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版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九溶液中的离子反应课件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浙江版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九溶液中的离子反应课件

考点一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考点基础 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电离平衡的概念 在一定条件下,当 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 和 离子结合成弱电解质 分子的速率 ①  相等     时,电离过程达到平衡状态,这种平衡叫作弱电解质 的电离平衡。 考点清单 2.电离平衡的特点   3.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1)浓度:浓度降低(加水稀释),平衡向⑤  电离      方向移动,弱电解质的电 离程度 增大 。但弱电解质分子及弱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的浓度都 减小 。 (2)温度:弱电解质的电离是一个⑥  吸热      的过程,升高温度,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增大。 (3)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 质时,该离子浓度增大,促使电离平衡逆向(即离子结合成分子的方向)移动, 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⑦  减小     。 二、电离常数 1.概念 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在达到 电离平衡 时,溶液中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 浓度的乘积跟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叫电 离常数(又叫电离平衡常数)。 2.表达式 对于一元弱酸HA:HA   H + +A - K a =   对于一元弱碱BOH:BOH   B + +OH - K b =   3.特点 (1)电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升高温度, K 值⑧  增大     。 (2)电离常数与弱酸、弱碱的浓度无关, 同一温度下,不论弱酸、弱碱的浓 度如何变化,电离常数不变。 (3)多元弱酸各级电离常数的大小关系是   ≫   ≫   ,因此其酸性主要取 决于⑨  第一步     电离。 4.电离平衡常数的应用 (1)判断弱酸(或弱碱)的相对强弱,电离平衡常数越大,酸性(或碱性)越强。 (2)判断盐溶液的酸性(或碱性)强弱,电离平衡常数越大,对应的盐水解程度 越小,碱性(或酸性)越弱。 (3)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一般符合“强酸制弱酸”中规律。 (4)判断微粒浓度比值的变化 弱电解质溶液加水稀释时,能促进弱电解质的电离,溶液中离子和分子的浓 度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但电离平衡常数不变,考题中经常利用电离平衡常数 来判断溶液中微粒浓度比值的变化情况。 如:0.1 mol·L -1 CH 3 COOH溶液中加水稀释,   =   =   ,醋酸溶液加水稀释, c (H + )减小, K a 值不变,则   增大。 三、电离度 1.概念 在一定条件下,当弱电解质的电离达到平衡时,溶液中已电离的弱电解质分 子数占溶液中    原弱电解质分子总数      的百分数叫电离度。常用 α 表 示。 2.计算式 电离度( α )=(已电离的弱电解质分子数/ 原弱电解质分子总数) × 100%=( n 电离 / n 总 ) × 100%=( c 电离 / c 总 ) × 100% 3.电离度的影响因素 (1)内因: 电解质本身的性质。 (2)外因 a.温度:因为电离过程是吸热的,所以 温度升高,电离平衡右移,电离度增 大 。 b.溶液的浓度:溶液的浓度越小,离子互相碰撞而结合成分子的机会越小,电 离度就    越大      。 4.电离度的应用:计算弱电解质电离所产生的各离子浓度。 如:HA   H + +A - c (H + )= c (A - )= αc 总 , c (HA)= c 总 - αc 总 =(1- α ) c 总 。 重点突破 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影响的四个“不一定” 1.