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模拟数学(文)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模拟数学(文)试题 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模拟数学(文)试题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已知A={y|y=log2x,x>1},B=,则(  )‎ A. B. C. D. ‎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利用对数性质和交集定义求解.‎ ‎【详解】‎ ‎∵A={y|y=log2x,x>1}={y|y>0}, B=, ∴A∩B={x|0x≤1}= .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交集的求法,是基础题,解题时要注意对数函数的性质的灵活运用.‎ ‎2.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①过平面外一点有且仅有一个平面与已知平面垂直;②如果一条直线和两个垂直平面中的一个垂直,它必和另一个平面平行;③过不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可作无数个平面与已知平面垂直;④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经过一个平面内一点与另一平面垂直的直线在第一个平面内.‎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对四个命题利用线面平行、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分别分析选择.‎ ‎【详解】‎ 对于(1),过平面外一点只可作一个平面与已知平面垂直错误;因为过平面外一点只可作无数个平面与已知平面垂直;‎ 对于(2),如果一条直线和两个垂直平面中的一个垂直,它必和另一个平面平行;错误,因为直线可以在平面内; 对于(3)过不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可以作无数个平面与已知平面垂直错误;因为过不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可以作一个平面与已知平面垂直,‎ 对于(4)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经过一个平面内一点与另一平面垂直的直线在第一个平面内.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空间线面关系以及面面关系;关键要考虑到特殊位置情况.‎ ‎3.函数f(x)=2-1是(  )‎ A. 最小正周期为2π的奇函数 B. 最小正周期为π的奇函数 C. 最小正周期为2π的偶函数 D. 最小正周期为π的偶函数 ‎【答案】B ‎【解析】‎ ‎【分析】‎ 化简函数可得 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化简函数可得即函数f(x)=2-1是最小正周期为π的奇函数.‎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二倍角公式、诱导公式的应用,考查正弦函数的有关性质,属基础题.‎ ‎4.设,则(   )‎ A. a1时,不等式x+≥a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 (-∞,2] B. [2,+∞)‎ C. [3,+∞) D. (-∞,3]‎ ‎【答案】D ‎【解析】当时,不等式恒成立,‎ 对一切非零实数均成立,‎ 由于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故的最小值等于 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故答案选 ‎8.在矩形ABCD中,,点E为BC的中点,点F在CD上,若,则的值是( )‎ A. B. C. D. ‎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所给的图形,把已知向量用矩形的边所在的向量来表示,做出要用的向量的模长,表示出要求得向量的数量积,注意应用垂直的向量数量积等于0,得到结果.‎ ‎【详解】‎ ‎∵‎ ‎ , ∴ ‎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把要用的向量表示成已知向量的和的形式,本题是中档题目.‎ ‎9.在等比数列{an}中,若a1+a2+a3+a4=,a2a3=- ,则等于(   )‎ A. B. C. D. ‎ ‎【答案】C ‎【解析】‎ ‎【分析】‎ 当时不合题意,当时, 而数列是以为首项,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则 ‎ 结合a2a3=-,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当时,可得a2=a3,,则,不合题意,当时, 而数列是以为首项,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则 ‎ 则,故 ‎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等比数列的性质,及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属中档题.