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版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课标要求:1.掌握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2.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3.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第十九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学习目标:1.列举建国以来我国在核技术、空间技术、运载火箭研究、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及农业科技等领域取得的成就。2.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成就取得的原因及其作用。‎ ‎[情景导学]‎ 材料 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2011年升空 ‎“天宫一号”是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的名称,中国于2010~2011年底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分别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对接。‎ 思考:你知道登上太空的第一个中国人是谁吗?‎ 提示:杨利伟。‎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教材导学]‎ ‎1.“两弹一星”‎ ‎(1)目的: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2)表现 55‎ ‎2.载人航天 ‎(1)决策:1992年,中国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研制计划。‎ ‎(2)成就:‎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了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 ‎(3)影响: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易错易混] (1)“两弹一星”≠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核弹);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教材中将“两弹一星”表述为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2)“神舟五号”飞船飞行的成功,表明中国成功掌握载人航天技术。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表明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二、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教材导学]‎ ‎1.背景: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粮食产量关乎国计民生。‎ ‎2.成就 ‎(1)1973年,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 ‎(2)2001年,袁隆平获得中国“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3.意义:袁隆平是在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他选育出的杂交水稻不仅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也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深化探究] 被誉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培育出的杂交水稻,为我国农业生产带来了大幅度、大面积的增产,这项成果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农业科研中的一项重大成果。‎ 55‎ 三、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教材导学]‎ ‎1.计算机技术 ‎(1)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了计算机研制工作。‎ ‎(2)1983年,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银河-Ⅰ号”计算机。‎ ‎(3)此后十几年间,中国的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已经居于世界前列,加速了国家信息化发展。‎ ‎2.生物技术 ‎(1)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2)中国积极参与人类基因的研究,并在依靠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动植物品种、治疗人类重大疾病的药物研究等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轻巧识记] (1)新中国四大科技成就及重要意义 ‎(2)中国科技发展历程 55‎ 探究一 新中国科技的发展 ‎[材料探史]‎ ‎[史料呈现] 材料一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时间 成就 意义 ‎1964年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打破核垄断,步入核国家 ‎1966年 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中国拥有战略威慑武器 ‎1970年 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中国拥有自己天空眼睛 ‎1997年 ‎“银河—Ⅲ”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计算机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2002年 中国第一头克隆牛成功 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取得重大成果 ‎2003年 ‎“神五”飞船发射成功 世界上第三个把人送入太空的国家 ‎2008年 ‎“神七”飞船发射成功太空行走 实现卫星放飞探测手段的多样化 ‎2010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科学家“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发展贡献”奖章 标志着中国在此方面的研究水平居世界前沿 ‎2013年 ‎“辽宁”号航母正式入列人民海军 表明中国海军航母已经开始进入战斗力生成阶段 材料二 “嫦娥二号”是我国发射的第二颗绕月探测卫星,它……直接进入地月转移轨道、首次使用X频段测控、对“嫦娥三号”着陆区进行高分辨率成像……这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将为今后的“嫦娥三号”实现月球软着陆奠定基础。从地面迈向天空,再迈向太空,继而迈向深空、迈向另外一个天体,我们可以离开自己栖息的摇篮,奔向原本陌生的宇宙空间,这是科学的力量、进步的阶梯、文明的标尺。‎ ‎——新华网《嫦娥二号:中国航天事业的新阶梯》‎ ‎(1)材料一表明20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科技发展的重心有何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从卫星的运行轨迹上看,“嫦娥二号”卫星有什么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人对天体(或月亮)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信息解读] 第(1)问,“中国科技发展的重心的变化”从比较单一的国防领域变成了“更多领域”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产生的影响”主要从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不断进步、改善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方面回答。‎ 第(2)问,从嫦娥二号是绕月卫星的角度回答特点;通过中国人对宇宙的探索经历的变化说明认识的变化。‎ ‎[答案提示] (1)变化:70年代前重点发展以“两弹一星”为核心的国防科技;70年代后在高新技术的多个领域取得众多突破。‎ 55‎ 影响:有利于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促进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有利于改善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2)特点:“嫦娥二号”是绕月卫星(或“嫦娥二号”主要是绕着另外一个天体运行)。变化:由想象到近距离探测。‎ 助推新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 ‎(1)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是科技发展的政治基础。‎ ‎(2)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前提。‎ ‎(3)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正确决策,为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4)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开拓创新和无私奉献,为科技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5)社会生产、生活发展的推动和需要是重要动力。‎ ‎(6)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和积极引进世界先进技术。‎ ‎[题型突破]‎ ‎ 读下框内的文字材料,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邓小平 ‎①说明尖端科技的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际关系中影响巨大 ②当代社会激烈的经济竞争和军事政治角逐,实际是科技力量的竞争 ③“两弹一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国际影响 ④科技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思路引导] ‎ ⇒⇒⇒⇒ ‎[解析] 从题干可以提取关键信息:“原子弹、氢弹”“卫星”“重要影响的大国”。由材料中关于“原子弹、氢弹”“卫星”与中国国际地位、国际影响的关系可判断①②③正确,科技事业的发展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因此④也正确。‎ ‎[答案] A 55‎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民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又能带动经济的发展。因此,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坚持“科教兴国”战略。 ‎ ‎[针对训练1] 近年来我国科技事业飞速发展。“蛟龙”下海,“神十”‎飞天,“天河二号”计算机超级神速。这些科技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  )‎ A.优秀科学家的努力 B.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科技体制的创新与完善 C.全国人民的支持 D.借鉴了外国先进科技成果 ‎[解析] 科技成就取得的原因有多方面,A、C、D三项叙述均正确,但高科技成就的主要原因一定是以经济的发展为物质基础、以科技体制的创新为先导,因此B项为最佳答案。‎ ‎[答案] B 探究二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材料探史]‎ ‎[史料呈现] 材料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湖南举行的中非商务合作论坛上作《发展杂交水稻,促进世界粮食安全》的主题演讲中提出,保障全世界粮食安全的最好方法是尽可能地增加粮食单产,“最有效且最经济的方法,现在看来就是利用杂交水稻技术”。‎ 据上述材料指出,袁隆平研究的杂交水稻有何重大意义。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科技进步与社会生产之间的关系。‎ ‎[信息解读] 注意结尾句,认识杂交水稻的意义。‎ ‎[答案提示] 意义: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其在世界范围的推广,也有助于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关系:科技进步以经济发展为物质基础,科技进步又会推动社会生产发展;二者相辅相成,互相推动和促进。‎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原因 ‎(1)它是一次技术上的革命。袁隆平突破经典遗传理论的禁区,提出杂交水稻的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 (2)它又是一次农业上的革命。由于常规稻的产量、抗病性、各种综合性状都比不上杂交水稻,这就意味着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有助于缓解日益增加的人口与有限土地之间的矛盾。‎ 55‎ (3)它又是一次世界性的革命。研究和种植杂交水稻有助于解决世界上粮食不足的问题。‎ ‎[题型突破]‎ ‎ “文化大革命”期间,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下,我国科技也取得了一定成就。下列成就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③袁隆平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 ④中国载人航天试验成功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思路引导] ‎ ‎[解析] ②③都是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科技成就,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①是十年建设时期取得的成就,④是改革开放后取得的成就。‎ ‎[答案] D 在学习“文革”时期取得的科技成就时应强调这一阶段,虽然受到种种干扰,但仍然有重大成就出现,如1967年第一颗氢弹,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强化学生记忆并讲解取得成就的原因。 ‎ ‎[针对训练2] 世界杰出的农业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写了一部名著,叫《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书中写道:“(他)为中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他增产的粮食实质上降低了人口增长率。他在农业科学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他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这是对谁的褒奖(  )‎ A.钱学森 B.邓稼先 C.郭沫若 D.袁隆平 ‎[解析] ‎ 55‎ 根据题意可知,此人对中国乃至世界农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其对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有重要影响,因此应是袁隆平。‎ ‎[答案] D 一、“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重大意义 ‎1.打破了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振奋了民族精神,增强了中国人民的防御能力,将祖国的发展与命运牢牢地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2.缩小了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某些重要领域的差距,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独立掌握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国家之一。‎ ‎3.激发了中国人民独立自主、发愤图强的豪情壮志,培养和形成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推动力量。‎ ‎4.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使我国赢得了与幅员大国相适应的政治、军事大国地位,加强了世界爱好和平一方的力量。‎ ‎5.奠定了中国开发利用核工业和空间领域的技术与人才基础,推动了科技进步,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进步。‎ 二、科技进步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作用 ‎1.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 ‎2.促进了中国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加快了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教育和文化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的变革。‎ ‎3.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有助于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 ‎[网络构建]‎ ‎[关键必背]‎ 55‎ ‎1.“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打破了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2.袁隆平是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他的研究成果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3.计算机的应用,加速了国家信息化发展。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实现,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55‎ ‎课时跟踪训练(十九)‎ 一、选择题 ‎1.下图反映了我国国防科技取得的重大成就,这一成就(  )‎ ‎①加强了中国国防能力 ②打破了美、苏核垄断 ③提升了中国国际地位 ④实施了“‎863”‎计划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解析] 依据图片可知是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20世纪60年代,而④是在20世纪80年代,应该排除。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美苏争霸的背景下发生的,因此打破了美、苏核垄断。‎ ‎[答案] C ‎2.‎1964年10月16日,寓居美国的李宗仁向来访者说:“西方人终于将我们视为一个智慧的民族了。”导致西方人观念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 A.中国成功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 B.中国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 C.中国建成了大亚湾核电站 D.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解析] ‎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试爆第一颗原子弹;B、C两项是改革开放后取得的成果;D项是在1970年。‎ ‎[答案] A ‎3.“大千宇宙,浩瀚长空,全纳入赤子心胸。惊世两弹,冲霄一星,尽凝铸中华豪情,霜鬓不坠青云志。……”这是对科学家钱学森的赞誉,其中“两弹”是指 (  )‎ 55‎ A.原子弹、氢弹 B.原子弹、导弹 C.氢弹、导弹 D.导弹、核弹 ‎[解析] 钱学森是“两弹一星”的功勋之一,“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故选B项。‎ ‎[答案] B ‎4.下框内是新华社对我国某项科技成果的评论,根据评论内容和所学知识判断这一科技成果应该是 (  )‎ 新华社电:‎ ‎……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好开端,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它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中国“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 C.中国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 D.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市场 ‎[解析] 据材料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文化大革命”可判断该科技成果出现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故选C,排除B、D。据材料中“空间技术”排除A。‎ ‎[答案] C ‎5.一位老华侨曾说:“我们期盼成功,因为你们的卫星升多高,我们的头就能昂多高!”这位老华侨第一次昂起头能够仰望到中国的卫星是在 (  )‎ A.1967年 B.1970年 C.1984年 D.2003年 ‎[解析]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故选B。‎ ‎[答案] B ‎6.某班历史小组以“新中国科技世界之最”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他们收集到以下资料,其中最适合入选的是(  )‎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 C.“神舟”载人飞船试验成功 D.选育出“南优2号”杂交水稻 ‎[解析] “新中国科技世界之最”要求新中国科技需要世界领先,原子弹爆炸、“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和“神舟”载人飞船试验成功都不是世界第一,只有选育出“南优2号”杂交水稻最为符合,选择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55‎ ‎7.《江门日报》曾刊载“墨顽童”钟志明的题为《袁隆平的梦》的漫画。表达了人们对袁隆平的喜爱。袁隆平备受人们喜爱主要是因为他 (  )‎ A.使人类实现了“丰衣足食”的梦想 B.解决了人类的生存问题 C.推动了世界人口的增长 D.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解析] 袁隆平培育成功的杂交水稻新品种,不仅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也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答案] D ‎8.下列四幅图片反映了新中国的科技成就。对这四幅图片的说明不正确的是 (  )‎ A.图一——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图二——“神舟5号”飞船 C.图三——正在田间研究水稻的袁隆平 D.图四——“神‎7”‎宇航员翟志刚 ‎[解析] A、C、D三项的说法都是正确的。图二是1970年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所以B项说法不正确。‎ 55‎ ‎[答案] B ‎9.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研制成“两弹一星”、战略核潜艇、银河系列计算机,长征系列火箭并打入国际航天市场等等。这些自主创新的巨大成就出现的重大意义有(  )‎ ‎①带动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②证明中国科技创新体制完善 ③证明中国已经是世界科技强国 ④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②③④‎ ‎[解析] 本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考查新中国重大科技成就的意义,旨在考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②③表述明显错误,①④符合题意,故选B项。‎ ‎[答案] B ‎10.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 A.“一五”计划促进了①时期的科技发展 B.“两弹一星”是在②时期取得的 C.“文化大革命”使④时期内没有取得任何科技成就 D.“南优2号”杂交水稻是在⑤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 ‎[解析] “一五”计划从1953年至1957年,A项正确;“两弹一星”成果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取得的,B项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南优2号”是1973年培育成功的,D项错误。故选A项。‎ ‎[答案] A ‎11.从模仿追踪、重点突破到自主创新、引领未来,60年来,中国科学研究成果在某些领域开始处于世界先进行列。改革开放新时期,处于世界先进行列的有(  )‎ ‎①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的研制 ②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③依靠基因工程改良动植物品种 ④载人航天飞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55‎ C.①③④ D.①④‎ ‎[解析] 四项内容都是达到世界先进行列的重要成果,但是中国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是在1965年,不属于改革开放新时期,排除②。‎ ‎[答案] C ‎12.从“两弹一星”、“一箭多星”、载人航天到“嫦娥二号”成功登月,这一系列重大科技成就的取得,其必要的前提和原因有 (  )‎ ‎①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②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科技工作 ‎③正确的发展科技工作的规划方针 ④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⑤海外一些优秀科学家回国,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解析]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前提条件,故①正确;中国政府在1949年和1958年分别成立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支持科技工作,说明②正确;1956年国务院成立科学规划委员会并编制出《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说明③正确;李四光、华罗庚、钱学森等归国并努力工作,说明④⑤正确。‎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经济现代化必须抓住机遇,我们在历史上曾经错失三次重大机遇……第一次是1793年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第二次是1842~1860年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第三次是1957~1976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 ‎——《中国经济现代化报告2015》‎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部分重大科学技术成就 时间 重大成就 作用和意义 ‎1961年 ‎1.2万吨水压机制造成功 成为拥有大型锻压机械的国家 ‎1965年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 ‎1973年 籼型杂交水稻育成 世界上首次育成杂交水稻 ‎1988年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 中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 ‎1999年 第一艘“神舟”号宇宙试验飞船安全返回 为我国发射载人宇宙飞船奠定基础 ‎1978年以来,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重大科技成果达到6万多项,经推广应用后新增产值累计达1400多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863计划”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 ‎——《中国近现代史》‎ 55‎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经济现代化过程中后两次错失重大机遇的原因。‎ ‎(2)阅读材料二,你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发展有何特点?并分析主要原因和影响。‎ ‎[解析] 第(1)问,分别结合1842~1860年、1957~1976年中国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及政治状况分析。第(2)问,阅读材料,据“首次”“第一”“蓬勃发展”“新增产值”等关键信息说明科技发展的特点;“原因”注意从政治制度、国家政策和科技工作者的努力等方面回答;“影响”可根据科技成果的项目分角度进行归纳。