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宁夏银川市六盘山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 - 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 2020 届高三年级第五次模拟试卷 文科综合试卷-历史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并将核对 后的条形码贴在答题卡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答案使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答案使用 0.5 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 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做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题上、超出答题区域或非题号对应 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公卿的族属是商周政治建构的重要因素。下列商周异、同姓公卿的比例差异说明西周政治制 度的特点是 [Failed to download image : http://qbm-images.oss-cn-hangzhou.aliyuncs.com/QBM/2020/1/16/2378488468742144/23789802 09123328/STEM/69025970a4a844d8b8937be4d9a4ac55.png] A. 家国同构 B. 等级森严 C. 君主专制 D. 官僚政治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从商到周,异姓公卿减少同姓公卿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出 通过宗法制和分封制的配合,西周的政治管理加强,具有家国同构的特点,A 选项符合题意; 公卿比例中同姓和异姓数据的升降,没有体现出等级森严的特色,B 选项错误;君主专制制度 和官僚政治在西周时期尚未形成,CD 两项错误。 2.瞿兑之在《秦汉史纂》中云:“中国成为一统国,自秦启之,而汉承之,虽遇乱世,终犹心 焉一统,人人皆拭目翘足以为庶几复见太平。二千年来如一日,此秦汉之所赐也。”据此, 该学者强调秦汉时期 A. 奠定了中国封建时代统一的基础 B. 大一统王朝出现具有一定合理性 C. 形成专制制度和思想文化的统一 D. 思想嬗替是王朝取得成功的经验 【答案】A 【解析】 - 2 - 【详解】考查秦汉 政治。中国成为统一的国家从秦朝开始的,汉承秦制,后来虽有朝代更 新、变化,但是统一的局面一直是大势所趋,这是因为秦汉时期中国高度集权的“大一统” 的政治体制基本形成,这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大一统的政治保障,故 A 项符合题意; B、D 两项材料并未涉及,故 BD 不符合题意;秦汉时期虽然是专制制度和思想文化统一的时期, 但是学者强调的是秦汉对后世统一趋势的影响,故 C 项不符合题意。 3.南宋淳熙年间,有一位名叫奚宣赞的青年男子,认识了一名叫白卯奴的年轻女贩子。两人互 相爱慕,成为情侣。而奚宣赞的父亲是岳飞手下的一名统治官。因嫌弃白卯奴身份低微,不 同意二人结合,予以强行拆散。这是《白蛇传》的最初原形。而到了明代,男主人公却改变 而为“生药铺主管”。这一变化说明明代 A. 小说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载体 B. 儒家传统重义轻利观念遭到了颠覆 C. 程朱理学统治地位受到了冲击 D. 文学创作蕴含了市民阶层价值取向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到了明代,男主人公却改变而为‘生药铺主管’”可知,市井小民成为故 事的主人公,市民生活成为故事的题材,这说明文学创作蕴含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故选 D;材料反映的是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这不是当时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排除 A;遭到颠覆的 说法过于夸大,否则怎么解释当时徽商“贾而好儒”的价值取向,排除 B;材料没有提及对程 朱理学的批判,无法得出 C 项结论,排除。 4.17 世纪以后,号称“苏湖熟,天下足”的江浙地区因“地利树桑,人多习蚕务者”成为北方 商品粮的主要输入地,闽广等地也因弃稻种植经济农作物,造成粮食供应紧张。另一方面至 18 世纪也因此促成如苏州等城市成为全国性的粮米贸易中心。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非农业人口比重的提高抑制了消费市场的扩大 B. 民间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明清时期农业的衰退 C. 人口绝对数量的增加阻碍明清长途贸易的发展 D. 