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基础复习资料----第十讲---圆锥曲线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三数学基础复习资料----第十讲---圆锥曲线

《圆锥曲线》知识点小结 一、椭圆:(1)椭圆的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 21, FF 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 || 21FF )的点的轨迹。 其中: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焦点间的距离叫做焦距。 注意: ||2 21FFa  表示椭圆; ||2 21FFa  表示线段 21FF ; ||2 21FFa  没有轨迹; (2)椭圆的标准方程、图象及几何性质: 中心在原点,焦点在 x 轴上 中心在原点,焦点在 y 轴上 标准方程 )0(12 2 2 2  bab y a x )0(12 2 2 2  bab x a y 图 形 x OF1 F2 P y A2A1 B1 B2 xO F1 F2P y A2 B2 B1 顶 点 ),0(),,0( )0,(),0,( 21 21 bBbB aAaA   ),0(),,0( )0,(),0,( 21 21 aBaB bAbA   对称轴 x 轴, y 轴;短轴为 b2 ,长轴为 a2 焦 点 )0,(),0,( 21 cFcF  ),0(),,0( 21 cFcF  焦 距 )0(2|| 21  ccFF 222 bac  离心率 )10(  ea ce (离心率越大,椭圆越扁) 通 径 22b a (过焦点且垂直于对称轴的直线夹在椭圆内的线段) 3.常用结论:(1)椭圆 )0(12 2 2 2  bab y a x 的两个焦点为 21, FF ,过 1F 的直线交椭圆于 BA, 两 点,则 2ABF 的周长= (2)设椭圆 )0(12 2 2 2  bab y a x 左、右两个焦点为 21, FF ,过 1F 且垂直于对称轴的直线 交椭圆于 QP, 两点,则 QP, 的坐标分别是 || PQ A1 二、双曲线: (1)双曲线的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 21, FF 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 || 21FF )的点的轨 迹。 其中:两个定点叫做双曲线的焦点,焦点间的距离叫做焦距。 注意: aPFPF 2|||| 21  与 aPFPF 2|||| 12  ( ||2 21FFa  )表示双曲线的一支。 ||2 21FFa  表示两条射线; ||2 21FFa  没有轨迹; (2)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图象及几何性质: 中心在原点,焦点在 x 轴上 中心在原点,焦点在 y 轴上 标准方程 )0,0(12 2 2 2  ba b y a x )0,0(12 2 2 2  ba b x a y 图 形 x OF1 F2 P y A2A1 xO F1 P B2 B1 F2 顶 点 )0,(),0,( 21 aAaA  ),0(),,0( 21 aBaB  对称轴 x 轴, y 轴;虚轴为 b2 ,实轴为 a2 焦 点 )0,(),0,( 21 cFcF  ),0(),,0( 21 cFcF  焦 距 )0(2|| 21  ccFF 222 bac  离心率 )1(  ea ce (离心率越大,开口越大) 渐近线 xa by  xb ay  通 径 22b a (3)双曲线的渐近线: ①求双曲线 12 2 2 2  b y a x 的渐近线,可令其右边的 1 为 0,即得 02 2 2 2  b y a x ,因式分解得到 0x y a b   。 ②与双曲线 12 2 2 2  b y a x 共渐近线的双曲线系方程是  2 2 2 2 b y a x ; (4)等轴双曲线为 222 tyx  ,其离心率为 2 y (4)常用结论:(1)双曲线 )0,0(12 2 2 2  ba b y a x 的两个焦点为 21, FF ,过 1F 的直线交双曲线的 同一支于 BA, 两点,则 2ABF 的周长= (2)设双曲线 )0,0(12 2 2 2  ba b y a x 左、右两个焦点为 21, FF ,过 1F 且垂直于对称轴的 直线交双曲线于 QP, 两点,则 QP, 的坐标分别是 || PQ 三、抛物线: (1)抛物线的定义:平面内与一个定点的距离和一条定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 其中:定点为抛物线的焦点,定直线叫做准线。 (2)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图象及几何性质: 0p 焦点在 x 轴上, 开口向右 焦点在 x 轴上, 开口向左 焦点在 y 轴上, 开口向上 焦点在 y 轴上, 开口向下 标准方程 pxy 22  pxy 22  pyx 22  pyx 22  图 形 x O F Pyl OF P y l x O FP y l x O FP yl x 顶 点 )0,0(O 对称轴 x 轴 y 轴 焦 点 )0,2( pF )0,2( pF  )2,0( pF )2,0( pF  离心率 1e 准 线 2 px  2 px  2 py  2 py  通 径 p2 焦半径 2|||| 0 pxPF  2|||| 0 pyPF  焦点弦 焦准距 p 四、弦长公式: ||14)(1||1|| 2 21 2 21 2 21 2 AkxxxxkxxkAB  其中, ,A 分别是联立直线方程和圆锥曲线方程,消去 y 后所得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的判别式和 2x 的系数 求弦长步骤:(1)求出或设出直线与圆锥曲线方程;(2)联立两方程,消去 y,得关于 x 的一元二 次 方 程 ,02  CBxAx 设 ),( 11 yxA , ),( 22 yxB , 由 韦 达 定 理 求 出 A Bxx  21 , A Cxx 21 ;(3)代入弦长公式计算。 法(二)若是联立两方程,消去 x,得关于 y 的一元二次方程 ,02  CByAy 则相应的弦长公 式是: ||)1(14)()1(1||)1(1|| 2 21 2 21 2 21 2 AkyyyykyykAB  注意(1)上面用到了关系式 ||4)(|| 21 2 2121 Axxxxxx  和 ||4)( 21 2 2121 Ayyyyyy  注意(2)求与弦长有关的三角形面积,往往先求弦长,再求这边上的高(点到直线的距离),但 若三角形被过顶点的一条线段分成两个三角形,且线段的长度为定值,求面积一般用分割法 五、弦的中点坐标的求法 法(一):(1)求出或设出直线与圆锥曲线方程;(2)联立两方程,消去 y,得关于 x 的一元二次 方程 ,02  CBxAx 设 ),( 11 yxA , ),( 22 yxB ,由韦达定理求出 A Bxx  21 ;(3)设中 点 ),( 00 yxM ,由中点坐标公式得 2 21 0 xxx  ;再把 0xx  代入直线方程求出 0yy  。 法(二):用点差法,设 ),( 11 yxA , ),( 22 yxB ,中点 ),( 00 yxM ,由点在曲线上,线段的中 点坐标公式,过 A、B 两点斜率公式,列出 5 个方程,通过相减,代入等变形,求出 00 , yx 。 六、求离心率的常用方法:法一,分别求出 a,c,再代入公式 法二、建立 a,b,c 满足的关系,消去 b,再化为关于 e 的方程,最后解方程求 e (求 e 时,要注意椭圆离 心率取值范围是 0﹤e﹤1,而双曲线离心率取值范围是 e﹥1)1.设 AB 为过抛物线 )0(22  ppxy 的 焦点的弦,则 AB 的最小值为( ) F x y A B C O A. 2 p B. p C. p2 D.无法确定 2.若抛物线 xy 2 上一点 P 到准线的距离等于它到顶点的距离,则点 P 的坐标为( ) A. 1 2( , )4 4  B. 1 2( , )8 4  C. 1 2( , )4 4 D. 1 2( , )8 4 3.如图,过抛物线 )( 022  ppxy 的焦点 F 的直线 l交抛物线于点 A.B,交其准线于点 C,若 BFBC 2 ,且 3AF ,则此抛物线的方程为 ( ) A. xy 2 32  B. xy 32  C. xy 2 92  D. xy 92  4.设抛物线 2y =2x的焦点为F,过点M( 3 ,0)的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A,B两点,与抛物线的准线相 交于C, BF =2,则  BCF与  ACF的成面积之比 BCF ACF S S   = A. 4 5 B. 2 3 C. 4 7 D. 1 2 w 5.点 P 在直线 : 1l y x  上,若存在过 P 的直线交抛物线 2y x 于 ,A B 两点,且| | |PA AB , 则称点 P 为“点”,那么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直线 l 上的所有点都是“ 点” B.直线 l 上仅有有限个点是“ 点” C.直线 l 上的所有点都不是“ 点” D.直线 l 上有无穷多个点是“ 点” 6.设 F1,F2 分别是双曲线 12 2 2 2  b y a x 的左右焦点,若双曲线上存在点 A,使∠F1AF2=90°且 |AF1|=3|AF2|,则双曲线的离心率等于 ( ) A. 2 5 B. 2 10 C. 2 15 D. 5 7.