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五年真题分类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必修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五年真题分类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必修2

第 9 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一、选择题 2016 年题组 1.(2016·海南单科·15)19 世纪 70 年代初,生丝、茶叶合计占中国贸易出口总值的近 90%, 1900 年降至 38%左右,20 世纪初年中国已失去主要丝茶输出国的地位。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 原因是( ) A.中国丝茶竞争力减弱 B.清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 C.中国小农经济的瓦解 D.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解析】由“近 90%,1900 年降至 38%左右”到“20 世纪初年中国已失去主要丝茶输出国的 地位”出现的情况应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方面是丝茶出口下降,一种是出口没有下降,其它 产品的出口迅猛增长。根据近代中国对外出口的情况,在 19 世纪 70 年代开始,在西方的资 本主义浪潮中,中国并没有出现具有竞争力很强的商品出现,所以只能推断中国丝茶受到竞 争,出口下降,故 A 项正确;清政策在甲午战争后,放宽了对民间工商的限制,与“重农抑 商”不符,故 B 项错误;生丝茶叶的生产主要是靠商品农业,小家经济对此不占主要部分, 无法判断小农经济的发展状况,故 C 项错误;生丝茶叶出口比重的下降,是典型的殖民地经 济特征,完全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表现,无法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故 D 项错误。 【答案】A 2.(2016·江苏单科·7)1884 年刊行的直隶《玉田县志》载:“洋舶互市……我之需于彼者,至 不可胜数,饮食日用曰洋货者,殆不啻十之五。”又据光绪《雄县乡土志》:“亚谷城村,居民 多以熬硝或以硫黄蘸促灯为业,自火柴行,而此业渐歇。”综合这些材料,可知这一时期( ) A.经营洋货和新产品的店铺增多 B.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C.洋货的销售在口岸遭到了抵制 D.外来技术的传入促进手工业发展 【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解析】材料“饮食日用曰洋货者,殆不啻十之五”表明对洋货的需求,并没有说店铺增多, 故 A 项错误;材料“亚谷城村,居民多以熬硝或以硫黄蘸促灯为业,自火柴行,而此业渐歇。” 表明由于受到洋货的冲击,中国农村传统经营的产业遭到破坏,故 B 项正确;材料“饮食日 用曰洋货者,殆不啻十之五”表明洋货的销售并没有遭到抵制,故 C 项错误;材料“亚谷城 村,居民多以熬硝或以硫黄蘸促灯为业,自火柴行,而此业渐歇。”表明传统手工业遭到破 坏,没有促进手工业发展,故 D 项错误。 【答案】B 3.(2016·新课标全国卷Ⅰ文综·28)19 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 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中国卷入世界市场 【解析】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于鸦片战争后,材料无法推断出关税主权是否丧失,故 A 项错 误;19 世纪中期以后的中国,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没有被商品经济所取代,故 B 项 错误;材料反映出外国商品输出已经深入到中国偏远农村,民众使用洋货日益增多,与世界 市场联系日趋密切,故 C 项正确;材料只是讲述中国市场的洋货增多,无法推断中国是否主 动开放市场,故 D 项错误。 【答案】C 4.(2016·新课标全国卷Ⅱ文综·28)19 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 布等日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 A.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中国卷入世界市场 【解析】鸦片战争前,中国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19 世纪中期以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相继发 动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大门被迫向世界开放,不 是主动开放,故 A 项错误;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破坏了中国社会原有的家庭 手工业与小农生产相结合的自然经济结构,但整个近代传统经济形式仍占绝对优势,商品经 济并没有取代自然经济,故 B 项错误;依据材料“19 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 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可知,鸦片战争后外国日常生活用品大量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人和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故 C 项正确;鸦片战争后,中英《南京条约》规定的协定 关税,使中国的关税主权遭到破坏,但并非完全丧失,故 D 项错误。 【答案】C 5.(2016·新课标全国卷Ⅰ文综·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 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 中国( ) 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考点】1840 至 1900 年间西方列强侵略——甲午中日战争;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洋 务运动 【解析】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的洋务运动只是对军队进行初步的西式改革,并没有全部完成, 故 A 项错误;集权制度不一定带来有效作战指挥,也不属于军备优势,而且之前两次鸦片战 争也是集权制度,但结果还是失败,故 B 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前的洋务运动中,兴办军事 工业,筹划海防,建立了三只近代海军,推动军事近代化的努力收到较大成效,属于军备优 势,故 C 项正确;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并没有获得广泛的外部援助,而是受到外部的侵略, 故 D 项错误。 【答案】C 6.