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2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2019最新】精选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历史试题卷(文科 历史试题共6页。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周礼·夏官》:“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这反映出 A. 周朝社会动荡战争频繁 B. 周王室的军队数量庞大 C. 天子严格控制诸侯军队 D. 分封制下等级秩序森严 - 29 - / 29 【答案】D 【解析】材料中对于军制设置等级,“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说明国家不同,享有军队数量不同,体现出分封制下等级森严,故D正确;材料体现不出社会动荡,故A错误;B不是材料体现主旨;分封制下诸侯权力较大,天子难以控制,故C错误。 2. 陕西周原董家窖藏裘卫盉(盉:酒器),盖内刻有铭文132个字,记载了西周一个名叫矩伯的奴隶主为换取觐见周王的礼器和礼服,分两次付给了裘卫1300亩土地。裘卫把这件事情报告了执政大臣,得到了大臣们的认可,还进行了授田仪式,从而确认了转移土地归属的合法手续。从中可以看出 A. 青铜铸刻铭文成为社会风尚 B. 商品经济发达,商人地位高 C. 原有的社会秩序出现了动摇 D. 井田制瓦解,土地买卖频繁 【答案】C 【解析】礼器和礼服是权力的象征,西周时期土地属于天子,材料中礼器和礼服的更换以及土地的变迁,说明原有的社会秩序出现动摇,故C正确;A不是材料体现主旨;古代商人地位较为地下,故B错误;材料不能足以说明井田制的瓦解,故D错误。 3. 先秦有学者主张“不尚贤,使民不争”。与这一主张最为接近的是 A.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B. “尚贤者,天鬼百姓之利,而政事之本也” - 29 - / 29 C.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D. “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答案】C 【解析】“不尚贤,使民不争”属于道家无为思想,C项出自《道德经》,意思是不主张明民,而是崇尚无为思想,故C正确;A属于儒家思想;B是墨家思想;C属于儒家荀子思想。 4. 据《汉书》记载:“景帝末,(文翁)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修起学官于××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为除更徭,高者以补郡县吏,次为孝弟力田。……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文翁为之始云”。文翁重教活动 A. 标志蜀中私家儒学教育的兴起 B. 推动了汉代地方官学的发展 C. 体现了王国控制范围日益扩大 D. 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答案】B 【解析】汉代中央设立太学,地方是郡国学,材料中“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文翁为之始云”说明文翁推动了汉代地方官学发展,故B正确;A是孔子时代已经出现;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王国势力强大,故C错误;D是汉武帝时期。 5. 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是因为撰写的时代与商相隔久远,其内容的真实性常被人怀疑。甲骨文的发现,证明《史记•殷本纪》所载殷王世系是基本可靠的。由此可见 - 29 - / 29 A. 没有考古辅证的古籍必有争议 B. 考古发现与古籍有互证作用 C. 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成熟文字 D. 《史记》所载都是真实可靠的 【答案】B 【解析】文献属于二手史料,考古挖掘属于第一手史料,使用的时候二者要相互印证,故B正确;A项说法绝对;材料中论述的是史料使用,故C错误;《史记》属于二手史料,并不都是真实可靠,故D错误。 点睛: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历史的史料根据形式可分为实物资料(如遗迹、遗物和出土文物等);文献资料(如官私史书、文书档案和报刊杂志等);口述资料(如神话传说、史诗故事和话本等);图片音像资料(新闻图片、记录片和影视资料)。根据使用价值又可分为第一手资料(原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间接资料)。在历史资料研究中,不管是文字还是实物的资料,凡是有当事人或亲历者根据亲身经历写成或叙述的资料都可成为第一手资料。高考中常出现的诗歌、传说、竹枝词和话本等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一定史料价值但使用时须用其他史料印证。 6. 谱牒即家谱,是一种记录宗族谱系的书籍。魏晋“人尚谱系之学,家藏谱系之书”,“家之婚姻,必有谱第”,谱学研究成为风尚。导致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魏晋时期 A. 重建夏商周宗法制度 B. 九品中正制度的推行 - 29 - / 29 C. 国家分裂割据的状况 D. 佛道传播冲击了儒学 【答案】B 【解析】九品中正制度的选官标准是门第,家谱属于宗法制的体现,正好与宗法门第相符合,寻找家谱就是为了争取门第,故B正确;A不是材料主要原因;国家分裂与佛教冲击儒学均与社会状况,不符合材料原因,故C和D错误。 点睛: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历程及趋势 (1)历程:先秦世官制—战国军功爵制度—两汉察举制—魏晋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 (2)趋势:①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才学;②选拔方式由世袭、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③逐渐走向制度化、严密化,体现相对公平、公正、客观原则。 7. 