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教案4
第5课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教学要求: 1.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2.了解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3.认识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理解希腊民主政治与西方民主政治的传承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原因和评价;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导入新课:结合教材的引言部分“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加以阐述。引出希腊城邦的民主制度。 讲授新课; 利用ppt出示希腊地图,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地图。 问题一:请结合希腊地图和教材内容分析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1、 山峦重叠,海岸线曲折,海岛星罗棋布; 2、 在这种地理环境下,希腊出现了众多的城邦(具有小国寡民,独立自主的特征),使直接民主成为可能; 3、 希腊的商品经济比较发达,新兴工商业者阶层追求民主权利的渴望更加强烈; 4、 一系列改革促成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 那么,具体有哪些改革呢? 问题二:推动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该有哪些? 1、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 内容:实行财产等级制; 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各等级居民均可参加; 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前三等级公民均可入选; 建立公民陪审法庭;废除债务奴隶制。 影响: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第 3 页 共 3 页 2、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改革: 内容: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以部落为单位举行选举; 设立五百人议事会,由各部落轮流执政; 每部落各选一名将军组成十将军委员会; 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实行陶片放逐法。 影响:改革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3、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改革: 内容:扩大了公民参政、议政的范围; 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也进一步扩大; 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机关、监察机关; 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特意为公民发放“观剧津贴” 影响: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进入“黄金时代”。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教材讲述,并且由教师利用ppt逐条展示内容,教师分析。 通过对改革措施的分析,引出下一问题。 问题三: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什么?(这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主要由教师分析引导) (1) 全体公民是统治者,参与政治集体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2) 公民集体内部相对平等; (3) 法律至上。 那么,雅典的民主政治是不是最完美的呢? 问题四:如何认识雅典的民主制度? 教师引导学生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分析: 积极:(1)铸就了希腊人的民主性格; (2)使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取得巨大成就;(ppt展示成就) (3)为后来欧美资产阶级提供了思想基础。 消极:(1)本质上是奴隶主贵族专政的工具。是少数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对妇女、外邦人和奴隶来说,民主是遥不可及的; (2)只是小国寡民的产物。 第 3 页 共 3 页 问题五:雅典民主制为什么会衰亡?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分析,并通过ppt逐条展出。 (1) 是小国寡民的产物,狭隘的城邦制最终无法容纳政治和经济的迅速发展; (2) 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 (3) 马其顿王国的强大,灭亡了希腊。 小结: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促成其形成了民主政治。而这种民主政治铸就了希腊人的民主性格;使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取得巨大成就;为后来欧美资产阶级提供了思想基础。但是,在奴隶社会下,民主政治是奴隶主贵族专政的工具的本质是无法改变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希腊民主也衰亡了。 问题探究:通过学习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谈谈你对现今民主政治的一些看法? (此题为开放式题目,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练习反馈: 1.雅典民主 D A.就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 B.民主不仅仅限于男性,妇女也同样享受 C.是地主阶级专政的民主 D.是小国寡民体制的产物 2、以下哪些不属于雅典民主制政治产生的条件:B A、贵族与平民矛盾的尖锐对立 B、人们对君主专制的不满 C、贵族制的集体领导为民主政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D、梭伦改革的进行 3、雅典民主政治衰亡的根源是 B A.城邦内的混乱 B.奴隶制度 C.马其顿征服了希腊 D.城邦间的混战 4、伯利克里时代雅典国家最高的权力机关是:A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议事会 C、民众法庭 D、元老院 5、雅典的民主政治,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就其民主的范围,指:A ①城邦公民 ②外邦移民 ③奴隶 ④他国公民 A、① B、①② C、①④ D、①②④ 6、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统治权的体现是在:B A、贵族制出现后 B、民主制出现后 C、君主制出现后 D、寡头制出现后 课后作业: 完成《历史学习评价手册》 第 3 页 共 3 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