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30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辽宁省丹东市凤城一中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数学试题(解析版)
2019-2020学年辽宁省丹东市凤城一中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数学试题 一、单选题 1.已知,则( ) A. B. C. D. 【答案】C 【解析】解不等式求出集合、,根据交集和补集的定义计算即可. 【详解】 ,,, , 所以, 所以.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集合的化简与交、补运算,考查基本运算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2.是的( )条件 A.充要 B.充分不必要 C.必要不充分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答案】B 【解析】由,反之不成立. 【详解】 ,即, 而,即, 根据集合的包含关系可得,前面推后面,后面推不出前面, 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断,考查逻辑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3.命题的否定( ) A., B. C. D. 【答案】D 【解析】直接利用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写出结果即可. 【详解】 因为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 所以命题,的否定是:,.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命题的否定,特称命题与全称命题的否定关系,属于基础题. 4.数轴上三点,点,点,点到点和点距离之和小于4,则点坐标范围为 A. B. C. D. 【答案】A 【解析】设,由已知可得,结合数轴可得的范围. 【详解】 如图, 设,由,, 得, . 点坐标范围为.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考查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属于基础题. 5.方程组 的解集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求方程组的解,再写出集合的形式即可. 【详解】 解方程组, 得, 所以该方程组的解集为,.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用集合表示方程组解的问题,考查对概念的理解,属于基础题. 6.已知且,若恒成立,则实数取值范围是( ) A.(-4,2) B.(-2,0) C.(-4,0) D.(0,2)[学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知,,故选A. 【考点】基本不等式 7.均为实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若 则 【答案】B 【解析】对A,时不成立;对B,两边平方即可判断正确;对C,取,,,即可判断错误;对D,,是正数,是负数不等式不成立. 【详解】 对A,时不成立,故A错误; 对B,根据偶次方根性质可知,,,都是非负数,所以平方即可得出,因此成立; 对C,取,,,则不成立; 对D,取,,,带入显然不成立.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考查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8.已知若p是q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m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利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分别化简,,根据是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即可得出. 【详解】 由,解得:. ,. 由,解得:. ,, ,或. 是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或, 解得或. 的取值范围是,,.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不等式解法、简易逻辑的判定方法,考查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9.已知则的最大值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利用“1”的代换法,再根据基本不等式即可求出. 【详解】 ,,, ,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故的最大值为.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基本不等式的应用,求解时注意“一正、二定、三等”的验证,属于基础题. 10.已知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由题意为方程的两根,根据韦达定理进而可以求解. 【详解】 由题意,为方程的两根, △,即, 由韦达定理,,, , 当时,有最小值.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根与系数关系的理解,考查参数与方程思想的应用及运算求解能力. 二、多选题 11.下列命题正确的有( ) A. B. C. D. 【答案】CD 【解析】利用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法则直接求解. 【详解】 对A,因为,故错误; 对B,因为,故B错误; 对C,,故正确; 对D,,故正确. 故选:CD. 【点睛】 本题考查命题真假的判断,考查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法则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12.不等式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为( ) A. B. C. D. 【答案】AB 【解析】解出不等式,再利用集合间的关系,即可判断出结论. 【详解】 由不等式,解得:或, A,B选项中的集合是不等式解集的真子集, 不等式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为A,B. 故选:AB. 【点睛】 本题考查不等式的解法、简易逻辑的判定方法,考查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3.关于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一次函数图象的恒过点是 B. C.的最大值为9 D.