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心得)之改进教学方法,实施有效教学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心得)之改进教学方法,实施有效教学

地理论文之改进教学方法,实施有效教学 ‎ 方法好比过河的船和桥,有了正确而巧妙的方法,才能引领同学们到达胜利的彼岸,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有了正确的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启迪学生的智慧,点亮我们课堂。新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了希望,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怎样才能正确理解新课改的理念并把新的课改理念转化为实践行动,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优化思维品质、提升学习能力呢? 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做法和体会。 首先要依据课标,基于学情,深刻理解这次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是基础目标,不能放弃,而应强化;过程与方法是关键目标,是此次课程改革的亮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此次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是我们要努力追寻的方向。以前,我们只是注重双基教学,即知识与技能方面,却忽略了知识产生的过程和方法对于学生的重要价值,我们在教学中应该依据课程标准,对教材进行重新加工、整合,提供一些鲜活的案例,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析得出结论,并能运用于其他的问题情境中,从而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再到现象的一个认识事物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形成科学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可持续学习的能力。 ‎ 其次,新课程倡导案例教学,在案例教学背景下,一是如何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对于资源开发,即案例选取上,我们可以用学生身边熟悉的典型的案例来替换教材中的案例。学生对自己熟悉的案例,已经有了大量的感性认识,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在学生的生活体验与地理原理之间建立有效的联系,利于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总结出规律。比如:在分析城市化时,学生对自己居住地周围的变化甚至对自己所在城市的变化,包括城市市区面积的变化和市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已经有了大量的感性认识,老师只要在课前进行认真准备,把这个城市的市区面积和市区人口数量的近年的数据呈现给学生,就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得出城市化的内涵。二是如何实现地理知识的逻辑重建?在案例教学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地理必修二、必修三基本以案例的形式呈现,却弱化、甚至忽略了知识间的逻辑联系。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老师应该帮助学生建构一节、一章甚至一个模块的逻辑联系。比如:必修二中选择了4个主题:人口、聚落中的城市、生产活动以及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这四个主题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例如:人口问题是一切人文地理学习内容的核心,城市的发展与人口的发展、人类居住地形态和人口迁移都有直接关系。产业活动不论是工业、农业、商业还是交通,也都与人类居住有关,特别是与城市的发展有关。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布局的影响,工业布局与城市位置的关系,城市内部的商业网点和交通布局的关系等。再比如在分析地理必修二第一节城市形态和城市的功能区两个概念时,教材中均是以案例的形式呈现的,其实这二者之间是有联系的。城市的的形态不同会影响到城市的土地利用,进一步影响城市的功能区;反过来,城市功能区的变化也会影响到城市的形态,进一步说明了城市的形态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这在教材第83页浙江嘉兴聚落形态的变化案例中得到印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一个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早期是集中式,呈团块状,连片地向郊区扩展。当城市再扩大或遇到“障碍”时,往往又以分散的“组团式”去发展。到了第三阶段,由于能力加强,各组团彼此吸引,城市又趋集中。到了最后,规模太大需要控制时,又不得不以分散的形式在郊区发展卫星城。 第三,要研究教学对象,以学法定教法。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学”,而不是“教”。因此我们必须研究教学对象,即学生。不同的时代,学生的生活背景不同,文化价值取向亦有所差异;不同的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接受新知的能力也会有所差异;不同的学生,家庭背景不同,思想状态不同,同样也会影响学习。以学法定教法,以学生学习习惯和接受能力为根本。只有深入地分析学生的特点,才能准确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排查盲点,从而提升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才能有一个精彩的预设。 ‎ 第四,在教学中,还应注重地理学科思想方法的渗透。不同的学科,对同一个问题,可能都会有所关注,但关注的重点不同,地理关注的重点应是人地关系。比如对于城市形态,从地理学科角度来讲重点关注的是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此外,还应培养学生动态地观察问题、辩证地思考问题。比如:图2.18城乡人口迁移的驱动力示意图,在城市化的早期阶段,城市拉力、乡村推力;但是到了后期阶段,如目前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后期阶段,城市环境问题严重,而乡村基础设施完善,形成了城市推力和乡村拉力,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第五,做足精彩的预设,关注动态的生成。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精彩的预设,更要关注动态的生成。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时,应给学生表达自己见解的权利和机会,让他们能够表达、敢于表达、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要创设一种新型的课堂文化,尊重他们的人格,引导他们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把他们当作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个体来看,而不能当作知识的容器,从而构建一个充满生命活力、关注生命成长的课堂。学生回答的对与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中因学生的差异性和课堂的开放性而生成的动态的课程资源,并能及时的调整自己的预设,正确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从而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因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不能提出问题也就意味着没有创新思考的能力。 ‎ 第六,培养学生动态地观察、辩证地思考问题。动态地观察、分析问题,也是此次课程改革追求的价值之一。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许多问题,比如:影响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会随着科技的进步、市场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变化。钢铁工业的区位就出现了由煤炭区位向铁矿区位又向市场区位的变化,家具厂也出现了由市场区位向原料区位的转变。在教学中应该抓住这些案例,培养学生动态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此外,在地理教学中,还应该培养学生辩证地思考问题的能力。比如:农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条件,就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比如:一般认为东北地区由于热量不足成了发展种植业的限制性因素,对于热带、亚热带作物却不能种植,但是这也正是其“优点”。由于这个“优点”使得东北地区的水稻不需要使用农药、加之生产季节长和昼夜温差大导致水稻积累营养物质多、生产出绿色的优质大米,这也是江南所无法比拟的。江南丘陵酸性的红壤对于发展种植业来说是不利的,但是对于发展茶树却是有利的。难道不能说这是其优点吗?    在日常的教学和研究活动中,应该重视地理学中的辩证法思想,并引导学生去辩证地、从多元化的地理视角去思考、去分析方可获得清晰思考力。其次应该引导学生对任何一个地区的各种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要动态地观察、辩证地思考、分析,找出其“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注意“有利”和“不利”的相对性,然后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发展其优势产业,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思考,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学会学习,快乐地学习、快乐地生活、快乐地成长。教育家叶澜曾说:“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升人的生命,为了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生命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能体现人的生命关怀的活动。”‎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充满思考力、想象力的个体,他们需要关心,更需要爱心;需要理解,更需要尊重;需要自主,更需要引领。新课程改革给了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给了老师一个专业发展的空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我们需要优化教法、改进学法,才能使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得以提高、热情得以激发、思维得以优化,也必将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效果。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