明清经济的发展是人口压力下的一种经济变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分析 17——18 世纪(明清时期),“ 人口稠密的”江南地区因“地利树桑”而大 力发展棉织业,但到 18 世纪以后,严重的缺粮又促使苏州成为全国性的粮米贸易中心,这是 当时该地区为解决人口压力而顺应经济发展的灵活应对的表现,表明明清经济的发展是人口 的 - 3 - 压力下的一种经济变动,故选择 D 项;因江南粮食不足,促使苏州成为“全国性的粮米贸易中 心”,体现了非农业人口比重的提高“带动”了消费市场的扩大,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 A 项;民间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明清时期农业生产的“商品化趋势”,是农业的进步,排除 B 项; 苏州成为全国性的粮米贸易中心反映了人口绝对数量的增加“促进”了明清长途贸易的发展,排 除 C 项。 【点睛】注意对题干的理解,17 世纪之前,号称“苏湖熟,天下足”的江浙地区成为北方商品 粮的主要输入地,17 世纪以后,因“地利树桑,人多习蚕务者”,闽广等地也因弃稻种植经济 农作物,造成粮食供应紧张。另一方面至 18 世纪也因此促成如苏州等城市成为全国性的粮米 贸易中心。这样叙述可能更容易理解一点。 5.原国民政府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的秘书在回忆录中写道:民国二十九年,住在延安窑洞里的毛 泽东、朱德,最让人佩服之处,是他们的政治远见,他们知道在需要的时候打一场合适的仗, 依我看,这一仗的政治意义远远大于它的军事意义。“这一仗” A. 坚定了全民族抗战的信心 B. 推动了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C. 取得了正面战场 最大胜利 D. 粉碎了日军速亡中国的企图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民国二十九年”可知,这是 1940 年,涉及到的人物“国民政府战区司令长官 薛岳的秘书”“ 毛泽东、朱德”,由此可以判断这是国共合作背景下的一次战役。根据材料“这 一仗的政治意义远远大于它的军事意义”,结合所学可知,这次战役的百团大战,坚定了全民 族抗战的信心,选项 A 正确;选项 B 是武汉会战的影响,排除;台儿庄战役取得正面战场最 大胜利,排除 C;选项 D 是淞沪会战的意义,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是通过题干信息判断出这是百团大战,之后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 6.1952 年 6 月,毛泽东为新中国体育工作题写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12 个大字, “锻炼身体”的口号成为这一时期的热词。这反映出 A. 人们建设新中国的美好愿望 B. 工业化建设对身体素质要求高 C. 锻炼身体成为生活的主旋律 D. 双百方针得到了全面贯彻执行 【答案】A 【解析】 的 - 4 - 【详解】“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锻炼身体”体现了人们建设新中国的美好愿望, 故 A 正确;工业化建设是从 1953 年开始,排除 B;C 错在“主旋律”,排除;D 双百方针是 1956 年提出的,排除。 7.1978 年秋天,小岗村将生产队的田地分给各家各户,实行包产到户.成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的排头兵。2006 年 1 月 25 日,一些村干部召开村民大会,宣布要将土地合并.集中办农场、 搞养殖和旅游开发等。两次土地政策的调整表明 A. 分田到户不利于农业发展 B. 土地合并违背了国家政策 C. 农村经济体制要适时调整 D. 土地所有制性质发生变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1978 年小岗村分田到户是为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进行调整,2006 年合并土地是因为 随着生产力发展,分田到户的做法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必须进行体制调整,C 正 确;分田到户在当时促进了生产力发展,A 错误;发展集体经济符合国家政策,B 错误;两次 土地政策调整都没有改变土地公有制的性质,D 错误。 8.现代中国正快步走进“微时代”,“微信”“微博”“微课”“微讲座”等“微工具”或“微 事务”等系列现象纷纷出现 这说明现代中国 A. 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 B. 科技发明推动经济布局 优化 C. 经济结构的革命性变化 D. 科技进步改变人们的社会生活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微”代表着简洁,快速、浓缩和高效,科技的进步, 互联网等高科技使“微博”、“微信”、“微讲座”等“微工具”或“微事务”大量涌入我们 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因此 D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科技进步对 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不是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B 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科技发明对经 济布局的影响;C 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经济结构的变化。