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1届新高考一轮人民版专题一第1讲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学案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讲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单科命题 备考导航 素养解读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西周分封制;(2)西周宗法制;(3)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2)三公九卿制;(3)郡县制的内容、特点及影响。 1.从“时空观念”角度把握中国从早期政治制度到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过程,了解西周主要封国的地理位置。 2.搜集整理关于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历史遗存,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考古材料在研究古代早期政治制度中的作用。 3.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分封制与井田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与小农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 4.从“历史解释”角度理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考点一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的政治形式 1.夏朝: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取代“公天下”,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2.商朝:贵族以① 血缘关系 为纽带,实行宗法制;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 教材补遗 神权政治 中国古代统治者都以天命神权来诠释政权、君权获得的合理合法性,天命是思想家们解释一切社会、政治或历史现象的唯一标尺。殷商时期,“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是神权政治兴盛的标志。 二、西周分封制 1.含义: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指最高统治者把王畿以外广大地区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2.目的:扩大周朝的统治范围,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3.内容 (1)分封对象:② 王族 、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 (2)主要封国:鲁、齐、燕、③ 宋 、晋等。 (3)诸侯权力:在封国内享有④ 世袭统治权 。 (4)诸侯义务: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4.特点 (1)周王是天下共主。 (2)以王族为主。 (3)层层分封。 (4)具有相对独立性。 5.实质 (1)共主下的地方分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2)贵州内部的权力分配。(统治阶级内部) 6.影响 (1)积极: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保持周的⑤ 政治文化 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2)消极:后期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分封制趋于瓦解。 教材补遗 家国同构 “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缘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父权家长制。“家国同构”是宗法社会的显著特征。 家族是家庭的扩大,国家则是家族的扩大和延伸。在家国同构的格局下,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在家庭、家族内,父家长地位至尊,权力至大;在国内,君王地位至尊,权力至大。父家长在家庭内是一把手,君王是国家的一把手,是全国子民的严父。不仅国君如父,而且各级地方政权的首脑亦被视为百姓的“父母官”。简言之,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家国同构,宗法制度因而渗透于社会整体,甚至掩盖了阶级和等级关系。 ◆素养解读 我国历来就由家国同构的社会构成。国是大家,家是小国。国家,国就是家,家就是国。其影响从积极方面说,就是中国人都有强烈的爱国心,家国情怀强烈,民族向心力强大;从消极方面说,中国古代王朝实行封建家长制统治,人治大于法治、公私不分等。 三、西周的宗法制 1.含义:按照⑥ 血缘 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2.核心:⑦ 嫡长子继承制 。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周天子—⑧ 诸侯 —卿大夫—士”这样的由宗法关系决定的等级。 3.影响 (1)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保证王权的稳定和贵族的特权。 (2)深刻影响中国的⑨ 社会结构 ,直至今日,其内涵仍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中。 图解历史 分封制里的大宗与小宗 易错警示 大宗和小宗之间的关系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而言的。具体来说,周天子是天下的君主,是所有姬姓贵族的大宗,诸侯对周天子而言是小宗。在封国内,诸侯对卿大夫而言是大宗,而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 思维启迪 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据上述材料,如何理解西周社会的政治特点? 提示:从纵向上看,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宝塔式的等级制度;从横向上看,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构成了诸侯国同宗共祖的结构,形成了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特点。 四、西周的礼乐制度 1.