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教案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教案2

‎ ‎ 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了解“文革”时期文化事业遭到严重破坏,认识政治高压不利于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必需遵循客观规律;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二为”方向指引下,文化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认识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掌握新中国文学艺术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得信息的能力,通过对我国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出现的挫折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符合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反映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特征。各个领域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使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用这些成就激励青年学生发奋学习,为振兴中华而努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双百”方针;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艺术的成就。‎ ‎ 难点: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之间的辨证关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引用毛泽东的两段话导入。‎ ‎“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他开放,不要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二千年前那个时候,有许多学说,大家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 提问:哪位同学能够跟我们解释一下毛泽东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讲授新课:‎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1、 “双百”方针提出的社会历史背景 这个问题书上虽有阐述,但过于简略,应适当补充。‎ ‎①对苏联模式迷信的的破除。50年代中期,国际形势云谲波诡,苏联和东欧发生了一系列重大政治事件,特别是1956年2 月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召开,赫鲁晓夫反斯大林的秘密报告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震动。随之而来的匈牙利、波兰等社会主义国家所发生的群体性事件,进一步坚定了中国决策者们冲破苏联模式的决心,加快了寻找中国式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步伐,并由此而逐步形成了反对教条主义的思想束缚,以自由讨论和独立思考来繁荣科学和文化事业,用批评和自我批评来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避免因矛盾处理不当而引发对抗的基本思路。   ‎ ‎②从国内来看,三大改造结束,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 7‎ 7‎ ‎ ‎ 毛泽东作出了阶级斗争已经结束的论断,要求把全党和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样,发掘和动员建设资源,努力把党内外、国内外,直接的、间接的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成为当务之急。其中,知识分子的积极性自然是至关重要的。1956年1月14日至20日,中央召开会议,专门研究知识分子问题,周恩来代表党中央作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提出了改善知识分子工作条件,包括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环境条件的重要许诺,承认知识分子经过参加社会活动、政治斗争,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思想改造,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可以信赖和依靠的对象。毛泽东则在讲话中批评了那种“老子革了一辈子命,没有知识分子也行”的论调是“很不聪明的”。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是革什么命呢?是革技术的命,是革文化的命,要搞科学,革愚昧无知的命。技术革命、文化革命,没有你也行啊,没有他们(知识分子)就不行了。”毛泽东的这番话,无疑给知识分子带来巨大的鼓舞。‎ 对阶级斗争状况的估计、对当时面临的经济和文化建设历史任务的理解、对知识分子评价的变化以及文艺政策的逐渐松动,是“双百”方针提出的重要原因和有利条件。‎ ‎ 2、“双百”方针的提出 ‎“双百”方针是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来的。‎ 首先要明确“双百”方针的内涵:“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 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是指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具体地说,“双百方针”是提倡在文学艺术、科学研究领域,有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意见和保留意见的自由。使学生明确,“双百”方针的针对性。‎ ‎  然后再通过毛泽东对双百方针的阐述进一步理解其含义:‎ 材料一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正确的,错误的,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李森科、非李森科,我们搞不清,有那么多的学说,那么多的自然科学,就是社会科学,这一派,那一派,让他们去说,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 ‎  材料二 在人民内部,不但有宣传唯物主义的自由,也有宣传唯心主义的自由。