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人民版:课时34 汉代儒学(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人民版:课时34 汉代儒学(作业)

课时作业(三十四) 汉代儒学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 ‎1.西汉初期,陆贾在其天人学说中,把阴阳家的“天人感应”说引入了进去;叔孙通等人把“礼”与形而上的“太一”“天地”“阴阳”“四时”联系在了一起;贾谊在其《新书·道德说》中则公开用《老子》的宇宙观作为其儒家道德论的依据。这表明,当时儒学( B )‎ A.具有成为汉代官方正统思想的趋向 B.奠定了汉代新儒学的发展基础 C.继承了先秦诸子思想的精华 D.开始融合道家及阴阳家的学说 解析:材料主要反映了西汉初期陆贾、叔孙通、贾谊等人将阴阳家、道家的某些思想融于儒家思想之中,从而为新儒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故选B项。汉高祖登基称帝以至汉武帝初年,黄老道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陆贾、叔孙通、贾谊等人的活动并不能表明当时儒学具有成为官方正统思想的趋向,A项错误;材料仅提到了阴阳家和道家的思想,不能代表诸子思想,C项错误;D项“开始融合”表述错误,先秦时期儒家学者如荀子已开始融合道家思想,排除。‎ ‎2.《子路》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繁荣、人口多)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做)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这( C )‎ A.体现了孔子劝谏统治者实行仁政的主张 B.有利于儒家思想在当时得到统治者的推崇 C.表明“富民和教民”是孔子治国思想的重要内容 D.主张有利于租佃制经济的高度发展 解析:据材料“富之”、“教之”,孔子用简单的语言,强调了富民与教民对治理国家的重要性,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富之”、“教之”‎ ‎,与仁政、以德治国无必然关联,故A项错误;B项与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受统治者重视程度不符,故B项错误;租佃经济是土地私有的产物,故D项错误。‎ ‎3.儒家学说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在汉代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这种变化同它自身的与时俱进有密切关系。同先秦儒学相比,经过董仲舒改造之后的汉代儒学( B )‎ A.坚决排斥了阴阳五行之说 B.从批判时政转变为维护现实统治 C.提出了“为政以德”的观点 D.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华 解析:本题考查汉代儒学的发展。经过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学,被称为新儒学,糅合了法家、道家和阴阳家的学说,内容有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大一统的要求,因此B项正确,A项错误;“为政以德”是孔子的思想,C项错误;吸收佛、道两家学说之长,发展儒学的是宋明理学,D项错误。‎ ‎4.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提出:“天地之生万物也以养人。故其可食者,以养身体。其可威者,以为容服。礼之所为兴也。”这一言论( C )‎ A.是对儒家思想的严重背离 B.成为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 C.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D.体现了汉代民间思想激烈交锋 解析:材料“天地之生万物也以养人……礼之所为兴也”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故答案为C项。材料中的思想仍然属于儒家思想,排除A项。材料内容虽涉及礼仪等,但并非强调道德标准问题,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民间思想,排除D项。‎ ‎5.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D )‎ A.宣扬“天人感应”学说 B.要求君主遵循天道,实行仁政 C.反映了董仲舒对儒学的新发展 D.君主的地位不是不可动摇的 解析:材料中董仲舒的言论旨在提醒君主有失道之策时,上天会以灾害怪异警示,此时君主要及时调整政策,否则会有丧邦失国的危险。这一学说对君权有一定的限制作用。故选D。‎ ‎6.董仲舒说:“天数右阳而不右阴,务德而不务刑”,王者应“承天意以从事,故任德教而不任刑”,“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其事异域,其用一也”。这表明他( B )‎ A.主张民性本善,“君权神授”‎ B.将“刑”作为“德教”的辅助手段 C.强调德政,反对严刑峻法 D.尊重天道,强调以德治国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董仲舒利用“阳尊阴卑”的思想,为儒家的“德治”找到了“天意”的根据。