双曲线 143 22  yx 的实轴长和虚轴长分别是( ) A. 32 ,4 B.4, 32 C.3,4 D.2, 3 8.若点 P 为共焦点的椭圆 1C 和双曲线 2C 的一个交点, 1F 、 1F 分别是它们的左右焦点.设椭圆离心率为 1e ,双曲线离心率为 2e ,若 021  PFPF ,则  2 2 2 1 11 ee ( ) A.1 B. 2 C.3 D.4 9.已知点 P 是椭圆 )0,0(1816 22  yxyx 上的动点, 1F 、 2F 为椭圆的两个焦点, O 是坐标原 点,若 M 是 1 2F PF 的角平分线上一点,且 1 0F M MP   ,则 OM  的取值范围是 ( ) A. 0 ,3 B.  0 ,2 2 C. 2 2 ,3 D. 0 ,4 w.w.w.k.s.5.u.c.o.m 10.已知 p、q、p+q 是等差数列,p、q、pq 是等比数列,则椭圆 2 2 1x y p q   的准线方程 A. 2 2y   B. 2 2x   C. 2 6 3y   D. 2 6 3x   11.双曲线 13 2 2  yx 的渐近线方程为( ) A、 xy 3 B、 xy 3 1 C、 xy 3 3 D、 xy 3 12.已知抛物线方程为 2 2 ( 0)y px p  ,过该抛物线焦点 F 且不与 x 轴垂直的直线 AB 交抛物线 于 ,A B 两点,过点 A ,点 B 分别作 ,AM BN 垂直于抛物线的准线,分别交准线于 ,M N 两点,那么 MFN 必是 ( )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D. 以上皆有可能 13.已知方程 0,,0(022  cbaabcbyaxabbyax 其中和 ,它们所表示的曲线可 能是( ) A. B. C. D 14. 已 知 椭 圆 )0(12 2 2 2  ba b y a x 与 双 曲 线 )0,0(12 2 2 2  nm n y m x 有 相 同 的 焦 点 )0,( c 和 )0,(c ,若 c 是 a 与 m 的等比中项, 2n 是 22m 与 2c 的等差中项,则椭圆的离心率是 3 3)(A . 2 2)(B . 4 1)(C . 2 1)(D . w.w.w.k.s.5.u.c.o.m 15.已知椭圆 134 22  yx 上的一点 P 到左焦点的距离为 2 3 ,则点 P 到右准线的距离为( ) A. 52 B. 32 C.5 D.3 16.已知点 21, FF 分别是双曲线的两个焦点,P 为该曲线上一点,若 21FP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该双 曲线的离心率为 ( ) A. 13  B. 12  C. 32 D. 22 17.在三角形ABC中,已知 ,sin2sinsin),0,1(),0,1( BCACA  且 动点B 的轨迹方程( ) A. )0(143 22  xyx ; B. )0(143 22  yyx ; C. )0(134 22  yyx ; D. )0(134 22  xyx 。 1 2 2 ( 4 0) (4 0) 125 9 x yABC A B C C   的顶点是 ,、 ,、 ,又 是椭圆 上异于长轴端点的点 H B' E F D CB A 则  C BA sin sinsin ( ) A、2. B、 5 4 . C、 5 34 . D、 1 2 . 19.如图,用与圆柱的母线成 60 角的平面截圆柱得一椭圆截线, 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 ) A. 1 2 B. 3 3 C. 3 2 D.非上述结论 20. PAB 所在的平面 和四边形 ABCD 所在的平面垂直,且 , , 4, 8, 6,AD BC AD BC AB APD CPB         , 则点 P 在平面 内的轨迹是( ) A.圆的一部分 B.椭圆的一部分 C.双曲线的一部分 D.抛物线的一部分 21.设 ( , )P x y 是曲线 1925 22  yx 上的点, 1( 4,0)F  , 2 (4,0)F 则必有…………( ) A. 1021  PFPF B. 1021  PFPF C. 1021  PFPF D. 1021  PFPF 22.有一矩形纸片 ABCD,按图所示方法进行任意折叠,使每次折叠后点 B 都落在边 AD 上,将 B 的落点记 为 B ,其中 EF 为折痕,点 F 也可落在边 CD 上,过 B 作 B H∥CD 交 EF 于点 H,则点 H 的轨迹 为……………………………………………………………………………( ) A.四分之一圆 B.四分之一椭圆 C.双曲线的一部分 D.抛物线的一部分 23.已知椭圆 2 2 2 2 1( 0)x y a ba b     的左焦点为 F ,右顶点为 A ,点 B 在椭圆 上,且 BF x 轴,直线 AB 交 y 轴于点 P .