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岳麓版:专题(十二)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岳麓版:专题(十二)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作业)

综合检测(十二)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二战后初期,美国人心中的全球责任意味着拯救饥饿和重建世界经济,通过与苏联的合作和改造德、日以确保持久的和平。但从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美国将其全球责任界定为在全世界范围内领导“自由世界”,遏制共产主义。这一变化表明(  )‎ A.美国极力推行单边主义外交 B.战后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 C.意识形态决定外交政策走向 D.美苏战时同盟关系已破裂 解析:选D 两极格局瓦解后,美国极力推行单边主义外交,不符合时间限制,A项错误;战后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于华约的建立,与材料无关,B项错误;意识形态影响外交政策走向,但其决定性因素是国家利益,C项错误;材料美国提出“遏制共产主义”,表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已破裂,故D项正确。‎ ‎2.1952年9月,中国派出由重工业部、外交部等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了在民主德国(东德)举行的莱比锡博览会,以重工业机械的展览为主。会后代表团总结道“政治影响很大”“达到了预期的政治效果”“整个展览会就是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的示威,这对美帝战争集团是一个有效的打击”。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国际活动受国际局势影响 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C.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D.阶级斗争扰乱了经济建设 解析:选A 据材料“会后代表团总结道‘政治影响很大’‘达到了预期的政治效果’‘整个展览会就是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的示威,这对美帝战争集团是一个有效的打击’”可以看出当时中国国际活动受国际局势影响,即受到美苏冷战的影响,故A项正确;中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中国参加莱比锡博览会后中国的感受,没有涉及经济建设的成就,故C项错误;中国阶级斗争扰乱经济建设是在1957年以后,故D项错误。‎ ‎3.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写道:“美国人实现了他们自己的人道主义动机,同时又满足了自己的经济需求,削弱了欧洲人倒向苏联的趋势。”美国取得上述成果的措施客观上(   )‎ A.把欧洲纳入美国的经济势力范围 B.奠定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 C.直接导致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抗 D.推动了欧洲的分裂与对峙 解析:选D 根据材料分析,该措施是美国对欧洲的马歇尔计划,是以经济援助为手段,政治控制为目的,对抗苏联,“把欧洲纳入美国的经济势力范围”不属于客观作用,故A项错误;奠定战后两极格局框架的是雅尔塔体系,故B项错误;材料与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并无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马歇尔计划援助的是西欧,所以客观上推动西欧依附美国,东欧依附苏联,故D项正确。‎ ‎4.(2019·德阳一模)下表为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世界各地举办的部分展览表,据表,美国此举意在(  )‎ 曼谷展览(1954年)‎ 最新建设设备、雪佛兰汽车、空调、玩具、日常用品和医疗设备等物品 法兰克福展览(1955年)‎ 演员在“五间装修完好的摩登住房中展示了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场景”‎ 埃塞俄比亚展览(1955年)‎ 通用电器公司的厨房,演员制作“美国蛋糕”“美国超市”与“都市梦想家庭”相结合 莫斯科展览(1959年)‎ 富足的美国生活、华丽的服饰和摩登洋房等,放映“美国一天的生活”‎ A.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经济体系 B.推动马歇尔计划全面实施 C.推销美国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D.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宣传 解析:选D 美国在非洲、德国、苏联等多地宣传美国技术和富足的生活,结合二战后美苏争霸,推知美国意在宣扬资本主义的优越性,故D项正确。A、B、C三项皆不符合题意,排除。‎ ‎5.20世纪60年代,法国总统戴高乐主张,在苏美接触的同时,欧洲国家应在诸如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同苏联相互交流和接触,这样可把“铁幕”一块一块地撕碎。这一主张(  )‎ A.体现了欧洲外交独立自主的愿望 B.是西欧各国共同的外交政策理念 C.反映了法国战后一贯的外交政策 D.宣告了欧、美、日鼎立局面的形成 解析:‎ 选A 法国作为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苏联接触并谋求合作,体现了以法国为首的西欧国家开始打破美国的限制,试图缓和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体现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故A项正确;材料只是法国总统戴高乐的主张,并不能说明该主张是西欧国家共同的外交政策理念,故B项错误;材料中戴高乐的主张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无法得知这是法国战后的一贯外交主张,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日本崛起的情况,无法得出欧、美、日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故D项错误。‎ ‎6.(2019·洛阳期中)二战前日本议会分为众议院和贵族院,贵族院的权力大于众议院,议会不对选民负责,而对天皇负责;二战后日本议会取消了贵族院,设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均由20岁以上男女公民直接选举产生。这反映了二战后日本(  )‎ A.受到美苏冷战的影响 B.试图效仿美国政体 C.清除了国内封建势力 D.积极推进民主改革 解析:选D 材料反映的是日本的民主改革,并未涉及与美苏的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中“设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均由20岁以上男女公民直接选举产生”说明并未效仿美国的政体,故B项错误;材料中仅仅是取消了贵族院,并未说明清除了国内封建势力,故C项错误;材料中“日本议会取消了贵族院,设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均由20岁以上男女公民直接选举产生”体现了民主化改革,故D项正确。