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2019届高三高考预测试卷(5月份)历史试题(二)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南省永州市2019届高三高考预测试卷(5月份)历史试题(二)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2019年湖南省永州市高考历史预测试卷(5月份)(二)‎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分)‎ ‎1.春秋中后期至战国时期,一些大商人往来于列国之间经商,如子贡在曹、鲁之间做买卖,“家累千金”,以财力结交诸侯,所到之处,诸侯无不以平等之礼相待。这反映了 A. 商业发展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 B. 齐鲁之地已成为商业发展中心 C. 商人的社会地位获得明显提高 D. 地域性商人群体开始大量出现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以财力结交诸侯,所到之处,诸侯无不以平等之礼相待”可以看出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商人经济实力的增长,社会地位有所提高,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官府的严格控制,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商人地位的提高,故排除B。商帮出现在明清时期,故排除D。‎ ‎2.公元前220年起,秦朝陆续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三条驰道:一条向东直通过去的燕、齐地区;一条向南直达吴、楚地区;一条从咸阳直达九原的直道。驰道宽50步,车轨宽6尺。道旁每隔三丈栽树一株。驰道的修建 A. 促使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 B. 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C. 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 导致长途贩运贸易繁荣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以看出秦朝修建以咸阳为中心的三条驰道,这有利于加强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故B项正确。在公元前221年国家就已经统一,故A项错误。材料的现象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管理,故C项错误。长途贩运贸易的繁荣出现在明清时期,故D项错误。‎ - 13 -‎ ‎3.宋代学者李觏主张:“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共也,如使同族犯之而不刑杀,是为君者私其亲也;有爵者犯之而不刑杀,是为臣者私其身也……故王者不辨亲疏,不异贵贱,一致于法。”这表明他 A. 赞成法律平等原则,追求公平正义 B. 侧重注释阐述法理,解答法律疑难 C. 强调谨慎执法用刑,传承民本思想 D. 主张法律因时而变,恪守法治原则 ‎【答案】A ‎【解析】‎ ‎【详解】通过材料“故王者不辨亲疏,不异贵贱,一致于法”我们可以看出其主张法律平等,追求公平正义的思想主张,故A正确;材料信息并没有体现其阐述法理,解答法律疑难的相关信息,故排除B;材料信息并没有体现其民本思想,故排除C;作者并没有强调法律要因时而变,故排除D。‎ ‎【点睛】文字型材料选择题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这些材料包括历史文献、历史人物的言论、诗词等,它的选择方法和其他材料性试题一样,必须首先读懂材料,即理解材料的本来意思,然后将材料所涉及到的知识与课本”挂钩" ,借助课本知识进行选择。‎ ‎4.1380年,明太祖设立春、夏、秋、冬四大辅官,让他们每月按旬轮值,辅导自己行政。由于辅官皆来自民间,对朝典、朝章并不熟悉,没能在实际政治中发挥作用,两年后即被废除。由此可知 A. 丞相制度的重建大势所趋 B. 君主专制的强化受到挑战 C. 官僚体制的改革陷入绝境 D. 内侍机构的调整迫在眉睫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由于辅官皆来自民间……两年后即被废除”可以看出明初的辅官具有局限性而被废除,说明内侍机构的调整迫在眉睫,故D项正确。明初已经废除丞相制度,而且材料没有体现丞相制度的重建大势所趋,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明初的辅官具有局限性,不能说明君主专制的强化受到挑战,故B项错误。“绝境”过于绝对且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 - 13 -‎ ‎5.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的《公司律》规定:“附股人(出资人)不论官职大小,或署己名,或以官阶署名,与无职之附股人均只为股东,一律看待,其应得余利暨议决之权以及各项利益,与股东一体均沾,无稍立异。”这反映出当时 A. 民族资产阶级即将登上政治舞台 B. 民族企业有了更好发展空间 C. 列强的在华经济特权受到了抑制 D. 国内的官僚资本由此走向萎缩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附股人(出资人)不论官职大小……无稍立异”可以看出清政府以立法形式放宽对设厂的限制,这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故B项正确。甲午战后戊戌变法时期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列强和官僚资本,故排除CD。‎ ‎6.中华民国建立后,政府引进的法袍用玄色绸布制作,在白色的缂带后面衬以略宽的乌黑的章绒。