只要不是反革命分子,不管是宣传唯物主义或者是宣传唯心主义,都是自由的,两者之间的辩论也是自由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正确的,错误的,让他们去说,不干涉他们。 ‎ ‎ 提问:“双百”方针中所指的自由,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所主张的自由有何不同?‎ ‎ 学生回答,教师指出:“双百”方针所指的自由是有前提的,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范围内,各种学术思想,正确的,错误的,不去干涉他们,但要保证社会主义方向,最终有利于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1957年3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党对科学文化工作基本性的长期性方针,不是一个暂时性的方针。‎ ‎  3、“双百”方针的影响 ‎  “双百”方针提出后,科学技术领域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 ‎  第一,在学术领域:第一个贯彻“百家争鸣”方针的会议,是生物学领域中的摩尔根学派和李森科学派之争。学生可以通过“历史纵横”了解这次争论产生的过程,老师讲解这一事件的意义:会议打破了几年来我国遗传学派形成的“一家独鸣”的僵硬局面,促进了不同学派之间的团结与合作,产生了良好的影响。这也是“双百”方针提出后,我国为贯彻落实这个方针,突破苏联模式而召开的一次影响巨大、效果很好的会议。“双百”方针的提出使人们的眼界开阔了,思想活跃起来了,自由讨论的风气浓厚了。‎ ‎  第二,“在文学艺术领域:带来了和谐宽松的创作氛围,文学艺术界的许多作家、艺术家,采用多样化的形式,以不同的风格,生动地描绘了人民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风貌,各方面的创作成就都很突出,硕果累累。话剧、电影、文学作品、文艺期刊等等。建议教师用幻灯片展示多幅照片,引导学生认识这一时期,文学艺术体裁、风格、内容和题材的多样性。‎ ‎ 二、曲折的年代 7‎ 7‎ ‎ ‎ 展示一组材料,先分别提问。‎ 材料一: 1964年3月1日,第三届“百花奖”开始征集选票。原拟定于6月下旬发奖。但这时文艺界的整风、思想大批判如火如荼。有的获奖者正在作检查、接受批判;有的作品被诬陷。如按评选结果发奖,定会招致对“百花奖”的围攻和批判,也将连累获奖的创作人员。无奈,影协不得不于1964年底,违心地自诬获奖影片不符合当前的革命形势,呈请撤消了这次评奖。至此,第三届“百花奖”,黯然隐入了历史深处,停办了17年之久。‎ 提问:请从教材中归纳“第三届百花奖”黯然撤消的原因。(政治运动扩大化,知识分子和作品受到错误批判。)‎ ‎ 材料二 名称 ‎《闪闪的红星》、《地雷战》、《英雄儿女》、 《红灯记》……‎ ‎ ‎ 拍摄时间 ‎“文革”前 ‎“文革”期间 数量(部)‎ ‎25‎ ‎13‎ 提问:根据材料一、二,你能简单分析“文革”期间电影创作的情况吗?(“文革”期间,电影创作数量大幅度减少。)‎ 材料三: ……从1966年6月到1972年,整整7年中国影坛没有拍摄过一部故事片。……当时,虽然拍出八个样板戏电影,可充其量还是让八亿人民看八个样板戏,群众对此意见很大…… ——《中国电影史》‎ 材料四:样板戏电影中充满了“左”的教条和模式。是被扭曲了的畸形儿。至于江青将“京剧革命”成果和文艺工作者的劳动攫为己有,借此吹嘘自己,自翊为文化革命的旗手,进八个“样板戏”统治天下,实行文化专制主义,更是别有用心的,应予以彻底否定和批判。 ‎ ‎——《中国电影史》‎ 提问:地域广大、人口众多的中国只放映样板戏合适吗?为什么?(不适合,八个样板戏根本满足不了人民多样的文化需要。)为什么江青要全力推广样板戏?(借样板戏满足其文化专制的政治目的。)‎ 在引导学生阅读思考之后,进一步提问:根据材料我们可以看到,“文革”期间国内电影创作不再是“百花齐放”,而是“百花凋零”,样板戏“一枝独秀”了。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 学生分析,老师归纳:(1)科学文化领域内受到前苏联在学术批评中的粗暴作风的影响。(2)在长期的战争年代,党习惯于用阶级斗争的思维方式认识问题。(3)20世纪50年代后期,党的指导思想发生严重偏差,“左”倾思想日益严重。(4)60年代,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和国内左倾错误的进一步发展,致使此后“双百”方针的贯彻出现了严重挫折。‎ 由此产生的危害,不仅仅在电影事业上,还表现在:一些优秀作品受到错误的批判:如王蒙的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艾青的寓言诗《蝉的歌》,昆曲《李慧娘》和电影《北国江南》《早春二月》都受到政治批判。作者被划为右派或反动学术权威,许多知识分子受到了伤害,文艺园地百花凋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受到很大影响,科苑荒芜。‎ 三、文艺的春天 学生阅读课文,解决这一子目的两个问题。‎ ‎1、春天来临的原因 ‎①“文革”结束后,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清算极左路线,党总结社会主义时期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明确文艺必须植根于人民生活。‎ ‎②邓小平指出文艺属于人民,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他还强调要坚持贯彻“双百”‎ 7‎ 7‎ ‎ ‎ 方针。‎ ‎③20世纪80年代,中共中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五讲”“四美”为内容。‎ ‎2、春天的表现 ‎①出现了反映“文革”为主题的“反思文学”“伤痕文学”、以改革实践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的戏剧电影,如《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②学术讨论空前热烈,文学艺术欣欣向荣。‎ ‎③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文学艺术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也向多样化发展,中国文化正走向世界。‎ 课堂练习 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艺术创作出现了哪两个高峰?简析这两个高峰产生的主要原因。 ‎ ‎⑴两个高峰:一个是在“双百”方针提出之后;另一个是在文革结束之后。‎ ‎⑵主要原因:A、前者:①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积极性的需要,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一方针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科学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②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活跃、紧跟时代、积极适应人民群众的要求,创作了大批文艺作品。