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朝至清朝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中历史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朝至清朝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朝至清朝 练习1‎ ‎1.唐太宗说:“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材料表明他主张( )‎ 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 ‎2.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 ) ‎ 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 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 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 ‎3.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 )‎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 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 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 ‎4.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所反对的是( ) ‎ A.民主共和制 B.中央集权制 C.专制主义制度 D.君主立宪制 ‎5.我国的监察制度确立于秦汉时期,最早发端于秦朝设置的( )‎ A.丞相 B.御使大夫 C.太尉 D.诸卿 ‎6.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 ‎7.从明初废丞相到清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说明( )‎ A.皇权日益加强 B.皇权、相权矛盾日益加剧 C.相权战胜皇权得以恢复 D.皇权、相权矛盾得到调和 ‎8.下列中央官制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①三公九卿制 ②三省六部制 ③中外朝制 ④内阁制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③②④ D.③②①④ ‎ ‎9.能够提高办事效率的机构有( )‎ A.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和北宋的枢密院 B.明朝的内阁制和清朝的军机处 ‎ C.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和清朝的军机处 D.明朝的内阁制和北宋的枢密院 ‎10.说宋代宰相职权受到削弱,理由不包括( )‎ A.枢密院成为最高军事机 B.增设参加政事为副相 C.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 D.设三司使管理财政 ‎11.洪武十二年,明王朝颁布了《大明律》,它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十恶”重罪,属于“常赦所不原”;“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 “擅为更改变乱成法”等列罪条款又为明律所特有。这些规定( ) ‎ A.表明皇权专制的继续强化 B.规范内阁机构的运作程序 C.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 D.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12.从秦朝到清朝,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 A.牢固的血缘关系 B.君权和相权的矛盾终于得到解决 C.浓厚的专制色彩 D.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13.明初,朝臣建议建文帝削藩。随后,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最后占领南京,夺取帝位。此事说明当时( ) ‎ A.实行了内阁制 B.设立了军机处 C.实行了分封制 D.郡县制受到挑战 ‎14.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与此相关的措施是( ) ‎ A.秦朝设立御史大夫和太尉 B.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C.北宋设立枢密使和通判 D.元朝设立中书省 ‎15.路,宋元时期行政区域名。宋代的路,犹如明清的省。宋代的路较常设的机构有安抚司、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等。各机构互不统属,互相牵制。转运使与提点刑狱司都有对官吏的监察权,提举常平司与转运使都有财权。这表明( )。‎ A.宋代地方行政制度与明清两代没有区别 B.行政机构分散、权属交叉有利于集权 C.行政机构互相牵制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D.扩大行政区域是中央集权的主要方式 ‎16.材料一:唐太宗常用这样的比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 材料二: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材料三:明代思想家李贽评论说:“史言魏征善谏,愚以为幸遇太宗耳。不然,使遇好谀之主,未必不转谏为谀也”‎ 回答:(1)材料一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什么实质问题?他说这番话的意图何在?(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唐太宗的指导思想和政策。(4分)‎ ‎(3)材料三李贽的评论说明了什么实质问题?你的依据是什么?(6分)‎ ‎1~5. ACBCB 6~10. BACCC 11~15. ADCBB ‎16. (1)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 意图是要调整统治政策,缓和阶级矛盾。‎ ‎(2)重视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视纳谏。‎ ‎(3)君主专制。 ‎ 因为大臣的谏议必须以君主的好恶为转移,君主的意志决定一切。‎ 练习2‎ ‎1.2016年,在北京市通州区发掘出汉代渔阳郡路县城址和800余座战国至汉代墓葬,出土了钱币及大量陶屋、陶仓等随葬品。这些考古发现,有助于研究( )①秦汉时期郡县的设置状况 ②本区域古代农业发展状况 ③汉代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情况 ④大运河对本区域交通的影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他曾担任过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职务,其中“位同宰相”的是( )‎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A.转运使 B.兵部员外郎 C.知府 D.枢密副使 ‎3.右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4.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记述 出处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 ‎《旧唐书• 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 ‎《旧唐书• 太宗本纪》‎ ‎“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 ”‎ ‎《新唐书• 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 ‎《新唐书• 太宗本纪》‎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 ‎5.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 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6.