故正确答案为 D 选项。 9.苏格拉底说,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最优秀的人是 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苏格拉底这些话的政治意图是 。 的 - 5 - A. 反对轮番而治 B. 提倡妇女参政 C. 主张人民主权 D. 宣扬人文精神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最优秀的 人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可以看出苏格拉底主张有才能的人治理国家,从而看出其反对轮 番而治。故选 A。B 项是对材料断章取义的理解;C 项材料并未体现;D 项说法错误,材料主 要说的是有专门才能的人治理国家而不应该抽签选举,并未涉及到人文精神。 考点:雅典民主制 点评:雅典民主制是直接民主,是建立在小国寡民的基础上,用抽签选举的方式选拔官员, 与现代民主有很大的不同,现代民主通常是代议制为核心的。直接民主弊端非常明显,即使 在直接民主下,也是少数人的民主,妇女、外邦人和奴隶等都没有民主权力。但是,在伯利 克里时期雅典民主制发展到鼎盛时期,表现有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等。与此 相关的知识点如雅典民主制的形成过程、特点、影响等需要掌握。 10.下图为 18 世纪初国际贸易状况示意图。对其解读准确的是 [Failed to download image : http://qbm-images.oss-cn-hangzhou.aliyuncs.com/QBM/2019/6/3/2217733151318016/221786080 1986560/STEM/a389fd0666b64bc0adf4d1fe6b711a0e.png] ①欧洲同世界各地有直接的商业联系 ②欧洲完成工业革命主要出口工业品 ③通过丝银贸易,大量白银流入中国 ④玉米等作物通过不同路径传入亚洲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图示来看,当时欧洲同世界各地有直接的商业联系;联系鸦片战争前中国与西方 贸易状况可知,当时通过丝银贸易,大量白银流入中国;从图示信息可以看出,玉米等作物 通过不同路径传入亚洲。①③④说法正确,故答案为 D 项。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从 18 世纪六 - 6 - 十年代开始,18 世纪初工业革命尚未开始,排除含有②的 A、B、C 项。 【点睛】本题作为组合式选择题,可以采用排除法来解答。联系史实可知,英国工业革命从 18 世纪六十年代开始,19 世纪四十年代结束,而题干中的时间信息是 18 世纪初,因此“欧洲完 成工业革命主要出口工业品”的说法从时间上可以确定错误。排除含有这一说法的选项,剩 下的选项就是正确答案。 11.下表为理论界对斯大林结束新经济政策原因的不同看法。这说明( ) 观点一 斯大林结束新经济政策的决定是一种现实主义的选择,客观上取决于当时严 峻的经济形势 观点二 斯大林结束新经济政策的决定是个人意志的结果 观点三 坚持社会主义原则必然要求斯大林结束新经济政策 A. 同一历史有着不同解释 B. 意识形态制约历史结论 C. 史料互证丰富历史认识 D. 时代变迁左右历史观点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客观上取决于当时严峻的经济形势”“个人意志的结果”“坚持社会主 义原则必然要求”等信息可知,对斯大林取消新经济政策同一件事,却有着不同的解释。A 正 确;材料信息无法证明意识形态对历史结论的制约,B 排除;材料只体现了对斯大林取消新经 济政策的不同解释,没有体现这些解释出自不同的史料,更无法谈及对历史认识的丰富,C 排 除;‘时代变迁左右历史观点’的说法过于绝对,D 排除。故选 A。 12.美国耐克公司 20 世纪 50 年代末开始,将生产厂搬到日本,此后先后转移至韩国和中国台 湾,广东和福建。由此说明本质上 A. 美国经济渐趋衰落 B. 跨国资本全球流动 C. 国际分工日益深化 D. 国际经济合作加强 【答案】B 【解析】 【详解】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美国耐克公司不断搬迁生产厂,体现了跨国资本在全球范围的 - 7 - 流动,故选择 B;美国耐克公司将生产厂 搬迁并不能说明美国制造业的衰落,经济全球化趋 势下发达国家仍然是最大受益者,排除 A;国际分工主要指生产的各个环节由发达国家和发展 中国家分别进行,材料并未体现这一特点,排除 C;材料未涉及国际经济合作的信息,排除 D。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对不同程度的贫困者给予不同的救济扶助,如明代林希元《荒政丛言》提出“极 贫之民便赈米,次贫之民便赈钱,稍贫之民便转贷”……宋代以前,救助贫国人口一般以政 府为主,如《汉律》规定国家需向“贫不能自存者”提供教助。到了宋代,国家开始注重用 经济手段、调动民间力量参与扶贫救助,如采用招商赈济、以工代赈等方式。除此之外,宋 代还鼓励民间互助,动员富户教助贫户,并设立“纳業补官”制度,对参与扶贫的富户奖以 荣誉称号……宋代政府除了在自然灾害之后开展临时性救助,还从百姓日常生产生活实际出 发,制定系统性扶持办法,从财政、民政乃至军政多个层面对贫困人口进行帮扶。 ——摘编自孙竞、张文《中国古代扶贫实践及其当代价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扶贫政策的特点。 材料二 光绪初年以前,民间灾赈几乎都是局限于本地,即由灾区本地的钟富救济本地 的贫民。光绪初年,庆西、河南瀑发了历史罕见的大早突,从年开始,一直持续到 1879 年, 历时三年,蔓延陕西、直隶、山东等省,并波及江苏北、安北部、江西东部、四川北部。面 对大量涌入的灾民,在西方传教士救济父民的刺激下,江南士绅开始了跨地域的长期、大规 模、有组织的“义赈”活动。李金镛、谢家福等着名的社会济人士,成立协赈公所、赈局等 济机构,在山东、苏淞、河南、山西各地开展救济,并在《申报》刊登募捐公告,绘制了《河 南奇荒铁泪图》进行宣传,号召全社会参与救济。 ——摘编自余《遗失的传统:明清时期的民间社会技济》 (2)依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近代救助与古代社会助相比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发 生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现在,中国在扶贫攻坚工作中采取的重要举措,就是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找到 根”,对症下药,向治疗。我们坚持中国制度的优势,构建者市县乡村五坂一起抓扶贫,层层 落实责任制的治理格局。我们注重抓六个精准……确保各项政策好处落到扶贫对象身上。我 们坚持分类策,国人因她策,因赏国原因策,因贫国类型施策,通过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 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状贫脱贫,通过低保政策兜 底一批。 ——习近平在 2015 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携手消除贫困,促进共同发展》 - 8 -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精准扶贫”的现实意义。 【答案】(1)特点:①分类定级,分类扶持;②钱物给予式扶贫与生产经营式扶贫相结合;③ 临时性救助与系统性扶持相结合;④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也注重调动民间力量。 (2)不同:西方传教士参与社会救济活动;民间社会救济的力度有了很大突破,自成一体。 原因:随着近代列强侵略加深,传教士大量涌入中国;清廷腐朽,政府赈贫力度有限;罕见 的持久的自然灾害的刺激;开明士绅的努力;报刊等近代宣传工具的出现等。 (3)意义:①是真正消除贫困的有效路径;②有利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③体现了社会 主义的本质要求;④为全球反贫困实践提供借鉴 【解析】 【详解】(1)根据“对不同程度的贫困者给予不同的救济扶助”、“国家开始注重用经济手段、 调动民间力量参与扶贫救助”、“除了在自然灾害之后开展临时性救助,还从百姓日常生产生 活实际出发,制定系统性扶持办法,从财政、民政乃至军政多个层面对贫困人口进行帮扶” 等内容可总结概括古代扶贫政策的特点。 (2)根据“在西方传教士救济父民的刺激下,江南士绅开始了跨地域的长期、大规模、有组 织的“义赈”活动。……号召全社会参与救济”等内容可知不同主要体现在西方传教士开始 参与社会救济,民间社会救济力度有了很大突破。原因结合所学内容可结合列强入侵、传教 士涌入、政府腐朽,赈灾力度有限、开明绅士努力和近代宣传工具的出现宣传等方面进行分 析即可。 (3)根据“对症下药,靶向治疗。……确保各项政策好处落到扶贫对象身上”并结合所学可 知,精准扶贫的意义主要在于能够真正消除贫困,有利于小康社会的建设,体现社会主义共 同富裕的本质要求,为世界反贫困提供借鉴。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对于近现代国家的社会转型,有学者总结出三种范式: 第一种:由政府主导,大规模引进先进技术,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即先发展经济,后 社会转型。 第二种:通过制度改革,建立自由市场制度,实现经济、社会的转型。 第三种:重铸观念的地基,并以此为基础,推动制度变革,以实现社会的根本转型。 ——摘编自千字文华《向死而生》 评析材料中的转型范式(任意一种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 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 9 - 【答案】示例一:第一种范式,(结合材料)引进技术,而不改革制度,在政府主导下侧重经 济发展,(史论结合)如晚清的洋务运动、19 世纪末的德国。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短期内经 济快速增长:中国迈开了近代化第一步,军事实力提升;德国迅速崛起为欧洲强国。但也埋 下重大隐患: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惨败,民族危机空前加深;德国民主改革不彻底,保留大量 军国主义残余,在一战中战败,以割地赔款告终。(结论)历史证明:想“只模仿技术,不改 革制度”实现转型是行不通的。 