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学案
第42讲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考纲要求
考情分析
命题趋势
1.能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2.掌握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3.预测或描述实验现象,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
4.以上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
2017,全国卷Ⅲ,26T
2017,江苏卷,19T
2016,全国卷甲,13T
2016,全国卷乙,26T
2016,全国卷丙,26T
2016,海南卷,7T
2016,江苏卷,19T
高考对本部分的考查:一是保持对传统知识的考查;二是结合题目中信息对实验过程进行分析;三是对教材实验进行重新设计或改进创新(在实验方案或原理设计上创新)。题型仍将以选择题和综合实验题为主。预计2019年高考将会以元素及其化合物和典型有机物的性质为基础,依托新的信息背景进行实验设计和方案的评价进行考查。
分值:3~8分
考点一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1.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五项基本原则
2.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
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及所选用的药品和仪器,设计合理的装置,并且从几种方案中分析选择出最佳方案。
3.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步骤
(1)明确目的,弄清原理
(2)选择实验用品
(3)实施实验操作——注意严谨性、逻辑性、规范性、安全性
(4)记录实验现象、数据——全面而准确
(5)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4.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注意事项
(1)实验操作顺序
装置选择与连接→气密性检查→加固体药品→加液体药品→开始实验(按程序)→拆卸仪器→其他处理等。
(2)加热操作先后顺序的选择
若气体制备实验需加热,应先加热气体发生装置,通入气体排出装置中的空气后,再给实验中需要加热的物质加热。目的是:①防止爆炸(如氢气还原氧化铜);②保证产品纯度,防止反应物或生成物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熄灭酒精灯的顺序则相反。
(3)实验中试剂或产物防止变质或损失
(4)选用仪器及连接顺序
(5)仪器药品的准确描述
①实验中所用试剂名称:如无水硫酸铜(CuSO4),硫酸铜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澄清石灰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等。
②仪器名称:如坩埚、研钵、100 mL容量瓶等。
1.某化学活动小组设计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实验装置,以探究潮湿的Cl2与干燥Na2CO3反应得到的固体物质。
(1)已知: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后,测得D中只有一种常温下为黄红色的气体,其为含氯氧化物。可以确定的是C中含有的氯盐只有一种,且含有NaHCO3,现对C中成分进行猜想和探究。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一:存在两种成分,即NaHCO3和__NaCl__;
假设二:存在三种成分,即NaHCO3和__NaCl__、__Na2CO3__。
②设计方案,进行实验。请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可不填满)。
限选实验试剂和仪器:蒸馏水、稀硝酸、BaCl2溶液、澄清石灰水、AgNO3溶液、试管、小烧杯。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C中的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蒸馏水至固体溶解,然后将所得溶液分别置于A、B试管中
—
步骤2:__向A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__
__a.若无明显现象,则证明固体中不含Na2CO3;b.若溶液变浑浊,则证明固体中含Na2CO3__
步骤3:__向B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__
__若溶液变浑浊,则证明固体中含有NaCl__
(2)已知C中有0.1 mol Cl2参加反应。若假设一成立,可推知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2Cl2+H2O+2Na2CO3===2NaHCO3+2NaCl+Cl2O__。