稀醋酸加水稀释时,溶液中不一定所有离子的浓度都减小。温度不变, K W = c (H + )· c (OH - )是定值,稀醋酸加水稀释时,溶液中的 c (H + )减小,故 c (OH - )增 大。 2.电离平衡右移,电解质分子的浓度不一定减小。如对于CH 3 COOH   CH 3 COO - +H + ,电离平衡后,加入冰醋酸, c (CH 3 COOH)增大,平衡右移,根据勒 夏特列原理,只能减弱而不能消除,故再次平衡时, c (CH 3 COOH)比原电离平 衡时大。 3.电离平衡右移,离子的浓度不一定增大。如在CH 3 COOH溶液中加水稀释 或加少量NaOH固体,都会引起平衡右移,但 c (CH 3 COOH)、 c (H + )都比原平 衡时要小。 4.电离平衡右移,电离程度也不一定增大。加水稀释或增大弱电解质的浓 度,都使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但加水稀释时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增 大,而增大弱电解质的浓度时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减小。 考点二 溶液的酸碱性 考点基础 一、水的电离 1.概念 水是极弱的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2H 2 O   H 3 O + +OH - ,可简写为①  H 2 O   H + +OH -      。 2.纯水中的几个重要数据   3.外界条件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 条件 平衡移动 方向 K W 水的电 离程度 c (OH - ) c (H + ) 酸 逆 不变 减小 减小 增大 碱 逆 不变 减小 增大 减小 可水解 的盐 Na 2 CO 3 正 不变 增大 增大 减小 NH 4 Cl 正 不变 增大 减小 增大 温度 升温 正 增大 增大 ④  增大      ⑤  增大      降温 逆 减小 减小 减小 减小 其他:如加入Na ⑥  正      不变 增大 增大 减小 二、溶液的酸碱性及pH的测量 1.溶液的酸碱性 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 c (H + )和 c (OH - )的相对大小。 (1)酸性溶液: c (H + )> c (OH - ),常温下,pH<7。 (2)中性溶液: c (H + )⑦  =      c (OH - ),常温下,pH⑧  =     7。 (3)碱性溶液: c (H + )⑨  <     c (OH - ),常温下,pH⑩  >     7。 2.溶液的pH及其测量 (1)计算公式:pH=    -lg c (H + )      。 (2)测量方法 a.pH试纸:用镊子夹取一小块试纸放在玻璃片或表面皿上,用洁净的玻璃棒 蘸取待测溶液滴在试纸的中央,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b.pH计。 (3)常温下,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如下所示。   三、酸碱中和滴定 1.实验原理 利用酸碱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 验方法。 2.实验用品 (1)A仪器是    酸式滴定管     ,B仪器是    碱式滴定管     ,装置C中还有 的仪器是滴定管夹、铁架台、    锥形瓶      。   (2)试剂:标准液、待测液、指示剂、蒸馏水。 (3)滴定管的使用 a.酸性、氧化性的试剂一般用酸式滴定管,因为酸和氧化性物质易腐蚀橡 胶管。 b.碱性的试剂一般用碱式滴定管,因为碱性物质易腐蚀玻璃,致使活塞无法 打开。 3.实验操作 以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溶液为例 (1)滴定前的准备   (2)滴定   (3)终点判断 等到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指示剂变色,且在半分钟内    不恢复     原来 的颜色,视为滴定终点并记录标准液的体积。 (4)数据处理 按上述操作重复2~3次,求出用去标准盐酸体积的平均值,根据 c (NaOH)=   计算。 4.常用酸碱指示剂及变色范围 指示剂 变色范围的pH 石蕊 <5.0红色 5.0~8.0紫色 >8.0蓝色 甲基橙 <3.1红色 3.1~4.4橙色 >4.4黄色 酚酞 <8.2无色 8.2~10.0浅红色 >10.0红色 重点突破 1.溶液pH的计算方法   2.已知酸和碱的pH之和,判断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25 ℃) (1)若强酸与强碱溶液的pH之和等于14,则混合后溶液显中性,pH=7; (2)若强酸与强碱溶液的pH之和大于14,则混合后溶液显碱性,pH>7; (3)若强酸与强碱溶液的pH之和小于14,则混合后溶液显酸性,pH<7; (4)若酸、碱溶液的pH之和为14,酸、碱中有一强、一弱,则酸、碱溶液混 合后,谁弱显谁性。 