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习题:第4单元测评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习题:第4单元测评

第四单元测评 (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明朝规定,“百司见任官员之家,输租外,悉免其徭役”。这种优免特权,渐渐被滥用……弘治十 五年(1502 年),会计田亩总额比明太祖时期竟减少 227 956 487 亩。与此相应,田赋征收也减少了 2 650 091 石。明朝原来的田赋征收例以本色(实物)征收,后来因为灾荒而不断改银征收,但白银 的收入远远不足以应付财政上的用途。嘉靖以后,出现财政危机。万历九年,内阁首辅张居正将 赋役的各种名目加以简化,合并为一,“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故谓之条鞭”,推行于全国。万历十 年,史称“帑藏充盈,国最完富”。“量地计丁”的方法,成为清朝“摊丁入地”或“丁随地起”的源头。 国家将赋役对象侧重于田地而疏于丁户,又允许“以银代役”,给人民离开土地,提供较为宽松的 政治环境。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明朝张居正推行赋役改革的原因和内容。(9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张居正改革的历史影响。(8 分)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明朝时期的赋役制度改革,张居正改革在历史上有重大影响,具有历史上重 大改革的典型特征。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归纳即可。第(2)问,材料反映了改革后政府财政收入 增加、奠定了清代赋役改革的基础、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等,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商 品经济继续发展,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等,都应属于张居正改革的影响。 参考答案:(1)原因:土地兼并严重,官宦优免特权滥用,威胁封建统治;政府所征白银不敷使用,出 现财政危机。 内容:简化赋役名目,统一征收白银。 (2)影响: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奠定清朝赋役制度改革的基础;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推 动了人口的大量增长,也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有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使白银逐渐成为普遍流 通的货币。 2.(2017 课标全国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北周武帝时期制定的《大律》“凡二十五篇”,制罪“二十五等”,定罪 1 537 条,“条流苛密, 比于齐(北齐)法,烦而不要”。宣帝“更峻其法”,导致“上下愁怨”、“内外离心”。隋文帝取代北周 建立隋朝,开皇初年两次“更定新律”,史谓《开皇律》。 隋朝统治者鉴于《北齐律》“法令明审,科条简要”,将其作为制定《开皇律》的主要参考, 并“采魏、晋刑典,下至齐、梁,沿革轻重,取其折衷”,成文“十二卷”。新律制罪二十等,废除“前代 鞭刑及枭首”等“苛惨之法”,“以轻代重,化死为生”;定罪 500 条,删繁就简,比旧律减少死刑 81 条、 流放刑 154 条、劳役刑等一千余条。唐朝官修史书评价《开皇律》“刑同简要,疏而不失”。 ——据《隋书》 (1)根据材料,概括隋代法律制度改革的特点。(7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代《开皇律》制定的意义。(8 分) 参考答案:(1)特点:改变了北周的严刑峻法,减轻刑罚;对之前的法律兼收并蓄、择善而从;法律条 文简要而不繁琐。 (2)意义:总结和发展了前代立法的经验;提高了法律的文明程度;为隋朝发展与强盛提供保 障;为后世法制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汉律,郡国都必须向朝廷贡纳当地的土特产,由于交通不便,这些贡品的运输成本很高, 采购、保存十分繁杂,甚至存在各地商贾乘机哄抬物价的情况。(武帝时)桑弘羊(前 152 年—前 80 年)提出了均输的办法,规定所有贡品均按照当地市价,由政府统一采购,然后由官办的运输机 构运往其他不出产此类物品的地区高价出售。朝廷在大农丞之下设立均输令,各地设均输官,建 立起一个由中央统一管理的国营商业网络。在大力推广均输法的同时,桑弘羊还配套采取了平 准法,由国家来控制全国的物资和买卖,以平衡物价,它与均输相辅相成,成为中央政府控制市 场、从流通领域获取利益的重要工具。均输与平准,两者互相配合,构成国营商业的统一体系。 ——摘编自吴晓波《跌荡一百年》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桑弘羊改革措施的特点。(9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改革措施的影响。(8 分) 思路解析:第(1)问,材料中桑弘羊的改革措施充分体现了中央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和调节,而具体 来说又体现在利用市场供求关系平抑物价和利用不同时间和地区的物价差获利。第(2)问,从积 极和消极两个角度考虑影响,积极方面是增加了中央政府的收入,增强了国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消极方面是抑制了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 参考答案:(1)特点:中央政府加强对市场的干预;利用市场供求关系平抑物价;利用不同时间和地 区的物价差获利。 (2)影响:增加了中央政府收入,增强了国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抑制了民间商品经济的发 展。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宋代“重文轻武”,所以也很重视科举考试,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宋代的科举放 宽了录取的范围,名额也成倍增长,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宋代每 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对于屡考不第的考生,允许他们在遇到皇帝策试时,报名参 加附试,叫特奏名;也可奏请皇帝开恩,赏赐出身资格,委派官吏,开后世恩科的先例。