示例二:第二种范式,突出制度变革,如戊戌变法倡导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主张民主共和 制,意图为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保驾护航,从而推动中国的社会转型。戊戌变法解放了人们 的思想,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掀起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 结束了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但都 失败了,没有完成中国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历史证明:“只模仿制度, 而不重铸观念地基”的“唯制度论”也是行不通的。 示例三:第三种范式,基于观念变革,建立新制度,再推动社会转型,如近代中国的新文化 运动,近代英国的崛起。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思想,意图改造中国的文化土壤,培养“新 民”,进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中国的根本转型,但因为对中西方文化激进偏颇的态度 和方法,以及当时中国的具体国情,因此并没有给中国指明正确的出路,但动摇了封建思想 的统治地位,空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打开了中国 进步的一缕曙光。英国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影响下,奠定了坚实的观念基础, 从而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和民主制度的确立完善提供了理论武器,进一步促进了工业革命 的最先发生,使英国实现了社会的根本转型,成为称雄世界的霸主。历史证明:观念变革是 社会根本转型的关键推动力。 示例四(整体) (结合材料)三种转型范式,第一种先技求,第二种先制度,第三种先观念,前两种是“后 发展”国家的模式,如德、日、中国等,第三种是“原发型”国家的模式,如英、法、美等 国。(史论结合)进入近代,欧美等国借助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新航路开辟等因素,占得历史 发展的先机,故可以经由“观念→制度→技术”的路径渐次推进转型;对德、日、中国等“后 发展”国家,由于传统社会力量的强大和根深蒂固,资本主义等新因素不能快速发展,加之“原 发”国家的侵略殖民,导致历史转型的迟滞,要“后发赶超”,所以更倾向于先技术经济或制 度变革。(结论)可见,通过何种范式转型,有其客观历史必然性。 - 10 - 【解析】 【详解】本题提出三种社会转型范式,根据题干中对三种社会范式的描述,可以从四个方面 进行评析,即以三种范式作为评析对象,分别评析,或者整体评析三种范式。以评析第一种 范式为例。根据材料“由政府主导,大规模引进先进技术,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即先发展 经济,后社会转型”可以概括第一种范式,为引进技术,而不改革制度,在政府主导下侧重 经济发展。以洋务运动和 19 世纪末的德国为例进行分析论证,如晚清的洋务运动,经过引进 西方科技,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短期内经济快速增长,中国迈开了近代化第一步,军事实 力提升,但也埋下重大隐患,即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惨败,民族危机空前加深。以同样的思路 分析论证 19 世纪末德国。最后得出结论,想“只模仿技术,不改革制度”实现转型是行不通 的。 15.材料 新文化运动时期,部分学者将中国国力的衰败归罪于普遍较低的识字率及结构 复杂的汉字,汉字简化运动开始兴起。新中国成立后,为加快经济建设,文化普及成为当务 之急。1952 年,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成立,1964 年颁布《简化字总表》对将近 2000 个 常用汉字进行简化,平均笔划从 11.2 笔下降为 9.4 笔。根据中央“尽量用一个宇替代多个字” 的指示,简化方案大量合并汉字:“发”同时作为“發(发 fa 射)”“髪(头发 fa)”的简 体字。随着单字表意准确度的下降,只能搭配进词组中使用,形成“字简词繁”的负面效果。 而且民间自主简化、类推简化的风潮四起,大量混乱的字形带来了沟通的不便。随着反对的 声音越来越大,70 年代之后继续颁布的简化方案逐渐被废止。1985 年后汉字简化的热潮时告 一段落。 ——摘编自陈炽洪《试论汉字简化的失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字简化改革的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汉字简化改革的影响。 【答案】(1)简化书写难度;提升文化普及程度;推动社会主义建设。 (2)一定程度上简化书写笔划,有利于推进国家经济建设;有利于文化的推广和普及;破坏 原有汉字文化;带来大量使用混乱与不便。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中“部分学者将中国国力的衰败归罪于普遍较低的识字率及结构复杂 的汉字”、“为加快经济建设,文化普及成为当务之急。”