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起源、确立与发展教案(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起源、确立与发展教案(2)

第15讲 民主政治的扩展 ‎ 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背景:政权更迭频繁,政局动荡不安,保皇派和共和派斗争激烈。‎ ‎2.标志:1875年1月,国民议会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3.内容 ‎(1)总统:任期七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有权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等,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2)议会:采取两院制,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 ‎(3)内阁:要对参议院负责。‎ ‎(4)其他:规定了国歌、国庆日及“政府的共和国形式”永远不得动摇等。‎ ‎4.评价 ‎(1)在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从而在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 ‎(2)共和政体的确立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 ‎(3)总统和参议院的权力很大则是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共和政体不稳固。‎ ‎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1)过程:俾斯麦的三次王朝战争为统一的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标志:1871年1月,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加冕称皇帝。‎ ‎2.《德意志帝国宪法》‎ ‎(1)颁布: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通过。‎ ‎(2)内容 ‎①确定帝国为联邦制国家:帝国政府掌握军事、外交、海关和法律等权限。各邦保留了一些自治权。‎ ‎②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a.皇帝: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率军队、决定对外政策、主宰议会等大权。‎ b.宰相:只对皇帝负责,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 c.议会:联邦议会是帝国的最高机构,其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帝国议会权力较小,由普选产生。‎ ‎(3)评价 ‎①性质:德意志帝国是容克贵族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家。‎ ‎②局限性: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是一种不完善的代议制。‎ ‎③进步性:是德国进入资本主义时期的标志,使德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特别提醒】‎ 法国1875年宪法的特点 ‎(1)总统和参议院权力很大。‎ ‎(2)立法权、行政权由国民议会、总统分别行使,具有分权制衡的民主特色。‎ ‎(3)是保皇派与共和派相互妥协的产物。‎ ‎【精巧点拨】‎ ‎“一、二、三”归纳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一个标志: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二大权力:参众两院掌握立法权,总统内阁行使行政权。‎ 三点曲折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封建专制根深蒂固;小农经济长期大量存在。‎ ‎【图解历史】‎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 ‎【特别提醒】‎ 对德国政治制度进步性的认识 ‎(1)虽然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但其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相对于封建专制来说是一种进步。‎ ‎(2)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和宪法的颁布巩固了统一,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使其逐渐成为世界强国。‎ ‎[答题术语]‎ ‎1.1789年以来,法国人民为争取实现共和制进行了反复斗争,历经艰难曲折,最终于1875年确立了共和制。‎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共和派和保皇派妥协的产物,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 ‎3.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颁布了帝国宪法,确立了联邦制和君主立宪制。‎ ‎4.德意志的君主立宪政体,权力中心在皇帝,君主是实,立宪是虚,德国实际上是一个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国家。‎ ‎1.