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新版(3)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新版(3)

‎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第I卷(选择题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左传·隐公三年》记载,周平王为缓和与郑庄公之间的矛盾,于是周与郑国交换人质证明互信,周平王的儿子狐在郑国做人质,郑庄公的儿子忽在周王室做人质。这说明 A.礼乐制度已经丧失殆尽   B.分封割据逐渐走向统一 C.宗法分封制度走向崩溃   D.郑国彻底独立于周王室 ‎2、明朝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夫之曾评价某一制度时说:“……,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这里评价的制度是 A.宗法制   B.皇帝制度   C.郡县制   D.三公九卿制 ‎3、某学者指出:三省六部制度,并不首创于唐太宗时期,然而,唐太宗最大限度地贯彻了分权的原则,发挥了中央央策、审议、执行机构之问互为弥补、互为制约的功能。这正是“贞观”各项政策能够得以全面推广和普遍落实的重要保证。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唐太宗 A.充分认识前代制度的弊端   B.以制度创新推进治国安邦 C.具有推进民主政治的倾向   D.通过分割相权来加强皇权 ‎4、黄仁宇认为秦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帝国”,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隋唐是“第二帝国”,形成了新的官僚政治。出现这一转变主要是因为 A.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B.科举制的产生与发展 C.藩镇割据削弱皇权   D.统治者的开放与包容 ‎5、宋代知州总辖一州政务,一般文臣出任知州,须曾任知县、通判,才可以任知州;武臣须曾历巡检、县尉、知县等县级亲民官,并曾历诸州都监等主兵官,不曾犯罪,有官员推荐,方能开任知州。这反映的实质是 A.强调选官采用等级授职   B.宋代加强对地方要员的控制 C.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   D.宋代防止官员失职危害民生 ‎6、空间观念是历史学习的一项基本能力素养。元史载:“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从历史空间上来看,这里的“内”是指 A.大都周围的河北、山西、山东   B.蒙古汗国初建时的斡难河源一带 C.女真部落活动的东北地区   D.淮水以南原南宋统治区 - 8 -‎ ‎7、清人评价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盖隐然执政之府实。”这样说是因为 A.军机处是传达皇帝决策的机构 B.军机大臣大权独揽 C.军机处实际上行使宰相的权力 D.军机大臣有决策权 ‎8、下表是关于清政府在两次鸦片战争中的战争赔款与支出军费统计数据,而1840年清政府的财政收入约为4000万两,据此合理的认识是 战争费用 战争赔款 支出军费 第一次鸦片战争 ‎1960万两 约4000万两 第二次鸦片战争 ‎1600万两 约4000万两 A.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破坏程度更低 B.赔款减少缓解了清政府的财政窘境 C.清政府对国防军事建设的资金投入停滞 D.清政府的财政体系面临崩溃的局面 ‎9、孙中山在评价近代中国某历史事件时说:“其勇锐之气,殊不可挡,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这里所评价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鸦片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10、1898年春,适逢甲午惨败,日本逼签条的,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官员上书宣统帝,要求拒签条约,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史称公车上书。以上表述中需要更正的地方有几处 A. 2处 B.3处 C.4处 D.5处 ‎11、1913年民国政府国会中主要党派构成统计表:‎ 党名 发起人 在议会中所占席数 所属政治派别 国民党 宋教仁 ‎392‎ 革命派 共和党 黎元洪 ‎176‎ 旧官僚 统一党 程德全 ‎24‎ 旧官僚 民主党 汤化龙 ‎24‎ 立宪派 材料说明了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 B.国民党完全主导民国初年的政治局势 C.旧官僚、立宪派入选国会,加速了辛亥革命的失败 D.宋教仁的议会斗争,政党政治的目标实现了 - 8 -‎ ‎12、经济落后之半殖民地的农村封建阶级,乃其国内统治阶级、国外帝国主义之唯一坚实的基础,不动摇这个基础,便万万不能动据这个基础的上层建筑物。中国的军阀只是这些乡村封建阶级的首领,说要打倒军阀而不要打倒乡村的封建阶级,岂非不知道轻重本末?材料 A.主张全力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B.说明国民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打倒列强除军阀 C.指明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 D.找到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正确道路 ‎13、1933年4月1日,蒋介石批准成立的鄂豫皖赣四省农民银行,最初主要经营业务是农业信货与农村救济。1933年底,四省农民银行开始更多地担负起军事经费调拨等工作。这些军费上要用于 A.围剿红军   B.抵御日本侵略  C.国民经济建设  D.应对经济危机 ‎14、下图是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的关于抗日战争时期狼牙山五壮士的油画作品,据此可知该作品 A.