B、后者: ①“文革”结束和改革开放,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清算极左路线,党总结社会主义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明确文艺必须植根于人民生活②邓小平指出文艺属于人民,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他还强调要坚持贯彻“双百”方针③20世纪80年代,中共中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五讲”“四美”为内容。‎ ‎ 本课小结 回顾新中国成立后文学艺术发展的三个阶段,可以看出:“双百”方针的执行,直接影响着文学艺术的发展。正确处理政治与科学、文艺工作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双百”方针是具有长久性的指导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它必将进一步促进我国的科学文化繁荣发展,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迅猛而健康地发展。 ‎ ‎ ‎ 学案参考答案 学法导引 ‎1、提出的背景: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党中央提出让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过程: I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这是一个基本性的也是一个长期性的方针。‎ ‎3、贯彻情况和成果:第一个贯彻"百家争鸣"的会议,讨论的是生物学领域中的摩尔根学派和李森科学派之争,会议开的比较成功。文学艺术硕果累累,老舍创作话剧《茶馆》,郭沫若创作的历史剧《蔡文姬》,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等,都是贯彻“双百” 方针以后的优秀作品。‎ ‎4、曲折:由于一些政治运动的扩大化和文革的到来,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一些优秀作品受到批判。如,青年作家王蒙的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艾青的寓言诗《蝉的歌》,昆曲《李慧娘》和电影《北国江南》《早春三月》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也受到很大的影响。‎ ‎5、文艺的春天:文革结束后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清算了极“左”路线 7‎ 7‎ ‎ ‎ ‎;邓小平指出文艺属于人民,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文艺领域再次呈现繁荣景象,出现了以反映“文化大革命”为主题的“反思文学”“伤痕文学”。‎ ‎6、继续发展:进入21世纪,文学艺术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也向多样化发展,中国文化正走向世界。‎ 经典题型:‎ 例1: “现在春天来了,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对毛泽东的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C)‎ A 春天是指伟大新中国的建立 B 文艺学术思想可以自由发表 C 无论什么思想都可以自由传播 D 坚持百花齐放对社会主义发展有利 例2.“双百”方针遭到破坏的根本原因是( C )‎ A 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B “文化大革命”的开展 ‎ C“左”倾错误的影响 D 学术问题被当作政治问题看待 双基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不包括( B )‎ A、《共同纲领》提出发展人民的文艺事业 B、“文革”的爆发 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D、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逐步开展 ‎2.对于1956年召开的关于知识分子的问题的会议表述错误的是( B )‎ A周恩来代表中央作了重要报告 B毛泽东正式提出“双百”方针 C 提出了“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口号 ‎ D 目的是充分调动知识分子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 ‎3.关于“双百”方针表述正确的是( A )‎ A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是周恩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来的 C是1954年提出来的 ‎ D 是“艺术问题百家争鸣,科学问题百花齐放”‎ ‎4.下列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百花齐放是针对文学艺术的不同风格而言 ‎ B.百家争鸣是针对科学上的不同学派而言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一个暂时性的方针 ‎ D.这一方针在贯彻过程中留下了深刻的经验和教训 ‎5.下列关于生物学领域中的摩尔根学派和李森科学派之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D )‎ A 在苏联曾一度被认为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争 B 在中国接受摩尔根学派的生物学派也曾被认为是唯心主义的 C “双百”方针提出后,召开了双方代表均参加的有关遗传学的座谈会 ‎ D 在座谈会上双方依然斗争激烈 ‎6.“双百”方针提出后,在话剧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就是( A )‎ A老舍《茶馆》 B 艾青《蝉的歌》 C 杨沫《青春之歌》 D赵树理《三里湾》‎ ‎7.“难忘的1959年指的是( C )‎ A小说界取得的成就 B 诗歌领域取得的成就 ‎ C电影界取得的成就 D音乐领域取得的成就 ‎8.“双百”方针提出后,在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表现在 ( A )‎ 7‎ 7‎ ‎ ‎ ‎①生活视野扩大,新的题材和主题的开始 ②出现多样化的体裁和表现手法 ③小说、‎ 诗歌、散文、电影、音乐等硕果累累 ④文艺期刊大量增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9.