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19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13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教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9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13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教案

第13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理知识体系]‎ ‎[背史论术语]‎ ‎(1)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然而整体看来,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始终处于封建政府的压制之下。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进步,商业繁盛促使古代都会的大量兴起。‎ ‎(2)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和繁荣经历了两大阶段:从周到唐的严格限制阶段和宋至明清的放松限制阶段。城市的发展与当时的商业是联系在一起的,商业的发展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环境又相辅相成。‎ ‎(3)古代商业不断发展,两宋时期,商业打破城市里坊和市的界限,官府取消了交易时间的限制,商业空前繁荣,对外贸易也得到发展。‎ ‎(4)“重农抑商”作为我国古代的一项经济政策,对于保护农业生产的发展、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以及维持社会的相对稳定,都起过积极作用。但是,封建社会后期,也抑制了工商业的正常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5)“闭关锁国”政策尽管曾起到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但它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知能强化课Ⅰ “富商大贾周流天下”—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一、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 商朝 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后世称从事商业活动的人为“商人”‎ 春秋战国 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秦汉 商业发展艰难,商业总体水平不高,但还是得到了发展 隋唐 都市商业和农村集市贸易得到发展;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 宋代 商业环境宽松,商品种类增加,出现纸币“交子”,商税收入成为政府重要财源 元代 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 明清 棉花、茶叶等成为商品,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商帮”出现 二、古代中国货币的发展历程 ‎1.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商朝以贝作为货币。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需求量越来越大,商朝人开始用铜仿制海贝。随着人工铸币的大量使用,海贝这种自然货币便慢慢退出了中国的货币舞台。‎ ‎2.由杂乱形状向统一形状的演变。从商朝铜币出现后到战国时期,我国的货币形状很多。战国时期,不仅各诸侯国各自铸货币,而且在一个诸侯国内的各个地区也都自铸货币。秦统一中国后,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秦半两钱确定下来的这种圆形方孔的形制,一直延续到民国初期。‎ ‎3.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汉初,听任郡国自由铸钱,这既造成了货币的混乱,又使富商大贾操纵铸币权,富比天子。公元前113年,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五铢钱成为当时唯一合法货币。此后,历代铸币皆由中央直接经营,这对稳定各朝的政局和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4.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秦汉以来所铸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的重量,如“半两”“五铢”等等(二十四铢为一两)。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李渊改革币制,取“开辟新纪元”之意,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此后我国铜钱不再用钱文标重量,都以通宝、元宝相称,它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后的“民国通宝”。 ‎ ‎5.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北宋时,随着交换的频繁,货币流通额增加,铁钱的使用极为不便,纸币“交子”就在四川地区应运而生。宋真宗时,在政府的许可下,由成都十六家富户共同经营。“交子”不但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三、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市的变迁 市的位置、时间 政府监管 设市表现 宋朝以前 ‎(1)在特定的位置设市。市四周有围墙,与民居严格分开 ‎(2)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交易 政府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管理 西汉都城长安城设东、西市九处;唐长安城设东西二市 宋朝时期 ‎(1)城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 ‎(2)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 市场交易活动不再受政府的直接监管 全国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市镇。其中以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及朱仙镇最著名 ‎2.城市发展 ‎(1)北方:长安、洛阳、开封、大都等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 ‎(2)南方:临安、扬州、成都等南方城市逐渐繁荣,出现“扬一益二”的说法。‎ ‎  [史学者说]‎ 明朝社会经济的新发展 明朝中后期,随着江南经济的发展,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市镇逐渐兴起。到万历以后,其市镇总数不下200个,其中规模大、功能全的镇至少有160个。这些市镇之间的距离大体在10~30里之内,一般最大距离不超过农家一日舟行往返足以完成买卖的路程。在每个市镇的周围,都有密集的从事小商品生产的村坊和初级集市环绕,这些市镇作为商品集镇,形成一个以水路舟行为基本交通脉络的网状结构。‎ ‎——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四、对外贸易 ‎1.表现 ‎(1)西汉:由于开通陆海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 ‎(2)唐朝:广州成为外贸重要港口,政府设市舶使专门管理外贸。‎ ‎(3)两宋: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4)元朝:泉州成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5)明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贸易逐渐萎缩;由政府特许的“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2.特点 ‎(1)形式:以朝贡贸易为主,通过朝贡和赏赐完成交易。‎ ‎(2)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的需求。