‎ ‎[答案] (1)第二次: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西方的殖民侵略;太平天国运动的消极影响。‎ 第三次:帝国主义的敌视、封锁;“左”倾错误影响;“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 ‎(2)特点:科学技术成果丰硕;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有些项目或领域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科技成果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主要原因: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精神和无私奉献;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影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促进了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科技发展史可分为以下五个时期 ‎   项目 时期   ‎ 特点 情况 ‎1950~1958年 指数增长期 每隔1.6年,科技成果翻一番 ‎1959~1962年 非常时期 困难的饱和增长 ‎1963~1965年 指数增长期 每隔1.4年,科技成果翻一番 ‎1966~1975年 非常时期 几乎零增长 ‎1975年以后 指数增长期 增长率基本上与世界水平相近 ‎——《中西500年比较》‎ 材料二 新中国科技人员占人口的比例 年份 全民所有制单位中 科技人员的总数 全国每百万人 中科技人员数 每百万职工中 科技人员数 ‎1952‎ ‎42.5万人 少于7.5人 ‎269人 ‎1987‎ ‎889.4万人 ‎83.1人 ‎889.43人 ‎1989‎ ‎996.1万人 ‎88.1人 ‎967.6人 ‎——《奋进的四十年》‎ 材料三 政府科技经费的投入,从1955年的3800万元猛增到1997年的961亿元,所取得的省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在1997年达到3.1万项。——《中国现代史纲》‎ 55‎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各个阶段影响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 ‎(2)结合材料二、三和你的认识,谈谈科技发展需要哪些条件?科技的发展与经济建设和国家地位的关系是怎样的?‎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结合教材知识和表格中不同时期我国科技发展的状况,分析影响科技发展的因素。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第(1)问和材料二中的“科技人员”及材料三中的“政府科技经费的投入”等可归纳总结得出答案;第二小问,围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决定经济的发展,但又离不开经济为其提供的物质保障,科技的发展能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等组织答案。‎ ‎[答案] (1)①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恢复和“一五”计划的完成以及党中央制定的科学发展远景规划,还有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努力。②“左”倾错误和三年经济困难。③党中央纠正“左”倾错误使得形势好转。④“文革”时,科技教育的发展受到严重冲击。⑤“文革”结束,批判“左”倾错误,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条件:国家重视、科学决策、科研队伍壮大、经费投入猛增、教育水平提升等。(任答四点即可)关系:科技的发展决定了经济建设的发展,同时科技的发展又依靠经济这一物质基础的发展;科技的发展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第二十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学习目标:1.掌握“双百”方针的内涵及提出的目的。2.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学术和文学艺术发展的阶段性成就,分析其与“双百”方针贯彻状况之间的关系。3.探究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情景导学]‎ 材料 (‎1956年5月26日)陆定一号召出现如同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相仿的又一次学术发展的黄金时代……陆定一说:不鼓励独立思想和自由讨论,学术生活就会停滞、倒退;而鼓励独立思想和自由讨论,学术生活就会前进。他允许知识分子对艺术、文学、科学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自由批评,表达、坚持、保留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这些领域不应与政治同等看待。尽管政治领域的争论仍然不被允许,但学术方面的争论则受到鼓励,在这个方面,知识分子在选择题材和方法论时,有了较大的余地。‎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思考:陆定一等人的号召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提示: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教材导学]‎ ‎1.背景 55‎ ‎(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2)1956年初,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大规模经济建设已开始,党中央提出让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2.提出 ‎1956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3.含义 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4.特点 ‎“双百”方针是一个基本性的同时也是长期性的方针。‎ ‎5.成就 ‎(1)老舍的话剧《茶馆》,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等都是贯彻“双百”方针以后的出色作品。‎ ‎(2)文艺期刊大量增加,刊物质量也有提高。‎ ‎6.影响 ‎(1)出现文艺领域百花齐放,学术领域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2)丰富了社会主义时期人民的文化生活。‎ ‎[轻巧识记] 图示法巧记“双百”方针 ‎[易错易混] “双百”方针不是只局限于文艺领域,“百花齐放”是文艺领域的政策方针,“百家争鸣”主要是科学、学术领域的政策方针。‎ 二、曲折的年代 ‎[教材导学]‎ ‎1.原因 ‎(1)政治运动的扩大化,特别是“ 文化大革命”的到来。‎ 55‎ ‎(2)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甚至上升为阶级斗争问题。不同的学术观点,被看作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 ‎2.表现 ‎(1)一些优秀作品受到错误批判,如王蒙的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艾青的寓言诗《蝉的歌》、昆曲《李慧娘》和电影《北国江南》《早春二月》等。‎ ‎(2)作者多被划为“右派”或“反动学术权威”。‎ ‎3.影响 ‎(1)许多知识分子受到了伤害,文艺园地百花凋零。‎ ‎(2)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也受到很大影响。‎ ‎[易错易混] 政治运动对文艺的冲击所造成的破坏非常巨大,尤其是十年“文革”中,许多文艺界、学术界的代表人物遭到批斗或下放到农场改造,整个文艺界呈现出百花凋零的局面。“文革”证明“双百”方针不是一个暂时性的方针,而是一个基本性的,也是一个长期性的方针。‎ 三、文艺的春天 ‎[教材导学]‎ ‎1.原因 ‎(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清算了极“左”路线。‎ ‎(2)党明确文艺必须植根于人民生活。‎ ‎(3)邓小平指出,文艺属于人民,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贯彻“双百”方针。‎ ‎(4)20世纪80年代初,中共中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五讲”“四美”为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开展起来。‎ ‎2.表现 ‎(1)出现了以反映“文化大革命”为主题的“反思文学”“伤痕文学”和以改革实践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2)出现了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的戏剧、电影,如《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等。‎ ‎(3)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文学艺术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也向多样化发展,中国文化正走向世界。‎ ‎[轻巧识记] 文化事业的发展 55‎ 探究一 “双百”方针的实质 ‎[材料探史]‎ ‎[史料呈现] 材料一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 ‎——‎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中央 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二 文艺这种复杂的精神劳动非常需要文艺家发挥个人的创造精神。写什么和怎么写,只能由文艺家在艺术实践中去探索和逐步求得解决,在这方面不要横加干涉。 ‎ ‎——邓小平 ‎(1)毛泽东在1956年提出“双百”方针的依据是什么?结合材料一分析“双百”方针的实质。‎ ‎(2)材料二中邓小平的观点对文艺工作有何指导意义?‎ ‎[信息解读] (1)抓住材料标注的时间“1956年”,结合历史背景组织答案。‎ ‎(2)关键信息:“不要横加干涉”体现了宽松的文化环境对文艺创作的重要性。‎ ‎[答案提示] (1)依据: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大规模经济建设逐步展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实质:承认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多样性格局。‎ ‎(2)主要说明创作自由是文艺工作的基本规律,“双百”方针是实现创作自由的根本保证。‎ ‎“双百”方针的实质 55‎ ‎(1)“双百”方针就是承认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多层和多样格局,不是一“花”一“家”的单调形态。‎ ‎(2)只要是赞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知识分子,便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者和建设者。‎ ‎(3)“双百”方针是团结知识分子和文化人的情感纽带,是允许和鼓励不同观点、不同流派的文化形态自由发展的政策依据。‎ ‎(4)只要符合繁荣社会主义的经济文化这一民族的最根本利益,只要有利于促进和体现社会的进步,就应该纳入先进文化的格局范围。‎ ‎[题型突破]‎ ‎ 美国史学家费正清认为:“‘百花齐放’政策的一个方面是给予知识分子一定程度的自由,以获得他们的合作,提高他们的技能。”“一定程度的自由”是指(  )‎ A.文艺、学术争论的自由 B.政治观点的自由 C.价值取向的自由 D.意识形态的自由 ‎[思路引导] ‎ ‎[解析] 1956年,毛泽东提出了“双百”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因此,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双百”方针中所指的自由,同资产阶级所主张的自由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双百”方针是无产阶级政党作为民族、国家利益的代表,为推动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而推行的指导政策;资产阶级所主张的自由则属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最终服务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双百方针具有相对性,必须建立在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基础上;使用范围的有限性,仅适用于文化艺术领域和学术领域,而不适用于意识形态领域。 ‎ ‎[针对训练1] 某年春天,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一方针 (  )‎ 55‎ A.是毛泽东主席在1953年春天正式提出来的 B.是一个临时性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发展方针 C.和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本质是完全相同的 D.可用“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予以说明 ‎[解析] “双百”方针提出的时间是1956年,它是一个长期性的科学文化发展方针,故排除A、B两项。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本质上是封建思想文化繁荣的景象,而“双百”方针是社会主义科技文化发展的方针,二者有本质区别,故排除C项。“双百”方针实质是鼓励文化艺术在宪法允许的范围内自由发展,不要戴上阶级斗争的帽子,D项与这一含义相符。‎ ‎[答案] D 探究二 “双百”方针提出的意义 ‎[材料探史]‎ ‎[史料呈现] 材料 思想文化部门要多出好的精神产品,要坚决制止坏产品的生产、进口和流传。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宣传,也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宣传,一定要坚决反对。毫无疑问,我们仍然坚持“双百”方针,坚持宪法和法律所保障的各项自由,坚持对思想上不正确倾向以说服教育为主的方针,不搞任何运动和大批判。对坚持错误拒绝改正的党员要执行党纪,但是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不允许重犯任何简单化,扩大化的“左”的错误。‎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根据材料,简述邓小平提出重新贯彻“双百”方针的意见,并分析现实意义。‎ ‎[信息解读] 根据材料内容提炼归纳意见,结合所学知识从科技文化领域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方面分析影响。‎ ‎[答案提示] 意见:坚持“双百”方针,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对思想上不正确倾向不搞任何运动和大批判,以说服教育为主;要处理坚持错误拒绝改正的党员,但不能重犯“左”的错误。