解析 (1)①在装置C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后,测得D中只有一种常温下为黄红色的气体(含氯氧化物)。C中含氯元素的盐只有一种,且含有NaHCO3。假设存在两种成分,为NaHCO3和NaCl;假设存在三种成分,应还有未完全反应的Na2CO3,即NaHCO3、NaCl和Na2CO3。②步骤2中向A试管中滴加适量BaCl2溶液,检验产物中是否有Na2CO3。步骤3应是检验氯离子,应向B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溶液变浑浊,则证明固体中含有NaCl。(2)C中有0.1 mol Cl2参加反应,装置C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后,测得D中只有一种常温下为黄红色的气体,若假设一成立,反应为Cl2+Na2CO3―→NaHCO3+NaCl+X,依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计算判断氯元素化合价为+1
价,进而可推知C中反应生成的含氯氧化物为Cl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H2O+2Na2CO3===2NaHCO3+2NaCl+Cl2O。
综合实验设计题的解题思路
1.巧审题,明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实验原理遵循可靠性、简捷性、安全性的原则,确定符合实验目的、要求的方案。
2.想过程,理清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根据实验原理所确定的实验方案中的实验过程,确定实验操作的方法和步骤,把握各步实验操作的要点,理清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
3.看准图,分析各项实验装置的作用。认真细致地分析图中所示的各项装置,并结合实验目的和原理,确定它们在该实验中的作用。
4.细分析,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在分析实验现象(或数据)的过程中,要善于找出影响实验成败的关键以及产生误差的原因,或从有关数据中归纳出定量公式,绘制变化曲线等。
[例1]某化学兴趣小组制取氯酸钾和氯水并进行有关探究实验。
实验 测定饱和氯水中氯元素的总量
(1)该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使用如图装置,加热15.0 mL饱和氯水试样,测定产生气体的体积。此方案不可行的主要原因是__因存在Cl2的重新溶解、HClO分解等,此方案无法测算试样含氯总量(或其他合理答案)__(不考虑实验装置及操作失误导致不可行的原因)。
(2)根据下列资料,为该小组设计一个可行的实验方案(不必描述操作过程的细节):__量取一定量的试样,加入足量的H2O2溶液,加热除去过量的H2O2,冷却,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称量沉淀质量(或其他合理答案)__。
资料:ⅰ.次氯酸会破坏酸碱指示剂;
ⅱ.次氯酸或氯气可被SO2、H2O2、FeCl2等物质还原成Cl-。
解析 (2)为测定饱和氯水中氯元素的含量,依据原子守恒,结合资料ⅱ可知,可用足量的H2O2溶液将一定量的氯水中的氯气、次氯酸还原为Cl-,然后再加入足量AgNO3溶液,然后对生成的沉淀(AgCl)进行过滤、洗涤、干燥、称重,计算得到氯离子的物质的量,从而达到实验目的。
[例1]草酸(乙二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其K1=5.4×10-2,K2=5.4×10-5。
草酸的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而其钙盐难溶于水。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熔点为101 ℃,易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170 ℃以上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知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乙组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还有CO,为进行验证,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B和下图所示的部分装置(可以重复选用)进行实验。
①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______。装置H反应管中盛有的物质是______。
②能证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有CO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证明:
①草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草酸为二元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送检]来自阅卷名师报告
错误
致错原因
扣分
(3)①
对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和设计步骤等不够熟练,无从下手。要证明草酸的酸性比碳酸强,可以考虑的方案主要有:(1)草酸与碳酸盐(或碳酸氢盐)发生复分解反应;(2)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草酸与碳酸溶液的pH,或稀释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两种溶液相同倍数后,观察pH的变化情况;(3)测相应盐溶液的酸碱性
-3
[解析] (2)由题给实验仪器和药品知,CO与装置H中固体反应,可推测装置H
中固体为CuO,CO还原氧化铜生成Cu和CO2气体,然后把CO2通入到D中,结合装置H和装置D中的现象可判断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中是否含有CO。检验CO之前应先除去CO中混有的CO2,连接顺序为A、B、F、D、G、H、D、I。