‎ ‎(3)趋势:由对外开放、外贸兴盛到明清时期渐趋萎缩。‎ ‎3.古代丝绸之路 ‎(1)陆上丝绸之路 这条丝路由西汉汉武帝时的张骞首次开拓,被称为“凿空之旅”,但西汉末年在匈奴的袭扰下,丝绸之路中断。东汉时的班超又重新打通并将这条线路首次延伸到了欧洲罗马帝国。以长安(今西安)、洛阳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2)海上丝绸之路 又被称为“海上陶瓷之路”“海上香料之路”。其航线主要有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东海起航线由中国沿海港口去往朝鲜、日本。南海起航线由中国沿海港口去往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和东非沿海诸国。‎ ‎(3)影响 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中国古代经济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路。‎ ‎(4)汉代至宋代,丝路贸易发展的特点 ‎①覆盖范围广,远及西亚、北非、欧洲。‎ ‎②汉代以陆路为主,宋代以海路为主,唐代陆上、海上并举。‎ ‎③陆上丝绸之路渐趋衰落,海上丝绸之路日益繁荣。‎ ‎④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 ‎⑤注重平等贸易、和平交往、睦邻友好。‎ ‎ [史学者说]‎ 明朝对外交流 明朝初期的皇帝并没有急于赶走在中国居住的大量外国人,而是允许外国商人在受到严密监管的港口城市泉州和广州从事贸易活动,在那里他们用珍珠、宝石、香料、棉织品以及玳瑁壳、兽皮之类的异国产品,交换中国的丝绸、瓷器和手工产品,明朝初期还展示了宋朝时期建立的强大的中国海军,允许中国的商人参与在日本和东南亚的海外贸易。‎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 ‎ 一、古代商业的发展 ‎1.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变化规律及其影响 ‎(1)变化规律:‎ ‎①商业活动场所、时间的变化:先在城市,后向农村发展;先是时间、地点固定,后时空限制被打破。‎ ‎②交易内容的变化:先以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奢侈品为主,后转向农副产品以及手工业品。‎ ‎③交易媒介的变化:开始是物物交换,接着出现一般等价物——贝壳货币,后来货币固定为金银。北宋还出现纸币。‎ ‎④商人组织的变化:由最初的亲缘组织发展为商帮。‎ ‎⑤经营领域的变化:由只局限于流通领域到逐渐与生产相结合。‎ ‎(2)影响:‎ ‎①刺激了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 ‎②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对自然经济起了破坏作用,同时也是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的挑战。‎ ‎③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市民的生活和观念发生了变化。‎ ‎2.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1)市场类型多样:城市中有市、庙会等,乡村中有草市。‎ ‎(2)商业城市发达:历代都兴起不同数量和规模的商业大都市,明清时期更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 ‎(3)对外贸易发达:以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构成了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4)货币种类丰富:宋朝时期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明朝时期形成以银为主、以钱为辅的钱、银并行的货币流通制度。‎ ‎(5)商业地位低下:商业始终都是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 二、古代城市的发展 ‎1.古代中国城市发展的总体趋势 ‎(1)从周至唐:严格限制。‎ ‎①市坊分开,商业活动受地域限制和时间限制;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 ‎②城市的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 ‎③唐代商业都市有所发展,农村集市贸易也进一步发展。‎ ‎(2)宋元:逐步放松。‎ ‎①坊市界限被打破,突破了时间、地域限制;农村的“草市”发展。‎ ‎②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出现了夜市、晓市等,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③海运的兴盛带动了我国沿海一大批港口城市的兴起,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3)明清时期:商业活动繁荣,涌现出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城市的生产性、专业性、商业性增强,对政治中心的依赖性逐渐减弱。‎ ‎2.古代中国城市发展变化的规律 从城市 功能看 唐以前的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其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 从商业 活动看 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步放宽,如宋代打破坊市界限,且出现晓市、夜市 从数量和 规模看 明清时期不仅规模巨大的商贸城市增多,而且还兴起了一大批中小工商业市镇,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 从地区 分布看 城市的地区分布与经济重心南移呈现相应变化;明清时期,新兴工商业市镇大部分分布在江南地区 聚焦主题 古代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一、立足时空观念,谨防“颠倒错乱”‎ ‎1.宋太宗时期,有官员上奏:“岭南村墟聚落,间日集裨贩(小贩),谓之墟市。请降条约,令于城邑交易。”该建议遭到太宗的拒绝:“徒扰民尔,可仍其旧。”这一史实主要反映了宋朝(  )‎ A.专业市场每天开市   B.乡村市场的繁荣 C.市场监管相对宽松 D.坊市制继续实行 解析:选C 题干中该官员奏折的大致含义是:岭南乡村,隔一天就会有集市,被称为“墟市”,请皇帝您降旨,让他们到城市里去进行交易;而宋太宗回答得很干脆:你这就是在扰民,不要去改变这种情况。“间日”是隔一天的意思,而A项强调的是“每天”,故排除A项;乡村市场的繁荣是材料所述的现象,不是反映的实质,故排除B项;君臣之间的一问一答,看似简单,实质上蕴含了两种不同的管理经济的手段,即大臣想要“严管”,遭太宗反对,即太宗走的是“宽松”路线,故选择C项;本题与“坊市制”无关,故排除D项。‎ ‎2.明清时期,江南本地农村过剩人口、外来人口大量会聚于城镇,促使多种服务需求大增,形成一支可观的服务大军,包括轿夫、脚夫、旅馆、盘夫、土工、吹手、剃头、饭馆、酒馆、娱乐服务业等。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江南地区人口结构变化 B.南方经济获得较快发展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中心南移趋势明显 解析:‎ 选B 解读题干材料可知,明清时期江南地区从事服务业的人口增加,这是与该地区商品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故选B项。江南地区人口结构的变化是材料所述现象的影响,A项错误;据材料内容无法推断出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C项错误;D项与史实不符,明清时期经济重心与政治中心呈现分立态势。‎ ‎[思维升华] 宋元明清时期的三次商业革命 从宋元到明清是我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最为发达时期,高考对其考查相对较为集中。上述两题从不同侧面考查了这一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隐性考查这一时期的三次商业革命。宋代至明清发生了三次商业革命分别指的是:‎ ‎(1)第一次宋代商业革命主要表现为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经营时间不受限制;早市、夜市、草市兴盛(如第1题);出现全国性的著名城市;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2)第二次明清(前期)商业革命主要表现为兴起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如第2题);出现商帮。