‎ ‎10.在长方体分别在线段和上,,则三棱锥的体积的最小值是 A. 4 B. C. D. ‎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题意画出图形,可知要使三棱锥D-MNC1的体积最小,则C1 到直线MN的距离最小,此时MN在AC上,C1 到直线MN的距离为5,再由棱锥体积公式求解.‎ ‎【详解】‎ 如图, ∵D到平面MC1N的距离为定值 ,△MC1N的一边长MN=2, ∴要使三棱锥D-MNC1的体积最小,则C1 到直线MN的距离最小,此时MN在AC上, C1 到直线MN的距离为5, 则三棱锥D-MNC1的体积最小值为 ‎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棱锥体积的求法,考查数形结合的解题思想方法,是中档题.‎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11.已知△ABC中,tanB+tanC+=tanB·tanC,则角A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条件利用两角和的正切公式、诱导公式求得B+C=,再结合三角形的内角和公式求得角A的大小.‎ ‎【详解】‎ ‎:△ABC中,∵tanB+tanC+=tanB·tanC,, , ∴ . ,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两角和的正切公式、诱导公式的应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公式,属于基础题.‎ ‎12.函数y=-xcosx的部分图象是(  )‎ ‎ A. B. ‎ C. D. ‎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函数的表达式可以看出,函数是一个奇函数,因只用这一个特征不能确定那一个选项,故可以再引入特殊值来进行鉴别.‎ ‎【详解】‎ 设y=f(x),则f(-x)=xcosx=-f(x),f(x)为奇函数; 又0<x< 时f(x)<0,此时图象应在x轴的下方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函数的图象,选择图象的依据是根据函数的性质与函数本身的局部特征.‎ ‎13.设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 ,则目标函数z=4x+2y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 ‎【答案】10‎ ‎【解析】‎ ‎【分析】‎ 设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 ,则目标函数z=4x+2y的最大值为_‎ ‎【详解】‎ 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如图:(阴影部分). 由z=4x+2y得 平移直线, ‎ 由图象可知当直线经过点C时,直线的截距最大, 此时z最大. 由 ,解得 ,即C(2,1), 代入目标函数z=4x+2y得z=4×2+2×1=10. 即目标函数z=4x+2y的最大值为10. 故答案为10.‎ ‎【点睛】‎ 题主要考查了用平面区域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以及简单的转化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思想,属中档题.‎ ‎14.已知直线平行,则__________‎ ‎【答案】 ‎ ‎【解析】‎ ‎【分析】‎ 直接利用两直线平行对应的系数关系列式求得m的值.‎ ‎【详解】‎ ‎:∵l1:x+my+6=0,l2:(m-2)x+3y+2m=0, 若l1∥l2,则 ,解得:m=-1. 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考查了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与直线平行的关系,关键是对两直线系数所满足关系的记忆,是基础题.‎ ‎15.《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它在几何学中的研究比西方造一千多年,例如堑堵指底面为直角三角形,且测量垂直底面的三棱柱,阳马指底面为矩形,一侧棱垂直于底面的四棱锥,如图,在堑堵中,,若当阳马的体积最大时,则堑堵的体积为__________‎ ‎【答案】2‎ ‎【解析】‎ ‎【分析】‎ 设AC=x,BC=y,由阳马B-A1ACC1体积最大,得到AC=BC= ,由此能求出堑堵ABC-A1B1C1的体积.‎ ‎【详解】‎ 设AC=x,BC=y,由题意得x>0,y>0,x2+y2=4, ∵当阳马B-A1ACC1体积最大, ∴V=×2x×y=xy取最大值, ∵ ‎ ‎,当且仅当x=y=时,取等号, ∴当阳马B-A1ACC1体积最大时,AC=BC=, 此时堑堵ABC-A1B1C1的体积 ‎ 故答案为2.