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 金版学案 历史·必修1(人教版)演练:第六单元 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秋 金版学案 历史·必修1(人教版)演练:第六单元 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以下内容摘自著名学者、作家宋云彬先生的日记。这段日记记 载的会议是( ) 各单位代表发言毕,继续讨论下列各案:一、政协组织法;…… 三、定都北平,改称北平为北京;……争辩数小时,幸周恩来做 主席,能控制,居然逐案通过,……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D.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解析:1949 年 9 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是为了筹建新中国,其主要内容是确定国家名称、国家性质、国旗、 国都等,这与材料信息“政协组织法”“定都北平,改称北平为北京” 等相符合。故选 C 项。 答案:C 2.1953 年 12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全国规模的基层选举。在 天津,选民投票日恰逢女青年蒋宝珍要举行婚礼,她为了参加选举, 把婚礼推迟了 2 个小时。她说:“结婚是喜事,选举更是喜事!”她所 说的后一件“喜事”是指投票选举( ) A.国家主席 B.人大代表 C.国务院总理 D.政协委员 解析:据题干时间“1953 年 12 月”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全国 规模的基层选举”可知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选举人大代 表,故选 B 项。 答案:B 3.首次明确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法律文 件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双十协定》 C.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8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解析:据所学可知,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颁布了《中华 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故 选 C 项。 答案:C 4.“这种制度,从根本上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或多党 制互相攻讦、互相倾轧的弊病,能够保证集中领导与广泛民主、充满 活力与富有效率的有机统一。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完善这个制度……” “这个制度”的核心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民主集中制 D.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解析:据题干可判断“这个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和政治协商制度,其核心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故选 D 项。 答案:D 5.在《共和国政治制度研究评述》中提到了中国现今政治制度主 要包含了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会议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制 度、国防制度、外交制度、人口教育干部制度、“一国两制”制度、 ________10 个方面。横线中应填写的是( ) A.国家主席制度 B.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C.户籍管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解析:据所学可知还应该包括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选 D 项。 答案:D 6.阅读下列图片: 图 1 图 2 图 3 图 1 一届全国人大纪念邮票 图 2 毛泽东主持全国政协一届一次会议 图 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 30 周年纪念银币(1985 年发行) 请回答: (1)指出与图 1 相关的两大重要历史信息,并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 治建设方面评价其意义。 (2)图 1、图 2、图 3 分别反映了我国的什么政治制度? (3)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体制的特点。 解析:本题以三幅图片为切入点,旨在考查提取有效信息、分析 概括问题的能力。第(1)问考查了第一届全国人大的主要成果,但评价 一定要概括。第(2)问根据图片判断即可。第(3)问实际上要求回答三大 政治制度的特点。 答案:(1)信息: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正式以国 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 设奠定了基础。 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奠定了中国各项政治建设的基 础。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 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①符合中国国情,具有社会主义特色。②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 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昭示了国家最高权力属 于人民。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前提,政治协 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主要形式,政治协商会议是人民民 主统一战线的基本组织。④民族区域自治是一项基于国情而实施的重 要政治制度,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基础巩固 1.1949 年 10 月,大陆尚未全部解放,反革命势力还很猖獗,长 期遭到破坏的国民经济有待恢复,群众组织和觉悟程度未达到应有的 水平。这体现出( ) A.中国共产党没有掌握政权 B.祖国完成统一的艰难性 C.新生政权建设任重而道远 D.政协制度实行的必要性 解析:据题干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新生政权尚需要 巩固,经济建设尚需要恢复,人民的觉悟尚需要提高,本质上反映了 新生政权建设的路还很长,故选 C 项。 答案:C 2.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 共和国……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 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这反映出建国初期( ) A.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B.我国是新民主主义国家 C.国民党仍属于要团结的力量 D.中共和各民主党派形成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局面 解析:解读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国家尚未建立起社会 主义制度,属于新民主主义国家,故选 B 项。 答案:B 3.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1949 年 10 月至 1954 年 9 月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前)主席、副主席所属政党状况。 姓名 毛泽东 朱德 刘少奇 宋庆龄 李济深 张澜 高岗 政党 中共 中共 中共 民革 民革 民盟 中共 它表明( ) A.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形成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地位极不稳固 D.中共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解析:据题干表格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至一届全国人大 召开前,中央人民政府的主席、副主席既有共产党员,也有民主党派 人士,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形成, 故选 A 项。 答案:A 4.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不同,1954 年《中华人 民共和国宪法》( ) A.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B,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C.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 D.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 解析: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 具有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故 选 D 项。 答案:D 5.“五四宪法”的起草委员会由中共党员、民主人士和人民团体、 群众、专家学者的代表组成。在宪法制定过程中,先后有一亿多各族 群众、数百万各级人大代表参与讨论,总共收集整理了一百多万条修 改意见。这体现的“宪法精神”主要是( ) A.法律至上 B.人民民主 C.人人平等 D.社会主义 解析:题干材料表明了人民群众以不同的形式广泛参与了宪法的 制定工作,故选 B 项。其他三项均与题意无关。 答案:B 6.周恩来指出:“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度,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 界墙,增加民族纠纷……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 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材料表明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 度是为了( ) A.