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Word版)

银川一中2017/2018学年度(下)高二期中考试 历 史 试 卷 ‎   命题人:‎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1.5分,共45分)‎ ‎1.汉高祖刘邦在位时,先后消灭臧荼、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同时又赐封九位同姓诸侯王,管理地方,以后又陆续增加了中山国等。汉高祖广封同姓诸侯王 A.有利于确保汉王朝的长治久安 B.导致汉王朝陷人混乱并短期而亡 C.迫使继任者不断调整统治政策 D.加快了经济重心不断南移的步伐 ‎2.有学者认为元朝行省虽然“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不受到中央政府的牵制与制约,故“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下列能佐证其观点的有 ‎①行省重大民政事务呈报中书省 ②行省官员定期觐见皇帝并述职 ‎③监督行省官员,实行省官互迁 ④全国宗教事务均需呈报枢密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南北朝时期,史籍中有关巴蜀豪族称谓的词汇通常有“大姓”、“大族”、“豪族”、“著姓”等等,但隋唐以来,“土豪”、“富室”、“富人”、“田家”等词汇取而代之,特别是中唐以后,这种情况变得尤为常见。这主要反映了 A.商品经济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 B.地方势力割据的风险加大 C.赋税制度调整加剧了土地兼并 D.传统宗法血缘组织的弱化 ‎4.东汉崔寔的《政论》记载:“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教民耕植,其法三犁共一犁,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赖其利。”材料所指的农具 A.方便除草培土,保持土地肥力 B.用于开沟播种,提高劳动效率 C.便于深耕碎土,节省人力畜力 D.可以防旱排涝,增加粮食产量 ‎5.下表是中国古代农民称谓变化表。这一变化反映了 朝代 夏商周 秦汉 魏晋 宋元 称谓 臣、人、众、野人 夫、仆 田客、部曲 佃客、庄客、农户 A.农民对地主和国家的依附关系的松弛 B.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形成与强化 C.士大夫阶层不断丧失对土地的占有权 D.自耕农阶级在曲折中渐趋发展壮大 ‎6.据《史记》记载:孔子的弟子子贡,在卫国经商有方,成为著名的大商人,遂携束帛重礼去拜访诸侯,所到之处,诸侯与之只行宾主之礼,不行君臣之礼。出现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宗法分封制逐渐趋向瓦解 B.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C.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壮大 D.儒家思想受到统治者的推崇 ‎7.《大清律例》载:“若有将兑换现银票存该铺钱文侵蚀,或托故借人银两闭门逃走者,立将铺户拘拿押追。逾期不归,杖一百、徙三年”。此规定主要反映了清朝 A.法律带有野蛮特征 B.钱庄、票号已较普遍 C.仍然推行抑商政策 D.重视规范商业行为 ‎8.《易》又称《周易》,是阐述关于阴阳变化之书,一度被道家奉为经典。巧合的是,“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且一再强调“《易》,我后其祝卜矣,我观其德义耳也”。由此可见 A.儒家思想开始成为正统思想 B.孔子坚守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 C.儒道两家思想已呈融合之势 D.晚年孔子因遭受困厄而热衷卜筮 ‎9.朱熹说:“人欲者,此心之疾疚,循之则其心私而且邪”,“饥而欲食,渴而欲饮”,“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由此可知,朱熹的思想 A.扼杀了人性的正当需求 B.极力为封建统治辩护 C.宣扬了封建的伦理纲常 D.有利于维护公共秩序 ‎10.清代孙承泽评价:“鲁公忠孝植于天性,殚竭精力以书此碑,而奇峭端严,一生耿耿大节,已若显质之先人矣。”下列碑贴风格符合该观点的是 ‎ A.《曹全碑》 B.《颜勤礼碑》 C.《兰亭序》 D.《古诗四帖》‎ ‎11.1840年12月,中英谈判在广州进行。琦善照会:烟土系中国查禁品,故不能以“烟价”名目向英赔款。考虑到中英通商两百余年,拟“酌酬洋银五百万元”。不过,该银并非由中国皇帝“准给”。只是由琦善“筹办”。琦善此举目的在于 A.抵制英商的赔款勒索 B.表明清朝软弱的立场 C.维护满清王朝的体统 D.尽快实现两国的通商 ‎1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晚清官员出洋学习发端,但常被诬为卖国;甲午战后,清政府开始主动派出;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了奖励职官游学游历,发起四次集中派遣行动。这一历程 ‎ A.反映了清政府天朝上国观念的逐步动摇 ‎ B.表明了清政府逐步沦为“洋人的朝廷”‎ ‎ C.为清末新政的成功创造了有利环境 ‎ D.标志着清政府“中体西用”思想的松动 ‎13.赫德说:“义和团运动虽无人才,无器械,一败涂地;然其始羽檄一飞,四方响应。自今以往、此种精神必更深入人心,弥漫全国。他日又必有义和团子孙,辇格林之炮,肩毛瑟之枪,以行今日义和团未竞之志者。”这反映出他认识到 A.