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7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临床执业医师(生理学)-试卷30
临床执业医师【生理学】-试卷 30 (总分:58 分,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 B1 型题(总题数:2,score:8 分) A.肺活量 B.时间肺活量 C.每分通气量 D.肺泡通 气量 E.残气量【score:4 分】 (1).能实现有效气体交换的通气量【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在通气过程中,每次吸入的气体并非完全 进入肺泡内。还存在解剖无效腔和生理无效腔。由于 无效腔的存在,每次吸入的新鲜空气不能全部到达肺 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因此为了真正了解有效的气 体交换量,应肺泡通气量为准。肺泡通气量指每分钟 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 (2).评价肺通气功能较好的指标是【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时间肺活量,也称用力呼气量的概念,用 来反映一定时间内所能呼出的气量。时间肺活量为单 位时间内呼出的气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数。时间肺活量 是一种动态指标,不仅反映肺活量容量的大小,而且 反映了呼吸所遇阻力的变化,所以是评论肺通气功能 的较好指标。 A.α 1 受体 B.α 2 受体 C.β 1 受体 D.β 2 受体 E.β 3 受体【score:4 分】 (1).激活后能促进糖酵解代谢的主要受体是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2).激活后能促进脂肪分解代谢的受体是【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β 2 受体 β 3 受体的作用机制不同,与 激活后能促进糖酵解代谢的主要受体是 β 2 受体, 激活后能促进脂肪分解代谢的受体是 β 3 受体。 二、 A1 型题(总题数:25,score:50 分) 1.与低常期相对应的动作电位时相是 【score:2 分】 【A】锋电位升支 【B】锋电位降支 【C】正后电位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负后电位 【E】以上均不正确 本题思路:可兴奋组织兴奋后,兴奋性会发生一系列 变化。以哺乳动物的粗大神经纤维为例,相继出现绝 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和低常期。绝对不应 期相当于动作电位的锋电位时期,相对不应期和超常 期大约相当于负后电位的时期;低常期相当于正后电 位的时期。 2.神经细胞膜上钠泵活动受抑制时,可导致的变化是 【score:2 分】 【A】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B】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C】静息电位绝对值和动作电位幅度均减 小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静息电位绝对值和动作电位幅度均增大 【E】以上均正确 本题思路:钠泵的转运模式又称为原发性主动转运, 其可导致细胞外高钠、细胞内高钾。安静状态下细胞 膜对钾离子具有通透性是形成静息膜电位的最主要因 素;如果钠泵受到抑制,在细胞膜内外钾离子浓度差 将明显下降,安静状态下钾离子外流减少,钾离子平 衡电位的绝对值下降,故静息电位的绝对值也会下 降。同时,动作电位期间钠离子内流减少,动作电位 的幅度也下降。 3.血凝块回缩的主要原因是 【score:2 分】 【A】红细胞发生叠连而压缩 【B】白细胞发生变形运动 【C】血小板发生收缩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纤维蛋白发生收缩 【E】浆细胞发生收缩 本题思路:血小板具有黏附、聚集、释放、收缩和吸 附等生理特性。在生理性止血的最后阶段,血凝块中 的血小板有伪足伸人纤维蛋白网中,血小板内的收缩 蛋白收缩,使血块收缩,因而发生血凝块回缩。 4.维持血浆 pH 值相对恒定最重要的缓冲对是 【score:2 分】 【A】Na 2 HPO 4 /NaH 2 PO 4 【B】NaHCO 3 /H 2 CO 3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C】K 2 HPO 4 /KH 2 PO 4 【D】KHCO 3 /H 2 CO 3 【E】KHCO 3 /H 2 CO 4 本题思路:选项中所列的几种缓冲对在血浆中都存 在,但是其中 NaHCO 3 /H 2 CO 3 的量最大,在维持 pH 值恒定过程中也最为重要。 