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6课抗日战争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16课 抗日战争 课程标准 素养解读 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1.从时空观念角度了解日本逐步扩大侵华的步骤、日军侵华的罪行,了解关内关外抗日救亡运动的主要表现。 2.运用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比较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掌握两个战场的主要战况,分析形成两个战场的原因,说明两个战场之间的联系。 3.从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角度说明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伟大意义,体会中国人民面对外敌入侵体现出的团结御侮和奉献牺牲精神。 知识点一 全民族的抗战 1.背景 (1)局部侵华: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东北沦陷,华北地区日趋殖民化,民族危机加深。 (2)全面侵华:1937年,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北平、天津相继失守。 2.实现: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军民奋起抗战。 3.前期概况 (1)敌后战场 ①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人民战争路线,即全面抗战路线。 ②八路军、新四军进入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 (2)正面战场:国民政府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 抗战时期两个战场的关系 - 8 - 4.结果 (1)中国军队虽然取得了平型关、台儿庄等战役的胜利,但失去了华北、华中、华南和华东的大片领土。 (2)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知识点二 日军的滔天罪行 1.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以后,屠杀中国军民超过三十万人。 2.潘家峪惨案:1941年初,杀害全村一千二百多人。 3.细菌战:在中国东北成立“七三一部队”,用中国活人作试验。 知识点三 抗战的胜利 1.百团大战 (1)概况:1940年下半年,由彭德怀指挥。 (2)地位: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 2.入缅作战 (1)背景:1942年初,日军由泰国、缅甸北上,准备进攻中国云南。 (2)目的: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 (3)结果:救出被围英军七千多人。1945年初,在英美军队配合下,中国远征军击败侵缅日军。 3.抗战胜利 (1)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2)意义 ①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②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③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④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全民族抗战,而非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 中国人民虽然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但并不意味着中华民族实现了完全独立。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独立的标志是新中国的成立。 - 8 - 抗日战争的特点 史料一 1937年8月18日……陈诚……提出“我国军事落后且未有充分作战准备,不宜实行迅速决战之战略①,但因我国国土广大、人口众多、经济资源散在各地,具有长期作战之条件②。” ——《民国高级将领列传》 [解读] ①②处信息说明陈诚主张打持久战。 [思考] 根据史料一,分析国民党将领提出的抗战方针。他们为什么会提出这些抗战方针? 【提示】 方针:反对速战速决战略,实施持久消耗战略。原因:我国军事落后且未有充分作战准备;我国国土广大、人口众多、经济资源散在各地,具有持久作战的条件。 史料二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③,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④。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解读] ③④处信息说明日本帝国主义没有意识到中国民众的巨大力量。 [思考] 史料二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是什么?“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表明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错误估计:日本认为国民革命失败导致内战纷争,忽视中国再次凝聚团结。 主要原因: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战争的特点 1.抗日战争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全民族抗战,是第一次全民族有组织的自卫战争,也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了全国各阶级、各民族的一场民族战争。 2.具有双重性,它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斗争。 3.两个战场并存,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的关系一直贯穿整个抗战时期。 4.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后期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5.以弱胜强,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6.中国战场是所有反法西斯战场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战场。 - 8 - 全民族的抗战 史料一 毛泽东指出:“国民党在1937年和1938年内,抗战是比较努力的①,同我党关系也是比较好的。” [解读] ①处信息说明毛泽东肯定了国民党在抗战初期的贡献。 [思考] 根据史料一,分析毛泽东对全面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的态度是如何评价的。全面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有何影响? 【提示】 评价:充分肯定了全面抗战初期国民党的正面抗战。 影响:全面抗战初期,国民党多次组织会战,抵抗日军侵略,消耗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阻止了日军的侵略步伐,使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 史料二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正是因为有了敌后抗日根据地这个形式,才从单纯的政府军队的抗战,变为全民族的抗战②。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资料》 [解读] ②处信息说明敌后抗日根据地有利于全民族抗战开展。 [思考] 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开辟的意义。在抗战后期的地位如何? 【提示】 意义:中国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有效地牵制了敌人,打击了敌人;人民军队有了巩固的后方,抗战发展成为全民族的抗战,并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地位:成为抗战后期的中流砥柱。 