若 2AP PB  ,则椭圆的离心率是( ).w.k.s.5.u.c.o.m D C BA P  A. 3 2 B. 2 2 C. 1 3 D. 1 2 24.经过抛物线 y2 = 4x 的焦点弦的中点轨迹方程是( ) A.y2=x-1 B.y2=2(x-1) C.y2=x- 2 1 D.y2=2x-1 25.直线 53 1  xy 与曲线 1259 || 2  yxx 的交点个数为( ) A.3 个 B.2 个 C.1 个 D.0 个 26.已知双曲线 12 2 2 2  b y a x (a>0, b>0)的离心率为 e∈ ]2,2[ ,则它的两条渐近线所成的角中以实轴为 平分线的角的大小为( ) A. ]2,6[  B. ]2,3[  C. ]3 2,2[  D. ],3 2[  27.正方体 ABCD-A1B1C1D1 的棱长为 1,点 M 在 AB 上,且 AM= 1 3 ,点 P 是平面 ABCD 上的动点,且动点 P 到直线 A1D1 的距离与动点 P 到点 M 的距离的平方差为 1,则动点的轨迹是( ) A.圆 B.抛物线 C.双曲线 D.直线 28.不论 k 为何值,直线 ( 2)y k x b   与双曲线 2 2 1x y  总有公共点,实数 b 的取值范围是( ) A.  3, 3 B. 3, 3   C.  2,2 D. 2,2 30.直线 1y x  交抛物线  2 2 0y px p  于 M,N 两点,向量 OM ON  与弦 MN 交于点 E,若 E 点的横坐标为 3 2 ,则 p 的值为 ( ) A.2 B.1 C. 1 4 D. 1 2 31.直线 1y x  交椭圆 2 2 1mx ny  于 M,N 两点,MN 的中点为 P,若 2 2opk  (O 为原点),则 m n 等 于 ( ) A. 2 2 B. 2 C. 2 2  D. 2 32.已知定点 )4,3(A ,点 P 为抛物线 xy 42  上一动点,点 P 到直线 1x 的距离为 d ,则|PA|+d 的最小值为( ) A.4 B. 52 C.6 D. 328  33.点 P 是双曲线 154 22  yx 右支上一点, F 是该双曲线的右焦点,点 M 为线段 PF 的中点。若 3OM ,则点 P 到该双曲线右准线的距离为 ( ) A、 3 4 B、 4 3 C、 2 3 D、 3 2 34.过双曲线 )0,0(12 2 2 2  ba b y a x 的右焦点 F,作渐近线 xa by  的垂线与双曲线左右两支都 相交,则双曲线的离心率 e 的取值范围为 ( ) A、 21  e B、 21  e C、 2e D、 2e 35.定义椭圆 2 2 2 2 1x y a b   的面积为 ab ,若 {( , ) , }U x y x y R  , 2 2{( , ) 1}4 xA x y y   , {( , ) 2 2 0}B x y x y    ,则 ( )A B Ið 所表示图形的面积为 ( ) A、1 B、 12   C、 2 1  D、 3 12   36.一条线段 AB (|AB| = 2a)的两个端点 A 和 B 分别在 x 轴上、y 轴上滑动,则线段 AB 中点 M 的轨迹方程 为( ) A.x2 + y2 = a2 (x≠0) B.x2 + y2 = a2 (y≠0) C.x2 + y2 = a2 (x≠0 且 y≠0) D.x2 + y2 = a2 37. 如 果 方 程 2 2 1x y p q   表 示 双 曲 线 , 则 下 列 椭 圆 中 , 与 该 双 曲 线 共 焦 点 的 是 ( ) A. 2 2 12 x y q p q   B. 2 2 12 x y q p p    C. 2 2 12 x y p q q   D. 2 2 12 x y p q p    38.已知椭圆的焦点是 1 2,F F ,P 是椭圆上的一个动点,如果延长 1F P 到 Q,使得 2PQ PF ,那么动点 Q 的轨迹是 ( ) A.圆 B.椭圆 C.双曲线的一支 D.抛物线 39.经过抛物线 y2 = 4x 的焦点弦的中点轨迹方程是( ) A.y2=x-1 B.y2=2(x-1) C.y2=x- 2 1 D.y2=2x-1 40.设 P 为双曲线 1916 22  yx 右支异于顶点的任一点,F1,F2 为两个焦点,则△PF1F2 的内心 M 的轨迹 方程是 ( ) A、x=4, (y≠) B、x=3 ,(y≠) C、x=5 ,(y≠) D、x= 5 16 , (y≠) 41.双曲线 149 22  yx 中,被点 P(2,1)平分的弦所在的直线方程为( ) A、 798  yx B、 2598  yx C、 694  yx D、不存在 42.若双曲线 122  yx 的右支上一点 P(a,b)到直线 y=x 的距离为 2 ,则 a+b 的值是( ) A、 2 1 B、 2 1 C、 2 1 D、 2 43.过点 A( a ,0)作椭圆 1: 2 2 2 2 1  b y a xC 的弦,弦中点的轨迹仍是椭圆,记为 2C ,若 1C 和 2C 的 离心率分别为 e 和 'e ,则 e 和 'e 的关系是( )。 