[答案] (1)有气泡逸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 冷凝(水蒸气、草酸等),防止草酸进入装置C反应生成沉淀,干扰CO2的检验
(2)①F、D、G、H、D、I CuO ②H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其后的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①向盛有少量NaHCO3的试管里滴加草酸溶液,有气泡产生 ②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草酸溶液,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草酸的2倍
1.(2017·全国卷Ⅲ)绿矾是含有一定量结晶水的硫酸亚铁,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用途。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绿矾的一些性质进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绿矾样品,加水溶解,滴加KSCN溶液,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再向试管中通入空气,溶液逐渐变红。由此可知:__样品中没有Fe(Ⅲ)__Fe(Ⅱ)易被氧气氧化为Fe(Ⅲ)__。
(2)为测定绿矾中结晶水含量,将石英玻璃管(带两端开关K1和K2)(设为装置A)称重,记为m1 g。将样品装入石英玻璃管中,再次将装置A称重,记为m2 g。按下图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
①仪器B的名称是__(球形)干燥管__。
②将下列实验操作步骤正确排序__dabfce__(填字母);重复上述操作步骤,直至A恒重,记为m3 g。
a.点燃酒精灯,加热 b.熄灭酒精灯
c.关闭K1和K2 d.打开K1和K2,缓缓通入N2
e.称量A f.冷却至室温
③根据实验记录,计算绿矾化学式中结晶水数目x= (列式表示)。若实验时按a、d次序操作,则使x__偏小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为探究硫酸亚铁的分解产物,将(2)中已恒重的装置A接入下图所示的装置中,打开K1和K2,缓缓通入N2,加热。实验后反应管中残留固体为红色粉末。
①C、D中的溶液依次为__ca__(填字母)。C、D中有气泡冒出,并可观察到的现象分别为__生成白色沉淀、褪色__。
a.品红 b.NaOH c.BaCl2 d.Ba(NO3)2 e.浓H2SO4
②写出硫酸亚铁高温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2FeSO4Fe2O3+SO2↑+SO3↑__。
解析 (1)将少许绿矾样品加水溶解后,滴加KSCN溶液,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说明样品中不含Fe(Ⅲ),再通入空气,溶液逐渐变红,说明Fe(Ⅱ)易被氧气氧化为Fe(Ⅲ)。(2)①仪器B为球形干燥管。②由于空气中的O2可以氧化Fe2+,故需要先通N2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再进行加热操作,加热完毕,熄灭酒精灯,将石英玻璃管冷却至室温后关闭K1和K2,防止空气进入石英玻璃管中,最后称重。③绿矾晶体受热失水的化学方程式为FeSO4·xH2OFeSO4+xH2O,根据题干数据列方程式得=,解得x=。若先点燃酒精灯再通入N2,石英玻璃管中原有的空气会将绿矾中的Fe(Ⅱ)氧化,使最终剩余固体质量偏高,则计算所得结晶水的数目偏小。(3)①实验后残留的红色粉末为Fe2O3,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可知必有SO2和SO3生成,则检验试剂应选择品红溶液和BaCl2溶液,不能选择Ba(NO3)2溶液,因为SO2会与Ba(NO3)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SO2不和BaCl2反应,SO3可以与BaCl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故先通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即可证明有SO3生成;再通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即可证明有SO2生成。由以上分析可知FeSO4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FeSO4Fe2O3+SO2↑+SO3↑。
1.(2016·江苏卷节选)实验室以一种工业废渣(主要成分为MgCO3、Mg2SiO4和少量Fe、Al的氧化物)为原料制备MgCO3·3H2O。实验过程如下:
(1)酸溶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MgCO3(s)+2H+(aq)===Mg2+(aq)+CO2(g)+H2O(l) ΔH=-50.4 kJ·mol-1
Mg2SiO4(s)+4H+(aq)===2Mg2+(aq)+H2SiO3(s)+H2O(l) ΔH=-225.4 kJ·mol-1
酸溶需加热的目的是__加快酸溶速率__;所加H2SO4不宜过量太多的原因是__避免制备MgCO3时消耗过多的碱__。
(2)加入H2O2氧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2Fe2++H2O2+2H+===2Fe3++2H2O__。
(3)请补充完整由萃取后得到的水溶液制备MgCO3·3H2O的实验方案:边搅拌边向溶液中滴加氨水,__调至5
C>Si