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区别与联系 项目 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区 别 领导阶级 蒋介石集团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无产阶级 阶级利益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代表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战场范围 国民党统治区 建立敌后根据地 抗战路线 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 依靠人民的全面抗战路线 作战方式 以阵地防御战为主的正规战 独立自主的游击战 战略地位 在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是抗战的主战场 抗战初期,配合正面战场;抗战后期,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联系 两个战场是互相依存、互相协同、互相配合的关系,都是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都为中华民族的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不应该被割裂与对立起来 - 8 - 近代两次中日战争的比较 1.异同点 (1)相似之处:两次战争起因都是日本垂涎中国的领土,企图侵略扩张;战争爆发时两国的基本形势均是敌强我弱;日本都采取了先制造事端后发动突然袭击的方式,侵华手段极其残忍,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空前灾难。 (2)不同之处: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而抗日战争中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取得全面胜利。 2.出现不同结局的主要因素 (1)从领导因素上看,甲午战争时,清政府腐败无能;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合作,在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分别开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抗敌。 (2)从民众因素上看,清政府极力压制人民的抗日热情;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3)从战略战术上看,甲午战争中,李鸿章采取避战自保、消极应战的方针,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抗日战争中,两大战场分别开展阵地战和游击战,相互配合、协同作战,最后取得抗战胜利。 (4)从国际环境上看,甲午战争时,西方列强对日本的侵华活动采取默许的态度,使日本侵略者有恃无恐;抗日战争时期,随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中国的抗战得到苏、美、英等反法西斯国家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有力支持和援助。 - 8 - [课堂小结] 时空坐标 答题术语 1.日本制造一系列侵华事件后,发动了卢沟桥事变,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全面抗战爆发。 2.国共两党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英勇抗战。 3.侵华日军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制造了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等无数惨案,犯下滔天罪行。 4.经过十四年艰苦抗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1.制作时间轴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下图所示的抗日战争时间轴中,空白处应填写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九运动 C.西安事变 D.百团大战 A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A项符合题意;其他选项与1931年时间不符。] 2.某抗日将领在一次战役时写给妻子的信说:新秋入序,暑气渐消,尤以夜间气爽,想皖地亦同此景象耳!……昨日,又由日运来援军五万余口………汇山码头(黄浦江下游西岸)为我军占领,敌人虽有大部援军,无法登陆……寇日内再不解决,或即参加战斗也。这位将领参加的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枣宜会战 A [根据关键信息“黄浦江下游西岸”可以判断这与淞沪会战相关,A项符合题意;其余选项在地理位置上不符。] - 8 - 3.某班设计了“抗日战争”的网页,页面设置了“抗战爆发”“正面战场”“敌后战场”“抗战胜利”四个栏目。如果再增加一个栏目,最恰当的是( ) A.九一八事变 B.淞沪会战 C.日寇暴行 D.日本投降 C [日本帝国主义在战争中犯下了滔天罪行,历史不能忘记。] 4.史料的价值在于客观真实。我们在研究“百团大战”时最有力的证据是( ) A.百团大战的遗迹和当时的照片 B.侵华日军老兵回忆录 C.历史论著中对百团大战的描述 D.电影作品《百团大战》 A [A项属于第一手史料,在各选项中是最为有力的证据,符合题意;回忆录属于第二手史料,可能渗透个人主观情感,排除B项;历史论著属于第二手史料,可信度不如A项,排除C项;电影作品经过艺术加工,可信度不如A项,排除D项。] 5.刘吉在其主编的《中国共产党七十年》中记述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将给予中国革命以广大的深刻的影响,将对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发挥决定性作用。”这一记述表达了这样的认识,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 A.标志着中国革命性质的根本改变 B.意味着国家政治统一的最终完成 C.推动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D.成为全民族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D [由题干中“对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发挥决定性作用”可知材料强调的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成为全民族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故选D项。] 6.“这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这一伟大胜利”是指( ) A.北伐战争的胜利 B.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解放战争的胜利 C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小明同学为开展抗日战争主题研究,收集了以下四种史料: - 8 - 材料二 这一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习近平在抗战胜利70周年 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从史料价值看,你会建议小明同学首选哪一种史料,并说明理由。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我们今天要隆重纪念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解析] 第(1)问需要对四种史料全面评判。A侧重于研究成果,B更为原始真实,C是亲历者回忆录,D是影视作品,价值各不相同。第(2)问结合教材回答,注意从国际地位,世界和平的角度分析。 [答案] (1)史料A:当代史学家的研究成果,内容可能较全面、完整。 史料B:中日双方的电报,直接反映了当时重大历史事件。 史料C:东史太郎是侵华战争的参与者,其日记直接反映了日军侵华的情况。 史料D:影视作品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抗日救亡的情况。 (2)原因: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中国反对列强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抗战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的大国地位;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 8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