含义:西周的礼乐制度即“周礼”,主要用来规范贵族,要求贵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贵贱长幼之间要有明显的差别。 2.实质:西周统治者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工具。 教材补遗 贵族政治 先秦时期的贵族政治是建立在分封制和宗法制以及世卿世禄制基础之上的政治制度。 探究点一 分封制的特点及影响 ◆史料实证 史料1 史料2 西周以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是“掺沙子”。分封出去的邦国……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西周政治体制明显是二元,而不是一元的。 ——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史料解释 史料1 地图型史料。该图反映西周分封制某些特点,从图中文字信息“周王室贵族”“武王弟”“周公长子”等可知封国以周王室子弟为主要对象;从封国地理分布上可看出同姓封国地域分布上的特点。 史料2 文献史料。主要说明西周分封制发展演变的情况。第一句话体现了分封制下诸侯国与原有邦国的不同;第二句话说明分封制下,诸侯国实行贵族统治,拥有较大独立性。 ◆史料运用 1.根据史料1,指出图中同姓封国与异姓封国相比,在数量与地域分布上呈现出什么明显特点。分析这些特点体现出西周统治者怎样的统治策略。 提示 特点:同姓亲族是分封主体;同姓亲族的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居于战略要地。统治策略:以亲制疏,将血缘内聚力转化为政治向心力。 2.根据史料2,分析周王室在原有邦国内“掺沙子”的意图。这一举措对西周政治体制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 意图: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影响:形成了二元体制。 ◆史论归纳 一、分封制的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 1.特点 (1)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 (2)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 (3)纵向联系:明确周王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 (4)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 2.对后世的影响 (1)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 (2)中国姓氏的起源中,有很多是源于西周的封国,如宋、鲁、郑、陈等。 (3)中国的地名简称有很多是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如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等。 二、唯物史观:辩证看待分封制对周代国家统一、民族交融的影响 1.周代分封制是国家主权强大的表现和结果,是统一国家的主权体现。 2.西周初期的分封制下,周天子具有较高的权威,周天子对诸侯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向心力,使统一的社会制度在诸侯国中得以普遍实行,分封制起到了拱卫周王室、拓展疆域、巩固统治的积极作用。 3.分封制加强了各族交融的进程,受分封的偏远诸侯国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一些大诸侯不断向周围的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进而兼并其土地,进行文化渗透。 探究点二 宗法制的特点及影响 ◆史料实证 史料1 故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孽无别则宗族乱。 ——《吕氏春秋》 史料2 家族组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有着天然的联系,与中国国家政权之间具有较为广阔的合作空间,与现代化的主潮流并不处于截然对立的状态。然而,家族组织又是一柄双刃剑,以它为表现形式的族际冲突(编者注:农村宗族械斗),以及由于政府处置不当而引发的普遍不满,很可能在家族组织复兴中成为某种破坏性力量。 ——摘编自杨平《湛江农村家族宗法制度调查》 ◆史料解释 史料1 文献史料。主要强调了宗法等级制度对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其中关键信息“不使诸侯疑焉”“不使大夫疑焉”“不使庶孽疑焉”体现了宗法制的目的和积极作用。 史料2 论文论著史料。其主要观点是,宗族为中性社会组织,其功能具有双重性。宗法制下的亲情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及凝聚力,有利于家庭和睦、宗族团结与社会和谐,但若处置不当,也会成为一种障碍。 ◆史料运用 1.依据史料1、2,指出宗法制的目的和积极作用。 提示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保证王权和各级贵族权力的稳定。 积极作用: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 2.时至今日,宗法制早已消亡,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思想依然存在。根据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例说明。 提示 凝聚亲情的传统节日,如中秋节、春节等;寻祖探源、叶落归根的传统观念;某些家族重修家谱、族谱;等等。 ◆史论归纳 一、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 1.积极影响 (1)影响了中国的传统社会结构,体现为“家天下”的延续和家国同构,如封国制度、家族制度等。 (2)形成了中华民族重视人伦、重视亲情、重视家庭生活的传统,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3)形成了中华民族重视祖先、重视传统、重视统一的民族精神。中华五千年文明是世界上四大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其原因与这一制度密不可分。 2.消极影响 (1)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容易导致任人唯亲等不良现象的出现。 (2)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容易形成盲目服从的国民性格以及女性地位低下等社会现象,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治意识相违背。 