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03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学考)化学试题
www.ks5u.com 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 1.下列物质不能与金属钠反应的是 A. 水 B. 煤油 C. 氧气 D. 氯气 【答案】B 【解析】 【详解】A.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故A错误; B.钠与煤油不反应,可以保存在煤油中,故B正确; C.钠与氧气在常温条件下生成氧化钠,在加热条件下生成过氧化钠,故C错误; D.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故D错误; 故选B 2.关于1mol CO2(相对分子质量:44)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质量为44g/mol B. 摩尔质量为44g C. 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L D. 分子数为1 【答案】C 【解析】 【详解】A、质量的单位是g,不是g/mol,故A错误; B、摩尔质量单位是g/mol,故B错误; C、标况下,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CO2是气体,故C正确; D、分子数为NA,故D错误; 故合理选项为C。 3. 铝制品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能,主要是因为 A. 铝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 B. 铝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C. 铝不与碱反应 D. 铝不与酸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铝制品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是因为铝表面产生一层致密的氧化薄膜,阻碍反应的进行,故B选项正确。 4. 下列关于乙烯和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 乙烯可以燃烧 C. 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 苯可以燃烧 【答案】C 【解析】 【详解】A、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正确; B、乙烯能燃烧,生成CO2和H2O,B正确; C、苯的性质稳定,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和溴水褪色,C错误; D、苯可以燃烧,冒出黑烟,D正确; 故合理选项为C。 5.关于SO2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难溶于水 B. 是无毒气体 C. 使品红试液褪色 D. 密度比空气小 【答案】C 【解析】 【详解】A.1体积的水能溶解40体积二氧化硫,所以二氧化硫易溶于水,故A错误; B.二氧化硫是无色有毒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故B错误; C.二氧化硫能和有色物质反应生成无色物质而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故C正确; D.二氧化硫的摩尔质量是64g/mol,空气的平均摩尔质量是29g/mol,根据知,相同条件下,气体密度与其摩尔质量成正比,所以二氧化硫密度大于空气,故D错误; 故选C。 6.氯气溶于水发生反应:Cl2 + H2O = HCl + HClO 。氯水中起杀菌消毒作用的是 A. Cl2 B. H2O C. HCl D. HClO 【答案】D 【解析】 【详解】氯气与水可以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HClO,具有漂白性,还可杀菌消毒作用,氯气、HCl不具有漂白性,故D正确; 故选D。 7.如图是某烷烃分子的球棍模型图,图中大、小“球”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棍”表示化学键。其结构简式是 ( ) A. CH3CH3 B. CH3CH2CH3 C. CH3CH2CH2CH3 D. CH2CH3CH4 【答案】B 【解析】 根据分子球棍模型,大球是碳原子、小球是氢原子,该有机物是丙烷,结构简式是CH3CH2CH3,故B正确。 8. 主族元素R的最高正化合价为+2,R元素位于周期表的 A. ⅠA族 B. ⅡA族 C. ⅢA族 D. ⅤA族 【答案】B 【解析】 【详解】对于主族元素而言,最高正价等于其族序数(O、F除外),R的最高正价为+2价,则该元素位于II A族,故答案选B。 9.碳元素有3种核素,其中一种是,其核内的中子数是 A. 6 B. 8 C. 14 D. 20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原子符号中左上角数字为质量数,左下角为质子数,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以此来解答。 【详解】的质子数为6,质量数为14,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14-6=8,故选B。 10.下列物质反应后出现蓝色的是 A. 淀粉遇碘 B. 乙醇、乙酸和浓硫酸混合加热 C. 蛋白质与浓硝酸作用 D. 在新制氢氧化铜中加入葡萄糖溶液,加热至沸腾 【答案】A 【解析】 【详解】A.淀粉遇碘变蓝色,故A正确; B.乙醇、乙酸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不变蓝色,故B错误; C.蛋白质与浓硝酸发生颜色反应呈黄色,故C错误; D.新制氢氧化铜中加入葡萄糖溶液加热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故D错误; 故选A。 11. 