(2016·上海单科·16)一个文弱书生最终成为驾驭千军万马的最高统帅,成就了“无湘不成 军”的传奇,被誉为“中兴第一名臣”和“洋务派之父”。此人是( )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奕 D.左宗棠 【考点】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曾国藩) 【解析】曾国藩创立领导湘军,参与领导洋务运动,维护清王朝统治,是“中兴第一名臣”, 故 A 项正确;李鸿章创立的是淮军,故 B 项错误;奕没有参与创立地方武装,故 C 项错误; 左宗棠是湘军代表人物,但不是它的最高统帅,参与洋务运动,但算不上“中兴第一名臣”, 故 D 项错误。 【答案】A 7.(2016·上海单科·17)晚清设立的一个机构,不仅办理外交事务,还扶植一些现代化项目, 如新式学堂、近代企业等。它经常遭到守旧派抨击,外国人也批评它办事不力。该机构是 ( ) A.总理衙门 B.同文馆 C.军机处 D.外务部 【考点】洋务运动——总理衙门的设立 【解析】总理衙门是办理外交事务的机构,同时也是洋务运动的中央机构,“扶植一些现代化 项目”,故 A 项正确;同文馆是洋务运动时期的新式学堂,不是外交机构,故 B 项错误;军 机处中央行政机构,不是外交机构,故 C 项错误;外务部是 1901 年《辛丑条约》后设立的, 没有参与洋务运动,故 D 项错误。 【答案】A 8.(2016·上海单科·33)“苟可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变法乃素志,同治初 即纳曾国藩议,派子弟出洋留学,造船制械,凡以图富强也。若师日人之更衣冠,易正朔, 则是得罪祖宗,断不可行。”从材料来看,慈禧的意思是( ) A.有条件地支持变法 B.希望清王朝复兴 C.祖宗之法不能变 D.反对洋务运动 【考点】洋务运动——慈禧对洋务运动的态度 【解析】慈禧的意思是改革不得像日本那样“更衣冠,易正朔,则是得罪祖宗”,因此有条件 地支持变法,故 A 项是最佳选项;慈禧的目的还是希望清王朝复兴,但没有反映出材料中他 支持改革的前提条件,故 B 项是可选非最佳选项;“祖宗之法不能变”,在此条件下慈禧支 持改革,但未能全面解读材料意思,故 C 项是可选非最佳选项;洋务运动维护清王朝统治, 慈禧并不反对,故 D 项错误。 【答案】A 项 3 分,B、C 项 1 分,D 项 0 分 2015 年题组 1.(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文综·28)1852 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 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 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小农经济顽强抵抗外国经济 【解析】依据材料无法推断包装改用洋布是因为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故 A 项错误;依据材料 无法推断包装改用洋布是因为英国棉布的价格优势,故 B 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中国生丝 在英国是否畅销,故 C 项错误;曼彻斯特上等棉布之所以是“无用的”,是因为受中国传统自 然经济的抵制,英国的上等棉布仍然滞销,因此用来包装中国生丝,故 D 项正确。 【答案】D 2.(2015·新课标全国卷Ⅱ文综·28)奕䜣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 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 了( ) 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 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判 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 【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洋务运动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当时的国人对倡导洋务或与洋务有关的人和事件持轻视反对态度,体现 出传统观念对外来事物的排斥,故 A 项正确;倡导洋务和出使国外不是崇洋媚外的行为,故 B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洋务运动只学器物,不学制度而受到批判,故 C 项错误;国人抵 制洋务不是因受外国侵略而产生的爱国情感,而是对外来文明的抵触,故 D 项错误。 【答案】A 3.(2015·山东文综·16)下列四项为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考题,其中 19 世纪 70 年代初洋务学 堂使用的考题应是( ) A.“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 B.“论吾国银行失信用之可惧。” C.“试比较英、美、法、瑞士、中国行政机关元首之产生方法。” D.“法国大革命对于欧洲民族主义之发展,有何影响?试举例明之。” 【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洋务运动;“中体西用”思想 【解析】依据题干中的材料“19 世纪 70 年代初洋务学堂”,可知此时期洋务派关注的是西方 的技术,故 A 项正确;“论吾国银行失信用之可惧。”体现出来的是金融危机,而题干强调的 时间是 19 世纪 70 年代初,此时洋务派正在关注西方技术,故 B 项错误;19 世纪 70 年代初 洋务派的主张时“中体西用”,而并不学习英、美、法等国的政治制度,故 C 项错误;19 世 纪 70 年代初洋务派此时期主张学习的是西方的技术,并没有强调民族主义,故 D 项错误。 【答案】A 4.(2015·天津文综·5)天津开埠后,直隶顺德府(今河北邢台)农民开始在农闲时结伙赴陕甘 蒙等地贩运皮毛,冬去春回。到 20 世纪初,收购的皮毛除大量转运到天津供出口外,部分生 皮在顺德加工成皮袄、皮褥等向国内销售。在皮毛运销和加工业带动下,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 越来越多。这一现象主要表明( ) A.中国内地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提高 B.近代天津是北方重要港口城市 C.外国资本主义全面冲击中国传统经济 D.中国农村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内地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提高 【解析】由材料内容可知,中国内地的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提高,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已经受 到冲击,故 A 项正确;天津是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但是不是本题的主旨所在,故 B 项错误; 材料不能体现出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传统经济的“全面”冲击,故 C 项错误;中国农村的自然 经济早在鸦片战争之后就已经开始解体,故 D 项错误。 【答案】A 5.