二、家国情怀:宗法观念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宗法观念对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影响很大,当今社会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 1.弘扬宗法文化中的亲亲尊尊、团结互助的思想,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维护社会团结。 2.宗法文化强调爱国、忠孝,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3.传统的宗族思想与家乡观念,有利于促进海外华人、华侨及港台同胞回乡建设家乡经济,促进家乡的繁荣富足。 4.修祠堂、族谱有助于对家乡有更深刻的认识,培养自己对家乡的热情,对延续和发扬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考点二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秦的统一 1.统一全国:公元前① 221 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建立。 2.北固边疆: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修筑长城和“直道”。 3.统一岭南:开凿灵渠,平定岭南并设郡。 4.平定西南:管辖西南夷,开辟“五尺道”,任命官吏。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皇帝制度: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采用②“ 皇帝 ”称号,自称“始皇帝”,并确立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 2.三公九卿制 在中央,设立③ 丞相 (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御史大夫(丞相的助手,负责监察系统)和太尉(主管军事),“三公”之下为“九卿”。 3.郡县制 (1)内容:确定以郡县制作为中央控制地方的制度。④“ 郡 ”是直属中央的地方行政区划,“县”隶属郡。县级以下设有“乡”“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 (2)特点:中央⑤ 垂直管理 地方;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3)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是⑥ 官僚政治 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图解历史 教材补遗 官僚政治 官僚政治是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之上,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中央或地方行政权力体系,包括官僚机构的组织运作、官僚活动等完整的制度规定。 概念辨析 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的区别 (1)君主专制:是一种决策方式。指君主独自掌握政权,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 (2)中央集权:是一种政权组织形式。强调全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权力集中于中央,地方受命于中央。 思维启迪 有人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变革”指的是什么?试从文明发展的角度,认识这种变革的积极意义。 提示:变革指全面推行郡县制。 意义:促使中国古代政治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探究点一 秦朝中央官制的基本特征 ◆史料实证 史料1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 (皇帝)总揽威权,柄不借下。 ——《太平御览》 史料2 九卿有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卫尉,掌宫门警卫;太仆,掌御用车马;廷尉,掌刑法……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大事总汇于丞相,或最后请皇帝裁决。 史料3 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百官之长”,“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秦朝设左、右丞相,以右为尊;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掌副丞相”,主管监察。 ◆史料解释 1.史料1主要强调了皇帝制度的特点。其中关键信息“传之无穷”体现了皇位世袭,“柄不借下”彰显了皇权独尊、皇权至上。皇帝制度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也是维护“家天下”的重要保证。 2.史料2主要介绍了九卿的职责,其中奉常、郎中令等官职就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体现了“国”与“家”同治。 3.史料3主要介绍了三公的职责,其中丞相“助理万机”、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主管监察”。据此可以得知,秦朝中央官制的设置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中央主要官职分工严密,各司其职,但都要围绕着皇权这一中心来设置和运转。 ◆史料运用 1.依据史料1、2,归纳秦朝政权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三公九卿制在处理国家政务上的特点。 提示 “家天下”,家国同治。 分工严密,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分别向皇帝负责。 2.据史料2、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三公九卿制的特点。 提示 官员由皇帝任免,职责明确,组织完备,是一种典型的官僚政治体制。 ◆史论归纳 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及作用 1.特点 (1)秦朝中央官僚机构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中央主要官职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但都围绕着皇权这一中心来设置和运转。各个官职相互牵制,任何人都无法独揽大权,最终军政大权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保证专制君权不致旁落。 (2)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诸卿中奉常、郎中令、宗正、少府等官职就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国与家同治是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 2.作用 (1)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统治,有利于统一局面的巩固。 (2)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探究点二 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比较 ◆史料实证 史料1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显然有浓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史料2 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有司之官……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弱? ——顾炎武 史料3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王夫之 ◆史料解释 史料1 文献史料。主要说明分封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史料2 文献史料。主要观点为分封制下地方权力太大,而郡县制会导致君主权力过于强大,故其主张“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 史料3 文献史料。主要观点为强调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解读时,以第二个省略号为界分为两层:第一层是原因的阐释,第二层是观点的陈述。分层找到观点,抓住原因,史料信息便一目了然。 ◆史料运用 1.根据史料1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 提示 政治制度: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差别: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君主集权的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史料2中“其专在下”“其专在上”分别指什么。史料中顾炎武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 提示 地方权力过大;君主专制。提出“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的分权思想,主张限制君主权力。 3.根据史料3,概括王夫之对郡县制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郡县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提示 看法:从国家的角度考虑,郡县制不如分封制害处多。作用:郡县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有利于国家统一及稳定,其制为历朝所沿用。 ◆史论归纳 一、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 分封制 郡县制 划分 标准 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按地域划分 官吏 权力 世卿世禄,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 官吏由皇帝和朝廷任免调动,不能世袭,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 与中央 关系 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 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 官员职 责范围 封地内有行政权,拥有土地管理权 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无管理权 历史 作用 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实质 贵族政治 官僚政治 二、家国情怀:秦朝政治制度加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1.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 2.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以及救灾行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3.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各民族的交融,有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本讲小结 记知识纲要 背史论术语 1.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实行,适应了西周时期统治的需要,维护了西周政治的稳定,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血缘关系所维系的宗法制,构成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相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4.秦朝中央官制和地方郡县制的实行,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便于皇帝对中央和地方进行有效控制。 5.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一统”思想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奠定了基本格局。 素养引领·情境命题 考点一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2020山东泰安模拟)随着周王朝可以新分封的土地逐渐减少,扩大大小诸侯对直辖地内居民等的管理权等成为对贵族的新优惠政策。此举( ) A.扩大了周朝的疆域 B.削弱了周王室的权威 C.解决了贵族间矛盾 D.强化了大宗特权地位 1.答案 B 通过材料可以看出,周王扩大了诸侯在封地内的权力,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周王室的权威,B项正确。周王朝可以新分封的土地逐渐减少,表明周朝的疆域没有扩大,A项错误;C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2.(2019课标Ⅲ)“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 A.