当前的法国和德国政体 当前的法国,即1958年建立的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既不是美国式的总统制共和制,也不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1940年)、第四共和国(1946-1958年)的议会制共和制,而是介于两者之间,有人称它为半议会制半总统制。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统帅,任期5年(2000年之前是7年),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总统有权任免总理和批准总理提名的部长;主持内阁会议、最高国防会议和国防委员会;有权解散议会(但一年内不得解散两次);可不经议会将某些重要法案直接提交公民投票表决等。议会由国民议会和参议院组成,拥有制定法律、监督政府、通过预算、批准宣战等权力。‎ 现在德国的国家政体为议会共和制,国家结构是联邦制。联邦政府由联邦总理和联邦部长若干人组成,联邦总理为政府首脑,拥有行政大权,由议会选举获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推举的总理候选人担任。联邦总统为国家元首,代表国家,多是荣誉性职务。议会由联邦议院和联邦参议院组成,行使立法权、监督政府工作等。联邦宪法法院是最高司法机构,奉行“司法独立”原则。‎ ‎2.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简称二元君主制(近代德国为代表),是资产阶级与帝国统治者妥协的结果。与“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英国为代表)共同组成了“君主立宪制”。‎ 在这种政体形式下,国家虽然也制定了宪法,设立了议会,但君主仍然保持封建专制时代的权威,集立法、行政、司法和军事大权于一身,是权力中心和最高的实际统治者。宪法往往是钦定的,是君主意志的反映;议会是君主的咨询机构,立法权是形式的,君主不仅拥有否决议会立法的权力,而且还通过任命或指定议员控制议会;内阁是君主行使行政权的机构,首相由君主任命。‎ ‎3.德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德国统一后,一方面依然实行专制主义统治,另一方面注重社会立法,使德国迅速成为一个发达的工业化国家。‎ 俾斯麦以保守专制主义者的身份,镇压了19世纪80年代的社会民主运动;但他通过立法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工人养老金、健康和医疗保险制度及社会保险,使德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劳工立法的国家。19世纪初期,日耳曼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地区。但是统一以后,德国工商业突飞猛进,使人惊叹为奇迹。俾斯麦很注意劳工的福利,由1883年开始,连续数年举办劳工疾病、意外伤害、残废、年老等保险,即工人每月付出少数保费,向政府主办的保险机构投保,便可得到免费医疗的照顾,领取残废、年老的生活津贴等,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劳工保险制度。‎ 提升点一 单列视点——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及特点 史料一 ‎ ‎【注】 图中房间衣物凌乱,女郎站在镜子前面,终于选好并戴上了象征共和制度的三色帽。‎ ‎[论从史出] 漫画表明了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艰难历程。从1789年法国大革命直至1875年宪法的通过,政局一直动荡不安,政体也历经反复演变,画面中凌乱的房间形象地描绘了这一特征。‎ 史料二 近代法国政体的演变 探究:(1)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过程体现了什么特点?原因何在?‎ ‎[教你读史] 史料二反映了法国政权交替频繁、政局动荡,但最终确立了共和制政体,体现了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艰难历程。‎ ‎[提示] 特点:具有反复性、曲折性。原因:封建势力强大,专制观念根深蒂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资产阶级力量软弱。‎ 史料三 第三条 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产生。总统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是国家和军队的最高首脑,有任命军政要职、提出法案和解散众议院等重大权力。‎ ‎……‎ 第九条 参议院得以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共和国总统或部长及审理危害国家安全案。‎ 第十条 共和国总统,非得两院同意,不得宣战。‎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 探究:(2)根据史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法国1875年宪法得以通过的原因。‎ ‎[教你读史] 史料三信息“总统由……国民议会……多数票产生”‎ 说明法国出现了代议机构;总统权力空前强大,说明保守势力较大。总统由选举产生且权力受到制约,反映出具有民主共和制的一些特点。‎ ‎[提示] 共和制逐渐获得广泛支持;国民议会中力量对比发生有利于共和派的变化;君主派与共和派之间不存在根本利益上的冲突;宪法吸收了各派意见,借鉴了英美经验。‎ 法国共和政体的特点及认识 ‎1.特点 ‎(1)曲折性:经历了君主专制的复辟、君主立宪制、帝制,直至最终确立共和政体。‎ ‎(2)铲除专制主义、实现政治民主化,以法治取代人治,以民主取代专制是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基本特征。‎ ‎2.