若为假命题,则为真命题 【答案】AC 【解析】由直线恒过定点的求法可判断;由立方和公式可判断;由基本不等式可得所求最大值,可判断;由复合命题的真值表可判断. 【详解】 对A,由,即,可令,即,,可得,故直线恒过定点,故A正确; 对B,由两数的立方和公式可得,,,故B错误; 对C,,可得,,则,当且仅当时取得最大值为9,故C正确; 对D,若为假命题,则为真命题,为假命题,故D错误. 故选:AC. 【点睛】 本题考查命题的真假判断,考查直线恒过定点和基本不等式的运用,考查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属于基础题. 三、填空题 14.若集合A=中只含有一个元素,则值为__________;若A的真子集个数是3个,则的范围是 __________。 【答案】0或 ,, 【解析】由集合中只含有一个元素,得到或 ,由此能求出值;由的真子集个数是3个,得到有两个实数根,由此能求出的范围. 【详解】 集合中只含有一个元素, 或, 解得或. 故值为0或; 的真子集个数是3个, 有两个实数根, ,解得或, 的范围是,,. 故答案为:0或;,,. 【点睛】 本题考查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考查逻辑推理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15.方程的解集为______________;方程解集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6} 【解析】利用换元法分别令,进行求解. 【详解】 令,, 方程. ,或, ,, 令,, 方程(舍或, ,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换元法解方程,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换元时要注意新元的取值范围. 16.若 则的范围是_______;的范围是_______ 【答案】 【解析】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即可得出范围. 【详解】 :, ,, , 则的范围是. , ,,, , 则的范围是.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注意同向不等式只能相加不能相减,考查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7.则的范围是___;则的范围是_______ 【答案】 【解析】, 只需大于的最大值;,,只需大于的最小值. 【详解】 令, 对,,, ,即; ,即.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考查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应用,求解时要根据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将问题转化为恒成立或有解问题. 四、解答题 18.(1)设求证(写出证明过程) (2)请用你所学过的数学知识证明“糖水加糖会变甜”(假定糖水始终为不饱和溶液) 【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 【解析】(1)作差,因式分解,即可得到结论. (2)设糖水克,里面含克,再加克糖,由题意知,,原来糖水浓度为,加糖后糖水浓度变为,利用作差比较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1), ,,, , . (2)设糖水 克,里面含 克,再加 克糖,由题意知,, 原来糖水浓度为,加糖后糖水浓度变为, 则为, 由于,所以,又有,, 所以,进而, 即加糖后糖水浓度变大,所以糖水加糖会变甜. 【点睛】 本题考查不等式的证明、作差法的运用,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19.已知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 (1)若,,求实数的范围; (2)当时,求集合. 【答案】(1);(2)或. 【解析】(1)根据题意,分析可得,解可得的取值范围,即可得答案; (2)当时,不等式为,变形可得,解可得的取值范围,即可得答案. 【详解】 (1)根据题意,若,,则有, 解可得:或, 即的取值范围为. (2)当时,不等式为, 变形可得, 解可得:或, 即不等式的解集为或. 【点睛】 本题考查分式不等式的解法、元素与集合的关系,考查基本运算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20.某班对两条新制定的班规A,B进行表决,结果A以的得票率顺利通过,而B却因得票率为,未过半数被否决;并且知道,对A,B都投赞成票的学生人数是对A,B都投否决票的学生人数的6倍,已知全班共50人,并且不能弃权,问单投A赞成票和同时投A,B赞成票的学生各多少人? 【答案】27;18. 【解析】对、都投赞成票的学生则表示为,设为人,对、都投否决票的学生则表示为,依意为,从而列出关于的方程,解得,最后利用求得单投A赞成票的人. 【详解】 设集合为对投赞成票的学生,集合为对投赞成票的学生, 依题意有45人,有20人, 对、都投赞成票的学生则表示为,设为人,对、都投否决票的学生则表示为,依意为, 根据集合运算公式:, ,则,解得:, 所以同时投A,B赞成票的学生18人. 单投A赞成票的人可表示为人. 【点睛】 本题考查利用集合的运算求集合元素个数,考查逻辑推理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 21. 已知a>0,b>0,a+b=1,求证: (1); (2). 【答案】(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1)1的代换,将不等式左边化为齐次:,再根据基本不等式求最小值为8,证得结论(2)左边展开得,再根据(1)得证 试题解析:证明:(1)∵a+b=1,a>0,b>0, ∴++=++ =2=2 =2+4 ≥4+4=8(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8. (2)∵ =+++1, 由(1)知++≥8. ∴≥9. 22.已知不等式 (1),不等式恒成立,求m的范围; (2),不等式恒成立,求m的范围; 【答案】(1);(2). 【解析】(1)不等式转化为二次不等式,利用判别式小于0,即可判断不等式恒成立,求范围; (2)通过对一切的实数不等式恒成立,判断对称轴的位置,以及的值,即可求范围. 【详解】 (1)不等式,转化为:不等式, 所以△, 解得:. (2)不等式,转化为不等式 令,对一切的实数不等式恒成立, 转化为:或△, 所以或,解得:. 所以. 【点睛】 本题考查含参数不等式、恒成立问题,考查分类讨论思想和运算求解能力. 23.求不等式的解集. 【答案】见解析. 【解析】由已知化简可得,,然后分类讨论,结合二次不等式的求解即可. 【详解】 , , ①时,,可得; ②时,可得 若,解可得,或; 若,则可得, 当即时,解集为,; 当即时,解集为,; 当即时,解集为. 【点睛】 本题考查含参不等式的求解,考查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求解时要注意分类的原则,做到不重不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