5.可导致红细胞沉降速率增快的影响因素是 【score:2 分】 【A】血细胞比容增大 【B】血浆清蛋白含量增多 【C】红细胞脆性增大 【D】血浆白蛋白含量增多 【E】血浆球蛋白含量增多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本题思路:影响红细胞沉降率的因素。红细胞沉降率 是反映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的一个指标。在某些疾病情 况下(如风湿热、活动性肺结核等),红细胞彼此能较 快地以凹面相贴,称为红细胞叠连,导致摩擦力减 小,红细胞沉降率加快。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球蛋白 和胆固醇含量增高时,可加速红细胞叠连和沉降率; 血浆中白蛋白、卵磷脂含量增多则可抑制叠连发生, 降低沉降率。 6.迷走神经兴奋使心率减慢,是由于窦房结细胞发生 下列哪种改变所致 【score:2 分】 【A】钾离子通透性降低 【B】钾离子通透性增高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C】钙离子通透性增高 【D】钠离子通透性增高 【E】氯离子通透性增高 本题思路:心迷走神经兴奋时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与 窦房结细胞的 M 受体结合后,能激活一种钾离子通道 (IKACh 通道),钾离子通透性增高,钾离子外流增 多,使最大复极电位变得更负,以致自动去极化达到 阈电位所需的时间延长,从而使窦房结兴奋的频率变 低,导致心率减慢。 7.高血压患者较正常人明显增高的心泵功能指标是 【score:2 分】 【A】心输出量 【B】射血分数 【C】心指数 【D】心脏做功量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以上均正确 本题思路:动脉血压增高,就意味着心脏的后负荷增 加,后负荷增加,即心室射血遇到的动脉阻力增大, 等容收缩期室内压峰值必然也增高,左室射血速度减 慢,致使每搏输出量减少,结果使心室剩余血量增 加,使充盈体积增加,继发地启动 Starling 心脏调 节机制,每搏输出量又可恢复正常水平,其做功量也 增大。 8.下列因素中,能引起氧解离曲线右移的是 【score:2 分】 【A】CO 2 分压降低 【B】pH 值降低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2,3-DPG 降低 【D】温度降低 【E】1,3-DPG 降低 本题思路:本题考点是影响氧解离曲线的因素。血红 蛋白与氧的结合和解离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使氧解 离曲线的位置发生偏移。引起曲线右移的因素主要 有:PCO 2 升高、pH 下降、2,3-DPG(2,3-二磷酸甘 油酸)升高和温度升高。 9.动脉血中 H + 浓度升高引起呼吸运动加强的感受器 是 【score:2 分】 【A】中枢化学敏感区 【B】包钦格复合体 【C】颈动脉窦 【D】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E】主动脉弓 本题思路:动脉血 H + 增加,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 增加 H + 降低,呼吸受到抑制。H + 对呼吸的调节也 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实现的。中 枢化学感受器对 H + 的敏感性较外周的高,约为外周 的 25 倍。但是,H + 通过血脑屏障的速度慢,限制 了它对中枢化学感受器的作用,脑脊液中的 H + 才是 中枢化学感受器的最有效刺激。 10.影响气道阻力的主要原因是 【score:2 分】 【A】肺泡表面张力 【B】支气管口径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气流形式和速度 【D】肺组织的弹性阻力 【E】肺泡表面回缩力 本题思路:影响气道阻力的因素包括气流速度、气流 形式和气道管径的大小。其中气道管径的大小对气道 阻力的影响最大,因此为主要因素。 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促胃液素生理作用的是 【score:2 分】 【A】刺激胃酸分泌 【B】促进胃运动 【C】刺激胰酶分泌 【D】抑制唾液分泌 【E】促进唾液分泌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唾液分泌的调节是纯神经调节,因此,选 项 E 不是促胃液素的生理作用,是错误的,是本题的 答案。