这象征法官要明辨是非、分清皂白。法袍无领,领口处呈圆形,寓司法独立、法力通天之意。据此可知 A. 西方文明影响中国法治进程 B. 法官审案完全不受人干扰 C. 法律制度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D.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遭到摒弃 ‎【答案】A ‎【解析】‎ ‎【详解】通过材料可以看出,民国建立以后法炮出现的新变化,具有一些资本主义特征,说明西方文明影响到了中国法治进程,故A正确;“完全”二字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B;材料信息中反映的是中国法律制度受到了西方思想的影响,而不是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故排除C;在材料信息中,我们并不能看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遭到摒弃,只是受到了西方思想的影响,故排除D。‎ - 13 -‎ ‎7.1927年9月,在三湾改编中,毛泽东规定在团营设党委、连设支部、班排设党小组。1930年底颁布的《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条例草案》明确规定:“支部是党在红军中的基本单位组织,每连中有党员三人以上者均得成立支部。”上述做法 A. 加强了党对军队最基层的领导 B. 表明中共重视对领导干部进行政治教育 C. 确立了毛泽东的核心领导地位 D. 为粉碎国民党经济封锁提供了根本保证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的是三湾改编时期加强军队里面党组织的建设,还反映出了后来工农红军的政治工作要求,体现了党对军队的领导,故A正确;材料不是强调中共重视对领导干部进行政治教育,故排除B;确定毛泽东的核心领导地位应该是遵义会议,故排除C;材料中的措施没有为粉碎国民党经济封锁提供保障,故排除D。‎ ‎8.1964年8月,国务院强调户口迁移要贯彻落实以下精神:对从农村迁往城市、集镇的要严加限制;对从集镇迁往城市的也要严加限制。1984年10月,国务院发布通知规定,农民可以自理口粮进集镇落户,并同集镇居民一样享有同等权利,履行同等义务。这一变化反映出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B. 政府政策调整适应改革开放需要 C. 城乡差距和矛盾得到了有效解决 D.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已完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1984年我国正在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材料中对农民的粮食政策的改革,适应了当时改革开放的需要,故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故排除A;材料只是反映出政府政策,没有反映出矛盾得到有效缓解,故排除C;改革的任务已经完成的表述是错误的,故排除D。‎ - 13 -‎ ‎9.亚里士多德指出,人天生是一种政治动物,在本性上而非偶然地脱离城邦的人,当个人被隔离开时他就不再是自足的;……它要么是只禽兽,要么是个神,人类天生就注入了社会本能,最先缔造城邦的人乃是给予人们最大恩泽的人。这说明 A. 公民自由受城邦体制的制约 B. 亚里士多德崇尚和平与自由 C. 城邦要求公民具有团结意识 D. 希腊城邦重视政治历史传统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人天生是一种政治动物……不再是自足的”可知体现的是公民自由受到城邦体制的制约,故A正确。材料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推崇的是城邦政体不是和平和自由,故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团结意识”和对历史传统的重视,故排除CD。‎ ‎10.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行自由贸易的国家。然而,大约从19世纪末开始,英国就开始反省其自由贸易政策,并于20世纪30年代正式放弃实行了100多年的该政策,开始转向贸易保护。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工业革命的进一步开展 B. 美德后起国家实力赶超英国 C. 国家垄断资本义的出现 D. 国际金融领域处于无序状态 ‎【答案】B ‎【解析】‎ ‎【详解】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德国和美国在工业生产方面超过英国,在国际和国内市场方面冲击了英国,所以当时英国会改变自由贸易政策,采取贸易保护政策,故B正确;材料反映英国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这一变化主要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的,故排除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应该是在罗斯福新政以后,故排除C;题目要求分析英国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原因”而不是其造成的影响,故排除D。‎ ‎11.20世纪60年代,美国约翰逊政府主张政治上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存在的政权,认为对中国实行经济上的禁运已经失败,主张与中国进行除战略物资外的贸易往来等等。由此可见 A. 中国重返联合国使中美关系出现转机 - 13 -‎ B. 美国军事战略重点已转移到了亚洲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中美两国共识 D. 