向某物质中加入浓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能产生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该物质可能是 A. MgCl2 B. FeCl3 C. NaCl D. NH4Cl 【答案】D 【解析】 【详解】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NH3,说明此物质中含有NH4+,选项D正确。 12.化学反应Na2CO3+2HCl=2NaCl+H2O + CO2↑的离子方程式是 A. CO32-+2H+ = H2O+CO2↑ B. CO32-+H+=H2O+CO2↑ C. CO32-+2HCl=2Cl-+H2O+CO2↑ D. Na2CO3+2H+=2Na++H2O+CO2↑ 【答案】A 【解析】 【详解】Na2CO3+2HCl=2NaCl+H2O+CO2 ↑,反应中碳酸钠为可溶性盐、氯化氢、氯化钠为强电解质都应拆成离子形式,水、二氧化碳为氧化物应保留化学式,所以其离子方程式为:CO32-+2H+=H2O+CO2↑,故选A。 【点睛】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可溶性的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可溶性盐)用离子符号表示,其它难溶的物质、气体、水等仍用分子式表示。微溶的强电解质应看其是否主要以自由离子形式存在,例如,石灰水中的Ca(OH)2写离子符号,石灰乳中的Ca(OH)2用分子式表示;浓硫酸中由于存在的主要是硫酸分子,也书写化学式,浓硝酸、盐酸书写离子式。 13.浓H2SO4能干燥氯气,是利用了浓H2SO4的 A. 强酸性 B. 吸水性 C. 脱水性 D. 强氧化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浓硫酸能干燥气体是利用了浓硫酸的吸水性,能吸收气体中的水蒸气,从而达到干燥的目的,故选B。 14.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中和反应是放出能量的 B. 化学反应中有物质变化也有能量变化 C. 如图所示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D. 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生成放出能量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正确; B.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能量的变化,故B正确; C.该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所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C错误; D.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生成放出能量,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的判断依据: 1)根据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之前的关系: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2)反应物具有的键能总和与生成物具有的键能总和的大小关系:Δ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若反应物的总键能大于生成物的总键能,则ΔH大于0,该反应为吸热反应;若反应物的总键能小于生成物的总键能,则ΔH小于0,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15. 下列物质中,水解的最终产物含有葡萄糖的是 A. 油脂 B. 蛋白质 C. 淀粉 D. 酶 【答案】C 【解析】 【详解】A、油脂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是甘油和高级脂肪酸,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产物是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A错误; B、蛋白质的水解产物是氨基酸,B错误; C、淀粉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C正确; D、酶属于蛋白质,其水解产物是氨基酸,D错误; 故合理选项为C。 16.用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装置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这个装置是实验室蒸馏装置,不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装置,故A错误; B.此装置是萃取装置,不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装置,故B错误; C.该装置是过滤装置,不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装置,故C错误; D.该装置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装置,故D正确; 故选D。 17.某酸性溶液中加入Ba2+ 后出现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A. Fe3+ B. NH4+ C. NO3- D. SO42- 【答案】D 【解析】 【详解】某酸性溶液中加入Ba2+后出现白色沉淀,说明生成的难溶物不溶于酸,选项中能与Ba2+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难溶物的离子为SO42-,所以一定含有SO42-,故选D。 18.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溴的主要反应是:C12+2Br-=2Cl-+Br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海水中溴元素主要以形式Br-存在 B. 