同结果,故选 B 项。 7 .下表是新时期中国学者关于冷战爆发的主要观点。据此表可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A. 美苏冷战开始于十月革命 B .冷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C .美苏对峙是冷战主要表现 D .冷战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8 .下面为二战后国际关系变化的漫画,标题为《合不来》,它揭示出 ( ) A .意识形态分歧导致两大阵营形成 B .冷战导致欧洲国家分裂 C .冷战对峙格局产生的主要原因 D .美苏冷战的重心在欧洲 C 9 . 1954 年,美国主导建立了一个共同安全体系,成员包括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泰国、巴基斯坦 8 国。美国主导建立该体系的目的是 ( ) A .组建反共同盟围堵中国 B .遏止苏联向欧洲的扩张 C .控制西欧资本主义国家 D .援助新兴民族独立国家 10 . 20 世纪 70 年代,不结盟国家决定建立原料生产出口协会理事会和资助发展中国家出口原料和初级产品的特别基金,到 80 年代初,各类原料生产和出口国组织达到 22 个。这些组织和基金的设立 ( ) A .消除了不结盟国家内部的摩擦 B .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 C .启动了新兴经济体的团结合作 D .有利于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权益 11 .从 1959 年起,法国采取一系列步骤逐步脱离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先是将海军撤出北约组织,并拒绝美国在其领土储存核武器。 1966 年,法国最终退出北约组织。这表明 ( ) A .欧洲一体化进程遭遇挫折 B .法国奉行相对独立的对外政策 C .西欧与美国关系严重裂痕 D .法国谋求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 解析: 法国退出北约组织的原因在于维护国家独立自主和恢复法国的大国地位,摆脱美国的控制,故选 B 项。 12 . 1971 年 12 月,英国首相希斯在同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时明确表示,英美之间的特殊关系已经消亡。在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中,也第一次以 “ 自然关系 ” 代替了 “ 特殊关系 ” 。这一变化 ( ) A .说明英国开始推行独立外交 B .反映出英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C .表明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D .反映出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解析: 据材料由 “ 特殊关系 ” 到 “ 自然关系 ” 的变化并结合所学,说明英国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反映出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故选 D 项。 知识体系 二战结束后,美苏之间由战时的合作转向冷战的对手,随着冷战的发生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两极格局。由于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多极力量的成长,对美苏两极格局造成了有力冲击。随着美苏关系的缓和和苏联国内改革的失败,最终造成了两极格局崩溃的局面。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