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肝脏和脾脏)-试卷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肝脏和脾脏)-试卷1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肝脏和脾脏】- 试卷 1 (总分:44 分,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 A1 型题(总题数:14,score:28 分) 1.下列属于 Glisson 系统的结构有 【score:2 分】 【A】门静脉、胆管、肝动脉 【此项为本题正确 答案】 【B】三条肝静脉 【C】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上静脉 【D】肠系膜下动脉、肠系膜下静脉 【E】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 本题思路:肝内管道系统分两个系统,即 Glisson 系 统和肝静脉系统,前者包括门静脉、肝动脉和胆管, 三者外被结缔组织构成 Glisson 鞘。肝静脉走行与 Glisson 系统呈交叉状。 2.正常肝脏组织回声特点,正确的是 【score:2 分】 【A】均匀,细小的光点,回声多高于肾皮质回 声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均匀、细小的光点,回声低于脾实质回声 【C】密集、细小的光点,回声增强 【D】低回声与脾实质回声相等 【E】低回声区中有形态不一的条索状结构 本题思路:正常肝实质回声均匀、细小,其回声强度 多高于肾皮质回声,低于或与胰腺实质回声相似。 3.在急性病毒性肝炎早期,肝实质超声表现为 【score:2 分】 【A】回声不均 【B】回声增强 【C】回声增粗 【D】均匀、较正常减弱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E】回声密集呈云雾状 本题思路:急性肝炎肝实质回声变化表现为回声均 匀,呈透声较好的细小点状弱回声,切面均匀,多与 豆腐切面相近;随着病程的进展,回声逐渐增粗、增 强。 4.局限性脂肪肝的典型超声表现是 【score:2 分】 【A】单发或多发边界清楚的强回声结节 【B】无占位效应的片状细密强光点回声,内有正 常走行的血管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占位效应明显的低回声 【D】周边血管绕行的强回声结节 【E】外周有晕圈的低回声结节 本题思路: 5.淤血肝时,关于彩色多普勒特点哪一项描述是错误 的 【score:2 分】 【A】下腔静脉血流颜色变暗 【B】下腔静脉内可见血流自发显影 【C】肝静脉血流增宽 【D】下腔静脉血流增宽 【E】肝静脉血流速度增快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本题思路:右心功能不全时,静脉回流障碍,使右心 室、右心房及下腔静脉压力增高,全身静脉压上升, 下腔静脉及肝静脉管径明显增宽,血流速度减慢。 6.超声对多发性肝囊肿与 Caroli 病(先天性肝内胆管 扩张)鉴别诊断的主要依据在于 【score:2 分】 【A】囊肿形态的差异 【B】囊肿与胆管是否相互连通 【此项为本题正 确答案】 【C】囊肿大小的不同 【D】后方声增强效应的程度 【E】两者病灶的数目 本题思路: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表现为囊肿沿左右肝 胆管主支或分支分布,发生于三级肝胆管或以上则囊 肿分布于全肝,注意囊肿与胆管相通,可以诊断。 7.关于肝血管瘤,说法错误的是 【score:2 分】 【A】小于 2cm 的小血管瘤多为强回声 【B】内有网格状或点条状回声 【C】探头加压后病灶可变形 【D】边缘多无包膜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瘤体后方回声不同程度增强 本题思路:肝血管瘤的边界特征为多数病变轮廓清 晰,边缘与肝实质分界明显,呈纤细“包膜”样强回 声,尤其弱回声肿块常可更清晰显示此边界特征。 