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同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培优模块综合检测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同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培优模块综合检测

模块综合检测 (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西周初年,周成王因年纪幼小,缺乏裁夺政事的能力,周公旦“乃摄政当国”;后来, 周厉王被国人所逐,召公和周公共同摄政,号称“共和”。这些史实说明,在西周( ) A.贵族政治占重要地位 B.嫡长子继承制被破坏 C.周王常常是统而不治 D.分封制存在严重弊端 解析:选 A 材料共叙述了两件事,前一件事说周成王年幼故贵族周公旦“摄政”,后 一件事说周厉王被驱逐后贵族召公和周公共同理政,主体都是周天子与同姓贵族,反映了贵 族政治在西周的重要性,故 A 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王位继承,排除 B 项;周天子是天下共 主,并非统而不治,排除 C 项;题干没有体现周天子与地方诸侯的关系,排除 D 项。 2.历史学家杜家骥认为:“无论是先秦的领主封建制时期,还是秦以后到清的中央集权 时期,古代王朝国家都具有家族私有性。”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 D.君主权力受到族权的制约 解析:选 B 题干中“古代王朝国家都具有家族私有性”说明了“家天下”观念在各个 时期都存在,故 B 项正确;A、C、D 三项在材料中均未体现。 3.下表罗列了秦、西汉、宋、清各代的部分官职,依据朝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 巡抚 总督 都统 水师提督 管带 ② 郡守 廷尉 宗正 将作少府 监御史 ③ 刺史 三服官 盐铁官 常侍 司隶校尉 ④ 同平章事 参知政事 枢密使 知州 提点刑狱司 A.②③④① B.②④③① C.③②①④ D.④②①③ 解析:选 A ①属于清朝地方与水师官员名称;②属于秦朝官职名称;③属于汉代相应 官职名称;④属于宋代官职名称。因此先后顺序是②③④①,故 A 项正确。 4.台湾著名学者傅宗懋认为:“世宗(雍正)的集权很是巧妙的,并不是像以前的枝枝节 节,他只设了一个□□,于是就把以前内阁和八旗的权力,整个拿来。”这一机构是( ) A.内阁 B.南书房 C.军机处 D.文渊阁 解析:选 C 内阁是明朝设立的;南书房是康熙皇帝设立的;军机处是雍正皇帝设立的, 是中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文渊阁刚开始是明朝内阁的办公地点。 5.雅典民主政治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主要贡献在于( ) A.创立了中央集权制 B.是近代法制的渊源 C.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 D.使雅典城邦最终形成 解析:选 C 结合所学可知,雅典民主政治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 的民主制度;集体决策、民主选举、群众监督等民主运作方式对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有着深远的影响,雅典民主政治是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蓝本,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 故 C 项正确。 6.《十二铜表法》第八表规定:“以文字诽谤他人,或公然歌唱侮辱他人的歌词的,处 死刑。……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白日行 窃,除用武器拒捕外,不得杀之。”以上材料不能反映的是《十二铜表法》( ) A.量刑较重 B.重视保护私有财产 C.不尊重生命 D.重视维护人身名誉权 解析:选 C 依据材料中“行窃”“诽谤他人”可以判断该法重视保护私有财产和人身 名誉权,故 B、D 两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依据题干省略号前的案例死刑可知量刑较重,故 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依据“白日行窃,除用武器拒捕外,不得杀之”可知罗马法量刑虽重, 但也尊重生命,故 C 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7.“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 壮大……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适应这一变化,英国( ) A.通过“光荣革命”,赶走专制君主 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 C.进行议会改革,调整议员结构 D.建立内阁制度,限制国王权力 解析:选 C A、B 两项发生在 17 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 18 世纪 60 年代,依据所 学,1832 年,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英国议会进行了改革,通过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 中获得了更多的权利,得以进入国家权力的中心,故 C 项正确;D 项与题干无关。 8.一位政治家在评价美国 1787 年宪法时曾指出:“毫无疑问,我们的宪法之所以恒久, 就在于它简洁。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美的大厦。”其意在肯定宪法( ) A.条文与体系的完备性 B.所蕴含的原则与精神 C.各项内容具有前瞻性 D.实践不受时代而调整 解析:选 B 由材料关键信息“简洁”“奠基石”等可知材料强调 1787 年宪法之所以持 久不衰,主要体现在“分权与制衡”的原则与精神上。 9.1787 年美国联邦宪法和 1875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都规定两国实行民主共和政体; 但两国国情不同,具体制度上也有所差异。两者的差异主要在于( ) A.国家元首是否拥有实权 B.参众两院是否选举产生 C.是否实行责任内阁制 D.是否采用权力制衡体制 解析:选 C 两个国家的元首均拥有实权,两个国家的参众两院均由选举产生,两个国 家也均采取权力制衡体制;美国虽有内阁,但不对国会负责,而法国内阁对议会负责,是责 任制内阁,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 C 项。 10.下面所列是 1840 年至 1901 年间中国历史上的三项重大历史事件,以此为线索归纳 出的历史主题应该是( )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 A.中华民族的奋起 B.西方列强的入侵 C.晚清政府的改革 D.近代的民主革命 解析:选 B 题干列举了列强侵华的三次战争和签订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反映了西方列 强的入侵,故 B 项正确。 11.《马关条约》中最能体现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进入新阶段的是( ) A.增开通商口岸 B.赔款白银二亿两 C.割台湾等地给日本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解析:选 D 《马关条约》签订于 19 世纪末,这时的资本主义国家已过渡到帝国主义阶 段,对外侵略从以商品输出为主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并要求分割世界。