唐代诗人白居易主张“立采诗之官,开讽刺之道,察其得失之政,通其上下之情”,强调诗歌在社会生活中应发挥“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积极作用。他的这一思想继承了 A. 《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 B. 楚辞的浪漫主义风格 C. 汉赋的慷慨激昂、文采华丽 D. 魏晋文学的抑郁隐逸 【答案】A - 29 - / 29 【解析】白居易的诗体现出下层民众生活,“讽刺之道,社会生活”“泄导人情”说明是关注现实的现实主义风格,故A正确;B属于浪漫主义,与题干信息不符;C属于大一统时代文学特色,属于浪漫主义。D属于反传统的思想。 点睛:李白的创作风格是浪漫飘逸又奔放奇逸杜诗的主要风格特征是沉郁顿挫,带有悲慨的感情基调白居易的创作风格,主要从他的诗歌主张来看,他注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喻。注意“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8. 宋初,一县的最高行政长官称为“知县”或“县令”,其中“知县”全称为“权知某县事”,多以京朝官或大使臣充任。北宋“知县”这一官职的设立体现了 A. 天下分裂战乱频仍 B. 朝廷分权制衡的原则 C. 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D. 重文轻武的治国策略 【答案】C 【解析】宋代用京官充任地方官,主要目的是防止地方割据势力出现,加强了中央集权,故C正确;宋初,基本结束五代十国战争局面,故A错误;材料主要是针对地方权力集中,故B错误;D不符合材料主旨。 点睛;区分答题限定词:指出与分析、概括与归纳、说明与表明 (1)注意区分“指出”与“分析”,二者的根本区别是,需要“指出”的多为材料、教材上的现成的历史结论或者史实;“分析”是对历史对象深层次的研究和探讨。 - 29 - / 29 (2)解答“归纳”和“概括”类设问的题目,要把握两个原则:一是把历史现象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二是简明扼要地归纳。 (3)解答“说明”和“表明”类设问的题目,除了注意区分它们之间的差异之外,还要注意紧扣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分清是否只是获取历史结论,还是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还是需要回答历史结论或者迁移史实论证历史结论,等。 9. 北宋理学大师张载曾庄严宣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反映出理学家们注重 A. 道法自然、修身养性 B. “存天理、灭人欲” C. 天人合一、和谐处世 D. 社会责任、历史使命 【答案】D 【解析】材料的意思是为天地确立起生生之心,为百姓指明一条共同遵行的大道,继承孔孟等以往的圣人不传的学问,为天下后世开辟永久太平的基业,体现出理学家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故D正确;A属于道家思想;B属于伦理纲常限制;C属于董仲舒思想。 点睛:宋元明清时期,历代统治者多将二程和朱熹的理学思想扶为官方统治思想,程朱理学也因此成为人们日常言行的是非标准和识理践履的主要内容。在南宋以后6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程朱理学在促进人们的理论思维、教育人们知书识理、陶冶人们的情操、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历史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 29 - / 29 10. “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材料所述机构应为 A. 唐代尚书省 B. 元朝行中书省 C. 明朝都察院 D. 清朝军机处 【答案】B 【解析】元代行省是中央派往地方的行政机构,与“都省为表里”,拥有重大权力,故B正确;A、B和D均属于中央中枢机构。不符合题意。 11. “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三五步遍行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这里描述的是 A. 戏剧艺术的象征虚拟 B. 诗词歌赋对仗工整 C. 思想与科技成就显著 D. 文人绘画抒情达意 【答案】A 【解析】材料中“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描述的是戏剧以小舞台表现古往今来广阔天地大事件的特征,故A项正确;BCD三项艺术不具有上述特征。 点睛:抓住 “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 等关键信息可以判断,这是夸张的虚拟化场景,从而分析出这是戏剧的特点。 - 29 - / 29 12. 顾炎武在《亭林余集》中指出:“士当求实学,凡天文地理兵农水火及一代典章之故,不可不熟究。”这反映的精神实质是 A. 民贵君轻 B. 重农抑商 C. 格物致知 D. 经世致用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的意思可知识,顾炎武认不士人应掌握“天文地理兵农水火”等实用的学文,反映了顾炎武经世致用的精神实质,故本题选D。“民贵君轻”是孟子的思想主张,而且在材料中也没有体现,故排除A;“重农抑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B;“格物致知”是宋明理学的认识论,不是顾炎武的思想,故可排除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中的“士当求实学,凡天文地理兵农水火”这些信息,再结合教材讲到的“顾炎武主张走出家门,重视实践,形成经世致用的思想”等知识,便可选出答案。 13. 历史上作为基层政区的县有等第之分,秦汉主要以户口多寡来划分,唐代分等标准明确为地位、户口和地理条件的综合,明代以缴钱纳粮的数量、事务繁简来分等,清代则以冲(地当要道)、繁(政务纷纭)、疲(赋多逋欠)、难(民刁俗悍、命盗案多)四字考语作为分等方法。县级政区分等方法的发展变化说明 A. 地方行政区划发生重大变革 - 29 - / 29 B. 划分依据以业绩为重 C. 中央政府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D. 