(2015·浙江文综·18)有学者认为,徽商胡雪岩“垄断蚕丝,冀获暴利。此既为出口大宗, 适光绪九年(1883 年)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而胡氏存货山积,悉归腐敝。由是尽丧其 资,波及全国,钱庄分设各地者,纷纷倒闭,而胡氏一蹶不振。”在该学者看来,胡雪岩破产 的主要原因是( ) A.没有投资近代工矿企业 B.买办商人势力的恶性竞争 C.金融业形势发生了变化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考点】晚清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发展 【解析】帝国主义垄断近代工矿企业,没有投资近代工矿企业不是失败主要原因,故 A 项错误; 买办商人势力的恶性竞争不是材料反映的主题,故 B 项错误;金融业形势发生了变化是由于 其他行业变化导致的,不是主要原因,故 C 项错误;材料中“1883 年”“外国丝市不振,洋 商不购”说明是由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导致国内丝织业出口困难,故 D 项正确。 【答案】D 6.(2015·福建文综·24)表 2 为 20 世纪前期中国对外贸易出入超变动表。表中数据变动可以用 来佐证( ) 表 2 出超(+),入超(—);单位:百万元 年份 美国 英国 法国 俄国(苏联) 1909—1911 0 -90 +56 +46 1919—1921 -89 -110 +32 +14 1929—1931 -205 -76 +40 +53 A.美国逐步加强对华经济侵略 B.英国对华贸易优势逐步加强 C.法国强化对华转嫁经济危机 D.俄国(苏联)对华贸易稳步增长 【考点】近代中国的经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 【解析】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对美国入超额不断增加,即商品出口总额低于商品进口总 额,说明美国逐步加强对华经济侵略,故 A 项正确;从 1929~1931 年中国对美英入超额比较 可以看出,英国对华贸易不具有优势,故 B 项错误;从表格可以看出,中国对法国贸易是处 于出超状况,即商品出口总额高于商品进口总额,是贸易顺差,故 C 项错误;从 1909~1911 年与 1919~1921 年数据比较可以看出,中国对俄国(苏联)贸易在下降,而 1919~1921 年与 1929~1931 年数据比较可以看出,中国对俄国(苏联)贸易在上升,故 D 项错误。 【答案】A 7.(2015·山东文综·17)图 5 是英、德、俄、日四国中的某一国在中国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比 重(%)变化示意图。这一国家是( ) A.英国 B.德国 C.俄国 D.日本 【考点】近代中国的经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 【解析】英国主要是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占据主导,与题干所给时间不符,故 A 项错误;德国是 在八国联军侵华时开始侵略中国,与题干所给的时间以及对中国贸易变化图不符,故 B 项错 误;俄国从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就开始从中国割占了大量的领土,与题干所给的开始的时间不 符,故 C 项错误;依据题干材料“英、德、俄、日四国中的某一国在中国出口贸易总额中所 占比重(%)变化示意图”以及数据变化,可知日本自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 展道路,同时也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作为其邻国的中国首当其冲受到日本不断的侵 略,致使日本在华利益成不断上升趋势,一战期间曾形成独霸中国的局面,故 D 项正确。 【答案】D 2014 年题组 1.(2014·山东文综·17)19 世纪 60 年代,江浙地区出现了“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 市……番舶来银百万计, 中国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的现象。 它反映出( ) A.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 B.开埠通商促进了江浙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 C.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 D.市场扩大刺激了江浙地区丝织业发展 【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解析】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是在甲午战争后,与材料中时间不一致,故 A 项错 误;“开埠通商促进了江浙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与题干信息不符,故 B 项错误;中国对外贸 易此时仍未入超,故 C 项错误;材料中“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遂使家家置纺 车”的 信息说明市场促进江浙丝织业发展,故 D 项正确。 【答案】D 2.(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文综·28)据研究,1853 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 9.09 便 士,而中国是 0.94 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自然经济顽强抵抗 【解析】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经济受到破坏,但这不是英国商品滞销的原因,故 A 项错误;1853 年的晚清政府并没有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故 B 项错误;当时中国农耕经济发达,经济发 展水平远高于印度,故 C 项错误;题干信息表明鸦片战争之后,英国并没有完全打开中国市场, 英国商品在中国市场上仍然滞销,原因在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故 D 项正确。 【答案】D 3.(2014·浙江文综·15)清末某著名官员谈到铁路修建时说:“内开未尽之地宝,外收已亏之利 权。是铁路之利,首在利民,民之利既见,而国之利因之。利国之大端,则征兵转饷是矣。” 这一言论的含义是( ) A.“求富”“自强” B.“师夷长技” C.“中体西用” D.“民生主义” 【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洋务运动 【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铁路修建……内开未尽之地宝,外收已亏之利权……征兵转饷是矣” 可知该官员认为修建铁路有利于国家的富强,故 A 项正确;题目中未涉及向西方学习,也未涉 及对传统制度的维护,故 B、C 项错误;民生主义由孙中山提出,与题目中的信息“清末某著 名官员”不符,故 D 项错误。 【答案】A 4.