‎ ‎7.1964年,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纲领指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是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的一个基本根源。”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号召不结盟国家要“通过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拒绝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任何干涉和压力”。材料说明不结盟运动国家(   )‎ A.不满美苏两国对第三世界的争夺 B.意识到美国严重威胁他们的安全 ‎ C.欲建立他们主导的国际政治秩序 D.根据国际形势变化调整斗争目标 解析:选D 20世纪70年代美苏推行霸权主义,因而60年代的只针对西方国家的反帝反殖的斗争目标不适合国际形势的变化,因而调整为反霸权主义,说明不结盟运动国家根据国际形势变化调整了斗争目标,故D项正确。‎ ‎8.以下是关于20世纪60~80年代世界的《大棋局》。该棋局的主要寓意是(  )‎ A.第三世界是世界政治的主角 B.两极格局下多极化趋势兴起 C.两极格局具有一定的平衡性 D.社会主义阵营最先出现瓦解 解析:选B 材料中图片体现了战后各种势力都出现在“大棋局”中,而且美国苏联仍然是两极,这反映了两极格局下多极化趋势兴起,故B项正确;A、C、D三项皆无从体现,排除。‎ ‎9.二战后,德国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分别定都波恩和柏林。1990年,两德签署统一条约,东德作为5个州加入联邦德国。1991年,德国决定将联邦议院和政府所在地从波恩迁往柏林。德国定都柏林旨在(  )‎ A.消除德国东西部的差异 B.缓解美苏在欧洲的对抗 C.加速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D.增强统一国家的凝聚力 解析:选D 消除德国东西部的差异表述过于绝对化,故A项错误;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随之瓦解,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定都柏林而非欧洲一体化,故C项错误;1871年俾斯麦统一德国后定都柏林,可知定都柏林有利于增强统一国家的凝聚力,故D项正确。‎ ‎10.有学者认为:“冷战结束以来,对于现有守成大国和国际体系而言,几乎所有崛起的大国都是跟进者、参与者,而非挑战者、颠覆者。”这说明冷战后(  )‎ A.世界政治格局已经固化 B.国际关系实现了民主平等 C.守成大国放弃霸权政策 D.国际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 解析:选D 冷战后,世界格局呈现出缓和与动荡并存、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局面,故A项错误;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呈现出一定的不平等、不公正性,故B项错误;守成大国放弃霸权政策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几乎所有崛起的大国都是跟进者、参与者,而非挑战者、颠覆者”,证明当前国际局势呈现出一定的稳定性,这有利于矛盾的缓和,故D项正确。‎ ‎11.(2019·滨州一模)如图是一幅政治漫画《山姆大叔的饭桌》。该漫画表明(  )‎ A.美苏冷战加剧了世界的分裂对峙 B.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 C.恐怖主义延缓了政治多极化进程 D.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时有发生 解析:选B 题目中并未牵涉苏联,故A项错误;根据漫画得出,美国的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故B项正确;题目中并未涉及恐怖主义,故C项错误;D项表述忽略了“山姆大叔”——美国的作用,故D项错误。‎ ‎12.冷战结束时,西方世界存在一种“美国化”的趋势,也有不少国家将美国视为帝国新象征。伴随世贸组织的建立和“9·11”事件的发生,“单极世界”理论在美国学术界逐渐消退,包括美国精英在内的世人开始以各种视角看待“多极化”的世界和美国。这些变化反映了(  )‎ A.多极化理论成为世界各国共识 B.世界秩序的有序性逐渐增强 C.国际格局剧变下认识趋于合理 D.冷战后美国的地位急剧下降 解析:选C 据材料“世人开始以各种视角看待‘多极化’”说明大家是多个角度看问题而不是各国共识,故A项错误;材料“‘9·11’事件的发生”不能说明世界秩序的有序性,故B项错误;据材料从“美国化”到“以各种视角看待‘多极化’”,说明对于多极化理论从忽视到多角度认识,即对国际格局的认识趋于合理,故C项正确;美国仍然处于超级大国地位,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7年3月,美国副国务卿克莱顿提出,“如果没有美国紧急大量的援助,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崩溃将席卷整个欧洲。除了对世界未来的和平与安全有破坏外,这对我们国内经济也是巨大的打击。”欧洲复兴与美国的经济利益是紧密联系的,美国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必须尽快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帮助欧洲。1947年6月5日,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吸取了克莱顿备忘录的建议,正式提出马歇尔计划。‎ ‎——赵平安、张仲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世界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 材料二 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导致同美国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20世纪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摘编自王绳祖、何春超《国际关系史》‎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以美苏关系的重大转折为契机,短短10年间为世界格局的演变注入一股突如其来的力量。此次世界格局的转换不像以往那样发生在大规模战争后,新体制的确立缺少硬性的仲裁力量。此外,由于多极化趋势的长期酝酿和发展,当旧格局最终被打破后,多种基于民族主义的国家力量和地区性的力量亦趁势峰起,谋求在新格局中的位置和利益。无论在世界事务层面还是在地区事务层面,各种国际关系都在调整,处于各层次的国家都在审时度势,重新定位。‎ ‎——王斯德《大学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歇尔计划出台的背景和目的。(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西欧、日本与美国政治关系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并分析这种变化对世界格局产生的主要影响。