专制皇权的空前强化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出汉朝、唐朝、明朝和清朝对于地方管理实行不同的标准,说明中央对于地方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故C正确;这几个朝代地方行政区划基本没有大的变动,故A错误;业绩并不是划分地方行政区划的唯一标准,故B错误;材料体现是对地方管理,故D错误。 14. 中国古代科技著作有以“经”为名、采用注经式编写体例的传统,例如《黄帝内经》、《周髀算经》、《神农本草经》等,这反映出古代科技 A. 是儒家经典的组成部分 B. 注重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C. 受到儒家学术方法影响 D. 切合生产生活的实用特征 【答案】C 【解析】儒家经典是“五经”,后代医学编书体例按照这一标准进行,体现出古代科技受到儒家思想影响较深,故C正确;医学不是儒家经典一部分,故A错误;古代科技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故B错误;医学体例与生产实际没有直接联系,故D错误。 15. - 29 - / 29 明清时期的文化特点是“承古萌新”,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其“新”的是 A. 科学技术,集大成,总结性 B. 文学艺术,小说成主流,反封建性 C. 哲学思想,进步思潮,民主性 D. 西学东渐,西方文化传入,新颖性 【答案】A 【解析】明清时期,我国科技处于总结性阶段,并没有出现象西方的重大发明和发现,不属于“承古萌新”,故A正确,符合题意;其他三项均体现出这一特点,排除。 16. 1757年,乾隆降旨限定广州一口通商,并从乾隆中期开始,清廷相继制定了《防范外夷规条》、《交易章程》等一系列全面约束管制外商活动的正式章程。该政策 A. 旨在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 B. 养成了国民的妄自尊大心理 C. 客观上迟滞了中国近代化 D. 成为近代列强侵华的导火索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中期的“海禁”政策导致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阻碍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故C项正确。“民族工业”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从时间上可以排除A项;“海禁”政策是封建统治者妄自尊大心理的具体体现,排除B项;近代列强侵华的导火索是1839年的虎门销烟,排除D项。 - 29 - / 29 17. 被称为“东方伽利略”的晚清名臣、开眼看世界的先驱之一徐继畬曾在《瀛环志略》里提到:“米利坚合众国之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这体现作者 A. 主张效仿美国建立共和制度 B. 全面认识了西方强盛的原因 C. 挣脱封建束缚接受西方思想 D. 介绍西方制度、走在时代前列 【答案】D 【解析】“不设王候之号,不循世袭之规,公器付之公论”体现的是美国共和制特点,说明徐继畲在学习西方制度方面走在其他人之前,故D正确;材料没有说明如何仿效,故A错误;材料没有分析西方强盛原因,故B错误;作者属于晚清士大夫,没有挣脱封建思想束缚,故C错误。 18. 下图所示的《遐迩贯珍》是近代中国境内出现的第一个中文期刊,在香港、广州等地发行,对西方近代文明的宣传和介绍,涉猎极其广泛,囊括历史学、文学、地质及地理学、天文学、物理学等领域。它的创办 A. 有利于中国人了解西方、传递讯息 B. 是近代“西学东渐”开始兴起的标志 C. 为林则徐编译《四洲志》提供翔实资料 D. 反映了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向西方学习的愿望 - 29 - / 29 【答案】A 【解析】材料显示该期刊主要介绍西方近代文明以及西方科技等,有利于中国人利用该期刊了解西方,故A正确;“西学东渐”在这之前早已开始,故B错误;林则徐编译《四洲志》是鸦片战争之后,时间不符合;期刊不代表政府的愿望,故D错误。 点睛: 情境类选择题解答“三步法” (1)读。阅读题干,确定情境反映的历史年代、人物或现象、历史背景等。(2)联。据题干情境,关联相关历史知识或历史阶段特征,回忆所学历史现象的本质或发展规律,等。(3)析。在判断和关联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分析备选项的内涵及其与题干情境的关系,运用历史本质、历史发展规律的相关知识,进行判断。 19. 1860年前后,“江浙两省绅商士庶丛集沪城”,上海人口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加。据统计,1866年上海人口达到70万人,其中英美法租界人口就净增10万人以上。导致上述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上海成为通商口岸 B.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C. 民族工商业的兴起 D. 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答案】D - 29 - / 29 【解析】1851-1864年间,由于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太平军所到之处不断杀戮,导致江浙两省人员外逃,出现材料中现象,故D正确;A是1842年就成为通商口岸;B主要是针对北京地区;C属于经济发展,上海只是其中之一。 20. 19世纪中期,围绕是否兼采西方文化变革救世的问题,洋务派与顽固派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下列对洋务派与顽固派思想主张的认识,最恰当的是 A. “中体西用” B. “殊途同归” C. “志同道合” D. “立宪改良” 【答案】B 【解析】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科技维护封建统治,顽固派不主张变革直接维护清王朝统治,他们主要目的都是维护清朝统治,可谓是“殊途同归”,故B正确;A是洋务派主张;C不符合二者共同点;D是维新派主张。 点睛:洋务派与顽固派论战的实质是清政府地主阶级内部关于如何维护清朝统治的手段上的争论,双方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但是否学习西方先进科技问题上意见相反。 21. 某条约签订后,“法人窥粤,英人窥滇,俄人西窥新疆,东窥三省,四夷入侵,各示所欲。”