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B.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C.民族文化双向交流 D.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解析:据题干可看出,周恩来实际是强调,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 治制度是为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故选 D 项。 答案:D 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 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意为优 美牧场),这主要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 ) A.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B.贯彻各民族平等原则 C.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D.赋予少数民族自治权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带有一定轻视观念的名 称“归绥”与“迪化”改名,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贯彻各民族平等原 则,故选 B 项。 答案:B 8.国民党元老邵力子曾深有感触地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方针的提出不是偶然的……我愿意在这个方针下,尽力联系原国民党 及与原国民党有历史联系的社会中上层人士,团结在政府的周围,进 一步发挥统一战线应有的作用。”引发邵力子感触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实行了(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解析:“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 1956 年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 派提出的方针,是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 政治协商制度,所以选 C 项。 答案:C 能力提升 9.1949 年 8 月,北平市各界代表会议召开时,有人评论说:“过 去被人瞧不起的穿着‘短衫’和‘工装’的工人、农民,现在能够同 穿着‘西服’和‘长袍’的人坐在一起平等地共商大事,这是过去根 本无法想象的。”这表明此次“代表会议”( ) A.实现了社会各阶层的平等 B.以广大工农阶级力量为主体 C.体现了无产阶级领导地位 D.完全仿效了苏俄苏维埃体制 解析:据材料“过去被人瞧不起的穿着‘短衫’和‘工装’的工 人、农民,现在能够同穿着‘西服’和‘长袍’的人坐在一起共商大 事,这是过去根本无法想象的”,可知此次“代表会议”实现了社会各 阶层身份、地位的平等,故 A 项正确。 答案:A 10.1949 年 9 月 30 日的《人民日报》在头版用大标题“中国人民 政协制定人民大宪章”报道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 问世。说它是“人民大宪章”的主要依据是( ) A.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代表具有广泛性 B.规定了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基本的政治制度,具有临时宪法的性 质 C.当时还没有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规定了国名、首都、国旗、代国歌 解析:“人民大宪章”指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一个 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基本政治制度,是制定其他各项法律法规的依据。 《共同纲领》规定了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基本的政治制度,具有临时宪 法的性质。 答案:B 11.在 1954 年 12 月召开第二届政协会议的时候,历史条件和社 会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列属于“变化”表现的是( ) A.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正在形成 B.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基本确立 C.国家工业落后的面貌得以根本改变 D.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 解析:D 项说明的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的变化,在 1954 年第一 届人大召开前,一直是由政协代行最高权力机关职能。 答案:D 12.“既维护了国家主权统一,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 事务的权利;有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 合起来,做到因民族制宜,因地区制宜。”这种评价适用于中国(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解析:由“少数民族自治”“因民族制宜”等关键信息即可判断出 答案为 B 项。 答案:B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四十年来……普遍的有一种误解,以为在民国成立以 前,几千年以来的政体全是君主专制的,甚至全是苛暴的、独裁的、 黑暗的,这话显然有错误。在革命前后持这种论调以攻击君主政体, 固然是一个合宜的策略。至少除开最后明清两代的六百年……大体上 说,一千四百年的君主政体,君权是有限制的。 ——吴晗《历史的镜子》 材料二 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 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 用……辛亥前后,人人言变法,人人言革命,太重视了制度,好像只 要建立制度,一切人事自会随制度而转变。因此,只想把外国现成制 度,模仿抄袭。甚至不惜摧残人事来迁就制度。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图 1 出席六届人大 二次会议的云南代表 图 2 拉萨各界庆 祝西藏自治区成立 图 3 廖承志在政 治协商会议上讲话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对古代中国君主政体的观点。 (2)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二中民国政府从国外移来的政治制度是指 什么?概括作者认为其没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的原因。 (3)材料三的 3 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我国的什么政治制度?在发展民 主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民主与中华民国时期的民主有何不 同? (4)简要谈谈你对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认识。 答案:(1)明清之前,君权受到限制;明清时君主专制达到高峰。 (2)民主共和制。政治制度没有与人事相配合。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 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华民国: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中华人民 共和国:社会主义人民民主。 (4)从专制到民主;在探索中不断完善,找到符合本国国情的政治 制度;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发展, 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朱德 与民主党派知名人士的合影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 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 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区域自治机关。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我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什么?在当时它有何重要作用? (2)1954 年宪法中的上述条文规定我国实行什么政治制度?这一 规定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有何意义? (3)材料三所体现的制度的实施有什么历史意义? 解析:第(1)问,“合影”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 治协商制度,结合所学回答这一制度的意义。第(2)问,“中华人民共和 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描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结合所学答出其意 义。第(3)问,材料三所体现的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结合所学回 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答案:(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仅是调 动各阶级、阶层的积极性,进行政治协商的机构,在当时还代行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 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 社会进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