‎ 55‎ 意义: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我国的科技文化繁荣发展,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迅猛而健康地发展。‎ ‎“双百”方针提出的意义 ‎(1)正确处理了政治与学术、政治与文化艺术之间的关系,反对文化专制主义和政治对学术文化领域不恰当的干预,指明了发展科学文化的正确道路。‎ ‎(2)正确反映了发展科学文化的客观规律,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科学和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双百”方针提出后的几十年历史反复证明:每当坚持并正确贯彻“双百”方针,我国的科学文化事业就获得繁荣发展;而每当“双百”方针不被尊重,受到损害甚至被践踏,我国的科学文化事业就发展缓慢,甚至停滞、倒退。‎ ‎(3)体现了发展科学文化所必需的民主作风和民主领导方法,这种民主作风和民主领导方法对于促进科学文化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题型突破]‎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类文艺流派交相引领风潮,小说、戏剧、诗歌、影视等争奇斗艳,学术、科技领域不断创新发展,科学文化领域生机勃勃。这是因为我党的科技文化措施是(  )‎ A.完成了改革开放 B.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C.重新贯彻实施了“双百”方针 D.激发了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 ‎[思路引导] ‎ —— ‎[解析]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党重新贯彻实施了“双百”方针,促使我国的科技文化事业生机勃勃,繁荣发展,故C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我国的改革开放正在进行;B是生活方面,不符合题干要求;D是表现不是措施,排除。‎ ‎[答案] C 改革开放以来,共产党坚持“双百”方针,为艺术家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使科学文化领域迸发出蓬勃生机。由此可见,文学艺术要想快速发展,必须有较好的物质基础和正确理论方针的指导。 ‎ 55‎ ‎[针对训练2] 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一书中写道:“他们每天都亲眼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甚至还要积极发言……”费正清笔下的历史事件(  )‎ A.维护了民主法制和社会公正 B.促进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 C.使文艺界出现了八大“样板戏”‎ D.体现了启蒙思想的自由平等 ‎[解析] 据所学知识可知,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文化大革命”。符合“文化大革命”时期史实的只有C项。‎ ‎[答案] C 一、“双百”方针的经验和教训 ‎1.党和政府要始终坚持用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处理问题。‎ ‎2.科学与文化的发展需要宽松的环境,需要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坚持“双百”方针,必须在宪法范围内。‎ ‎3.“双百”方针符合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和科技发达的方针。‎ ‎4.坚持“双百”方针,使科技、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5.要处理好三个关系:(1)科学与文艺工作和政治的关系。(2)科学与文艺工作和人民生活的关系。(3)继承传统与不断革新的关系。‎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与新中国的“双百”方针中“百家争鸣”的异同 55‎ ‎[网络构建]‎ ‎[关键必背]‎ ‎1.“双百”方针的提出,推动了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成为建设新中国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 ‎2.“文化大革命”导致文艺园地百花凋零,给人们带来了沉痛的教训。‎ ‎3.“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双百”方针的继续贯彻和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实行,推动了中国文化事业逐步走向新的繁荣。‎ 55‎ 课时跟踪训练(二十)‎ 一、选择题 ‎1.‎1956年5月26日,中宣部部长陆定一在阐述毛泽东提出的一项方针时指出:“文艺工作,如果‘一花独放’,不论那朵花怎么好,也是不会繁荣的。……有了对独立思考的鼓励,有了自由讨论,学术就能迅速发展。春秋旧中国时代同现在的情况是大不相同的。”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提出这一方针的主要目的是(  )‎ A.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 B.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 C.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学艺术水平 D.指出文艺工作要为工农阶级服务 ‎[解析] 根据“1956年”“文艺、学术、迅速发展”可知,B项表述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 ‎[答案] B ‎2.下图为毛泽东的题词,其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是(  )‎ A.中共“七大”的召开 B.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展开 ‎[解析] 题词是“双百”方针,这一方针提出的时间是1956年,此时,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阶段,故选D。‎ ‎[答案] D ‎3.“到1956年初……迫切需要制定一个正确领导科学和文艺工作、妥善处理各种关系的总方针。”对此,毛泽东提出(  )‎ A.“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B.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C.文艺工作者到农场、干校“改造”,接受“再教育”‎ D.“坚决进行一场文化战线上的社会主义大革命”‎ ‎[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时间“1956年”,从“正确领导科学和文艺工作、妥善处理各种关系的总方针”可判断B项符合题意;A项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提出的“二为”方向;C、D两项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极“左”思想对科学文化事业的冲击。‎ ‎[答案] B 55‎ ‎4.1956年,毛泽东两次观看昆曲名剧《十五贯》,之后《人民日报》首次为一场戏剧演出刊发社论,称赞其“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影响当时昆曲复兴的主要因素是(  )‎ A.“双百”方针的贯彻 B.昆曲名剧的涌现 C.大众舆论的吹捧宣传 D.“教育大革命”的推动 ‎[解析] 1956年,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为了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昆曲复兴就是贯彻这一方针的产物。‎ ‎[答案] A ‎5.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  )‎ 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 B.“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 C.“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 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 ‎[解析] “双百”方针是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的,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目的是在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方面,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答案] D ‎6.20世纪50年代后期,新中国文学理论思想活跃,小说、散文、诗歌、话剧、电影等文化成果丰硕,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B.百花齐放方针的作用 C.科教兴国战略的影响 D.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 ‎[解析] A、B两项都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新中国文化成果丰硕的原因,B项“百花齐放”是主要原因,A项是客观原因。‎ ‎[答案] B ‎7.1959年,茹志鹃创作的《高高的白杨树》富有人情味和人性色彩,写法上文笔细腻,清新明快,切入角度小,细节丰富传神,人物形象鲜明感人,但因被人指责没有描写“英雄人物”而遭多方批判。此类事件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  )‎ A.文艺批评的政治色彩逐渐浓厚 B.新中国文化事业万象更新 C.新中国的文艺成就被完全抹杀 D.文艺战线出现勃勃生机 ‎[解析] 根据题干“但因被人指责没有描写‘英雄人物’而遭多方批判”可知A项正确。B、D两项不是材料反映的内容,C项表述绝对化。‎ ‎[答案] A ‎8.“样板戏”一统天下的局面,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一去不复返。这说明 (  )‎ 55‎ ‎ ①“双百”方针遭受曲折 ②文艺属于人民,要为人民服务 ③文学艺术不等同于政治问题 ④文学艺术出现了反社会主义倾向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 ‎[解析] “样板戏”体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文艺领域的专制色彩。这种状况的结束说明文艺工作走上了正确道路,绝对不是“双百”方针遭受曲折和文学艺术出现了反社会主义倾向,排除①④。‎ ‎[答案] C ‎9.“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清算了林彪、江青的极“左”路线,科学和文艺工作步入了又一个春天。文学艺术“又一个春天”的表现是 (  )‎ A.出现了《青春之歌》《红日》等影片 B.出现了《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蝉的歌》等作品 C.出现以改革和反映社会生活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D.改编现代京剧《红灯记》《沙家浜》等样板戏 ‎[解析] 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注意时间限制是在“文化大革命”后,只有C项是新时期的表现。‎ ‎[答案] C ‎10.《红高粱》是张艺谋于1987年导演的国产电影。它的成功拍摄不仅引起了关于电影民族性和中国人形象的大讨论,也为中国大陆影片赢得了第一个A级电影节重要奖项——金熊奖。下列关于这部电影拍摄的社会大背景,说法正确的是(  )‎ A.这部电影拍摄时,中国文艺领域再次呈现繁荣景象,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B.这部电影拍摄时,中国还未进行改革开放 C.这部电影拍摄时,党和国家正式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D.这部电影是新世纪中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代表 ‎[解析] 从题中时间“1987年”可知,该电影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拍摄的,B项错误。改革开放后,“双百”方针得以恢复,中国文艺领域再现繁荣景象,文艺界迎来了又一个春天,故A项符合题意。党和国家是在1956年正式提出“双百”方针的,故C项错误。影片拍摄时,还未进入新世纪,故D项错误。‎ ‎[答案] A ‎11.宋德金在《〈历史研究〉:新中国历史学发展的缩影》中介绍:“从1979年起,《历史研究》开始实现向学术刊物回归……开拓研究领域,借鉴国外史学研究成果,倡导社会史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这是因为我党 (  )‎ A、重新贯彻了“双百”方针 B.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 55‎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提出“向现代科学进军”‎ ‎[解析] 材料是强调改革开放后由于重新贯彻了“双百”方针,所以才出现了历史研究的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故选A项。‎ ‎[答案] A ‎12.如下图所示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 ‎①文学领域清算了林彪、江青的极“左”路线 ②文学领域再次呈现繁荣景象 ③“双百”方针重新得到贯彻 ‎④党中央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注意图片提示的时间是“1985年12月”,说明“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重新贯彻“双百”方针,使文学领域又出现了繁荣景象,①②③④均正确。‎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4年3月l日,第三届“百花奖”开始征集选票。影协原拟定于6月下旬发奖,但这时文艺界的整风、思想大批判如火知荼;有的获奖者正在作检查、接受批判;有的作品被诬陷。如按评选结果发奖,定会招致对“百花奖”的围攻和批判,也将连累获奖的创作人员。无奈之下,影协不得不于1964年底,违心地自诬获奖影片不符合当前的革命形势,呈请撤销这次评奖。至此,第三届“百花奖”黯然隐入了历史深处。“百花奖”由此停办了17年之久。‎ 材料二 ‎ 名称 ‎《闪闪的红星》《地雷战》《英雄儿女》《红灯记》……‎ 55‎ 拍摄时间 ‎“文革”前 ‎“文革”期间 数量(部)‎ ‎25‎ ‎13‎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归纳第三届“百花奖”黯然撤销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简单分析“文革”期间电影创作的情况。‎ ‎(3)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文艺工作曲折发展的历程,你有何认识?