美国奉行的孤立中国政策已有所松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中国重返联合国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故排除A;冷战期间,美国军事战略的重点始终在欧洲,故排除B;材料信息中并不能反映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中美两国的共识,故排除C;通过材料,约翰逊总统主张与中国进行贸易,政治上承认中国存在,说明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开始有所松动,故选D。‎ ‎【点睛】材料理解性较强的选择题,首先根据材料内容提炼主要观点,然后提取问题中的关键词,根据关键词去判断材料观点的使用和分析,同时结合课本知识点,分析其中变化的历史原因。‎ ‎12.近两年,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如图漫画表达的主旨是 A. 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处劣势地位 B. 美国积极参与构建国际经济秩序 C. 说明中美两国经济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D. 强调世界和平与发展受到了严重威胁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漫画信息可知体现的是中美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因此体现的是中美两国经济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故C正确。材料不能得出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劣势地位,A选项排除。BD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 13 -‎ ‎【点睛】图片类历史题,对于题干要以图补文,此类试题以文字材料为主题情境因为有些信息在文字中交代得不明确,却在图片中给出了补充,这可能是判读信息的关键所在。解答的关键在于对文字材料所隐含的信息进行深挖和解读,以图像所传递的信息为补充,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和判断。‎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2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2年,英国废除了制成品的特别出口税,并降低了海关税则上不少于750个税目的进口税。再次开征所得税以弥补预期的收入损失。1845年英国取消520种关税,并废除其余原料进口税。1846年废除了直接损害工厂主利益的《谷物法》。1860年,英、法签订了一项自由贸易条约,条约规定两国互享最惠国待遇,减免双方重要商品的关税。此后,英国又与许多国家订立了带有自由贸易性质的通商条约。‎ ‎——据高德步、王钰《世界经济史》等整理 材料二 早期维新士人十分关注关税自主的问题,马建忠于1879年指出:列强发动侵华战争,“借势凭陵”,强迫中国订立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领事裁判权和协定关税权,致使“领事优于公使,税则轻于各国”。进口洋货所交进口税和子口税相加不过7.5%,而欧洲各国以英法两国关税最低,但仍然远远高于中国。“盖通商足见邦交之谊,加税乃我固有之权”,强调“华商为我国之民,故轻其税赋,洋商夺我国之利,故重其科征”。‎ ‎——据虞和平,谢放《中国近代通史》(第三卷)整理 材料三 1992年至1995年,我国先后4次自主降低关税。1996年,我国再次大幅度降低关税,此次降税涉及4900多个税目,占税则税目总数的76.3%,降幅达到35%,是1992年乃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降低进口关税涉及商品范围最广、幅度最大的一次。‎ ‎——据《中国经济发展史(1949—2010)》(第六卷)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废除或降低关税的原因及其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早期维新士人关注关税自主问题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自主降低关税的意义。‎ ‎【答案】(1)原因:工业革命完成;自由贸易需要。积极影响:确立了自由贸易政策,有利于英国工业品在国际市场上充分发挥竞争优势;为工业品的输出开拓了市场,有利于原料、粮食的输入;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推动世界逐步进入自由贸易时代。‎ - 13 -‎ ‎(2)背景:《南京条约》规定关税协定以后,中国的关税主权逐渐丧失,外国商品涌入;民族经济发展,需要降低土货出口税、增加洋货进口税;随着西学东渐的深入,早期维新士人放眼世界,有了新的国际视野。‎ ‎(3)意义:适应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顺应了与国际市场接轨的需要;促进了中国对外开放和对外贸易的深入发展。‎ ‎【解析】‎ ‎【详解】(1)第一问,从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看出,当时英国废除和降低关税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工业革命已经完成,自由贸易的需要; 第二问,从英国商品的对外输出、原料的输入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自由贸易时代的形成等几个方面分析英国降低关税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马建忠于1879年指出……但仍然远远高于中国。”