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02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一化学期末试卷(3)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一化学必修2期末试卷(3) 1. 本试卷分I、Ⅱ卷,I卷答案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内,Ⅱ卷答案用钢笔或圆珠笔清楚填 写在后面的答题纸内。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a:40 第I卷 (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乙烯的最简式C2H4 B、乙醇的结构简式C2H6O C、四氯化碳的电子式 D、乙酸乙酯的分子式C4H8O2 2.下列金属冶炼的反应原理,错误的是( ) A、2NaCl(熔融) sup6(通电(通电) 2Na + Cl2↑ B、MgO + H2 sup6(△(△) Mg + H2O C、Fe3O4 + 4CO sup6(高温(高温) 3Fe + 4CO2 D、2HgO sup5(△(△) 2Hg + O2↑ 3.下列过程的方向不用熵判据判断的是( ) A、氯化铵与结晶氢氧化钡混合研磨,很快会闻到刺激性气味 B、冬天一杯热水很快变冷 C、有序排列的火柴散落时成为无序排列 D、多次洗牌以后,扑克牌毫无规律的混乱排列的几率增大 4.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油脂有油和脂肪之分,但都属于酯 B、糖类、蛋白质、油脂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煤经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 D、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纤维和用于光缆通信的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5.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2OH。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能与金属钠发生反应并放出氢气 B、能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发生加成反应 C、此有机物中有三种官能团:碳碳双键、羟基、甲基 D、在浓H2SO4催化下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6.某气态烃在密闭容器内与氧气混合完全燃烧,如果燃烧前后容器内(温度高于100℃)压强保持不变,该烃可能是( ) A、C2H6 B、CH4 C、C3H8 D、C3H6 7.已知反应A2(g)+2B2(g)2AB2(g)的△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 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8.某酒精厂由于管理不善,酒精滴到某种化学品上而酿成火灾。该化学品可能是( ) A、KMnO4 B、NaCl C、(NH4)2SO4 D、CH3COOH 9.《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1月1日起实施。下列做法不利于食品安全的是( ) A、用聚氯乙烯塑料袋包装食品 B、在食盐中添加适量的碘酸钾 C、在食品加工中科学使用食品添加剂 D、研发高效低毒的农药,降低蔬菜的农药残留量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6O、18O互为同位素 B、金刚石和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 C、分子式符合通式CnH2n+2且n值不同的两种烃互为同系物 D、 互为同分异构体 11.已知 (l) =H2O(g) △H1=a kJ· (2) =2H2O(g) △H2=b kJ· (3)=H2O(l) △H3=c kJ· (4) =2H2O(l) △H4=d kJ·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a<c <0 B、b>d>0 C、2a=b<0 D、2c=d>0 12.苯的结构式可用来表示,下列关于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苯主要是以石油为原料而获得的一种重要化工原料 B、苯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苯属于烯烃 C、苯分子中6个碳碳化学键完全相同 D、苯可以与溴水、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使它们褪色 13.下列条件一定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 ①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量 ②升高温度 ③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 ④加入生成物 ⑤加入MnO2 A、全部 B、①②⑤ C、② D、②③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101 kPa时,1 mol物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B.吸热反应不加热就不会发生 C.放热反应不用加热也一定能发生 D.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可以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15.已知在1×105 Pa,298 K条件下,2 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 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H2O(g) = H2(g) + 1/2 O2(g) △H1=+242 kJ·mol-1 B. 2 H2(g) + O2(g) = 2 H2O(l) △H2=- 484 kJ·mol-1 C. H2(g) + 1/2 O2(g) = H2O(g) △H1=+242 kJ·mol-1 D. 2 H2(g) + O2(g) = 2 H2O(g) △H2=+484 kJ·mol-1 16.在某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 A(g)+B(g) xC(g)有如图所示的 关系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Tl<T2 B.压强:Pl>P2 C.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D.x的值是1 17、恒温恒压下,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 2NO2(g) N2O4(g),达到平衡后,再向容器中 通入一定量的NO2,又达到平衡时,N2O4的体积分数( )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无法判断 18.高温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焓变为负值 B、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 催化剂 高温 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D、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2(g)+H2(g) CO(g)+H2O(g) 19.在一定温度下,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内,反应2HI(g) H2(g) + I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① I2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② 生成1 mol H2同时消耗1 mol I2;③ 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④ 生成2 mol HI同时消耗1 mol H2;⑤ 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⑥ 混合气体的平均式量不再变化(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⑤⑥ C、①②⑤⑥ D、①② 20.下列关于甲烷、乙烯、乙醇、乙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烷和氯气光照条件下反应,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B、乙烯可以使溴水褪色,发生加成反应 C、乙醇在铜做催化剂并加热条件下生成乙醛,发生还原反应 D、生活中可以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主要是利用了食醋中醋酸的酸性 21.