‎ ‎[解析] 本题以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文革”时期文艺工作的曲折发展历程及其经验教训为主题,考查学生对“双百”方针的内涵以及其历史价值的准确理解与判断。回答时要结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及归纳。‎ ‎[答案] (1)“左”倾错误扩大化,知识分子和作品受到错误批判。‎ ‎(2)“文革”期间,电影创作数量大幅度减少,文艺工作者受到错误批判。‎ ‎(3)表明凡是受“左”倾思想影响和干扰,文艺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就会被扼杀;凡是遵循“双百”方针,坚持创作自由,提倡艺术民主,文艺创作就会出现“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春天来了,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有许多学说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 ——毛泽东 材料二 ‎ 图1 马寅初表示:“决不向专以力压服、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们投降。”‎ 图2 “文化大革命”中,剧作家吴祖光和他的妻子著名演员新凤霞曾被下放劳动改造 ‎ 材料三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 55‎ 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1)结合材料一,分析毛泽东“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从根本上反映了“双百”方针的实质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这造成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与材料一有何内在联系?通过上述材料,你能得出哪些认识?‎ ‎[解析] 第(1)问,要根据材料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学说自由争论”等信息分析可知,“双百”方针是在一定的限制下的自由,实质是承认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多样化格局。第(2)问,考查“双百”方针得不到贯彻,科学和文艺发展陷入了曲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即可。第(3)问,首先要把握材料三中的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面向……社会主义文化”等,可知材料三是对材料一的继承和发展,并结合新时期“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来分析。要结合三则材料,从“双百”方针及文艺工作发展的历程中得出一些认识,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双百”方针就是在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前提下,承认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多层次和多样化格局。‎ ‎(2)问题: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后,“双百”方针的贯彻遭到严重破坏和损害。影响:导致许多热爱社会主义的知识分子蒙冤受屈,长期受到歧视和压抑,严重损伤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文艺界出现“百花凋零”的局面,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也基本停止。‎ ‎(3)联系:材料三是对材料一的继承和发展,把“双百”方针的贯彻上升到“三个代表”的高度,从增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的角度来认识。认识:说明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能够吸取教训,保持社会主义的文化发展方向,也说明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往往要经历曲折。‎ 55‎ ‎第二十一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学习目标:1.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认识其发展的阶段性特点。2.探究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得与失,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情景导学]‎ 材料 ‎ 思考:当你看到上面宣传画,直接想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提示: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 一、人民教育的奠基 ‎[教材导学]‎ ‎1.过渡时期 ‎(1)措施: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决定建立人民教育事业。‎ ‎(2)方针: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 ‎(3)意义:成功地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2)措施:在发展全日制学校教育的同时,建立起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 ‎(3)成就 55‎ ‎①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②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易错易混] 新中国建立人民教育,不是把旧教育完全否定,而是以老解放区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了旧教育的有用经验,同时借鉴苏联经验而形成的。‎ 二、动乱中的教育 ‎[教材导学]‎ ‎1.原因:“文化大革命”中极“左”思潮的影响。‎ ‎2.表现 ‎(1)各地大中小学一度停课,教育战线一片混乱。‎ ‎(2)1966年夏,高考制度被废止。‎ ‎(3)70年代初,高等院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大学教育水平下降。‎ ‎3.影响 ‎(1)中国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 ‎(2)各行各业专门人才缺乏。‎ ‎(3)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 ‎(4)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了。‎ ‎[深化拓展] “文化大革命”使我国教育事业遭受极大破坏,在一个时期内出现了“文化断层”“人才断层”,严重影响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三、教育的复兴 ‎[教材导学]‎ ‎1.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教育战线全面拨乱反正。‎ ‎2.措施:‎ ‎(1)20世纪70年代末。‎ ‎①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组织编写新教材,倡导尊师重教。‎ ‎②把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首位。 ‎ ‎(2)20世纪80年代。‎ ‎①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 ‎②基础教育: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制定了《义务教育法》。‎ ‎③中等教育: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 ‎④高等教育:增设一批新兴边缘学科专业,建立学位制度,改革高校招生与分配制度;扩大学校办学的自主权。‎ ‎(3)20世纪90年代。‎ ‎①实施发展高等教育的“211工程”计划。‎ ‎②实行国家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教育投资体制。‎ 55‎ ‎③社会力量办学产生,启动了“希望工程”。‎ ‎④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建立职业教育中心,增加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费。‎ ‎3.成就:一批重点高校和重点实验室迅速发展壮大,到20世纪末,我国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 ‎[轻巧识记] (1)现代中国的教育 ‎(2)教育、科技和经济之间的关系 ‎[易错易混] “希望工程”是为救助失学儿童而启动,针对的是基础教育,而“211工程”针对的是高等教育。‎ 探究一 现代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原因 ‎[材料探史]‎ ‎[史料呈现] 材料一 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浙江初中三册语文课文收录的文章统计表。‎ 类别或 者内容 马列经典著作 和政论文章 本土 文学 农业、‎ 工业 传统教育和 忆苦思甜 篇数 ‎15‎ ‎13‎ ‎9‎ ‎4‎ ‎2004年,广东教育出版社编写的语文新教材中特设了“走近经济”单元,收录了经济学家王则柯的《钱》、茅于轼的《市场经济中新的道德和法治》等文章。……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关外国选文有92篇,占所有课文的20%,内容涉及科学、人文、自然、风物等各个方面,而且,选文所涉及的国家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 ‎——摘自中国新闻网《六十年语文书变迁》‎ 55‎ 材料二 1949~2008年新中国的教育 ‎(1)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一分析导致语文教材内容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 ‎[信息解读] (1)通过表格文章数量的横向对比总结得出1958年语文教材收录文章的特点;第二段以省略号分层,分别总结出2004年语文教材收录文章的特点;最后对比总结教材内容变化及原图。‎ ‎(2)通过小学、初中、高校入学率(或在校生数)的变化总结其现象。‎ ‎[答案提示] (1)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被打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三个面向、科教兴国等教育方针的提出;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人们思想进一步解放。‎ ‎(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迅速发展,基本实现普及义务教育,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发展更为迅速,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各类人才。‎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教育蓬勃发展的原因 ‎(1)党中央拨乱反正,全面整顿,迎来了教育的春天。邓小平同志一复出,就自告奋勇抓科技和教育工作,亲自领导了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和恢复全国教育秩序的工作。‎ ‎(2)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提出“科教兴国”战略。邓小平全面阐明了教育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之间的辩证关系,确立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明确了面向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方向。‎ ‎(3)坚持“三个面向”,深化教育改革。1983年9月,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的远见卓识。在其引导下,我国教育战线锐意进取,在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教育立法、教育投资、学位制度,社会办学等领域进行改革,取得进展。‎ 55‎ ‎[题型突破]‎ ‎ 邓小平曾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引自人民网)在此基础上,中国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进一步提出(  )‎ A.“载人航天工程” B.“双百”方针 C.“科教兴国”战略 D.“三个面向”方针 ‎[思路引导] ‎ 中国政府针对教育20世纪90年代进一步提出的战略 ‎“载人航天工程”于1992年提出但与题干不符 ‎“双百”方针于1956年提出 ‎“科教兴国”战略于1995年提出,符合题干要求 ‎“三个面向”方针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 ‎[解析] 本题主要谈到教育对国家的重要性而材料关键词为20世纪90年代,只有“科教兴国”提出于1995年,符合题意。‎ ‎[答案] C 劳动者的素质、知识创新的能力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及国际竞争力的一个主要因素。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教育来完成,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因此,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才资源强国。 ‎ ‎[针对训练1] 在实行改革开放的同时,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方针,把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首位,实行的发展战略是 (  )‎ A.“科教兴国”‎ B.“211工程”‎ C.“希望工程”‎ D.制定了《义务教育法》‎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为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国家实行了“科教兴国”战略。‎ ‎[答案] A 探究二 发展教育的重大意义 ‎[材料探史]‎ 55‎ ‎[史料呈现] 材料一 科技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我们要全面地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端正方向,真正搞好教育改革,使教育事业有一个大发展,大的提高。‎ ‎——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材料二 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不断强化素质教育,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胡锦涛 上述材料表达了怎样的观点?