(2014·江苏单科·7)在 20 世纪 20 年代浙江上虞县的下管村,“生产上它是一个农业社会,…… 下管人除粮食和菜蔬肉类等还能自给自足,并有毛竹和茶叶等山货可以外销外,日常生活的工 业品,几乎全是外来的‘洋货’。……除了制造和修理农具和家具的一些手工业外,家庭纺织 业等已被淘汰殆尽。”据此可知,近代以来下管村自然经济瓦解的征象是( ) A.毛竹和茶叶等山货的外销 B.农具等制造业和修理业的存在 C.粮食和菜蔬肉类等的生产 D.纺织和部分土产加工业的淘汰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解析】毛竹和茶叶等山货的外销表明该地区当时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故 A 项错误;农 具等制造业和修理业的存在表明维持小农经济的手工业没有消失,故 B 项错误;“粮食和菜蔬 肉类等还能自给自足”表明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征,故 C 项错误;“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 殆尽”,“日常生活的工业品,几乎全是外来的‘洋货’”表明自然经济中自给自足的局面被打 破,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故 D 项正确。 【答案】D 5.(2014·全国大纲卷·16)晚清一著名人士提出,“机器厂可兴作业,小轮舟可便通达,今各省 皆为厉禁……徒使洋货流行”。建议“宜纵民为之,并加保护。”这种主张被正式推行是在 ( ) A.19 世纪 70 年代 B.19 世纪 80 年代 C.19 世纪 90 年代 D.20 世纪 20 年代 【考点】晚清中国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解析】从材料关键词“机器厂可兴作业,小轮舟可便通达,今各省皆为厉禁…徒使洋货流行”、 “建议‘宜纵民为之,并加保护。’”并结合所学可知:受“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此人主张 政府应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结合所学可知这种主张被正式推行是在 19 世纪 90 年代中日甲午战争后,故 C 项正确、A、B、D 项错误。 【答案】C 2013 年题组 1.(2013·北京文综·18)1893 年,有位官员上奏朝廷说:“近来体察沿海各口商务情形,洋纱 一项进口日多,较洋布行销尤广。江、皖、川、楚等省,或有难销洋布之区,更无不用洋纱之 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 B.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 C.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 D.民族织布业大量使用进口洋纱 【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信息的获取、理解和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题干材料主要体现的洋 纱的进口日多问题。从洋纱的销售范围看,到了川楚等地,可知 A 表述错误;由“洋纱一项进 口日多,较洋布行销尤广”不能说明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只能说明洋纱进口相对洋 布多,B 选项的结论依据题干史实得不出这样的结论。C 选项也依据“江、皖、川、楚等省, 或有难销洋布之区,更无不用洋纱之地”就说明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故正确答案选 D。 【答案】D 2.(2013·四川文综·3)下表是 1620 年和 1850 年江南八府一州城乡人口统计。据此判断,这一 时段该地区( ) 年代 城镇人口(万人) 农村人口(万人) 1620 300 1700 1850 720 2880 A.基本实现了城市化 B.城市经济规模扩大 C.农业经济日益凋敝 D.人口增速全国领先 【考点】晚晴经济结构的变动。 【解析】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本题是数据表格题,此类题解答的关键是分 析数据的变化规律来获取信息。从图表数据看:农村人口占绝对多数,A 项表述错误,排除; 人口的增长体现的是经济的发展,而不是经济的凋敝,C 项错误;材料仅仅反映江南八府一州 城乡人口统计,无法说明其人口增速全国领先,D 项错误;城镇人口的增加一定程度上体现了 城市经济的发展,B 项正确。 【答案】B 3.(2013·重庆文综·6)图 1 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导致 1843~1852 年英国制 造品输华值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图 1 1838~1852 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 单位:镑 A.鸦片耗去了中国对英国制造品的支付能力 B.英国制造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C.英国制造品输入太多超过中国的购买能力 D.中国征内地税限制了英国制造品在华销售 【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解析】此题是图标题中的柱状图,此类题关键是读图,看数据的变化,并利用图示上的时间, 结合所学知识探究题干的设问。从图示看出 1839 年~1852 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不是很高,说 明英国工业品在华滞销。结合所学可知其根本原因是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B 符合题意。 【答案】B 4.(2013·新课标全国卷 I 文综·29)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 是( ) 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解析】一般而言,现代化包括了学术知识上的科学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等。 中国的洋务运动兴办近代工业,迈出了中国现代化的第一步;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主张变革中 国的政治制度,体现了政治上民主化的趋向。这三者最能体现现代化这一趋向。选择 B 项。 【答案】B 2012 年题组 1.(2012·安徽文综·16)19 世纪 70 年代末,一位英国人写道:“一个重庆商人如果要在上海采 办洋货,他可以到一个钱庄……押借一笔款项。……(然后)将订货单寄予他在上海的代理人; 钱庄经理也通知与他有关系的上海钱庄或其分庄,由后者向洋行或其中国的代理人处付予这笔 款项。”可见此时的钱庄( ) A.已经完全变成了洋行的附庸 B.在中外贸易中居于关键地位 C.一般不愿支持土货出口业务 D.在洋货内销中具有重要作用 【解析】由材料内容可知,在重庆商人购买外洋商品中,钱庄充当了介绍人,中间支付者的角 色,因此钱庄在帮助洋货打入中国内地市场中发挥重要作用,钱庄的经营者就是近代中国的买 办。 【答案】D 2.(2012·江苏单科·5)右图为《点石斋画报·快枪述奇》描绘的洋务企业“金陵机器制造局” 试验武器的情景。图中三人为:官员郭月楼和徐仲虎,工首唐履 堂。图中文云:“工首……匠心运用,造成快枪。”