‎ ‎【点睛】‎ 本题考查堑堵ABC-A1B1C1的体积的求法,是中档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16.已知都在球面C上,且P在所在平面外,,‎ ‎,在球面C内任取一点,则该点落在三棱锥内的概率为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由题意画出图形,求出三棱锥外接球的半径,再分别求出三棱锥及其外接球的体积,由测度比为体积比得答案.‎ ‎【详解】‎ 如图, 在三角形EGF中,由已知可得EG=GF=2,∠EGF=120°, 可得,设三角形EFG的外接圆的半径为r,由 ,可得r=2. 再设△EGF的外心为G1,过G1 作底面EGF的垂线G1O,且使 . 连接OE,则OE=2为三棱锥P-EFG的外接球的半径. 则. 由测度比为体积比,可得在球C内任取一点,则该点落在三棱锥P-EFG内的概率为 .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球内接多面体及其体积、考查几何概型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中档题.‎ 评卷人 得分 三、解答题 ‎17.已知圆C与y轴相切,圆心在直线x-2y=0上,且经过点A(2,3),求圆C的方程.‎ ‎【答案】或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设圆心坐标为(2a,a),又圆C与y轴相切,可得半径r=2|a|,圆的标准方程设为(x-2a)2+(y-a)2=9a2,又圆过点A(2,3),,代入解方程即可得到所求圆的方程.‎ ‎【详解】‎ ‎∵圆心在直线x-2y=0上,∴设圆心坐标为(2a,a), 又圆C与y轴相切,∴半径r=2|a|, 圆的标准方程为(x-2a)2+(y-a)2=9a2,又圆过点A(2,3), ∴(2-2a)2+(3-a)2=4a2,∴a=2或a=26, ∴所求圆的方程为或.‎ ‎【点睛】‎ 本题考查圆的方程的求法,注意运用待定系数法,考查方程思想和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8.如图所示,圆锥的轴截面为等腰直角△SAB,Q为底面圆周上一点. ‎ ‎(1)若QB的中点为C,OH⊥SC,求证:OH⊥平面SBQ;‎ ‎(2)如果∠AOQ=60°,QB=2,求此圆锥的体积.‎ ‎【答案】(1)证明见解析;(2) ‎ ‎【解析】试题分析:(Ⅱ)连接OC、AQ,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得OC∥AQ,由圆周角定理我们可得OC⊥BQ,由圆锥的几何特征,可得SO⊥BQ,进而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得到QB⊥平面SOC,则OH⊥BQ,结合OH⊥SC及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得到OH⊥平面SBQ;(Ⅱ)若∠AOQ=60°,易得∠OBQ=∠OQB=30°,又由我们求出圆锥的底面半径OA长及圆锥的高SO,即可得到圆锥的体积及表面积.‎ 试题解析:(1)连接OC,∵SQ=SB,OQ=OB,QC=CB,‎ ‎∴QB⊥SC,QB⊥OC,∴QB⊥平面SOC.‎ ‎∵OH⊂平面SOC,∴QB⊥OH,‎ 又∵OH⊥SC,∴OH⊥平面SQB.‎ ‎(2)连接AQ.∵Q为底面圆周上的一点,AB为直径,‎ ‎∴AQ⊥QB.‎ 在Rt△AQB中,∠QBA=30°,QB=2,‎ ‎∴AB==4.‎ ‎∵△SA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SO=AB=2,‎ ‎∴V圆锥=π·OA2·SO=.‎ S侧=.‎ 考点:柱锥台体的体积与表面积 ‎19.在△ABC中,a、b、c分别是∠A、∠B、∠C的对应边长,已知2sin2A=3cosA.‎ ‎(1)求∠A; (2)若a=,求△ABC面积的最大值.‎ ‎【答案】(1);(2).‎ ‎【解析】‎ ‎【分析】‎ ‎(1)根据已知等式求得cosA的值,进而求得A. (2)根据余弦定理建立等式,利用基本不等式的性质确定bc的最大值,进而代入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得面积的最大值.‎ ‎【详解】‎ ‎(1)∵2sin2A=3cosA, ∴2(1-cos2A)=3cosA, ∴2cos2A+3cosA-2=0, ‎ 解得 , ∵0<A<π, ∴. (2)∵ 又∵b2+c2-a2=bc, ∴a2=b2+c2-bc≥2bc-bc=bc, 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 即△ABC面积的最大值是.‎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运用.解题的关键是确定bc的范围.‎ ‎20.如图,在直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底面ABCD为等腰梯形,AB∥CD,AB=4,BC=CD=2,AA1=2,E,E1分别是棱AD,AA1的中点.