认识:法国共和制政体确立过程具有反复性、曲折性,但总体趋势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无论是共和制还是帝制,并不是封建力量与资本主义力量的斗争,它们都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实质是资产阶级内部实行何种政体的争斗。‎ 视角1 从发展演变角度命题 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背景错综复杂,充满曲折,这主要源于小农经济的大量存在,封建专制势力的强大。解题时注意结合法国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分析。‎ ‎[对点1] 近代法国先后产生了12部宪法,1789—1875年的86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部宪法,这样频繁地更换宪法在各国中实属罕见,这种现象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 A.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断深入 B.封建残余势力的复辟导致政治危机 C.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 D.外国侵略势力的干涉打断民主化进程 解析:选C。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断深入应当是促进法国共和制度的稳定,故A项错误;1789—1875年期间只出现过一次复辟,因而不会造成“频繁地更换宪法”,故B项错误;题干中“1789—1875年的86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部宪法”说明了共和制度在确立过程中艰难曲折,故C项正确;结合相关史实可知外国侵略势力并未打断法国的民主化进程,故D项错误。‎ 视角2 从代议制多样性角度命题 ‎1875年宪法颁布后,法国成为一个典型的议会共和制国家。参议院权力较大,成为法国共和政体的特征。解题时需结合1875年宪法的背景和内容分析。‎ ‎[对点2] (2017·丹东高三质检)有人抱怨说,法国1875年宪法只有两条,第一条:总统具有一切权力;第二条:总统不得内阁批准不能行使任何权力。该观点认为法国(  )‎ A.共和制确立历经曲折     B.内阁凌驾于总统之上 C.内阁制约总统的权力 D.内阁独掌国家行政权 解析:选C。“法国1875年宪法只有两条”强调宪法内容,与“经历曲折”不符,故A项错误;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内阁由总统任命,故B项错误;“总统不得内阁批准不能行使任何权力”可以看出内阁对总统有制约作用,故C项正确;1875年宪法规定,行政权属于总统,故D项错误。‎ 提升点二 单列视点——德意志的君主立宪制 史料一 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 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 ‎……‎ 第18条:皇帝任命帝国官吏,有创制法律之权。‎ ‎——《德意志帝国宪法》‎ 探究:(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议会的权力与法国有何不同。法、德两国议会权力的确立和差异的存在说明了什么?‎ ‎[教你读史] 史料一说明德国皇帝拥有巨大的权力,包括任免宰相和其他官吏,创制法律,甚至召开和解散议会。皇帝的权力高于议会。‎ ‎[提示] 不同:德国议会立法权受皇帝制约,无行政制约权。说明:代议制民主的确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代议制民主的差异是由各国国情决定的。‎ 史料二 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 探究:(2)如何理解史料二中有关马克思对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观点?‎ ‎[教你读史] 史料二信息“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封建残余”“军事专制”反映出德意志帝国立宪为虚、专制为实,具有浓厚封建色彩、军国主义残余的特点。‎ ‎[提示] 一方面,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形式——君主立宪制,形式上实行三权分立制,与专制体制相比是历史的进步。另一方面,帝国宪法立宪是虚,专制是实,保留了大量专制主义残余,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史料三 漫画解读德国发展 ‎ ‎ 图一木桶的木条是德意志各邦,箍木桶的铁条指德意志帝国颁布的各项法令。‎ 图二年老的俾斯麦仍然身手不错,喻指德国的经济迅速腾飞。‎ ‎[教你读史] 史料三中“各项法令”“箍木桶”“铁条”“迅速腾飞”等信息说明君主立宪制适应德国国情并促进了德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探究:(3)结合史料三及所学知识,评价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影响。‎ ‎[提示] 进步性:①建立了法制基础上的政治体制。②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局限性:①专制主义浓厚,是一个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国家。②保留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引发了世界大战。‎ 德意志帝国政体的特点及成因 ‎1.突出特点: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君主制被保留,帝国的军政要职被容克地主包揽。