从图文可以 得出的信息是( ) ①晚清官府推动洋务军事工业 ②洋务产品足令洋人为之汗颜 ③“师夷长技”思想的具体实践 ④标志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洋务企业“金陵机器制造局”是在清政府的主导下,通过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 办的,“匠心运用,造成快枪”,但与外国的技术差距仍然存在,①正确,②错误。洋务派将林 则徐等“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付诸实践,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私人投资的近代企业,③正 确,④错误。 【答案】A 3.(2012·全国大纲卷·16)张謇评论某人时说:“以四朝之元老,筹三省之海防,统胜兵精卒五 十营,设机厂、学堂六七处,历时二十年之久,用财数千万之多……曾无一端立于可战之地, 以善可和之局。”张謇评论的是( )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张之洞 D.袁世凯 【解析】考查重要历史人物及相关活动。李鸿章是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元老,19 世纪 80 年代,李鸿章筹办北洋海军,管辖直隶(今河北)、奉天(今辽宁)和山东三省海域,洋务 运动中创办军事民用企业,兴办新式学堂,耗费巨资筹办的北洋海军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 没,这与他在战争中的避战求和政策有关。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2016·新课标全国卷Ⅰ文综·40)(节选)(13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二 为解决人口压力,康有为认为,“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 人迹既少……早谋移徙”。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到民国时期,有人 认为,“人口增加是无止息的,食料的增加是越来越困难的,即使我们能开垦荒地、改良农业、 增加生长,总是赶不上人口增加的快”;至于工业化一途,因需要大量投资,短期内难以搞成。 因此很多人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 ——据《康有为全集》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13 分) 【考点】(2)近代中国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 【考点】(2)第一小问主张,材料二康有为认为“早谋移徙”,主张向人口密度低的地区移民; 严复则主张“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可以吸收劳动力;民国时期有人主张“开 垦荒地、改良农业、增加生长”,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第二 小问评价,一分为二地分析,康有为的主张在缓解人口压力的同时可能会加剧环境问题;严 复的主张可行但当时中国发展实业的条件还不具备;节制生育的做法有效,但忽视人口的红 利。总之,三者都有可取之处,也存在不足。 【答案】(2)主张:向人口密度低的地区移民;发展实业吸收劳动力;增加耕地,改良农业生 产;节制生育。 评价:可以总体评价,也可以就主张分别评价。 总体评价:多角度提出缓解人口压力的方法,为后世提供了借鉴;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分别评价:康有为的主张是缓解人口压力的传统方法,但向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大量移民不可 行;严复的主张符合时代发展方向,但当时条件尚不具备;节制生育有可取之处,但未认识 到人口因素的积极面。 2.(2016·新课标全国卷Ⅱ文综·40)(节选)(17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表 2 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 时间 1500~ 1850 年 1850~1945 年 1945~2000 年 主要移出 地 欧洲、非 洲 欧洲、亚洲 亚洲、非洲、拉丁 美洲 主要移入 地 美洲 美洲 西欧、北美洲、大 洋洲 人口迁移 数量 至 1850 年,黑奴约为 1500 万,为白 人移民的 4~5 倍 1846~1924 年欧洲移出 4800 万,1834~1941 年 亚 洲 移 出 1200~3700 万 1960 年 迁 移 人 口 为 325 万,1974 年为 947.5 万,1985~1990 年年增长率为 2.59% ——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等编制 材料二 中国的海外移民历史悠久,大致从 1567~1840 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移民数量 有所增加,1801~1850 年中国海外移民数达 32 万人。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 1500 万人 左右,其中 90%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1862~1949 年,华侨投资国内企 业有 25510 家,投资总额约 63271 万元。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70 年代以 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到 2008 年,移民人数达 1000 万以上,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 ——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6 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 因,并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17 分) 【考点】(2)16 世纪以来中国的海外移民 【解析】(2)第一小问特点,依据材料二“大致从 1567~1840 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 1801~1850 年中国海外移民数达 32 万人。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 1500 万人左右”,对 比材料一相同时期的移民数据可分析得出,中国大规模海外移民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晚于 世界国际移民;依据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得出,新中国成立后 一段时间内基本停止;依据材料二“70 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到 2008 年,移 民人数达 1000 万以上,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得出,70 年代以后形成新的移民潮。