其余四个选项为促胃液素的直接或间接作用。 12.下列关于糖类在小肠内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score:2 分】 【A】与钠离子的吸收相偶联 【B】需要载体蛋白参与 【C】单糖的吸收是耗能的主动过程 【D】果糖的吸收速率快于半乳糖 【此项为本题 正确答案】 【E】半乳糖和葡萄糖的吸收最快 本题思路:单糖的吸收是以继发性主动转运的方式进 行的。在小肠上皮细胞的肠腔侧进入细胞是伴钠一 起,依赖细胞内外钠浓度差(由细胞底侧膜钠泵维持) 进行的,是耗能的主动转运,而由细胞进入血液则是 易化扩散(需要载体蛋白参与)。各种单糖的吸收速率 有很大差别,己糖的吸收很快,戊糖则很慢。己糖 中,又以半乳糖和葡萄糖的吸收最快,果糖次之,甘 露糖最慢。 13.下列关于促胰液素生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score:2 分】 【A】促进胰腺细胞分泌胰酶 【此项为本题正确 答案】 【B】促进胰腺小导管分泌水和 HCO 3 - 【C】促进肝胆汁分泌 【D】抑制胃液分泌 【E】抑制胃泌素的释放 本题思路:促胰液素主要作用于胰腺小导管上皮细 胞,使其分泌大量的水和碳酸氢盐,而酶的含量则不 高。此外,促胰液素还可促进肝胆汁分泌,抑制胃酸 和胃泌素的释放。 14.下列哪种情况下,基础代谢率明显升高 【score:2 分】 【A】肢端肥大症 【B】甲状腺功能亢进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糖尿病 【D】呆小症 【E】黏液水肿 本题思路:基础代谢率是指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 能量代谢。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人,因体内甲状腺激 素异常增高,可提高机体绝大多数组织的耗氧量,产 热量大增,基础代谢率可比正常值升高 20%~ 80%。因此,基础代谢率的测定是临床诊断甲状腺疾 病的重要辅助方法。呆小症患病原因为甲状腺机能低 下,基础代谢率是低的。其他内分泌腺疾病如肾上腺 皮质、垂体功能变化及糖尿病等时,对基础代谢率也 有影响,但远不会像甲状腺功能变化时影响大。 15.当环境温度低于皮肤温度时,人体散热的主要方 式是 【score:2 分】 【A】辐射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传导 【C】对流 【D】不感蒸发 【E】有感蒸发 本题思路:人体散热的方式包括辐射、传导、对流和 蒸发散热几种方式。其中在环境温度低于皮肤温度 时,以上几种方式都有效,但是以辐射散热为主;在 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时,只有蒸发散热一种方式能 够降低体温。 16.常温下,皮肤的物理散热速度主要决定于 【score:2 分】 【A】皮肤温度 【B】环境温度 【C】皮肤和环境的温度差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D】风速 【E】脑活动温度 本题思路:常温下环境温度低于机体温度,机体主要 通过①辐射散热:以热射线(红外线)的形式将热量散 发到外界。此种方式散发的热量,在机体安静状态下 约占散热量的 60%左右,取决于皮肤温度与外界气 温的温度差;②传导散热:机体的热量直接传给同它 直接接触的较冷的物体;③对流散热:受风速影响极 大。 17.生理情况下,肾小球的滤过分数约为 【score:2 分】 【A】10% 【B】20%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30% 【D】40% 【E】50% 本题思路:滤过分数是指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 的比值。体表面积为 1.73 m 2 的正常个体,肾小球 滤过率为 125ml/min 左右,肾血浆流量为 600 ml/ min,所以滤过分数为:125/600×100%=19%。 18.在肾小球滤过中阻碍带电荷的蛋白质通过滤过膜 最主要的结构是 【score:2 分】 【A】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 【B】毛细血管内皮下基膜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C】肾小囊脏层足细胞 【D】足细胞足突间裂隙膜 【E】肾小囊壁层足细胞 本题思路:有效半径相同时,带正电荷的蛋白质比带 负电荷的容易通透。因为滤过膜上糖蛋白主要带有负 电荷,它们可排斥带负电荷较多的蛋白质。