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教案5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教案5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及其简单应用。‎ 在推导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过程中,采用了:‎ ‎1.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 ‎2.等差数列的基本元表示 ;‎ ‎3.逆序相加求和。不仅得出了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而且对以后推导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有一定的启发,也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等差数列前n项和是学习极限、微积分的基础,与数学课程的其它内容(函数、三角、不等式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能较熟练应用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求和。‎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公式的推导过程,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学会观察、归纳、反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获得发现的成就感,逐步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提高代数推理的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 ‎•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是重点。‎ ‎•获得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推导的思路是难点。‎ 二、教法分析 教学过程分为问题呈现阶段、探索与发现阶段、应用知识阶段。‎ 探索与发现公式推导的思路是教学的重点。如果直接介绍“逆序相加”求和,无疑就像波利亚所说的“帽子里跳出来的兔子”‎ ‎ ‎ ‎。所以在教学中采用以问题驱动、层层铺垫,从特殊到一般启发学生获得公式的推导方法。‎ 应用公式也是教学的重点。为了让学生较熟练掌握公式,可采用设计变式题的教学手段,通过“选择公式”,“变用公式”,“知三求二”三个层次来促进学生新的认知结构的形成 三、学法分析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积极主动的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应该与学生熟悉的背景相联系。在教学中,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通过观察、操作、归纳、思考、探索、交流、反思参与学习,认识和理解数学知识,学会学习,发展能力。‎ 四、教学过程 ‎1.问题呈现 泰姬陵坐落于印度古都阿格,是十七世纪莫卧儿帝国皇帝沙杰罕为纪念其爱妃所建,她宏伟壮观,纯白大理石砌建而成的主体建筑叫人心醉神迷,成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陵寝以宝石镶饰,图案之细致令人叫绝。‎ 传说陵寝中有一个三角形图案,以相同大小的圆宝石镶饰而成,共有100层(见左图),奢靡之程度,可见一斑。‎ 你知道这个图案一共花了多少宝石吗?‎ 设计说明 ‎•源于历史,富有人文气息.‎ ‎•图中算数,激发学习兴趣.‎ ‎•承上启下,探讨高斯算法.‎ ‎2.2.探究发现 学生叙述高斯首尾配对的方法 ‎ ‎ 学生对高斯的算法是熟悉的,知道采用首尾配对的方法来求和,但是他们对这种方法的认识可能处于模仿、记忆的阶段 。‎ 为了促进学生对这种算法的进一步理解,设计了下面问题。‎ 问题1:图案中,第1层到第21层一共有多少颗宝石?‎ 这是求奇数个项和的问题,不能简单模仿偶数个项求和的办法,通过前后比较得出认识:高斯“首尾配对”的算法还得分奇、偶个项的情况求和。‎ 进而提出有无简单的方法 借助几何图形之直观性,引导学生使用熟悉的几何方法:把“全等三角形”倒置,与原图补成平行四边形 ‎:‎ 设计说明 几何直观能启迪思路,帮助理解,因此,借助几何直观学习和理解数学,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方面。只有做到了直观上的理解,才是真正的理解。从而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问题2:求1到n的正整数之和。‎ 从求确定的前n个正整数之和到求一般项数的前n个正整数之和,旨在让学生体验“‎ ‎ ‎ 逆序相加求和”这一算法的合理性,从心理上完成对“首尾配对求和”算法的改进。‎ 问题3:如何求等差数列{an}前n项和sn?‎ 由于前面的铺垫,学生容易得出如下过程:‎ 图形直观 等差数列的性质(如果m+n=p+q那么am+an=ap+aq)‎ 设计说明 ‎(方法1) 许多的教学设计在介绍“等差数列前n项和”教学时,先复习或介绍等差数列的性质,然后在此基础上采用逆序相加推导公式。‎ ‎(方法2)《数学》第一册(上)(人民教育出版社)介绍的推导方法是先把等差数列用项(首项、尾项)、公差两个基本元表示,然后采用逆序相加推导公式。‎ 方法1是以学生掌握了等差数列的性质(教材内容始终未出现,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为基础的,起点比较高,因而方法 显得抽象一些,不容易被学生理解和信服。‎ 方法2的关键是等差数列的基本元表示——只要给定首项(尾项)和公差就可以确定该等差数列,反映了等差数列的本质,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对等差数列的理解。而且方法仅以等差数列的定义为基础,乃是学生熟悉的背景知识,因而显得比较直观,令人信服。‎ ‎3.公式应用 ‎(1)选用公式 例1某长跑运动员7天里每天的训练量(单位:m)是:‎ ‎1050000‎ ‎10000‎ ‎9500‎ ‎9000‎ ‎8500‎ ‎8000‎ ‎75000000‎ 这位长跑运动员7天共跑了多少米?‎ 本例提供了许多数据信息,学生可以从首项、尾项、项数出发,使用公式1,也可以从首项、公差、项数出发,使用公式2求和。‎ 通过两种方法的比较,引导学生应该根据信息选择适当的公式,以便于计算。‎ ‎(2)变用公式 例2等差数列-10,-6,-2,2,…的前多少项的和为54?‎ ‎ ‎ 本例已知首项,前n项和、并且可以求出公差,利用公式2求项数。‎ 事实上,在两个求和公式中各包含四个元素,从方程的角度,知三必能求余一。‎ ‎(3)知三求二 例3.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d=20,n=37,sn=629,求a1和an。‎ 本例是使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和通项公式求未知元。‎ 事实上,在求和公式、通项公式中共有首项、公差、项数、尾项、前n项和五个元素,如果已知其中三个,联列方程组,就可求其余二个。‎ 课堂小结 ‎•回顾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 ‎•体会等差数列的基本元表示方法,逆序相加的算法,及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掌握等差数列的两个求和公式及简单应用。‎ 作业布置 课本,练习1、2、3;习题3.3第2题(3、4)‎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