允许日本在通商口 岸设立工厂,就是资本输出的一种重要形式。 12.有专家指出: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性在于“试图从土地所有制方面解决占中国绝大 多数人口的农民的土地问题”。下列各项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 A.金田起义 B.《天朝田亩制度》 C.定都天京 D.《资政新篇》 解析:选 B 依据题干“试图从土地所有制方面解决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土地 问题”可知,涉及的是土地所有制和农民的土地问题。结合所学可知,金田起义只是革命的 开始,并没有涉及生产资料问题,故 A 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的实质是把封建的地主土地 所有制变成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涉及了土地所有制和农民的土地问题,故 B 项正确。定都天 京是正式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农民政权,不涉及土地问题,故 C 项错误。《资政新篇》是中 国近代第一个要在中国走资本主义的方案,也同样不涉及农民的土地问题,故 D 项错误。 13.1913 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 民国人也”。老农“忽做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 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 A.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解析:选 C 在辛亥革命之后,老农对革命情况一无所知,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 念虽说已日渐深入人心,但对农村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也说明辛亥革命脱离了人民群众。 14.五四运动是中国民主革命历程中的重大事件,下列对其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开端 B.青年学生是运动的先锋 C.提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 D.是一次毫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解析:选 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而不是中国民 主革命的开端。 15.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B.最广泛地发动了人民群众 C.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 解析:选 C 依据所学可知,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虽然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而 失败,但它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这是它的主要影响。A 项与史实不符,B 项 是其发展的原因,D 项是其特点。 16.1936 年 8 月,中共中央向国民政府郑重声明:“我们赞成建立全国统一的民主共和 国,赞成召集由普选权选举出来的国会,拥护全国人民和抗日军队的抗日救国代表大会,拥 护全国统一的国防政府。”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同意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和平建国 B.准备在革命根据地建立苏维埃政权 C.准备联合国民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在政治上完全认同南京国民政府 解析:选 C 注意从题目中的时间“1936 年 8 月”分析。此时,随着日本侵华的加剧, 中日民族矛盾日益上升为社会最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希望与国民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共同应对日本侵华,故选 C 项。A 项发生在抗战结束以后,B 项发生在 20 世纪 30 年代初,D 项表述不符合史实。 17.如图为 1936 年 8 月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豫旺堡(今宁 夏同心县豫旺堡)拍摄的经典照片《抗战之声》。对照片出现的历史 背景解释准确的是( ) A.中央红军完成战略转移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C.日本发动了卢沟桥事变 D.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 解析:选 A 1935 年 10 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从而完成了战略大转移,故 A 项正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 1937 年 9 月建立的,故 B 项错误;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是在 1937 年 7 月,故 C 项错误;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是在 1937 年 8 月,故 D 项错误。 18.“锻炼成一只不可战胜的力量。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首战平型关, 威名天下扬。”这段歌词描述的是( ) A.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的武装斗争 B.长征时期红军的艰苦斗争 C.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英勇抗战 D.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 解析:选 C 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首战平型关指的是平型关大捷,是中 国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林彪领导的八路军在平型关进行了浴血奋战,所以这段歌词描述的 只能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英勇抗战。 19.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覆灭的标志是( ) A.三大战役胜利 B.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C.全国大陆基本解放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解析:选 B 1949 年 4 月 23 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攻占国民党总统府,它标志着国 民党统治的覆灭。 20.“这种制度,从根本上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互相攻讦、互相倾 轧的弊病,能够保证集中领导与广泛民主、充满活力与富有效率的有机统一。