第二小 问原因,依据第一问 16 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结合相应时期的国际国内背景,可分 别得出卷入世界市场较晚;冷战期间西方的封锁;中国的改革开放;第三小问贡献,依据材 料二“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 1500 万人左右,其中 90%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 密切联系,1862~1949 年,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有 25510 家,投资总额约 63271 万元”,结合 中国近代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分别从实现民族独立(抗日战争)和中国近代化(工业化—— 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政治民主化——辛亥革命)两大主题进行归纳概括即可得出。 【答案】(2)特点:中国大规模海外移民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晚于世界国际移民;新中国成 立后一段时间内基本停止;70 年代以后形成新的移民潮;(6 分) 原因:卷入世界市场较晚;冷战期间西方的封锁;中国的改革开放。(4 分) 贡献:引入技术和资金,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支持了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 支援和投身于全民族的抗战。(7 分) 3.(2016·新课标全国卷Ⅲ文综·4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近代以来,在列强的压力下,中国被迫开放了一系列通商口岸。自 1898 年至 1910 年, 清政府又主动开设了 30 余个商埠。 ——据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等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有关自开商埠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 【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清政府自开商埠 【解析】首先根据材料提取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信息的背景和影响等。首先提取信息, 材料由文字和图片组成,提取信息可以从这两种载体入手。从文字上看,商埠的开放经历了 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自开商埠的时间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等等;从图片上看,自开商 埠集中于沿海地区,东北地区数量较多,并且涉及到长江中游,等等。需要注意的是所提取 的信息必须要明确清晰,必须源自材料。其次对信息进行简要分析,可以从信息的原因和影 响等方面来分析,如提取信息“自开商埠集中于沿海地区”,可以从原因 “沿海地区已有众 多被迫开设的通商口岸,交通相对便利、经济相对发展”和影响“自开商埠,可分洋人之利, 且可利用便利条件,促进地区发展,并抵御外侵”等方面来回答。需要注意的是论据要围绕 所提取的信息并且符合史实、符合材料的限定时间,可从多角度分析。最后最好能从论证说 明的过程中得出一定规律性、本质上的认识或者启示,使得论述得以升华。 【答案】评分要求:所提取信息明确清晰,必须源自材料;(3 分)论据准确,史实引用合理, 围绕所提取的信息;(6 分)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3 分) 示例:集中于沿海地区。沿海地区已有众多被迫开设的通商口岸,交通相对便利、经济相对 发展;自开商埠,可分洋人之利,且可利用便利条件,促进地区发展,并抵御外侵。 4.(2016·天津文综·14)(节选)(6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近代中国大城市主要兴起于沿海和条约口岸。这些地方外资集中,进出口贸易繁忙, 政府又开展了自强运动,使得更多的中国商人移居那里,同时,失去生计的农民也来到城市 寻找工作。这样,越来越多的沿海和条约口岸成为中国金融、工商业和人口集中之地,如上 海、南京、广州、汉口、天津都发展成为相当规模和拥有一定财富的中心城市。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2)依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大城市发展的原因,并指出其时代背景。(6 分) 【考点】(2)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 【解析】(2)第一小问原因,从材料二“近代中国大城市主要兴起于沿海和条约口岸。这些地 方外资集中,进出口贸易繁忙,政府又开展了自强运动,使得更多的中国商人移居那里”,可 知近代中国大城市发展的原因是沿海和条约口岸贸易繁忙,政府的自强运动(洋务运动);第 二小问背景,结合近代中国遭受侵略及自身发展历程,归纳其时代背景。 【答案】(2)原因:沿海和条约口岸贸易繁忙;政府的自强运动(洋务运动)。(4 分) 背景:西方势力侵入,中国开始近代化进程。(2 分) 5.(2014·广东文综·38)(节选)(7 分)对同一史实,不同史料可能有不同反映,探究历史应 注意史料的适用性和局限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道光年间,大开海禁,西人之工于牟利者,接踵而来,操贸易之权,逐锥刀之利, 民间生计,皆为其所夺……自洋布洋纱入口,土布销场遂滞,纺绩稀少,机轴之声几欲断矣。 ——《盛世危言》 材料二 (20 世纪初)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织,终 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 ——民国河北《元氏县志》 (2)材料一和材料二对于探究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的变迁,分别有何局限?综合两则材料可 以推知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何种特点?(7 分) 【考点】(2)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解析】(2)第一小问材料一、二作为探究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的变迁的史料,可从史料的 客观真实性、全面性等角度来分析其局限,材料一描述的是道光年间(1821—1850)的情况, 结合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在于鸦片战争并没有真正打开中国的市场,西方商品受 到了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所以材料一所述的情况有夸大之处,不符合客观实际;材料二描述 的是河北元氏县的情况,不能代表整个中国农村,史料不够充分,只反映了局部;第二小问特 点从材料一沿海通商口岸和材料二内的农村的情况进行比较,可归纳出地区发展不平衡。 