以详实的史料和数据分析为基础 B.革命艺术价值高于历史研究价值 C.真实地再现了五壮士抗日的场景   D.是研究抗日战争历史的必要史料 ‎15、1949年元旦,有人在报纸上发表文章称:“人类历史亦翻到更光荣灿烂的新页,……整个亚洲大局,将于今年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 得出这一结论的最主要依据是 A.国民政府在大陆统治的结束   B.解放战争形势出现重大转折 C.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   D.中共将取代国民党成为执政党 ‎16、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上台以来,两岸关系波折不断,但中央政府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扎实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决心是不会改变的。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开始于 A.《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B.“九二共识”的提出 - 8 -‎ C.两岸隔绝的坚冰被打破   D.两岸“三通”最后实现 ‎17、“会议期间周恩来与之打交道的几乎包括了当时世界上各种类型国家的代表人物。他坚决反对美国的干涉政策,也不赞成苏联的僵硬态度,并说服越南放弃不切实际的要求。力争在周边保持和平环境,绝不再被盟国拖入与美国的战争。”新中国在此次会议上 A.倡导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B.以“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亚非友好 C.实行全方位的多边外交   D.应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际争端 ‎18、法国思想家库朗热在《古代城邦)一书中说,雅典人无论在性格和思想方面,都与罗马人和斯巴达人相去甚远,但在畏惧诸神方面他们之间没有什么不同之处。这说明 A.古希腊是否有人文精神需重新考量   B.古希腊文明与古罗马文明并无二致 C.城邦体制差异决定性格和思想各异   D.精神水平受制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19、罗马皇帝可以依照自己的意志制定一部统率臣民的法律,但他却不能任意制定一部海商法,因为海商法体现的是各国人民的海商贸易惯例及客观法精神。这反映出古罗马 A.万民法仅适用于帝国陆地范围   B.力图革除习惯法的不合理因素 C.尊重公平和理性的自然法精神  D.广泛借鉴了外邦人的法律规定 ‎20、英国革命的目的不是创建一个新社会,而是让君主遵守英格兰古老传统的议会权利——而议会权利的来源,不是来自近代的民权思想或者自由理念,是封建体系下君主与贵族之间的权利契约。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A.英国议会已被工业资产阶级控制   B.英国的议会制度本质上是王权专制 C.英国议会政治并不具各民主性质   D.光荣革命后英国仍以贵族政治为主 ‎21、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核心是 A.议会   B.总统  C.总理或首相  D.大法官 ‎22、马克思主义也被称为科学社会主义,它之所以被称为“科学”,主要在于其 A.揭示了资本土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揭示了剩余价值规律 C.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D.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 ‎23、美国新闻记者约翰·里德在其采访录《震撼世界的十天》一书中真实记录了 “亲眼所见的一段剧变的历史”。其中有“反对政府”、“反对战争”、“要和平”、“要面包”、“要土地”,“分娩之前的阵痛,正在生育出一个新的世界”等内容。此书反映的是 A.巴黎公社   B.俄国十月革命   C.战时共产义政策   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 8 -‎ ‎24、日本外务省次官粟山尚——在《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这表明日本的意图是 A.愿意为维护世界和平承担国际责任   B.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C.与美欧进行军事抗衡   D.提出美欧日三足鼎立格局 ‎25、有学者把20世纪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以德国为中心的世界战争时代(1914年至1915年);第二个时期,两大超强相互对峙的时代(1945年至1989年);第三个时期,传统的国际强权系统终结之后的时代。这种历史时期的划分注重了 A.国际关系的变革  B.战争对世界的影响 C.时间的不断更替  D.大国对历史的影响 第II卷(综合题: 5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小题22分,第27小题14分,第28题14分,共计50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住置上。‎ ‎26、(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西方, 妥协不仅是民主政治中的常见现象,而且也获得了文化上的认同,在众多国家成为公众和社会珍视的价值和传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妥协被认为与西方社会的两个核心理念——自由、民主有密切的联系。就它与自由的关系而言,妥协是暴力之外唯一有效解决冲突的手段,以妥协方式解决冲突是民主政治的基本价值取向,妥协因而被认为是自由不得不付出、并且也值得付出的代价。就它与民主的关系而言,妥协与人民同意等民主政治的核心理念是一致的。妥协精神对保证西方民主政治的健康运行有着重要意义,是民主的重要精神条件。