‎ ‎(3)第三次商业革命是指晚清出现的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 二、追溯家国情怀,把握“现实未来”‎ ‎3.《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初,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赀(资或财)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大中祥符末,薛田为转运使,请官置交子务以榷其出入,久不报。”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蜀地商品交易居全国之首 B.民间私发纸币存在弊端 C.铁钱已基本被纸币所取代 D.“交子”由政府首先发行 解析:选B 材料信息“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说明民间私发纸币出现弊端,故B项正确。A项说法绝对,排除;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交子”由民间富商首先发行,D项错误。‎ ‎4.元代纸币的流通数量,中统元年(1260年)发钞73 352锭,平均每人为62文;到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时,发行数额猛增至5 098 285锭,每人合13 134文;再过20年左右,纸币流通数量又增长数十倍。元代纸币政策的主要影响是(  )‎ A.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B.扩大社会贫富差距 C.削弱政权统治的基础 D.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解析:选C 材料反映纸币发行过多,形成通货膨胀,这种状况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故A项错误;通货膨胀扩大贫富差距不是主要影响,故B项错误;通货膨胀导致贫富差距扩大,阶级矛盾激化,削弱了政权统治的基础,故C项正确;通货膨胀会影响经济发展,不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故D项错误。‎ ‎5.纸币在中国出现较早,但直到明清时期纸币也未能取代金银而成为主要货币。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明清时期(  )‎ A.商品市场发展程度不够充分 B.大量国际金银流入中国市场 C.民众缺乏对纸币价值的认可 D.纸币容易因通货膨胀而贬值 解析:选A 中国古代纸币未成为主要货币,除官方滥发纸币失去民心等直接原因外,更有深层次的因素,那就是明清社会趋向封闭保守,经济活跃性衰退,对货币流通量需求减少,故选A项。B、C、D三项均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思维升华] 与纸币相关的历史知识 对于纸币这一历史知识,教材仅提到:北宋“交子”产生,是我国最早的纸币。因为纸币的产生反映了商业的繁荣,所以,这一知识点备受命题者青睐,比如上述三题分别考查了宋、元、明清纸币发行状况及影响。‎ ‎(1)纸币的存在与发展的影响。纸币的功能一是促进国家商品流通,加强国家对社会经济的控制;二是纸币作为统一国家市场的基本形式的工具;三是纸币为彰显国家政权的合法性的存在。古代中国纸币的发行的现实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是确实起到上述功能,二是纸币发行成为掠夺社会财富的手段,其作用必然削弱其政权的发展基础。‎ ‎(2)古代纸币难以通行原因:发行纸币的目的应该定位于方便市场流通、活跃和完善金融市场,而不是为了解决财政困难或者临时用来聚财敛财的工具。所以,发行程序应当极为严格,发行额度应当科学计算,没有计划和节制的滥发其实是把纸币变成了一种面向整个社会的强迫性公债,必然使其失去信誉,进而引发通货膨胀和金融市场的混乱。因此,元明两朝滥发纸币,造成通货膨胀,最终以恢复实物货币告终。‎ 三、注重历史解释,挖掘“深层隐含”‎ ‎6.明清时期我国城市化出现“离心现象”——在其他国家,城市人口比重愈来愈高,也愈来愈集中,小城市变大,大城市变得更大;但在中国,明清两代的几个大都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出现这种变化最有可能是因为(  )‎ A.小农经济的发展 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C.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D.新航路开辟 解析:选C 明清时期小农经济虽然占主导地位,但已受到手工业、商业的较大冲击,对于人口特别是城市的发展影响较小,故A项错误;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主要出现在江南纺织业部门中,对于人口和城区规模的发展影响较小,故B项错误;明清时期工商业繁荣发展,市镇大量产生,从而影响到大都市人口和城区规模的发展,故C项正确;新航路开辟对明清时期的中国城市化进程影响不大,故D项错误。‎ ‎7.史料记载明清时期的徽州商人,有的“先儒后贾”,有的“先贾后儒”,有的“亦贾亦儒”。这表明当时徽州地区(  )‎ A.重农抑商政策破产 B.官商勾结现象严重 C.社会结构发生变动 D.商人社会地位下降 解析:选C 根据材料中“先儒后贾”“先贾后儒”“亦贾亦儒”等信息,可得出这些商人兼有士人身份,打破了士农工商分立的阶层限制,即出现了士商结合的新群体,故选C项。材料内容与重农抑商政策无关,故排除A项。商人兼有士人身份不等于官商勾结,故排除B项。新商人社会地位明显提高,排除D项。‎ ‎[思维升华] 市镇经济 城市的发展,尤其是明清时期市镇的发展是古代商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热点。第6题则是以城市化的发展这一热点切入考查明清时期市镇发展的影响。‎ ‎(1)分类:明清时期大量涌现的市镇基本上可分三类:手工业市镇、商业市镇、交通市镇。‎ ‎(2)影响:市镇经济对封建社会后期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①市镇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发生联系的媒介;‎ ‎②市镇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乡村都市化进程;市镇经济的发展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 ‎③市镇经济对传统的社会意识产生冲击。封建社会后期市镇的发展应该说是建立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商品生产发展的基础上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市镇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社会商品生产和商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四、把握唯物史观,力求“辩证看待”‎ ‎8.据史料记载,从商朝开始,平民一日吃两餐,分别在早上7~9时和下午15~19时。然而到了宋朝,开封市民入夜后会再吃一餐,由此形成一日三餐的习俗。推动这种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 A.农业的发展,粮食产量的增加 B.理学的形成,满足了市民的欲望 C.坊市制突破,城市经济的繁荣 D.对外交流频繁,受西方的影响 解析:选C 由“开封市民”可知其直接推动因素是城市经济的繁荣,与农业的发展无直接关系,A项错误;理学的形成,抑制了市民的欲望,B项错误;宋朝坊市制的突破,夜市的出现,是推动这种变化的直接因素,C项正确;市民饮食习惯的变化,与西方的影响无关,D项错误。‎ ‎9.“从宋代直到20世纪,尽管有了长途贸易和意义重大的城市化过程,却不存在政治上活跃的商人阶级。”造成这一状况的政策原因在于(  )‎ A.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B.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 C.士人阶层对商业的鄙视和排斥 D.历代政府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 解析:选D 通过阅读题干材料可知,宋代以来商业发展已达到一定高度,而商人却没有参与到国家政权中。A、B两项与此无直接联系,排除;C、D两项都属于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但政府的政策导向居主导地位,符合题意,排除C项,答案为D项。‎ ‎10.