下列属于该条约内容的是 A. 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 B. 增开天津为商埠 C.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D. 允许外国公使驻京 - 29 - / 29 【答案】C 【解析】甲午战争之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材料中法、英、俄三国对于中国领土的瓜分符合中日战争之后的时局,C是《马关条约》内容,故C正确;A是1900年;B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D属于《辛丑条约》之后。 22. 19世纪后期报刊上诸如《论中西历之所以不同》、《中西饮食异宜说》、《论中西民情不同》、《中西政情之别》一类的文章屡见不鲜,中西比较的范围在逐渐扩大,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习俗、法律、思想、学术等各个领域。这些现象表明中国知识分子 A. 摒弃陈旧腐朽的儒家文化 B. 改变中体西用的思想观念 C. 提倡全面学习西方的文化 D. 对西学的了解认识更深入 【答案】D 【解析】材料《论中西历之所以不同》、《中西饮食异宣说》、《论中西民情不同》、《中西政情之别》中信息分别从历法、饮食、民情以及政治等角度介绍西学,体现出对于西方学习的不断深入,故D正确;材料没有说明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故A错误;材料中是介绍西学范围,没有体现出对中体西用态度,故B错误;材料体现学习的层次,不是学习的内容全面,故D错误。 23. - 29 - / 29 下面四幅地图分别是19世纪七八十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五四运动前后以及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学生留学路线示意图。其中符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学生留学路线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学习西方主要集中于像日本学习君主立宪制,20世纪初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留学日本成为主要方向,故D正确;A是19世纪七八十年代、B是五四运动前后,C是改革开放以后。 点睛:历史地图类非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1.联系历史背景,观察地图,最大限度地获取相关信息。 - 29 - / 29 2.要善于挖掘地图中的隐性知识。 3.关注多种类型历史地图的读图规律。 4.遇到多幅历史地图时要综合分析,把握一种发展趋势。 24. 1910年,清政府设立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资政院议员部分由皇帝钦定,部分由选举产生。其职责包括议决国家军政大事、审议财政预算和修订法律等。此次改革表明 A. 近代法制在理论和政治上得以确立 B. 维新变法最终得到了清王朝认可 C. 清政府采取了体现民主精神的举措 D. 清王朝加强了君主个人独裁专制 【答案】C 【解析】中国古代属于君主专制,皇帝掌握决策权,材料“资政院议员部分由皇帝钦定,部分由选举产生”说明并不是君主专制,体现出民主精神,故C项正确;此项改革并不能说明民主政治确立,故A错误;维新变法已经失败,并没有对得到清政府认可,故B错误;D项与君主专制加强信息违背,故D错误。 25. 下表罗列了民国初年的部分政党。据此可知 名称 创立时间 代表人物 宗旨 中华民国自由党 1912.3 林与乐、谢树华 “维持社会之自由,扫除共和之障碍” 中华民国宪政党 1912.3 伍廷芳 “博采民国宪法,确定纯粹中华政体” 统一党 1912.3 章太炎、张謇 “巩固全国之统一,促进共和政治” 共和党 1912.5 黎元洪 “防止分裂,便利政务进行,实行共和政治” - 29 - / 29 国民党 1912.8 孙中山、宋教仁 “促成政治统一,维持国际和平” 民主党 1912.8 梁启超、汤化龙 “拥护法赋自由,调和社会利益” A. 自由党是民国时期最早成立的政党 B. 民国初年处于政治转型的重要阶段 C. 民国初年政党林立,党派纷争激烈 D. 辛亥革命确立的共和制度不断完善 【答案】B 【解析】表格显示民国初年的政党大多赞同共和政治,提倡自由、民主,说明该时期政治正由专制向共和转变,故B项正确;自由党和宪政党都是1912年3月成立,并不能说明自由党最早成立,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党派纷争信息,故C项错误;辛亥革命后共和制遭到破坏,故D项错误。 26. 李大钊论及中国的民主政治时说:“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之本身,乃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抨击孔子,乃抨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这表明李大钊 A. 能够批判认识儒家传统文化 B. 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自相矛盾 C. 要求全盘否定儒家传统文化 D. 已经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答案】A - 29 - / 29 【解析】材料说明批判孔子不是批判孔子本人,而是批判专制政治的灵魂,显然说明李大钊能正确批判儒家思想,故A正确;B中自相矛盾不符合材料主旨;C中全盘否定不符合李大钊思想;D非材料提及的主旨。 27.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十)改良农村组织,增进农人生活。(十一)制定劳工法,改良劳动者之生活状况,保障劳工团体,并扶助其发展。”这表明中国国民党 A. 联合工农阶级,壮大革命力量 B. 开展土地革命,实现平均地权 C. 主张民主革命,推翻帝国主义 D. 发展资本主义,建立经济基础 【答案】A 【解析】材料“增进农人生活、制定劳工法,改良劳动者之生活状况,保障劳工团体”体现出国民党要联合工农阶级,故A正确;土地革命是中共的革命策略,故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推翻帝国主义,故C错误;发展资本主义不符合材料主旨,故D错误。 28. 