‎ ‎——摘编自龙太江《西方民主政治的妥协精神》‎ 材料二 中国从 19世纪中叶走上变革之途,至20世纪上半叶,有几次现代化的良好机遇。统一的中央权力机构为自下而上的变革提供了保障基础,适时把握住这样的机遇,把传统的连续性和变革的突进性有机结合,进行结构性改革,社会变迁对社会带来的冲击将相对减小,社会也将在稳定与变革的互动决态下,迅速发展。但是外部条件的险恶与内部条件的限制,破坏了这种和平改良的可能性,逼使中国的变革走出另一条途径。然而中国现代化这一历史趋势,客观要求中国人在不断变化的形势下为此目标作出新的选择和探索。‎ - 8 -‎ ‎——摘编自高华 《中国近代革命史就是不断推翻旧政体重建新制度的历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近代美国的相关史实为例,说明“妥协是暴力之外唯一有效解决冲突的手段”,并简达“妥协精神对保证西方民上政治的健康运行"的重要意义。(12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逼使中国的变革走出另一条途径”的原因,并谈谈你对两则材料中“妥协”和“暴力“两种手段的认识。(10分)‎ ‎27、(14分)“文明开化”是明治维新的有机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为培养建设资本主义新国家所需要的政治家, 科技人才,产业工人和军人,1871年11月,明治政府派出一个由岩仓具视为正使,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为副使的大型使节团前往美国和欧洲各国。使节团回国后主持朝政,全面推进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明治政府重视教育,建立文部省,颁布教育改革文件《学制》,设定“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的普及教育目标,建立了包括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实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近代学校体系。思想文化界也十分活跃,翻译出版了许多西方思想文化方面的著作,也撰写了一些提倡文明开化,宣传启蒙思想的作品。明治政府还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如“改历”、“易服”、“剪发”等,以改变中世纪的风俗习惯,倡导西方人的生活方式。‎ ‎——摘编自刘新成、刘北成《世界史·近代卷》‎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学习西方的历史背景。(6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日本文明开化的主要内容及实质。(8分)‎ ‎28、(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商鞅少好刑名之学, 在三晋之一的魏国开始其政治生涯,其间耳濡日染,深受三晋政治文化传统的影响。商鞅入秦变法,结合秦国具体情况,制定了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乃至风俗习惯等各项法律,并且前后推行这些法律长达10年之久,以致“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 商鞅变法的意义重大而深远,“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商鞅相孝公,为奏开帝业”。‎ ‎——摘编白张岂之《中国历史·先秦卷》‎ ‎(1)根据材料,归纳商鞅变法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8分)‎ - 8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5:CCBBC 6-10:AADBC 11-15:ACABD 16-20:BDDCD 21-25:ACBB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小题22分,第27小题14分,第28题14分,共计50分。‎ ‎26、(22分)‎ ‎(1)说明:中央权力之间的制约与妥协(总统、国会、最高法院彼此分权制衡);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妥协(联邦政府权力加强,各州拥有一定的独立性);大州和小州之间相互妥协(各州地位上保持平等);南方和北方之间的妥协(允许保留有奴隶制)等。(任答3点得6分 意义:调节和缓和了国家内部的社会矛盾;稳定了国家的统治秩序;建立了近代西方代议制民主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任答3点得6分)‎ ‎(2)原因:列强侵略的加剧;民族危机的加深;反动政府的专制统治;政局的动荡。(任答3点得6分)‎ 认识:妥协和暴力是革命过程中两种不同的手段;两种手段并没有优劣之分;两种手段的选择取决于各国的国情。(满分4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7、(14分)‎ - 8 -‎ ‎(1)背景:明治政府推翻幕府政权,急需培养新式人才;对西方先进文化的学习和考察;明治政府认识到自身文化的落后。(6分)‎ ‎(2)内容:进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育体制;派遣留学生,翻译西方著作,传播西方民主思想;生活习俗上,大力推行西化。(6分)‎ 实质:用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改造日本封建文化。(2分)‎ ‎28、(14分)‎ ‎(1)特点:受晋国影响较深;措施全面,涉及政治、经济、思想、习俗等方面;持续时间长;影响深远。(任答3点得6分)‎ ‎(2)意义:加速了秦国的社会转型;实现了富国强兵;为秦的统一奠定基础;对中国古代封建政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经济(封建土地所有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8分)‎ ‎ ‎ - 8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