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无法实现 B.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 C.中国人民继续发动义和团运动 D.武器落后是失败原因 ‎14.1896年,李鸿章曾受命出使欧美,其公开所奉的训令为:“一、代表中国皇帝参加沙皇加冕典礼。二、为俄、德、法出面干涉,因而收回辽东,向他们正式道谢。三、向维多利亚女王和美国总统递送问候信。四、向西方列强呼吁修订关税税则。”实际上在每个国家都探讨了税则改革的问题。据此可知李鸿章此次出访的主要背景是 A.联络俄英法等钳制日本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 C.清帝国的财政陷入困境 D.各国面临贸易壁垒提升的风险 ‎15.薛福成在一份代李鸿章所拟的奏疏中说:以前“中国与英法两国立约,皆先兵戎而后玉帛,被其迫胁,兼受蒙蔽,所定条款,吃亏过巨,往往有出全球公法之外者”。以后事有“上侵国家利权,下夺商民生计”者,“皆可引万国公法直言斥之”。据此可知,洋务派 A.初步具备近代外交思想 B.认为国势弱导致民族危机 C.着力抗击列强外交胁迫 D.推行对外妥协的外交政策 ‎16.阅读下列《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统计图表。对图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持续增长 ‎ B.五口通商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 C.中国的民族资本抵制了英国的商品倾销 ‎ D.英国对中国表现为较大规模的贸易顺差 ‎17.洋务运动时期,政府与企业之间构成了“父爱式庇护”、“亲戚式庇护”和“朋友式庇护”的“伞式”关系。其中“父爱式庇护”关系 A.顺应了市场经济的规律 B.推动了近代企业的产生 C.规避了政府的监督控制 D.得到了较少的资源配置 ‎18.‎ 图1‎ 图1是1900年德国礼和洋行使用的商标。画面上面文字是“此靛真好,永不变色。”“礼和洋行始创,染法内有仿单。”据此可知,礼和洋行 A.推动了中国广告业的发展 B.营销的手段最为先进 C.注重印染技术创新与使用 D.受到了中国民众喜爱 ‎19.在清末民初编写的历史教科书中,编译的亡国史占了相当比重。有学者统计,仅1901年至1910年间,单行本就有30余种,其中朝鲜亡国史达7种,印度、埃及亡国史各为4种,波兰亡国史3种。编译者们旨在 A.激发国人民族意识 B.丰富国民史学知识 ‎ C.宣传反清革命思想 D.培养国人全球视野 ‎20.1896年梁启超发表《古议院考》,认为“议院之名,古虽无之”,但诸多典籍都能证明中国在上古三代时期“虽无议院之名而有其实也”。梁启超意在 A.全盘西化 B.中西融合 C.继承传统 D.托古改制 ‎21.鉴于昔日雅典旧有的四个部落存在着贵族世家对整个城邦的政治体系的掌控,克里斯提尼决心重组雅典整个部落制度。这次改革的主要影响是 A.打破政治活动中的血缘关系 B.推行抽签选举法 C.剥夺贵族成员参政议政权力 D.建立五百人会议 ‎22.罗马法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外事大法官告示,包括:①现存地中海各国商法中的某些规定;②剔除了形式主义僵化刻板内容的部分市民法旧法;③大法官个人的公允正义观念。由此可见,外事大法官告示反映出 A.公民法正式发展为万民法 B.罗马法逐步走向成熟 ‎ C.自然法是罗马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D.司法体系位高权重 ‎23.近代意大利哲学家皮科(1463一1494)认为:“人性并非自出生就已被决定,上帝并不用铁的必然法则来束缚人,而是给人以意志和行动的自由。”皮科的本质意图是 A.质疑宗教信仰以提升人的主体地位 B.肯定人性以转化人感知世界的视角 ‎ C.否定上帝权威以推动自然科学发展 D.批判君主专制以推动人文精神发展 ‎24.1694年,英王威廉三世任命辉格党人组成第一个一党内阁时,议会中的多数派是托利党人及其支持者,直到次年大选时,辉格党才成为议会中较为多数的党派。不仅如此,在威廉三世和安妮女王时期,没有一届内阁是议会直接选举的结果。这表明英国当时 A.英王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力 B.两党角逐内阁局面尚未形成 C.议会至上原则尚未真正践行 D.英国的责任制内阁有名无实 ‎25.1789年冬,美国总统华盛顿到达波士顿,准备参加马萨诸塞州长汉考克的晚宴,但因汉考克称病没有拜访总统,华盛顿最后取消了参加晚宴的安排。华盛顿此举意在 A.表明两人政治立场的对立 B.划清中央与各州的政治权限 C.突出美国总统的个人权威 D.维护美国中央政府的权威 ‎26.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实行议会制,从共和国初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它产生了50届政府,平均每年一届。一战之后,政府更迭速度加快,内阁平均寿命为6个月。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内阁不能有效制衡议会 B.两党制度下竞争激烈 C.战争导致社会动荡不安 D.总统拥有的权力过大 ‎27.德意志第二帝国时期,出现了不发达的议会制和发达的政党制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这一现象反映出德国 ‎ A.民主政治建设出现严重倒退 B.威权政治接纳了新兴社会力量 ‎ C.专制统治催生政党体制形成 D.君主制与议会制矛盾得到化解 ‎28.“沙龙”一词原意为“装饰有艺术品的足够大房间”,后来逐渐成为文人和艺术家讨论文学、艺术、哲学或时事的社交场所。