1927年8月,毛泽东提出:“要在湖南形成一师的武装,占据五、六县,形成—定政治基础,发展全省的土地革命,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由此可知,毛泽东 A. 萌发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B. 最早提出了土地革命的主张 C. 意识到建立人民军队的重要性 D. 总结了秋收起义失败的教训 【答案】A - 29 - / 29 【解析】“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体现出毛泽东不愿意走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上山说明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故A正确;材料不涉及土地革命主张,故B错误;人民军队不是材料提及主旨,故C错误;秋收起义是1927年9月,故D错误。 点睛: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内容及地位 (1)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是“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其中土地革命是其核心内容,根据地建设是物质基础和后方基地,武装斗争是主要斗争形式,也是“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存在的保证。(2)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相互联系,互为保证,统一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这一重要条件。 29. 在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中,毛泽东指出“在我们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矛盾”。这一论断旨在 A. 加快实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B. 学习苏联的社会主义道路 C. 调动各阶层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 D. 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答案】C - 29 - / 29 【解析】《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的背景是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开始,这一关于矛盾的论述有助于调动各个阶级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故C正确;此时过渡时期已经完成,故A错误;该论著主要是人民矛盾学说,没有学习苏联经验,故B错误;D不属于该著作目的,是特点。 30. 1952年,教育部对高等院校进行调整,裁撤、合并了一些大学及人文学科,大量增设了工科专业;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20世纪90年代先后提出高等教育发展的“211工程”“985工程”;2016年教育部又提出建设“双一流”大学。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 高校改革都是在大规模经济建设背景下展开 B. 高等教育改革适应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C. 政治因素是决定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主要原因 D. 培养优秀人才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 【答案】D 【解析】材料说明在不同时期针对大学科目或者教育目标进行调整,显然都是为了培养优质高效人才,故D正确;1977年恢复高考不是在经济建设背景下,故A错误;教育改革是适应国内经济发展,故B错误;C中主要原因并不都是政治因素。 点睛:高考试题情境创设的方法 31. 袁隆平培育出的杂交水稻为解决粮食短缺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下列新中国科技成就与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成功培育同时代的是 A. 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B. “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顺利发射 C. 每秒亿次运算速度的巨型计算机诞生 D. “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 【答案】B - 29 - / 29 ................................. 32.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中称赞“南方谈话”是“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深刻回答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南方谈话 A. 解决了推进改革深入开展的关键问题 B. 正式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C. 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建设经验 D. 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正式形成 【答案】A 【解析】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但是束缚当时经济体制改革思想难以突破,邓小平南方谈话冲破了当时改革思想顾虑,推进我国改革进入新时期,故A正确;B是中共十四大;C是不符合南方谈话内容;D是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 第Ⅱ卷(综合题共52分) 本卷共3小题,第33题25分,第34题12分,第35题15分,共计52分。