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民版专题八课题二十四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民版专题八课题二十四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学案

‎[循框图——理清主要史实]‎ ‎[背术语——规范答题用语]‎ ‎(1)“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是发展生产力与改造生产关系相结合。‎ ‎(2)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建立起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改变了社会主要矛盾和社会性质,为工业化发展开辟道路。‎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起点,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光辉标志。‎ ‎(4)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对外开放已形成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新格局。‎ 课题二十四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经济恢复(1949~1952年)‎ ‎(1)背景 ‎①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加上多年战争的破坏,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②交通落后,通货膨胀极其严重,人民生活十分困苦。‎ ‎(2)措施 ‎①城市: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打击投机商人。由中央集中统一管理经济,以解决中央财政困难;合理调整工商业,调动私营工商业的积极性,调整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 ‎②农村:1950年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引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运动。‎ ‎(3)意义: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2.“一五”计划(1953~1957年)‎ ‎(1)条件:政权巩固、经济恢复,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援助。‎ ‎(2)任务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3)特点:发展生产力与改造生产关系并举,优先发展重工业。‎ ‎(4)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 ‎(5)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注]‎ ‎“调整”主要是指调整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调整的目的是调动私营工商业者的积极性,以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辩]‎ 土地改革运动确立的是农民土地所有制,它属于私有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农民土地所有制转变为集体所有制。‎ ‎[联]‎ 将工业化建设的重点放在东北地区。这是因为东北地区工业基础比较好,工业资源丰富,又是重要的农产品基地,靠近苏联易于接受援助。‎ ‎[辩]‎ ‎“一五”计划开创了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我国并没有实现向工业化国家的转型。‎ ‎3.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 ‎(1)内容 ‎①农业: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②手工业: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采用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等形式,将其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1956年,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 ‎(2)实质: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二、探索与失误 ‎1.成功探索:中共八大(1956年)‎ ‎(1)背景: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2)内容 ‎①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意义: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2.探索失误 ‎(1)1958年,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主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2)“大跃进”: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违背客观经济规律。‎ ‎(3)人民公社化运动:建立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人民公社,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4)“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由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 ‎(5)教训:‎ ‎①必须认清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国情、国力出发。‎ ‎②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 ‎④经济建设必须有计划、按比例进行。‎ ‎⑤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⑥必须保持政治的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 ‎3.政策调整 ‎(1)1960年,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从1962年起,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到1965年,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2)1971年,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 ‎ (3)1975年,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 ‎[拓]‎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生产关系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注]‎ ‎“人民公社,政社合一,以供给制为主,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 ‎[拓]‎ ‎“调整”主要是指调整农、轻、重之间的比例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政治和认识根源的失误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纠正。