解析 由图可知,没有形成闭合回路,应使用盐桥,A项错误;二氧化氮为红棕色气体,利用颜色的深浅,可说明温度对2NO2??N2O4的化学平衡的影响,B项正确;验证铁的析氢腐蚀应该在酸性条件下,食盐水浸过的铁钉是在中性条件下,C项错误;稀盐酸不是氯的最高价含氧酸,所以无法验证,D项错误。
2.(2018·河南洛阳统考)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C )
A.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NH3
B.用图2所示装置蒸发FeCl3溶液制备无水FeCl3
C.用图3所示装置制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D.用图4所示装置比较HCl、H2CO3和H2SiO3的酸性强弱
解析 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故用排气法收集氨气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A项错误;蒸发FeCl3(aq)不能得到FeCl3(s),B项错误;浓盐酸易挥发,干扰H2CO3与H2SiO3酸性的判断,D项错误。
化学实验评价的五大视角
1.可行性视角
(1)理论上要科学合理;
(2)操作上要简单可行。
2.经济效益视角
评价一种实验方案,不仅要从科学性上判断是否可行,还要从经济效益上考虑是否切合实际。
3.绿色化视角
(1)分析实验药品是否有毒,是否会造成环境污染;
(2)仪器药品是否价格低廉易得;
(3)反应是否充分,原子经济性是否较强。
4.安全性视角
(1)避免炸裂;
(2)防污染;
(3)防失火;
(4)防吸水。
5.规范性视角
(1)仪器的安装与拆卸;
(2)试剂添加的顺序与用量;
(3)加热的方法和时机;
(4)仪器的查漏、气密性检验;
(5)温度计的规范使用、水银球的位置;
(6)实验数据的读取;
(7)冷却、冷凝的方法等。
[例1](2016·全国卷甲)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D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制备Fe(OH)3胶体
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FeCl3溶液中
B
由MgCl2溶液制备无水MgCl2
将MgCl2溶液加热蒸干
C
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
加入稀硝酸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比较水与乙醇中氢的活泼性
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
[例1]硫代硫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某兴趣小组拟制备硫代硫酸钠晶体(Na2S2O3·5H2O)。
Ⅰ.[查阅资料]
(1)Na2S2O3·5H2O是无色透明晶体,易溶于水,其稀溶液与BaCl2溶液混合无沉淀生成。
(2)向Na2CO3和Na2S混合溶液中通入SO2可制得Na2S2O3,所得产品常含有少量Na2SO3和Na2SO4。
(3)Na2SO3易被氧化;BaSO3难溶于水,可溶于稀HCl。
Ⅱ.[制备产品]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装置):
实验步骤:
(1)检查装置气密性,按图示加入试剂。
(2)先向C中烧瓶加入Na2S和Na2CO3的混合溶液,再向A中烧瓶滴加浓H2SO4。
(3)待Na2S和Na2CO3完全消耗后,结束反应。过滤C中混合物,滤液经______(填操作名称)、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产品。
Ⅲ.[探究与反思]
(1)为验证产品中含有Na2SO3和Na2SO4,该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请将方案补充完整(所需试剂从稀HNO3、稀H2SO4、稀HCl、蒸馏水中选择)。
取适量产品配成稀溶液,滴加足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______,
若沉淀未完全溶解,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则可确定产品中含有Na2SO3和Na2SO4。
(2)为减少装置C中生成Na2SO4的量,在不改变原有装置的基础上对实验步骤(2)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a2S2O3·5H2O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显著增大,所得产品通过______方法提纯。
[答题送检]来自阅卷名师报告
错误
致错原因
扣分
Ⅲ(1)
不清楚物质检验的基本原则,要验证产品中含Na2SO3和Na2SO4,实际上就是要求检验SO和SO,在稀HNO3、稀H2SO4及稀
-2
HCl三种酸的选择上,只要考虑到基本原则,就不会选错
Ⅲ(2)
对结晶和重结晶不太清楚,导致填错
-2
[解析] 装置A是用浓H2SO4和Na2SO3固体反应制SO2气体,装置B是安全瓶,能防倒吸,装置C用来制备Na2S2O3,装置E是尾气处理装置,常用碱液来吸收SO2气体。Ⅱ.(3)由信息知Na2S2O3晶体易溶于水,所以要从滤液中得到固体需经过蒸发操作。Ⅲ.(1)要检验Na2SO4和Na2SO3,先将产品溶于水,再加BaCl2溶液,过滤得到沉淀,再向沉淀中加足量盐酸,若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则说明沉淀中有BaSO3,则原样品中有Na2SO3,若沉淀部分溶解说明还有BaSO4,则原样品中有Na2SO4。(2)分析Na2S2O3、Na2SO3、Na2SO4三物质中S元素化合价知将装置中的氧气排尽则会减少生成Na2SO4的量。
[答案] Ⅱ.(3)蒸发