宗法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 2.答案 A 本题考查宗法制,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试题以古代思想家的主张为背景材料,考查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引导学生感受古代中国政治文明包蕴的家国情怀。 材料“孝”“悌”“礼”表明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与宗法制有关,A项正确;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末期的政治制度,郡县制是秦朝开始推行全国的地方行政制度,察举制是汉代的选官制度,均与题意不符,B、C、D三项错误。 3.(2020山东烟台、菏泽1月期末联考)在周代,天子要“抚诸侯”,诸侯要“尊天子”,“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材料主要体现了( ) A.全社会应相亲相爱,抵御外族 B.政权族权一体的国家观念 C.统治者应以德治民,反对苛政 D.诸侯对天子应履行的义务 3.答案 B 本题考查宗法制。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周代加强家庭、部族成员的凝聚力,强化家族、部族观念,最终达到社稷(政权)巩固的目的,这说明周代族权与政权一体的观念,即家国一体,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抵御外族”的信息,排除A项;C项没有体现材料中的宗法制信息,错误;材料说诸侯的义务和天子的义务是相互的,故D项只强调单方面,错误。 考点二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4.(2019 内蒙古呼和浩特质查)《汉书·百官公卿表》:“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在秦代,御史大夫的本职是“典正法度”“举劾按章”,还掌管制诏和公卿奏章,直接受命于皇帝。这些记载反映出( ) A.御史大夫地位实际高于丞相 B.汉代对秦代官制进行了变革 C.汉代中央集权较秦有所加强 D.中央监察满足了皇权的需要 4.答案 D 根据材料可知,秦代御史大夫的本职是“典正法度”“举劾按章”,说明御史大夫具有监察职能,再由其“直接受命于皇帝”可知满足了皇权的需要,故D项正确。由御史大夫“掌副丞相”,可知A项表述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汉代对秦代官制的继承而非变革,故B项错误。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 5.(2019吉林名校一模)秦汉以后,随着郡县制取代分封制,除帝王继统仍由皇族血缘确定之外,各级权力机构官员的任用主要是通过体现“尚贤”原则的各种选拔制度。这种现象( ) A.是科举制推行的必然结果 B.表明封建专制皇权日益衰弱 C.意味着宗法制的影响消除 D.说明政权与族权进一步分离 5.答案 D “各级权力机构官员的任用主要是通过体现‘尚贤’原则的各种选拔制度”是官僚政治的表现,反映出政权与族权进一步分离,故D项正确。科举制出现于隋朝,此前并无科举制,故A项错误。封建专制皇权呈现日益增强趋势,故B项错误。宗法制的影响至今仍未消除,故C项错误。 6.(2019重庆调研一)周初,周王封周公之子伯禽于鲁,要求他“大启尔宇,为周室辅”。秦朝时,朝廷任命殷通为会稽郡郡守,警告他恪守尽忠,拱卫中央。两者相同之处在于( ) A.职位世袭的权力 B.建立武装的权力 C.行政管理的权力 D.设置官员的权力 6.答案 C 材料体现的是周朝的分封制和秦朝的郡县制。分封制下,诸侯国君拥有世袭统治权,郡县制下官员不再世袭,故A项错误。分封制下诸侯能够建立地方武装,而郡县制下长官不具备该职权,故B项错误。分封制与郡县制都是地方行政制度,诸侯和地方长官都享有管理地方的权力,故C项正确。分封制下诸侯能在封地内进行再分封,而郡县制下,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都由皇帝任命,故D项错误。 一、选择题 1.(2020湖北黄冈新起点考试)梁启超在《先秦政治思想史》中说:“经数百年之蓄积滋长,而我族文化,乃从各地方为多元的平均发展。至春秋战国间,遂有千岩竞秀万壑争流之壮观,皆食封建之赐也。”该观点认为( ) A.西周疆域扩张传播了先进文化 B.分封制推动了区域特色发展 C.民族交融促进大一统意识形成 D.宗法制不断强化血缘纽带 1.答案 B 从材料中“从各地方为多元的平均发展。至春秋战国间,遂有千岩竞秀万壑争流之壮观,皆食封建之赐也”可知,梁启超认为分封制促进了地方多元文化的发展,故B项符合题 意。A项材料没有反映西周疆域问题,C项材料无关民族交融的信息,D项材料没有涉及宗法制,故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2.(2019河北衡水5月模拟)东汉末年至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壁主”“宗主”等族权组织的形式。宋明以后,族权形成了严密的、固定的组织形式,祠堂、族田、祭祀、家法、家礼、族长等家族制度的结构形态均有具体规定。这一历史趋势表明( ) A.政权和族权逐渐分离 B.贵族政治影响深远 C.中央对地方管控不力 D.宗法伦理传承不辍 2.答案 D 根据材料“东汉末年至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族权组织的形式”“宋明以后……家族制度的结构形态均有具体规定”可知,宗法伦理制度的持续传承,故选择D项。结合所学,秦汉时族权与政权逐渐分离,故排除A项。材料主旨与政治无关,且并没有体现“贵族”,普通宗族也延续了这样的传统,故排除B项。宗族管理并不属于地方管控范围,故排除C项。 3.(2020天津武清区高三一轮第一次统练)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指出:“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材料中“天下一大变局”指的是( ) A.“焚书坑儒”代替百家争鸣 B.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C.土地私有制代替井田制 D.察举制度代替世袭制度 3.答案 B 从材料“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可知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政治制度的变迁。“焚书坑儒”属于思想文化领域,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省略号前阐述的是西周分封制,省略号后阐述的是秦中央集权制度,本题等同于回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影响,由此可以得出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故B项正确。土地私有代替井 田制是指土地制度的变化,而材料反映的是政治体制的变迁,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政治体制的变迁,但察举制代替世袭制度则是选官制度的变化,故D项错误。 