‎ ‎[注]‎ 全面整顿的实质是系统纠正“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 重难点一 “一五”计划 史料一 1952~1957年我国工业比重图 史料二 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①。……我国的工业总产值(不包括手工业产值,下同),在五年计划的前三年共增加了177亿元,而1956年这一年就增加了139亿元。正是由于这种迅速的发展,1956年的工业总产值达到了586亿元,超过了五年计划所要求的1957年的指标②。从主要工业产品看,钢产量前三年共增加了150万吨,而1956年就增加了161万吨。……此外,如电力、煤 炭、石油、化学肥料、水泥等重工业产品,1956年的产量比前三年的年产量都有较多的增加③。喷气式飞机、载重汽车、大型发电设备和单轴自动车床等重要新产品也都是在这一年制造成功的。‎ ‎——《1957年政府工作报告》(周恩来)‎ ‎[探究] (1)根据史料一概括1952~1957年我国工业结构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及对中国经济的重大影响。‎ ‎(2)根据史料二,归纳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解读] ‎ ‎(1)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 史料一用柱状图形象展示了1952~1957年我国轻重工业比重的变化;‎ 史料二①②③分别反映了三大改造、工业产值的增长、重工业的发展相关信息。‎ ‎(2)答题用什么——针对筛选信息 结合所获取的信息和“一五”计划中工业化建设的方针分析。‎ ‎[提示]‎ ‎ (1)变化:重工业比重上升。原因:进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影响:使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对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基本完成,工业化迅速发展,重工业成就尤为突出。‎ ‎[系统认知]‎ ‎“一五”计划的特点、原因和实质 ‎1.特点 ‎(1)优先发展重工业:确定以工业化为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并优先发展重工业,强调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 ‎(2)地区分布:将工业化建设的重点放在东北地区。‎ ‎(3)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并举:“一五”计划以工业化为目标,包括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两大任务,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4)长期性、渐进性:“一五”计划是贯彻执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重大步骤,考虑到改造和建设的长期性和渐进性。‎ ‎2.原因 ‎(1)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这种落后的状况只有通过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一途径才能改变。‎ ‎(2)受苏联建设经验的影响。‎ ‎(3)当时的国际环境需要我们尽快建立强大的军事工业,以增强国防力量。总之只有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靠自己力量获得实现工业化的物质基础。‎ ‎3.实质:既是我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又是国家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 ‎(二)归纳总结——过渡时期我国社会的特点 ‎(1)社会性质:从政权组织形式和经济基础而言,是新民主主义国家,但从实质和发展方向而言,是社会主义国家。‎ ‎(2)经济结构: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前,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非社会主义成分占有很大比重。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成分占主导地位。‎ ‎(3)阶级结构:由多种阶级成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并存到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 ‎(4)社会主要矛盾:三大改造前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5)政治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建立。‎ 重难点二 计划经济体制 史料 20世纪50年代上半期,是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形成时期。这个时期,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中国的国家安全受到威胁,而国内落后的工业和众多的人口,使得建立独立工业体系和提高积累率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在这种背景下,强大的政府自然要选择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而这种要求与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目标相结合,就使中国走上了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道路。‎ ‎——摘编自武力《中国计划经济的重新审视与评价》‎ ‎[探究] 据史料概括促成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因素。‎ ‎[解读] 注意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从国际形势和国内局势综合分析。‎ ‎[提示] 朝鲜战争威胁国家安全;国内经济发展的要求;强大的政府权力;社会主义目标的追求。‎ ‎[系统认知]‎ 我国实行计划经济的必要性 ‎(1)当时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在这样的情况下,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迅速、有效地集中全国的经济力量,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条件。同时,在经济结构单一、科技水平不高、社会利益关系相对单纯的情况下,计划经济体制也比较容易顺利地运行。这也是我国当时实行计划经济的客观条件。‎ ‎(2)苏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世人瞩目的成就,对我国经济体制的选择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3)当时在理论上普遍把计划经济看作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自然成为合乎逻辑的选择。