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心得)之初中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的疏导技巧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班主任(心得)之初中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的疏导技巧

班主任论文之初中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的疏导技巧 ‎ ‎  根据前苏联心理专家达维多夫的研究理论,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恰逢其“危机年龄”,这个年龄段的少年儿童,一方面生理上面临着诸多突如其来的变化;另一方面独立意识增强,加之国内独生子女的特殊身份,往往过分地强调自我,以自我为中心,对周围的因素也易于敏感,一旦某种欲望或要求得不到满足时,极易产生逆反心理(受挫型逆反心理),从而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甚至走极端。‎ ‎  调查情况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逆反心理会日趋减少,部分少年能把所受的挫折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因而,作为初中阶段的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正视这种“危机年龄”段的逆反心理,耐心地用爱心去抚慰学生受挫的心灵,把更多的挫折化为更强的前进的动力,相信许多年后,这部分学生回首此段经历会发现自己当初曾有的叛逆是多么的幼稚,而老师那春风化雨般的关爱疏导又是多么的可贵。‎ ‎  如何疏导学生受挫型逆反心理,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笔者摸索出以下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  一、消除防备意识,构建信任平台。‎ ‎  一般说来,持有受挫型逆反心理的少年会怨恨周围的一切因素,他们感到整个世界都在跟他们作对,因此对于来自学校、家庭的教育,要么漠视,要么内心不以为然,要么形成正面顶撞。对于此类表现,教师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在谈话疏导中可采用一些迂回战术,忽视其身与众不同的逆反心理影响下的异常表现,根据事前调查了解的情况“投其所好”,谈他感兴趣的话题,谈他的优点特长,平时接触中多挖掘其闪光点,从而软化他们戒备的盔甲,消除他们对于教师的防备意识及抵触情绪,在教师构建的信任平台上释放“真我”,为后面的疏导工作奠定基础。‎ ‎  二、挖掘受挫根源,创设疏导佳境。‎ ‎  综观诸多受挫型逆反心理者,会发现其中共性,即表面对任何事都无所谓,其实在一个很“潇洒”的外壳下却隐藏着一颗颗敏感而脆弱的心灵。教师应积极利用已取得的信任,了解学生受挫的经历,包括其在学校、家庭及社会上的特殊遭遇,挖掘出给予其挫折的根源,并细作分析,让他们认识那些挫折中别人的有心无意,尤其是自身在此过程中应承担的责任,以及这种心理给自己的学习。生活造成的不良影响,从而主观上积极要求摆脱这种不良逆反心理,配合教师的疏导,渐入佳境。‎ ‎  三、引入奖赏与惩罚机制。‎ ‎  疏导过程中适当采用奖赏和惩罚机制,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学生阶段时间内的疏导效果,这样既可能指导教师的下一步工作,又能使学生看到自己已取的进步和存在的不足。‎ ‎  具体操作前教师可与疏导对象共同列出其所具有的逆反心理的行为表现,约定奖惩规则,如设定基准分为60分,无逆反表现(一天内)奖赏加分,反之就惩罚减分,但要注意减少的分值不能高于奖赏的分值,最好是略低于,因为在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反复性强,疏导。改正不可能一下子就取得成功,这种状况下减分过多,会适得其反,造成新的挫折,甚至导致学生的自暴自弃,阻碍计划的正常进展。同时,这种奖赏还应取得学校家庭的整体配合,如一个月内取得一定的分值可获得一定的精神或物质上的鼓励,如公开性的表扬,满足一个合理的愿望等。‎ ‎  因着学生的个体差异,受挫原因,受挫表现的差异,对此类受挫型逆反心理的疏导也需因人而异,但只要我们能用一颗博大而关爱的真心去善待学生,相信那一块块拒绝融化的冰会重新燃起对生活的热情之火。‎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