‎ ‎(1)设F是棱AB的中点,证明:直线EE1∥平面FCC1;‎ ‎(2)证明:平面D‎1AC⊥平面BB‎1C1C;‎ ‎(3)求点D到平面D‎1AC的距离.‎ ‎【答案】(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3)‎ ‎【解析】‎ 试题分析:(1)要证直线EE1∥平面FCC1,只要证面C C‎1F∥面ADD‎1A1,根据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结合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证明;(2)根据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只要证明AC⊥面BCC1B1,再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只要证明AC垂直于BC、CC1;(3)‎ 利用等积法即VD−D‎1AC=VD1−ADC,求出点D到平面D‎1AC的距离 试题解析:(1)‎ ‎ 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 又面 ,面 面 2分 在直四棱柱中, , 又面 ,面 面 3分 又面 面//面 又面,面 5分 ‎(2) 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 ,易知 7分 在直四棱柱中,面 ,面 又 面 9分 又面 面面 10分 ‎(3)易知 11分 ‎ 设到面的距离为,则 ‎ ,又 14分 ‎ ,即到面的距离为 . 16分 考点:点、线、面间的距离计算;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21.已知正项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an和Sn满足:4Sn=(an+1)2 (n=1,2,3……),‎ ‎(1)求{an}的通项公式;(2)设bn= ,求{bn}的前n项和Tn;‎ ‎(3)在(2)的条件下,对任意n∈N*,Tn都成立,求整数m的最大值.‎ ‎【答案】(1);(2);(3) .‎ ‎【解析】‎ ‎【分析】‎ ‎(1)由4Sn=(an+1)2,知4Sn-1=(an-1+1)2(n≥2),由此得到(an+an-1)•(an-an-1-2)=0.从而能求出{an}的通项公式. (2)由(1)知 ‎,由此利用裂项求和法能求出Tn. (3)由(2)知 ‎ 从而得到 .由此能求出任意n∈N*,Tn都成立的整数m的最大值.‎ ‎【详解】‎ ‎:(1)∵4Sn=(an+1)2,① ∴4Sn-1=(an-1+1)2(n≥2),② ①-②得 4(Sn-Sn-1)=(an+1)2-(an-1+1)2. ∴4an=(an+1)2-(an-1+1)2. 化简得(an+an-1)•(an-an-1-2)=0. ∵an>0,∴an-an-1=2(n≥2). ∴{an}是以1为首项,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an=1+(n-1)•2=2n-1. (2). ∴ . (3)由(2)知 ∴数列{Tn}是递增数列. ∴. ‎ ‎∴ ‎ ‎∴整数m的最大值是7.‎ ‎【点睛】‎ 本题考查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求法,考查数列的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求法,解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解答,注意等价转化思想的合理运用.‎ ‎22.如图所示,M、N、P分别是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AB、BC、DD1上的点. ‎ ‎(1)若,求证:无论点P在DD1上如何移动,总有BP⊥MN;‎ ‎(2)棱DD1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得平面APC1⊥平面ACC1?证明你的结论.‎ ‎【答案】(1)证明见解析;(1)存在点P,证明见解析;‎ ‎【解析】解:(1)证明:连AC,BD,在△ABC中,‎ ‎∵=,∴MN∥AC.‎ 又∵AC⊥BD,DD1⊥底面ABCD.‎ ‎∴DD1⊥AC,故AC⊥平面BDD1B1.‎ 进而MN⊥平面BDD1B1,‎ ‎∵BP⊂面BDD1B1,‎ ‎∴MN⊥BP.‎ ‎(2)假设存在点P,使面APC1⊥面ACC1,过P作PF⊥AC1,则PF⊥面ACC1.‎ 又∵BD⊥面ACC1,∴PF∥BD,而两平行线PF、BD所确定的平面即为两相交直线BD、DD1确定的对角面BB1D1D,‎ ‎∴F为AC1与对角面BB1D1D的交点,‎ 故F为AC1的中点,由PF∥BD,P∈DD1知,P也是DD1的中点.‎ 显然,当P为DD1中点,F为AC1中点时,‎ ‎∵AP=PC1,∴PF⊥AC1‎ 又PF∥BD,BD⊥AC,∴PF⊥AC.‎ 从而PF⊥面ACC1,则面APC1⊥面ACC1.‎ 故存在点P,使P为DD1中点时,面APC1⊥面ACC1.‎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