Ⅲ.(1)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沉淀,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HCl
(2)先向A中烧瓶滴加浓H2SO4,产生的气体将装置中空气排尽后,再向C中烧瓶加入Na2S和Na2CO3的混合溶液
(3)重结晶
1.(2017·江苏卷)某科研小组采用如下方案回收一种光盘金属层中的少量Ag(金属层中其他金属含量过低,对实验的影响可忽略)。
已知:①NaClO溶液在受热或酸性条件下易分解,如:3NaClO===2NaCl+NaClO3。
②AgCl可溶于氨水:AgCl+2NH3·H2O??Ag(NH3)+ Cl- +2H2O。
③常温时N2H4·H2O(水合肼)在碱性条件下能还原Ag(NH3):4Ag(NH3)+N2H4·H2O===4Ag↓+N2↑+4NH+4NH3↑+H2O。
(1)“氧化”阶段需在80 ℃条件下进行,适宜的加热方式为__水浴加热__。
(2)NaClO 溶液与 Ag 反应的产物为 AgCl、NaOH 和 O2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4Ag+4NaClO+2H2O===4AgCl+4NaOH+O2↑__。 HNO3也能氧化Ag,从反应产物的角度分析,以HNO3代替NaClO的缺点是__会释放出氮氧化物(或NO、NO2),造成环境污染__。
(3)为提高Ag的回收率,需对“过滤Ⅱ”的滤渣进行洗涤,并__将洗涤后的滤液合并入过滤Ⅱ的滤液中__。
(4)若省略“过滤Ⅰ”,直接向冷却后的反应容器中滴加10%氨水,则需要增加氨水的用量,除因过量NaClO与NH3·H2O反应外(该条件下NaClO3与NH3·H2O不反应),还因为__未过滤掉的溶液会稀释加入的氨水,且其中含有一定浓度的Cl-,不利于AgCl与氨水反应__。
(5)请设计从“过滤Ⅱ”后的滤液中获取单质Ag的实验方案:__向滤液中滴加2_mol·L-1水合肼溶液,搅拌使其充分反应,同时用1_mol·L-1_H2SO4溶液吸收反应中放出的NH3,待溶液中无气泡产生,停止滴加,静置,过滤,洗涤,干燥__(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有:2 mol·L-1水合肼溶液,1 mol·L-1 H2SO4溶液)。
解析 (1)当受热温度不超过100 ℃时,常采用水浴加热。(3)滤渣表面吸附有可溶性银的化合物,需对滤渣进行洗涤并将洗涤液回收利用。(5)根据信息③可用水合肼还原Ag(NH3)以制取Ag,并用H2SO4溶液吸收污染性气体NH3。
1.某学习小组按如下实验流程探究海带中碘的制取。
已知:3I2+6NaOH===5NaI+NaIO3+3H2O。
请回答:
(1)①分液漏斗使用前需检漏,检漏方法为__向分液漏斗中加入少量水,检查旋塞处是否漏水;将漏斗倒转过来,检查玻璃塞是否漏水__。
②步骤X中,萃取后分液漏斗内观察到的现象是__液体分上下两层,下层呈紫红色__。
③下列有关步骤Y的说法,正确的是__AB__(填字母)。
A.应控制NaOH溶液的浓度和体积
B.将碘转化成离子进入水层
C.主要是除去海带浸取原液中的有机杂质
D.NaOH溶液可以由乙醇代替
④实验中操作Z的名称是__过滤__。
(2)方案甲中采用蒸馏不合理,理由是__碘易升华,会导致碘的损失__。
解析 (1)③步骤Y应控制NaOH溶液的浓度和体积,因为在较稀浓度下,I2有可能发生反应:I2+2NaOH===NaI+NaIO+H2O,A项正确;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就是将碘转化成离子进入水层,即从四氯化碳溶液中转移出来,B项正确;海带浸取原液中不含有机杂质,C项错误;乙醇能与CCl4互溶,不能用乙醇代替NaOH溶液,D项错误。④碘在水中溶解度较小,可用过滤的方法将碘单质过滤出来,即操作Z为过滤。
2.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一种无机矿物盐X(仅含四种元素)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另取10.80 g X在惰性气流中加热至完全分解,得到6.40 g固体1。请回答如下问题:
(1)X的化学式是__CaFe(CO3)2__,在惰性气流中加热X至完全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CaFe(CO3)2CaO+FeO+2CO2↑__。
(2)白色沉淀2在空气中变成红褐色沉淀的原因是__4Fe(OH)2+2H2O+O2===4Fe(OH)3__(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3)一定条件下,气体甲与固体1中的某种成分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写出一个可能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2FeO+CO2Fe2O3+CO__,并设计实验方案验证该反应的产物:__检测Fe2O3:将固体用稀盐酸溶解,加入KSCN溶液,若显红色,表明产物中有Fe(Ⅲ);检测CO:将气体通过灼热CuO,若黑色固体变为红色,表明产物中有CO__。
解析 (1)利用白色沉淀2在空气中可转化为红褐色沉淀可知白色沉淀2为Fe(OH)2,利用溶液1与气体甲的一系列反应可知气体甲为CO2、白色沉淀1为CaCO3,白色沉淀1中金属元素为钙元素。结合上述分析和“X(仅含四种元素)”的信息可知X由Fe(Ⅱ)、Ca、C、O四种元素组成,再利用固体X加热分解时固体质量变化可推知X的化学式为CaFe(CO3)2,固体X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受热分解转化为FeO、CaO和CO2。(2)Fe(OH)2在空气中与水一起作用被氧化为红褐色的Fe(OH)3。(3)利用物质性质可知固体1中FeO具有还原性,有可能与C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Fe2O3和CO。