‎ ‎1.没收官僚资本,完成土地改革,统一财政经济。‎ ‎(1)没收官僚资本,使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确立了全民所有制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2)完成土地改革,变地主所有制为农民所有制,恢复和发展了农业生产。‎ ‎(3)统一财政经济,包括控制主要商品,加强市场、物价和金融的管理等。到1952年实现了财经状况的根本好转。这为形成新的经济体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奠定了一个基本条件。‎ ‎2.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在1956年底基本完成,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这是整个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础。‎ ‎3.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建立集中统一的经济体制:1953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形成了以计划体制为中心的、集中统一的经济体制。‎ ‎[随堂巩固训练]‎ ‎1.(2018·全国卷Ⅰ)如图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 A.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B.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 ‎[读懂] 1953年,勘探队员探寻矿产资源,反映了经济建设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此时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重工业/轻工业),对矿产需求极大。这些信息表明我国大规模的经济(经济/政治)建设正在展开。‎ ‎[做对] 选D ‎2.(2018·全国卷Ⅲ)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这反映了当时(  )‎ A.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 B.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 C.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 D.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 ‎[读懂] 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国内主要矛盾转变为先进社会制度与落后生产力的矛盾,材料法制建设推动经济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主要矛盾/经济总量)的变化密切相关。‎ ‎[做对] 选C ‎3.(2018·全国卷Ⅱ)如图为1956年的一幅漫画《两把尺》(画中字:“奶奶的尺——量布做新衣。阿姨的尺——测量祖国,建设社会主义。”)该漫画反映了(  )‎ A.社会主义建设以工业化为中心 B.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 C.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开展 D.城乡差别发生根本性改变 ‎[读懂] 漫画中的三代女性,老一辈持家,年轻一代外出工作,小孩读书,其乐融融,都在完成自己的使命,为国家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漫画作品用两种不同性质的“尺”表现了新、旧两种社会下女性的不同地位和作用,歌颂了新社会当中新女性以全新的姿态,积极地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事业中去,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 ‎[做对] 选B ‎4.(2016·全国卷Ⅱ)“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读懂] “一五”计划时期,国家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优先发展重工业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通过压低全民消费,提高储蓄率,加快资金原始积累;二是保证有限的资源集中投向重工业领域;三是实行平均主义的民生保障,确保社会的稳定。所以,题干材料中“一五”计划压缩住宅建设投资、压缩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其目的在于完成工业化,奠定工业化基础。‎ ‎[做对] 选A ‎5.(2015·全国卷Ⅰ)下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  )‎ 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 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 ‎[读懂] “一五”计划期间,新中国工业项目全面展开,工业领域的各项指标完成或超过了计划的定量,工业生产迅速发展,不仅填补了一些新的空白,一些主要工业指标增长速度还超过了英美等发达国家。但这样的高速度数值前提是中国原有的工业基础非常薄弱,是中国自身的纵向比较。‎ ‎[做对] 选A ‎6.(2014·全国卷Ⅱ)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 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 ‎[读懂] “一五”计划期间,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实施,粮食形势一度紧张,一些地区出现粮食脱销,粮食市场开始出现动荡,私营粮商同国家争夺粮食的斗争十分尖锐。面对严峻的粮食购销形势,中共中央决定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也就是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在中央统一管理下,实行由中央和地方分工负责的粮食管理政策。该政策的实施实际上就是将农民的经济生活纳入国家的计划管理体制。‎ ‎[做对] 选C ‎1.下表是国家统计局对1949~1952年全国农民收入支出情况的统计(单位:元),据此可以推知(  )‎ ‎1949年 ‎ ‎1950年 ‎ ‎1951年 ‎ ‎1952年 ‎ 人均货币收入 ‎ ‎14.5 ‎ ‎18.7 ‎ ‎23.6 ‎ ‎26.8‎ 人均消费品支出 ‎ ‎14.2 ‎ ‎17.3 ‎ ‎21.6 ‎ ‎24.6 ‎ 解析:选C 农村农民收入不一定与土地改革有关,且土地改革是在1950年实施,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农民收入支出情况,而不是农业发展情况,故B项错误;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从1949年到1952年农民收入不断增加,人均消费品支出也在增加,且尚有节余,说明工业品的农村市场广阔,故C项正确;材料信息中没有体现富裕农民的比重的信息,而是反映农民收入支出情况,故D项错误。