4.(2020河北武邑中学高三上学期调研)据《秦律·置吏律》记载,秦朝时国家任免官吏虽有统一的固定时间,但也可随时调换或补缺。这反映了( ) A.官僚政治具有一定灵活性 B.当时政治体制还不够完善 C.皇权专制统治具有随意性 D.国家官吏的腐败现象严重 4.答案 A 本题考查的是对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相关制度的认识与理解,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B项“政治体制还不够完善”与题干信息“可随时调换或补缺”不符,排除;C项“随意性”与“有统一的固定时间”不符,排除;题干信息没有提及腐败现象的问题,排除D项;A项“一定灵活性”与题干信息“可随时调换或补缺”相符,正确,故选A项。 5.(2019百校联盟全国Ⅱ卷联考)西周时,王室拥有重兵,周王的政治号召力通过“册命”“朝聘”“巡守”“贡纳”等制度得以广布四方;诸侯在封国内拥有世袭的行政权、财权和军权。这种政治结构( )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体现了周王与诸侯地位平等 C.顺应了当时社会实际 D.使血缘关系开始与政治挂钩 5.答案 C 据材料可知,通过分封制,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加强,故选C项;西周时期还没有实现中央集权,排除A项;分封制下周王与诸侯地位并不平等,排除B项;夏朝已开始实行世袭制,血缘关系与政治相挂钩,排除D项。 6.(2019陕西汉中质检)《左传》记述:“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有学者认为:“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作‘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作‘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 ‘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该学者认为 ( ) A.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B.宗法制与分封制蕴含着家国对立的隐患 C.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基础 D.士与庶民是分封制下的最底层 6.答案 B 题干中学者认为士与庶民把“国”与“家”对立起来,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因此该学者认为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中蕴含着家国对立的隐患,故B项正确。材料中未强调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故排除A、C两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分封制的等级问题,故D项错误。 7.(2019河北沧州质检)《礼记》说:“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这表明礼乐制度( ) A.具有和谐社会关系的作用 B.利于分封制的确立和完善 C.使封建等级观念趋向弱化 D.导致官僚政治制度的形成 7.答案 A 根据材料中“相亲”“相敬”“无怨”“不争”,可知礼乐制度具有和谐社会关系的作用,故A项正确。 8.据《国语·鲁语》记载,里革和成公讨论“臣杀其君谁之过”的问题。里革认为是“君之过也。夫君人者,其威大矣。失威而至于杀,其过多矣”。这说明当时( ) A.诸侯国君暴虐无道 B.是非善恶观念淡薄 C.诸侯争霸战争频繁 D.礼乐制度遭到破坏 8.答案 D 仅凭材料信息无法说明诸侯国君暴虐无道,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的是礼乐制度的问题,而不是是非善恶的观念问题,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臣杀其君”的事件可知,反映的是君臣之间的矛盾冲突,并非诸侯国间的冲突,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中讨论“臣杀其君谁之过”的问题,说明已经出现了臣杀君的行为,可知礼乐制度遭到破坏,故D项正确。 9.史书记载,秦的御史大夫“位上卿,银印青授,掌副丞相”。有学者认为“副”在古代有剖开、分割之意,据此意解“副丞相”者,有分割丞相权力的作用。该学者认为,秦设置御史大夫的目的是( ) A.制约丞相权力,维护君主专制 B.强化思想控制,防止地方分权 C.扩大丞相权力,提高行政效率 D.担任侍从顾问,协助批阅奏章 9.答案 A 题干中“‘副’在古代有剖开、分割之意,据此意解‘副丞相’者,有分割丞相权力的作用”说明御史大夫设置的初衷是制约丞相权力,维护君主专制,故A项正确;题干提及的是御史大夫、丞相、皇帝之间的关系,不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B项错误;题干中“有分割丞相权力的作用”与“扩大丞相权力”这一表述完全相悖,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提及御史大夫具有“侍从顾问”和“批阅奏章”的职责,故D项错误。 10.秦统一后,秦郡的划分十分重视地理区域的作用,往往一郡自成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每郡都以肥沃盆地或平原为核心而推广于四周之高原或山地。这样的划分( ) A.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 B.遵循“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 C.有利于古代经济的发展 D.弱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经济控制 10.答案 C 从材料信息可知,秦朝郡的划分依照山川形便原则,这样的划分有利于该郡辖区内经济的联系,有利于古代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B项错误。依照山川形便原则划分郡并不能消除地方割据隐患,排除A项;秦朝郡县制下,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免,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材料中郡的划分原则无法说明弱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经济控制,故D项错误。 知识拓展 “犬牙交错”:比喻交界线很曲折,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山川形便:按照山脉、河流走向划分地理区域,进而划分行政区域。 11.