他认为“德教”可以收到“严刑峻法”收不到的效果,但是也不反对“刑”,他认为“刑”可以作为“德教”的辅助手段,故答案为B。‎ ‎7.学制是一个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依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图所示可能是我国哪个时期的学制( C )‎ A.东周 B.秦朝 C.西汉 D.明朝 解析:本题考查西汉的教育制度和地方制度。首先,根据学制分为中央和地方两个系统可知,该朝代建立了完善的教育系统,排除A、B;其次,明朝虽有分封子弟为王的情况,但没有“郡”这一级行政建制,D错误;最后,根据该朝代地方学制有“郡国”和“县道邑”可知该朝代实行郡国并行制。综合以上信息可知该朝代为西汉,C正确。‎ ‎8.春秋战国开始,有这么一个思想发展的基本趋向,那就是从王权儒学转向皇权儒学,这一思想转向最终由“中华帝国制度的总设计师”完成。该“总设计师”首倡( D )‎ A.以德治民、爱惜民力 B.用“仁义”“王道”施政 C.法、术、势结合统治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解析:以德治民,爱惜民力是孔子的主张,孔子主张恢复西周制度,没有维护皇权,故A项错误;“仁义”“王道”是荀子思想,但荀子没有维护皇权的主张,故B项错误;法、术、势结合是法家思想,故C项错误;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维护君主权威,体现儒学为皇权服务,故D项正确。‎ ‎9.(2019·秦皇岛阶段测试)董仲舒提出“道之大原出于天”,而天道高远,凡人岂能领会,唯有天子是天与人之间的媒介。这反映了董仲舒的( D )‎ A.以刑辅德的思想 B.“大一统”思想 C.三纲五常的思想 D.君权神授的思想 解析:材料没有体现刑法的相关内容,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大一统”的内容,故B项错误;三纲五常是指约束人们日常行为的规则,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从“天道高远,凡人岂能领会,唯有天子是天与人之间的媒介”,可知材料强调君主的地位,故D项正确。‎ ‎10.汉元帝在做太子时,见其父汉宣帝所用的大臣多是一些精通法律的“文法吏”,便劝谏说:“陛下治国太偏重于刑法,应该起用儒生,实行德政。”汉宣帝勃然变色,斥责道:“‎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这表明当时( A )‎ A.统治者强调外儒内法 B.儒法对立现象严重 C.儒学统治地位受冲击 D.以法治国趋势出现 解析:据材料“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可得:“霸王道”指法家和儒家思想,“德教”“周政”指儒家思想,汉朝统治者强调外儒内法,故A项正确;B项在材料中无体现,材料反映了汉宣帝父子在治国思想上的分歧,故B项错误;自汉武帝时代起,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代儒学地位上升,故C项错误;汉代儒学吸收了法家思想,治国强调外儒内法,故D项错误。‎ ‎11.(2019·黔东南联考)孟子主张“制民恒产”“勿夺农时”“省刑罚,薄税敛”。董仲舒主张“限民田,以澹不足”“塞兼并之路”“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关于二者的思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两者主张都代表了人民的利益 B.两者主张都有利于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 C.两者主张都抑制土地兼并 D.两者主张都得到统治者认同 解析:孟子和董仲舒均是为统治者提供治国方案,不会代表人民利益,故A项错误;“制民恒产”“勿夺农时”“省刑罚,薄税敛”有利于小农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塞兼并之路”“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也有利于小农经济的稳定,故B项正确;孟子的主张“制民恒产”“勿夺农时”“省刑罚,薄税敛”里没有抑制兼并的内容,故C项错误;孟子的思想没有得到统治者的认同,故D项错误。‎ ‎12.汉代司法中有“亲亲得相首匿”原则,指在一定范围内的亲属之间可以首谋藏匿犯罪而不负刑事责任,或减轻刑事责任,曾有父亲藏匿了犯了杀人罪的义子也不治罪的判例。对此问题的正确理解是( B )‎ A.普遍存在司法权力滥用现象 B.儒家伦理在司法实践中强化 C.司法过程中法律与道德兼顾 D.儒家经典成为法律基本原则 解析:汉代“普遍存在司法权力滥用现象”,这显然属于对材料信息的片面解读,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不难得知,儒家的“亲亲得相首匿”原则在汉代法律中得到初步的实践与强化,这是春秋决狱的一种重要体现,故B项正确;材料所提及的只有道德而没有法律,无法体现“兼顾”一说,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儒家经典只是在司法判决中有了初步的体现而非成为法律的基本原则,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中国古代各家对教育有着不同的主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成长的时代,鲁国政乱……“陪臣执国命”成为当时各国的普遍态势。孔子认为,正是因为内心道德秩序的缺失才导致社会秩序的崩坏,要想修复礼乐秩序,必须从人心入手。