教育的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有什么意义?‎ ‎[信息解读] 材料一开头一句是中心句,指出了科技与教育的关系。抓住材料二句末关键词“为”理解发展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答案提示] 观点:教育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基础;要优先发展教育。意义:通过教育培养人才,有利于提高社会经济发展的知识含量;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人的智力开发水平,推动社会进步;有利于培养民族创新意识,增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综合国力。‎ 优先发展教育的意义 ‎(1)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经济的发展、军事力量的强大、科技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教育。在各个领域,教育都具有基础性的地位。‎ ‎(2)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民族素质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教育关系着整个国家的存亡,所以“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教育发展。‎ ‎[题型突破]‎ ‎ 下图所反映的是某一时期的教育状况(图中成绩单内容:政治、技术、劳动成绩均为满分5分),带来的影响是(  )‎ 55‎ A.民族文化素质得到提高 B.缩小了中国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 C.彻底抛弃了封建儒家文化的糟粕 D.使国家出现了“文化断层”和“人才断层”的局面 ‎[思路引导] ‎ —————— ‎[解析] 图片反映的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育状况,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偏重政治、技术、劳动,忽略了科学文化知识的培养,因此导致了D项内容的出现。‎ ‎[答案] D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经验和教训 ‎(1)教育发展历程:开基创业,教育事业初具规模;探索道路,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迎接挑战,各类教育成就辉煌。‎ ‎(2)经验教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思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从基本国情出发办教育;教育必须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 ‎[针对训练2] 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内容,对新中国教育事业发展没有起到推动作用的是(  )‎ 55‎ ‎[解析] 四幅图分别反映的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方针、新时期的“希望工程”、扫盲教育和“文革”时期的教育现象。其中D项的内容对中国教育造成了不小的损失,导致了十年的人才断层。‎ ‎[答案] D 一、“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重大意义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我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二、对“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理解 ‎1.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和产生新科学技术的工具,也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教育。‎ ‎2.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21世纪的挑战是人才的挑战,也是一场教育的挑战,必须发展教育以适应知识经济的时代。‎ ‎3.教育发展会促进经济发展,反过来又依赖于经济发展这一物质基础,只有始终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采取正确的发展教育的战略,重视教育,教育才能得以发展。‎ 三、理解新时期邓小平的教育思想 基础观 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 超前观 强调了教育改革不仅要着眼于中国,更要放眼世界,不仅要考虑当前,更要着眼于未来。‎ 条件观 55‎ 提出必须努力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师地位,这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前提。‎ 政治观 学校应当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 ‎[网络构建]‎ ‎[关键必背]‎ ‎1.新中国的人民教育,为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了大量建设人才。‎ ‎2.“文化大革命”给中国的教育事业带来了严重破坏。‎ ‎3.“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三个面向”的提出、教育立法的开展及“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教育的持续发展。‎ 课时跟踪训练(二十一)‎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1949年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表述正确的是 (  )‎ ‎①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 ②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 ③借助美国经验 ④把教育改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美处于敌对状态,③说法错误。‎ 55‎ ‎[答案] D ‎2.2014年为适应新时期国家对人才选拔、培养的需要,教育和招生制度的改革推进迅速。中国教育事业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是在(  )‎ A.建国初期 B.“文革”前夕 C.“文革”期间 D.改革开放后 ‎[解析] 建国初期主要是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人民教育,尚未建立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故A项错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故B项正确;“文革”期间教育事业受到沉重打击,故C项错误;改革开放后形成了完整的教育体系,不符合题干的“初步”,故D项错误。‎ ‎[答案] B ‎3.新中国成立后各时期的教育方针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育方针是 (  )‎ A.“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B.“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 C.“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 D.“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解析] A项为20世纪80年代的教育方针;B项体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教育指导思想;C项是1952年提出的教育方针;D项是1949年底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规定的文化教育政策。‎ ‎[答案] B ‎4.下面这幅漫画反映了中国什么时候的状况(  )‎ A.过渡时期(1949~1956年)‎ B.探索时期(1956~1966年)‎ C.“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 D.新时期(1978年至今)‎ ‎[解析] ‎ 55‎ 漫画表现的是一辆载满资产阶级名利思想的各种著作的车子,虽然贴着“又红又专”的标签,却仍然幻想在社会主义检查制度下蒙混过关。漫画反映的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中国教育正处在一种极“左”的状态之下。‎ ‎[答案] C ‎5.中央电视台报道了一个案例,因父亲认为小娟是个女孩,所以在小娟12岁时就不让其上学,结果小娟就把父亲告上法庭。案子最后小娟获胜。小娟父亲的做法违背了下列哪部法律 (  )‎ A.《宪法》 B.《义务教育法》‎ C.《未成年人保护法》 D.《教师法》‎ ‎[解析] 《义务教育法》特指的是保护青少年受教育的权利。抓住案例中父亲不让小娟上学,可知是《义务教育法》。‎ ‎[答案] B ‎6.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三个面向”的实质是 (  )‎ A.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 B.教育的发展要适合本国国情 C.教育发展需要加强国际交流 D.教育发展需要超前性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教育发展的“三个面向”,为我国素质教育指明了基本方向。归根结底,其目的是为了通过教育的发展,让教育为现代化服务,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未来的发展服务,最终提高国家和民族在世界上的竞争力。故选A项。‎ ‎[答案] A ‎7.1978年《北京日报》号召“努力掌握外语这个武器,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1984年,英语正式成为高考科目,1999年,英语水平与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开始挂钩。“英语热”向社会蔓延。这说明(  )‎ A.中国向英国学习经济建设经验 B.中国重视与英语国家间的交往 C.学习英语成为国民的自觉行为 D.中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 ‎[解析] ‎ 55‎ 材料中中国兴起“英语热”,一是对外开放的需求,二是学习国际通用语言,并不仅是向英国学习经济建设经验,故A项错误;1978年后中国对外开放,重视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和平交往,因为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并非仅重视与英语国家间的交往,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政府将英语列为高考科目及与技术人员职称评定挂钩,说明是政府在积极推动“英语热”,并非国民的自觉行为,故C项错误;1978年以来中国学习英语的浪潮不断高涨,说明中国对外开放,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故D项正确。‎ ‎[答案] D ‎8.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今日关注》栏目组曾邀请中国新闻社常务副社长、总编辑刘北宪担任节目嘉宾,他于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高考前在北京新华印刷厂当泥瓦工。他的命运发生重大转折主要是因为(  )‎ A.新中国成立 B.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C.恢复高考制度 D.实施义务教育 ‎[解析] 首先要理解“命运发生重大转折”是指由“泥瓦工”到“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参加高考使其改变命运,由题干提供的“1978年”很容易选出C项。‎ ‎[答案] C ‎9.导致下图中数据变化的因素中最主要的应是(  )‎ A.国民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 B.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确立 C.“双百”方针的顺利实施 D.《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 ‎[解析] 上图反映了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的情况。这是由于全方位教育改革的展开,尤其是教育立法取得进展的结果,所以选D项。‎ ‎[答案] D ‎10.为解决下图中出现的现象,在教育投资上,国家启动了(  )‎ 55‎ A.“希望工程” B.“星火计划”‎ C.教育附加税计划 D.“扶贫工程”‎ ‎[解析] 图片反映的是贫困地区儿童上学困难的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我国实施了“希望工程”。‎ ‎[答案] A ‎11.新中国教育发展的轨迹应是 (  )‎ A.开基创业→出现偏差→进行调整→严重破坏→健康发展 B.开基创业→进行调整→出现偏差→严重破坏→健康发展 C.开基创业→出现偏差→严重破坏→全面整顿→健康发展 D.开基创业→健康发展→出现偏差→严重破坏→进行调整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理顺,新中国成立初期制定教育方针政策——开基创业,此后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曲折发展;“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在教育战线上拨乱反正,使中国的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答案] C ‎12.1946年,中国高等院校中工科学生仅占在校生总数的18.9%,到1952年达到35.4%,为各科学生之首。1947年,政法科在校生占大学在校学生总数的24%,到了1952年这一比例下降到2%,20世纪八九十年代,工科院校在大学体系中的地位尤为突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才的培养有其时代特点 B.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即将展开 C.贯彻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成果 D.