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29 - / 29 材料一我们同样可以发现官僚体制从秦汉起,就成为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制度,正如很多人指出的那样,中国政治的中心可以归结为选举。通过选举制度以及相应的文化,官员选拔的金字塔居然将整个社会来凝结到一起,并且利用选举保证着社会秩序的稳定;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宏观上表现有行政、监察与军事上的三权分立,微观上有相权的分割和每个部门的权限细分,以及与各个部门之间权限的模糊和相互渗透。 ——张鸣《中华帝国:制度的断想》 材料二1895年,户部奏请“各省挑精壮三成,其余老弱一概裁撤”。甲午战后到戊戌变法前,清政府编练的新式陆军有四支:“定武军”(后改称“新建陆军”)、“自强军”、“武毅军”、“湖北护军营”。新军仿照德国陆军编制,按照德国的训练方法训练军队。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财政困难,大力发展工商实业,以增加税源。1896年,清政府通饬各省设立商务局,1897年创立了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1896年,总理衙门议奏:“兴学诚自强本计,请由各省督抚酌拟办法,或既就原有书院量加课程,或另建书院肄习专门。”此后,各省创办了不少新式学堂。1897年,经总理衙门议奏后开设经济特科和岁举专科,以满足对国家对变法人才的需求。 ——摘编自陈长江《甲午战后至戊戌变法前清政府的改革》 - 29 - / 29 材料三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初期,随着考试院的成立和《公务员考试法》、《公务员任用法》等一系列法规的颁布,公务员制度逐渐形成。这是我国引进西方近代文官制度、建立近代人事管理制度的一次重要尝试。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制度包括考选制度和铨叙(指按资历或劳绩授官或升迁)制度两大部分,由考试院具体负责管理公务员的考试、任用和铨叙。1935年《公务员任用法》规定:“曾于中华民国有特殊功勋,或致力国民革命十年以上而有功劳者,经证明属实”即可免试任为公务员。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规定,政府公职人员必须加入国民党,重要职位的公务员“应由该管长官督促研究党义,随时介绍入党”,“与党无深切关系,特非所宜”。 ——摘编自姚琦《论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制度》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隋唐官僚选拔制度是怎样“保证社会秩序稳定的”。举例说明北宋时期如何实现“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 (2)根据材料二,归纳1895——1898年清政府改革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分析这次改革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制度的特点并作简要评价。 【答案】(1)隋唐:科举制打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扩大政府官吏来源,有利于阶层流动;选拔公开公平,缓和社会矛盾;选拨权由地方集中到中央,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官吏的素质,有利于统治。 北宋:以二府三司制为例。设置中书门下负责行政权,枢密院执掌军政权,三司掌管财政权,从而实现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 以制约地方为例。派文官做知州,转运使掌财赋,通判负责监察,从而实现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 - 29 - / 29 (2)内容:仿照德国编练新式陆军;大力发展工商业;创办新式学堂,改革科举制度。 原因:甲午战败,暴露出清王朝旧式军队落后、财政经济困难、近代教育滞后(政府推行改革需要人才)。 (3)特点: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形成;受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影响;选拔与考核方式比较完备;重视任用对民国和国民革命有特殊贡献的人;与国民党关系密切。 评价:是近代人事管理制度的重要尝试,有利于政治稳定,为后世提供借鉴。但是突出国民党一党地位,容易造成政治腐败、专制独裁。 【解析】第一小问依据隋唐选官制度的科举制从选拔途径以及意义回答即可;第二小问结合宋代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措施回答即可。 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清政府编练的新式陆军”“大力发展工商实业”“创办了不少新式学堂”的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原因依据材料二“甲午战后到戊戌变法前”的信息从民族危机、财政困难以及教育改革等角度思考回答。 第一小问特点依据材料三“随着考试院的成立和《公务员考试法》、《公务员任用法》等一系列法规的颁布”“曾于中华民国有特殊功勋,或致力国民革命十年以上而有功劳者”“与党无深切关系,特非所宜”的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评价依据材料三“公务员制度逐渐形成,这是我国引进西方近代文官制度。建立近代人事管理制度的一次重要尝试”的信息并结合所学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归纳回答。 - 29 - / 29 点睛:自主评价型非选择题历史评价,是指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历史事件、人物、观点等进行分析、评判,作出正确的、符合客观规律的论断。它是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能力的一项具体要求。