具体表现在:‎ ‎(1)帝国皇帝世袭,权力巨大,可以任命帝国宰相,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 ‎(2)帝国宰相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3)两院制议会中,联邦议会权力巨大,负责法律审批;帝国议会虽有立法权,但必须经过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方能生效。‎ ‎2.成因 ‎(1)德国是容克地主(封建地主)阶级通过王朝战争方式实现国家统一,统一后保留了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和封建专制残余。‎ ‎(2)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依赖性强,工人阶级力量不够强大,因此德国的民主制度徒有其表。‎ 视角1 从构建权力结构角度命题 皇帝和宰相控制了政府和军队,可随意解散议会,议会立法权形同虚设。解题时注意结合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分析。‎ ‎[对点1] (2017·海口调研)近代德国的帝国议会和联邦议会共同行使颁布法律的职权,议员通过公开的直接普选产生。帝国议会每年由德皇召集,联邦参议院只有在得到德皇同意的情况下才能解散议会。这表明当时德国(  )‎ A.行政体制体现出专制性    B.帝国议会享有司法权 C.尚不具备近代社会特征 D.皇帝有权解散参议院 解析:选A。材料反映出行政体制中德皇拥有很大的权力,体现出专制性,故A项正确;帝国议会享有立法权,故B项错误;“议员通过公开的直接普选产生”,已经具备近代社会特征,故C项错误;参议院相当于德国的联邦议会,‎ 材料没有反映出皇帝有权解散联邦议会,故D项错误。‎ 视角2 从历史反思角度命题 德意志在容克地主阶级领导下,通过王朝战争方式实现统一,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但是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立宪是虚,专制是实,而这正是引起一战爆发的原因之一。解题时需结合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局限性来分析。‎ ‎[对点2] (2017·金华十校高三联考)有学者认为,从宪法角度看,德意志帝国是个“怪胎”。下列《德意志帝国宪法》的有关内容,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A.皇帝担任国家元首 B.联邦议会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 C.宰相只对皇帝负责 D.帝国议会议员由普选产生 解析:选C。君主立宪制,一方面保留君主,另一方面通过宪政限制君主权力,而《德意志帝国宪法》赋予皇帝相当大的权力,体现了其半专制性,即“怪胎”。宰相只对皇帝负责即是这一现象的反映,故C项正确。‎ 提升点三 综合视点——正确认识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 从文明多样性和统一性角度看待法德代议制的确立 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体现了民主政治发展的长期性和曲折性;但是法治取代人治、民主取代专制是近代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复习备考时,注意分析法国代议制的曲折性以及德国君主立宪制不彻底性的原因,理解近代代议制确立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1.英、德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德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同 政体相同,都为君主立宪制 异 国家元首 国王,无实权,是国家统一的象征,“统而不治”‎ 皇帝,由普鲁士国王世袭,拥有广泛的权力 政府首脑与议会关系 首相和政府(内阁)掌握行政权,对议会负责 宰相主持政府并担任联邦议会议长,但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议会 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是国家权力的中心 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无实权)是立法机关 ‎2.正确认识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 ‎(1)背景 ‎①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政治上: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政治权利。‎ ‎③思想上: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 ‎(2)运作模式 ‎①议会权力:议会由选举产生,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 ‎②运行原则:资本主义国家一般实行权力制衡原则,民主化、法制化和制度化。‎ ‎③政党政治:实行政党政治。政党在执政期间推行本党意志和政策。‎ ‎(3)影响 ‎①政治上:有利于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秩序,促进了世界民主政治的发展。‎ ‎②经济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③思想上:促进了思想的解放、科技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针对训练] (2017·湛江模拟)近代英国确立了议会君主制,美国确立了总统共和制,德国确立了二元君主制,法国确立了“总统制和议会制的混合制度”。这主要反映了近代欧美民主政治发展具有(  )‎ A.