考点三 盐类的水解 考点基础 一、盐类的水解及其规律 1.盐类水解反应的“五个要点”   2.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1)一般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a.盐类水解一般是可逆反应,书写时一般不写“   ”,而要写“   ”。 b.一般盐类水解程度很小,水解产物很少,书写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时,产物一 般不标“↑ ”或“↓”,也不把生成物(如NH 3 ·H 2 O、H 2 CO 3 等)写成其分解 产物的形式。 如NH 4 Cl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⑦  N   +H 2 O   NH 3 ·H 2 O+H +      。 (2)三种特殊类型的盐水解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a.多元弱酸盐水解:分步进行,以第一步为主,一般只写第一步水解方程式。 如Na 2 CO 3 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⑧  C   +H 2 O   HC   +OH -       。 b.多元弱碱盐水解:方程式一步写。 如FeCl 3 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Fe 3+ +3H 2 O   Fe(OH) 3 +3H + 。 c.阴、阳离子相互促进的水解:水解程度较大,书写时要用“   ”“↑” “↓”等。 如Na 2 S溶液与AlCl 3 溶液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 3+ +3S 2- +6H 2 O   2Al(OH) 3 ↓+3H 2 S↑。 常见的能彻底水解的离子组有:Al 3+ 与C   、HC   、S 2- 、HS - ,Fe 3+ 与HC   、C   (Fe 3+ 与S 2- 、HS -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l 3+ 与Al   等。 二、影响盐类水解平衡的因素 1.内因:形成盐的酸或碱的强弱 对应的酸或碱越弱就越易发生水解。如酸性:CH 3 COOH>H 2 CO 3   相同 浓度的Na 2 CO 3 、CH 3 COONa溶液的pH大小关系为pH(Na 2 CO 3 溶液)>pH (CH 3 COONa溶液)。 2.外因 (1)温度、浓度   (2)外加物质:外加物质对水解反应的影响取决于该物质的      性质    。 a.外加强酸或强碱 条件 移动方向 水解程度 水解产生的 离子浓度 升高温度 右移 增大 ⑨  增大     反应物 浓度增大 ⑩  右移      减小 增大 加水稀释 右移    增大     减小 外加物质 弱酸根阴离子浓度 弱碱阳离子浓度    强碱      增大 减小    强酸      减小 增大 b.加入能水解的盐   重点突破 盐类水解的应用 1.分析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比较盐溶液的pH 如强酸弱碱盐溶液呈酸性,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相同浓度时正盐(如Na 2 CO 3 )溶液的pH比酸式盐(如NaHCO 3 )溶液的pH大,相同浓度的CH 3 COOH溶 液和CH 3 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的溶液呈酸性,相同浓度的NH 3 ·H 2 O 溶液和NH 4 Cl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的溶液呈碱性等。 2.比较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大小 如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aOH和CH 3 COOH溶液混合后,得到的 CH 3 COONa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为: c (Na + )> c (CH 3 COO - )> c (OH - )> c (H + ) c (Na + )+ c (H + )= c (CH 3 COO - )+ c (OH - ) 3.判断溶液中粒子的种类数 如KHC 2 O 4 溶液中存在HC 2   的电离和水解,溶液中含有K + 、HC 2   、 C 2   、H 2 C 2 O 4 、H + 、OH - 、H 2 O 7种粒子(含5种离子)。 