自主评价型非选择题呈现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提问式”,要求考生直接评价相关历史事件、人物、制度等,是高考频繁考查的一种题型;另一种为“间接提问式”,在问题中不出现“评价”二字,但考查的却是评价问题的能力。 3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人的现代化是社会整体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的灵魂。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社会。20世纪初梁启超《新民说》强调:“苟有新民(指经过思想启蒙和教育培植而具有公民权利责任意识的新国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非尔者,则虽今日变一法,明日易一人,东涂西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1923年,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指出:“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 结合材料,围绕“人的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和社会整体现代化的关系”,提出一个观点并运用中国近现代史实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答案】观点:人的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推动社会整体走向现代化 论据: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十一届三中全会,南方讲话等。 (评分要求:准确立意,言之成理,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 29 - / 29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题型,依据材料中“人的现代化是社会整体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思想观念的现代化”的信息从“人的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推动社会整体走向现代化”提取观点,论证结合近代国人向西方学习以及现代思想解放事件从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及南方讲话等事件分析回答。 点睛:解答观点评述(论)试题的方法 (1)阅读试题材料,概括归纳材料的观点,考生需要以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为依托,以正确的历史观和世界观为基础,对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作出判断。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观点,以宏观和开放的视角重新审视历史现象、历史人物,以从容与平和的心态,公正、客观地分析评价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 (3)解答时,要注意“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做到有据、有理、有情;要灵活运用正确的观点、方法,注意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要尽量围绕材料观点来分析,做到论点新、角度新,评论、论述恰到好处。 35. - 29 - / 29 材料冯梦龙(1574-1646),苏州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家富藏书,辑著甚丰。《三言》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短篇小说集的合称。冯梦龙把三部短篇小说集分别取名为“喻世”、“警世”、“醒世”,是要让它们发挥劝喻世人、警诫世人、唤醒世人的作用。小说这种文学体裁为当时一般文人所不齿,冯梦龙则认为小说的社会教育作用大过儒家经典。《三言》内容广泛,从各个角度,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表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价值观念,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堪称中国中世纪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在《三言》的影响下产生,但其内容远不能与《三言》相比,不过也有一些描写手工业者和商人的作品,颇具时代特色。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元明清卷》等 (1)根据材料,概括冯梦龙《三言》小说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以“三言”为代表的世情小说盛行的历史背景。 【答案】(1)特点:短篇小说集 具有很强的社会教化作用; 内容题材丰富,反映世俗生活和市民价值观念。 (2)背景: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社会矛盾激化; 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城市繁荣; 市民阶层壮大对文化的需求; 印刷业的发展; 儒家思想的影响; 宋元话本奠定的基础。 【解析】依据材料中“短篇小说集的合称”“警诚世人、唤醒世人的的作用”“内容广泛,从各个角度”“表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价值观念”的信息归纳回答。 依据材料中冯梦龙生活的时代从政治、经济、阶级、思想、印刷业以及前代文学等角度分析回答。 点睛:认真审题,审明五项基本构题成分 - 29 - / 29 1.解题依据:“依据材料”还是“依据所学知识”。 2.答题要求:即提示回答问题的方式,如:概括、论证等。 3.限定词:即时间、角度、答题范围等。 4.核心词:即求答项。如:原因、特点、影响等。 5.分值:每道题后面的分值是在告诉考生需要“答多少”。 - 29 - / 29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