明朝,徽州人多地少,且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故几乎家家经商,但徽州贫瘠的土地价格上涨幅度却居全国之首,形成“田少而值昂”的情形。这一现象对社会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徽州富商“以末致富,以本守之”‎ B.商品经济开始向徽州农村渗透 C.不利于新经济形态的产生和发展 D.推动封建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解析:选C 材料中徽州之所以出现“田少而值昂”的情形,是因为徽商固守“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的价值观念,将大量金钱用来购置土地,而非用于扩大再生产,这必然不利于新经济形态的产生和发展,C项正确。A项是徽州土地价格上涨的原因,排除;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D项错误。‎ ‎[思维升华] 原因型选择题解题技法 原因型选择题要注意区别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内外因等概念。根本原因是指引起事物发展变化的诸多原因中起关键作用、决定作用的最重要的本质原因。主要原因是指在事物发展变化的各种原因中占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原因。主要原因不一定是根本原因,通常主要原因一般不与根本原因并列于题中。直接原因是指引起事物发展变化的直接因素,对事物的发生发展起直接的推动作用,往往是一种表面现象(如第8题)。在分析原因类试题时还要注意设问中的限定词,如第9题,虽然政治层面的问题主要取决于经济基础,但设问中有明显的限定词“政策”,故审清设问再分析原因是关键。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厘清题干与选项的逻辑关系,如第10题,要求分析的是“果”,而不是“因”。因此,备考时明确这种因果、主次、现象与本质的逻辑关系更是关键一步。‎ 五、依托史料实证,强化“论从史出”‎ ‎[史料] 唐宋时期城市发展变化的例证 ‎[思考] (1)根据图1、图2分析,这两座城市的政府所在地都在城市的中央,向南都有宽敞的大道与城外相连,这种建筑格局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政治理念?‎ ‎(2)图2与图1相比,在城市商业活动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提示] (1)体现了皇权至上、权力集中的政治理念,是中央集权制在建筑上的反映。‎ ‎(2)从图1唐代坊市的严格限制到图2宋代时间、空间的限制被打破,反映了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削弱,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知能强化课Ⅱ “以末敛财,以本守之”—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一、重农抑商政策 ‎1.原因 ‎(1)商周社会上出现了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政权统治的问题。‎ ‎(2)封建统治者以此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巩固封建统治。‎ ‎2.表现 ‎(1)战国首倡:商鞅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提出农本商末,国家鼓励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限制工商业发展。‎ ‎(2)西汉时期:汉武帝实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政策。‎ ‎(3)明清时期:‎ ‎①明太祖强调“厚本抑末”;清雍正帝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 ‎②明清两代继续实行专卖制度,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 ‎3.措施 ‎(1)统治者反复强调农业为本,工商业为末,形成轻视商人的主流价值取向。‎ ‎(2)在土地问题上,采取抑制兼并的政策,防止农民大量破产,稳固农业生产基础。‎ ‎(3)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 ‎(4)多方面限制商人和商业活动,通过国家立法、征收重税、国家垄断经营等方式打击商人。‎ ‎4.松动 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商人地位有所提高,如商人参加科举,宋代的榜下“捉婿”之风等。‎ ‎5.影响 破坏了工商业的正当经营,影响到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史学者说]‎ ‎“重农抑商”政策 中国古代社会……从争夺资源这个静态角度讲,农业和商业是对立的。重农则商业受到抑制,抑商则为农业发展提供更多资源。……决定古代社会发展状况的两大条件就是人口和土地。‎ ‎——康晶晶、张增强《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再析 ‎——以西汉为例》‎ ‎  ‎ 二、“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 原因 表现 影响 ‎“海禁”‎ 明太祖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 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1)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2)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闭关锁国”‎ 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认为天朝大国无须与外国进行贸易 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下海;不许片板下海 三、重农抑商政策与“海禁”政策的异同 比较项 ‎“重农抑商”政策 ‎“海禁”政策 实施时期 战国时期开始实行,贯穿整个封建社会 明清时期 目的 相同点 维护封建统治 不同点 压制商人势力,维护封建统治基础,发展地主经济 防御外来殖民势力,维护封建体制 内容 相同点 压制商品经济的发展 不同点 严格控制国内市场和商业活动 禁止国人出海贸易,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影响 相同点 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不同点 前期对古代农业的发展有利,后来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有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限制了中国与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史学者说]‎ 清代的“闭关锁国”政策 对于中国来说,十三行的出现维护了“天朝”的规制,而对于西方商人来说,十三行却遮断了他们同中国民间和官方的联系。虽然这种做法常常引起西方人的愤懑,但在冲突没有激化之前,中国的君主和官、绅、商都不会觉察到其中的毛病。‎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  ‎ 四、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 ‎1.概念:在一些手工工场中,拥有资金、原料和机器的工场主雇佣有自由身份的雇工,面向市场生产。这种现象被学界称为“资本主义萌芽”。‎ ‎2.缓慢发展的原因 ‎3.历史地位 ‎(1)最早出现于明朝中后期,但发展十分缓慢,自然经济仍占社会主导地位,一直持续到鸦片战争前夕。‎ ‎(2)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只出现在江南地区的个别部门,没有深入到农村,未促成中国社会的转型。‎ 聚焦主题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一、把握唯物史观,力求“辩证看待”‎ ‎1.有学者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这表明(  )‎ A.古代统治者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B.商人地位逐渐超过其他社会阶层 C.古代对商业采取的政策较为灵活 D.