【答案】(2)局限:材料一有夸大之处;材料二只反映局部。(4 分) 特点:地区发展不平衡。(3 分) 6.(2014·福建文综·38)(节选)(10 分)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 1300 多年,至 1905 年被宣布废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 公……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二 (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 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丁韪良《西学考略》 材料三 贫若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 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 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四 邑聚千数百童生,擢十数人为生员;省聚万数千生员,而拔百数十人为举人;天下聚 数千举人,而拔百数人为进士;复于百数进士,而拔数十人入翰林,此其选之精也。然内政外 交,治兵理财,无一能举者,则以科举之试以诗文楷法取士,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故也。 ——梁启超《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 材料五 1905 年全国工矿企业已达 400 家左右,铁路、轮船等新式交通事业也逐渐兴办,这 些无疑需要大量科学技术人才来操作和管理。同时,新式学堂的急剧增加需要众多的具有新知 识的教师;清末新政中增设的许多政府机构如外交部、商部、学部……等,也都需要懂得相关 专业的干员。显然,科举制无法培养、选拔这类新式人才。 ——徐辉《废除科举制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 (4)在近代,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而在中国却难逃被废除的命运。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 所学知识加以评述。(10 分) 【考点】(4)西方采用科举制;1840 至 1900 年间列强侵略——民族危机加深;晚清中国经济 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西学东渐思潮 【解析】(4)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可以从材料二看出,西方国家认为科举制用考试方式选 才,体现公平择优。“中国却难逃被废除的命运”可以从明清时期八股取士弊端来回答。 【答案】(4)西方:用考试方式选才,体现公平择优,符合西方平等观念。 中国:八股取士束缚思想;民族危机加深;西学东渐,近代工业发展和近代学堂创办。(答二 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科举考试难以适应近代实用人才培养和选拔的需要。 7.(2014·四川文综·14)(节选)(10 分)历史叙述、历史解释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习能力的重 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图 4 近代中国出现的新事物(部分) 材料三 将零散而混乱的过去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历史知识是历史解释的基本任务;探讨因果 是历史解释的重要形式。 (据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 (2)根据材料三对历史解释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图 4 所示近代中国新事物的出现。(10 分) 【考点】(2)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西学东渐思潮;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近代中国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近代 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 【解析】(2)结合材料三可知首先应该讲图四中的信息条理化,然后予以解释。第一步图四信 息条理化,首先确定信息所属领域即社会生活领域,然后将各具体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可知 图片所属包括物质生活习俗、交通通讯、传媒变迁等几类,故在总述后分别予以介绍即可完成 对图片描述。第二部对图片的解释,首先可从史观的角度予以简要分析,其次可联系阶段政治、 经济、文化特征及相关知识予以关联分析,即可对上述变迁出现的原因予以回应,同时也可兼 及影响、评价等。也即在分析评价中要注意宏观、中观、微观分析相结合。 【答案】(2)整理:图 4 所示新事物具体表现在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交通和通信工具 的变迁、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等几个方面,集中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因果: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先进的西方工业文明对传统中华文明的冲 击;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倡导向西方学习和社会变革运动的影响。这些新事物的出现,促进了人 们行为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变化。(10 分) 8.(2014·上海单科·40)(节选)梁启超论李鸿章 李鸿章所以为一世俗儒所唾骂者以洋务,其所以为一世鄙夫所趋重者亦以洋务,吾之所以 重李责李而为李惜者亦以洋务。谓李鸿章不知洋务乎?中国洋务人士,吾未见有其比也。谓李 鸿章真知洋务乎?何以他国以洋务兴,而吾国以洋务衰也?吾一言以断之,则李鸿章坐知有洋 务,而不知有国务。 是役(指甲午战争)也,李鸿章之失机者固多,即不失机,而亦必无可以幸胜之理。盖十 九世纪下半纪以来,各国之战争,其胜负皆可于未战前决之,何也?世运愈进于文明,则优胜 劣败之公例愈确定。实力之所在,即胜利之所在。 各国并立,生存竞争,惟利是视。……李鸿章之手段,专以联某国制某国为主。……于中、 日之役,则欲嗾(唆使)俄、英以制日,……卒之未尝一收其效,而往往因此之故,所失滋多。 胶州、旅顺、大连、威海、广州湾、九龙之事,不得不谓此政策为之厉阶也。……要之,内治 不修,则外交实无可办之理。以中国今日之国势,虽才十倍于李鸿章者,其对处之策,固不得 不隐忍迁就于一时也。此吾所以深为李鸿章怜也。 ——梁启超《中国四十年来大事记(一名李鸿章)》 问题:(10 分) (1)梁启超为什么要以李鸿章为线索来勾勒 19 世纪下半叶的中国历史?(2 分) (2)概述梁启超对李鸿章的评价。