上述反应属于离子反应 C. 该反应中氧化剂是Br- D. 上述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海水中溴元素主要以Br-形式存在,提取溴元素应浓缩富集、再发生题中的反应,故A正确; B.该反应中有离子参加,为离子反应,故B正确; C.该反应Br-中溴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0价,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所以Br-为还原剂,故C错误; D.该反应中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 故选C。 19.最简单的有机物是 A. CH4 B. C2H4 C. C6H6 D. H2CO3 【答案】A 【解析】 【详解】A.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其化学式为CH4,故A正确; B.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不是乙烯,故B错误; C.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不是苯,故C错误; D.碳酸虽含有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看作无机物,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有机物是指含碳元素的物质,但不包括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氢盐,氰化物,硫氰化物。 20.下列物质中不含硅元素的是 A. 水泥 B. 漂白粉 C. 光导纤维 D. 玻璃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水泥的主要成分为硅酸二钙、硅酸三钙、铝酸三钙,是硅酸盐材料,含有硅元素,故A不符合题意; B.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钙和次氯酸钙,不含硅元素,故B符合题意; C.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含有硅元素,故C不符合题意; D.玻璃的主要成分为硅酸钠、硅酸硅和二氧化硅,是硅酸盐材料,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1.对药物的认识和使用正确的是 A. 感冒时服用适量阿司匹林 B. 大部分药物没有副作用 C. 创可贴能用于伤口消炎 D. 胃酸过多只要冲服板蓝根冲剂即可治愈 【答案】A 【解析】 【详解】A.阿司匹林是解热镇痛药,感冒时服用适量阿司匹林,故A正确; B.药物都有副作用,应合理使用,故B错误; C.创可贴没有消炎作用,不能用于伤口消炎,故C错误; D.板蓝根冲剂有清热解毒作用,不是抗酸药,故D错误; 故选A。 22.微量元素摄入不当也会导致代谢疾病,下列做法主要目的与补充微量元素有关的是 A. 酱油加铁强化剂 B. 咖啡加糖 C. 炒菜加味精 D. 加工食品加防腐剂 【答案】A 【解析】 【详解】A.铁是微量元素,与补充微量元素有关,故A正确; B.蔗糖不含微量元素,故B错误; C.味精是谷氨酸钠,钠是常量元素,故C错误; D.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如苯甲酸钠,不含微量元素,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常量元素包括氧、碳、氢、氮、钙、磷、钾、硫、钠、氯、镁,微量元素包括铁、钴、铜、锌、铬、锰、钼、碘、硒 23.关于垃圾的处理正确的是 A. 果皮果核只能焚烧处理 B. 旧塑料制品不必回收利用 C. 铝质易拉罐应回收利用 D. 废旧衣服应该用堆肥法处理 【答案】C 【解析】 【分析】 垃圾的回收利用有保护环境的同时也节约了资源,根据不同的种类可以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 【详解】A.果皮果核最好填埋堆肥,不要焚烧处理,否则会造成污染,故A错误; B.旧塑料制品可回收利用,故B错误; C.铝质易拉罐属于废旧金属,应回收利用,故C正确; D.旧衣服不易降解、腐烂,故不应该用堆肥法处理,故D错误; 故选C。 24.奥运场馆 “水立方” 顶部和外部使用了一种新型膜材料,它与制作塑料袋的材料类型相同,都属于 A. 光导纤维 B. 有机合成材料 C. 金属材料 D. 玻璃 【答案】B 【解析】 【详解】塑料是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 A.光导纤维的成分是二氧化硅,故A错误; B.制作塑料袋的材料是塑料,塑料是有机物合成材料,故B正确; C.塑料不是金属材料,故C错误; D.玻璃是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错误; 故选B。 25.下列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甲烷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氧化反应,故A错误; B.乙烯中的双键断裂,每个碳原子上结合一个溴原子生成1,2-二溴乙烯,所以属于加成反应,故B正确; C.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属于酯化(取代反应),故C错误; D.淀粉在催化剂作用下水解生成葡萄糖,属于水解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消去反应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有机物脱去小分子生成含有不饱和的有机物的反应;加成反应是指有机物分子中的双键或叁键发生断裂,加进(结合)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的反应叫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是指有机物分子里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代替的反应;氧化反应是指有机反应中得氧或失氢的反应为氧化反应;根据以上有机反应的概念进行判断。 