……确立了 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宋太祖为了选拔真正踏实于封建统治而又有才干的人担任官职,为 之服务,于开宝六年实行殿试。自此以后,殿试成为科举制度的最高一级的考试,并正式确立了州 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科举考试制度。殿试以后,不须再经吏部考试,直接授官。宋太祖还下令, 考试及第后,不准对考官称师门,或自称门生。这样,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门生。实行糊名和 誊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对于防止主考官徇情取舍的确产生了很大的效力。宋代科举 在考试内容上也作了较大的改革。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革,取消 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 ——摘编自《宋朝:中国古 代科举制度的改革时期》 (1)根据材料,概括宋代科举制度的特点。(9 分) (2)分析宋代科举制度改革的影响及历史地位。(8 分) 思路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可概括其特点为政府重视;录取范围扩大,名额增加;考试过程 规范严格;考试内容注重实用。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可推断出宋代科举制发展有利于促进 官员对文化知识的重视,从而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使得更多的人可以通过参加科举走上仕途, 从而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有利于加强皇权等。第二小问科举制改革的历史地位,结合宋代科举 制改革对后世的影响分析作答即可。 参考答案:(1)特点:政府重视,录取范围扩大,名额增加;考试过程规范严格;考试内容注重实用。 (2)影响: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完善了科举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皇权。 地位:宋代是古代科举制度的改革时期,科举选官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发展,对后世有深远 影响。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唐初实行府兵制,在长安附近各州设置军府,选拣均田农民担任府兵卫士。府兵卫士免除租调力 役,自备资粮,定期轮流宿卫京师或充当边兵。随着均田制的逐渐破坏,农民为躲避沉重的徭役和 兵役,逃亡日多,府兵的兵源枯竭;卫士不能按时更番轮替,边兵久征不还,难以自备资粮,“浸以贫 弱,逃亡略尽”,府兵制濒于瓦解。开元十年,唐玄宗接受张说建议,募兵 13 万,充当京师宿卫;开元 二十五年,根据边防需要,“召募丁壮,长充边军,增给田宅,务加优恤”,由朝廷供给资粮,长期戍边。 次年又下令遣返原有非招募而来的边兵。至此,征发均田农民担任卫士的府兵制演变为朝廷供 给资粮的募兵制。 ——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等 (1)根据材料,说明唐玄宗时期兵制改革的原因和内容。(9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玄宗时期兵制改革的影响。(8 分) 思路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原因”由材料信息可得出均田制遭到破坏,农民逃亡;府兵兵源枯竭 等;第二小问“内容”由材料信息“募兵……充当京师宿卫”“募丁壮,长充边军”“遣返原有非招募 而来的边兵”即可得出“以募兵制取代府兵制”的结论。第(2)问可从兵源的保障、政府财政负担 的加重等角度思考作答。 参考答案:(1)原因:均田制遭到破坏,农民破产和逃亡;府兵制兵源枯竭,士兵逃亡。 内容:以招募宿卫、边兵的募兵制代替府兵制。 (2)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兵源,稳定了军队;大大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节度使佣兵自重,为安 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埋下隐患。 6. 导学号 05664027(2016 海南单科)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398 年,16 岁的建文帝继位,开始“维新之政”。他倚重黄子澄、方孝孺等文臣,发布宽刑省狱的 政策,对洪武年间的一些冤案、错案予以平反纠正。建文年间,囚犯人数大幅减少。建文二年(1400) 颁布诏令“江、浙赋独重……宜悉与减免,亩不得过一斗”。他又省并州县,4 年间撤并了许多州、 县和巡检司。 同时,针对“诸王多不驯服”的问题,建文帝与亲信大臣密议削藩。建文元年(1399)2 月,颁布 “诸王毋得节制文武吏士”令,对诸藩王的权力进行节制。建文帝的削藩政策引起藩王的极力反 对。建文元年 7 月,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举兵“靖难”,攻入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 ——摘编自吴德义《政局变迁与历史叙事: 明代建文史编撰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建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9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文帝改革的意义。(8 分) 思路解析:本题以建文帝改革为切入点,考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根据材料概括归纳 即可。第(2)问,根据建文帝改革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参考答案:(1)宽刑省狱;减轻赋税;撤并州县;削藩。 (2)使政治气氛较为宽松;有利于江南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减少地方行政开支;有利于中央集 权。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