8.关于小肝癌的声像图表现,最不常见的是 【score:2 分】 【A】圆形或椭圆形 【B】边界较清楚 【C】周边呈较宽的弱回声环状 【此项为本题正 确答案】 【D】多数显示侧方声影 【E】后方回声可轻度增强 本题思路:A、B、D、E 均为小肝癌的声像图特征表 现。小肝癌周边多数显示晕征,这是由于机体免疫反 应,周围纤维结缔组织所形成的假包膜,一般较细而 规整,而非较宽的弱回声环状,后者多见于肝转移 癌。 9.儿童最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是 【score:2 分】 【A】肝畸胎瘤 【B】肝母细胞瘤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肝错构瘤 【D】肝脂肪瘤 【E】肝血管瘤 本题思路: 10.脾脏的常规检查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score:2 分】 【A】右侧卧位,左臂置头侧,左腋前线与腋后线 之间的相应肋间探查 【B】仰卧位,探头置于左肋下探查 【此项为本 题正确答案】 【C】脾脏较小,可俯卧位检查 【D】仰卧位、左前斜位及右侧卧位为常规采用体 位 【E】脾大时,可于仰卧位从腋中线做冠状扫查 本题思路: 11.超声鉴别副脾与脾门区淋巴结肿大的主要依据是 【score:2 分】 【A】二者回声的不同 【B】二者大小、形态的区别 【C】是否有与脾动、静脉连通的血管 【此项为 本题正确答案】 【D】二者位置的不同 【E】副脾常单发、淋巴结常多发 本题思路: 12.当发现患者有多囊肝时,还应进一步检查的其他 脏器是 【score:2 分】 【A】心脏和大血管 【B】胆囊 【C】门静脉系统 【D】肾 【E】肾、脾、胰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多囊肝常合并多囊肾、多囊脾、多囊胰。 13.下面哪一项不是肝血吸虫病慢性期的超声表现 【score:2 分】 【A】右叶缩小,左叶增大 【B】肝缘钝,肝表面不平整 【C】肝组织呈网格状、鱼鳞状结构 【D】肝内门静脉分支内径增宽 【此项为本题正 确答案】 【E】肝静脉细窄 本题思路:肝血吸虫病是血吸虫侵入肝内门静脉细 支,引起栓塞性门静脉炎和门静脉周围炎及纤维化改 变,肝表面多呈龟甲状。超声图像具有典型的特征, 肝组织呈网格状、鱼鳞状结构,大量纤维结缔组织增 生,形成网格状强回声细带,把肝组织分隔为不规则 小区或结节,肝内门静脉分支内腔狭窄,壁增厚,回 声增强,细分支常过度显示。肝硬化明显时肝静脉壁 细窄,静脉壁模糊不清。 14.原发性肝癌根据大体形态,通常分为以下哪几型 【score:2 分】 【A】大结节型、弥漫型、小结节型 【B】弥漫型、结节型、巨块型 【此项为本题正 确答案】 【C】肝细胞型、胆管型、混合型 【D】肝细胞型、弥漫型、混合型 【E】胆管型、巨块型、结节型 本题思路: 二、 A2 型题(总题数:3,score:6 分) 15.患者男性,33 岁,右上腹不适。超声显示肝弥漫 性增大、形态饱满、实质回声增强、光点细密,血管 纹理模糊,后方肝组织回声减低。近胆囊左侧壁处有 一 3cm×2cm 大小的片状低回声,无包膜,无占位效 应。最可能的诊断是 【score:2 分】 【A】均匀性脂肪肝 【B】脂肪肝合并肝血管瘤 【C】脂肪肝合并肝囊肿 【D】非均匀性脂肪肝正常肝残留型 【此项为本 题正确答案】 【E】局限性脂肪肝 本题思路:肝实质回声弥漫性增强为脂肪浸润区域, 其内出现的局限性片状弱回声区,为轻度脂肪浸润或 相对正常肝残留区。好发于胆囊床,门静脉主干周 围,无包膜,对周围胆囊、血管等结构无挤压即无肿 瘤征象等超声特征有助于诊断。 16.