26.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 SO2和1mol O2,充分反应后能证明反应:2SO2(g)+O2(g)2SO3(g) 是可逆反应的事实是 A. O2仍为1mol B. SO2仍为2mol C. SO2完全转化为 SO3 D. SO2、O2、SO3同时存在 【答案】D 【解析】 【详解】可逆反应中反应物的转化率不可能是100%的,据此可知,只要容器内SO2、O2、 SO3同时存在,即可证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答案选D。 【点睛】该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可逆反应特点以及判断依据的了解掌握情况,旨在巩固学生的基础,提高学生分析、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7. 下列原子团中,属于羧基的是( ) A. -NO2 B. -OH C. -COOH D. OH- 【答案】C 【解析】 【详解】A.-NO2是硝基,A错误; B.-OH是羟基,B错误; C.-COOH是羧基,C正确; D.OH-是氢氧根离子,D错误; 答案选C。 28.下列物质与水混合后静置,不出现分层的是 A. 汽油 B. 乙醇 C. 苯 D. 四氯化碳 【答案】B 【解析】 【详解】A.汽油和水互不相溶,与水混合后静置,出现分层,故A不选; B.乙醇与水混溶,不分层,故B选; C.苯和水互不相溶,与水混合后静置,出现分层,故C不选; D.四氯化碳水互不相溶,与水混合后静置,出现分层,故D不选。 故选B。 29.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产品是 A. 日光灯管 B. 太阳能热水器 C. 干电池 D. 水轮发电机 【答案】C 【解析】 【详解】A.日光灯管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故A错误; B.太阳能热水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故B错误; C.干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C正确; D.水轮发电机是将重力势能转化为电能,故D错误。 故选C。 30.下列物质沉淀时的颜色正确的是 A. CaCO3 — 红棕色 B. BaSO4 —灰绿色 C. Al(OH)3 — 蓝色 D. AgCl — 白色 【答案】D 【解析】 【详解】A.碳酸钙是白色沉淀,故A错误; B.硫酸钡是白色沉淀,故B错误; C.氢氧化铝是白色絮状沉淀,故C错误; D.氯化银为白色沉淀,故D正确。 故选D。 31.下列物质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A. BaCl2 B. KOH C. HNO3 D. C2H5OH 【答案】D 【解析】 【详解】A.BaCl2为离子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属于电解质,故A不选; B.KOH为离子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属于电解质,故B不选; C.HNO3能电离出H+和NO3-在水溶液中能导电,属于电解质,故C不选; D.C2H5OH是共价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不导电,属非电解质,故D选; 故选D。 【点睛】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非电解质,蔗糖、乙醇等都是非电解质。大多数的有机物都是非电解质;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3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中国环保网后,绘制出我国四个地区2009年度全年降雨平均pH柱状图,图中雨水酸性最强的地区是 A. Ⅰ地区 B. Ⅱ地区 C. Ⅲ地区 D. Ⅳ地区 【答案】A 【解析】 【详解】常温下,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酸性,且pH值越小,溶液酸性越强,pH>7,溶液呈碱性,由图可知,Ⅰ地区的pH值最小,其雨水酸性最强,故A项正确; 故选A。 33.鉴别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下列方法中最简单有效的是( ) A. 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 B. 加热煮沸 C. 加入足量的盐酸 D. 观察是否产生丁达尔现象(效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是不能的,据此可以鉴别溶液和胶体,所以答案选D。 【点睛】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不同,常用丁达尔效应区分二者,但丁达尔效应属于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变化。 3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可以长期大量服用抗生素来预防疾病 B. 常吃粗粮和蔬菜有助于消化、预防直肠癌等 C. 毒品危害极大,青少年一定要远离毒品 D. 误食了重金属盐,可立即喝大量的牛奶来缓解毒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A.如果长期使用或滥用抗生素,就会使病菌抗药性增强而失去治疗效果,不能用来预防疾病,故A错误; B.多吃粗粮和新鲜的蔬菜有助于消化,保持大便通畅,预防直肠癌,故B正确; C.吸毒会使人记忆力下降、主动性降低、性格孤僻、意志消沉,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青少年一定要远离毒品,故C正确; D.重金属离子能使蛋白质变性而中毒,一些可溶性的重金属盐(如含Cu2+、Ba2+、Ag+等可溶性盐)与蛋白质作用会使蛋白质变性,使蛋白质丧失其生理功能,若人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为减轻毒性,可立即喝大量牛奶,让牛奶与重金属盐作用,缓解毒性,故D正确; 故选A。 