‎ ‎2.1953年至1955年,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的形式是“四马分肥”,即企业在分配利润时,国家税收占34.5%,职工福利费占15%,企业公积金占30%,资本家红利占20.5%。这一措施表明(  )‎ 点拨:看比例:资本家利润不再是第一位。‎ 解析:选D 代购代销,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代购代销曾被作为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之一,用于对私营商业的改造,不符合“四马分肥”‎ 的形式,故A项错误;题干反映的利润分配,非资本家与工人的所有权、管理权的关系,故B项错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完成的标志是1956年底,全行业掀起公私合营的高潮,故C项错误;据材料可知国家税收居第一位,资本家红利不再是第一位,体现国家占主导,故D项正确。‎ ‎3.(2019·华师大附中押题)据统计,从1958年到1960年这三年期间的平均积累率(一定时期内积累基金占国民收入使用额的比例)高达39.1%,大大超过了“一五”期间24.2%的平均积累率。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解析:选D 1958年到1960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失误的时期,经济建设损失严重,甚至出现严重困难局面,故A项错误;片面追求高指标只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一个因素,非主要因素,故B项错误;国民经济严重失衡是“大跃进”造成的严重后果,这也是一个具体因素不是主要的,故C项错误;导致这个时期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严重的“左”倾思想影响,故D项正确。‎ ‎4.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正式确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但仍然认为,党的“三面红旗”(即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是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 A.中国共产党确立了科学的经济思想 B.中国共产党开始放弃苏联经济模式 C.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曲折发展 D.八字方针助长“左”倾错误蔓延 点拨:确定正确的八字方针,但没有放弃错误的“三面红旗”主要说明了什么?‎ 解析:选C 1961年,确定了对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但没有放弃“三面红旗”说明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的建设曲折发展,故C项正确。‎ ‎5.(2019·临沂一模)建国后至1978年前,我国物价水平总体上是稳定的。在政府的指导下,若干工农业产品实行全省一价,某市大米价格0.139元/斤,二十多年价格几乎没变。对这种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 解析:选B 材料反映建国后至1978年前我国物价几乎未变,这与大力发展民生无关,故A项错误;建国后至1978年前我国物价几乎未变,是因为实行国家计划定价,采取以计划为主的资源配置方式,故B项正确;材料中物价二十多年不变,体现了计划经济特点,并非市场经济,故C项错误;联系史实可知建国后至1978年前我国农业发展困难,粮食供应并不充足,故D项错误。‎ ‎[课时过关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2019·衡水大联考)下表是1953年2月国家预算报告表,其中国民经济建设支出增长情况如下:‎ 国民经济建设支出领域 ‎ 比上一年增长 ‎ 重工业和机械工业 ‎ ‎47.31% ‎ 燃料工业 ‎ ‎84.56% ‎ 地质勘测 ‎ ‎611.46%‎ 建筑工程 ‎ ‎204.14% ‎ 铁路 ‎ ‎88.93% ‎ 农业 ‎ ‎61.44% ‎ 林业 ‎ ‎128.38%‎ 总支出 ‎ ‎68% ‎ 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重工业和机械工业占总支出最少 B.是顺利进行三大改造的经济基础 C.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后果 D.为“一五”计划的实施提供财政保障 解析:选D 材料反映了国民经济建设支出增长情况,只能得出重工业和机械工业支出增长情况,故A项错误;依据所学,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并举,故B项错误;依据所学,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妥善处理好轻、重、农之间的关系,故C项错误;根据国家财政支出增长情况并结合时间1953年可知,这为“一五”计划的实施提供财政保障,故D项正确。‎ ‎2.(2019·上饶模拟)1953年,陈云在一次重要会议上说道:“有些同志认为合作社应该在农业工业化之后,这完全是没有道理的。况且就目前情况来看,机械化更需要合作化。”陈云的这一认识(  )‎ A.科学阐释了合作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B.违背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C.是“左”倾思想在农业领域的蔓延 D.统筹规划了工业和农业同步发展 解析:选A 根据材料“有些同志认为合作社应该在农业工业化之后,这完全是没有道理的。况且就目前情况来看,机械化更需要合作化”可知,陈云的这一认识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化三改”提供了政策依据,科学阐释了合作化与工业化的关系,故A项正确;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化三改”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故B项错误;新中国在农业领域的“左”‎ 倾思想始于1958年,故C项错误;根据史实和所学,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建设是以工业建设为重点,故D项错误。‎ ‎3.(2019·福州模拟)在“一五”时期我国国民经济以平均每年11.3%的高速度增长,但物价指数的年均上涨幅度却只有1.1%。这主要是因为(  )‎ A.统购统销政策的实施   B.民生商品供应充足 C.苏联等国的大力援助 D.三大改造成就初显 解析:选A 该时期国家采取统购统销的政策,对物价进行了国家调整,故A项正确;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和调整,但物资供应紧张,国家采取计划对物资进行分配,故B项错误;苏联等国的援助是物价相对稳定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国家对物价进行调整,而不是三大改造的成就,故D项错误。‎ ‎4.1958年7月,《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宣称:“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出来。”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 A.国民经济发展欣欣向荣 B.农业生产连年获得大丰收 C.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 D.