4.实验室配制和储存易水解的盐溶液 例如,配制FeCl 3 溶液往往将FeCl 3 固体溶在浓盐酸中再加水稀释,或加入一 定量盐酸抑制铁离子的水解;配制CuSO 4 溶液时加入少量硫酸抑制铜离子 的水解。 5.某些试剂的实验室贮存 如Na 2 CO 3 溶液、Na 3 PO 4 溶液、Na 2 SiO 3 溶液等碱性溶液不能贮存于磨口玻 璃瓶中。 6.制备Fe(OH) 3 胶体 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 3 溶液,并继续加热至沸腾,产生红褐色胶体。 7.明矾[KAl(SO 4 ) 2 ·12H 2 O]、氯化铁(FeCl 3 )等混凝剂净水 净水原理: Al 3+ +3H 2 O   Al(OH) 3 (胶体)+3H + Fe 3+ +3H 2 O   Fe(OH) 3 (胶体)+3H + 胶体粒子的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起净水作用。 8.纯碱(Na 2 CO 3 )溶液作洗涤剂清洗油污 加热可以促进C   的水解,使碱性增强,去油污能力增强。 C   +H 2 O   HC   +OH - 9.分析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原理 NaHCO 3 水解:HC   +H 2 O   H 2 CO 3 +OH - (碱性) Al 2 (SO 4 ) 3 水解:Al 3+ +3H 2 O   Al(OH) 3 +3H + (酸性) 3HC   +Al 3+   Al(OH) 3 ↓+3CO 2 ↑ 10.化肥的合理施用 普钙[主要成分为Ca(H 2 PO 4 ) 2 和CaSO 4 ·2H 2 O]、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 (K 2 CO 3 )混用。原因是: C   +H 2 O   HC   +OH - 3Ca(H 2 PO 4 ) 2 +12OH -   Ca 3 (PO 4 ) 2 ↓+12H 2 O+4P   N   +OH -   NH 3 ↑+H 2 O(降低肥效) 11.某些活泼金属与强酸弱碱盐溶液的反应 例如,Mg放入NH 4 Cl、CuCl 2 、FeCl 3 溶液中产生氢气。 12.分离、除杂 例如,除去Mg 2+ 中含有的Fe 3+ 杂质,可向溶液中加入MgO或MgCO 3 粉末,与Fe 3+ 水解产生的H + 反应促进其水解,使Fe 3+ 转化为Fe(OH) 3 沉淀,与未反应完的MgO或MgCO 3 一同过滤除去。 [特别提醒]    Fe 3+ 在溶液pH约为3.7时沉淀完全,而此时Fe 2+ 、Cu 2+ 、Mg 2+ 等 还没有开始沉淀,所以溶液中的Fe 3+ 通常是用水解法除去。 除去含M n + 溶液中的Fe 3+ ,应加入M的难溶性氧化物、氢氧化物或碳酸盐,这 样既除去了Fe 3+ 又未引入新的杂质,生成的Fe(OH) 3 和未溶解的加入物质可 一同过滤除去。如除去Cu 2+ 中的Fe 3+ 可向溶液中加入CuO。 若要除去溶液中的Fe 2+ ,宜先用H 2 O 2 溶液将Fe 2+ 氧化为Fe 3+ (不能用KMnO 4 等 氧化剂,因为会引入新的杂质),再用上述促进水解的方法除去。 除去溶液中的Fe 3+ 不能直接加入NaOH溶液、氨水、Na 2 CO 3 溶液等,因为它 们既会使Fe 3+ 和其他金属离子均沉淀,又会引入新的杂质。 13.判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 能发生完全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Al 3+ 与S 2- 、 C   、HC   、Al   。 14.选择制备盐的途径 有些盐会完全水解,无法在溶液中制取,只能由单质直接反应制取,如Al 2 S 3 ; 有些盐必须在HCl氛围中加热蒸发脱水才能得到其无水固体,如冶炼镁时, 必须使MgCl 2 ·6H 2 O晶体在HCl氛围中加热脱水才能得到无水MgCl 2 [直接 加热会发生水解而得到Mg(OH)Cl],再熔融电解而获取Mg。 15.证明某物质属于弱电解质(弱酸或弱碱)的某些实验 如常温下,NaX溶液的pH>7,说明HX是弱酸等。 16.解释某些生活中的现象 如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 3 和Mg(OH) 2 ,而MgCO 3 很少,这是因为MgCO 3 微 溶于水,受热时水解生成更难溶的Mg(OH) 2 。 17.某些纳米材料的制备 例如,用TiCl 4 制备TiO 2 : TiCl 4 +( x +2)H 2 O(过量)   TiO 2 · x H 2 O↓+4HCl 制备时加入大量的水,同时加热,促进水解趋于完全,所得TiO 2 · x H 2 O经焙烧 得TiO 2 。 18.某些盐溶液加热蒸干产物的判断 例如,将FeCl 3 溶液蒸干不能制得纯净的FeCl 3 ,这是因为FeCl 3 易水解,生成 Fe(OH) 3 和HCl,加热使水解程度增大,HCl挥发促进水解,所以蒸干得到 Fe(OH) 3 ,再灼烧则得到红棕色的Fe 2 O 3 。 