课时达标 第40讲
1.过碳酸钠(2Na2CO3·3H2O2)是一种集洗涤、漂白、杀菌于一体的氧系漂白剂,该晶体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利用图2装置制备过碳酸钠,在冷水浴中充分反应后,按图1流程可获得过碳酸钠产品。
(1)恒压滴液漏斗中支管的作用是__使液体顺利流下__。
(2)制备过碳酸钠的关键是__控制反应温度__。
(3)如果配制过碳酸钠的水中含有铁离子,不仅会削弱洗涤剂的去污能力,甚至完全失去杀菌作用。试分析其中的原因:__2H2O22H2O+O2↑或2Fe3++3CO+3H2O===2Fe(OH)3↓+3CO2↑__(写出其中一种即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某化学学习小组为了定性探究铁离子对这种新型漂白剂的不良影响,取该漂白剂100 mL,加入25 g FeCl3固体,产生大量无色无味气体,用贮气瓶收集气体。请选用下列试剂和实验用品完成气体成分的探究过程:0.1 mol/L NaOH溶液、8.0 mol/L NaOH溶液、澄清石灰水、0.01 mol/L KMnO4溶液、BaCl2稀溶液、品红溶液、蒸馏水、木条、酒精灯、火柴、洗气瓶。
①提出假设:对该气体成分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气体是O2。
假设2:气体是__CO2和O2__。
假设3:气体是CO2。
②设计方案: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的假设,在下表中完成实验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与结论
将气体依次通入盛有__澄清石灰水__、__8.0_mol/L_NaOH溶液__的洗气瓶中,__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最后一个洗气瓶的出口处__
①__若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木条复燃,则假设1成立__
②__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木条复燃,则假设2成立__
③__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木条不复燃,则假设3成立__
解析 (1)恒压滴液漏斗中支管连接了上下两端,使液体上下气压相等,使漏斗中的液体能顺利流下。(2)温度高时H2O2易分解,故控制好反应温度是关键。(3)铁离子可以作催化剂,使过氧化氢分解,另外铁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可以发生水解相互促进的反应。(4)无色无味气体可能是O2或CO2或CO2和O2二者的混合气体。检验CO2用澄清石灰水,检验O2
用带火星的木条。
2.将绿矾(FeSO4·7H2O)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强热分解。已知产物全部为氧化物。为探究绿矾分解的产物,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 为探究固体产物中铁元素的价态,该同学将固体产物溶于足量的稀硫酸得到相应溶液,进行以下猜想和实验:
猜想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与结论
猜想一:铁元素只显__+2__价
①向所得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
②向稀酸性KMnO4溶液中滴入所得溶液
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稀酸性KMnO4溶液颜色__褪色__
猜想二:铁元素只显__+3__价
KSCN溶液呈__血红__色;稀酸性KMnO4溶液颜色__无变化__
猜想三:铁元素既有+2价又有+3价
KSCN溶液呈__血红__色;稀酸性KMnO4溶液颜色__褪色__
【实验二】 为进一步探究该反应的产物,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开始时,点燃B处酒精喷灯之前应先打开A处活塞通CO2,其目的是__排净装置内的空气__。
(2)图中装置C的作用是__防止产生倒吸__。
(3)该组同学称取了55.6 g绿矾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待绿矾分解完全后,测得D瓶中沉淀的质量为23.3 g,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得知,绿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2FeSO4·7H2OFe2O3+SO2↑+SO3↑+14H2O__。
(4)该组同学设计的装置存在着一个明显的缺陷是__未进行尾气处理__。
解析 【实验一】 由题意知绿矾分解的产物全为氧化物,则铁元素可能为+2价,也可能为+3价,或者既有+2价又有+3价。+2价铁具有还原性,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3价铁遇KSCN溶液生成血红色物质,利用这些性质可以检验铁元素的价态。
【实验二】 (1)FeSO4具有还原性,能够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实验开始时先通CO2的目的是排净装置内的空气,防止FeSO4·7H2O被氧化。(2)本实验有加热装置,反应产生气体,气体与氯化钡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导气管内压强减小,容易发生倒吸,C为防倒吸装置。(3)55.6 g绿矾的物质的量为=0.2 mol,那么分解前硫元素的物质的量为