我们要继续坚 持和完善这个制度……”“这个制度”是指中国的(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民主集中制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解析:选 D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政党制度,有利于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及全国 人民的团结,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充分调动各民主党派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有利 于党和政府兼听各种意见,做出科学的决策。 21.“香港在‘一国两制’下,既保持了原有的经济制度,又能从祖国日益繁荣中获得 更多的机遇、更大的空间和强有力的支持,具有双重优势。”香港特别行政区与民族自治区 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 A.区域范围大小 B.实施目的不同 C.社会制度差异 D.时间期限长短 解析:选 C 香港特别行政区与民族自治区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所实行的基本社会制度 不同。民族自治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而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 方式不变。 22.史学界认为:“日内瓦会议开创了我国外交活动的新天地。”“新天地”主要是指 ( ) A.以发展中国家的姿态步入国际外交舞台 B.以世界大国的身份步入了国际外交舞台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 D.迫使美国公开承认了新中国的合法地位 解析:选 B 以世界大国的身份步入了国际外交舞台符合日内瓦会议的意义,故 B 项正 确。 23.20 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同苏联、蒙古、越南、老挝、韩国等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后又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四国签订了边境地区加强军事方面 相互信任的协定。这些外交举措的基本出发点是( ) A.争取和平的周边环境 B.实行不结盟政策 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解析:选 A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这就需要一个长期 的和平的稳定环境。我国同周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有利于为经济建设提供一个稳定的周边环 境。 24.下列是某同学在网上搜到的一个历史事件的关键词《四月提纲》、“攻打冬宫”、“阿 芙乐尔号巡洋舰”,这个历史事件应该是( ) 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 B.巴黎公社革命 C.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 D.俄国十月革命 解析:选 D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从题干中的关键词 来看,该事件发生在俄国,与法国巴黎公社革命无关;二月革命在《四月提纲》发表之前; 从《四月提纲》、“攻打冬宫”、“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可以看出该事件与十月革命相关, 故 D 项正确。 25.阿尔德伯特在《欧洲史》中说:“欧洲国家曾建立起政治、经济和文化壁垒……今 天这些边界毫无意义,人员和思想来往畅通无阻,而且在欧洲十五国内部,已经到了拆除边 境哨所的时候了。”这些变化主要源于( ) A.冷战政策 B.马歇尔计划 C.杜鲁门主义 D.欧洲一体化 解析:选 D 材料中“欧洲人员和思想来往畅通无阻,而且在欧洲十五国内部,已经到 了拆除边境哨所的时候”说明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故 D 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 26 题 16 分,第 27 题 18 分,第 28 题 16 分,共 50 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秦始皇)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 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除他自己军队 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便监视他们。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汉制每年八月,举行饮酎(醇酒)大典,诸侯王和列侯献“酎金”助祭。元鼎五年 (公元前 112 年),武帝以列侯酎金斤两成色不足为名,削夺 106 个列侯的爵位。还有一些列侯 因其他各种原因而陆续失爵。 ——摘编自晁福林《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 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行中书省 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在全国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与西周的地方行 政制度相比有何突出特点和进步意义?(6 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代“侯”“王”的由来及汉武帝削夺其爵位的目的。 (4 分) (3)据材料三,指出元朝地方行政制度有哪些创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作用。(6 分) 解析:第(1)问,“制度”,从材料一中“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每一行政区 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即可得出答案;“特点”,结合郡 县制下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分析即可;“意义”,主要回答郡县制对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 即可。第(2)问,“由来”,结合西汉初年实行的地方管理制度即可作答;“目的”,从中央 与地方列侯的矛盾分析即可。第(3)问,“创新”,从材料三“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 省长官……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归纳即可;“历史作用”,结合元代行省制度的意义从对 当时和对后世两方面分析作答即可。 答案:(1)制度:郡县制。 特点: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体制(实现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或以地域关系取代血缘关 系)。 意义: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或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2)“侯”“王”的由来: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 目的:削弱地方上王国的实力,加强中央集权。 (3)创新:设行中书省管理地方;行省长官由中央官员担任。 历史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开创了以省为单位的行政区划。 27.自古至今中国人都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 统有一番融合铸造,方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 法长成。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 材料二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一个新的里程碑,尽管它没有实现中国社会的近 代化,但这次革命进行的民主制度试验,为后来中国革命和建设积累了经验和教训……孙中 山晚年颇为深刻地认识到,建立共和,“民权何由而发达?则从团结人心,纠合群力始”…… 年轻的受过西方教育的中国人试图在中国建立一些与他们从国外尤其是从美国观察到的制度 完全一样的制度。他们所建立的制度自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很快就在中国的政治现实面 前土崩瓦解。 ——摘编自陈其泰《近代史上有关重大是非的两个问题的评价》 材料三 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 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 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不是抽象的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1)说出两项隋唐时期中国“自根自生”的政治制度,并分析其意义。(6 分) (2)在辛亥革命期间,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的民主制度试验”有哪些? 为什么在“中国的政治现实面前土崩瓦解”? (6 分) (3)材料三说的“特殊的民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如何体现的?你从中国人民对民主政 治的探索历程中得到什么启示?(6 分) 解析:第(1)问,结合隋唐时期政治制度发展的相关知识,概括得出隋唐时期中国“自根 自生”的两项制度为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分别说明两者的意义。第(2)问,依据材料并结合 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的民主制度实验”的内容;依据对 材料的理解,联系辛亥革命相关知识,从主观与客观的角度分析其失败的原因。第(3)问,“特 殊的民主”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得出新中国初期的三大 民主政治制度;综合三则材料的信息,认识理解中国的政治制度特别是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 趋势及不同的命运,概括总结在中国人民探索民主政治的历程中得出的启示。 答案:(1)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相互制衡;分工明确,提高办事效率。科举制, 扩大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基础,为官僚队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 (2)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临时约法》。原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 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阻挠破坏;群众基础薄弱。 (3)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启示:民主政治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资产阶级由于其阶级局限性不能领导中国民 主革命的胜利;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国的真正民主;要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民主体制。 28.20 世纪,随着一流强国力量对比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矛盾、利害关系的变化,国际 关系格局也随之改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 世纪 80 年代,以美苏关系的重大转折为契机,短短 10 年间世界格局的演变 注入了一股突如其来的力量。此次世界格局的转换不像以往那样发生在大规模战争之后,新 体制的确立缺少硬性的仲裁力量。此外,由于多极化趋势的长期酝酿和发展,当旧格局最终 被打破后,多种基于民族主义的国家和地区性力量亦趁势蜂起,谋求在新格局中的位置和利 益。 ——摘编自王斯德《大学世界史》 材料二 当今世界,一方面,世界各国在事关人类生存问题,如反恐、环境、经济发展 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合作;但另一方面,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不断。美国多次发 动局部战争,特别是 1999 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理会,以南联盟军队屠杀科索 沃阿尔巴尼亚族人为借口,对南联盟进行了狂轰滥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 (1)根据材料一,概括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格局对世界 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8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怎样才能构建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安全?(8 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新体制的确立缺少硬性的仲裁力量……多种基于民 族主义的国家和地区性力量亦趁势蜂起”得出缺少权威的仲裁力量;多种力量崛起并发展。 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有 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第(2)问,此问属于开放性设问,言之有理即可, 可从加强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发挥联合国作用等角度回答。 答案: (1)特点:缺少权威的仲裁力量;多种力量崛起并发展。 作用: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 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写出任意两点即可) (2)主张:加强合作与对话,反对对抗;客观公正对待冲突双方,彼此理解对方诉求;反 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发挥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