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 解析:选C 从战国时期开始,历代统治者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地位低下,故A、B两项不符合史实;材料体现出统治者对商业采取了较为灵活的政策,C项正确;材料只是说宋代的商税率比农业要低得多,并不能说明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D项错误。‎ ‎2.宋代时“如工商杂类人等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并解送”;到明代,仅盐商子弟考取进士者就有180余人,成为举人者有340余人。这一现象说明(  )‎ A.四民等级观念在宋代以后趋于消失 B.抑商政策在宋明时期出现一定松动 C.“贱商令”抑制了商人的社会地位 D.古代在科举领域不存在抑商的现象 解析:‎ 选B 等级观念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直存在,趋于消失说法太绝对,故A项错误;根据题意可知,工商业阶层在宋代、明代也可参加科举考试,这说明商人社会地位有所提高,抑商政策有所松动,故B项正确;题中提到的是对商人地位贬低的松动,实际上是提高了商人的社会地位,故C项错误;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一直存在抑商现象,故D项错误。‎ ‎[思维升华] 辩证看待重农抑商政策 以上两题考查古代商业政策的灵活执行,突破了学生的固化思维,应坚持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分析历史。具体分析就是“把问题放到一定的历史范围内”,从历史上的社会存在解释历史上的人物、事件、制度和社会意识“对每一特殊的历史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如对“重农抑商”政策的分析:‎ ‎(1)重农是目的,抑商是手段,这一政策的实质是抑商人而存商业,退私商而进官商,是封建国家利用政治手段使小农经济不致全面崩溃,保持自然经济结构,维护封建生产关系。‎ ‎(2)对“抑商”的辨别与分析:‎ 首先,“抑商”主要是“抑制私营工商业”,而非不加区别的绝对抑制,汉唐时期官营工商业的发展就是这一政策的典型体现。‎ 其次,“抑商”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取,比如西汉初年的“抑商”在当时的作用主要是积极的,但是明清时期的“抑商”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取的:对内以重税、关卡、官营、矿禁等手段限制私营工商业的发展规模;对外以“海禁”等政策阻断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机会。‎ 二、立足时空观念,谨防“颠倒错乱”‎ ‎3.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又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同年,“信国公汤和巡视浙江、福建沿海城池,禁民入海捕鱼。”材料主要体现了(  )‎ A.倭患是实行海禁的重要原因 B.明朝厉行“海禁”政策 C.明初禁止一切海外贸易 D.商品经济的日益衰落 解析:选A 材料“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又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说明倭患是实行海禁的重要原因。“海禁”不是禁止一切海外贸易,是有条件的限制。虽然明朝实施“海禁”,但明朝商品经济是繁荣的,资本主义萌芽诞生就是最好明证。故A项正确。‎ ‎4.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颁布法令,规定在政府允许开放的港口设立海关,征收进口税和出口税,史称隆庆开关。隆庆开关(  )‎ A.标志着古代海禁政策终结 B.加速了世界白银流向中国 C.促进了中国融入世界市场 D.促进了中国经济质的飞跃 解析:选B 材料的核心信息是1567年大明王朝采取了开放海禁的政策,但海禁政策并未终结,故排除A项;开放海禁政策,促进了中国商品向世界的销售,结合这是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贸易经济联系加强时期,中国经济水平世界最高,经济总量最大,中外贸易中国出超,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故答案为B项;暂时性的开关很快被严厉的闭关政策取代,中国未融入世界市场,经济未有质的变化,排除C、D两项。‎ ‎5.福建的抗倭名将谭纶(1520~1577年)说:“闽人滨海而居,非往来海中则不得食……自通番禁严,而附近海洋渔贩,一切不通,故民贫而盗愈起。”这表明谭纶主张(  )‎ A.消除倭寇残余势力    B.开放海禁政策 C.对福建人剿抚并重 D.采取富民政策 解析:选B 材料的核心信息是福建人靠海洋获利生存,海禁导致民众贫困转而变为盗贼。由此可知谭纶主张放弃海禁,从根源上清除闽人为盗现象,故选B项。‎ ‎[思维升华] 废弛多变的明朝“海禁”‎ 以上三题表明明代并不是一直实行“海禁”政策,而是废弛多变,具体总结如下:‎ ‎(1)洪武年间:为防沿海敌对势力与海盗滋扰,下令实施自元朝开始的海禁政策,主要对象是商业(商禁)。‎ ‎(2)明永乐年间:虽有郑和下西洋,但放开的只是朝贡贸易,民间私人仍然不准出海。后随倭寇之患,海禁政策愈加严格。‎ ‎(3)隆庆年间:明政府调整政策,允许民间赴海外通商,史称隆庆开关。海禁的解除为中外贸易与交流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局面。‎ ‎“海禁”与闭关锁国,使中国丢掉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丧失了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和手工业技术进步的外部动力,同时使中国不能同外国进行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交流,从而落后于世界潮流。‎ 三、依托史料实证,强化“论从史出”‎ ‎[史料一] 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 ‎——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 ‎[思考] 依据史料一观点,解释“重农抑商”政策形成的原因。‎ ‎[教你读史] 史料一意在强调帝王们制定的政策都是出于现实经济发展的需要,任何经济政策都是当时历史条件的产物。‎ ‎[提示] 重农抑商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然选择。‎ ‎[史料二] 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入掠”。《皇明祖训》朱元璋认为,日本、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15国,“‎ 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朝廷“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 ‎[思考] 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背景。‎ ‎[教你读史] 史料二分两层意思。第一句为一层,着眼于消灭反明势力;第二、三句为一层,体现了朱元璋的“天朝上国”观念,轻视对外交往、贸易。‎ ‎[提示] 明廷的残余敌对势力利用大海继续对抗;倭寇侵扰,海盗与沿海不法之徒勾结;自然经济的影响;统治者(朱元璋)对海外诸国的轻视。‎ 高考研究课 本讲命题点分析与前瞻预测 ‎[考过什么]‎ ‎2010~2017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 考纲 考点 卷别 商业的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全国卷Ⅰ ‎2017·商品经济发展对社会等级秩序的冲击 ‎2014·清代海禁前的对外贸易;‎ ‎2013·我国自古对海洋利用的史实和相关政策 全国卷Ⅱ ‎2017·春秋战国之际商业的发展;2015·明朝迁都促进贸易发展;‎ ‎ 2014·宋代交子的功能;‎ ‎2013·明朝长途贸易 全国卷Ⅲ 全国卷 ‎2012·明代后期工商业经济的发展;2011·南北朝时期的货币使用; 2010·明宝钞 ‎[考情分析]‎ 新课标全国卷对本讲的考查主要包括古代商业发展的阶段性成就及影响、古代商业政策的演变两大方面,属于高频考点。从考查方式来看,一直寻求创新突破,或采用文字、图片和表格等多种材料创设情境,或关注史学研究动态和社会热点话题,并从历史视角审视热点话题。‎ ‎[怎样考的]‎ ‎1.(2017·全国卷Ⅰ)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解析:选B 材料中明后期低级官员和普通人家使用玉器的社会现象表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玉器不再是上层社会的专属,故B项正确。