渐进性           B.连续性 C.曲折性 D.多元性 解析:选D。材料讲了英、美、德、法四国,根据自身不同国情,选择了各自适合的政体,体现了多元性特点,选择D项符合题意。‎ ‎[随堂演练]‎ 一、选择题 ‎1.(2017·成都模拟)1875年法国制宪会议讨论宪法草案时各派争执不休,共和派议员瓦隆提出一项修正案:“为了选举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一个国民议会,总统任期7年,可以连选连任。”该修正案以353∶352票获得通过,以迂回的方式肯定了共和制度。这反映了(  )‎ A.共和政体是妥协的产物     B.各派别间有斗争有合作 C.共和派内部的团结合作 D.共和制度最终得以巩固 解析:选A。材料反映了法国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是在国民议会中以一票的优势确立的,且总统的任期比较长,可以连选连任,这说明共和政体是妥协的产物,故选A。‎ ‎2.“第三共和国宪法是法国宪法史上绝无仅有的最简短、最经验主义的一部宪法,它的含糊不清、残缺不全可谓是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它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明,所有法律都仅限于分别阐述各个机构的选举、组成、职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一现象(  )‎ A.是共和派与保皇派之间相互斗争又相互妥协的产物 B.说明浪漫主义情怀影响法国人对立法和法律的态度 C.证明法国大革命激情有余但治国能力远不如英、美 D.反映出法国忙于应付普法战争对制定宪法重视不够 解析:选A。据材料“它的含糊不清、残缺不全可谓是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它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明”和“所有法律都仅限于分别阐述各个机构的选举、组成、职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是共和派与保皇派之间相互斗争又相互妥协的产物,故A正确。‎ ‎3.有人在1877年号召民众为当前政体的形式和宪法的完整性而战,并指出这是1789年革命的继承者同旧制度特权等级的残余及罗马神权政治代理人之间的斗争。“当前政体”是(  )‎ A.共和制          B.君主立宪制 C.君主专制 D.无产阶级专政 解析:选A。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确立共和制,1877年法国“当前政体”应该是共和制,故A正确;共和派已经战胜保皇派,君主立宪制已经被取代,故B错误;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已经废除君主专制,故C错误;法国曾经在1871年巴黎公社运动期间建立过短暂的城市无产阶级专政,随着巴黎公社失败而结束,故D错误。‎ ‎4.(2017·甘宁青三省联考)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是修改自1866年编纂的《德意志邦联宪法》,并由多个单独的文件汇总而成,被德国历史学家称为“俾斯麦帝国宪法”。“俾斯麦帝国宪法”这一名称实质上反映出(  )‎ A.宪法中规定的宰相的权力极大 B.宪法对欧洲多国的影响深远 C.俾斯麦对立宪起到关键性作用 D.宪法保留了浓厚的封建主义色彩 解析:选D。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皇帝的权力极大,故A错误;宪法对欧洲多国的影响深远,在题中没有体现,故B错误;俾斯麦对德国的统一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故C错误;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具有浓厚的封建主义色彩,故D正确。‎ ‎5.(2017·德州高三模拟)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意志皇帝在国际上代表帝国,以帝国名义宣战、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或条约,宰相主持帝国政府,不对议会负责,可以解散议会;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立法权;帝国司法机关为帝国法院,地方法院则是各邦法院。这反映出当时德国(  )‎ A.有明显的专制主义色彩 B.政体体现出分权的思想 C.建立起了责任内阁制度 D.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解析:选B。材料未突出德国的专制主义色彩,‎ 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可以看出皇帝、宰相行使行政权,议会行使立法权,法院享有司法权,体现出明显的分权色彩,故B项正确;依据宪法“宰相主持帝国政府,不对议会负责,可以解散议会”,表明尚未形成责任内阁,故C项错误;德意志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故D项错误。‎ ‎6.“那种对德意志政治制度的民主成份不屑一顾的态度是值得商榷的。帝国议会不是一个‘假议会’,虽然总理与政府都由皇帝任命,但是如果他们没有议会多数的支持,几乎无法执政,因为议会享有立法权。”作者对近代德国政体的看法是(  )‎ A.近代德国政体富有专制色彩 B.帝国议会是最高的立法机关 C.议会支持德国皇帝与政府的工作 D.德国政体不乏民主成份 解析:选D。材料指出“那种对德意志政治制度的民主成份不屑一顾的态度是值得商榷的”“议会享有立法权”,可见当时的德国政体具有一定的民主性,故A错误,D正确;帝国议会的立法必须获得联邦议会的多数同意,不是最高的立法机关,故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议会是否支持德国皇帝与政府的工作,故C错误。