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 ) A、加入催化剂有利于SO2生成SO3 B、在氨水中加酸有利于NH4+的增多 C、合成氨反应时不断分离出氨 D、新制氯水经光照后pH减小 2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一定能发生化学反应 B、活化分子比普通分子具有较高的能量 C、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活化分子有合适取向时的有效碰撞 D、升高温度能增加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百分数,所以能加快反应速率 23.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2SO2(g) + O2(g) 2 SO3(g)。已知反应过程某一时刻SO2,O2,SO3浓度(mol/L)分别为0.2,0.1,0.2,达到平衡时,浓度可能正确的是( ) A、SO2,O2分别为0.4,0.2mol/L B、SO2为0.25mol/L C、SO2,SO3均为0.15mol/L D、SO3为0.4mol/L 24.在一个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 + B 2C (A、B、C均为气体),若最初加入的A、B都是4 mol,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2 mol/(L·s),则10s后容器中的B是( ) A、2.8 mol B、1.6 mol C、3.2 mol D、3.6 mol 25. 已知氯气、溴蒸气分别跟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Q1、Q2均为正值): H2 (g) + Cl2 (g) → 2 HCl (g) △H= -Q1 kJ·mol-1 H2 (g) + Br2 (g) → 2 HBr (g) △H= -Q2 kJ·mol-1 有关上述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Q1 > Q2 B.生成物总能量均高于反应物总能量 C.生成1molHCl气体时放出Q1 kJ热量 D.1mol HBr(g)具有的能量小于1mol HBr(1)具有的能量 第Ⅱ卷 (共50分) 26.(4分) 把煤作为燃料可通过下列两种途径: 途径Ⅰ C(s) + O2(g) = CO2(g);ΔH1<0 ① 途径Ⅱ 先制成水煤气:C(s) + H2O(g) = CO(g) + H2(g);ΔH2>0 ② 再燃烧水煤气:2CO(g) + O2(g) = 2CO2(g);ΔH3<0 ③ 2H2(g) + O2(g) = 2H2O(g);ΔH4<0 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途径Ⅰ放出的热量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途径Ⅱ放出的热量。 (2)ΔH1、ΔH2、ΔH3、ΔH4的数学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 27.(10分) 镁及其合金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 取的。主要步骤如下: 熔融电解 试剂② 试剂① 海水(主要 含NaCl和 MgSO4等) 溶液 Mg(OH)2 沉淀 MgCl2 溶液 无水 MgCl2 Mg (1)为了使MgSO4转化为Mg(OH) 2,试剂①可以选用 ,要使MgSO4完全转 化为沉淀,加入试剂①的量应 ; (2)加入试剂①后,能够分离得到Mg(OH) 2沉淀的方法是 ; (3)试剂②可以选用 ; (4)写出无水MgCl2在熔融状态下通电电解的化学方程式: 。 28.(8分) 已知A是气态烃,完全燃烧时产生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A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30,在下图变化中,B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直接氧化成C,D有香味。 D 酸性KMnO4 溶液 E(高分子化合物) ← A → B —————→ C (1) 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 ① B + C → D: ② A → E: (2) 在上题①、②两个反应中,原子经济性较好的是 。(填①或②) 29. (16分)(1)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通过实验测出,反应前后①烧杯中的温度升高,②烧杯中的温度降低。由此判断NaOH溶液跟盐酸的反应是 (填 “吸热”或“放热”)反应,Ba(OH)2·8H2O跟NH4Cl的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试写出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lmol H2O所放出的热 量。某学生想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来计算中和 热。他将50mL0.5mol/L的盐酸与50mL0.55mol/L的NaOH 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 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 是__________________,烧杯间填满碎塑料泡沫的 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则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③ 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的盐酸跟50mL 0.55 mol/L的NaOH溶液进行反应, 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的 数值会 (填“相等”或“不相等”)。(不考虑实验误差) 30.(12分) 在2L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NO(g) + O2(g)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时间(s) 0 1 2 3 4 5 n(NO)(mol) 0.020 0.010 0.008 0.007 0.007 0.007 ⑴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 已知:>,则该反应是 热反应。 ⑵右图中表示NO2的变化的曲线是 。 用O2表示从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 。 ⑶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v正(NO2)=2v正(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逆 (NO)=2v正(O2) 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 ⑷ 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 a.及时分离除NO2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O2的浓度 d.选择高效催化剂 高一年级 _______班 姓名__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答题纸 第Ⅱ卷 (共50分) 26.(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0分) (1) , ; (2) ; (3) ; (4) 。 28.(8分) (1) ①B+C→D: 反应类型: ②A→E: 反应类型: (2) 。(填①或②) 29. (16分) (1) (填 “吸热”或“放热”), (填“吸热”或“放热”)。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③ , 。 30.(12分) ⑴K= 。 热反应。 ⑵ 。 v= 。 ⑶ 。 ⑷ 。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D B B A C B B A A D C C C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D A D A D D C A A B C A 26.(1)等于 (2)ΔH1=ΔH2+(ΔH3+ΔH4) 27.(1)NaOH或Ca(OH)2等合理答案;适当过量 (2) 过滤 (3) 盐酸 (4) MgCl2(熔融) = Mg + Cl2↑(电解) 28.(1)CH3COOH + CH3CH2OH CH3COOC2H5 + H2O (浓硫酸、△) 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加聚反应 (2)② 29.(1) 放热、吸热,H+ + OH- = H2O (2) ①环形玻璃搅拌棒、防止热量损失 ② 偏小 ③不相等、相等 30.(1) K=C(NO2)2/C(NO)2×C(O2),放 (2) b 1.5×10-3 mol/(L·s) (3) bc (4) c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