土地改革运动正蓬勃开展 解析:选C 据材料“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出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大跃进”运动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故C项正确。当时国民经济发展没有欣欣向荣,而是经济比例失衡,故A项排除;材料主旨不在于农业生产连年获得大丰收,故B项排除;1958年没有土地改革运动,故D项排除。‎ ‎5.某期《人民日报》的社论赞扬“一种新的社会组织”,称其“像初升的太阳”, 是一种“农村中的大规模的、工农商学兵结合的、政社合一”的组织。这一组织(  )‎ A.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确立 B.极大地破坏了当时的社会生产力 C.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从根本性上变革农村的生产关系 解析:选B 根据材料“农村中的大规模的、工农商学兵结合的、政社合一”可判断这一组织指的是“人民公社”,人民公社的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这违背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的规律,使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故B项符合题意;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确立,排除A项;C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人民公社并没有根本上改变生产关系,故排除D项。‎ ‎6.(2019·眉山模拟)下表为1953~1965年中国农业税征收情况表(税额单位:细粮/亿公斤)。‎ 时间 ‎ 农业实产量 ‎ 实征农业税 ‎ 农业税占实产量% ‎ ‎1953~1957年 ‎ ‎8 017.80 ‎ ‎933.21 ‎ ‎11.60 ‎ ‎1958~1962年 ‎ ‎6 983.20 ‎ ‎833.32 ‎ ‎11.90 ‎ ‎1963~1965年 ‎ ‎5 004.50 ‎ ‎374.02 ‎ ‎7.50 ‎ ‎(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 ‎ 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  )‎ A.国民经济比例问题由凸显到缓解 B.工业化建设减轻了农民负担 C.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了农业发展 D.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开始松动 解析:选A 据表格可知从1953~1962年,农业收入减少,农业税收比例增加说明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出现问题,而1963~1965年,农业税收比例减少说明国民经济比例问题有所缓解,故A项正确;据所学可知,工业化建设初期的资金来源于农业,故B项错误;据表格可知完成三大改造后的1958~1965年农业的收入下降,故C项错误;粮食统购统销政策涉及粮食的消费,材料仅体现农业的积累而不是消费,故D项错误。‎ ‎7.包产到户最初兴起于1956年,随着1957年反右派斗争的扩大被迫中止。1959~1961年经济困难时期再次兴起,1962年8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又遭到批判。20世纪70年代末再次出现并获中央肯定。这反映了(  )‎ A.八字方针的制定 B.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 C.改革开放的实施 D.经济决策深受“左”倾错误的干扰 解析:选B 包产到户从兴起到批判再到肯定,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故B项正确;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A、D两项只是材料的部分信息,故排除。‎ 二、非选择题(共25分)‎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乾隆十八年(1753年),清政府的财政收入以地课和盐铁等专卖收入为主,并不计较海关征收的“区区税银”,仅把开海贸易作为天朝“怀柔远人”的一种恩赐,所以关课正额定得比较低。1757年,乾隆帝将西洋各国与中国的贸易仅限定于广州一口,由粤海关负责广州的对外贸易和征收进出口关税。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英方在香港公布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规定中英双方议定税率时,以粤海关原有的正额税率为参照基础,但实际上正额税率极低,粤海关在征税过程中,除了正额税收,尚有行用、规礼、羡耗等杂项征额,且征收比例较高。新税则把此类征项一律摒弃。因此,新税则所议定的进出口税率虽比原来的正额税率有所提高, 但比原实征税率则大幅度下降。‎ ‎——摘编自蔡晓荣《对近代中国第一个海关税则的一点新认识》‎ 材料二 ‎ ‎1950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关于关税政策和海关工作的决定》,明确规定“海关税则,必须保护国家生产,必须保护国内生产品与外国商品的竞争,必须以保护国家工业化为主”。1951年5月,政务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其算术平均关税水平为52.9%。‎ ‎——摘编自张忆良《中国进出口关税政策的演变及其评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乾隆年间与道光年间关税政策的差异及原因。(1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晚清关税政策相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关税政策的特点,并分析其意义。(10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信息从通商口岸、关税定制、税率高低等角度归纳;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当时政治、经济和思想观念的变化等方面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二中关税服务的主体及目的分析作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作答。‎ 答案:(1)差异:乾隆年间:限定广州一口通商;自主定税;正额税率低,杂项征收比例高。道光年间:被迫五口通商;协定税率(参照原正额税率议定进出口税率),废除杂项征额。‎ 原因:乾隆年间: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与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闭关锁国政策与天朝上国观念的影响。道光年间: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不平等条约;清政府缺乏近代外交观念。‎ ‎(2)特点:关税自主;关税税率较高(保护民族产业);服务于国家工业化。‎ 意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关税税则的基础,有利于巩固新生政权;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工业化建设提供了条件。‎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