(2019山东济南高三5月模拟)下表是秦朝九卿的名称和职能,据此可知秦朝( ) 名称 主要职能 名称 主要职能 郞中令 宫中警卫 宗正 皇室宗族 卫尉 宫门警卫 廷尉 司法和首都警卫 少府 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 典客 少数民族事务 太仆 宫廷车马 治粟内史 国家财政和税收 奉常 宗教、礼仪和教化 — — A.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B.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了贵族政治 C.确立了“强干弱枝”的中央集权制度 D.政治体制有明显家国同构色彩 11.答案 D 由秦朝九卿职能看出,郎中令、卫尉、少府、宗正都是围绕皇室的家事设置的,国与皇家实际上融为一体,这体现了家国同治,故选D项。仅从九卿的职能无法得出秦朝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排除A项;官僚政治是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之上的,材料无法体现,排除B项;九卿是中央官制,材料没有提及地方制度,没有对比,故“强干弱枝”的结论无法从材料得出,排除C项。 12.(2019辽宁大连调研)“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这是对郡县制的评价。下列关于秦郡县制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基于分封制的某些教训而实行 B.形成中央间接管理地方的形式 C.要害在于强干弱枝避免国家分裂 D.基本上将国家的权力集中于中央 12.答案 B 分封制下地方权力较大,对中央构成一定威胁。秦实行郡县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体现了秦郡县制是基于分封制的某些教训而实行的,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郡县制下,郡县长官由中央任免,直属于中央,形成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理,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郡县制通过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秦郡县制下,地方权力大大削弱,权力基本集中于中央,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13.(2019安徽“江淮十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宗法制在周代完备而严格,继位的族长在宗族中有对宗族祖先的主祭权、对族人政治上的治理权、对宗族内拥有经济的支配权。同一宗族内,“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这种关系不断发展的结果是君统与宗统的合一。 ——摘编自冯尔康等《中国宗族史》 材料二 晚清时期,宗族组织原则发生了某些变化。1905年,上海王、朱两氏将祠堂族长制改为族会制,“从事家族立宪”。1918年该族增订族会章程,1924年修改,并经会员大会讨论通过。曹氏宗族的管理体制也开始近代化,规定族众有参与宗族事务的重大权力。此外,浙江绍兴阮氏宗族在1923年之前设立该族议事、执行二部,实行任期制,由选举产生。 ——摘编自常建华撰《中国文化通志·宗祖志》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周代宗法制的特点,并分析该制度的影响。(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时期宗族管理和周代相比有何不同。并分析其产生的背景。(10分) (3)我们应如何认识宗法制的这种演变?(3分) 13.答案 (1)特点:嫡长子继承制;体系完备;等级森严(族长具有专断权力);与政治关系密切(家国一体)。 影响: 积极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有利于提高民族凝聚力。消极方面: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约束,一定程度上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观念相违背。 (2)不同:宗族管理具有民主性、规范化和分权色彩,与政治关系分离。 背景:政治近代化的推动(维新运动、清末立宪运动、辛亥革命或中华民国的成立);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思想的解放、现代媒体的发展;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资本主义的发展;等。 (3)认识:由等级森严发展到具有民主色彩,体现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言之成理即可) 14.(2019重庆一中高三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纵观鸦片战争前中国数千年文明史,国家总是在统一、分裂而又复归于统一的轨道上运行着。实际上,每一次的统一都不是简单的历史重复,每一次分裂也不能简单斥之为历史的倒退,而是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由落后向进步的一种螺旋式的发展规律。每一次新的统一,都有新的土地得到开发和利用,生产力提高、社会进步、民族发展、国家领土不断拓展,最终凝聚为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戴逸《论中国历史上统一与分裂》 围绕“统一与分裂”,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12分) 14.答案 论题:分裂时期孕育了再次统一的时代因素。 论述: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国家陷入分裂。但在这一时期,铁犁牛耕出现,生产力提高,小农经济形成,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度的经济基础;内迁的周边少数民族与华夏先民不断融合,促成了华夏民族共同体形成,成为走向大一统的民族基础;在法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思想的影响下,各诸侯国纷纷变法改革,秦国脱颖而出,最终再次统一中国,建立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分裂,政权更迭频繁,时局动荡。但江南得到开发,为隋唐的大一统繁荣提供了新的经济基础;尤其这一时期,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进一步融合,如北魏孝文帝改革主动 学习汉族文化,民族的融合营造了隋唐时期开明的民族观和兼收并蓄的文化观。在这一时期出现的均田制和三省制还为大一统隋唐的繁荣提供了重要制度借鉴。 结论:分裂时期不都是历史的倒退,而是历史发展进步的特殊阶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