和所学知识从中国的关税主权逐渐丧失,外国商品涌入、民族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早期维新派思想的解放等几个方面分析早期维新士人关注关税自主问题的历史背景。‎ ‎(3)从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从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与国际市场接轨的需要和促进了中国对外开放和对外贸易的深入发展分析我国自主降低关税的意义。‎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末以来,在利玛窦等人的影响下,中国人开始真正地了解世界,涌现出以徐光启等为代表的第一代放眼看世界的先进中国人。他们与利玛窦等人合作编译各种欧洲科学著作,向国人普及新的科学理念,一时间钻研西学蔚然成风。16世纪的中国出现了一场文化伦理革命,其先锋“并不是出国考察者,因为谁也不能走出帝国之外去异邦寻求这些科学,他们只是译者或编者,是他们让读者得以接触外来的著作”。‎ 在中国儒家哲学被广泛介绍到欧洲的同时,中国的历史、地理以及科技、文学也在欧洲广泛流传开来。1735年,在巴黎刊印的《中华帝国志》被誉为“中国百科全书”。法国百科全书派启蒙学者与德国、英国的知识界均以此书作为了解中国的重要材料 。欧洲启蒙学者多是开明君主专制论者,中国历史上传统的仁君统治……成为启蒙思想家们追求的社会楷模。‎ ‎——据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整理 材料叙述了16-18世纪中西交往的情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答案】示例一:历史现象: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出现了早期的西学东渐。‎ - 13 -‎ 概述和评价:地理大发现后,西方殖民者东来,向中国传播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先进科学文化。明末清初,先进中国人对外国先进文明的热忱欢迎,显示出一种锐意进取的文化精神及开放的文化心态。当时的知识分子接受了欧洲先进的地理学、天文学、数学、物理学以及农田水利方面的科学技术。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揭开了中国了解世界的序幕,推动了中国文化与世界的接轨。‎ 参考示例二:历史现象: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出现了中学西传的局面。‎ 概述和评价:地理大发现后,在西方殖民者东来的同时,中国的儒学、历史和科技等在欧洲传播中开来。虽然西方学者所理解和表述的中国文化带有明显的理想化色彩,与中国本土文化形似神异,但是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推崇也从侧面显示出中国文化蕴藏的巨大生命力。明清之际中学西传过程中,中国文化成为启蒙思想家汲取精神力量的重要来源,对欧洲文明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明末以来,在利玛窦等人的影响下,中国人开始真正地了解世界,涌现出以徐光启等为代表的第一代放眼看世界的先进中国人”、“明末以来,在利玛窦等人的影响下,中国人开始真正地了解世界,涌现出以徐光启等为代表的第一代放眼看世界的先进中国人”可提炼出论点是明清之际的中西方文化交流,需要从西学对中国的影响及中学对西方的影响进行分析。‎ ‎【点睛】回答论述题一般有三个步骤。第一、判断是非,表明自己的观点。第二,列举史实,说明自己的观点。在这一步当中有注意将母观点(即总的观点)分解成若干个子观点,用所掌握的史实进行论证。观点的展开要有层次性,做到由表及里,有浅入深,环环相扣,逻辑严密。而每个观点都要有史实的支撑,做到史论严密结合。第三,要适当小结,升华观点。‎ ‎15.材料 1905年,清政府明令取消科举制,并着手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赴西方学习科学技术。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在南京成立临时政府,下设教育部,任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为教育总长。随后由教育部公布了一系列法令,在全国实行教育改革。新的教育宗旨取消了忠君、尊孔的封建指导思想,突出了公民道德训练和知识技能的教育。规定大学分为文、理、法、商、医、农、工等科,并以文、理为主。留学生回国对近代教育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们通过在新式学校里讲授近代科学技术和从事有关的研究工作,不仅把新的科学知识传入中国,而且为该学科培养了一批批科技人才。因此近代教育体制实质上成了近代科学的摇篮。‎ ‎——据史仲文主编《中国全史》‎ - 13 -‎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与民国初年教育改革的异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近代科学发展的条件。‎ ‎【答案】(1)相同:创办新式教育,引进先进技术。不同:清末教育是为了遏制革命,民国教育突出公民道德和知识技能,取消封建教育思想,完善大学教育。‎ ‎(2)近代工业的产生,西学东渐的影响,废科举近代教育创办及科技人才的培养,留学生的努力。‎ ‎【解析】‎ ‎【详解】(1)相同点:从材料中1905年清政府取消科举制,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赴西方学习科学技术等可以看出相同点主要包括都创办了新式教育,引进西方技术。不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末教育是为了遏制革命,维护封建统治,但是民国教育突出公民道德和知识技能,取消封建教育思想,完善大学教育。‎ ‎(2)条件:根据材料“规定大学分为文、理、法、商、医、农、工等科,并以文、理为主”可以看出近代工业的兴起和西方学说对近代中国科学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结合材料可知留学生的影响都促进了我国近代科技的发展。