17世纪出现于法国,主要给文人讨论文学艺术提供场所,18世纪则开始趋向哲学性质,法国沙龙宣扬思想和言论自由,成为思想家等社会精英相聚和交流重要场所。18世纪法国沙龙的盛行 A.有利于启蒙思想的传播和发展 B.体现了民众民主意识增强 C.反映了贵族势力日趋走向没落 D.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29.英国殖民当局于1849年在印度修建了第一条实验性的铁路,之后组建一批铁路公司进行大规模的修建。据统计,1871年为5077英里,1881年为9891英里,1891年为17564英里,1901年为23571英里,1913年为34656英里。对此分析最准确的是 A.体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B.有助于维护英国的国际金融地位   C.印度工业革命的内在发展需求    D.殖民扩张是工业革命的巨大动力 ‎30.工业革命前,美国家庭的经济重担一般由男性承担,女性鲜有在外谋求职业者。工业革命兴起后,女性就业人数开始缓慢增长,1800年就业女性仅占女性总人口的5%,到1850年已增长至10%。这说明工业化 A.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B.引起了大规模人口流动 C.改变了家庭的经济结构 D.改变了女性的婚姻观念 二、非选择题(31题24分,32题19分,33题12分。共55分)‎ ‎31.(24分)‎ 钱穆先生说:“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政治、经济、文化等所有方面唐和宋之间起了变化,这就是中古和近世的差别……首先,从政治上讲,是贵族政治的衰落,君主独裁政治的兴起。与此同时……选用官吏的方法,由从贵族阶级中推举——变为通过考试录用了。(宋代)科举分好几种,其中进士一级最受尊崇。‎ ‎——(美)费正清《中国: 传统与变迁》‎ 材料二 宋代的理学家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利用的因素,在消化吸收的同时,他们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儒学概念,并给予系统的哲学论证,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以儒家“圣人”为最高境界,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哲学。‎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在《东洋近代史》说:“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 ‎(1)根据材料一,结合宋代相权演变的史实,指出推动宋代“贵族政治衰落、君主独裁政治的兴起”的相关措施。(9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理学的特点。(6分)‎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论证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这一观点。(9分)‎ ‎32.(19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班牙人在墨西哥及秘鲁开办银矿,征发印第安人入矿劳动。银矿中繁重的劳动,使印第安人成批的死去。但是银矿主却靠此发了大财,西班牙政府也得到了额外的财政收入,矿主向国王政府纳税的税率为产量的五分之一。1500—1650年间从美洲流到西班牙的白银达16000吨。白银首先流进西班牙,再从西班牙流向热那 亚,然后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向东流动。在一个世纪之内,西班牙的物价上升四倍以上。欧洲其它国家虽然没有达到这样程度,但是这却打乱了传统的经济关系。‎ ‎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中国并不是银矿资源丰富的国家,明朝初年,政府推行纸币,禁止百姓白银交易。从1592年到17世纪初,在中国用黄金兑换白银的比价是1:5.5到1:7,而西班牙的兑换比价是1:12.5到1:14。由于对外贸易出超白银源源不断流入中国。白银货币地位逐渐确立起来,国内因财政货币化推进而造成的“银荒”日趋缓解。万历年间,明政府实行“一条鞭法”,把徭役、土贡等赋役都归并在田赋里,“计亩征银”。白银的流通在我国经过几百年缓慢曲折地发展,最终排挤了纸币,取代铜钱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 ‎ ——摘编自宋杰《中国货币发展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白银流入欧洲对打乱传统经济关系的促进作用。(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中后期白银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的背景及影响。(11分)‎ ‎3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 表1‎ 中国明末清初的思想启蒙(16—17世纪)‎ 欧洲文艺复兴(14—17世纪)‎ 明清启蒙运动是在复兴“三代之制”的旗帜下展开的。如黄宗羲等曾以《左传》中民为“神之主”、《孟子》中“民贵君轻”的思想来批判君主专制:“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早期启蒙运动犹如在理学的磐石下畸形生长的一株弱草,发生的范围主要局限在少数进步思想家中,其影响也未超出少数清醒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及江南一带的士子阶层。