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55‎ ‎[解析] 根据材料中“1952年达到35.4%,为各科学生之首”说明教育适应了新中国进行经济建设的需要,根据材料中“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工科院校在大学体系中的地位尤为突出”是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充分说明人才的培养根据时代发展而变化,故A项正确;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全面发展教育方针是50年代的教育方针,材料反映的是教育发展与时代变迁之间的关系,故C项错误;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是在1965年,与题目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材料二 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状况 ‎(1)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有什么重要意义?‎ ‎(2)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如何?‎ ‎(3)据材料二分析,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状况反映了哪些现象?‎ ‎(4)材料二中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解析] 第(1)问主要考查科技与教育的关系,解题关键是掌握“三个面向”的含义及作用。第(2)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回答。第(3)问从材料中所给数据分析得出。第(4)问要重点从国家对教育的政策来分析。‎ ‎[答案] ‎ 55‎ ‎(1)它为新时期教育改革提出了总的战略目标和正确方向,改革开放的春风推动了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改革的蓬勃发展,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 ‎(2)进一步加快教育改革,重视基础教育,提高民族素质;持续发展高等教育;缩小东西部教育的差距;建立终身教育体制。‎ ‎(3)中等教育发展迅速,国家重视基础教育,初等、中等、高等教育全面发展。‎ ‎(4)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决策,“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提出;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立法确保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社会力量办学迅速发展。‎ ‎14.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2年1月19日,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规定“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校”;“小学手工科,应加注重”;“开设的科目有修身、国文、外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乐歌、体操”;“初等小学算术科,自第三年起兼课珠算”;“中学校为普通教育,文、实不必分科”;“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废止旧时奖励(科举)出身”的作法,一律称该类学校的毕业生;“凡各种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清学部颁行之教科书,一律禁用”。‎ ‎——摘编自裘士京《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 下表反映了1949年和1998年中国某省教育的相关信息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加快了课程改革的步伐。《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提出,要开发有关自然科学学科的全国统一标准,将数学和自然科学列入5门核心课程(另外三门是英语、历史和地理)中。1986年,法国国民教育部公布高中课程改革计划,规定必修课设物理和自然科学。各国在课程的设置上,把人文科学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回、原联邦德国和英国都把人文科学作为重要的课程内容。这其中,为了重建精神价值,恢复道德教育,各国都对道德价值观念和教育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越来越把道德价值观念结合进“课程设计”和“校外教育设计”之中。‎ ‎——摘编自卜玉华《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改革的特点和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的主要变化。‎ ‎(2)材料三反映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课程改革的什么发展趋势?并简要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55‎ ‎[解析] 第(1)问,据材料一逐条分类概括特点;据材料二对比表格中数字概括教育的变化。第(2)问,据“把人文科学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而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主要从科技发展,而人们的人文思想水平仍然不高的社会现实角度来进行回答。‎ ‎[答案] (1)特点:倡导男女平等;注重实践和自然科学知识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废除封建教育,提倡共和、民主教育等。‎ 变化:学校数量和在校学生数量都有大幅度的增长;民办高校出现;人们受教育的程度和水平不断提高。‎ ‎(2)趋势:在课程内容上科学技术与人文学科并重。‎ 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国家间科学技术竞争加剧。(言之有理即可)‎ 单元学习总结 现代中国科技、教育与文艺的发展情况 科技领域 教育领域 文艺领域 ‎1949~‎ ‎1966年 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美、苏核垄断;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人民教育奠基:完成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向人民教育的转变,确定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建立全日制和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 ‎“双百”方针的提出:文艺作品硕果累累,大大丰富了社会主义时期人民的文化生活。‎ 55‎ ‎1966~‎ ‎1976年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袁隆平成功选育出杂交水稻。‎ 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各行各业专门人才缺乏,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中国与发达国家差距拉大了。‎ 政治运动扩大化,文艺园地百花凋零,样板戏“一统天下”。‎ ‎1978年 至今 载人航天成功;研制出巨型计算机;积极参与人类基因的研究。‎ 恢复高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制定《义务教育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中等教育实施,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实施“211工程”计划,改革高等教育,启动“希望工程”。‎ 强调坚持“双百”方针,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艺领域再次呈现繁荣景象;“反思文学”、“伤痕文学”,反映改革实践、社会生活的文艺作品涌现;21世纪中国文化正走向世界。‎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的重要发展历程 ‎1.1949~1965年,是新中国科技发展的起步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全国相继建立了一批科研机构。国务院也成立了科学规划委员会,从此,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开始走上由国家统一领导的大规模发展的道路。在中国科技发展起步时期,中国部分领域和科学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平,而且已初步具备了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2.1966~1976年,是新中国科技发展遭到严重破坏的时期。“文化大革命”以来受“左”倾错误的影响,我国的科研事业受到重创,但还是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和选育出了杂交水稻新品种。‎ ‎3.1977~1979年,是新中国科技发展的恢复时期。十年动乱结束后,中共中央很快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的轨道上来,提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的口号,并为此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使得中国科学技术事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4.1980年至今,是新中国科技全面发展时期。‎ ‎(1)国家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政策,鼓励科研机构发展,在完善科技体制方面不断向前迈进。‎ ‎(2)从1986年起,国家先后制定了星火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攀登计划、重大项目攻关计划及重点成果推广计划(六大计划),形成了新时期科技工作的新格局。‎ 二、新中国成立后文学艺术创作的两个高峰及其出现的主要原因 ‎1.两个高峰:一个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另一个是改革开放新时期。‎ ‎2.主要原因 55‎ ‎(1)20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全面开展。党中央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促进了文学艺术创作的繁荣。‎ ‎(2)20世纪七八十年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行改革开放,党中央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总方向,概括了社会主义新时期文化艺术发展的根本目的,推动了文学艺术创作的又一高峰。‎ ‎(3)广大文艺工作者的辛勤劳动。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文艺工作者的工作热情高涨,有力地推动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三、新中国不同时期的教育方针和成就 阶段 方针政策 成就 新中国 成立初期 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 把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造成新中国的人民教育。‎ 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 时期 毛泽东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 ‎“文化 大革命”‎ 时期 以阶级斗争为纲,大中小学一度停课,大学招生通过推荐方式招收“工农兵学员”。‎ 教育战线一片混乱,人才出现断层。‎ 改革开 放以来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20世纪90年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211工程”计划。‎ 各类教育飞速发展,培养了大批各级各类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无穷活力。‎ 质量检测(七)‎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2分)‎ ‎1.美国总统约翰逊正在讨论赫鲁晓夫下台后的苏联局势时,得知一突发消息。为此,美国方面称“这一天是整个自由世界最黑暗和最悲哀的一天”,同时表示了美国保卫自己和盟国的强大力量和无比决心。这一“突发消息”是 (  )‎ A.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 B.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 C.欧洲共同体宣告成立 D.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解析] 赫鲁晓夫下台的时间是1964年10月,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也是在1964年10月,当时中美未建交,美国对中国采取敌视的态度,故A项正确。‎ ‎[答案] A ‎2.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的科技奖励大会上指出,30多年来,伴随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我国科学技术取得了历史性发展。下列各项能为温总理的讲话提供佐证的是(  )‎ 55‎ ‎①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②成功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③袁隆平培育出来杂交水稻——南优2号 ④成功研制“银河”巨型计算机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是在1970年。袁隆平培育出来杂交水稻——南优2号是在1973年,排除①③,②④属于改革开放后的科技成就,故选C。‎ ‎[答案] C ‎3.“嫦娥”落月舒广袖,“玉兔”信步广寒宫。‎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在月球实现软着陆。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自主实现月球软着陆的国家。这一重大事件的意义有 (  )‎ ‎①蕴含着巨大的经济效益 ②表明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③扩大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④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嫦娥三号”在月球实现软着陆并不能体现出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④排除。①②③均为“嫦娥三号”在月球实现软着陆的意义。‎ ‎[答案] A ‎4.中国工程院于1994年成立。