在滤过膜 的三层结构中,每一层都覆盖着带电物质,基膜层含 有葡萄糖胺的硫酸基团,毛细血管内皮下基膜含有异 多糖的涎基,这些带负电的基团能阻止带相同电荷的 物质通过,起着电化学屏障的作用。在某些病理情况 下,因滤过膜的通透性增加或膜上带负电荷的糖蛋白 减少,会导致带负电荷的血浆蛋白滤出增多而出现在 尿中,称为蛋白尿。 19.完成一个反射所需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 【score:2 分】 【A】传入与传出纤维的传导速度 【B】刺激的强弱和性质 【C】经过中枢突触的多少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D】感受器的敏感性 【E】感受器的灵活性 本题思路:由于突触本身的结构复杂以及化学物质释 放和与受体结合后才发挥作用等原因,突触传递与神 经纤维传导特征是不同的,突触间隙的距离很小,但 经过一个突触传递的延搁需要 0.3—0.5 ms,远远 超过相同距离的神经纤维传导时间。故完成一个反射 所需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反射通路中经过的突触 数目多少,经过的突触数目越多,反射需要的时间越 长。 20.丘脑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score:2 分】 【A】投射至皮层特定区域,具有点对点关系 【B】投射至皮层,产生特定感觉 【C】投射至皮层广泛区域,提高皮层的兴奋 性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被切断时,动物保持清醒状态 【E】投射至皮层,产生非特定感觉 本题思路:非特异投射系统在髓板内核群换元,再经 多次换元后弥散地投射到大脑皮层,作用是维持与改 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 是具有上行唤醒作用的功能系统,通过丘脑非特异投 射系统发挥作用。 21.下列哪种激素属于类固醇激素 【score:2 分】 【A】甲状腺激素 【B】甲状旁腺激素 【C】抗利尿激素 【D】脂肪酸 【E】糖皮质激素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按激素的化学性质可将激素分为四类:含 氮激素、类固醇激素、固醇类激素和脂肪酸衍生物。 本题的选项中,只有糖皮质激素属于类固醇激素。 22.寒冷刺激可引起下丘脑促垂体区释放 【score:2 分】 【A】CRH 【B】TRH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GnRH 【D】GHLH 【E】GH 本题思路:在寒冷的状态下可以对丘脑一垂体一甲状 腺轴产生影响,首先促进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 放激素(TRH),TRH 又促进腺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TSH)增加,TSH 导致甲状腺素分泌增加,最终导致 产热增加。 23.调节胰岛素分泌最重要的因素是 【score:2 分】 【A】血中氨基酸浓度 【B】血糖浓度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血中脂肪酸浓度 【D】迷走神经 【E】交感神经 本题思路:血糖浓度是调节胰岛素分泌最重要的因 素。 24.出现月经是由于血液中哪种激素浓度急剧下降所 致 【score:2 分】 【A】生长素 【B】雌激素 【C】孕激素 【D】雌激素和孕激素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孕激素和生长素 本题思路:月经周期第 1~4 日,为子宫内膜海绵状 功能层从基底层崩解脱落期,这是孕酮和雌激素撤退 的最后结果。经前 24 小时,内膜螺旋动脉节律性收 缩及舒张,继而出现逐渐加强的血管痉挛性收缩,导 致远端血管壁及组织缺血坏死、剥脱,脱落的内膜碎 片及血液一起从阴道流出,即月经来潮。 25.女性基础体温在排卵后升高 0.5℃左右,并在黄 体期维持在这一水平上。基础体温的升高与下列哪种 激素有关 【score:2 分】 【A】雌激素 【B】孕激素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卵泡刺激素 【D】黄体生成素 【E】生长激素参考答案及解析 本题思路:卵巢除排卵外,还分泌激素,主要为雌激 素和孕激素。排卵前主要为卵泡的生长、成熟,此时 以分泌雌激素为主。排卵后的卵泡形成黄体,而黄体 能产生两种激素,即雌激素和孕激素,而孕激素能刺 激体温中枢,使体温略为上升,正常妇女在排卵后体 温可升高 0.3~0.5 摄氏度。故月经前半期体温较 低,月经后半期体温上升,这种前低后高的体温称为 双相型体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