材料信息“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与君主专制加强不存在对应关系,A项错误;早在唐宋时期市民阶层已经兴起,C项说法错误,排除;D项并非材料强调的主要意思。‎ ‎2.(2017·全国卷Ⅱ)‎ 如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解析:选A 由图片可以看出,“陶”位于济水之滨,“曹鲁之间”水运交通便利,区域位置优越,促进了商贸的发展,A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争霸战争”,且争霸战争不利于经济的交往与商贸发展,B项错误。交通条件会影响地方经济状况,但不起决定作用,C项错误。“城市规模扩大”没有涉及,D项错误。‎ ‎3.(2015·全国卷Ⅱ)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解析:选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的含义。明成祖迁都北京,实现了政治重心的北移,客观上加强了南北经济交流,促进了贸易的发展,故选B项。明成祖时期国家早已统一,故A项错误;迁都有利于跨区域贸易的发展,明清时期出现了以徽商和晋商为代表的商帮,故C项错误;南宋时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这种经济格局一直到明清时也未改变,故D项错误。‎ ‎4.(2014·全国卷Ⅱ)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解析:选A 据材料中的“私为券”“不能偿所负”可知,交子并非是直接用于商品交换的货币,而是一种可以兑换成货币的证券,A项正确;据材料可知交子引发了民间的商业纠纷,B项错误;交子的产生和使用与富商的社会地位无关,C项不符合题意;D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错误。‎ ‎5.(2014·全国卷Ⅰ)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 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解析:选A 清初实施海禁以前,中外贸易在民间表现突出,但外国货物在中国很少,外国银钱已在民间流行开来,体现了中国货物出口增多,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居于优势地位,故A项最符合题意。‎ ‎6.(2013·全国卷Ⅱ)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  )‎ 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 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 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 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 解析:选D 本题考查明朝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意在考查考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能力。从材料看,南方和北方的商品贸易在品种和数量上均有不同,这说明南方和北方经济存在差异,有着不同的特色,这推动了南北经济交流,促进了长途贸易的兴盛,故D项符合题意。‎ ‎7.(2012·全国卷)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  )‎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解析:选B 材料反映了正德以前,多数百姓致力农业;正德以后,从事工商业者增多,农业从业人口减少,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动,故B项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并不能说明农业衰退、财富分配不均、无业游民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8.(2011·全国卷)下图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  )‎ 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 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 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 解析:选D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意在考查考生从地图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根据地图信息可知,黄河流域主要使用绢、帛作为货币,这说明南北朝时期该地战争频繁,人们对国家的货币不信任,于是使用实物货币;长江流域主要使用铜币即国家发行的货币,这说明人们对国家比较信任,反映了当时该地区社会稳定,D项正确。隋朝时期,经济重心尚在北方,还没有完成向南方的转移,A项不正确;B项与地图的信息无关;C项在地图中没有体现。‎ ‎9.(2010·全国卷)下面是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 时间 使用通货类别及契约张数 洪武年间至永乐年间 宝钞23、银1、布1‎ 宣德年间至景泰年间 宝钞4、银27、布42、稻谷4‎ 天顺年间至弘治年间 银52、稻谷1‎ 上表反映了(  )‎ 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 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 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 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 解析:选A 本题考查明代货币的发展,意在考查考生对图片材料的分析运用能力。B、C、D三项均不符合史实,只有A项符合题目材料的内容。‎ ‎[规律总结] ‎ ‎  本讲的高考试题素养立意的趋向明显,如第1题,从明朝饮食器具使用的变化上考查经济发展尤其是商品经济发展对社会秩序的影响;第2题通过对地图的识读考查区域位置对商贸发展的影响;第3题通过政治中心转移角度考查政治活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第7题从社会阶层变动角度考查经济发展的影响;第8题通过引用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判断当时经济发展的区域特征;第9题运用土地买卖契约使用通货类别考查明朝货币的发展。‎ ‎    ‎ ‎[还可能怎样考]‎ 学术立意:唐宋时期,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导致了商品经济的长足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唐宋社会的变革,这种变革主要表现为社会要素的流动及其重要组合。中国古代经济思想,不仅有适应自然经济的一面,也有适应商品货币经济的一面。它在当代市场经济中主要有以下作用:一是具有规范市场经济的作用;二是具有国家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启发借鉴作用;三是具有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启发借鉴作用。‎ 呼应热点:当前“一带一路”战略的构想与实践,既是历史上丝绸之路的传承和弘扬,又为丝绸之路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并在完全不同的条件和环境中,在更高水平、更广领域、更深层次上使之焕发出新的青春和活力。反思国家行为体在构建古代“丝绸之路”中的作用和意义,对建设新世纪促进文明沟通和经济发展“丝绸之路”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热点预测]‎ ‎1.据《盐铁论》记载战国时期出现了许多商业都会,如“燕之涿蓟、赵之邯郸……齐之临淄……三川之二周。富冠四海,皆为天下名都”。其中就是没有一处是秦国的城镇,这主要是由于当时秦国(  )‎ A.社会经济极度的落后 B.长期抑制工商业发展 C.受到了其他国家孤立 D.尚未完成社会的转型 解析:选B 商鞅变法之后,秦国的经济得到了发展,故A项错误;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抑制了工商业发展,故B项正确;战国时期的秦国和其他诸侯国有正常的交往,故C项错误;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完成了社会转型,故D项错误。