A e = 'e B e =2 'e C 2 e = 'e D 不能确定 44.过抛物线 )0(22  ppxy 的焦点作一条直线交抛物线于 ),(),,( 2211 yxByxA ,则 21 21 xx yy 为 ( ) A 4 B -4 C 2p D 2p 45.已知对称轴为坐标轴的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0,0(,  baxa by ,若双曲线上有一点 M ( 00 , yx ),使 |||| 00 xbya  ,那双曲线的交点( )。 A 在 x 轴上 B 在 y 轴上 C 当 ba  时在 x 轴上 D 当 ba  时在 y 轴上 46.若直线 y x b  与曲线 2 2 4( 0)x y y   有公共点,则 b 的取值范围是 A. [ 2,2] B. [0,2] C.[2,2 2] D. [ 2,2 2] 47.已知抛物线 xy 42  的顶点为 O ,抛物线上 BA, 两点满足 0OBOA ,则点 O 到直线 AB 的 最大距离为 A.1 B.2 C.3 D.4 48.若双曲线 2 2 2 2 1x y a b    的离心率为 5 4 ,则两条渐近线的方程为 A 09 16 X Y  B 016 9 X Y  C 03 4 X Y  D 04 3 X Y  49.椭圆的短轴长为 2,长轴是短轴的 2 倍,则椭圆的中心到其准线的距离是 A 8 55 B 4 55 C 8 33 D 4 33 50.设双曲线 2 2 2 2 1( 0)x y a ba b     的半焦距为 C,直线 L 过 ( ,0),(0, )a b 两点,已知原点到直线 L 的距离为 3 4 C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2 B 2 或 2 3 3 C 2 D 2 33 答案 1.C 解析:垂直于对称轴的通径时最短,即当 , ,2 px y p   min 2AB p 2.B 解析:点 P 到准线的距离即点 P 到焦点的距离,得 PO PF ,过点 P 所作的高也是中线 1 8xP  ,代入到 xy 2 得 2 4yP   , 1 2( , )8 4P  3.B4.A5.A6.B7.A8.B9.B 10.A 解析:因为 2 2 ( ) ( ) 0 p p p q q p pq p q          所以 2 4 p q    所以椭圆方程为 2 2 12 4 x y  ,故准线方程为 4 2 2 2 y     11.D12.B13.B14.D15.C16.B17.C18.B19.A 20.A. 解析:在 sin sin , 2PBRt PBC Rt PAD CPB APD PA       和 中, .以 AB 的中点 O 为原点, 以射线 OB 为 x 轴,在 内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     2 2 2 2 3 2 3 x y x y      ,化简得  2 25 16x y   ,故选 A. 21.A22.D23.D24.B25.C26.C27.B28.B29.C30.D31.A32.B33.A34.C35.B 22.36.解析:因原点即在 x 轴上,又在 y 轴上,故本题无特殊情况,选 D. 37.D38.A39.B40.A41.答案:D42.答案:B 43.正解:A。设弦 AB 中点 P( ), yx ,则 B( )2,2 yx  由 2 2)2(  x + 2 24 b y =1, 2 2)2(4 a ax  + 2 24 b y =1* 44 22 2 bac  2 2 22 a ba e   = a ba 22  'ee  误解:容易产生错解往往在*式中前一式分子不从括号里提取 4,而导致错误。 44.正解:D。 特例法:当直线垂直于 x 轴时, 2 1 2 2 1 2 ( , ), ( , ), 42 2 4 y yp p pA p B p px x     注意:先分别求出 1 2 1 2,x x y y 用推理的方法,既繁且容易出错。 45.正解:B。 由 0 0a y b x 得 0 0 y b x a  ,可设 0 00, 0x y  ,此时 OM 的斜率大于 渐近线的斜率,由图像的性质,可知焦点在 y 轴上。所以选 B。 误解:设双曲线方程为 2 2 2 2 x y a b   ,化简得: 2 2 2 2 2 2b x a y a b  , 代入 0 0( , )x y , 2 2 2 2 2 2 2 2 0 0 0b x a b a y b x   , 0  ,焦点在 x 轴上。这个方法 没错,但  确定有误,应 0  ,焦点在 y 轴上。 误解:选 B,没有分组。 46.D47.D 48.解析:C49.解析:D50.解析:D 易错原因:忽略条件 0a b  对离心率范围的限制。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