(8 分) 【考点】(1)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2)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瓜分狂潮 【解析】(1)将李鸿章的生平与中国近代史的发展相联系作答,把李鸿章放到 19 世纪下半叶中 国的历史中去考察。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主将,近代历史上许多重要的不平等条约也是由他代 表清政府签订的.他个人的生平正是那段历史的见证 (2)结合材料“则李鸿章坐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李鸿章之失机者固多,即不失机,而 亦必无可以幸胜之理”和“……李鸿章之手段,专以联某国制某国为主”,从多方面概括梁启 超对李鸿章的评价。 【答案】(1)水平 1:能将李鸿章的生平与中国近代史建立联系(2 分) ·李鸿章几乎参与了那段历史的所有重大事件,是那段历史的焦点人物 ·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主将,近代历史上许多重要的不平等条约也是由他代表清政府签订的.他 个人的生平正是那段历史的见证 其他答案:仅根据李鸿章的某一具体作为得出结论或解释不合理(0 分) ·李鸿章领导了洋务运动,是中国现代化的先驱 ·梁启超想以李鸿章洋务运动的失败经验宣传维新变法的思想 (2)史实: 水平 1:能注意到材料中梁启超对李鸿章各方面事迹的评价(6-3 分) ·梁启超肯定了李鸿章所从事的洋务活动,又批评李鸿章不懂得国家强大的根本所在;指出李 鸿章应该对甲午战争的失败负一定的责任,但国家的实力是决定胜败的关键;在外变方面,李 鸿章采取联一国制一国的策略,得不偿失,引发列强瓜分狂潮,但内政不修是外交失利的根本 原因。 水平 2:只注意到材料中梁启超对李鸿章某一方面事迹的评价(2-1 分) 组织: 水平 1:能根据材料进行概述(2 分) 水平 2:仅能复述或摘抄材料的文字(0 分) 9.(2013·浙江文综·38)(节选)(16 分)阅读材料,加深对历史上江南经济变化的认识。 材料二 1840 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 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 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 无复有心种菽粟。 ——摘编自清末史志资料 材料三 马克思在 1853 年就预言:“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 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马克思在这里使用 了“暴力”一词,这无疑是侵略的同义词。但他并没有用侵略和被侵略来概括全部中外关系。…… 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仔细阅读材料二中的诗歌,结合时代大背景,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村镇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 (7 分) (3)阅读材料三,按照“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的思路,概括 19 世纪外国资 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9 分) 【考点】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明清时期江南经济、晚 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中国经济近代化 【解析】第(2)题要求结合诗歌和时代大背景来分析经济变动,要注意材料中的时间限定—— “1840 年后”。鸦片战争后,江南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动,自然经济加速解体,农产品的商品化 程度加强。第(3)题要求按照“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的思路,对西方扩张 所带来的破坏性与建设性的双重作用进行辩证分析。 【答案】 (2)自然经济加速解体;(3 分)农产品商品化,受到世界市场的影响;(2 分)农业经济与商 品经济的关系发生变化。(2 分) (3)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2 分)但使原有经济结构遭到破坏,社会经济出现新成分;(2 分) 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企业创办,民族工业兴起;(3 分)中国经济被卷入世界市场。 10.(2012·天津文综·13)(19 分)阅读材料,参看地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金朝开始,随着北京成为都城,地处海河与南、北运河交汇的三岔河口一带的天津, 很快发展成为北京调运漕粮等生活物资的中转枢纽和通往北京的军事要地。“舟车攸会,聚落 始繁。” 材料二 开埠前的天津是一个封建性城市。开埠通商后,天津很快发展为我国最早建立新式 工业、新式采掘业和新式交通的城市之一;成为仅次于上 海的全国第二大商业和港口城市、北方最大金融 中心。 材料三 1902 年清政府接管天津后,建立中国最早的警察队伍,建立市政工程局,修建公共 厕所、垃圾站。打击银钱投机,建立官银号、银元局,鼓励开办近代工商企业。1903 年,政 府开始部署建设以大经路为轴心的新城区,仅 20 年,新城区成为天津新的政治、文化和工业 中心。 ——摘编自罗澍伟《近代天津城市史》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图中 A、B、C 三区开始形成的时间和原因。(6 分) 用一例近代史实说明天津是“通往北京的军事要地”。(2 分) (2)分别举例说明材料二天津的“新式工业、新式采掘业和新式交通”。依据材料二,分析开 埠通商对天津发展的意义。(5 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902 年清政府接管天津的背景。(2 分)依据材料三,归纳 20 世纪 初期天津发生的主要变化。(14 分) 【解析】本题考查天津从古代到近代的发展变化。第(1)题结合材料一天津发展成为中转枢纽 和军事要地,可知 A 区在金朝时期形成,材料二开埠通商等信息,可知是 1860 年第二次鸦片 战争后形成租界,即 B 区,从材料三政府开始部署建设以大经路为轴心的新城区可知在政府政 策实施过程中形成了 C 区;第(2)题天津开埠通商后,清政府内部的洋务派在此兴办军事工 业和民用工业,促使天津向近代城市发展;第(3)题 1902 年八国联军退出后清政府接管天津, 仅仅 20 多年天津进一步发展,城区不断扩大。 【答案】(1)A 区:金朝;漕运中转。 B 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埠通商。 C 区:1903 年;政府措施。 例如,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军到达天津白河口,威胁北京,清政府妥协。 (2)天津机器制造局、开平煤矿、有轨电车。 促使天津向近代城市发展。 (3)《辛丑条约》签订后,八国联军退出天津。 城市管理开始近代化;金融和工商业进一步发展;城区扩大。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