0.2 mol,白色沉淀为硫酸钡,其物质的量为=0.1 mol,所以除了SO3以外还应有SO2,其物质的量也为0.1 mol,因此绿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2FeSO4·7H2OFe2O3+SO2↑+SO3↑+14H2O。(4)二氧化硫会污染环境,应添加尾气处理装置。
3.硫代硫酸钠(Na2S2O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作分析试剂及鞣革的还原剂,易溶于水,受热、遇酸易变质。Na2S2O3·5H2O是无色透明晶体,易溶于水,其稀溶液与BaCl2溶液混合无沉淀生成。工业上常利用含硫废水生产Na2S2O3·5H2O,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模拟其生产过程并探究其化学性质。
烧瓶C中发生的反应如下:
Na2S(aq)+H2O(l)+SO2(g)===Na2SO3(aq)+H2S(aq)①
2H2S(aq)+SO2(g)===3S(s)+2H2O(l) ②
S(s)+Na2SO3(aq)Na2S2O3(aq) ③
Ⅰ.制备Na2S2O3·5H2O
(1)加入药品之前须进行的操作是__检查装置气密性__;装置D的作用是__防止倒吸__;装置B的作用之一是观察SO2的生成速率,其中的试剂最好选用__c__(填字母)。
a.蒸馏水 b.饱和Na2SO3溶液
c.饱和NaHSO3溶液 d.饱和NaHCO3溶液
(2)为保证硫代硫酸钠的产量,实验中产生的SO2不能过量,原因是__若SO2过量,溶液显酸性,产物分解,产率降低__;所制得的粗产品可以通过__重结晶__方法进一步提纯得到纯Na2S2O3·5H2O。
Ⅱ.测定产品纯度
准确称取w g产品,用适量蒸馏水溶解,以淀粉作指示剂,用0.10 mol·L-1 I2标准溶液滴定。反应原理为2S2O+I2===S4O+2I-。
(3)滴定至终点时的现象:__溶液由无色变蓝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__。滴定起始和终点时I2标准溶液液面位置如图所示,则消耗I2标准溶液的体积为__18.10__mL。产品的纯度为 % (设Na2S2O3·5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列出用M、w表示的表达式)。
Ⅲ.探究Na2S2O3的部分化学性质
(4)【提出假设】
假设一:Na2S2O3与Na2SO4的结构相似,化学性质也应该相似,因此,室温时Na2S2O3溶液的pH=7。
假设二:从S的化合价推测Na2S2O3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验证假设】 配制适量Na2S2O3溶液,进行如下实验,请将实验补充完整。
实验操作
实验结论或现象
现象解释(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假设一
__用玻璃棒蘸取Na2S2O3溶液点在pH试纸中部,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或用pH计测量Na2S2O3溶液的pH)__
溶液pH=8
__S2O+H2O===HS2O+OH-__
假设二
向溴水中滴入适量Na2S2O3溶液
溴水褪色
__S2O+4Br2+5H2O===2SO+8Br-+10H+__
实验结论:__Na2S2O3溶液呈碱性,且具有还原性(或假设一不成立,假设二成立)__。
Ⅳ.Na2S2O3的应用
(5)Na2S2O3的商品名为“海波”,俗称“大苏打”,化学上常用于滴定实验。为测定某K2Cr2O7溶液的浓度,研究小组的同学准确量取10.00 mL K2Cr2O7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过量KI固体和适量稀H2SO4,滴加几滴指示剂,用0.10 mol·L-1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进行3次平行实验后,测得平均消耗Na2S2O3溶液的体积为30.00 mL,则c(K2Cr2O7)=__0.05__mol·L-1。(已知:Cr2O+6I-+14H+===2Cr3++3I2+7H2O)
Ⅴ.探究与反思
(6)为验证产品中含有Na2SO3和Na2SO4,该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请将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取适量产品配成稀溶液,__滴加足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沉淀,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若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可确定产品中含有Na2SO3和Na2SO4__。(所需试剂从BaCl2溶液、稀HNO3、稀H2SO4、稀盐酸、蒸馏水中选择)
解析 (1)加入药品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置D为安全瓶,防倒吸;装置B的作用之一是观察SO2的生成速率,故所选试剂应不与SO2反应,且SO2在其中的溶解度较小,故最好选用饱和NaHSO3溶液。(2)由题意可知硫代硫酸钠受热、遇酸易变质,若SO2过量,溶液显酸性,产物变质,产率降低;通常采用多次结晶的方法,即重结晶法提纯晶体产物。(3)Na2S2O3与I2反应产生I-,因此当Na2S2O3反应完全,过量的I2