‎ ‎2.“明朝中期以后,以省、府甚至以州、县为单位的同业行会,与日俱增地普遍设立在京师与各地的商业中心。”这种现象从本质上反映出(   )‎ A.手工业分工的日益细密 B.区域间长途贩运的兴盛 C.地域性商人群体的活跃 D.水陆交通业的不断发展 解析:选C 根据材料“以省、府甚至以州、县为单位的同业行会……普遍设立在京师与各地的商业中心”反映了地域性商人群体日趋活跃,广泛分布于京师及各地的政治和经济中心,故C项正确。‎ ‎3.乾隆三十七年,台湾海防同知朱景英称:“台地多用宋钱,如太平、元祜、天禧、至道等年号钱,钱质小薄,千钱贯之。”据此可知(   )‎ A.宋代商品经济比清代更为繁荣 B.当时两岸经济交往尚不密切 C.海峡两岸有着不同的货币体系 D.宋代以后台湾经济发展迟缓 解析:选B 明清时期出现了在商品经济高度繁荣的基础之上的资本主义萌芽,可知清朝的商品经济要比宋代更为繁荣,故A项错误;乾隆时期,宋代货币依然在台湾广为流通,说明两岸交往尚不密切,故B项正确;台湾被收复之后,海峡两岸的货币体系必然是一致的,故C项错误;宋代以后台湾经济的发展状况,我们无法从材料中获取相关信息,故D项错误。‎ ‎4.《白银资本》载:“1600年,(中欧)这种贸易造成每年大约有20万公斤的白银流入从宁波到广州的华南和东南沿海地区。对丝绸的旺盛需求引发了土地使用方式的重大变化……”这表明东南沿海(   )‎ A.农业经济转型 B.传统手工业受冲击 C.经济地位上升 D.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解析:选A 根据材料中“1600年”可以判断是明朝,根据材料中“对丝绸的旺盛需求引发了土地使用方式的重大变化”说明丝绸业的发达导致经济作物种植增多,土地使用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故A项正确。‎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管仲认为:五谷食米,民之司命(决定民众生死)也。黄金刀币,民之通施(通货)也。故善者执(掌握)其通施以御(控制)其司命,故民力可得而尽也。这体现了(   )‎ A.重农抑商的政策      B.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 C.以农促商的理念 D.“工商皆本”的主张 解析:选B 题目中体现的是国家在农业与商业中所扮演的角色,“善者执(掌握)其通施以御(控制)其司命”体现了管仲主张国家掌握通货,故B项正确。‎ ‎2.《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文景时期商业发展状况时说“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这说明文景时期商业的发展(   )‎ A.强化了政府的抑商政策 B.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C.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D.瓦解了封建小农经济 解析:选B 根据材料“富商大贾周流天下”可知,文景时期的重农抑商政策已出现日益松弛而非强化的迹象,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可知,商业的兴盛推动了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有关政府财政收入的阐述,故C项错误;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奠基时期,故D项错误。‎ ‎3.《汉书·食货志》记载:“孝惠、高后时,为天下初定,复弛商贾之律,然市井子孙亦不得为官吏。”汉武帝时盐铁官营,大商贾桑弘羊、东郭咸阳等相继任官,出现了“吏道益杂不选而多贾人”的局面。这表明西汉(   )‎ A.商人地位受制于国家政策 B.抑商政策仍在不断强化 C.利用官营政策调解阶级矛盾 D.商人群体壮大威胁统治 解析:选A 在孝惠、高后时期,重农抑商政策虽然有了一定的松弛,但商贾子孙后代仍不能充任官吏,而到了汉武帝,大商贾获得了担任国家高级官吏的资格,故A项正确。‎ ‎4.(2018·辽宁重点高中联考)唐代史书和小说所载的一些江湖人士或恶少,逞能滋事多发生在商业区的“市”内,而宋代的史书和小说中,“坊”中也出现了许多江湖事件或各种案件。与此直接相关的是宋代(  )‎ A.农业的发展 B.理学的形成 C.坊市制的变化 D.手工业的进步 解析:选C 市、坊分布在城市,故不能体现农业的发展,故A项错误;理学强调伦理道德,自身修养,与材料中案件多发于坊市无关,故B项错误;宋代商业活动打破坊市制度的界限,故“‘坊’中也出现了许多江湖事件或各种案件”,故C项正确;手工业发展不能体现唐朝与宋代坊市制度的变化,故D项错误。‎ ‎5.(2018·南京调研)《宋会要辑稿·食货·商税》:“沿江诸郡税场,今后商贾所载物货,如系茶盐米面铜钱,敢有违法收税者,许商贾越诉。”材料主要反映了宋代(  )‎ A.政府限制商人的经营范围 B.区域性长途贩运受到限制 C.商税不再是政府主要财源 D.商人合法利益受政府保护 解析:选D “敢有违法收税者,许商贾越诉”表明政府保护商人的权益,未提及限制商人的经营范围,故A项错误,D项正确;区域性长途贩运受到限制与材料政府保护商人的权益不符,故B项错误;“敢有违法收税者,许商贾越诉”表明商税在政府收入中的重要性,故C项错误。‎ ‎6.(2018·吉林百校联盟联考)明万历《同安府志·物产》记载,福建同安县“往时市肆绸缎纱罗绝少,今则苏缎、潞绸、杭货、福机行世,无所不有者”。由此可知,当时(  )‎ A.长途贩运比较发达 B.同安县是福建商贸中心 C.福建丝织业发展快 D.棉纺织业开始走向衰落 解析:选A 材料反映出当时的福建同安县市场上充满苏杭等外地的绸缎,可知当时商品长途贩运发达,商品可以运销各地,故A项正确;材料仅反映出同安县有各种商品,不能说明其是福建的商贸中心,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苏杭等地丝绸在同安县销售,不能反映出福建丝织业发展快,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同安县有外地的商品,不能说明当时的棉纺织业开始走向衰落,故D项错误。‎ ‎7.(2018·黄石调研)据珠江三角洲地区番禺、顺德等十余州县统计,永乐年间共有墟市33个,嘉靖时增至95个,万历时更发展到176个。福建顺昌县弘治年间只有墟市4处,嘉靖时增至8处;建宁县更从原来的1个增至9个。明中后期不断增长集市数量说明(  )‎ A.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 B.南北经济交流日趋频繁 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D.州县集市的密度北方超过南方 解析:选A 集市主要产生在城乡结合地带,是农民交换货物的重要场所,故A项正确;材料仅涉及地方集市发展状况,没有涉及南北交流,故B项错误;资本主义萌芽的特征是雇佣劳动关系,材料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北方集市发展状况,故D项错误。‎ ‎8.汉武帝时设置盐铁官专职管理盐、铁生产销售征税事宜。宋行引法,商人向政府购引(即取得贩运销售盐专利的凭证)后,即可凭引支盐运往指定区域,独占区内食盐销售。清政府采取“引岸制”的食盐运销体制,赋予一些商人食盐营销的垄断权,国家只对盐商进行管理和征税。对这一变化认识正确的是(  )‎ A.封建政府与民争利的出发点没有改变 B.不放弃专营是为了抑制富商大贾势力 C.政策虽有变化但是指导思想仍为法家的集权思想 D.从长远来看会增加成本,不利于商品的自由流通 解析:选C “与民争利”不能准确反映题干主旨,故A项错误;不同时期盐业政策的变化是为了实现经济秩序的稳定和便于国家管理,故B项错误;虽然不同时期的具体政策有所调整,但究其本质,统治者都是为了管控经济秩序,安定国计民生,指导思想一脉相承,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增加成本的信息,故D项错误。‎ ‎9.据载,“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立户籍分异财产者,唐律定为徙罪,明律改为杖罪,明中叶之后实际流于形式”。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出(   )‎ A.社会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B.法律的调节作用日趋弱化 C.国家对人身控制的不断加强 D.个性解放思潮的逐步发展 解析:选A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传统的小农经济的思想观念受到冲击,故A项正确;材料中不是法律的弱化,故B项错误;我国古代国家对人身控制逐渐放松,不是加强,故C项错误;材料中只是提到商品经济的发展对传统观念的影响,不是强调个性解放,故D项错误。‎ ‎10.战国时商鞅主张重农抑商,西汉时桑弘羊认为农商并重、本末俱利,宋代以后反对重农抑商的思想家明显增加,认为工商皆本。这些古代商业思想(   )‎ A.