在下列作品中,由于一些政治运动的扩大化和“文革"的到来而遭受错误批判的是 (C )‎ ‎①王蒙的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②艾青的寓言诗《蝉的歌》 ③昆曲《李慧娘》④电影《北国江南》《早春二月》‎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0.“文革”后,文学艺术的春天的表现不包括:( A )‎ A、杨朔、刘白羽、秦牧等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 B、学术、科技领域不断创新发展 ‎ C、小说、戏剧、诗歌、影视等争奇斗艳 D、以“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为先锋的各类文艺流派交相引领风潮 ‎11.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的服务方向是 ( B )‎ A.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物质文明建设服务 B.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C.为改革开放服务,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服务 D.为政治稳定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艺术上百花齐放,学术 问题上百家争鸣。——l 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 材料二 我们提倡百家争鸣,在各个学术部门可以有许多派、许多家,可是就世界观来 说,在现代,基本上只有两家:就是无产阶级一家,资产阶级一家。‎ ‎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材料三 许多部门还是死人统治者。许多共产党人热心提倡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艺 术,却不热心提倡社会主义的艺术。 ——1964年6月27日毛泽东关于文艺界整风的讲话 ‎ 结合毛泽东前后不同的讲话,分析“双百”方针提出的正确性和后来在执行中遭到挫折 的原因。‎ ‎【参考答案】‎ ‎“双百”方针是指在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具体地说·就是提倡在文学艺术、科学研究领域,有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意见和辩论的自由,它的提出,不仅是巾。同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的基本方针.也是党领导科学研究T作的基本方针20世纪50年代.党在指导文化作的实践中逐步提出米的,至今仍具 有深远的意义。“双百”方针的提出.使人们的眼界开阔了·思想活跃起来,学术文化各部门都显示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后来,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和“文革·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甚至把学术争论说成是阶级斗争.不同的学术观点.被看作是代表不同阶级的利益,一些正确的甚至是优秀的作品被当成错误的受到批判,妨碍了文化的正常发展。‎ 能力拓展 一、选择题 ‎1.1956年中国知识界发生根本变化的表现 (C)‎ A.知识分子人数剧增 B.知识分子思想发生巨大变化 C.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7‎ 7‎ ‎ ‎ D.知识分子成为执行“双百”方针的主力 ‎2.“双百”方针提倡在文学艺术、科学研究领域有 ( D )‎ ‎①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 ②创作和批评的自由 ③发表意见和保留意见的自由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3. 从《青春之歌》、《创业史》、《红岩》等长篇小说的内容可知,建国初期文学艺术创作的主旋律是( A )‎ ‎① 讴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 ② 反映社会主义新面貌 ③ 歌颂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③‎ ‎4.下列不属于“双百”方针的积极影响的是 ( D )‎ A.文学艺术界硕果累累  ‎ B. 电影创作步入了一个辉煌的时期 C.把生物领域中摩尔根学派和李森科学派的争论局限在学术领域之内    ‎ D.“八亿人口八个戏”‎ ‎5.1950年,关于京剧问题有两个争论,一派主张全部继承;另一派认为京剧是封建    主义的,主张全部取消.这说明他们没有处理好 ( D )‎ A.科学文艺与人民的关系    B.科学文艺与政治的关系 C.科学文艺与阶级斗争的关系  D.继承传统与不断革新的关系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社会主义文化是对于封建文化与资本主义文化的否定,但是又必须建立在封建时代和资本主义时代已经取得的成就之上。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文化,必须继承、发扬中国固有文化的优秀传统,更必须吸收、引进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有价值的成果。但是,方向是明确的,我们所要建立的是社会主义的新文化。‎ ‎——引自张岱年《文化建设的方向》‎ 材料二 什么是创新?创新意味着与中国经济文化和近代西方文化都不相同。因为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文化,是人类文化史上高度民主、高度科学的新文化。‎ ‎——引自张岱年《综合、创新、建立社会主义新文化》‎ 材料三 “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67页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与材料二中强调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注意的什么问题?‎ ‎⑵依据以上材料,结合相关知识,谈谈当今我国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和基本任务。‎ ‎【参考答案】‎ 传统文化的扬弃;吸收西方先进文化。‎ 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是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保证;国民素质的提高、人才的培养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创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公民。‎ 7‎ 7‎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