‎ 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从法理意义上讲,1789年8月,封建秩序及其特权在法国已经被铲除,而数年以后,欧洲最老且看似最有权势的君主国消失了,同时天主教会也坚定地服从于世俗国家。在短短几年里,法国大革命将法律平等和个人权利的自由观转变为政治现实,同时也表明了这种转变是如何发生的——以长期被排斥在政治之外的大众为基础的人民革命。大革命使国家自由和个人自由成为欧洲乃至世界政治中真正且核心的问题。这一场决定性的胜利,为十九世纪自由主义取得的巨大成就开辟了道路,产生了世界性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当然也有人指出: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好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蒸汽和新的工具把工场手工业变成现代的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各国的经济和政治结构不断发生变化,资产阶级最终在各个领域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某一种观点展开评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解析:本题是开放性评述题。首先要求按照“观点”+“评述”+“结论”的模式展开,其次要充分运用材料,史实列举正确,取舍得当,评述表达严密且富有逻辑。纵观材料可知有两种观点:法国大革命对欧洲乃至世界影响更深远;工业革命对欧洲乃至世界影响更深远。两者择一,按上述要求作答即可。‎ 答案:观点一:法国大革命对欧洲乃至世界的影响更深远。‎ 评述:法国大革命推翻封建统治,初步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若干基本原则;法国大革命是群众革命成功的模式,为世界的革命运动树立了典范;刺激了民族主义的兴盛;所揭示之“自由”“平等”“博爱”迄今为世人追求。‎ 结论:法国大革命是从政治的角度开始改变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生存方式,是思想的洗礼和社会的革命,影响深远。‎ 观点二:工业革命对欧洲乃至世界的影响更深远。‎ 评述: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英国的生产力水平,并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英国在世界称霸的基础;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建立;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冲击着旧思想和旧制度,最终推动世界各国迈向近代化。‎ 结论:英国工业革命是从经济领域开始改变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生存方式,是渐进式的经济变革,影响深远。‎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1876年12月法国新任命的内阁总理茹尔·西蒙在两院亮相,当他站在众议院的讲坛上时,他先是大声标榜:“我完全是一个共和派”,继而又小声补充道:“也完全是一个保守派。”当他站在参议院的讲坛上,他先是低声说道:“我完全是一个共和派”,然后又立即拉直嗓门表白:“也完全是一个保守派”。西蒙的这种做法折射出当时法国(  )‎ A.总理与皇帝共同执掌行政权力 B.保守派与共和派斗争十分激烈 C.共和派在两院占据压倒性优势 ‎ D.议会两院的政治立场趋向相同 解析:选B。根据材料可知此情景出现在《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后,在1875年法国以一票求得共和,说明除共和派以外的立宪派的势力也很强大,在1876年新任内阁总理在两院亮相场景中可以体现,在众议院他大声宣布是共和派,是为了在共和派占多数的众议院赢得支持,而在参议院大声宣布是保守派,是为了在保守派占多数的参议院赢得支持,这也说明了两派都很有势力,总理要讨好他们,两派斗争激烈,故B项正确。‎ ‎2.(2017·黄冈高三检测)梯也尔与君主派和共和派进行辩论时说“共和制存在着,它是国家的合法政体。要求别的东西,将引起一场新的革命,并且是最可怕的革命,”“要么是保守共和国,要么就不要共和国”。由此可见,梯也尔主张共和国的根本原因是(  )‎ A.害怕国内人民的斗争 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希望恢复帝制 D.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解析:选A。依据材料,梯也尔主张共和国的根本原因是害怕“将引起一场新的革命”,故A项正确;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法国共和制确立的根源,但与题意无关,‎ 故B项错误;希望恢复帝制,与主张共和国相互矛盾,故C项错误;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是法国共和制确立的重要原因,但与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 ‎3.“在长达四年多的斗争和妥协中,________到处充满了妥协的痕迹,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均得到了某种照顾。也许,这才使这部结构上残缺不全、内容上反民主的宪法得以长命的原因之一。”材料中横线部分应填上的是(  )‎ A.法国1875年宪法 B.美国1787年宪法 C.英国《权利法案》 D.德意志帝国宪法 解析:选A。法国1870年建立第三共和国,1875年通过宪法,以微弱的优势建立了共和政体,与材料相符,故A项正确。 ‎ ‎4.(2017·广州高三联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下列法律中与之最接近的是(  )‎ A.