患者男性,46 岁,乙肝病史 15 年,超声检查示 肝右叶 8cm×9cm 椭圆形肿块,边界较清,周边有 晕,但不完整,内部回声不均,呈“块中块”表现, 最可能的诊断是 【score:2 分】 【A】结节型肝癌 【B】弥漫型肝癌 【C】肝硬化结节 【D】巨块型肝癌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肝转移癌 本题思路:巨块型肝癌表现为肝内较大的肿块,一般 >5cm,多数呈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边界不规 则,周边晕征可因肿瘤穿破包膜而显示不完全或不规 则,巨块型肿瘤周边晕征不清晰或消失。肿块以强回 声多见,呈粗而不均或是其间杂有弱回声区,肿块内 可有坏死液化区,“块中块"征是肝癌声像图的重要 特征。 17.患者,男性,27 岁,体检发现肝内 1.7cm×1.6cm 大小单发高回声结节,边界清晰, 后方回声轻度增强,其内及周边无明显血流信号,最 可能的诊断是 【score:2 分】 【A】肝硬化结节 【B】局限性脂肪肝 【C】肝转移癌 【D】原发性肝癌 【E】血管瘤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肝血管瘤常较小,直径一般在 1~3cm, 单发的多见,回声偏高,多体检时发现。 三、 A4 型题(总题数:1,score:10 分) 患者,男,45 岁。有牧区生活史,超声检查肝右叶 胆囊旁可见一 8cm×9cm 的囊性包块,边界清楚,壁 厚而回声高,内为无回声,囊液中有细小的点状回声 呈“飘雪征”【score:10 分】 (1).可能的诊断是【score:2 分】 【A】肝脓肿 【B】肝囊肿 【C】肝胆管囊肿 【D】肝棘球蚴囊肿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肝恶性肿瘤中心液化 本题思路: (2).如果此囊性包块表现为“囊中囊",是下列哪种 疾病的特征性表现【score:2 分】 【A】肝脓肿 【B】肝囊肿合并感染 【C】胆总管囊肿 【D】多囊型肝棘球蚴囊肿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E】肝恶性肿瘤中心液化 本题思路: (3).二年后复查,此囊性包块表现为“水上百合花 征”是由于【score:2 分】 【A】肝脓肿液化不全 【B】肝囊肿多发生长 【C】肝胆管囊肿与胆管相通 【D】多囊型肝棘球蚴囊肿 【E】肝棘球蚴囊肿变性、坏死及退化时,分离的 内囊破裂塌陷于囊液中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4).下列哪项不是该疾病的超声分型【score:2 分】 【A】单发囊肿型 【B】多发囊肿型 【C】子囊孙囊型 【D】囊壁钙化型 【E】囊肿塌陷型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5).下列哪项不是该疾病的并发症【score:2 分】 【A】合并感染 【B】破裂 【C】感染性休克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血行转移 【E】术后原位复发 本题思路:患者有牧区生活史,棘球蚴囊肿多为圆球 状或类圆球状,包膜较厚呈高回声,边界清晰,典型 者呈双层高回声,两层之间的无回声间隙通常小于 1mm。囊肿可为单囊或多囊状,多囊型表现为大囊肿 内有多个大小不等圆球状小囊,形成肝棘球蚴病特征 性表现——“囊中囊”征象。囊液中有细小的点状回 声(棘球蚴),随体位改变而出现滚动,即“飘雪” 征,D 为正确答案,D 为正确答案。肝棘球蚴囊肿变 性、坏死及退化时,分离的内囊破裂塌陷于囊液中时 呈现卷曲的条带状高强回声,可见脱落的内壁游离部 分漂摆于囊液中,形成“水上百合花”征,E 为正确 答案。肝棘球蚴囊肿分为六型:单发囊肿型、多发囊 肿型、子囊孙囊型、囊壁钙化型、囊肿实变型,E 为 正确答案。肝棘球蚴囊肿合并破裂者,不论破入何脏 器、何组织内,均可产生强烈的过敏反应,部分病人 可出现过敏性休克,C 为正确答案。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