‎ ‎16.材料 七七事变之前,国民政府即已考虑是否对日断交宣战问题。一旦对日宣战,双方处于交战状态,根据美国《中立法》,中国将无法得到美国的大批物资,而且占优势的日本海军也可封锁中国领海,使中国无法得到外援;断交后,日租界日侨可避入其他租界,而中国在日侨民则必须回国。因此国民政府决定仍“以如‘九一八’时之状态为宜”。8月7日,国防会议虽确定抗战方针,但并未公开对日宣战。‎ 八一三事变爆发后,为表达抗战决心,不失外援,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决议不迁都,对日抗战但不采取宣战绝交方式。8月14日,国民政府发表《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以代行宣战书的功能,表达了中国抗战到底的决心。声明指出:“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已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中国之领土主权,已横受日本之侵略;国联盟约,九国公约,非战公约,已为日本所破坏无余”。‎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概述八一三事变爆发前后国民政府对日抗战的主要活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民政府对日抗战不采取断交宣战方式的原因。‎ - 13 -‎ ‎【答案】(1)主要活动:八一三事变前,国民政府避免事态扩大,虽确定对日抗战方针,但未公开对日宣战;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决议不迁都,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表达抗战到底的决心。‎ ‎(2)原因:断交不利于中日外交交涉,容易造成外交被动;宣战会使中国无法得到外援;自卫抗战声明书具有代行宣战书的功能。‎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8月7日……但并未公开对日宣战。”“八一三事变爆发后……表达了中国抗战到底的决心。”从八一三事变前确定对日抗战方针,但未公开对日宣战和八一三事变后,不迁都,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分析国民政府的主要活动。‎ ‎(2)根据材料“一旦对日宣战……而中国在日侨民则必须回国。”和所学知识从断交不利于中日外交交涉、使中国无法得到外援和自卫抗战声明书具有代行宣战书的功能等分析。‎ ‎17.材料 曾纪泽,曾国藩之子。在父亲的督促下,曾纪泽有着深厚的国学基础,并对西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出使外国期间,实地考察了英、法、俄等国的实业,极力主张引进西方先进武器装备,建设海防。1885年,他奉旨帮办海军衙门,上书说:“方今御侮折冲,唯海军为最要。”他极力称道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认为西方数学比中国传统的《九章算术》高明,对一般守旧士大夫“守其所已知,拒其所未闻”的态度嗤之以鼻。曾纪泽认为欧洲的“文学政术,大抵皆从亚细亚洲逐渐西来”,认为在中国上古杜会还有着无数的机器,后来只是由于“财货渐绌,则人多偷惰,而机括失传”。他积极利用巴黎、伦敦的各种国际博览,向欧洲传播儒家文化及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不少西方学者怀着对“中学”的兴趣,慕名来访。他还对西方议院制度颇有兴趣,认为泰西“各邦虽不尽民主,而政则皆由议院主持,军旅大事,尤必众心齐一,始克有成。”‎ ‎——摘编自李岳《曾纪泽传》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曾纪泽西方文化观形成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曾纪泽的西方文化观。‎ ‎【答案】(1)条件:民族危机严重;洋务运动兴起;家族与教育的影响;西方代议制发展;工业革命成就突出。‎ - 13 -‎ ‎(2)评价:在顽固势力强大的背景下,主张向西方学习,难能可贵,但学习内容集中于科技和武器,未能冲破洋务派的思想观念;认为西学的源头在东方,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民族自尊心,减少了西方文化传播的阻力;注重双向交流,有利于中西方互相了解;注意到西方政治制度的长处,在当时具有远见。‎ ‎【解析】‎ ‎【详解】(1)条件:解答本题可以从时代背景、个人环境、思想内容角度回答。根据所学可知曾纪泽所处时代我国民族危急严重,同时洋务运动兴起。曾纪泽父亲曾国藩兴办洋务,其家族与教育影响了其西方文化观的形成。根据材料可知曾纪泽对西方的实业和议会制度感兴趣,结合其所属时代,可知当时西方正处于工业革命时期,因此西方代议制发展,工业革命成就影响了曾纪泽西方文化观的形成。‎ ‎(2)评价:结合曾纪泽的活动评价。根据材料曾纪泽“极力主张引进西方先进武器装备,建设海防”、“称道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可见在当时的顽固势力强大的背景下,主张向西方学习,难能可贵,但学习内容集中于科技和武器,未能冲破洋务派的思想观念;曾纪泽认为“欧洲的文学政术,大抵皆从亚细亚洲逐渐西来”,认为西学的源头在东方,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民族自尊心,减少了西方文化传播的阻力;曾纪泽在欧洲传播儒家文化及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注重双向交流,有利于中西方互相了解;对西方民主代议制感兴趣,注意到西方政治制度的长处,在当时具有远见。‎ ‎ ‎ - 13 -‎ ‎ ‎ - 13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