遇淀粉溶液变为蓝色。故滴定至终点时,溶液颜色的变化是由无色变为蓝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根据滴定起始和终点的液面位置图可知反应消耗I2标准溶液的体积为18.10 mL。n(I2)=0.10 mol·L-1×0.018 1 L=1.81×10-3 mol;根据关系式2S2O~I2可知n(Na2S2O3)=2×1.81×10-3mol=3.62×10-3 mol,所以产品的纯度为3.62×10-3 mol×M g·mol-1÷w g×100%=%。(4)假设一的实验结论是溶液的pH=8,故实验目的是测定溶液的pH,具体操作是用玻璃棒蘸取Na2S2O3溶液点在pH试纸中部,将试纸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溶液呈碱性,原因是S2O在溶液中水解,离子方程式是S2O+H2O??HS2O+OH-。假设二的实验现象是溴水褪色,证明Na2S2O3有还原性,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2O+4Br2+5H2O===2SO+8Br-+10H+,故实验结论是Na2S2O3溶液呈碱性,且Na2S2O3具有还原性。(5)根据所给离子方程式可得对应关系式:K2Cr2O7~3I2~6Na2S2O3,则c(K2Cr2O7)=×n(Na2S2O3)÷V=×0.10 mol·L-1×0.03 L÷0.01 L=0.05 mol·L-1。(6)题干中给出Na2S2O3稀溶液与BaCl2溶液混合无沉淀生成,则可取适量产品配成稀溶液,滴加足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因Na2S2O3在酸性环境中易分解,故需要过滤并用蒸馏水洗涤沉淀,再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若固体部分溶解,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证明产品中含有Na2SO3和Na2SO4。
4.氮化铝(AlN)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某AlN样品仅含有Al2O3杂质,为测定AlN的含量,设计如下三种实验方案。(已知:AlN+NaOH+H2O===NaAlO2+ NH3↑)
【方案1】 取一定量的样品,用以下装置测定样品中AlN的纯度(夹持装置已略去)。
(1)上图装置C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__防倒吸__。
(2)完成以下实验步骤:组装好实验装置,首先__检查装置气密性__,再加入实验药品,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__关闭K1,打开K2__,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NaOH浓溶液,至不再产生气体。打开K1,通入氮气一段时间,测定装置C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把装置中残留的氨气全部赶入装置C__。
(3)由于装置存在缺陷,导致测定结果偏高,请提出改进意见:__装置C出口处连接一个干燥装置__。
【方案2】 用下图装置测定m g样品中AlN的纯度(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
(4)为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量气装置中的X液体可以是__ab__(填字母)。
a.CCl4 b.C6H6
c.NH4Cl溶液 d.H2O
(5)若m g样品完全反应,测得生成气体的体积为V mL(已转换为标准状况),则AlN的质量分数是 ×100% (用含m、V的数学表达式表示)。
【方案3】 按以下步骤测定样品中AlN的纯度:
(6)步骤②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AlO+CO2+2H2O===Al(OH)3↓+HCO__。
(7)若在步骤③中未洗涤,测定结果将__偏高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解析 (1)根据装置和仪器作用分析,氨气与浓硫酸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铵,易发生倒吸,装置C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防止倒吸。(2)组装好实验装置后,由原理可知气体制备需要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加入实验药品,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关闭K1,打开K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NaOH浓溶液,至不再产生气体。为了将装置内的氨气全部赶入装置C被浓硫酸吸收,准确测定装置C的增重,打开K1,通入氮气一段时间,测定装置C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3)装置中存在的缺陷是空气中的水蒸气也可以进入装置C,使测定结果偏高,改进的方法是在装置C出口处连接一个干燥装置。(4)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苯或CCl4 ),所以为了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量气装置中的X液体可以是苯或CCl4,选ab项。(5)若m g样品完全反应,测得生成气体的体积为V mL(已转换为标准状况),设AlN的质量为x,则:
AlN+NaOH+H2O===NaAlO2+NH3↑
41 g 22.4 L
x V×10-3 L
x= g
则AlN的质量分数为×100%。
(6)步骤②生成的沉淀是氢氧化铝,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CO2+2H2O===Al(OH)3↓+HCO。(7)若在步骤③中未洗涤,得到滤渣质量会增大,测定结果会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