(7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8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崩溃将席卷整个欧洲”‎ 并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欧洲实力下降;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美苏冷战开始。第二小问,据材料一“欧洲复兴与美国的经济利益是紧密联系的”并结合所学可知,目的在于援助西欧、遏制苏联,进一步达到控制西欧的目的。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导致同美国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70年代欧共体已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第二小问,据材料二“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20世纪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并结合所学可知,美国改变对欧、日本的态度,资本主义世界呈现出三足鼎立的局面,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挑战,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第(3)问,据材料三“多种基于民族主义的国家力量和地区性的力量亦趁势峰起,谋求在新格局中的位置和利益”并结合所学可知,新兴民族国家和地区力量的兴起;据材料三“各种国际关系都在调整,处于各层次的国家都在审时度势,重新定位”可知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答案:(1)背景: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美苏冷战开始。目的:帮助欧洲恢复、发展经济,稳定资本主义阵营;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推行“遏制共产主义”政策,对抗苏联。‎ ‎(2)原因:西欧、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美国实力的削弱。影响: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使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3)积极影响:新兴民族国家和地区力量的兴起,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5~1967年世界大事年表 ‎1945年 旧金山会议上建立联合国 ‎1947年 国务卿马歇尔宣布美国对欧洲重建予以援助的计划;中国内战 ‎1948~1949年 美国在苏联封锁西柏林期间对该城市空运给养 ‎1949年 苏联成功试爆第一颗原子弹;美国和西欧建立北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1953年 朝鲜战争显示美国“遏制”共产主义新政策;中国参战 ‎1953年 斯大林之死开启苏联和东欧历史的新时代;中国的工业建设 ‎1956年 波兰和匈牙利发生反对苏联控制的起义并以失败告终 ‎1957年 六个西欧国家建立新的贸易共同市场 ‎1958年 ‎“大跃进”‎ ‎,其后中国发生大饥荒;法国建立第五共和国,戴高乐任总统 ‎1962年 法国和阿尔及利亚的战争结束;法国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 ‎1966~1967年 ‎“文化大革命”在全中国范围内导致混乱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对上述世界大事年表进行探讨。(说明:可以任意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加以阐述;也可以对上述世界大事年表提出评价、修改、补充或否定意见;要求自拟论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12分)‎ 解析:首先,认真审题,明确题目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如由中国内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法国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概括得出主题:二战后民族独立运动快速发展。结合所学,以二战后民族独立运动进一步发展的史实分析阐述。也可以选取其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加以阐述,注意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论题:朝鲜战争使冷战扩大到亚洲。‎ 阐述:二战结束后形成两极格局,美国为争夺霸权采取了“冷战”政策。朝鲜战争是美国为保持在东亚的反共优势而介入的战争,显示了美国在亚洲对共产主义进行遏制的新政策。新中国为维护国家利益进行抗美援朝。新中国的参战迫使美国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对新中国、朝鲜采取了除直接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遏制行动,包括外交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等,使得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 示例二:论题:二战后民族独立运动快速发展。‎ 阐述:二战结束后,中国发生了1946~1949年的内战,内战的结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实现了民族独立。受亚洲民族独立运动的鼓舞,1962年阿尔及利亚反抗法国的战争结束,法国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表明二战以来民族独立运动进一步发展。‎ 示例三:论题:该年表忽略了一些重大事件。‎ 阐述:1950~1953年应增加西欧六国建立煤钢共同体,开启欧洲一体化进程一事。1951年西欧六国签订《煤钢共同体条约》,成立煤钢共同体并实现煤钢联营,这是当时欧洲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表现,推动了之后西欧六国为建立新的共同贸易市场而建立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因此,煤钢共同体的成立与大事年表中1957年六个西欧国家建立新的贸易共同市场有重要的历史关联,是欧洲一体化的开端,故应在大事年表中增加这一事件。‎ 示例四:论题:该年表具有个人的主观偏见。‎ 阐述:①该年表主要介绍美、苏、中、法等几个大国以及与这几个大国相关的事件,带有明显的大国主义倾向,忽视了规模较小的国家发生的大事。例如当时日本的经济发展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因此,该年表无法完全体现其“世界”性。②该年表列举的大事,主要涉及政治领域,而经济领域、文化领域、科技领域都在深刻地改变着世界,但未被作为大事而记录,带有明显的个人偏见。‎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