《权利法案》 B.《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解析:选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反映出中华民国实行共和制、责任内阁制。《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开始确立君主立宪制,故A项错误;《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规定美国实行共和制、总统制,故B项错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标志着法国共和制、责任内阁制的最终确立,故C项正确;《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意志实行君主立宪制,故D项错误。‎ ‎5.(2017·全国名校大联考)1885年镇南关大败的消息传到法国国内后,法国总理茹费理在众议院要求通过一项200亿法郎的追加军费预算,以加强对中国和越南的侵略,遭到反对党群起抨击。最终,预算案在众议院以149票对306票告败,茹费理当即率内阁各部部长集体前往总统府递交辞呈。茹费理内阁的集体辞职(  )‎ A.符合责任内阁制的一般运行机制 ‎ B.与法国1875年宪法的规定相悖 C.说明法国奉行的是总统制共和制 D.旨在抗议众议院反对通过预算案 解析:选A。从材料中的茹费理内阁向总统府递交辞呈,符合责任内阁制的一般运行机制,故A项正确;宪法的规定有总统负责内阁组成,故B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法国奉行的是总统制共和制,故C项错误;茹费理内阁的集体辞职旨在抗议反对党,故D项错误。‎ ‎6.(2017·济宁高三期中)如图是19世纪中期的德意志漫画《货车过如此狭窄的邦都得将货卸上卸下》,这表明当时德意志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异常森严 B.四分五裂局面阻碍经济发展 C.道路宽度不一带来交通不便 D.各地之间经济交流日益加强 解析:选B。从漫画中“如此狭窄的邦”可知没有体现德国君主专制制度的影响,故A项错误;从“过如此狭窄的邦”可知德意志邦国分立,缺乏统一的管理,阻碍经济发展,故B项正确;从“如此狭窄的邦”可知漫画体现的不是道路交通的差异,故C项错误;从“货车过如此狭窄的邦都将货卸上卸下”可知各地经济交流是受到限制的,故D项错误。‎ ‎7.(2017·潍坊高三期中)如图为近代西方某国政治体制结构示意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皇帝集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于一身 B.议会受皇帝主宰,故无立法权 C.宰相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 D.帝国议会是拥有权力的上议院 解析:选C。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皇帝是国家元首,享有绝对权力,故A项错误;德意志帝国议会受到君主制约,立法权力相当有限,故B项错误;德意志帝国宰相只对皇帝负责,故C项正确;德意志帝国联邦议会是拥有权力的上议院,故D项错误。‎ ‎8.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的议员不能因为议员身份而领取任何薪俸和报酬。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  )‎ A.议会议员地位低下 B.经济落后财政困难 C.初步建立民主政治 D.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解析:选C。议会是国家立法机关,其成员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故A项错误;仅帝国议会议员不领取薪酬不能表明德国经济困难,故B项错误;帝国议会议员是普选产生,具有民主性,他们代表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如果领取薪俸或报酬,就有可能受政府所控,不利于民主,故C项正确;材料中的规定有利于民主的发展,故D项错误。‎ ‎9.(2017·广州高三联考)美国学者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通史·西欧》中描述这样一场近代战争:“两个国家间的胜负,以进攻国的优势转变为溃败而告终。战胜国不仅再一次宣告了工业的力量,也开启了新兴大国挑战这个旧的大陆主人的序幕,并为战胜国日后恶行埋下了伏笔。”材料中的这场近代战争应指(  )‎ A.英荷战争 B.英法战争 C.普法战争 D.法俄战争 解析:选C。普法战争发生于19世纪70年代,普鲁士已经开始工业革命,‎ 法国也符合旧的欧洲大陆主人的地位, “战胜国日后恶行”指的是后来德国先后挑起两次世界大战,故C项正确。‎ ‎10.(2017·佛山高三期中)德意志帝国成立后,各邦保留了程度不等的司法权,如巴伐利亚规定若未经批准,则其居民与普鲁士、萨克森等外邦的婚生子女视为私生。1872年以后,帝国陆续颁布刑法典、民法典、法院组织法等,统一调整审判程序、诉讼程序,并成立拥有最高司法权的帝国法院。上述材料最能说明德国的政治制度(  )‎ A.由联邦制趋向于中央集权制 B.包含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C.抑制了各联邦成员的司法权 D.进一步适应了民主化的要求 解析:选A。1872年之前,巴伐利亚规定其居民与普鲁士、萨克森等外邦的婚生子女视为私生,强调邦与邦之间的区别,是联邦制的体现,1872年之后,帝国颁布统一的法律,统一调整法律程序,这是中央集权制的体现,故A项正确。‎ ‎11.(2017·德州高三期中)《德国史纲》写道:自1883年起,俾斯麦政府相继颁布了《疾病保险法》《事故保险法》《老年人与伤残者保险法》,为工人及其家属、工伤者提供医疗保障,同时也为老年人及伤残者提供养老金和津贴。对此政策评析正确的是(  )‎ A.