据统计,首批院士96人中留学归国的有46名,占总数的48%;199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23名是归国学者。这最能说明(  )‎ A.教育被摆到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B.中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 C.留学教育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人才 D.留学教育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解析] 整个材料介绍的是留学归国的学子为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贡献,选择C项。‎ ‎[答案] C ‎5.1955年植物学家胡先骕因批评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1956年5月,周恩来同中科院负责人谈话时指出:“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李森科辩护,我们就向被批评的胡先骕承认错误。对一切科学,都要这样。”该谈话(  )‎ A.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B.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C.掀起了“向科学进军”的热潮 D.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55‎ ‎[解析] 抓住材料关键信息“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学术问题上的分歧应该是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平心静气地讨论,不给对方扣政治帽子,体现了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A项与题意相反,C、D两项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与题目时间不符,故答案应为B项。‎ ‎[答案] B ‎6.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后,我国文艺创作出现了繁荣景象。以下作品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  )‎ ‎[解析] “双百”方针提出后,文学艺术取得了累累硕果。老舍的话剧《茶馆》,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等,都是贯彻“双百”方针后的出色作品,故选C。‎ ‎[答案] C ‎7.如图是某人所持的一张高校赴校证,他能持有该证,可能得益于 (  )‎ A.国家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教育 B.《义务教育法》保障了他少年时期的受教育权利,为后来的深造打下了基础 C.“三个面向”的教育指导方针的提出 D.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影响 ‎[解析] 注意时间“一九五七年”,当时中国已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A、B、C三项都在改革开放之后出现。‎ ‎[答案] D 55‎ ‎8.1961年8月,北方昆曲剧院公演《李慧娘》,受到首都文艺界的广泛赞誉;1963年5月《文汇报》发表文章,公开批判《李慧娘》;“文化大革命”期间,北方昆曲剧院被解散;1979年4月,北方昆曲剧院恢复建制,《李慧娘》一剧恢复上演。上述状况揭示的本质问题是(  )‎ A.政治运动影响文艺发展 B.该剧剧本存在严重问题 C.“双百”方针贯彻的曲折 D.党的文艺指导方针不断变化 ‎[解析] 材料反映了该剧的曲折经历,“文化大革命”时期,因为受到了“左”倾思想的影响而遭到批判。‎ ‎[答案] A ‎9.“双百”方针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但在贯彻过程中经历曲折,主要原因是(  )‎ A.“百花齐放”使大部分文艺作品偏离了主题 B.“百家争鸣”仅仅局限在科学上的不同派别 C.这一方针否定了社会主义仍然存在矛盾的社会现实 D.将学术问题看成政治问题,将学术争论看成阶级斗争 ‎[解析] “双百”方针在贯彻实施过程中遇到挫折,主要是因为受到“文化大革命”时期“左”倾错误的影响,将学术问题看成政治问题,将学术争论看成阶级斗争,A、B、C不符合史实。‎ ‎[答案] D ‎10.近代以来中国出现过几次大的留学热潮。下列表格中的①②③处依次应该是(  )‎ 批次 留学时间 留学初衷 第一次 晚清 ‎①‎ 第二次 民国初期 ‎②‎ 第三次 国民政府时期 科技救国 第四次 新中国成立初期 ‎③‎ A.实业救国、建设国家、富国强兵 B.实业救国、富国强兵、建设国家 C.富国强兵、实业救国、建设国家 D.富国强兵、建设国家、实业救国 ‎[解析] 近代中国出现过的五次较大规模的留学热潮的初衷都不尽相同,从富国强兵、实业救国、科技救国、建设国家到创业立业,是因国情而异,如清政府晚期,处于落后挨打的局面,为富国强兵;民国初期,政府的鼓励,民族危机下,实业救国思潮兴起;国民政府时期,科技救国;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建设国家;改革开放,创业立业。‎ 55‎ ‎[答案] C ‎11.1977年冬季和1978年夏季报考大学的人数,竟高达1160万!为了解决考生的考试用纸,中共中央决定调用印刷《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纸张。由此,你可以获得的信息是 (  )‎ ‎①高等学校开始大量招收“工农兵学员” ②国家在教育战线实行拨乱反正 ③国家开始实施发展高等教育的“211工程” ④邓小平提出教育应优先发展的思想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对材料解读能力。①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材料反映了“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国家在教育领域拨乱反正,②正确;材料中先印试卷信息表明④正确;③是20世纪90年代的举措。故选B。‎ ‎[答案] B ‎12.1977年,邓小平同志提出让高中学生参加高考,不再搞群众推荐,从此拉开了恢复高考的序幕。其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  )‎ A.否定了群众推荐制度 B.实现了“学而优则仕”‎ C.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机会 D.为下乡知识青年提供出路 ‎[解析] 抓住关键信息“其最重要的现实意义”,而A是对题干的重复;B说法错误;D是恢复高考的意义但却不是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故此题应选C。‎ ‎[答案] C ‎1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公平的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以下教育思想或措施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 ‎①有教无类 ②颁布《九年义务教育法》 ③“三个面向”思想 ④发展希望工程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解析] 材料体现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颁布《九年义务教育法》保障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发展希望工程更是对贫弱地区的照顾,因此①②④正确;“三个面向”体现了教育发展的方向,与材料不符。‎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共48分)‎ ‎14.(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55‎ 材料一 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1956年《论十大关系》‎ 材料二 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个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科技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 ‎——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三 江泽民指出:“二战后,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和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活跃因素。并且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科技的发展、知识的创新,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 ‎(1)20世纪50~70年代,我国高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是什么?为什么确定这样的战略重点?(8分)‎ ‎(2)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对高科技发展的方向作了怎样的调整?为什么作出这样的调整?(8分)‎ ‎(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有何新特点?为此,党和政府作出了怎样的战略决策?新世纪,我国在高科技领域取得了哪些骄人成绩?(8分)‎ ‎[解析] 解答本题时,要把握不同时期的国内国际局势:20世纪50~70年代,美苏,中美关系紧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90年代,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全球化进程加快。‎ ‎[答案] (1)战略重点:发展“两弹一星”,加快国防科技的发展速度。原因:当时,中美处于敌对状态,中苏关系也在20世纪60年代初破裂,美苏敌视中国,严重威胁我国安全。发展“两弹一星”是为了打破美、苏的核垄断,加强国防,维护国家安全。‎ ‎(2)方向调整:加快科技成果的商品化,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发挥科技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原因:国内: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科技现代化成为首要任务。国际: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美、中、苏关系缓和,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激烈。‎ ‎(3)新特点:高科技发展迅速,知识经济兴起,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全球化进程加快。战略决策:“科教兴国”。成绩:“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15.(24分)课程变化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2年四川军政府令:“前清小学教科书,凡有尊儒崇满清及不合共和国宗旨等课,分别订正。”9月又饬废止读经,禁用清朝会典律系等为教科书。高初等小学加授缝纫课,高小改中国文为国文,中国史为本国史,格致课改为理科,增设英语,又饬注意体操、音乐、图画、手工等科。——据贾大泉《四川通史》‎ 材料二 ‎ 55‎ 材料三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高中历史教材对工业革命的影响表述为三个方面:促使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展开疯狂的殖民掠夺,使东方从属于西方。现行高中历史教材大多表述为: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相关国家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并推动其进行民主化改革和法制化建设。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和科学教育的发展,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产生。工业革命使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工业革命推进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密切了国际交流,促进了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 ‎——据高中历史教材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12年四川小学课程指导思想的突出变化,并分析其积极作用。(8分)‎ ‎(2)材料二所示教材出现在新中国哪一时期?当时教材所呈现的特色主要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8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两个时期高中历史教材关于工业革命影响的表述体现了何种不同的历史观?说明现行高中教材对工业革命影响的表述反映了哪些方面的时代要求?(8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近现代教育和时代的发展,意在考查获取和分析图文信息、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凡有尊儒崇满清及不合共和国宗旨等课,分别订正”即可得出答案;第二小问从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和提高民众的素质的角度进行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毛主席”“阶级斗争”等信息可得出答案;第二小问从“左”倾错误发展、教育思想、社会环境等角度进行回答。第(3)问,第一小问概括材料并结合当今的史学范式变化即可得出答案;第二小问抓住“时代要求”,从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等角度对工业革命进行积极方面的评价。‎ ‎[答案] (1)变化:从重儒家经典向突出共和国宗旨转变。作用:有助于提高国民素质,有助于宣传和维护民主共和。‎ 55‎ ‎(2)“文化大革命”时期。主要原因:在“以阶级斗争为纲”思想指导下,教学内容与阶级斗争紧密相关;开展“教育革命”“开门办学”,教材呈现出与工厂、社队紧密联系的内容。‎ ‎(3)史观:前者主要是阶级斗争史观。后者主要是文明史观、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任答其一即可)方面: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不断完善;“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贯彻;全球化进程加快,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交流与国际合作进一步加强。‎ 55‎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