35.维生素C可溶于水,溶液呈酸性,有还原性,其结构如图所示。关于维生素C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维生素C是有机物 B. 新鲜蔬菜比煮熟的维生素C含量多 C. 在维生素C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显蓝色 D. 维生素C在溶液中或受热时容易被氧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A.维生素C含C、H、O元素,具有常见有机物的官能团,是有机物,故A正确; B.煮熟的维生素C发生氧化或水解反应,含量减少,则新鲜蔬菜比煮熟的维生素C含量多,故B正确; C.维生素C可溶于水,溶液呈酸性,则滴入石蕊试液显红色,故C错误; D.维生素C中含C=C、-OH,具有还原性,在溶液中或受热时容易被氧化,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注重迁移应用能力的训练,注意有机物结构分析及官能团的性质。 36.如图所示是粗盐提纯实验操作步骤,其名称为_____________(填“溶解”、“过滤”或“蒸发”),该步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取精盐配制成0.05L含NaCl 0.05mol 的食盐水,其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 氯化钠中钠原子和氯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属于__________(填“离子键”或“共价键”);实验室常用AgNO3来检验Cl-的存在,写出其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过滤 (2). 漏斗 (3). 1mol/L (4). 离子键 (5). Ag++Cl-=AgCl↓ 【解析】 【详解】图为过滤装置,可用与分离固体和液体,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食盐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1mol/L,形成于金属和非金属元素之间的键绝大多数为离子键,故氯化钠中钠和氯之间为离子键,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 【点睛】一般来说,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存在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存在共价键。 37.(1)甲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3周期II A族,乙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①写乙元素的元素符号:___________。 ②甲元素原子核外有_________个电子层。 ③甲元素的金属性(即原子失电子的能力)比乙元素_________(填“强”或“弱”)。 (2)过氧化氢在适当条件下能发生分解反应:2H2O2 =2H2O+O2↑,现进行如下实验探究:在甲、乙两支大小相同的试管中各装入3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向其中的甲试管中加入少量MnO2粉末。请给合实验现象填写下列空白。 ①实验目的:研究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②实验现象: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试管中反应更剧烈,迅速放出无色气体。 ③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Na (2). 3 (3). 弱 (4). 甲 (5). 催化剂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解析】 【分析】 (1)甲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3周期II A族,则甲为Mg元素,根据乙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知,乙是Na元素,据此答题。 ①乙是钠元素; ②元素所在的周期数与其电子层数数值相等; ③同一周期元素中,元素的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弱; (2)②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 ③根据实验现象确定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详解】(1)甲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3周期IIA族,则甲为Mg元素,根据乙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知,乙是Na元素, ①乙是Na元素,故答案为:Na。 ②元素所在的周期数与其电子层数数值相等,所以甲元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故答案为:3。 ③同一周期元素中,元素的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弱,钠和镁属于同一周期,且钠的原子序数小于镁,所以镁的金属性小于钠,故答案为:弱。 (2)②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所以甲试管中反应较剧烈,故答案:甲。 ③根据实验现象知,有催化剂的反应速率比没有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由此得出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故答案为:催化剂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