等信息结合所学从简化书写难度、 提升文化普及程度、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等方面概括汉字简化改革的目的。 (2)依据材料中“随着单字表意准确度的下降,只能搭配进词组中使用,形成‘字简词繁’ - 11 - 的负面效果。而且民间自主简化、类推简化的风潮四起,大量混乱的字形带来了沟通的不 便。”信息及上述作答结合所学从一定程度上简化书写笔划,有利于推进国家经济建设、有 利于文化的推广和普及、破坏原有汉字文化、带来大量使用混乱与不便等方面简析新中国汉 字简化改革的影响。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历史上,中国虽然宣布了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但并没有真正派出军队参战。真 正卷入战争的中国人,是 14 万中国劳工,协约国称为“中国劳工旅”。 在欧洲战场上,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在德国的步步紧逼下损失惨重,面临着严重的人力 资源危机。……为了更多的欧洲人从工业劳动中解放出来走向前线参战,英国和法国将他们 的目光投向中国廉价又丰富的人力资源。……1916 年至 1918 年间,英法两国在中国共招募华 工 14 万人左右。按照最初约定,华工的工作是以工代兵,并不参战,但事实上华工的工作几 乎都是处于最前线。他们到欧洲后多从事挖掘战壕、筑路、救护伤员等战勤和战斗工作,约 两万人付出了自己的生命,有的只有工号连名字都没有留下。 中国劳工旅的大多数人在 1919 年和 1920 年回国,留下来的三千人在欧洲扎下了根,构 成了当时法国和比利时华人社会的核心。 李肇星在凭吊一战赴欧华工墓地后表示,许多一战华工战后成为第一批移居法国的华人, 为中法友谊做出贡献。 ——摘编自光明网《14 万中国劳工参加一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劳工旅”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劳工旅”的历史贡献。 【答案】(1)背景:协约国面临严重的人力资源危机;中国人力资源廉价丰富;中国参加协 约国对德宜战。 (2)历史贡献:缓解了协约国的人力资源危机,支援了协约国后方的工业生产;为协约国前 线的军事斗争提供了有力的战斗服务;为中国赢得战胜国地位及中欧友谊做出巨大贡献。 【解析】 (1)本题根据材料“英法为首的协约国……面临着严重的人力资源危机。……为了让更多的欧 洲人从工业劳动中解放出来走向前线参战,英国和法国将他们的目光投向中国廉价又丰富的 人力资源”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协约国人力资源危机、中国人力资源廉价丰富、中国参加 协约国对德宣战等方面概括“中国劳工旅”出现的背景。 - 12 - (2)本题根据材料“许多一战华工战后成为第一批移居法国的华人,为中法友谊作出贡献”并 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缓解协约国的人力资源危机、协约国军事斗争的保障、中国赢得战胜国 地位、中国与欧洲友谊等方面简析“中国劳工旅”的历史贡献。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伍连德是中国卫生防疫事业的奠基人,中国现代科学家中第一位为世界所推崇者。 自 1907 年从南洋归国服务,30 年间始终为中国现代医学的领军人物。他主导了中国近代第一 次防疫战。在日俄势力下的东北,他带队克服千难万险成功阻止了疫情,挽救了无数生灵, 被国际联盟卫生组织授予“鼠疫斗士”的荣誉称号,为中国在世界赢得了尊敬。他在中国医 学、中国防疫史上创下了多个世界第一:第一个担任国际医学会议主席的中国人,第一个在 《柳叶刀》发表论文的中国人,第一位获诺贝尔奖提名的华人……虽然中国不是他人生的起 点和终点,但他始终以“中国医生”自居,为中国的防疫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伍连德对社会做出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伍连德体现的时代精神。 【答案】(1)贡献:主导中国近代第一次防疫战;维护中国主权,建立中国防疫体系;撰写 医学论文,提高中国医学国际地位;传播医学知识,引领中国近代医学发展。 (2)时代精神:关心国家前途命运;关注社会现实,践行社会责任;打破陈规,敢于创新; 理论与实践结合。 【解析】 【详解】(1)贡献,根据材料“他主导了中国近代第一次防疫战”可知,主导中国近代第一次防 疫战;根据材料“是中国卫生防疫事业的奠基人······他带队克服千难万险成功阻止了疫情,挽救 了无数生灵”可知,维护中国主权,建立中国防疫体系;根据材料“第一个在《柳叶刀》发表论 文的中国人,第一位获诺贝尔奖提名的华人”可知,撰写医学论文,提高中国医学国际地位; 根据材料“自 1907 年从南洋归国服务,30 年间始终为中国现代医学的领军人物”可知,传播医 学知识,引领中国近代医学发展。 (2)时代精神,根据材料“在日俄势力下 东北,他带队克服千难万险成功阻止了疫情,挽救 了无数生灵”可知,关心国家前途命运;根据材料“在日俄势力下的东北,他带队克服千难万险 成功阻止了疫情,挽救了无数生灵”可知,关注社会现实,践行社会责任;根据材料“他在中国 医学、中国防疫史上创下了多个世界第一”可知,打破陈规,敢于创新;根据材料“第一个在 《柳叶刀》发表论文的中国人”、“主导了中国近代第一次防疫战”可知,理论与实践结合。 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