方法1   强、弱电解质的判断与比较 一、弱酸(弱碱)的判断 1.设计实验证明HA是一元弱酸的方法 方法技巧 实验方法 结论 ①测0.01 mol·L -1 HA溶液的pH pH=2,HA为强酸;pH>2,HA为弱酸 ②测NaA溶液的pH pH=7,HA为强酸;pH>7,HA为弱酸 ③测相同pH的HA溶液和盐酸稀释相同倍数前后 的pH变化 若HA溶液的pH变化比盐酸的小,则HA为弱酸 ④测等体积、等pH的HA溶液和盐酸中和NaOH 的物质的量 若HA溶液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比盐酸的多,则 HA为弱酸 ⑤测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A溶液和盐酸 分别与颗粒大小相同的锌粒反应的速率 若HA溶液与锌粒反应的速率比盐酸与锌粒反应 的速率慢,则HA为弱酸 ⑥测等体积、等pH的HA溶液和盐酸分别与足量 的锌粒反应产生H 2 的量 若HA溶液与锌粒反应产生的H 2 的量比盐酸与锌 粒反应产生的H 2 多,则HA为弱酸 2.设计实验证明BOH(如NH 3 ·H 2 O)是一元弱碱的方法 (1)室温下,测0.1 mol·L -1 BOH溶液的pH,若pH=13,则BOH为强碱,若pH<13, 则BOH为弱碱。 (2)配制BCl溶液,测其pH,若pH=7,则BOH为强碱,若pH<7,则BOH为弱碱。 (3)配制pH=12的BOH溶液,加水稀释100倍,若稀释后溶液的pH=10,则BOH 为强碱,若稀释后溶液的pH>10,则BOH为弱碱。 二、弱酸(碱)与强酸(碱)的比较与应用 1.一元强酸(HA)与一元弱酸(HB)的比较 浓度均为0.01 mol·L -1 pH均为2 pH或物质的量浓度 2=pH HA HB HA=HB 体积相同时与过量的碱反应消 耗碱的量 HA=HB HA c (B - ) c (A - )= c (B - ) 分别加入固体NaA、NaB后pH 的变化 HA:不变 HB:变大 HA:不变 HB:变大 加水稀释10倍后 3=pH HA pH HB >2 溶液的导电性 HA>HB HA=HB 水的电离程度 HA x - n ;无论怎样稀释,碱溶液的pH不能等于或小于7,只能趋近于7。 (3)加水稀释相同倍数后的pH大小:氨水>NaOH溶液,盐酸>醋酸。 (4)稀释后的pH仍然相等,则加水量的多少:氨水>NaOH溶液,醋酸>盐酸。 方法2   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方法和离子之间的定量关系 1.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方法 (1)考虑水解因素:如Na 2 CO 3 溶液中存在  C   +H 2 O   HC   +OH -  HC   +H 2 O   H 2 CO 3 +OH - 所以 c (Na + )> c (C   )> c (OH - )> c (HC   )。 (2)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的比较要考虑溶液中其他离子的影响,如相同 物质的量浓度的a.NH 4 Cl、b.CH 3 COONH 4 、c.NH 4 HSO 4 溶液中, c (N   )由大 到小的顺序是c>a>b。 (3)混合液中各离子浓度的比较要综合分析水解因素、电离因素,如相同浓 度的NH 4 Cl和氨水的混合液中,NH 3 ·H 2 O的电离程度大于N   的水解程度, 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 c (N   )> c (Cl - )> c (OH - )> c (H + )。 2.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之间存在着三种定量关系 (1)微粒数守恒关系(即物料守恒) 如纯碱溶液中 c (Na + )=2 c (C   )+2 c (HC   )+2 c (H 2 CO 3 ); NaH 2 PO 4 溶液中 c (Na + )= c (H 2 P   )+ c (HP   )+ c (P   )+ c (H 3 PO 4 )。 (2)电荷数守恒关系(即电荷守恒) 如小苏打溶液中 c (Na + )+ c (H + )= c (HC   )+2 c (C   )+ c (OH - ); Na 2 HPO 4 溶液中 c (Na + )+ c (H + )= c (H 2 P   )+2 c (HP   )+3 c (P   )+ c (OH - )。 注:1 mol C   带有2 mol 负电荷,所以电荷浓度应等于2 c (C   ),同理P   的 电荷浓度等于3 c (P   )。 (3)水电离的离子数守恒关系(即质子守恒) 如纯碱溶液中 c (OH - )= c (HC   )+2 c (H 2 CO 3 )+ c (H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