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班主任(心得)之新课程背景下的班主任培养策略
班主任论文之新课程背景下的班主任培养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的班主任培养策略 湖南省石门县第一中学 廖其法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力量。目前,新课改在全国各地已经深入开展,新课改对班主任角色和班级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变封闭性、求同性、静态性、主观性、单向性的传统班级管理模式为开放性、求异性、动态性、客观性和多向性的现代班级管理思维模式,使每一个学生按其身心发展特点得到最全面、最完善的发展。因此,学校面对新形势,必须不断探索中小学班主任培养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不断提升广大班主任的专业化水平。在此,笔者不揣浅陋,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以期抛砖引玉。一、班主任基本素质的培养(一)、班级管理能力的培养在班级管理中总会碰到学生一系列问题,如学生价值观、自信心、自觉性和学习毅力的培养问题,学生异性交往、离校出走、手机使用、健康上网和后进生的转化等问题,这些问题让班主任防不胜防。下面有几种策略可供参考:建立班级危机预警机制。由值日班长担任班情监测预报员,坚持每周一次的班级例会制度。班主任要留心学生的作文、作业、日记、周记等书面材料,建立“特殊学生档案” (特优生、“双差生” 、有明显特点的学生)。学会把握教育时机。教育时机具体表现为学生的兴趣点、兴奋点、利益点、潮流点、情感点、求异点、殊遇点、疑惧点、变化点、荣辱点等,虽然具有不确定性,甚至稍纵即逝,但还是有规可循的。班主任要想抓住就得充分接触学生,对学生了解得愈深、愈细致,教育时机出现得愈多。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完成同一件事情,常常有多种方法,多种途径。只有优选方法,方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教育服务意识的培养新课程改革把培养每个学生的健全人格或公民基本素养作为基本任务。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就是为受教育者提供相应的服务,从而使受教育者在心智、道德和体魄诸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因此,应培养班主任的教育服务意识。在班级管理中要不断换位思考。在一些具体的教育情景中,班主任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就不会有学生长时间站在教室门口的做法,也不会让学生抄写课文几十遍甚至上百遍。要善于整合资源。现代教育是开放式的教育,学校教育系统与社会其他系统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班集体建设离不开领导、教师、学生、家长、社区等多方参与,多方配合。这些力量弥足珍贵,班主任应充分挖掘,充分利用。(三)、教育反思意识的培养班主任要善于 反思,并在反思中不断提高。有些班主任在解决一个问题后,往往缺乏必要的反思,以至于许多宝贵的经验没有积累,无形中降低了工作的效率与价值。因此,要大力培养班主任的教育反思意识。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目标反思。新课程强调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养成、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统一与融合。班主任的一切教育教学行为应着眼于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角色反思。现代意义上的班主任应该是教师职业真善美的追求者,要把自己当作一个知识和思想的助产士,以尊重与平等的心态去面对学生,学会宽容,完善自身,提升教师职业的生命内涵。言行反思。有些班主任存在着学生不喜欢但又潜移默化地给学生负面影响的言行。比如言语不文明、因一点小事停学生的课、体罚和变相体罚、经济惩罚。这些不良教育言行,最终形成了教师的负面形象。方法反思。坚持激励赏识教育,让每位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坚持正面教育为主,但又不姑息迁就。爱要爱得得体,严要严得有度。教育家包德列夫指出:“班主任对学生发生教育影响,不只是由于他的知识,而且是由于他的道德威望。” 学生是开放的、立体的,特别是中学生有很强的向师性和模仿性,他们敬重老师,常把班主任看成做人的楷模。因此,班主任的基本素质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个性的形成与发展。二、班主任培养机制的健全班主任素质不是一个个体概念,而是一个群体概念。班主任整体素质的高低优劣,小而言之影响教育对象的素质,大而言之关系到我们民族素质的提高。我在完善班主任培养机制中具体做法如下:建立开放参与机制。在全校范围内挑选年富力强、责任心强的中青年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常召开班主任工作汇报会,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开放参与机制,使学校的共同愿望转化为班主任的个人愿望,并体现在学校与班主任行为的统一上。多种模式分层培养。对于班主任新手,我们不能全靠其在摸着石头过河中探索;对于老手,也需要更新班级管理理念,克服高原效应,做到与时俱进。因此,在班主任管理工作过程中,应积极探索和实践班主任培养的多种模式,如师徒结对、讲座培训、经验交流、沙龙侃聊、个别指导等,努力促进班主任素质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完善激励导向机制。一是双向选聘。每学年工作结束前,下发新学期教师工作意向表,征求班主任工作岗位人选。然后挑选其中自愿承担班主任工作的优秀教师进行聘任。二是注重激励。方式有:津贴激励,根据考核结果,按月发放班主任岗位津贴。关爱激励,建立校长谈话制,积极为班主任提供进修的机会和成为名师名家的机会;考核激励,在评职、晋级等方面对班主任给予政策上的倾斜;推优激励,推出评选“优秀班主任”等活动,注重对班主任的精神奖励。 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对班主任工作进行多元考核。制定班主任管理办法,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日常管理,使学校的每项工作都能通过班主任的具体工作措施得到落实。建立班级管理量化积分制度,使各班的量化积分与班主任工作评价及奖金挂钩。推出发展性班主任评价机制。新课程改变了学生评价体系,实行学业评价与学生成长记录袋、学生全面素质报告手册等多种评价手段相结合。因此,我们要着眼于对班主任的教育实绩给予综合评价,而不是单纯地以学生成绩优劣作为标准。有人说:“一所学校如果选好用好了班主任,就等于完成了学校工作的大半。” 这虽然是极而言之,但也足以说明班主任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学校工作中更要把班主任培养作为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