‎ 文艺复兴是通过对希腊罗马灿烂的古典文化的重新高扬而进行的一场以人文主义精神反对封建主义精神的斗争。正如伏尔泰所指出:文艺复兴的重大意义不在于简单复古,而在于“创新”。文艺复兴把人的自由与解放推到一个新的阶段,标志着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 ‎——摘编自刘念慈《试析中国早期启蒙运动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异同》‎ 表1为中国明末清初的思想启蒙与欧洲文艺复兴的对比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高二历史期中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共30题,每题1.5分。共4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A D B A B D B D B C A A C A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B C A D A B B C D A B A B C 二、非选择题(31题24分,32题19分,33题12分。共55分)‎ ‎31.(1)相关措施:科举制度的完善;为分散宰相权力,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设枢密院,管军事;设三司以总理财政。(任意3点9分)‎ ‎(2)特点:吸收佛、道思想;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使儒学进一步哲学化、思辨化。(6分)‎ ‎(3)论证:经济方面:商品经济发达,城市商业活动的时间与空间被打破,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业市镇发展。(3分)思想文化方面:儒学复兴,理学兴盛,文学艺术朝世俗化、平民化方向发展。(3分)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发明在宋代推广应用,古代科技发展达到高峰。(3分)‎ ‎32. (1)白银大量流入欧洲,造成物价上涨,传统封建地主收入减少,地位下降;新兴资产阶级实力上升。(4分)对英、法等国来说工业经济迅速增长,加速了资本主义兴起,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4分)‎ ‎(2)背景: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对外贸易出超;国内白银兑换黄金的比价高于国际市场;政府税收征银;白银自身的优越性;纸币易伪造、易贬值。(6分,任答3点即可。)‎ 影响:打破了政府的货币垄断权;推动了工商业及城市的发展;过度依赖白银进口不利于政府财政的稳定。(5分)‎ ‎33. (12分)评分标准:‎ 说明 一等(12~9分)‎ ‎①紧扣材料概括观点,观点明确;‎ ‎②运用史实进行论证,史实准确;‎ ‎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8~5分)‎ ‎①运用部分材料信息概括观点,观点较明确;‎ ‎②运用史实进行论证,史实准确;‎ ‎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0分)‎ ‎①偏离材料,观点不明确;‎ ‎②运用史实不够准确或未运用史实;‎ ‎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示例一 论题:中国明末清初的思想启蒙与文艺复兴运动都以“复兴”古代思想的形式来反对封建主义。(2分)‎ 阐述:在明末清初尖锐的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刺激下,启蒙学者以理想化的“三代之制”去衬托“今世之弊”,用传说中的氏族民主制去批判封建君主专制,以“百家争鸣”的诸子学风去声讨盛行于明清的文化专制。14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处于萌芽阶段,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对希腊古典文化的重新高扬,用人文主义精神反对封建主义精神,进步的思想界还未形成全新的思想体系。(8分)‎ 总之,当资本主义尚处于萌芽阶段,往往借助古典文化对抗强大的封建主义。(2分)‎ 示例二 论题:中国明末清初的思想启蒙与文艺复兴运动在性质和影响上大相径庭。(2分)‎ 阐述:从性质来看,中国早期思想启蒙运动没有超越儒家思想的范畴,是对儒家思想的发展;而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从影响来看,中国早期思想启蒙运动虽然冲击了当时的封建专制,但未提出新社会制度构想,未能动摇封建统治的基础,对社会的影响力有限,未能推动社会的转型;文艺复兴运动使人们从封建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促进了人文精神的发展,对新航路开辟、欧洲宗教改革和自然科学发展影响重大,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做了必要的思想文化准备,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转型。(8分)‎ 总之,中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差异带来了二者在性质上与影响上的不同。(2分)‎ ‎(“示例”仅供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