因此,既然无望入朝执政扭转乾坤,那么退而育化人心也是从根本上培育社会的元气。‎ ‎——闫志《历史突围:图说春秋战国》‎ 材料二 他(韩非)理想中的境界是,“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 在董仲舒看来,老天生民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就设立君王以使民善之。因为民性不善,才有立王的必要。民得之于天的未善的性,要接受君王的教化才能变善,君王的天职就是通过教化使民性成善。‎ ‎——摘编自曹影《“性三品”:董仲舒社会教化的理论根据》‎ ‎(1)根据材料一,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孔子从事教育的目的。为达目的,他提出了哪些主要主张?‎ ‎(2)材料二中韩非子提出了什么主张?结合所学指出这一主张在当时的积极作用。‎ ‎(3)据材料三指出董仲舒的基本主张及理由。为此,汉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措施?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古代中国教育的特点。‎ 解析:(1)第一小问目的,据材料一“鲁国政乱”“‘陪臣执国命’成为当时各国的普遍态势”得出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据材料一“要想修复礼乐秩序,必须从人心入手”得出孔子从事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教化民众,匡正社会秩序;第二小问主张,据材料一“想修复礼乐秩序”结合所学得出仁、礼。‎ ‎(2)第一小问主张,据材料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得出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第二小问作用,结合所学得出稳定社会秩序,推动变法。‎ ‎(3)第一小问主张,据材料三“通过教化使民性成善”得出社会教化,第二小问理由,据材料三“老天生民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就设立君王以使民善之”得出人民有善质而未实现,君主有教化人民的责任;第三小问措施,结合所学分析得出设立太学和郡国学;第四小问特点,据材料一“要想修复礼乐秩序,必须从人心入手”得出教育服务于政治,结合所学分析得出以儒学教育为主、私学和官学并存。‎ 答案:(1)目的: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孔子从事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教化民众,匡正社会秩序。主张:仁、礼。‎ ‎(2)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作用:稳定社会秩序,推动变法。‎ ‎(3)主张:社会教化。‎ 理由:人民有善质而未实现,君主有教化人民的责任。‎ 措施:设立太学和郡国学。‎ 特点:教育服务于政治、以儒学教育为主、私学和官学并存。‎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礼记·大学》‎ ‎《汉书·循吏传》载,西汉元帝时,南阳郡太守召信臣,“‎ 其治视民如子”,劝民农桑,去末归本,为政勤勉有计谋,“好为民兴利”,尽力使百姓富起来。他亲自指导农耕,常出入于田间,住宿在野外,很少有安闲的时候。“百姓归之,户口增倍,盗贼狱讼衰止。”“吏民亲爱信臣”,尊他为“召父”。《后汉书·杜诗传》载,杜诗,担任郡功曹(官名)时,爱民如子,事事替百姓做主,由是全郡百姓家家粮丰衣足。百姓拿他与以前的召信臣相比,说“前有召父,后有杜母”。南阳人为纪念这两位太守,修建了一座“二信守祠”,俗称“父母祠”。“父母官”一词由此而来,成为百姓对廉洁奉公、关怀百姓、造福一方的地方官的敬称。‎ ‎——据《汉书》《后汉书》整理 解读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所述历史现象的认识。(要求:准确概括历史现象,阐述需有史实依据)‎ 解析:首先,根据题意,准确概括历史现象。根据材料“太守召信臣,‘其治视民如子’”“杜诗,担任郡功曹(官名)时,爱民如子”得出二人爱民如子,根据材料“前有召父,后有杜母”“‘父母官’……成为百姓对廉洁奉公、关怀百姓、造福一方的地方官的敬称”得出百姓视官员为父母,现象据此加以概括。其次,根据题意,史论结合,谈谈对上述现象的认识,可以从政治方面的中央集权、维护统治,经济方面的小农经济,文化上儒家民本思想等方面加以论述。最后,对这一官民间的关系作简要总结。‎ 答案:示例:‎ 现象:古代对官民关系的定位是官员爱民如子,民视官为父母。‎ 认识:受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影响,出于发展农业生产、保证政府财政收入和维护统治的需要,官员往往爱民如子;而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政治与伦理相结合,民把廉洁奉公、关怀百姓、造福一方的地方官员称之为“父母官”,表达了自己对官员的肯定和爱戴。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有利于缓和官民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保证政府财政收入;另一方面,这种界定也强化了官民的不平等性,不利于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