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客观上( )‎ A.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 B.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 C.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 D.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 ‎7.《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 A.记载的真实性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8.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9.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 )‎ 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10.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部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11.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12.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 )‎ A.地方无选官权 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 C.察举制的弊端 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 ‎13.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 A.唐朝的门下省   B.宋朝的枢密院 C.明朝的内阁     D.清朝的军机处 ‎14.针对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有朝臣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由此可知,该朝臣( )‎ A.反对中央集权 B.主张建立内阁 C.主张加强相权 D.反对三省六部制 ‎15.《资治通鉴》载:高宗初即位,欲更立武昭仪为后,犹豫未决,直恐宰臣异议耳。唐高宗所顾忌的宰臣,通常指的是( )‎ A.政事堂议事的宰相 B.御史大夫 C.三省六部的长官 D.谏臣 ‎16.元初,中书省“省规”:三日一奏事,军国急务不拘于此限;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项,逐项讨论,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这表明中书省( )‎ A.专为处理军国急事而设 B.强调集体议决防止大臣专权 C.通过分割权力强化相权 D.任何决策之事实时禀报皇帝 ‎17.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18.下表为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 时期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金 元 明 清 高层政区 州 路 行省 布政使司 省 统县政区 郡 郡 州 州 路、府、州 府、直隶州/州 府、直隶州 县级政区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州、县 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 B.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 C.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 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 ‎19.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 A.君主专制被颠覆 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C.君权至上的后果 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20.右图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其撰拟者应是( )‎ A.中书省 B.内阁 C.军机处 D.礼部 ‎ ‎21.2015年底以来,西汉海昏侯刘贺墓的发掘和成果展示,在学术界和社会公众间引起广泛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书》载,刘贺是汉武帝之孙,昌邑哀王之子,幼年继承王位。公元前74年,汉昭帝逝世,无子,霍光立刘贺为皇帝。然而不久,霍光与群臣联名上奏刘贺入朝后的劣迹,如:居丧时无悲哀之心,不素食,掠取女子,废礼仪;即皇帝位后,未祭祀宗庙就以最隆重祭礼祭祀其父……要求废黜刘贺。皇太后准奏。前63年,刘贺受封为海昏侯。‎ 材料二:自武帝崩后,霍光辅政,专权十余年。昌邑王刘贺入京继位后,急欲亲政,又亲信昌邑旧臣,计在位二十七日,遣使者“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有收回权力之迹象。霍光为保持权势,遂废刘贺。‎ ‎——摘编自廖伯源《昌邑王废黜考》‎ 材料三:刘贺墓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及绘有孔子图像、载其传记的矩形铜镜,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孔子像。一些人据此轻易判断:刘贺绝非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而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素养的宗室贵胄,《汉书》中对刘贺的记载不足为信。‎ ‎——摘编自辛德勇《海昏侯刘贺》等 ‎(1)刘贺封号与汉代哪一制度有关?概括《汉书》所载刘贺帝位被废原因。(4分)‎ ‎(2)材料二对刘贺被废原因是如何解释的?(2分)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为何不同。(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的出土文物所印证的史实。这些出土文物对材料一、二有何价值?你如何看待材料三中关于刘贺的评价?(6分)‎ ‎22.根据材料并 结合所学知 识回答问题。(15分)‎ 材料:宋太祖赵匡胤本为后周殿前都点检,960年,奉命御辽。到达陈桥驿时,发生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取代后周建立宋王朝,史称“陈桥兵变”。‎ 对“陈桥兵变”,宋初众说纷纭,《太祖实录》亦语焉不详。宋太宗赵匡义命重修《太祖实录》,说:“史官之职,固在善恶必书,无所隐晦”,“太祖之事周朝也,尽力王室,中外所知。至于大宝(皇位),非有意也”。太宗特地指出,时值契丹入侵,太祖率兵出击,一日醉卧帐中,众将士云集,强拥太祖为皇帝,此乃时势所趋,并非人力所为。‎ 今人研究认为,赵匡胤制造辽(契丹)与北汉联兵南下的假情报,宰相范质等人不明真相,匆忙派遣赵匡胤率诸军北上抵御。大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弟赵匡义等受意发动兵变,将士们把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天子。‎ ‎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说明宋太宗对“陈桥兵变”的解释与今人研究的结果有何不同。(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太宗重修《太祖实录》关于“陈桥兵变”记载的原因。(9分)‎ ‎1~5.ADCCC 6~10.BCABA 11~15.BCACA 16~20.BACCC ‎21.(1)郡国并行制度(2分);失礼仪,乱制度(2分)。‎ ‎(2)霍光专权,刘贺急于收权,矛盾激化(2分);材料一是史事记述,材料二是史事分析(4分)。‎ ‎(3)儒学成为正统(2分);丰富了材料一、二的史事记述和分析(2分);仅凭现有出土文物推翻《汉书》对刘贺的记述不客观、充分(2分)。‎ ‎22.(1)宋太宗:宋太祖被拥戴为皇帝,是顺应天意;‎ 今人:宋太祖策划了此次兵变,意在夺取皇位。(6分)‎ ‎(2)原因:“陈桥兵变”得国,无法隐瞒;以官修史书的方式确定兵变的性质;宣扬宋太祖忠义;彰显宋朝政权的合法性(9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