与历代商业政策的调整基本一致 B.都站在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的立场 C.是古代经济发展迟滞的主要原因 D.揭示了“本末”观念的长期存在 解析:选D 自商鞅变法后封建社会一直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因而尽管西汉时桑弘羊提出农商并重,但并未推广,所以到宋代仍有很多思想家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说明自商鞅变法后整个封建社会“本末”观念的长期存在,故D项正确。‎ ‎11.乾隆认为:“关口征纳米税,虽每石所收无几,商人藉口额课,势必高抬价值。”于是下旨:“每遇地方歉收,关口商贩米概给票放行,免其上课。”这一措施(   )‎ A.使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B.有利于粮食作物的流通 C.彻底解决了粮价上涨问题 D.说明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解析:选B 材料“每遇地方歉收,关口商贩米概给票放行,免其上课”表明了政府放松了对“贩米”的监管和控制,有利于解决粮价上涨问题,有利于粮食作物的流通,与商人社会地位的变化无关,故B项正确,A项错误;C项说法绝对;重农抑商政策并未松动,故D项错误。‎ ‎12.清雍正元年规定各省赴海贸易商船必须在大桅上截一半“各照省份油饰”,江南用青油漆饰,浙江用白油漆饰,福建用绿油漆饰,广东用红油漆饰,然后须经查验无误,方得放行。这说明(  )‎ A.朝贡贸易的仪式十分烦琐 B.政府限制商民赴海外贸易 C.各省对外贸易产品差异较大 D.当时全面开放沿海对外贸易 解析:选B 从材料看,各省进行对外贸易时需要在船的大桅上装饰一定颜色的油饰,据此推断此举可能是方便辨认各省的船只,从材料中并不能看出是官方统一的朝贡贸易,更不能说明这是仪式,辨认各省船只,再经查验,有管理的意图,故排除A项。从材料中“方得放行”‎ ‎,可知并不是禁止商船去海外,而是加强管理,再根据材料中的油饰和查验,可知属于限制商民赴海外贸易,故选B项。油饰并不是对外贸易的产品,材料也没有反映其他对外贸易产品,故排除C项。材料中只涉及几个东南的省份,而且开放程度上也是有限制的,故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成为当下中国的国家战略和外交战略。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始通于西汉张骞“凿空”、在西域设置行政管理机构之时。当时的道路由东而西:自长安经河西走廊通向中亚。经这条路运往西方的商品有蚕丝、丝织品、铁器等,从西方输进中国的商品有良马、葡萄、石榴等。汉代“丝绸之路”引发了各国互相接触的强烈愿望。‎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卷2》‎ 材料二 唐朝“丝绸之路”畅通,“伊吾之右,波斯以东,职贡不绝,商旅相继”的局面形成后,丝绸大量输往许多国家,外来物品也纷纷涌入。丝绸是唐朝赋税的重要来源,也是政治外交的主要礼物,唐初赠帛与彩缎予突厥,稳定边疆形势。“秦汉以来,唐马最盛”,“绢马贸易”满足了西域各国渴望得到的丝绸,西域骏马也极大地改善了唐朝的军队装备,成为中西交通的重要工具。外来物品如金银带把杯、彩釉玻璃等器皿传入中原,激发了唐朝工匠的仿制兴趣和创新热情,工艺技术的模仿和审美情趣的启示,最终使唐代手工业品的制作风格发生了改变。‎ 商贸活动带来了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西域音乐、舞蹈、绘画,给传统文化注入清新的气息,以外来乐舞为参照,中国古代“功成作乐”的礼仪制度进行了更新改造。敦煌壁画描绘出只交纳商税、不承担政府义务、定居唐朝境内创业的外国商旅,莫高窟珍藏的大量佛门经文,以及融合西方艺术创造出崭新东方美的造像,将人类共同的美、共同的人性经过潜移默化的整合后以艺术形式再现出来。在不同文明的碰撞过程中,唐朝文化得到了极大的补充和发展,并汇集为开创新时代的动力,最终形成了以唐为核心向四周辐射的文化圈。‎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卷3》‎ ‎(1)比较材料一、二,指出汉、唐丝绸之路的变化。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唐朝丝绸之路对中外文明发展的影响。(15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唐丝绸之路绵延不衰的原因。(10分)‎ 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一、二,从丝绸之路的范围、交易的内容和交往的对象上比较概括归纳“变化”所在。结合材料二信息,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分别概括其影响。第(2)问,对于汉唐丝绸之路繁荣的原因,联系汉唐时期的社会状况来分析,一般来说从政治、政策、开明程度、经济水平与商人的贡献展开叙述即可。‎ 答案:(1)变化:①从地域(范围)上看,汉朝丝路从中国出发,主要通向中亚;唐朝丝路覆盖了西亚、南亚乃至非洲东海岸。②从内容上看,汉代以商业贸易为主;唐代从商业贸易扩展到文化、民俗、政治、军事、手工业工艺等领域。③‎ 从对象上看,汉代以西域和中亚地区国家为主;唐朝扩大到南亚、西亚等国。‎ 影响:①稳定了唐朝西北边疆形势,壮大了唐军实力;②增加国家财政收入;③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融合;④推动了唐朝手工业工艺的创新与发展;⑤引领了周边国家地区的发展,形成了中华文化圈。‎ ‎(2)原因:①国家统一,国力强盛;②国家重视发展对外(丝路)贸易;③古代中华文明的先进性与开放包容特性对周边国家地区具有较大的吸引力;④中外商人对丝路贸易的推动;⑤海陆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需要四大要素:一是社会化大生产;二是技术推动;三是充分的商品化经济;四是本国的资本主义萌芽有自己的土壤。明清时期“中国除了技术不够发达外,一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所需的物质条件都已具备”。‎ 据材料并结合明清时期中国的社会状况,论证上述观点。(对材料中的观点赞成、反对或其他观点均可,应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12分)‎ 解析:材料中的观点是“明清时期‘中国除了技术不够发达外,一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所需的物质条件都已具备’”,可以认为该观点正确,也可以认为该观点错误,最重要的是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如果认为该观点不正确,则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论述中国在当时缺乏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如果认为该观点正确则重点论述中国在这些方面具备的条件。‎ 答案:示例一 观点:材料观点不正确。‎ ‎①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实行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②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自由雇佣劳动力市场不充分。手工工场没有成为当时中国手工业生产的基本形式。商业资本转向购置田产,资金不足。③思想观念落后,文化专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使中国人丧失进取精神。‎ 综上所述,由于封建制度的阻碍,中国缺乏资本主义发展的资本、劳动力、技术、市场等条件。‎ 示例二 观点:材料观点正确。‎ ‎①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弱,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要素的流动。②发达的农业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手工业生产规模宏大,培养了一批熟练工人;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商业发达;一定的科技优势,四大发明的传播和科技巨著的问世;商业资本异常活跃和全国性市场的形成,充足的货币条件;海外市场的拓展,表明中国是当时世界范围内商业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③明清时,“工商皆本”新思想产生,商人社会地位发生变化。‎ 综上所述,明清时期中国已具备资本主义发展的资本、劳动力、市场等条件。但由于封建制度的阻碍和西方列强的侵略没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