为工人提供社会保障,促进德国统一 B.一定程度上改善民众生活,缓解社会矛盾 C.消除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矛盾,阻碍工人运动发展 D.德国建立了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解析:选B。未涉及促进统一,故A项错误;据材料“俾斯麦政府相继颁布了《疾病保险法》同时也为老年人及伤残者提供养老金和津贴”可知一定程度上改善民众生活,缓解社会矛盾,故B项正确。‎ ‎12.(2017·广东实验中学高三检测)约翰·麦克里兰说:“民主开始得势之后,想提出限制国家权力的论点,变得越来越困难,因为国家的行动已经愈来愈被看成我们透过我们自己选出的代表而产生的行动:代表们的行动就是选民的行动,因为那些行动是他们授权的。”作者意在说明(  )‎ A.权力无法得到有效限制 B.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渐完善 C.宪政与民主的内在冲突 D.民主制度建立的艰难过程 解析:选C。民主制度的确立就意味着对专制权力的限制,与权力无法得到有效限制不符,故A项错误;“民主开始得势之后”与代议制逐渐完善不符,故B项错误;近代西方通过保障民主的方式确立了宪政,但宪政之下的国家权力是至高无上的,反过来对民主本身构成了挑战,由此可见民主与宪政是有冲突的,故C项正确;“民主开始得势之后”与建立过程的艰难不符,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宪法规定,德意志帝国的首脑为“德意志帝国的皇帝”,由普鲁士国王担任,由他的家族世袭。皇帝代表帝国,有权宣战、媾和、结盟、接受和委派大使。皇帝任命宰相和其他行政官员,也可以免除他们的职务。皇帝为陆海军最高统帅。皇帝被赋予召集两个立法机构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开会或宣布解散的权力,法律由皇帝签署并颁布。皇帝以下设帝国宰相,由普鲁士首相兼任,只对皇帝负责。德意志帝国没有内阁,仅有的一名大臣,就是帝国宰相,他本人又任命政府各部的负责人,称国务秘书,仅作为助手对宰相负责。宰相的主要职责大多数不是作为帝国首席大臣而是作为普鲁士首相来履行的。‎ ‎——摘编自丁建弘等著《德国通史》 ‎ 材料二 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把“万世一系”的“神圣”的天皇规定为统治权的总揽者。天皇拥有决定行政各部的官制、对文武官员进行任命等强大的行政权。因此,各国务大臣对天皇负责,而对议会的责任却不明确。天皇在帝国宪法中具有广泛的权力,同时还规定天皇是神圣的化身。所以,天皇可以不必承担政治责任。根据这条规定,政府能够以天皇的名义对国民行使强大的统治权,又可以对国民及议会逃避政治责任。另外,条文上虽然承认信教自由,但实际上也是徒有形式。因为天皇是神道的最高祭祀者,神道事实上是国教,受到了国家的种种保护。‎ ‎——摘编自(日)依田熹家著《简明日本通史》‎ ‎(1)材料一中“宰相的主要职责大多数不是作为帝国首席大臣而是作为普鲁士首相来履行的”的含义是什么?材料一、二中德国、日本两国宪法呈现出的政治体制有何共同点?(13分)‎ ‎(2)根据材料一、二,试比较德国皇帝与日本天皇在权力上的异同。(12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德国皇帝和宰相的权力进行分析;第二小问从进步性和落后性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第(2)问,“相同点”从二者拥有权力的大小这一角度进行分析;“不同点”从天皇所具有的独特地位这一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1)含义:宰相主持政府工作但由皇帝任命,宰相对皇帝负责。共同点: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具有宪政色彩(或者代议制民主形式);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2)相同点:拥有广泛的权力,具有专制性。不同点:日本天皇带有神权色彩,受到国家的保护。‎ ‎14.(2017·广西适应性测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资产阶级所构建的国家模式,不论是君主立宪式还是共和式,往往利用了封建社会原有的国家机器。‎ ‎——摘编自丛日云《西方政治文化传统》 ‎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探讨。(12分)(‎ 说明:可以提取材料中的观点并进行论述,也可以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论证条理清晰。)‎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把握“资产阶级所构建的国家模式”与“封建社会原有的国家机器”之间的关系,选取其中某一立足点,调用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答案:示例一 观点:旧的国家机器在资产阶级进行政权建设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延续性。探讨:英国资产阶级、新贵族与旧贵族相互妥协,在限制君主权力的基础上保留了君主,对内阁与议会进行改造,使之适应新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 示例二 观点:旧的国家机器在资产阶级进行政权建设的过程中未必具有延续性。探讨:法国在革命前是一个君主专制氛围较为浓厚的国家,法国通过艰难曲折的革命结束了法国的君主制度,以法律保障了共和制度,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以后,政党政治也开始出现。而共和制度、政党政治是法国专制社会中所不具备的。‎ ‎(以上示例任选一种作答,其他表述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